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逐鹿-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公角怒道:“关键还是宋义,他才是最应该碎尸万段的小人,先是有心拖延,故意不及时救援。再有不杀田假,弃元帅于不顾,当真是艰险小人,可恶至极。”

说道田荣和宋义,众人无不恨的咬牙切齿。项羽和项庄两兄弟,更是牙关紧咬,一遍遍默念大仇人的名字,仇恨的种子已经深深埋在心底。为叔父(父亲)报仇雪恨是迟早的事情,也正是因为项梁之死的仇恨,才使得本就烽火连天的反秦起义,楚汉争霸变得更加残酷,更加风云突变。

也不知谁叹了一声:“若是尹将军能早一步赶到?元帅也不会遭此大难……”

龙且听到后,不阴不阳道:“是啊,要不是某些人自作主张,搞什么奇袭,也不会兵力分散这么被秦人打败……”说话间,矛头已然指到尹旭身上。龙且与他的关系本不大好,中间一段虽有项梁叔侄调解,但成效不大。此番项梁战死,作为一开始跟随身边的猛将,感情更为深厚,对当事者人难免有所怨恨,尹旭也包含在此列中。

此话一出,众人的表情都有些不自然,目光不禁都落到尹旭脸上。尹旭嘴角一动,神情肃穆,走到项羽和项庄身边,低声道:“对不起!”项羽多次嘱托,却终未能保住项梁性命,虽说此事不是他尹旭造成。但名义和心理上的关系犹在,表达歉意是需要的。

项庄虽在沉痛的悲伤中,但灵台保持着该有的清醒,轻轻摇摇头,拍拍尹旭肩膀,低声道:“你已经尽力了,这不是你的错!”

反倒是项羽,神情略微有些停滞,尹旭明显察觉到项羽神情中的那一抹不爽。项羽怪我?尹旭有些忐忑,却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确认。听到项庄说话,项羽迅速反应过来,摇头道:“东来,你不怪你,不必自责!”

项羽短暂的情绪波动,众人都为注意到,除了尹旭稍有察觉外,还有一个人把握的分明。那便是范增,他远远站在后面,因他对项羽的一举一动格外关心,才会多加留意,项羽的神情尽收眼底。范老先生不觉暗自摇摇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色,心中已有定计。

悲伤之际,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注意局势,目光长远点的才是高人,范增无疑便是其中佼佼者。只听他轻咳一声,说道:“东来,章邯大军动向如何?”

一句全然与项梁故去,悲伤哀思无关的话语出口,无疑是当头棒喝,将一群只想着悲伤报仇的人惊醒。

尹旭心中暗赞,答道:“扶灵送元帅归来时,我便派出了大量哨骑,监视章邯大军动向。奇怪的是章邯并未追击,反而于昨日拔营北撤,像是要渡河北上。”

“哦?”

堂中想起一片惊疑声,很明显,章邯的动向十分奇怪,众人全然摸不到头脑。按理所他该乘胜追击楚人,或者说转道继续攻打齐国才是。可他偏偏采用第三种方式,渡河北上。

各种猜测纷至沓来,难道他要对燕赵动手?或许是粮草补给不足?也可能是章邯已经不把齐楚放在眼中?

事实上章邯确实是这么认为的,当他得知项梁确实死去之后,他便认为齐楚已经不足为虑。项梁是项燕之子,现在的楚国重臣,在反秦义军中地位和声望极高,他的死必定重击起义军的士气与信心。

定陶一战,项梁麾下的两万五千精兵折损七成以上,休整时尹旭曾专门清点过,剩下的不过七千。这对楚人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也是个沉重打击。

再有一点,便是导致项梁之死的几个帮凶,田荣、宋义、甚至是楚怀王。项梁被围困许久,突围战死很大程度上的原因便是没有援兵。田荣因为田假一事拒不出兵,已经深深得罪了楚人,齐楚两国大打出手很有可能,至少两国之间不会再形成军事政治同盟。单独一个国家,章邯自问还是有能力应付的。

宋义故意拖延时间,并未及时前来救援,在杀田假一事上的态度也是一把推手,将项梁推入的死亡的深渊。项梁子弟和部将与宋义自然势同水火,楚人之间的内斗会进一步加剧,说不定还会闹得四分五裂。故而章邯放心大胆西认为,楚地叛军不足为虑。何况王离的大军已经到位,河边的大棋该开始了,他必须尽快赶过去。那处布下鱼饵,或许能够钓起更多大鱼。

所以,章邯让心大胆地走了,渡河北上。楚国的形式果然如他所料,武信君府上众人正在祭拜项梁。下人来报:“卿子冠军宋义前来吊祭!”

众人不觉尽皆愕然,宋义来祭拜了?一瞬间,尹旭心中泛起一个念头——黄鼠狼来了!

第一〇九章亚父

宋义昂首阔步走进灵堂,几名贴身侍卫在平武的带领下,都手按剑柄护在主子身边。

灵堂之内的项家子弟看着宋义丑恶的嘴脸,眼中几乎喷出火光,深深的仇恨弥漫在众人心头,一点即燃。项羽、项庄两兄弟拳头紧紧握着,咯咯作响。要不是季布和虞子期拉着,或许已经冲动了。

尹旭暗咐,宋义这时候竟然敢来,竟然回来吊祭项梁,这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竟然如此有恃无恐。要知道凭借灵堂内几名项羽一系武将的实力,即便宋义头平武等人护卫,身首异处也只是瞬间。他敢从容进来,一定是有所凭借。

果然,吕臣没好气道:“宋令尹还真敢来啊?”吕臣是陈胜旧部,地位颇高,人又年轻,话虽问的直白令人尴尬,宋义就是想发作也发作不得。

今日,宋令尹难得大度了一会,阴沉的脸上浮起一丝浅浅得意,说道:“为什么不敢来?老夫与武信君同殿称臣,他不幸为国捐躯,老夫前来凭吊乃情理之中的事。至于安全就更不必担心了,老夫身边的这几名护卫都是剑术高手,在列的诸位将军也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安全无虞。哦,对了,老夫麾下的一团将士听说武信君亡故。特意赶来府外遥祭。”

这厮话里话外都透着威胁,今日前来祭拜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宋义的意思很清楚,他并非一人前来,府邸之外还有他麾下的一团士兵。言外之意,项家人要是敢动手,他手下的士兵就会冲进来。闹得个两败俱伤,你死我亡的下场,他果然有备而来。

此番话众人听得怒火中烧,实在是欺人太甚。反倒是范增显得从容淡定,上前淡淡道:“宋令尹前来祭拜,自然是欢迎之至,万分感谢,请!”

宋义嘴角挤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跨步上前,德高望重,身份尊崇的范老先生已经发话,自然无人敢阻拦。宋义走到灵柩前,只是略微一欠身,算作见礼。

然是还佯作悲伤道:“武信君困于定陶,老夫尽全力想要救援,奈何被司马欣所阻,以至于武信君蒙难,老夫着实过意不去啊!他日定要亲手杀了章邯,慰藉武信君在天之灵才是。”

尹旭暗骂一句,猫哭耗子假慈悲也就罢了,却偏生要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是故意往项家人伤口上撒盐吗?当然了刺激了项家人,也是给他自己找不痛快。

果然项羽额上青筋暴起,几欲动手,平武也是手按剑柄,小心戒备。灵堂之中,顿时剑拔弩张,气氛格外紧张。还好范增最为克制,瘦骨嶙嶙的手掌按住项羽孔武有力的臂膀。

项梁死后,范增无疑是项羽最尊敬的人,故而听话地松开手。心底了却不愿意服输,脸上表情坚毅,恨恨道:“不劳宋令尹操心,害死叔父的奸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迟早让他血债血偿!”说话时,故意狠狠盯着宋义,搞得宋令尹心下骇然。

宋义干咳一声,外强中干道:“如此甚好,对了,告诉诸位一声,老夫已经派人去请大王迁都盱眙。还请诸位节哀顺变,早些恢复过来,肩负起彭城防御的重任。老夫就不打扰了,告辞!”说完头也不回,带人往外离去。或许灵堂上的气氛太过压力,宋义心中害怕也未可知。

怀王迁都彭城?众人皆很惊讶,宋义这老匹夫擅作主张,这么大的事也不与众人商量。当初死皮赖脸要定都盱眙,如今又要主动迁来彭城,哼!不过项羽一系的人马进来忙于项梁丧事,也没空太过计较。

安置好项梁灵柩,宋义又这么一闹,众人都累的疲惫。除了项家自己人留下,其他人都先一步离开回去休息。尹旭等人离武信君府时,一个绝色美人,梨花带雨冲进府中。赫然是一身缟素的虞姬,前来陪伴她正在伤心中的籍大哥。

却说众人离开后,范增把项羽单独叫入书房。

“范老先生,您叫我来何事?”项羽心中猜到少许,却仍忍不住明知故问。

范增长叹一声,轻声问道:“羽儿,老夫知道你恨宋义,恨不得马上杀了他!但老夫要告诉你,成大事者必须要忍耐!”

“可是,一想到叔叔的死,我就恨不得把宋义碎尸万段……”一提到项梁的死,项羽忍不住虎目湿润。

“杀了宋义为元帅报仇肯定的,但不是现在,你知道为何宋义要急着接怀王来彭城?”范增似在自问自答,不等项羽回答,便道:“目的就是为了以护卫怀王的大局逼我们不得轻举妄动,然后在和怀王联手压制我们,所以要静候时机,报仇雪恨。”

项羽拳头紧握,猛然砸在几上,顿时木屑乱飞,只听他咬牙切齿道:“章邯,宋义,田荣、熊心,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范增点点头,语重心长道:“很好,这才是王霸之气,羽儿你的未来前途无量。老夫说过将军代表着你叔侄二人,如今元帅去世,乃是天命。今夜将星必定大放异彩,因他只为您一人闪烁。”

项羽将信将疑看着范增,一时间说不错话来。

范增注视着项羽,郑重道:“成大事者,就要有非常之性情,要懂得忍耐,容忍。你老实告诉我,你心里是不是在责怪东来?”

呃……项羽虎躯一震,半晌无语,此事想要分说明白,还真有些不能。他千叮万嘱要尹旭保护他叔叔,结果落得这样的结局。龙且说的对,要是尹旭不渡河偷袭濮阳,就在项梁身边,或许不会这样。他也知道尹旭也是为军事计,但心中的意思芥蒂总是挥之不去。

“不必回答了,老夫想说的是即便你责怪东来,也不能是现在。东来是难得的猛将,与将星相互辉映,于你的大业大有裨益。刘邦刚刚攻陷陈留,士气正盛,那颗紫星正大放异彩。如今内有宋义弄权,外有章邯威胁,在彭城举步维艰,少不得要多依靠他,你明白吗?”

“范老先生,我……”项羽沉默许久,说道:“您说对的,我听您的……叔叔刚刚去世,很多事情我需要点时间适应……”

范增点点头:“不要悲伤的太久,尽快振作起来,老夫会全力辅助于你。”

项羽感动道:“范老先生,您待我就像子侄一样好,如今叔叔不在,只有您这般待我!”

范增也感慨不已,他一生孤寡,一帮徒弟对他也是敬畏多过关爱。倒是前往会稽之后,项羽一直对他嘘寒问暖,照顾有加。他的出发点原本很功力,然而时至今日,其中已然包含了太多感情在内。

不等他说什么,项羽跪地一拜,诚恳道:“范老先生,若蒙不弃,请让羽儿叫您一声亚父!”

!!

第一百一十章胸怀大志

“亚父?”范增苍老的身躯猛然一阵,手中的拐杖跌落地上,颤巍巍地站起身来,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自从项梁会稽起兵,他便前往投奔,与项羽朝夕相处,也当真是情若父子。

范增没有意识到,或许在之前的什么时候,他已经将项羽当做自己的子侄。拳拳“父子”之情,温暖着他苍老孤独的心,此时项羽一句“亚父”叫出口,梦想成真,他如何能不激动?许久的惊喜后,范老先生才反应过来,说道:“羽儿,这……”

项羽当即道:“昔年齐桓公对管仲,秦嬴政对吕不韦都有仲父尊称。您对我而言,如同父亲,望亚父成全?”除了日久积累的感情外,项羽或许也存了几分其他目的在内,只是谁也不回去深究,不会去在意,范增也会乐见其成。

范增噙着泪水,重重地点点头。项羽俯身跪地三叩首,一声“亚父”叫出口,范增顿时热泪盈眶,忍不住老泪众横。

自此,项羽和范增之间的关系有了质的飞跃,范亚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于项羽而言,于秦末楚汉的历史都别有重要意义。

这边范增和项羽父子情深,老怀大慰时尹旭刚刚回到府邸,情绪低落,很不畅快。

项梁战死是历史注定的,尽管他想尽一切办法,努力着想要改变这个事实,但是终究人难胜天。即便如此,尹旭总觉得有愧于项羽和项庄的托付,故而自责诚恳道歉。项庄的态度很明晰很坦荡,然而项羽……

想起项羽那个眼神,尹旭不由地忧心忡忡,看得出项羽有些责怪他的意思。此事还真有些为难,若项羽有心责怪,大不了一走了之另立门户,尹旭不是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在不是时候,定陶一战失败,楚军的遭遇和整个反秦起义的形式都处于大大的劣势。宋义已经说明白,楚怀王不日将会迁都彭城,这个时候更不能走。

各路义军为了避免被章邯各个击破,全都聚集到彭城来,抱成一个团,共抗秦军。这时候离开,无疑是自己找死,何况就这么走了,岂非立即与项羽决裂?天下人有会怎么看呢?所以绝对不能冲动,或者可以找机会暂时避开一时吧!

定陶一战结束,章邯渡河北上,别人只能猜是要对燕赵动手,尹旭却很清楚,具有决定意义的巨鹿之战就要发生。这是一场决定了天下大势走向的战争,历史的记载是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从而定鼎天下。

然而自己亲身所处这个时代后,战局到底会如何发展?他捉摸不准。但是他肯定一点,唯独能力挽狂澜的便是项羽,或许也只有他能创作九战九胜,诸侯作壁上观,膝行于前的壮举。如今自己身为绍兴侯,楚军将领理应全力协助,至少不应该扯楚军后退。

巨鹿之战的胜利得益的不仅是项羽,唯有这样秦国才能被彻底打败,反秦起义才会有胜利的机会。对天下局势,对黎明百姓也是大有裨益的。对自己应该也是有好处的,至于到时候自己何去何从?且到时候再说吧!总之眼下必须的好好留在彭城,辅助项羽。

回到府邸,蒲俊、苏岸和韩信都在等着自己,见尹旭脸色不好。苏岸愤然道:“宋义那厮确实欺人太甚!猫哭耗子假慈悲,今日上门哪里是祭拜,分明是去羞辱!”他们并不知道项羽的神情,只道尹旭因为宋义的事情生气。

蒲俊也叹道:“是啊,还不声不响地接怀王来彭城,以后大楚的形式不容乐观啊!”

“三个月内,若不能除去宋义,何止是楚国,东方六国全部都要完蛋。各路义军辛苦营造出来的形式,反秦大业全都会尽付东流!”韩信的话更笃定,更加斩钉截铁。

苏岸微感诧异地看着韩信,问道:“三个月,为何你这般笃定?”

尹旭也转头看韩信,期待他的发言,或许能从兵仙身上受点启发,验证某些猜想。

韩信解释道:“章邯结束定陶的战事后,从容撤军渡河,显然是认为河南局势不足为虑。燕国姑且不论,赵国显然要完蛋,齐楚两国两个大国尚且对付不了章邯。人口稀少,国力积弱的赵国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少不得让各国求援。”

“各国又能如何救援呢?”韩信自问自答道:“韩魏两国国王还在盱眙,土地也是项羽将军刚刚夺回一部分,能够支援的力量十分有限。齐国呢?田荣此人心胸狭窄,不顾大局,此番因为不杀田假而拒不出兵救援项元帅,以至于定陶打败。而今田角亡走赵国,田荣会开出同样的条件,赵王杀还是不杀呢?田荣实在不敢多指望!”

蒲俊和苏岸轻轻点点头,尹旭也来了兴趣,暂时忘记了之前的不愉快,专注倾听。

韩信继续分析道:“赵王最盼望的,最有指望的便是楚国。河北万全平定,河南又能撑到几时?于情于理,都应该救援赵国。但项元帅新丧,宋义身卿子冠军,一家独大,以他的品性和眼界,八成会继续拖延,或者隔岸观火,坐视赵国灭亡。”

“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韩信又抛出一个更惊人的言论,听得蒲俊和苏岸目瞪口呆,尹旭则是暗自钦佩。

韩信解释道:“最担心的是莫过于,章邯以赵国为鱼饵,守株待兔。围困赵国尹天下诸侯救援,之后各个击破。”

苏岸不解道:“可是章邯的兵力终究有限,单独击败赵国尚可,围而不攻,歼灭援军怕是不行!”

“非也!”韩信摇头道:“单独以章邯的兵力是办不到,但若有一个前来帮忙完全可以!”

“何人?”

“王离!”

“王离?他不是远在西北长城吗?”苏岸和蒲俊有些不解。

韩信道:“秦国如今兵力有限,章邯这一支军队显然有些不足,东方六国的局势危急,秦庭迫不得很可能调动王丽的边军,匈奴人不过是些许外患,六国义军才是心腹之患,孰轻孰重?何况王离驻扎在上郡,沿着长城东进,之后再南下,离赵国的距离并不远。迟些时候应该会有消息,到时候便可验证了。”

尹旭暗赞一声,历史记载王离确实参与了巨鹿之战,自己知道不奇怪。韩信能看的如此分明,当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军事眼光和才能绝对国士无双。尹旭相信如今楚国能看的如此透彻的,不超过四个人,再有便是范增和张良了。

蒲俊、苏岸更是大为佩服,韩信郑重道:“所以必须尽早杀了宋义,稳定楚国军政,放眼天下,能与章邯、王离一战的也只有项羽!如今他身负天下大任,不该悲伤太久的。”

韩信停顿一下,看着尹旭道:“尹将军,何时有空能引荐我见见项羽将军吗?”

尹旭心中一动,韩信终究还是胸怀大志!

!!

第一百一十一章答案

灵堂里,项羽跪在灵柩前久久不语。虞姬跪在一边格外忧心,除了因为项梁死去的悲伤,便是担心他的籍大哥。

“籍大哥,你已经两天水米未进了,吃点东西吧!”虞姬的声音中含着几分乞求的意味。

项羽虽然悲伤,倒也存了几分怜香惜玉之心,说道:“妙弋,我没事,你先回去歇着吧!”

虞姬摇头道:“籍大哥,元帅已经去了,他的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到你这样。尽快振作起来,才能为元帅报仇,完成他老人家未竟的事业。”

项羽惨淡一笑,这话说得倒是一点不错。他已经在心中下定决心,无论是罪魁祸首的秦国人,还是拒不救援的奸险小人宋义,田荣等,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虞姬继续劝慰道:“籍大哥,范老……范亚父也嘱咐了,让您振作些,不要太过悲伤。”项羽拜范增为亚父的事情,众人都已经知晓,范增德高望重,如此也是众望所谓,故而都欣然接受了亚父的称谓。略微停顿后,续道:“您一直这样不眠不休的,妙弋也很是担心。”说到这话时,虞姬不由的俏脸一红,虽说是在灵堂之上,也丝毫不减柔情蜜意。

项羽勉强挤出一丝好脸色,说道:“好了,不用担心,让我单独在这里再陪会叔叔!待会一定出去吃晚饭。”

虞姬见他主动提出要吃饭,开心地答应了,走门与守在外面的龙且一起离开。项羽说了要单独呆一会,众人不敢打扰,纷纷离开。

走到院门口时,正要遇到匆匆而来的尹旭,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属下,穿的却是普通兵卒的服装。

“妙弋见过尹将军!”虞姬施然行礼的时候,龙且的头扬的老高,一脸的不屑。他本就与尹旭不睦,如今正把项梁之死的连带责任算到尹旭头上,两人本就紧张的关系更加的不融洽。

尹旭是大度之人,既然人家不理会你,却也不会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见虞姬见礼,当地欠身拱手道:“虞姑娘客气!”

抬头细看时,不觉有些惊艳,俗话说女要俏,一身孝。虞姬今日一袭缟素,适才又掉过泪水,梨花带雨之后的别样的美跃然眼前。衬托这绝世的美女更加的美丽动人,不过尹旭看了一眼,便回过神来。因为有第一美人范依兰先入为主的存在,再加上虞姬一直对项羽一心一意,尹旭也不想自找没趣。

至于龙且,和虞子期等人认识已久,多半将虞姬当做是自己的妹妹。二来在他们眼中,早已将虞姬视作是项羽的人,故而不敢有丝毫歪心思。

但是外人就不同了,比如跟随在尹旭身后的小兵韩信。他今次是求了尹旭引荐,想要尽快见到项羽,不想走到此处瞧见了虞姬的绝世姿容,大为惊艳。不由的想起在淮阴家乡,有个可爱温柔的女子正翘首以盼,等着自己出人头地,一飞冲天之后回去迎娶。今日就要见到项羽了,凭借自己的才华一定能得到他的赏识,一切都不再遥远了。想到此处,韩信不由地一怔,嘴角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他虽然是陶醉自己的幸福,但在有些人看来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比如龙且,一回头瞧见韩信的表情,认定他一脸淫笑,亵渎了虞姬。当即怒目而视,喝道:“好胆,竟敢如此无礼!”若非有尹旭隔在中间,说不定已经一脚踢倒韩信。

尹旭大感愕然,韩信也从陶醉中惊醒,一脸茫然。而龙且已经指着韩信的鼻子,看着尹旭怒道:“尹将军,这就是你带的兵?竟然对虞姑娘无礼!”

厉声质问中,尹旭这才明白过来,他并不知适才韩信在身后的神情,探寻的目光落到韩信身上。韩信不解道:“将军,您误会了,韩信不曾无礼。”

“还说没有?本将看的清清楚楚,你竟敢狡辩?”龙且已经开始咒骂。

韩信笃定的目光落看向尹旭,有几分辩解和求助的意思,尹旭摇头道:“龙将军误会了,韩信为为人诚恳,不会的!”说话间目光有意无意看向虞姬。这时候与龙且起太多冲突并不合适,由虞姬来打个圆场自然最好不过。

虞姬听的明白,知道事情是因自己而起,她不想因为这一点小事引起两位将军误会,尤其是项梁新丧的时期,不能给项籍大哥添麻烦。当即淡淡一笑:“龙大哥,是个误会,没事的!”

当事人出面说话,龙且也不好再说什么,心中却不愿就此罢手,指桑骂槐道:“尹将军,劳烦你记住,这处是什么地方,别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往这带!”

韩信脸色一沉,因为尹旭在前暂时保持了可知,尹旭脸色一变,龙且的话有些太过分。当即不依不饶正色道:“龙将军,切勿小看他人,韩信腹有兵甲,熟谙兵法,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今日带她来就是为引介给少将军!”

“就他?”龙且嬉笑道:“尹将军,这等市井流氓也有将帅之才?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话一出口,才记起虞姬就在一边,不禁有些尴尬。虞姬俏脸一红,听尹旭这边说,不禁好奇地打量一眼韩信。

韩信听到龙且这么说,只觉深深刺激了自己的尊严,傲然道:“龙将军,我韩信问心无愧,请你莫要随口辱人,至于才能更是要战场上见真章!”这番话是据理力争,但也不敢过分得罪龙且。

虞姬听到他自称韩信,轻声问道:“昨日听钟离大哥谈起,军中有位淮阴姓韩的将士,颇具才能。当日曾看出章邯意图齐国,还建议突袭濮阳,可就是你?”

韩信抱拳道:“正是在下!”

不说还罢了,一说到此事,龙且更是无名火起。他本就认为,尹旭自作主张偷袭濮阳,以至于项梁身边兵力不足,定陶才会惨败至斯。如今听到是韩信的主意,更不会有好脸色。

尹旭猛然把握到这一点,心道坏了,龙且介意,项羽同样会介意。如此说来,韩信的好梦怕是要落空了。

也就在此时,项羽听到外边动静,正好从院中出来,脸上隐与不悦,他特意吩咐了,却还是有人打扰了他的安静。

“怎么回事?”项羽询问之下,不等他人说话,龙且便走到近前将前因后果向项羽分说。其中,特意强调了韩信亵渎虞姬,以及献计偷袭濮阳的事情,这两件事都隐隐触动了项羽。

韩信已经明白过来,静静站在原地,等待项羽的的回应。尹旭默然立在远处,也静静等待着项羽的答案,这个答案不是给韩信一人的,也包括自己。

!!

第一百一十二章执戟郎

项羽已经从龙且口中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尹旭没有出言辩解反对,所以龙且所言八九不离十。

韩信?腹有兵甲?兵法韬略?听到这个姓韩的小兵能看出章邯意图齐国时,他心中不由一动,或许此人真有几分能耐。至于突袭濮阳,其实也不失为一条好计谋,只是一想到叔叔亡故的事情,项羽总是有些难以接受。

范增已经劝过他,目前不要因此事责怪尹旭,他听了,但是总得有个时间过渡。尹旭也就罢了,然而一个小兵并不在此列,所以从心底里项羽并不接纳小兵韩信。至于他的才能,项羽只是轻轻付之一笑,一个小兵而已,顶多有些见识,至于兵法韬略……哼!有范增、陈平这等谋士在,项羽的眼界一贯自视甚高,刚愎自用。不问也罢,并不放在眼中。

片刻后,项羽瞧了一眼站在一边的尹旭和韩信,低声道:“有什么事改日再说吧!”说着拉了虞姬的手,柔声道:“我饿了,晚膳可准备好?”转身去了。

尹旭和韩信愕然站在原地,半句话都说不话来,项羽没有回答,却给出一个清晰无比的答案。最受伤的无疑是韩信,满心欢喜而来,不想莫名其妙因为一个女人节外生枝,与项羽不曾说上一句话,便永远地失去了机会。出人头地离他何等接近,却在瞬间遥不可及,瞬间天上地下的差距,让他很久反应不过来。

尹旭也不好受,项羽不接受韩信,哪怕他真有经世之才,甚至连一句话也不多问,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也许之前在灵堂上,项羽那个一闪而过的眼神,尹旭还不确定。但是这一刻,他清晰把握到,项羽确实在责怪他。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觉得项羽为人爽朗大气,英武有力的同时也英明睿智。尹旭一度认为,是史书记载错了,项羽并不真暴躁着急,刚愎自用。然而现在,项梁之死这件事上,或许是因为亲人离世,悲痛伤心的缘故,却不得不承认项羽表现出很多本质特点。

今天,就在刚才那一刻他看到了项羽并不宽广的心胸气量,看到了项羽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一面。今日毫不犹豫地放弃了韩信,一个本属于他的绝世人才,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必然后悔万分。

龙且也不多停留,昂首阔步从尹旭和韩信身边扬长而去,临走时还冷冷一笑,满是不屑的眼神从二人脸上扫过,太多的蔑视和嘲弄。这一刻尹旭和韩信拳头都紧紧握着,奇耻大辱让他们内心无比愤怒。龙且不知道,多年之后的那一站,韩信不紧仅将今日的耻辱如数奉还,还毫不犹豫地取走了他的性命。或许到了那时龙且才发觉,其实韩信确实是兵法大才,当年他错的太离谱。

当一颗仇恨的种子在心里发芽,不断膨胀,最后的付出的惨痛代价,往往是难以想象的。

走出武信君府时,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