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逐鹿-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如之前伯洲所言,若是我军和东瓯军、闽越军在边境地区对峙,势均力敌的话。战事势必要陷入僵局,这样的话,对我军将会是巨大的消耗。要知道我们在山阴的积蓄并不多,尤其是粮草方便更是有限,经受不起这样长时间的消耗。当然了,南方的东瓯和闽越同样是得到消息突然出兵的,并未做好充足的准备。他们那里的自然条件比我们更加恶劣,在粮草储备上或许不如我们。可是我们不能这样轻易冒险去拼消耗,风险太多。

将来大王还要率军北上争霸,要是为了小小的东瓯和闽越将越国的家底全拼光了,那可就大大的不值了。这段时间谨遵大王的指令,越国境内正在积极的开荒种地,兴修水利,休养生息,积蓄实力。若是长时间的陷入战乱,势必会影响到越国兴复的大计。

而且一旦我军在南线长时间地陷入了战火泥潭,军队和物资被大量的牵制。我国北方必将陷入空虚,都城山阴和西楚国的北会稽郡只隔着一条折江,时刻需要小心防备,不敢掉与轻心。所以南方的战事必须要尽快结束,拖不得,也拖不起。

至于是否集中兵力打击某一方,这个臣不懂军事,还真不敢妄言。带兵打仗的事情,还请大王和几位将军商议决定。”

现如今的越国内政几乎全是高易一手在抓,越国的家底和实力,他是最清楚不过的。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越国刚刚立国,一切都是从头做起,尚未有充足的储备积蓄。所以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持久消耗战。而且越国现在是百废待兴,一切都欣欣向荣发展的时候,本土更加经受不起战火的摧残和破话。

高易对此身深深的担忧,尹旭又何尝不是呢?长时间的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有着怎么样严重的破坏,他是知道的。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尤其是现如今这种环境,诸侯国面积不大,实力有限,打仗几乎就是倾举国之兵。时间长了,消耗和破坏是难以承受的,任谁也不想为了一场胜利,将一个国家拼的国将不国,空虚乏力。如果是那样的话,胜利也毕竟是惨胜,取得意义又何在呢?

尹旭当真不想这样,他也为想要要这样,前世在军事学院受过教育,在作战思路和战略上都有着超乎常人的想法和见识。所以从来到这个时间开始,凡是遇到作战的事情,尹旭从未硬拼过,很多时候都是采用计谋和技巧取胜。

想当初在彭蠡泽一带做到盗匪的时候,以两百多人能够应付成千上万的秦国大军围剿,正是采用的这样的办法。当时正是借助了地势上了许多优势,以及对当地地形的熟悉,水淹、火攻、落石、偷袭……各种各样的计策都使用了。

正是因此,才以微小的伤亡和代价,以那一丝弱小的实力和秦国大军周旋了那么久。到最后还获得胜利,现在想起来几乎有些不可想象。

到后来,参与到楚军之中,除了第一次进攻彭城的秦嘉和景驹之流时,和英布一起率军猛攻。那时候是出于自身需要的缘故,需要已经勇猛的作战和赫赫战功来证明自己,好在楚军之中站稳脚跟。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对方不过是些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再后来和章邯的秦军作战时,尹旭便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比如采取一些围魏救赵之计,比如当章邯率军在齐楚作战的时候,自己带着北渡济水和大河去烧他的粮草。

不可否则,战争的胜负和士卒勇猛作战有着重要作用,可是却不是决定性因素。实际上,战争的胜负不是说双方在一起进行一丝厮杀,来决定的。往往来说,一场大战能否胜利在于一个关键点,只要抓住了这个关键,将其无限放大,并且利用好。那么胜利也就不远了,之前尹旭一直都谁如此。

所以这一遭和闽越和东瓯的战争,也是这个想法,需要认证分析出对方的弱点在那里。也就是找出这场战争的关键点,一举击溃,速战速决!!。

第三一六章陈平归来

从各方面的因素来分析,越国君臣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和东瓯和闽越之间的这一战绝对不能旷日之久,必须要速战速决。

在听取了几位重臣的意见之后,尹旭觉得需要找出此战的关键点,便可以赢得这样战争。可是这个关键点在哪里呢?蒲俊和苏岸说了那么多,自己也都有思考,这会子脑子里的想法可是比较远。

身为越王,一个想要争夺天下的诸侯,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打赢这场仗。还要考虑如何来作战,才能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使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就目前而言,打败东瓯和闽越,最大的好处便是安定了南方后院,将来北上争霸的时候没了后顾之忧。最多也就是占领东瓯和闽越的土地,这一点基本上都是在计划和预料之中的。现在尹旭想到的不只是这么一点,他还将目光落到了姒摇和无诸手下那几万的士卒身上。

越国现在不过五万出头的兵力,在江东或许已经算是不得了的强大力量。可是尹旭的志向不仅仅是在江东一隅,是在南方,他的目标是北上中原,逐鹿天下,单纯是这点兵力肯定是不够的。

如果能想办法收复一些闽越和东瓯士兵,那可就赚大发了,这些从小生长在山林的家伙,更加健壮勇猛,打起仗来可就是一把尖刀。和后世明朝时期的“狼兵”也有的一拼,只是心里是这么想的,具体想要实现却并不容易。

所以此事还需要好好筹划一番,当然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情,尹旭是绝对不会做的。

尹旭并未着急做出决定,而是转身问道:“钟隐先生。未知此事您是如何看待的?”

钟隐呵呵笑道:“老夫此来的任务是保护您的安全,至于军政事务。老夫不熟悉也不插手。”

尹旭知道他说的事实。也并不勉强,心中想起另外一件事情来,转而问道:“钟隐先生,有件事情想请您帮帮忙?”

钟隐捋着胡子说道:“大王尽管吩咐就是了。只要老夫能够做到的,一定竭尽全力。”

尹旭微笑道:“是这样的。您邓陵墨麾下有不少饱学之士,在处理政务等各个方面都有非常之能。现如今越国的情况您也是看到的,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来管理和发展的时候。所以想寡人想邀请邓陵墨的诸位大贤。前来越国就职,好使得寡人能成就扶苏公子当年未完成的志向。”

一说起扶苏,钟隐有些动容了,尹旭这么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他会想拌饭去实现邓陵墨的主张。当年邓陵墨将希望全部寄托在扶苏身上,没想到他意外被害。本来都有些绝望了。现在上天派来了尹旭,让他们再次有了一丁点的奢望。

现在尹旭亲口说出此言。似乎梦想在一瞬间成真了,钟隐怎么能不激动了。当即点头道:“大王放心好高了,老夫会通知下去,我邓陵墨的人才将尽忠于越王!”

尹旭笑的很开心,外敌入侵不假,可那是暂时的,足可以应付的。唯有这人才和国家发展才是长久之计,能得到邓陵墨的支持,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俗话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好运气来的时候也是接二连三的。正在尹旭开心的时候,有心腹侍卫来报:“大王,王宫门口有人求见,他说只要大王看过此信函,一定会见他。”

苏岸接过书信送到越王手中,尹旭展开之后看到白绢之中写的四个篆字,顿时一怔,随即满脸的狂喜。

尹旭本来并不认识这个时代通行的小篆,奈何现实需要,不得不加以学习。虽然写不大好,可是寻常的小篆尹旭还是能认识个七七八八,侍卫送来的这份白绢上书四个篆字——陈平求见!

尹旭急忙吩咐道:“快,快请客人到此相见!”

众人都是已经,这来的到底是什么人?何方神圣?竟让大王如此重视,如此急切。都不约而同地看向门口,迎接着这位特殊的客人。

没过多久,侍卫带着一个儒雅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男子面色温和谦逊,深沉的眼眸告诉众人,此人智谋高深。时而眼光闪烁,还有整体给人的感觉,此人工于心计。

当来人走进来的时候,苏岸不禁错愕道:“陈平?”

他在尹旭身边时间最久,自然认识眼前之人便是项羽昔日的谋士——陈平!

来人正是陈平,为了防止被项羽关注和猜忌,陈平不方便和尹旭一道返回越国。所以就先借口回家省亲,返回老家脱离和项羽之间的联系,之后才想办法前来山阴寻找尹旭。阔别数月之后,陈平终于来了。

“陈平参加大王!”陈平走到近前见礼,见到尹旭裹着伤口,身体虚弱,不禁大吃一惊。

同样惊讶的是蒲俊和高易等人,他们本就在奇怪陈平如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如果说他是项羽派来的,就该以楚臣自居,称尹旭为越王。可他刚才明明称呼的是大王,也就是说他的身份是越国臣子……他们愕然看着尹旭,心中疑惑:大王究竟有多少惊喜没有说出来?

“陈平先生,你总算是来了!”尹旭这会可是眉开眼笑,那会子还是想陈平在哪里?何时才会回到自己的身边,没想到转眼间梦想便成真了。看来真的是老天眷顾啊,陈平到来对自己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很多发愁的事情也都能迎刃而解了。

陈平急忙关切问道:“大王,您这是?受伤了?”

尹旭笑道:“不妨事只是一些小伤,不打紧,将养些日子就是了。先生一道,寡人心头少了些担忧和烦恼,这身体也就恢复的更快了。”

陈平点头道:“大王,陈平匆忙赶来,为的就是帮大王分忧!”

尹旭点头道:“来了就好,寡人现在正需要人手帮忙呢?好了,先和诸位见个面吧!”

陈平这才和越国的几位重臣一一见礼,随后尹旭吩咐道:“伯洲,将现在形势好好说与陈平先生知晓!”

陈平归来,很多事情听听他的意见再说!!。

第三一七章越王思虑

陈平得到来对尹旭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书友上传}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众人都坚信将来的越国一定会是人才济济项羽麾下数一数二的谋士都离他而去,前来投效越王,这给人的感觉和鼓舞不言而喻

见到钟隐的时候,陈平才知道尹旭的能耐当真是不小,竟然不声不响地请到了邓陵墨而且还把秦国残余势力请到了麾下,尤其是大兵甲尉缭的加盟,是让人眼前一亮之前陈平也担心过尹旭身边力量不足,自己所擅长的只是谋略,正经的军事作战上略微弱一些在这一点上和张良、范增相比略微有些不足

现在尹旭身边有了尉缭这等强人帮助,效果可想而知当年为秦始皇出谋划策,一举扫平六国的事情依旧历历在目陈平对此很是期待,也不知道尉缭先生何时回来前来越国?想来这以后的越国相位必有其一想起尹旭当初对自己的承诺,看来身为越王左膀右臂的高易暂时要受点委屈了……

听过苏岸详细的叙述之后,陈平才知道今日的越国不太平,内部几大家族蠢蠢欲动甚至连越王尹旭本身都显然重伤而亡,得知此事来龙去脉之后,陈平不由得吓出一声冷汗这尹旭要是遭遇个什么意外,越国也就完蛋了,自己的投注也将会竹篮打水,幸好没事

外部又有东瓯和闽越两部联军前来进攻,当真可谓是内忧外患看来自己来的很是时候正好能够帮上忙,也正好体现自己的价值

尹旭问道:“陈先生,你南下山阴,项羽那边可有得到消息?是否……”

陈平笑道:“臣以探亲唯有直接回故乡并未前往彭城,本来还想着找个借口推辞糊弄一下项羽可是正好发生了一件事,臣以为西楚霸王这会子顾不上我这样籍籍无名的粗陋之人,所以就放心大胆的直接来山阴了”

尹旭笑问道:“发生何事?竟让我们的西楚霸王都无暇他顾了”

陈平道:“齐相田荣不满项羽分封结果,兵起临淄,率军直接杀向彭城项羽这会子正在调动西楚国大军对付来犯齐军,哪里还有空管的上我陈平呢?

此事一出,大王正好可以放手在南边对对东瓯和闽越泡!书不必担心来自北方的威胁田荣所率齐军兵将众多,来势汹汹,项羽必须得小心应付所以这会子不敢轻易在南方动武,两边作战会对他的很不利的中原那些诸侯们说不定也会蠢蠢欲动乘势而起,以范增的谨慎绝对不会容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因此我们尽可以放心”

齐国出兵了?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有些莫名的惊喜,尤其是高易此时让他最为担心,作为现在越国政务的负责人他很清楚越国的实力和形势之前一直忧心忡忡的是北会稽郡的桓楚要是越军和东瓯、闽越激战的时候,西楚国横插一脚,那后果绝对不堪设想现在陈平带来了这个好消息,可以说让人放下了后顾之忧全力以赴解决南方后院

对尹旭而言,齐国田荣对项羽开战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刚才他也已经猜到了几分现在从陈平口中得到了确认,也就算是板上钉钉了想来应该是事情刚刚发生彭城和山阴之间距离遥远,消息尚未传到江东来好在陈平刚刚从北上南下,顺道将消息及时带来,可见自己的运气还是很不错的

越是这种时候,尹旭越是觉得情报的重要性这次只是在东瓯和闽越派出了一些探子,短短几日便能够建功,及时察觉两部的军队调动情况,好使得自己有充足的反应和准备时间

但是北方的各个诸侯国,距离遥远,根本来不及掌握具体的动向比如这一次齐楚之战的爆发,若不是陈平正好南下,自己一定会后知后觉为了防备吴中一带的桓楚,少不得在山阴以北布置不少的兵力做防备如此一来本来就有限的兵力,将会加的捉襟见肘

所以尽快在这些地方布置情报机构是很必要的,比如彭城、关中、平阳、吴中……正好这次遇上了绿萝,请她尽快帮忙训练信鸽,并且及时投入使用在各地建立起一个情报网络,好使得自己能够对各个诸侯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不啻于一支精锐的军队,在未来的争霸之中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看来自己待会需要去见见绿萝,还有便是和诸先生探讨一下兵器的打造问题……

眼下的主要问题,还是先制定对东瓯和闽越的作战方略再说尹旭问道:“陈平先生,对姒摇和无诸之战,您怎么看?虽然您初到山阴,一路风尘仆仆,车马劳顿,可事情紧急,寡人不得不问”

陈平谦逊道:“大王言重了,这是臣的本分听刚才苏岸将军所言,东瓯和闽越才是仓卒之间发兵的,想来是姒摇和无诸听闻大王在会稽山中遇险,想要趁虚而入,所以才着急出兵的现在大王回来了,情况也就变了……

今日大王在山阴城里公开出现,可以说已经应了他们一仗大王安然无恙,而且还‘剿匪’大获全胜,民心和军心都受到了鼓舞,正好整军备战对于姒摇和无诸而言,他们便没有便宜可捡,没有机会可以乘虚而取尤其是我们已经掌握了他们发兵的消息,最后一丝奇兵之效也没有了,所以不足畏惧”

高级谋士果真不一般,陈平一开口对方的优势便不复存,胜利的曙光似乎已经出现在眼前蒲俊接口道:“陈平先生所言不错,想来过不了多久姒摇和无诸就会接到大王安然返回山阴的消息,大军动向说不定还会有延迟”

尹旭轻轻点头道:“如此甚好,命苏角、周大陆明三人密切监视两军动向,有消息随时报告”

蒲俊点头答应,随即派出几名使者急赶去南方的边境,去向三位将军传达越王的最指令

看着御书房的几位重臣,尹旭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之前出于保密或者是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很多的人和事情都没有说出来,比如陈平已经归附投靠自己,秦国残余势力和自己打成合作关系某种程度上,这对于身前以前的旧人,尤其是蒲俊和苏岸二人是一种伤害或许会让人以为自己不够完全信任他们,有损君臣之中的默契和良好关系

现在意识到到了这一点,就必须要注意,并且想办法让越国的臣子融为一体以免彼此之间产生隔阂,那可就大大影响了众位英才所能发挥的效果,影响到越国将来的利益和发展身为越王,身为主导者,必须尽快出面来调整,避免这种情况的恶化

还有就是这越国的朝堂职位的也是时候需要有个定论了,当初刚刚到达山阴,是因为一些都没有步入正轨,颇为混乱,越国的官员人数并不多还有便是为了等待陈平和尉缭这等大才的加入,想来如果运气好,越国发展势头不错,以后的前来投效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现在要是有了安排,安排的低倒是好说,只需要升迁便是可万一职位太高,又有有资历和能力的人出现,是否要将原来位置上的人顶替呢?那原本那人优惠作何感想?

比如高易,现在他在越国的地位和作用何其之高,丝毫不亚于一个丞相可是这越国的相位不能够轻易给他,其中一个相位已经许诺给了陈平陈平什么水平尹旭很清楚不过,所以这个应该就确定下来至于尉缭,最合适的位置莫过于太尉一职

在行政机构和政体模式上,现在的尹旭还并未有什么创,暂时依旧会维持三公九卿的基本模式最高级的三个官职,便是左右丞相和太尉,这是尹旭目前的设想

相位陈平得其一,还有一个尹旭决定暂时不给人,说不定将来会有什么厉害人物投效这个位置可是个很好的招揽方式,出将入相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也是很多人追求一生的梦想所以这相位是不可能给高易的,尽管他做出了很多情和成绩,可是资历到底有限,只能先委屈他了

尹旭有这样一个感觉,那就是必须好好和他们谈谈了,在自己的设想里国家三大重臣竟然全部是后来者居上,当初从彭蠡泽便跟着自己的元老竟然全都没分

尹旭不想越国的朝堂之上出现这样的局面,所以必须要尽快想办法处理将来一统天下之后或许可以,越王或许还会乐见其成可是现在,在短时间内,越国是经受不住的内否的,尤其是现在这等关键时刻所以他绝对不会容忍这样的情况出现,越国之内不可有内斗

这些事情倒并不算棘手,小心处理得当便是了,尹旭觉得是时候高做些什么了(

第三一八章东瓯姒摇

瓯江水流平缓,江面宽阔,浪花翻动,东流入海。一切很平静安宁,可是马蹄声和喧嚣声打破了这类的宁静,清澈的河水也因此浑浊。

大队的人马突然出现在这里,无数的舟船还是被收集起来,大军出动,尽数渡过瓯江,朝着江北的山阴城匆匆而去。他们便是东瓯的勇士,在首领姒摇的召集下,准备向北边的新邻居越国动武。

瓯江边,江风瑟瑟,连天的营帐在这里搭起,这些全部都属于东欧军。虽然他们很着急,想要趁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进攻北方一举拿下越国。可是并不急在这一时三刻。

中军大帐,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正坐在主位上。这男子身体强健彪悍,庞大的身躯并没有给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十分精明,时而闪烁的眼珠子还让人觉得有些奸诈和狡猾。

能够坐在你主位上,足可见此人的地位和身份,没错他就是东瓯的首领姒摇。当初秦国一统六国,虽然也将东瓯和闽越灭亡,将两地归属到了会稽郡和闽中郡。然而事实上,这只是名义上的关系,两地还是一直掌握在原有的首领手中。姒摇便是接替了父亲,掌控了东瓯。

东瓯和闽越一直以昔年的越王勾践后裔正统自居,在这一点上丝毫没有让邻居闽越认输。这一点关系道正统和名誉,也事关利益,所以双方争夺的你死我活,谁也不肯轻易罢休。多年来,因为而爆发的冲突和战争不在少数,可是一直没能争出个借口。

原因除了东瓯和无诸都不想因为此时而死缠烂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年的越国故地始终没有掌控在自己手中。越国被楚威王所灭,所以先掌控在楚国手中。后来秦国一统天下。越过故地成为秦国的会稽郡。甚至连他们这些所谓的正统以后都差点被整编消灭了。因此,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结果,只能存在于梦幻和设想之中。

后来反秦之战爆发,秦国失去了对这一带的掌控。实际控制权再次落入当时的江东起义军手中。姒摇和无诸都这块土地都有想法,并想要实际控制起来。为了合理合法地得到这一切。他们也率军参加了反秦作战。

他们找到的是当时的番邑县令吴芮,随他一起参与反秦之战。本想着参战立下大功之后,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拿下越国故地。即便是听说了楚怀王将其中了一部封赏给了某个臣子做食邑。可是这影响不大。对他们而言完全就不是问题。

可是事与愿违,当反秦起义胜利,项羽关中分封的时候,他们不仅仅没有得到越国故地,甚至是诸侯往王的封号都没有,可以说是悲催到了极点。

或许项羽是在为难东瓯和闽越两方。到底将这个东西送给谁?或许不想让西楚国南部边疆受到威胁。可事实上项羽是有意而为之,就是想要限制尹旭。项羽就是想要利用东瓯和闽越对此事的不满。给尹旭的越国尽可能地造成麻烦,让他在江东国将不国。

后来项羽还特意派人送来书信,默许他们对尹旭的越国动手。姒摇和无诸都能够感受到,项羽这是借刀杀人的计策,是在利用自己。可是即便是这样,两个人也甘愿被人利用,有时候被利用也是一件艰难的而幸福的事情。

姒摇和无诸在这件事情还真愿意被项羽利用,因为越国故地的诱惑对他们而言太重要,根本容不得别人染指。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他们自然而然要率军前来抢夺。利益是要靠争取来获得,和越国之间大打出手,打得不可开交,项羽看到之后一顶是最开心的。说不定还能够因此趁机对付尹旭,在北方动些什么手脚,也算是给自己减轻一下压力,加强一下实力,仔细说起来也就有几分互相利用的意味了。

对于山阴,姒摇存了志在必得的信念,所以一早就开始准备。和山阴四大家族之中的周家一拍即合,狼狈为奸,准备里应外合。本来待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再动手的,可那日突然传来的一个重要消息改变了姒摇的想法。

消息是从山阴周家而来,很可靠,上面提及越王尹旭中箭坠崖,千载难逢好时机出现在面前。姒摇知道此时此刻出兵是最合适也是最划算的好时机。想来因为尹旭失踪,越国之内已经一片混乱,想要趁乱起事是很容易的。

军心和民心不稳,再有大军压境的消息传来,再加上尹旭生死未卜,越国说不定会立即崩溃。所以正等好机会绝对不容错过,姒摇立即率军出击,渡过瓯江,随时向越国杀过去。

渡过瓯江之后,出于谨慎,姒摇派出一队探子外出探知消息。结果等来的却是一个让人郁闷不已的坏消息——越王尹旭平安返回山阴,还是从山阴接到招摇过市。

很显然这是一种信号,本来起到的作用是稳定民心,可现在多了一层战略威慑的意思。也就是越国现在已经没有慌乱不稳定的迹象,再想要突然袭击,一举成功是没有可能了。

姒摇不禁颇为郁闷,大军待在瓯江边上,暂时不敢轻举妄动。越国的兵力和实力,以及尹旭本人的指挥作战的能力,参加过反秦起义的他自然很清楚不过。现在首先上去触霉头,和越军对战是他并不想看到的。

姒摇现在还关心一点,那就是无诸走到哪里了?又是什么反应?东欧哦和闽越是联合行动的,但这合作也是有时效性,山阴城破,越王尹旭亡故也就自然结束了。

两家是分开行动的,起到的作战意图和效果倒有统一之处。姒摇的心思比较多,关注越国的时候,必须要关注一下无诸,时刻多留个心眼都是好的,这是他多年以来的生存经验。

而此时,营地之外,几个衣衫破烂,疲惫虚弱的身影逐渐出现在东瓯大军营地之外。满是污垢的脸上依稀可以看出本来面貌,正是周浩和徐宣!!。

第三一九章落魄少爷

周浩和徐宣两人在会稽山互相指责了许久,最后都没了力气再争论这没有意义的事情;于是顺理成章和好如初_泡&书&对他们而言,唯一的出路只能是离开越国,否则尹旭是不会放过他们

于是乎两人一路沿着越国境内的山林,悄然声息的南下越国境内多山林,尹旭刚刚入主不久,对越国土地的控制力并不强,只限于一些主要街道所以给了他们可乘之机,让他们得以逃脱出越国境内

两人似乎没有敢停留,本来打定的主意就是去东瓯见姒摇的,结果本路上正好听到东瓯和闽越大军出动的消息两人哪里还有迟疑,匆匆赶到瓯江边上的东瓯大营

此时此刻,中军大帐里,周浩和徐宣两人狼吞虎咽,面前的两份食物瞬间风卷残云,结束之后还有几分意犹未尽姒摇看着两个大家族的公子哥的吃相,不禁暗自摇摇头

周浩和徐宣也觉得有些失了体面,可是这几日为了逃命,早已接饥饿疲惫不已此刻见到鲜美的食物,哪里还能估计那么许多见姒摇发笑,只好尴尬的报之一笑

吃完食物之后,东瓯侍从又端来两木盆清水,简单的洗濯之后,才看到两个公子哥本来的面容

姒摇笑道:“唉,刚才差点没认出来,周大少爷竟然混成了这么模样”

东瓯和周家的合作在进行之中,但是彼此都颇为强势根本不愿意屈从与对方姒摇将自己摆在一个诸侯王的位置上,认为周家现如今不过是一个商家,所以有些高高在上的感觉而周家希望的至少是平等的关系,出于这样的考虑

如今姒摇这般出言可以说直接是对周浩的嘲讽周浩自然自然是脸上无光即便是现在周家可以说已经今非昔比,自己也有些落得如丧家之犬的地步可是周浩本人依旧不服输,而且他们和姒摇之间的合作从一开始就是相互利用,所以并不存在敬重和从属的问题

周浩脸色不便,嘴角依旧带着几分自信戏谑的笑容,说道:“姒摇大王此言差矣,我家和您一样,现在可以说是同病相怜周浩的模样虽然滑稽,但请姒摇大人不要见笑”

姒摇一向以东瓯王的身份自居,见周浩并不这样尊称自己,心中多少就有些不爽轻轻笑道:“孤王吃饱喝足的可不像周大家少这样的如同饿死鬼一样,呵呵”

周浩微微冷笑道:“不见得,我周浩至少愿意去拼去做,为了有口吃的,为了能吃的好可是姒摇大人你呢?似乎很留恋着瓯江的美景啊?只是看了这么多年还没有看腻吗?”周浩的话在明显不过强调了自己敢于直接动手刺杀尹旭而姒摇却害怕,畏首畏尾,不敢轻易进攻

姒摇不觉暗自叹息一声,接到尹旭安然返回的消息他确实有些顾虑了在无诸的闽越的动向没有反馈过来的之前,他的本意是暂时按兵不动被周浩这么一质问他确实有些不好意思,为了挽回面子少不得要挑出几个差错来

姒摇立即反问道:“周浩你不是说已经重创了尹旭,要让他永远留在会稽山吗?孤王正是为此也匆匆起兵,可是现在尹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