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逐鹿-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候,也能起到缓冲作用。当然了这一点最好是永远不要发生。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突然之间,刘邦对未来有了一种深深的恐惧感……

……

彭越最近确实在蠢蠢欲动,尤其是韩信当上齐王之后,他的心情就更加有些激动和不安分了。当初刘邦许诺要加封自己为梁王的。可惜因为彭城之战而耽误了。但是在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刘邦对此只字不提,似乎完全当做没有发生过一样。

梁王——这个让彭越激动,而且梦寐以求的封号一直未能得到,对此彭越自然是多有怨念的。曾经几次想要和刘邦提及,都觉得现在这个局面似乎还时机不到,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做事情还是缓缓图之的比较好。

但是韩信这突然一下子就称王了,自然刺激了他的野心。韩信虽然功劳大,但是对自己的许诺更早。想当初要是没有自己。刘邦能那么顺利地拿下彭城吗?彭越完全没有在乎,彭城之战中刘邦的惨败和狼狈造成的影响。至少是对刘邦的心理的影响,那彭城惨败可以说就是刘邦的一块心病,乃是他人生之中最为灰暗的一段。

刘邦想要尽快忘却,永远不要想起那段不愉快的事情,自然也不希望别人提及。而彭越正是那段不愉快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对于刘邦而言,一想到彭越就会想起彭城的惨败,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所以这册封彭越的事情自然就被抛诸脑后了。

可惜彭越并不知晓其中的这些关键。心中则是多有怨言,如今更是有些迫切。梁王的称号不仅仅代表成为诸侯中的一员,不只是一个身份的象征。有了这个封号,之后的一系列的行动就可以名正言顺,方便了许多。

现在这种方式下。彭越的存在确实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将来少不得要受制于人。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否则将来在和刘邦和韩信面前就少不得要低人一等,身份地位的尴尬也掣肘到了实际利益的扩展,真是彭越也所不想看到的,因此想要极力改变现在的状况。

“钜子,现在我们的处境很不好啊……”彭越不由的一声叹息。

韩信登基,拜蒯彻为丞相,这就意味着之前的揣测不错,蒯彻确实跟了韩信。想起当初挑拨刘邦和韩信的伎俩,想必韩信已经察觉到了,若是因此而记恨上了自己,对自己动手的话,怕是会有些麻烦。

“是啊!”陈青山点头道:“不过事已至此,我们也没有办法,好在田横此番带来了数万将士,我们的实力也增加了不少!”

“这倒是……”对彭越而言这恐怕是唯一一点安慰,田横在田齐灭亡之后,就率领了募集的两万多原本前往临淄勤王的将士投奔了彭越。可以说是大大增加了彭越的力量,但同时也是有莫大风险的。田横可是恨极了韩信和刘邦,自己此举必然会引来猜忌和仇视。正是因为这种种的事情,让彭越愈发地不安……

“钜子,你说刘邦会不会是因为此事不肯册封我为梁王?”彭越猜想着各种原因,也好解除眼前的困惑。

陈青山叹道:“也许是吧,我知道将军在因为韩信为齐王的事情而感到不听,但韩信和我们情况确实不同。韩信的实力要比我们强大,而且其功劳是摆在那里的,称王是早晚的事情。韩信没有直接自立已经不错了,也算是君臣一场给刘邦点面子吧了!

而我们到底实力有限,在彭城之战后并未有什么显著的大功劳,即便是想请求或者逼迫刘邦册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我们也弄出点什么大功劳,或者就等到了刘邦求到我们的时候。这梁王之位自然就稳妥了!”

彭越沉思了许久。请求摇头道:“等下去不是个办法,后面的事情就能想得到,若是到时候被人莫名其妙地吃掉了还不知道是怎么死了。所以只剩下一条路了,尽量弄出点动静,也好让刘邦松口。我想过了,听说范亚父病了,再加上龙且一死,现在西楚国就如同一只病猫一样。

所以我打算在最近一段时间对大梁动手,拿下这样一座中原大城该算是大功一件了吧?我们在外黄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了,现在手下的人越来越多。外黄太小已经容纳不下了。我们必须要找一个更大的根基之地才行,大梁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而且大梁本就是昔年故地,有此城在手,我这个梁王是否也就更加实至名归呢?现在有田横的支持。我们也有对大梁动兵的实力。”

陈青山沉默了,彭越说的一点都不错,有了大梁在手,对目前的局势来说确实是很有好处的。何况在他们心目之中,大梁还有着特殊的意义。想当年信陵君就是在那里,意气风发,也是在那里抱憾而死,现在终于要回去了……

……

“韩信果然自立了!”虞子期来向项羽禀报最新的消息。

项羽则是表情肃然,甚至是有些冷淡地坐在席位上,甚至有些神情木然。通红的眼睛里。依稀可见几丝泪痕。同时也是好多个夜晚,没有好好睡觉的缘故吧!

范增走了,就这样突然地走了,让他没有丝毫地准备,甚至来不及做任何准备。

现在这条孤独而艰难地道路上唯有自己一个人踽踽独行,项羽突然感觉好孤单好孤单。

所有的事情的都要自己来操心思虑,所有的困难都要自己一个人来面对,项羽突然觉得,有亚父在的日子自己好轻松。而现在没有亚父以后,自己就如同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很多事情似乎都有些束手无策。

于是乎心中的感伤和怀念就更加浓重了,尤其是现在局势对西楚国更加不妙的时候,项羽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所以他选择了暂时的逃避,范增有遗嘱要求秘不发丧,暂时不能对外公布范亚父已经去世的消息。

现在只是对外宣称范增重病。而身为孝子的项羽则是一直侍候在身前,很多不知情的人都在称赞项羽仁孝。可是对项羽而言这似乎是一种折磨。一种痛苦的折磨,亚父已经去世了,却不能入土为难。生前的时候自己没有好好尽孝,死后不能风风光光将其安葬,心中难免愧疚。

这段日子以来,项羽就一直以侍候亚父这样一个冠冕堂皇地借口在逃避,直到今天虞子期来到。

范亚父去世的消息不能外泄,可是这个保密还是有一定范围的,至少虞子期,项庄,钟离昧等西楚国的重臣自然需要知晓,否则反而会误事。而且想要瞒着他们基本是没有可能的,他们即便知晓了也会随便透露出去,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说实在的,也多亏了这几位重臣,在项羽逃避的这段时间里,正是他们支撑起了西楚政事务的正常运转。

一般的事情他们都能妥善解决处理了,但是有些事情却不能,必须要有西楚霸王来拍板决定。所以虞子期来见项羽了,不仅仅是为了这个原因,他们也是觉得,项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越是在艰难的时刻,他们越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一个坚强勇敢的霸王带领他们走出眼前的困境。

此时此刻,项羽是西楚国的主心骨,是军心所在,所以他不能倒下,也不能这样继续沉沦逃避下去。所以虞子期此来还有一个目的,也是受了众人托付,前来劝慰项羽,希望他能够尽快振作起来。

但是看到项羽的表情,虞子期顿时感到压力很大。尤其是项羽对自己所说的话似乎不为所动,这可如何是好?

“霸王,齐国那边有消息传来,刘邦已经册封韩信为齐王了!”虞子期再次说道,这一次的声音也大了许多。

“哦!”项羽只是轻轻应了一声。

“霸王,亚父对此有交待的,你忘了?”范亚父的遗言对他们几个人都是讲过的,当然了,其中最为悲观严肃的那一段是省去的。这些话永远只能项羽一个人知道,对外讲只会动摇信心。

虞子期轻声劝慰,特意提到了范亚父的名字,还加重了发音,就是想要提醒项羽。

果然,一提起范增的名字,项羽的果然一动,旋即问道:“什么交待?”

“霸王,你难道忘记了?亚父不是说要让我们游说韩信的吗?”虞子期略微有些失望,项羽不至于糊涂到了这个程度吗?伤心过度这件事情发生在项羽身上,显得有些不大对。谁都没有想到,看似刚猛无比的西楚霸王还有如此脆弱的一面。

项羽点点头:“哦,既然亚父有交待,那就照办就是了,派人去齐国吧!”

“霸王,可是派谁去呢?西楚国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还是得你说了算?”虞子期略微有些无奈了,好在此时见到妹妹虞姬进来。虞子期目光之中顿时多了几分求助,也许虞姬能够有办法……(未完待续。

书迷楼最快更新,请收藏书迷楼(ilou。)。

第五五三章霸王心志

无论是劝说还是奏报,项羽的反应都很机械,完全没有什么用处。见虞姬走进来,虞子期有些无奈地起身离开,来到门口。

“怎么样?”虞姬轻启朱唇询问,见到哥哥脸色阴沉,虞姬的心情陡然间就失落了许多。最近项羽的情况着实让人担心。

虞子期轻轻摇摇头,显得很是无奈,项羽目前的反应着实让人郁闷,无可奈何。

“唉!”西楚国第一美人也是轻叹一声,说到对项羽的担心,他可能更胜过虞子期等人。这些天项羽沉浸在悲伤之中,可是她呢?一则悲伤二则担心项羽,三则还要照顾好孩子,同样很不轻松。

虞子期道:“妹妹,你去劝劝吧,我说了半天似乎没怎么起作用,要是一直这样下去可不是个办法。你对霸王了解更多,而且他似乎也听你的话,你去试试吧!”

虞姬轻轻点点头:“好的,我尽量劝劝,近来霸王这个样子,军政方面的事情就多麻烦哥哥和项庄处理了。”这些事情虞姬自然是义不容辞。

“这个自然,放心好了!”打过招呼之后,虞子期出门离开。

项羽近来因为悲伤导致的变化,虞姬是感受最为清晰的。她原本以为项羽很坚强,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项羽就能恢复过来,但是事实上似乎没有这么顺利。此时此刻,作为最亲近的枕边人,他才发现丈夫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外表下有时候也很脆弱。

虞姬也很清楚。现在西楚国的局势很是不妙。尤其是亚父和龙且一前一后离世,造成的压力就更加巨大了。越是这样就越是要小心应对,现在正是需要项羽振作的时候,但是他眼下这个样子,着实让人忧心。君臣之中失去了主心骨不说,要是传到了军队和民间,势必会造成严重的恐慌。

此时此刻,项羽对西楚国实在太重要了。因此必须要尽快劝劝丈夫,要是一直这样下去,可真不是个办法。

“霸王。还在为亚父伤心吗?”虞姬上前柔声询问。

项羽轻轻点点头,没有其他任何的动作,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虞姬。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多久,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虞姬来到项羽身边坐下。说道:“我知道霸王与亚父父子情深,亚父也一直疼爱霸王,想想亚父要是在另外一个世界,看到霸王现在这个样子,是不是会难过呢?”

“难过?”也许是之前做了太多的事情让范增难过,项羽是悔不当初,可惜一切都晚了。现在完全是无可奈何。因此当虞姬提及让范增难过的时候,项羽的心头不由自主地有些触动。

虞姬对项羽是多有了解,一开口也清楚地把握到了项羽内心之中最柔软的地方,寻找到了很好的突破口。见到项羽的心扉已经打开。虞姬续道:“霸王,为了让亚父安心,现在不该继续这样难过下去。相反我们是否该做点让亚父高兴的事情呢?”

“这个……”项羽略微迟疑:“让亚父高兴的事情?”

虞姬轻轻点头:“是啊,亚父临终的时候交待霸王那么多的事情,霸王可都记在心里了?这些既然交待了,就说明他希望霸王这么做,我们是否该随了他老人家的遗愿,让他在天之灵开心呢?”

“亚父的交待?”项羽似乎在喃喃自语,但是心底里已经开始有所松动了。

“是啊,亚父特意叮嘱霸王的事情自然就很重要。霸王自然也不该辜负了亚父的一番美意和谆谆教导。”虞姬续道:“想想亚父临终的时候还念念不忘为西楚国谋划,想必他老人家的筹划和计策都是很有用的。现在形势本来就不妙,霸王是否该遵从亚父的遗言,依计行事呢?”

项羽终于眉头一动,有些动容了。自己这样单纯的伤心算是什么呢?范亚父的交代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做好。一直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

虞姬见状心中一喜,继续道:“霸王。你可是西楚国的主心骨,现在所有的臣子和将士都将你视作是核心。现在西楚国是处在一个不好的局面之中,他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霸王,按照亚父遗留的计策来行事,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项羽这才突然意识到,这些天他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因此忽略了许多事情。倦怠了朝政不说,也忽略了身边人的感受。其实潜意识里,他更多的不是对范增之死的悲痛,而是对前途渺茫的一种惶恐……在此之前,至少一直有范增这个掌舵人和领路人,一直不曾偏离方向。但是现在,西楚国这艘大船在暴风雨中四处飘零,随时都有迷航或者倾覆的可能。如何才能掌控好,平稳度过为难,着实让人赶到迷茫和巨大的压力。

一直这样逃避下去终究不是个办法,现在需要自己想出点办法,此事不解决是不行的。

死者为大,可是做事情不为死人为活人,范亚父去世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西楚国还在,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等着自己,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整个西楚国的利益和生死存亡,还有就是践行范亚父的遗嘱。

“虞子期刚才是否来过?”项羽抬头询问,他依稀记得虞子期在身边说了很多话,但是具〖体〗内容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虞姬惊喜地发现,项羽的眼神与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看来是劝说起作用了。

“是的,哥哥刚才来过,向你禀报齐国的事情!”虞姬微微含笑回答。

项羽点头道:“让他回来,寡人现在有事情和他商量……”

“好的!”

虞子期回来的很快,他对项羽的情况很是担心,也期待着虞姬劝说的结果。因此一接到通知就迅速赶了回来,见到恩德项羽的精神状态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差别,不禁心中一喜。那个英明神武的西楚霸王总算是回来了……

“虞子期,这些天辛苦了!”项羽抬头微微一笑,现在范增和龙且都不在了,这个大舅哥便是最为倚重的臣子。尤其是范增在临死的时候还特意叮嘱,虞子期办事情谨慎而且有能力,堪当大用。

虞子期轻轻摇头道:“不辛苦,都是臣的本分!”

项羽也不和他多客套,旋即问道:“齐国那边什么情况?”

虞子期回答道:“刘邦册封韩信为齐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项羽笑道:“看来亚父说的不错,刘邦和韩信之间确实不睦,要不然刘邦也不会傻乎乎地去册封汉军元帅为齐王,说不定还是韩信威胁逼迫的结果……”

“是的,有消息显示韩信对刘邦确实不和睦,据闻刘邦册封了韩信麾下的几位将军为万户侯,结果韩信又将那几人的封地和食邑加大了很多。还有,听说刘邦特意从荥阳为韩信物色了一位王后,结果韩信并不冷清,只是象征性地册封为夫人,现在是备受冷落……”虞子期道:“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韩信对刘邦很不恭敬,彼此之间也只是一层名义上的君臣关系,实际上……”

项羽笑道:“实际上是一个桀骜不逊,一个恼怒不已,不过是迫于形势,谁都没有爆发而已。不过从眼下的情况看,似乎是韩信更胜一筹,所以这件事情还得值得利用的,亚父对此早有交待。”

“是的,是否按照计划行事呢?”虞子期这会子心里暖暖的,霸王总算是完全恢复了。

项羽点头道:“游说韩信是必须的,只是派何人前去游说呢?寡人也需要一个像郦食其一样的辩才。”

虞子期道:“臣物了一个人,不知道霸王以为如何?”

“谁?”

“武涉!”

武涉,盱眙人;很早的时候就投奔了项羽。不过因为其在智谋方面的水平有限,或者说是因为范增的光彩实在太过耀眼,因此一直没有露脸的机会。不过其一副好口才是出名的,此事可以说是人尽皆知。现在范增不在了,以后少不得需要倚重这些人。

尤其是此番出使齐国,游说韩信乃是重中之重,必须要一个合适的人选。项羽对武涉也颇为熟悉,而且虞子期既然能够说出来,就肯定有他的理由,想来这个人还算是比较靠谱的。

项羽点头道:“那好,就让武涉前去吧!寡人的要求不高,也不说是说服韩信起兵彻底叛汉,至少也要让他不与我们为敌,稳定后方……”

虞子期点头道:“好的,此事臣会着手安排的。”

项羽点头道:“还有,现在开始整军备战,武涉在齐国的游说但凡有一点什么效果,立即对刘邦发起进攻。到那个时候再发布亚父的死讯,接着哀兵的势头和刘邦拼了。”

“好的!”既然项羽已经如此决定,虞子期自然不会反对,反而还有一丝欣慰。项羽敢于公布范增的死讯,就说明他已经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今后的道路也会是一个人坚定地前行。(未完待续。

书迷楼最快更新,请收藏书迷楼(ilou。)。

第五五四章善罢甘休

“霸王,单单是游说齐国似乎不行,记得亚父之前还有交待的?”虞子期轻声说道。

项羽此事神智清明,自然记得,范增吩咐让他考虑结盟的事情。结盟的对象有很多,稳住韩信只是第一步。要么和刘邦联手对付尹旭,这是对西楚国最为有利的办法。要么就是和尹旭联手对付刘邦,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呢?

项羽略微迟疑道:“此事容后在商议吧,即便是要和刘邦合作,在此之前也该将他打疼,某些这个卑鄙小人还不知道会有什么伎俩。”

虞子期点头道:“也好,先专心解决好齐国的事情再说吧,臣这就去找武涉商量游说韩信的事情!”

“好,你去吧!”

虞子期走后,项羽沉默了许久,结盟之事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恩德想法,想要具体实施起来估计上难上加难。现在不管是刘邦还是尹旭,都是心怀天下的主,岂非是那么容易受人掣肘,轻易与人结盟。即便是暂时结盟了,之后也少不得生死一战。要是弄不好,吃不到鱼肉还是惹得一身腥,得不偿失。

不过结盟对于西楚国而言,既是一种自保的手段,同时也可以借用这样一个过程恢复元气。所以其必要性很强烈,即便是心中不乐意或者有抵触,也得考虑着施行。

唉……再难也得面对,现在项羽已经坚强了许多。

武涉接到出使的诏命之后,没有表示太多惊讶。以他的才智水平考虑到这些事情似乎并不奇怪,同时也对自己的口才很是自信,至少他认为自己有很大可能完成此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武涉立即出发,很快就来到了齐国临淄。

即便是龙且刚刚被韩信斩杀,齐楚之间爆发了情况非常严重的战争,依旧不影响他的出使。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从战国时代开始到如今,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从来就是战和不断,关系不固定。现在依旧是个这个样子。互相派出使者都是常有的事情。

齐国现在并不拒绝西楚国的使者,即便是韩信名义上还是在向韩信称臣。但是他有着自己的打算,与西楚国的谈判是有必要的。对齐国也是有好处的。所以他很坦然地迎接武涉进入临淄,即便是临淄城里潜伏了很多刘邦的密探,韩信也全然不在乎。

这种士兵瞒不住,也没有必要瞒着刘邦。还不如光明正大地做出来,让他看在眼里。要是刘邦能够放心,那自然是相安无事,要是不放心。那也算是一种变相地示威吧,至少韩信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欢迎武涉先生!先生一到。齐国上下蓬荜生辉啊!”前来迎接武涉的是齐国丞相蒯彻,一上来就显的很客气,并且送上了一顶高帽子。

“哪里哪里,蒯相国言重了!”在蒯彻面前,武涉不敢有丝毫的张狂。

人家蒯彻是什么人?乃是有名的范阳辩士,早就已经名扬天下,比之自己不知道强了多少。何况现在身份也相差悬殊,人家可是堂堂齐国丞相。现在很多人都在说。韩信之所以能有今天。蒯彻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加之此番前来齐国可以说是身负要则,武涉就更加不敢掉与轻心了。

蒯彻笑道:“齐王正在宫中等候先生!”

武涉心中还是小小的〖兴〗奋一下,没想到一来齐国韩信就接见自己,至少没有故意的冷落,这便是一件好事情,至少齐国有和谈的意思。

来到齐王宫的时候。齐王韩信在一座小规模的宫殿里接见了武涉。

“西楚霸王座下臣子武涉拜见齐王!”武涉很礼貌地向韩信见礼,一个很寻常的举动。在深层地的地方意味着西楚国认可了韩信齐王的地位。也间接地表示不再支持所谓的田氏,那么也就是说西楚国不在于齐国为敌。两家有修好的意思。

韩信和蒯彻自然能够听明白这直接又委婉的表达,心中都是暗自一喜。项羽在这种情况下还肯派人前来出使,不见得项羽的心胸有多么宽广,可能更多地还是被逼无奈。

能把西楚霸王和汉王刘邦,两个当世数一数二的英雄人物逼到这个份上,韩信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武涉先生免礼!”人家如此谦恭,那态度也自然就要好客气了。

落座之后,韩信道:“龙且和项声两位将军的遗体,寡人已经差人送去彭城了。”

接到武涉出使的消息之后,蒯彻便建议这么做,不管怎么说,龙且和项声的遗体西楚国都是不会拒绝的。

“谢过齐王!”武涉不清楚韩信有意提及龙且的目的,因此不敢冒然。

韩信叹息道:“寡人多年以来都十分钦佩龙且将军,潍水的事情实在不是寡人本意,当初寡人只是想要抵挡龙且将军继续北进。奈何荥阳那边诏命不断,要求寡人一定要斩杀龙且将军……当时寡人身为人臣,也是迫不得已,每每念及此事,总是心痛不已。”

现在人家已经拿出了和谈的诚意,韩信也索性表示出自己的诚意,同时将龙且之死推到刘邦那边。

武涉心中一动,听这个意思,齐王韩信是有意于西楚国化解这段仇恨。同时还想要将祸水引导荥阳那边去,一切都是了然于心的。但是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的,韩信与刘邦的关系确实存在很大问题。而且韩信本身也有意于西楚国修好,这与霸王交待的任务相同。武涉自然是乐见其成,暗中欣喜此番运气真的不错。

“此事霸王和亚父也都表示了解的,齐王能有这份心意就好!”武涉轻轻说道。

龙且之死的事情乃是横亘在齐楚两国之间最大的障碍,若是不解决这个问题,想要谈判自然是不能的。

让人没想到的双方都存了差不多的心思,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三言两语之间便将如此严重的事情化解于无形。其实不过是利益需要罢了,否则如此深仇大恨,有谁能轻易地善罢甘休?

书迷楼最快更新,请收藏书迷楼(ilou。)。

第五五五章互不侵犯

“齐王,我国霸王对此也表示理解,某种程度上齐国也受到了汉国的压迫。我楚国长期与汉军作战,不知齐国是否也愿意加入进来,抵抗刘邦的压迫,继而称雄东北方呢?”武涉试探着说道。

项羽交待的谈判任务又低有高,首先是保证齐国不与西楚国为敌。在此基础上,若是能够说服韩信完全自立,甚至是出兵对抗刘邦自然是最好不过。当然了,这种可能性比较小,这一点大家都心中有数。武涉现在提出来,也是正面求证一下是否有一丝可能。当然了,谈判本身就是一种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事情。

武涉的话代表了项羽的意思,意思很明显。项羽支持齐国与刘邦决裂,将来也允许齐国称雄于东北方。当然了,这些都是只是暂时的,对此韩信与蒯彻都有充分的认识。任何事情都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说到底还是利益交换。

韩信先是和蒯彻相视一笑,旋即道:“武涉先生言重了,不管怎么说汉王对寡人也是有知遇之恩的。再者,齐地刚刚平定,现在是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所以暂时不会有任何军事行动,还请霸王见谅。”

齐楚之间暂时保持和平是必要的,至于联合出兵与汉国开战,韩信是决计不会答应的。不管怎么说,现在还是韩国臣子,若是因此冒然和刘邦开战,岂非有背主叛乱之嫌疑?韩信可不想自己苦心经营起来的好形象就此毁于一旦。

而且与刘邦开战之后,齐国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是获得了利益确实极其微弱的。这与齐国目前的利益不符,也完全偏离了自己和蒯彻的预期和计划,所以无论如何韩信都是不会答应的。

尽管武涉并未言明,但是韩信和蒯彻都很清楚一点,一切都要建立在两国友好互不侵犯的基础上。想必这也是项羽,或者说是范增的意思,当然了也正好是韩信期待的事情。于是乎答应一部分,拒绝一部分,话说的十分委婉。

武涉心中明白,韩信这是拒绝了他的提议,不过同时给他了另外一个许诺。

齐国休养生息,暂时不采取任何军事行动,也就意味着齐国不会出兵帮助刘邦。齐国将会站在一个中立的态度上,这也正是西楚国所期望的结果。也就是说武涉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完成了项羽交待的重任。

武涉有些欣喜,没想到以为艰难的任务完成的如此轻松,当然了,他也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再次尝试劝说齐王韩信。奈何没有半点收获,好在武涉也是个知足者常乐之人,基本上已经满足了。

“武涉先生,听闻范亚父最近身体不大好?不知要紧与否?”蒯彻轻声询问。

“不打紧,只是背疽病又犯了,老毛病了!”武涉轻声回答。这种事情不管是范增的病情是否严重,都不可能向外界透露的。范增对西楚国的作用太大,他的病情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一些军政方面,可谓是很高级的国家机密。武涉回答的滴水不漏,实际上他也不知道事情,心中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蒯彻笑道:“如此,还请先生代为转达齐王和本相的问候!”

“一定一定!”武涉笑容可掬地答应。

韩信道:“先生难得来一趟临淄,多留些日子,好好欣赏一些齐鲁之地的风光?”

“多谢齐王美意,不过在下还有事在身,还是先一步返回彭城吧!”

“如此也好!”韩信知道武涉是急着返回彭城就向项羽交差,目的已经达成,故而也不多留。

随后没过多长时间,武涉便离开了临淄,返回西楚国向项羽复命。

到了这个时候,韩信和蒯彻也相视一笑,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其实这也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齐国从秦二世二年开始,就不断遭受战火的袭扰,可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