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晨风)-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知道,有秦王府的印记,十斤一锭!”秦琼回答着魏征。

“开始吧!”李元兴坐直了身体。

秦琼开始下令。“分两队,去工部与兵部查证钢锭的数量,用量,库存。持秦王殿下手令,明天天亮之前必须要有结果,查证的理由是,黑市上发现官用钢锭。”

“得令!”安全司的部门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除了原先天策内卫的人之外,又在宫中,刑部,民间,游侠儿当中挑选了大量精英。并且经过了长达数月的培训。

能留在这总衙的自然是精英当中的精英。

秦琼一声令下,二十人分成两队出去了。

“民用钢锭为三等钢,打把菜刀造成锅三等钢足够。大小就是一斤的小钢锭,印记上打着秦王庄耀州工坊的字样。给工部与兵部的,分为十斤的与二十斤的两种,其中有一等钢,也有二等钢。字样上只有秦王印记。”

魏征在一旁说着,秦琼也派人记录着。

“接下来要查的就是户部了,用于交易的钢锭,清一色的十斤二等钢锭。给各邦交易用掉了多少,这个数量就只有户部知道了。”

秦琼又问李元兴要了手令后:“某亲自带人去查户部的账!”

“叔宝兄不要去,让魏长史去。”

“某去!”魏征立即接下了这个任务。

要是让秦琼亲自去,这户部怕是上下都会紧张,崔君肃肯定会闹意见的。

魏征出去之后,秦琼问道:“五郎,你是否认为突利可汗没有背着大唐把钢给了高句丽?”

李元兴点了点头:“其实也是可以分析出来的。刚才在路上,心里也思考过了。突利可汗可能还在与回纥一族争东突厥大可汗的位置,用嘴去争是一急,用刀去争也是一争,他不可能把精钢卖出去。”

“五郎去后堂休息一下,天亮之时必然已经有了结果!”

“好!”李元兴也真的是累了。

到了后堂,这里原本是秦琼自己的房间,用于忙时夜里休息用。近来事情并不算多,而且也没有对外的战事,而且这里多是老爷们,屋内有灰尘。

李元兴真的是累了,合衣就躺在**。

此时天色已经渐暗,秦王庄之中武曌正在李元兴的书房旁边的仓库之中翻着自己需要的东西。打印机必须要有一台,墨水也要带一些,纸可以带上两箱,签字笔带上两盒,笔芯怎么也要一盒的。

记录本要上一箱。说到纸,武曌有些无奈,大唐的纸还制作不出打印机可以使用的纸张。

就是给签字笔用的纸都没有。眼下大唐的纸最好的也不过是白色泛黄,可以给铅笔用的。

终于找齐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拿着一盒冰淇淋武曌坐在李元兴的软椅子上,心说要是再有一台空调那才叫完美。

桌上有一封印,看到那个笔迹之后,武曌的大眼睛眯了起来。

李岚姗,你还真的想影响到大唐吗?

武曌缓缓的伸出手去,可当就要拿到那封信的时候武曌的手臂停在半空。

这里是大唐,不是现代。

武曌笑了,来了一大口冰淇淋后,看着那封信自信的笑着。武曌相信,自己越是无视李岚姗的存在,就越是会淡化李岚姗对大唐的影响。

一但让秦王妃们发现自己过度的在意李岚姗的存在,那么女人都是八卦的,秦王妃们自然就会去考虑,这个李岚姗是谁,李岚姗对李元兴的影响有多大。等等……

武曌终于是想通了,手刚刚从那信上离开的时候,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进来!”武曌的冰淇淋差一点打翻了。

“公主殿下,莹王妃派人回庄子传话,是秦王殿下因为急务赶回长安城了。让陆毛锋立即带兵马,太监,侍女们去长安,既然不是私访,殿**旁怎么能没有人呢。”春兰急急的说着。

急务!相比起崔莹莹**心李元兴身旁无人伺候,没有人使唤,没有人护卫。

武曌更关心有什么急务会值得李元兴急急的赶回长安去。

“把本宫要的东西装箱,一同去长安城!”武曌一下就从椅子上跳了下来。

这难得与李元兴独处的机会,武曌是不会放过的…

武曌的箱子足足有七只大箱,装的什么自然不是普通的军士有资格去问的,其中四只箱子连春兰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陆毛锋一边派人先一步去长安,一边等候着武曌。

“公主殿下,您跟着倒是热闹!”

“就你会说话,想会本宫凑热闹吧,害你等了好一会对不对!”武曌板着脸骂着陆毛锋。

陆毛锋轻轻的摇了摇头:“公主这次您说错了。”

“给你三句话的机会,要是不能让本宫满意,本宫就打你的板子!”武曌一边叫陆毛锋扶自己上马车,一边黑着脸吓唬着陆毛锋。

在武曌上了马车之后,陆毛锋说道:“上等貂皮最大出处就是在北室韦与高句丽北部。”

“第一句不错,继续!”武曌喜欢貂皮,现代这种东西已经极少了,真正天然的更是少之又少,大唐这里就算猎上几万张都不会把森林之中的野貂减少太多。

“刘二小告诉某,殿下急回长安就是高句丽又**了。而且这次是似乎与北方草原有关。”

武曌摇了摇头:“这一句意思!”

“那最后一句,宫女保证满意。殿下晚上的时候,派人查了工部、兵部、户部的帐本。”

武曌第一反应是要打仗了。

别人打仗都是花钱的,但李元兴打仗当真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快,速去长安。”武曌一边示意陆毛锋快走,一边就在马车上写信,写完之后交给了自己的护卫:“安排人速速送去耀州,这上面要求准备的东西,一个月内本宫要在仓库之中看到这些东西!”

“得令!”护卫不会多问,他只会考虑怎么样又快又安全的把命令送到耀州。

耀州,事实上卢承庆更象是一个管家,武曌才是那里的领导。

卢承庆似乎喜欢给武曌当跟班,不是因为武曌身份高,又有秦王李元兴宠者,而是从管理学的角度上,武曌更加的高明,经过武曌调整过的工坊工作效率更高了。

华州!李二在月下品着秦王庄新出品的玉米烈酒,慢吞吞的问着李靖:“药师,你说今今的深秋,或者是初秋。五郎会不会准备出兵呀!”李靖笑着回应道:“这一切,自当是圣上作主,打与不打,秦王自然会以圣上的意见为准!”

第497节嫌疑人越来越多

深更半夜之时,武曌来到长安城,一边让人把她的箱子看好,然后去了李元兴所以的房间。

“你就不怕有刺客?”武曌在李元兴耳边小声的说着。

李元兴半梦半醒之中,感觉似乎是武曌,可当是在梦里。“有女刺客吗,来一打!”

武曌越想越不是味,脑子里闪过许多个身影,可也没当李元兴当真没醒,张开嘴就在李元兴的脖子上用力的咬了一口。

嘶!

李元兴痛醒了,一看是武曌,把到了嘴边的喊声咽了回去。

“是吸血鬼呀!”武曌翻着白眼骑在李元兴身上,脸上笑的合不上嘴。

“有什么好事,看把你高兴的!”李元兴伸手把武曌揪下来,让武曌在自己旁边躺下。

武曌枕在李元兴的手臂上:“商量一件事!”

“明天早上再说!”李元兴真的是困了,不想说话。

“造船!”武曌说了一句,李元兴没说话,他真的是困了。武曌却继续说道:“我给程老哥写了封信,问他有没有陈年的木头,而且要大的。他派人给我回信了,说有,而且保证让我满意的好木头!”

李元兴眼睛猛的睁开了:“不,东北的木材是不错,但不够!”

“我又给冯盎写了一封信!”武曌坏坏的笑着。

李元兴竖起一根手指,在李元兴开口的时候,武曌也跟着说道:“铁梨木!”

“不过。冯盎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铁梨木,我只是给他说了些特性。就在就是我回长安之前,他派人送来了二十种木材,其中就有铁梨木,而且还有许多非常珍贵的好木材。所以,造船!”武曌很认真的说着。

这一次,武曌没有私自作主张,而是征得李元兴的同意。

“先建船坞,造上两三百吨的船试试。然后再整上二千吨的船,这才好用!”

哈哈哈。武曌笑的在床上打滚。指着李元兴:“没文化真可怕!”

“郑和二千料帆船。就差不多相当于八百吨了,遗憾的他是平底船,而且用的是复合式龙骨。我们的船不是给河里用的,而是给海里用的。所以要先造一个二十到五十吨的试一试。因为我们是木船。不是钢船。所以二十吨值得一试!”

二十吨,李元兴想说好小呀。

“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蒸汽船,是五十五尺长。排水量二十五吨左右。海中用的船,郑和复合式龙骨不结实,经不起大风浪。二千吨的船,我们只能用钢铁制造,几年内是没有可能有那多钢,木船的极限是排水量四百吨,再大也没用!”

“造,华州的所有收益归秦王府。秦王府负责皇宫的所有开销!”

武曌扑到了李元兴身上,揪着李元兴的衣服:“打下沈阳,占长春。要木头,要煤,要铁。而且还要一个超级海港。你知道我说的是那一个。”

港口!李元兴心中有种莫名的疼痛,因为在后世的现代,那里的港口不属于华夏了。想到这里,李元兴翻身起床,点上烛台开始磨墨。

武曌立即跑过来帮李元兴磨墨。

第一封写给冯盎。

李元兴没有太多的客气话,只是问候了冯盎几句。然后直接写道,本王计划建海船,从杭州到你处,寻一良港,本王建议几个地点。而后,明月公主需要的木材,数量不要多,但要精,待海运通航之后,长安兴,岭南兴!

李元兴签名,然后用印。

武曌接过那手令,小心的折后,将袋,上火漆。

“地点我来查,然后给他一份地图让他选择。因为我们没有去过,不知道大唐与后世有多少区别,更何况那里是不是被他完全的控制着。”

“别小气,派人送信的时候,再带上等横刀一千把作为礼物。”李元兴一边吩咐着,一边又铺开一张纸。

武曌应了一句:“一千把刀,几个箱子就装下了。不如连弩再送五十套!”

“随你!”李元兴说话的时候,已经继续写第二份手令:“知节兄……”

李元兴给老程的是书信,不算是命令。只说请老程务必帮助明月公主搞到木材,一定要上等的陈年木材才好,而且必须是完整的,具体要求让明月公主告诉老程。

忙完再睡下,这一觉就到了天色大亮。

秦琼没有影响李元兴休息,一直等到李元兴自己醒来为止。

当李元兴来到前厅的时候,崔君肃与王及善竟然也在。

“某主管户部,出了这当子事,某不能不过问!”崔君肃显然不打算置身事外,王及善也说:“礼部主管外交,属国小邦出了这样的乱事,礼部不能不管!”

“看来,事情不简单呀!”李元兴笑着说了一句坐下了。

当下有人送来早餐,武曌与三位尚书见礼,然后乖巧的坐一旁,自顾自的吃着早餐。

崔君肃对李元兴说道:“殿下,事情真的很复杂。某查过,突利可汗的部落就算把自己打成钢卖掉,也卖不出三万斤钢来。他们总共才拿到手钢锭二万三千斤,而且不能自己一点也不用,全部卖掉!”

“高句丽是什么来交易的?”李元兴追问了一句。

“已经下了条子,让人把消息传到辽东去查了。”秦琼在旁边应了一句。

王及善又说道:“查过,所有的部落都没有得到过这么多的钢锭,最多的一个是靺鞨人,他们有三万斤钢锭,但他们的这三万斤之中,有两万斤是三等钢。是在四个月前,户部向工部借的。为了支付辽城一战的军费!”

“看来,这三万斤精钢不是一家出的货。”李元兴也顾不上吃饭了。

“高句丽这句精钢怎么用?”秦琼问了一句。

王及善没有回答,先是自责了一句:“此事,礼部会让驻各邦使节暗中调查,此事如果是多邦所为,那这些使节就是监查不严之罪!”

“不就是三万斤钢嘛!”李元兴笑了:“高句丽拿去了,也没什么用。”

“五郎此话不对,三万斤钢,以在新式鱼鳞甲为例,至少可制作一千副,有这一千副鱼鳞甲,就可有一千上等精兵。这一千精兵就会是一个大麻烦!”秦琼的态度很明显,他不怕刀剑,只怕铠甲。

大唐立国以来,可以私人拥有武器,但却不能拥有铠甲。

无论是皮甲,还是钢甲。

有半副甲就可以流放三千里了。

大唐军队的铠甲眼下虽然发到每个人手中,平时却是不穿的。每个月都会拿出来保养,只有在战时才会发到个人手中,无论是胜败,战后除了统计军功,最重要就是统计铠甲。损伤了多少,丢失了多少。

“三万斤太少了,高句丽应该有三百万斤!”

李元兴一句话把所有人吓住了,都完全不明白李元兴这话是什么意思。

“丫头,别光顾着吃了。记下几件事情!”

武曌却是不紧不慢的把最后一口粥喝掉,一字一句的说道:“蒋干盗书之计!”

“记得上次有份书信中说,有些是混进来的奸细?”李元兴提到这些话后总着武曌笑了,武曌接口说道:“回去就安排人制作一些次品钢铠,然后再作些手脚,蒸汽炮的威力绝对要展示出来。”

“再加上攻城试验,对骑兵的试验。”李元兴又紧接着在说。

“那,真图纸,还是假图纸呢?”武曌反问了一句。

“当然是真图了。不过,用一代图纸足行。这个戏要作足了,一定要让他们相信了。这样的话,那些钢高句丽人就会用来作铠甲,有了更利害的武器,高句丽人一定会作的,而且这还是真实的!”

李元兴说完后,非常得意的笑了。

“冷战,军备竞赛!”武曌对秦琼解释了一句。

秦琼差不多听明白了:“既然是作戏,那对方的人选就应该挑选一下。而且逃回去的不用太多,有那么几个人就行了,其余的……”秦琼微微一笑。

众人都笑了,这态度不言而喻,那就是一个字,杀!

“只有一个条件!”武曌伸出一根手指。

“说来听听!”李元兴说话的时候暗中瞪着武曌,那意识就是丫头你别胡整。这是军国大事,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

武曌也没有当这个是游戏,倒是非常认真的说道:“你们定原则,细节由我来,谁也不许管,否则我就不去耀州了。”

威胁,这就是威胁。

李元兴不想答应,秦琼却立即开口说道:“某看行,某只管配合着杀人。五郎说一说,想要什么结果就是了。咱们就按这么说的办?”

结果?李元兴心说,倒是要看看武曌你这个丫头心机有多深了,够不够心狠。

“好,第一个结果是,让要高句丽卷入军备竞赛。不过,不要正常的军备,要用那种消耗巨大物资的军备,当然赵德言这种人应该是有机会发财了。要拖,把高句丽拖到没钱买盐的地步!”

没钱买盐,这个放在古代就是穷到了极点了。

“第二个结果,那些不安份的。杀人太残忍了,咱们大唐是仁慈的,送他们去煤矿,那里总是需要人手的!”(未完待续……)

第498节另类的计划

当李元兴完前两个他需要的结果之后,这并不让人意外。

都是处于情理之中的方案。

李元兴清了清嗓子,说出了他的第三个要求。

“第三,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送他们回高句丽去。这个计划就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了,你们先不要意外,听完这个计划一定会感觉到有趣的。这个计划,要针对的不仅仅是高句丽,眼下只是一个试验,试验的结果很重要。”

当真没有人说话,都在等李元兴继续讲下去。

李元兴继续说道:“首先,人都为思乡的情绪,一定会认为家乡最好。但是,为什么会有人背井离乡呢,是因为家乡活不下去的,还是因为外面更好。”

李元兴提到这个话题,还当真不是胡说。

这个议题李元兴真的研究过,而且非常认真又仔细的研究过。

现代人,离开家乡的原因是因为可以生活的更好,在思乡这一点上,现代人因为交通的便利,所以家乡的感觉比起大唐要淡一些。

大唐的百姓,乡情很重。

在华州,李元兴派出了人员调查过,真正愿意自愿搬到华州的,仅占三成。他们是因为家乡太苦,太穷。还有大约五成,是因为家里主要的支柱在长安,所以愿意搬来长安,有二成就是属于很勉强搬到华州。

当兵的,没有家道富足的。

至少说富足的人不愿意轻易搬家。

“说到思乡,耀州的高句丽人不知道会不会思乡。他们在家中是否有亲人。或者说,耀州的奴隶是分为男营与女营的,虽然说没有虐待奴隶这一说,但是否有他们的亲人。离开亲人是很苦的。”

“五郎,你把我们都说糊涂了!”秦琼打断了李元兴的长篇大论。

“好,我就直奔主题。我打算过几天亲自去一下辽东,顺便允许一些高句丽的奴隶回乡。当然,这个人数可以允许多少,商量着来。他们回到家乡去,是不是会回来。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为什么要留下,为什么选择回来。”

李元兴说完,等着众人的反应。

秦琼摇了摇头。崔君肃也摇了摇头。王及善也同样摇了摇头。

他们完全不明白。李元兴想干什么?这样作有什么好处,王及善说道:“身为奴隶,给了他们一个zìyóu身。还他们zìyóu,回到高句丽还会回来吗?”。

“会!”武曌给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答案。

“为什么?”三个大男人都不理解,这其中是为什么。

武曌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李元兴。李元兴开口解释道:“这就是心里的斗争了,战争在我的心中,分为五种战争。最为简单,最仁慈的就是兵对兵,将对将,杀的血流成河,痛痛快快的分个高下。”

“血流成河是仁慈的话,那不仁慈怎么说?”王及善是老儒生了,血流成河还算是仁慈的,那么他想不出更狠的是什么。当然,如果李元兴的羊吃人算是战争的话,这个确实狠,绝对比血流成河狠。

“好,先不说那个更狠,那个仁慈些。”

“五郎简单说说五种战争!”秦琼示意自己的手下出去盯着,别让闲人进来。

李元兴竖起一根手指:“还有一种战争,叫冷战。我刚才的计划,就是冷战的一部分,没有钢刀流血,但却是极为残酷,在一定的阴谋之下,可以拖垮一个国家,就如同隋末那样,民无生计,朝无财力!”

“秦王杀人不见血,这个传闻果真是……”王及善在思考怎么说词。

“传闻不假?”李元兴笑着问了一句。

王及善摇了摇头:“这个传闻很假,秦王殿下比传闻之中手段更狠辣!”

“全当是表扬我了!”李元兴不在意别人怎么说,哈哈一笑:“那等下的计策,别说我象是恶魔就行了,这个冷战只是寻常的国与国之前的战争,说不上狠与不狠,真正狠的,应该是钱战!”

“钱,可以称为战争吗?”。崔君肃是户部的,对钱这个词当真很敏感。

李元兴没有再解释:“这个说起来,没有几天几夜说不定,经济战太深奥了,几位有兴趣的话,改rì让明月给你们讲,大唐没有人比她在这方面强,她是财神的得意门生,这一点我远远不如。我比个例子,羊吃人的计谋算是经济战的一种。”

众人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武曌却说道:“羊吃人不算,虽然手段狠辣,但最多算是阴谋谍战的入门级与经济战的……”武曌想了想后,笑了:“如果说经济战是一只羊,那么羊吃人的战术勉强算是羊身上被风吹落的一根毛。是被风吹落的一根毛!”

武曌特别强调了这个被风吹落。

然后又问李元兴:“你认为我说的对不对,当然你也可以说一条羊腿!”

“这个,我后续还有几条计策,羊吃人的方案完整之后,至少顶一只羊耳朵!”

是夸大了,还是实事。

崔君肃很想知道这个答案,武曌不同于李元兴,李元兴可以不解释,也不会有人逼着追问。但武曌还是很愿意和这些臣子搞好关系了。

所以武曌对崔君肃说道:“秦王铸钱,就是为经济战打基础,就象战争准备兵源一样。”

“什么时候会见效果?”秦琼当下就追问了一句。

“当室韦、靺鞨、契丹人所有的交易都用秦王钱结算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改邦国为州县了。为了平稳的过度,这其中还需要第四种战争状态,就是文化战。用大唐的文化去消灭,代替他们原有的文化。”武曌特意的解释着。

李元兴这下有话说了:“五个战争状态,除了谍战不算是国战之外,文化战是五个战争之中,第二残忍的,一个民族的历史,根源,文化,他们的一切都被抹去的时候,这比杀人残酷多了。”

王及善一只手扶在胸口。

李元兴没有说错,如果有人把孔圣人从大唐抹去,王及善宁可选择死,也不会选择屈服。

“这是礼部的任务,大唐在文化战方向,兵源充足,战力是这三族加起来的上万倍,所差的只是一个攻城夺地的时间了。这也是战争,教化蛮夷只是说着好听罢了,我们可以用教化蛮夷这个词对天下人说,但对自己,这就是文化战,是侵略战争!”

王及善站了起来,一只手按在胸口。

秦琼准备去扶,帮他拿药,王及善却推开了秦琼:“某没事,某只是想听完秦王殿下第五战之后,去袁天师那里坐坐,再去孔圣上那里面壁静心。”

李元兴这一次可真正是把儒生刺激了。

王及善不怪李元兴,他和有关系李元兴说的是实话。

而且用文化清洗这三族的文化,他王及善比谁都积极,礼部选人,选择典籍,教化的方案,这一切都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的,他要让这三族学习大唐的礼节,学习儒家的思想,当然为了更容易教化,他也准备了道家,法家,等各家的典籍。

现在想一想,这也真正是战争,思想上的战争。

李元兴叹了一口气:“我要进行的是第五种战争,可以说我所知道最残忍的战争。不流血,但比流血伤害更深。没有毒,却会清洗灵魂。这个战争,叫心战!”

“心战,又叫灵魂战。是集合了经济战,谍战,文化战精华的一种渗透式攻击方式。一但找到突破口……”武曌帮着李元兴解释,可说到这里的时候,武曌也不知道怎么样形容才能让大唐的人接受。

这个放在现代,就是精神入侵。

李元兴对秦琼说道:“其实也好理解,叔宝兄你认为攻下敌军城池。这个城池原本就属于大唐,而且城中的牢房之中,有许多大唐的军士,他们看到攻城的唐军,会如何?”

“自然是高兴了。”

“心战的结果就是这样,如果那一天大唐攻高句丽的城,可能开城就是城内的人,也可能许多高句丽人看到唐军,就是那种感觉……”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元兴自己都认为不可思议。

但事实上,历史上确实有过。

百姓支持的军队攻城,自然会受到百姓的内应,还有热情的欢迎的。

崔君肃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秦琼都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结果,王及善只是说,他要去孔圣上面前静思。

李元兴大笑:“如果本王不是秦王,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仅今天这翻话,就足以被绑在柴架上烧了,因为这感觉太象邪教了。不过事实上,这真的是战争的五种形态,当真不好说那一种更残酷。”

武曌也接口说道:“因为,从来没有谁单独使用一种的,要用,就是五种相互配合着用!”

“目标只有一个,年年换地图!”

“年年地图大一块!”

李元兴与武曌象是说相声,一人一句倒是说的极为有趣。

“杀死,一刀就结束了,饿死要坚持好多天。”秦琼也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

“耀州,先特色人员,选择之后,让他们回家!”

李元兴下了结论,王及善与崔君肃都要求去耀州。

他们的理由是,礼部核查奴隶脱籍,户部代表朝廷视察耀州工坊。(未完待续……)

第499节辽东行倒计时

李元兴要去辽东,这可是一个让朝野都吓了一跳的消息。

秘密赴辽东是并没有半点可能的。

听到这个消息的李二立即赶回了长安,见到李元兴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五郎,你要让边疆不宁吗?”

“有这么严重吗?”李元兴很是不理解。

李二没有回答,而是让李元兴跟着自己去了皇宫的书房。

就在书房门口,李二对高公公说道:“去查案卷,去礼部调卷宗。根据大唐法令,亲王远行的全套仪仗是什么?秦王远行的仪仗再高两级会是什么?天策上将出行,视察边疆的卫队配置是什么?”

高公公站在没有动。

李元兴自嘲的笑了笑:“老高,你就直接说吧,这些东西怕是你能背下来。”

“回殿下的话,禁军调精锐一军。十二调两卫随行,每一卫配四军,军战铠甲配两军,武器全套,轻甲不限。马军为总数三军,禁军全军为马军,十二卫各一军为马军!”高公公一边跟着李二进书房,一边对李元兴说着。

李元兴心中在默算,一军一万二千人,这就是九个军。

十万零八百人。

这个数字真正是不少,这个数字再加上辅兵可以达到二十万,和打一场的消耗差不多。

李二坐回自己的龙椅上:“五郎,天策四卫难道不用跟着吗?”

天策四卫人数不多,四卫都没有达到满编,可以说正式编制内的天策四卫,清一色的军官,最低级别的军官也是正九品下的校尉,可以领兵五十人的级别。

“轻车简从吧,节约一点。”李元兴还是想去的。

李二冷冷一笑:“为兄告诉你几个权衡之处,去与不去你自己考虑。先说去,你这么多人马出长安,你要面对御史台,因为你的花销太巨大了。而且辽东无战事,所以这就是御史台的理由。”

“没错,臣弟去辽东要干什么,不会告诉任何人!”

“好,再说你带这么多兵,北方所有的部落怕是连觉都睡不安稳了。你五郎手上有十万重兵,加上三万精锐。北方任何一个部落,你都可以挥手灭掉。你这是在逼他们联手,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小邦可以单独面对你的护军!”

李二说到这里,李元兴轻轻一拍脑袋:“是这么一回事。”

“再说你选择轻车简从,仪仗代表的是大唐的威严,你身为唐秦王如果不带仪仗你是去丢大唐的脸面吗?御史们的弹劾你的表章可以把为兄的书房堆满。你知道我们那位表叔,去一次江南的花销是多少?”

表叔!

这是一个隐语,暗指杨广。毕竟杨广这个名字不能随便的提及的。

李元兴摇了摇头,这个数值他还真的不知道。

“武德元年,二年,三年,四年。这四年国库的全部收入,刚好够他下一次江南。当然,前隋的国库要比大唐富多了,前隋的人口也多。”

李元兴哈哈一笑:“皇兄别和臣弟提钱,臣弟去一次辽东,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