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逐鹿-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不错了,想要有什么大的最为的话,怕是指望不上。

何况吴苒可是当年吴王夫差的后裔,和先祖之间也有”有些事情颇为隐秘,范依兰不方便说出口,范文轩却是明白他的意思。发范依兰续道:“虽然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可是毕竟有这么一件事情存在,即便是爹爹您和我们不在乎,可家族之中的那些长老们必定不会同意的,所以衡山王吴芮是绝对不能纳入考虑范围的。”

范文轩眼睛轻轻一闭,点头道:“吴芮自然是不行的,毕竟他是夫差的后裔,即便是失差之子太子友对先祖还算不错,可是毕竟不能轻易化解仇恨。不能因为这些许的小事,做出有辱先祖之事来!”范依兰点头道:“那是自然,接下来便是九、江王英布了,英布乃是当时骁勇之将,其见识和才能也是非同一般的,与那些单纯在军事上表现不凡,政治上平平无奇的将领和诸侯大不一样。单纯是这一点,倒是不错。而且九、江国的实力也颇为不俗,倒是有可以一争的实力。只是九、江国几乎是处于西楚国的包围和压制之中,很多事情做起来很是困难。

而且不论英布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表面上对项羽确实毕恭毕敬,有些归顺的意思。这样的事情下,很难把握到具体的东西,单单是与之接触都是有风险的……更不用说合作了。

何况英布乃是吴芮的女婿,将来若是与他合作,那么九、江国的下一代势必还是有吴国夫差的血脉,这个与吴芮一样……”

话说到这里,十九个诸侯王就剩下了最后一个越王尹旭,话题似乎有回到了原点。范依兰偷偷看了一眼父亲,试探着是否该继续说下去?

范文轩微微一笑,身为人父他自然能够把握到女儿的心态,毕竟是自己开口让他分析的。所以无论如何,自然该让他继续说下去。

故而轻轻点点头,示意范依兰继续。

范依兰见到父亲点头,眉间掠过一丝淡淡〖兴〗奋,启齿说道:“女儿一直认为越王尹旭是最好的选择刚刚说道吴芮和英布因为和当年的吴国有所联系,所以并不合适,反过来说的话尹旭倒是合适了不少。

他的血统自然没有任何关系,单单是以身份而论,他现在是越王,越国故地尽数在他的掌控之中。

先祖们都是出自越国,所以严格来讲我们范家也是属于越国人,所以越王尹旭和我们之间便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不知道父亲有没有感受到?”范文轩轻轻一笑,羊未说话!

范依兰续道:“女儿心想,就这一点而言,想来族中的长老们也会多一点认同感。家族故地都在越国,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还有巨大的利益,想要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在某种意义上和越国的利益是不谋而合的。所以我们有和越王尹旭合作的基础和必要。

而且,尹旭于我与母亲有救命之恩,为此女儿也几次搭救尹旭,可以说我们范家和尹旭之间也算是颇为熟食,是有交情了彼此之间有些了解,交流和合作也就方便了许多。爹爹说是吗?”

范文轩无奈一笑,被女儿这么问着,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范依兰继续道:“尹旭的本领是有目共睹的,想当初他在彭纛泽做盗匪的时候,不过以数百人就敢于秦军成千上万的大军直接对抗,这份胆识不是寻常人所能有的。在这乱世生存,想要生存下来,胆识是最为重要的,这一点越王尹旭完全具备。

不只是如此,和秦军之战的这一仗不仅仅打了而且还是以尹旭的胜利而告终的。再百人对五千,对三万,这等本事可以说是少而又少。

还有起兵江东之后的许多事情,哪一桩哪一件都表现的十分精彩,足矣证明越王尹旭不同寻常的实力。

由此可见尹旭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越国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家族所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人吗?当初就是在这震泽之畔,女儿约见尹旭的时候,父亲也是见过他的,他人怎么样?以爹爹您敏锐的观察力和老道的眼光自然是能够看出来的。”

范文轩心中轻笑,当初尹旭初到江东吴中的时候,为了担心家族的一些事情因为尹旭而泄露。范文轩才放女儿在这震泽之畔约见尹旭,当初自己和长子范阳便乘船在这湖中远远看着。

只是远远看着,连尹旭的长相也未曾看的清楚,更是没有接触过,这算是见过了吗?听女儿的口气,怎么有些老丈人见女婿的感觉?

范文轩心中泛起一种古怪的感觉。他真的有些纳闷了,范依兰不过和尹旭之间见过两面而已。怎么就处处为尹旭说话呢?难道尹旭真有什么非凡的手段,将女儿的心够了过去?

当着那第二次见面还是自己让她去的,难不成因此促成了他们二人?当日在震泽之畔,除了交待了那些放范依兰给尹旭答疑解惑。两人之间还说了些什么?范文轩对此一直都不清楚,现在看来是有些眉目了,唉!

范依兰续道:“爹爹,女儿一直有种感觉,总觉得那尹旭身上有种不同寻常的气息,和其他任何人都不同,甚是是与这个世界都不大相同的。或许只是一种感觉吧,仔细说来也不能清楚地把握。但正是因此让女儿相信,尹旭会倚仗这种非同寻常取得不小的成就,或许在过往之中已经有所证明。这对他而言,在将来的路上也有着不小的稗益。

范依兰和尹旭之间仅仅只有两次见过面,经过此后对尹旭一直不曾间断的关注。或许可以说范依兰与尹旭之间可以算是神交已久,对尹旭的认识或许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或许也更为敏感。虽然范依兰有些才感觉,可是却说不清道不明。

这倒是再自然不过,他永远都不会想到他一直青睐的越王尹旭会有怎样不同寻常的出身?这将会是尹旭永远的秘密,她永远不会知道。

可是他却知道,这种说不明白的感觉对尹旭而言是个巨大的优势与稗益。也确实如她所言,在过去的很多事情上对尹旭的发展,甚至是许多生死攸关,或者是事关前途的事情有所帮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

过去如此,将来依旧会如此!

范依兰知道父亲不一定会有同样的看法,一方面是因为父亲和尹旭之间并无太多的接触,根本不大了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这种感觉是来源于女人特有的直觉,父亲是不会明白的。不过她不会在意这么多,心中有什么都会说出来,这是她的想法与意见,能不能说服父亲就不得而知了,不管怎么说她都已经在尽力了。

范文轩虽然不会,也不可能女儿范依兰的那计直觉,但他看到女人俏脸之中那郑重的表情,他内中之中还是相信的。即便是女儿因为对尹旭的情愫,对倾向上有多偏颇,但是他知道女儿绝对不会因此而那范家的家族利益来开玩笑。所以这其中自然有可信的成分,何况女儿范依兰从小就表现出不同寻常。

既然如此,一个不同寻常的优秀女孩,对一件事情有着不同寻常的见解也完全是可能的。

范文轩暗叹一声,说道:“依兰,你说的这些爹爹都信,有些事情为父也是知道的。只是这越国的国土和实力?即便是为父可以十分乐观,想要说服族中的长老们怕也是不大容易!”

范依兰摇头道:“爹爹,越国现在的国土确实不是很大,可是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来是会有所发展的,至于实力自然也是会逐步增长的。想要站稳脚跟,有所成就就势必要扩张壮大,这一点尹旭自然清楚,所以越国扩张之路是必然的。

南方空间广阔,凭借着越国的实力和尹旭能力,应该不会等待太久就会有精彩的表现。远的不说就现在的闽越和东瓯,无诸和姒摇对越国故地充满野心,不服气尹旭,有动兵意思。其实尹旭何尝没有对他们动手的意思?所以这次越国和东瓯、闽越必将爆发的战争将会是个例子,具体如何便拭目以待吧!

还有南方的百越之地,那里可都是故秦的部队,凭借着现在尹旭和秦国人的关系,至少两者之间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敌对关系。而且按照爹爹您的推测,现如今李相为此亲自前往象郡,说不定……将来百越会有什么变数,归附越国也也说不定!”

“随着国土的扩大,实力逐步壮大也是必然的,想来越王尹旭很早就认识到了,对此自然不会松懈。现在的他可不是孤家寡人一下,连李相和尉缭先生,还有那一向自视甚高,却人才济济的邓陵墨都看中了尹旭,愿意给予帮助和支持。还有便是项羽和范增对尹旭多有忌惮,对此更多多番的打压与限制,足矣证明尹旭身上有着让他们忌惮的东西。

一个人的眼光也许会有错,可是这么多的人眼光,怕是不会有错。

由典可见,越王尹旭身上一定有着足矣让他们目眩的亮点。”

范文轩暗自点点头,女儿范依兰这话倒是说得一点不错。能让李斯和尉缭,还有范增同时看入眼中的人物,自然有其非凡之处。

范依兰道:“想必越国那边,尹旭已经有动作了,招兵买马是肯定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国一定会有一番不错的新气象。还有便是局势对尹旭的好处,越国地处南方,远离的了中原争斗的漩涡,从三叔那边的情况来看,西楚国和齐国开战是迟早的事情,可以预期在短时间内项羽是没有精力,也不会和南方的越国发生冲突,这对越王尹旭而言是个巨大的优势。越国可以趁着这个宝贵的时间段,尽快安定内部和后院,尽快的发展起来!

所以……爹爹,拭目以待吧,相信尹旭会给出一份精彩和惊喜的!

当然了”范依兰对此充满了信心,又补充一句:“这些只是现如今诸侯王和天下的主要势力,至于将来是否会崛起新的势力,再出现更为优秀的选择,还不得而知!”

范文轩轻轻闭上眼睛,略微的沉思之后,说道:“好了,为父已经知晓,会好好考虑的,你先去吧!”

范依兰心中暗道:此行的目的已经超额达到了,将自己心中所有的话语全部讲了出来,同时还得知了许多此前不为人知的隐秘之事。

至于父亲怎么决定?范家的最终选择会是什么?结果又将走向何方?这些已经不是他所能预见的了。

有时候范依兰自己也搞不明白,为何自己会这样的帮着尹旭说话,其实这些东西本来可以只想在心中,不说出来的好。

可是自己终宪还是忍不住有这样的冲动,所以今日才会去找父亲谈山阴范家的事情。

殊不知父亲早已接到消息,可能心中也早有的决断……也不知现在父亲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范文轩缓缓睁开眼睛,看着女儿范依兰远去的背影,心情有些复杂。只见范文轩默默地端起茶杯,拿在中把玩,口中时而低声字眼资源道:“尹旭……越国……尹旭……”

尹旭的事情女儿已经不是说过一次两次了,对于这个年轻人或许自己的关注不是很充足吧!看来现在毕竟加倍才行。如果当着按照女儿依兰所言来说的话,这个尹旭确实有些意思,完全是可以考虑的人选。

只是现在还不是做出选择的时候,先看他现在的表现吧,若是真如用依兰期望的那样,范家的倾力支持未尝不可。先看能不能够顺利料理东瓯和闽越,在江东又将走出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其实范文轩心中暗暗有种想法,如果女儿依兰真的喜欢尹旭,尹旭也对自己的女儿有意,两情相悦的话,成就一段美事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此一来范家支持的就会是自己的女婿,是自己家人,而不再是那种风险巨大的投机……这样维持起来的关系要远比那单纯的利益关系更加牢固,李斯和尉缭不正是这么做的吗?

只是赢子夜已经和尹旭有了婚约,那自己的女儿又将摆在什么位置呢?范家的女儿绝对不能受到委屈,即便对方是高贵的公主!!。

第二八〇章齐国局势

傍晚,齐国临淄!

淄水悠悠,轻灵波动,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正是半江瑟瑟半江红,景色好不动人。

淄水春景是临淄几大胜景之一,每到春日里临淄城里总会有许多的百姓来此踏春出游,玩闹嬉戏。当然了,这个希望的季节里,也是阳刚的少年和怀春的少女们约见的好机会。

因此每年的春日里,这淄水河边总会聚集大批的齐人游览,其中当然以年轻的俊男美女为主。比肩接踵,挥汗如雨,似乎是很正常的情景。

可是今年完全没有往日里的那般热闹的场景,傍晚时分只有几道稀稀拉拉的人影缓缓地向临淄城走去。至于这灿烂的夕阳和黄昏景色,完全没有心思欣赏!

或许是因为齐国和其他诸侯国一样,都刚刚经历过反秦之战。战争的破坏尚未完全消散,临淄城的经济似乎尚未从战争的破坏这种恢复过来,而百姓们似乎还沉寂在战争的阴影之中。

没错,淄水赏春之所以如此冷清,确实是因为战争的阴影所导致的。却并非是因为那已经过去了两年的反秦之战。自从章邯在齐国连续作战,攻陷二十多座城池,打了田荣没有还手之力,齐国确实黯然了一段时间。

后来章邯将主要的目标转变了楚国,尤其是在定陶围困当时的楚国大将项梁,并将其射杀。在此之后,章邯便带着大军回到了大河之北,在巨鹿摆下了阵势。

章邯率领秦军离开之战,齐相田荣便立即率军收复了被秦军占领的二十多座城池。此后秦队便开始了巨鹿之战,遭遇打败,最后的一些作战都主要集中在韩赵魏和秦国本土一带。田荣也并未率军参与救援巨鹿,所以齐国可以说是最早从反秦之战中走出来的。

齐国所在地土地肥沃。乃是富庶之地,恢复起来是极其快的。所以经过两年的时间。齐国尤其是临淄又逐渐恢复了生气。可是在这个本该朝气勃发。生机盎然的春季却又因为战争的阴云而黯淡下来,或许百姓们全部笼罩子啊战争的气息之中,所以根本无心外出欣赏着这灿烂的春光。

这战争自然就是齐楚之战的战争,自大项羽分封之后。因为当齐相田荣并未率军救援项梁,以至于西楚霸王项羽对田荣恨意浓重。所以在分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将有着不小功劳的田荣排除在外,没有丝毫的封赏。

好吧!这也就罢了,毕竟田荣已经是齐国丞相。其侄田市也是光明正大的齐王。谁知道项羽有的有些过分了。将田市改封为胶、东王,都城也从临淄变成了即墨。

齐国在什么地方?齐鲁腹地尽是富庶之地,也是齐国最传统的故地。胶、东那又是什么地方,最初本事东夷之地,在那可是时代可以说都是荒芜落后的地方,唯独那个即墨城还稍微有点样子。可是和繁华的临淄一比。又都什么都不是了。

最为关键问题是实力的变化,原本的田市为王。田荣为相互的齐国几乎控制了原来田氏齐国的大部分疆土。除了大河之北的一部分没有在控制之中,现在却突然变成了胶、东王,疆域也变成了胶、东半岛上的一隅之地。

这等巨大的落差谁能接受的了?面对项羽这等毫不留情,直接的不能再直接的削弱方式,傻子才会接受。就是这个简单的改封搬迁,其实复杂无比,田荣的势力将会受到巨大的打击。丢失的利益也是无可估量的。

而且胶、东王和地位和势力范围和齐王绝对不是同日而语的,齐王可是田氏齐国的正统代表。若就这么轻易放弃,算是怎么回事?项羽又多封了一个济北王,显然是想要齐国旧地完全陷入分裂之中,这样的话便不能凝聚起强大的实力。

原来强大的齐国便一分为三,再也不会整合出原来战国第二大强国齐国的实力,对他项羽而言也就失去了威胁。到时候还可以各个击破,将齐国据为己有也是未尝不可的。同时也是对自己公报私仇,给自己一个巨大的打击,故意驳了自己的面子,让天下人耻笑。

身为齐相的田荣自然知道这是项羽在针对自己,田市不过是无辜受到连累而已。面对这样的情况,田荣自然是不能答应了,搬出临淄,自己和大哥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一切都将化为泡影,显然不能救这样放手。

不单单是这样,齐相田荣很清楚当年自己因为楚国不杀田假一事,而并未率军救援定陶,坐视项梁被章邯围困从而死在战场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和项家结下了不解之仇,他很清楚项羽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分封的打压只是第一步,项羽最真实的怕是要将自己斩杀而后快,所以项羽迟早会对自己动手。齐相田荣自然不是那种坐以待毙的人,既然知道了项羽的意图,自然就该有应对的策略。

现如今项羽故意将田市改封为胶、东王,这本身就是一个陷阱。齐相田荣很清楚,一旦离开了临淄,离开了齐鲁之地,实力大幅度受挫之后。到那是项羽要向自己动手的话,自己可就没了足够的实力与之周旋。到那时候可就真的成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田荣也算英勇一世,怎么可能任人鱼肉?

所以现在绝对不能离开临淄,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掌控着原来齐国的大部分土地,经过两年的恢复,实力壮大不少。至少有着充足的自保能力,临淄比那即墨不知道安全了多少倍。

再者,田市本来是齐王,现在成为胶、东王可以说是忠贬谪。而项羽最新册封的齐王田都虽然也和原来的齐国宗室沾边,可怎么说不过只是齐国的一名将领而已。以仆欺主,欺人太甚!

若是就这样离开了,天下人都会以为他田荣怕了项羽,自己的脸面根本挂不住。项羽的这种行为直接就是对他田荣,对齐王。对齐国一种裸的羞辱,对于血性男儿来说是绝对不会忍气吞声的。

所以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为了自己的尊严与荣誉。为了齐国的利益,为了……为了太多的东西,齐相田荣决定绝对不能离开临淄,绝对不会让田市前往即墨即位那该死的胶、东王。田市永远只能适合齐王,自己一直是齐相……

在齐国。虽然齐王是田市,可是因为他刚开始年轻,大权全部掌握子啊叔叔田荣的手里。即便到了现在也是这个情况。所以齐国的最高话语权便集中了齐相田荣手中。他说不走自然就不走了。

如此一来新任的齐王田都自然就无法上任,如此一来便直接否认了项羽的分封,可以说是直接挑战西楚霸王的权威。项羽自然对因此暴怒,田荣知道项羽或许会以此为借口,向自己开战。

除了因为项梁的仇恨和维护自己的面子和权威之外,项羽有着一个很理所应当。很充足的动机。那就是西楚国的都城彭城离齐楚边境太近,齐国的强大实力很容易威胁到西楚国都城的安全。

项羽自然不会容许出现这样的情况。对此田荣倒是可以理解,如果换做是自己也会那么做的。面对这种迟早会出现的局面,没有可以比躲避的余地,只能够勇敢的面对,知难而上!和项羽迟早会有一战,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若是等到项羽一切准备停当,先行发难的话,齐国将只能是被动的抵抗。在分封爵位这件事情上自己已经颜面大失,被项羽的羞辱,难道这一遭还要继续如此。到时候西楚国大军压境,自己在齐国拼死抵抗?到时候项羽威风凛凛,而自己则处于一种极其被动的局面,势必有些落于下风的意思。

到时候天下人依旧会认为是他齐国敌不过西楚国,他齐相田荣不如西楚霸王!田荣不愿意这样悲催压抑,所以他要雄起……

还有就是项羽在分封一事上太过霸道,他自己的西楚国疆土可不是一般的广大,因此实力也非常的巨大。若是等到项羽准备好了,调动了西楚国的庞大资源和力量,齐国敌得过。

所以不能任由项羽从容准备,同时若是项羽的西楚国大军前来攻击,势必压入齐国境内,那么理所当然的战场就在齐国境内。受到战争破坏,战火摧残的也将会是他齐国的土地和齐国的子民,田荣并不像这样。

而且战局出现这样的事情后,自己的作战纵身就少了很多,能够发挥的实力,以及留给自己发挥的空间都将会因此而缩小,使得本就有些劣势的齐楚之战更加的对自己不利。很显然田荣并不像这样,所以他动了心思,那就是自己先出兵进攻西楚国,先发制人。

反正和项羽之间已经接下了解不开的深仇大恨,已经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所以只能够应对。已经知道项羽迟早要向自己开战,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由谁来开战,合适开战都可以。

但引发的结果完全是不同的,现在先行由自己主动发动进攻,在几方面都有好处。现如今项羽刚刚返回彭城,尚未站稳脚跟,现在出手可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西楚国面积广大,项羽现在还不能够完全控制,所以他能够调动的资源和力量也是有限的,这样一来的以齐国的国力,便有与之一战的资本和可能。

自己先动手的话,那么战场就会集中在楚国境内,如果可以的话大军还可以直接威胁到西楚国的都城彭城。项羽上次辱及自己,这一遭也要尝试着找回面子,打回这一巴掌,而且还要打的分外响亮。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并不是怕他项羽,田荣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物。

同时他也是看准一点,项羽的西楚国士兵一直在参与对秦作战,这些年来也算是疲惫之师。而且出征的士兵刚刚回到故乡,思乡之情之不可避免的,可能还会有很多士卒想要回家探亲。

这种事情西楚国的军队可以说会有些混乱,军心不稳,绝对是进攻的大好时机。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先发制人或许还有一线机会,后发则是只能是被动挨打。

被逼到了决定,只能这么拼了!

至于战争的结果,田荣也是心里有数的,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惊天军事才能的表现他是看在眼中的。项羽能力,以及西楚国人才济济的战将,以及勇猛作战,士气高昂的军队战斗力,都比齐国要高出一些。

可不能因为这样就放弃了,现在算是被人逼到了生死绝境,没得选择了,只能说是拼死一战了。再者说,自己先发制人,先行出兵进攻西楚国也能适当的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陷。

还有便是范文轲范三爷的支持,这位大财神在粮草钱粮上给了自己充足的支持,至少在这方面的事情上暂时不用发愁。对于大军作战而言,这可是巨大的裨益。其实此次之所以能够下定决心和西楚国项羽开战,范文轲的劝说,以及他所能够提供的支持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战场变化瞬息万变,真正的打起仗来胜负如何是谁也预料不到的,所以说没有开展,没有真正的打过之战,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并非说是谁一定能胜,谁一定输。输的不一定是齐国,也可能是项羽,田荣心中如是想到。

当然了,他也很清楚这对于自己和齐国而言,是一场生死之战。一旦战败将会面对什么这一点他很清楚,但是到了此刻,已经没得选择。若是退宿的话一定是死,还不如拼死一战,说不定还能赢得那一线升级。即便是失败也不遗憾,同时也将会对项羽造成一定的打击,即便是死也要让项羽付出一定的惨痛代价!

可是现在最让他郁闷的是,他的侄子田市竟然有些不大赞同自己的想法,这让田荣十分恼火。!。

第二八一章好消息

田荣因为侄子齐王田市的反对感到郁闷,无奈的叹息一声后,吩咐手下道:“去请范先生来!”

范先生自然就是那位范文轲!

此时,范三爷正站在淄水之畔,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看着满天余晖,范文轲也不禁轻声叹息一声,可谓是各有各的惆怅。

脚步轻响,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走了过来,此人神情冷淡,沉静稳重,走到范文轲身后躬身停住脚步,不敢打扰。

范文轲没有回头,淡淡问道:“鄂林,有消息了?哪来的?”

这男子名叫范鄂林,也是范家族人,乃是范文轲的心腹,范三爷对其十分倚重。

范鄂林恭敬回答道:“是的,三爷,会稽和定陶都有消息!”

“哦?”范文轲听到此话,本来阴沉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惊讶,愁眉也稍稍舒展。

范鄂林点头道:“会稽来的消息,那个女人终究肯答应为三爷做事了,只是大爷和依兰小姐都恨慎重,所以暂时打探不到什么消息!”

范文轲听到词语,嘴角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有些苦涩有些兴奋,叹道:“总算是识相了,若非三爷我搭救,她怕是早已经饿死在路边。让他进入震泽山庄,为的就是为我做事。前些日子以为成了大哥的侍妾,就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了,还好不听我的话……哼哼!”

范鄂林附和道:“她是鬼迷心窍了,大爷不过是图个新鲜,暂时宠信他而已……过两年年老色衰,什么都不是!现在总算是开窍了,知道报答三爷您的恩德!”

范文轲笑道:“开窍了就好,否则我千方百计地将她放到大哥身边。岂非白白浪费精力?只要他乖乖的为我做事就好,以后我是不会亏待他的……”说到这。范文轲嘴角浮现出一丝阴冷的笑意。看得人有些恐怖!

范鄂林担忧道:“可是大爷和依兰小姐素来谨慎,想要得到什么消息,怕是不大容易啊!”

范文轲闻言摇头道:“只要在大哥身边就好,就有用得着的时候。大哥他是太自负了,看不起我。迟早会……倒是依兰,这个侄女可当真是厉害,真是可惜。她要是男儿身。比阳儿会强得多!”

范鄂林沉声道:“依兰小姐虽然聪慧精明,可终究只是个女子,三爷不必担心!”

“对了,定陶那边什么情况?阳儿那边呢?”范文轲轻轻点点头,开口问道。

范鄂林道:“范白那里已经有所松动……相信再过不久,应该能为我所用。至于草原那边。有老紫跟在身边,很难有机会。如今也只是在下层的扈从之中混入几个我们的人!”

范文轩脸上的愁容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满面笑意,只听他笑道:“定陶那边有消息就好,至于阳儿那边……尽量吧,老紫是大哥的心腹,须得小心,不可急功近利。这些人将来都是有大用的,千万不可暴露!”

范鄂林点头道:“三爷放心,鄂林有分寸的。”

范文轲轻轻点点头,这无疑是两个好消息,之前在齐国田荣身上的迫不得已的孤注一掷,让他十分无奈,忐忑不已,以至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现在却好了很多,至少多了一条退路,说不定还是前所未有的好机会……

“还有其他消息吗?”范文轲沉吟一会,轻声询问。

范鄂林略微沉思,回答道:“对了三爷,那个女儿说大爷偶然间提到过越王尹旭的名字……还有定陶那边也透露说,当初对章邯作战时,依兰小姐曾让范白调动定陶的家族力量帮助过尹旭……”

“哦?”这个意外的消息,让范文轲顿时眼前一亮。

尹旭?难道说大哥和依兰要选择他吗?哼,想当初宋义之死也和尹旭有关,现如今此子又要坏自己好事吗?范文轲嘴角露出咬牙切齿的恨意!

正在此时,下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