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逐鹿-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开战之前有个完整的作战方案,这是韩信许久以来养成的好习惯。尤其是这次,因为赵地战事的暂时性终结,现在重新开启的时候,燕齐两国的形势复杂了很多。为此韩信特意找来了李左车,一个对河北诸侯的情况更加了解,军事战略上也颇为突出将领,与自己一同商讨此事。
韩信笑问道:“李将军,对于此番攻燕伐齐之事,你有和看法?”
李左车淡淡一笑道:“我听说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臣不敢语政。现在我是败军之将,虽然投效到您麾下,但是时日尚短,资历尚浅,如此大事不敢贸然。”
韩信打个比方道:“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称霸,这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时愚蠢,在秦国时聪敏,而是在于国君是否重用他,是否采纳他的意见。假使成安君陈余听了你的计策,那我韩信现在已成了阶下囚了。现在本帅是诚心向你求教此事,将军以为如何?”
李左车轻轻摇头道:“元帅,行军布阵。打仗甚至是军事谋略的事情,元帅如此诚心垂询,末将自然不敢推辞。只是燕齐之战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问题。还包括了政治等诸多问题,这方面末将并不熟悉,因此不敢妄言。”
“唉!”韩信轻叹一声,他是李左车说的也没错。自己和李左车都是善于军事作战。至于政治谋略上的事情却并不怎么熟悉。一个颇有些棘手,或者说一直困扰韩信的问题再次摆上台面,那就是缺少智谋高深,谋划得当的谋主!
西楚霸王项羽有范增,汉王刘邦有张良。越王尹旭有李斯和尉缭,而自己却一直缺少这样一个谋主。这也是很长时间以内,自己的事情没有发展,除了时机不到,就是因为缺少一个帮自己谋划的人物。如果说他只是想要做个汉军大元帅,这也并不算什么大事,可是想要有别的什么想法的话,可就是致命伤。
上次刘邦突然来到赵地的时候。韩信就有这样的感觉。而今这样的遗憾尤为显著。到哪里去寻找这样一个人呢?难道是自己的运气不够好吗?韩信为此郁闷不已。
李左车似乎看出了韩信的心思,说道:“元帅,末将或许能为元帅排忧解难?”
“哦?将军知道本帅的难处?”韩信饶有兴趣地询问。
李左车问道:“元帅可是在为谋士的事情发愁?”
“难道李将军知晓这样的人才?”韩信顿时一亮。
李左车道:“是的,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元帅或许可以试试!”
“何人?”韩信急忙追问,足可见他对谋士人才迫切需要。
“范阳辩士蒯彻!”
……
蒯彻。秦末范阳固城镇人,其人才智高远。尤其擅长言词辩论,某种程度上有苏秦、张仪之才。《史记?田儋列传》记载“从蒯彻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其人一直在寻找机遇,有辅佐明主成就功业之志。
蒯彻第一次名扬天下是在秦二世元年八月,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当时武臣授命于陈涉北上扫荡赵地。眼光老到,善为长短之说的他立刻游说范阳县令徐公,为其分析当前形势,解说利害关系说服徐公降赵王武臣,又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赵王武臣接受范阳县令徐公投降,传檄千里,不战而下三十余城。可见其言之利!
一个善于游说的人物,必然能够抓住彼此的优势利弊,以最合适的方式去寻求解决方式。这种人绝对不仅仅是限于口舌之利,更要有敏捷的思维和高超的洞察力,对局势的掌控分析,才学智谋都不一般。
蒯彻才智高远,经验丰富,可以说是一位不错的谋士。不,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位谋主,甚至不逊色于范增,张良和陈平。这样的人要是寻求发展自然是很容易的,在这个风云跌宕,诸侯争霸的岁月里,对很多的君主和诸侯而言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才,可以说需求是很旺盛的。但是蒯彻似乎是个奇才,遭遇也很是奇怪,他竟然“失业”了!
自从秦二世元年之后,蒯彻几乎是销声匿迹了,这段时间之内在军事和政治领域几乎是见不到他的身影。即便是楚汉相争,越国异军突起的状态下,各方诸侯可以说都急需要人才,一个个都是求贤若渴。按理说蒯彻这样的大才,早就被人笼络,为人所重用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除了机遇不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要从蒯彻自己身上找原因了。蒯彻是一个相当自负的人的,他胸有大志,他确实想要辅佐一位君主,辅佐一位非等闲之辈的君主。蒯彻自视甚高,这段时间内可以说是不遇明主。比如之前辅佐赵王武臣,不过实现平庸之辈而已,没有什么大作为和前途。蒯彻自然不想在这种人身上多浪费时间,因此自然而然就避而远之。因此在这段风云跌宕的岁月里,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游荡之中。最近一段时间,在外黄一带盘踞的彭越曾经试图联系他,但是并未打动蒯彻,显然彭越尚未入其法眼。也也有人说,蒯彻这完全是自找的,并非是他怀才不遇,问题还是出在他自己身上。他自己完全可以放下身段,主动投效到诸侯王麾下。在这个年月里,指望着有人礼贤下士来邀请,想要混出个名堂来还是比较难的。想要一展抱负,还得要自己主动才行。
至少天下有三个人是可以前去投奔的,汉王刘邦,西楚霸王项羽,或者南方的越王尹旭都是有为君主,但是蒯彻并没有前往。这是有原因的是,盖因为蒯彻和当初的陈平有相同的想法。那就是要做就做最好的那个,成为君王身边最为倚重的谋主。
汉王有了张良,项羽有了范增,越王身前有陈平,更有李斯和尉缭。这玩意可不是后来者居上,蒯彻不管到哪里,都不会是最为倚重的那个谋主。很可能不会被重用,满腹才华得不到重用,岂非让人郁闷。蒯彻不想一辈子就这样完了,更不想如此碌碌无为,草草一生。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陈平的运气就比蒯彻好了很多,人家早早地就出手,而且还眼光奇准地看好了越王尹旭。从而今日成为越国丞相,当然了当初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押上一辈子的前程也换得今日的荣耀,足可见这些事情都是很有风险的。
蒯彻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所以时至今日依旧没有什么起色,依旧是怀才不遇地游荡在中原各地。各国诸侯们都忙于征战,倒也没有几个人在意这位大才。或许是什么的谋士人才太过厉害,以至于他们逐渐度忽略了。蒯彻也似乎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很多人似乎都遗忘了他的存在。
但是李左车没有忘记,当初蒯彻在赵地帮助最初的赵王武臣,在赵地多有活动。因此李左车对他是多有熟悉,也一直关注着此人的下落踪迹。今日见到韩信为此事忧虑,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其实一直待在韩信身边,李左车也多少能够感受到韩信的一些心思。所谓既来之则安之,如今既然已经是韩信麾下的将领,凡事自然就要多为其考虑。若是得到蒯彻的帮助,韩信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听到李左车这么一说,韩信顿时一阵阵的激动,当真是天助我也,这个蒯彻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出来的人才。也许在别的诸侯眼中,蒯彻不过是一个自视清高的才学之士罢了,但是对韩信而言简直就是个宝贝。
自己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有才学有谋略,关键是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效忠之人,而自己正好缺乏一个帮助谋划周全的谋主。可以说是正好合适,即便是那蒯彻眼光很高,韩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打动他。因为自己可以给他足够的空间,放他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智谋略。想必他不会拒绝吧?韩信心中暗自猜测着。
最后才问道:“李将军,这位蒯彻先生现在何处?”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别的,就是打听到这位大才的下落,韩信已经认定他就是自己需要的谋主了!
第五二五章强势邀请
一听李左车提及蒯彻以及其为人和过往的事迹,韩信立即动了心思,简直就是心痒难耐。
从蒯彻过往的事情来看,此人才智谋略高远,可以为倚重的谋主。最为关键的是到了现在他还为找到效忠的主人。可以说完全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看来老天爷还是厚待的自己,为自己准备了这样一个大才。
韩信问道:“李将军,蒯彻现在在何处?能找到他吗?”李左车能说,肯定就对蒯彻比较了解。这样的人何其重要,尽快找到是非常必要的。
李左车心中已经明白,韩信现在的心情是何等的迫切,求贤若渴已经到了极点。同时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来,韩信可能真的有些别的心思了,否则何必急着找一个蒯彻了。其实此事完全可以请教张良先生,可韩信并未这么做。
不止如此,韩信的身份不过是汉国兵马大元帅,而蒯彻是一个矢志要辅佐有为之君。韩信这么做可以说已经超出了一个做臣子的本分,很显然他不可能将费这么大的力气找到的蒯彻送给刘邦,他想要做什么似乎是不言而喻了。不过好在现在这件事情很少有别人知道,由此可见韩信对自己也算是颇为倚重的。
李左车是个知恩图报的人,韩信的才能又让他深深的敬佩,因此愿意真心实意地效忠于韩信。既然韩信有心思干大事,李左车也自然愿意鞍前马后效劳。男子汉大丈夫。谁要不是想建功立业的。彪炳史册那就怪了。
李左车说道:“蒯彻之前在赵地待过,与末将之间有那么一些联系,而且臣这些年一直关注着他,所以知道他的下落。”
韩信心中一喜,至少不至于空欢喜一场,立即追问道:“此人现在何处?”
“就在赵地!”李左车回答的很干脆。
韩信顿时一阵兴奋,可以说正好在自己身边,张耳虽然是赵王,但是对河北之地更有控制权的还是自己。想要找到一个人,似乎并非一件难事。如此大才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自己竟然没有注意到,当真有些不应该。看来以后做事情,并不能只专注于军事了,要眼光六路。耳听八方才行。
韩信倒是兴奋了,不过李左车略微给他浇上了一丁点凉水,说道:“韩元帅,此事还需要抓紧,末将听说盘踞在外黄一带的彭越也已经在拉拢蒯彻了。想要拉拢蒯彻,需要尽快才是了,万一被彭越捷足先登可就不好了。”
彭越?韩信心念一动,没想到这个家伙也看中了蒯彻。想来他也是不安分了。不过和自己强人……哼哼!
此人如今在大梁附近的外黄一带也颇有些势力,而且刘邦之前也有许诺,要册封为他梁王。不过因为彭城之战的失败,一直没能兑现。不过韩信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即便是刘邦吝啬,不肯册封彭越,人家彭越也能成为有实无名的梁王。
虽说彭越名义上归附汉国的,也帮助汉军对付西楚队,上次夺回成皋,解除荥阳危急可是多亏了彭越。不过即便如此,也并不代表彭越会乖乖地做个汉臣。谁都看的出来。彭越自己是有野心的,现在归附汉国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西楚国,而且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不过是彼此利用的关系吧!
否则彭越也不会拉拢招揽蒯彻这等人物,也不知道蒯彻是否动心?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帮助自己大才。可遇而不可求的谋主,韩信绝对不会轻易放过。无论如何。这个人都要为自己所用,韩信的心情异常的迫切。也许心中的雄心壮士被压制了太久,此刻想要尽快爆发出来。
“蒯彻先生是否答应?”韩信询问,要是蒯彻自己不动心,那倒是还好说。
“从现在的状况看,应该是没有,不过蒯彻多年怀才不遇,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彭越。也算是有发展的诸侯,他会不会退而求其次就不得而知了。”李左车回答的很保守,不过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退而求其次?”韩信冷笑一声摇摇头:“不会的,因为还有本帅,蒯彻先生会做出比较的,相信他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派人去……不,你亲自去,将蒯彻先生请到我的中军大帐来。”
韩信特意强调了一个“请”字,李左车已经明白,韩信也这是不管用什么办法,要的就是蒯彻这么一个人。
“元帅,这恐怕不合适吧?虽然不必过分的礼贤下士,客气总是要有的吧?”李左车小心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害怕万一用过激的方式惹的那位大才不满,最后事情办不好可就是个麻烦。
韩信轻轻摇摇头:“不,现在没多余的时间去客套,要是晚了,人被彭越请走了,可就得不偿失了。至于礼贤下士,那不过是一些虚礼罢了。就是要让蒯彻先生看到寡人求贤若渴的心思有多么强烈,相信他只要来了,就一定不会失望了的。”
“希望如此吧!”李左车心说一句,对韩信的自信还是有些不敢苟同,不过韩元帅既然这么吩咐了,那就奉命行事就是了。
临走的时候,韩信又补充了一句:“小心一些,此事需要做的秘密一些,尽可能地不要惊动任何人。”现在还是比较关键的时候,此事要是被刘邦知道了,那面会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很可能功亏一篑,这次可以说是最后的机会了,绝对不容有失,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李左车点头道:“元帅放心,末将有分寸!”
……
此时的蒯彻先生确实在赵地游荡,这些年一直如此,几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就在此时他接到了朋友的邀请。
彭越派人给蒯彻书信,邀请这位大才前往外黄,襄助建立梁国的事情。蒯彻对此确实有些犹豫,这个并非假话。毕竟已经在中原游荡了好多年,一直没能有个称心如意的发展。如今年岁渐渐大了,诸侯兼并越来越多,可以说越是到最后,战争接近晚期的时候,越是没有用武之地。这些年的怀才不遇与固执,已经逐渐将他的锐气打磨的差不多了,已经和前几年大有不同。
如果说还想要在这段诸侯争霸的史册留名,有一席之地,现在是时候必须做出一个选择了。彭越在外黄,就目前的楚汉形势而言,占领大梁是迟早的事情。彭越麾下又有数万军队,每次项羽进攻刘邦的时候,彭越挠楚就必然会发生。
可以说是让项羽不厌其烦,趁着如此好的机会,朋友逐渐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如今已经是今非昔比。大有渐成气候的意思,可以预见将来彭越为一方诸侯还是可以的,要说他有特别大的发展,似乎还是不能的。
彭越的发展与楚汉之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是汉败则彭越死亡葬身之地。要是楚亡,彭越少不得得依附于刘邦,能否长时间地存在下去还不说呢?除非东方西楚国一带并非汉国所属。要么就是齐国彻底强大起来,可是田横的本事……
田横可开始大不如其兄田荣,田荣尚且那样艰难,田横要是能帮助侄子稳定齐国之地已经算是不错了。做个守成之主已经算是勉强,要是指望他能够多大建树和发展,怕是估计过高了。何况现在汉国兵马大元帅韩信已经出兵,现在是在攻燕,下一步就必然是伐齐了。田横能挡得住韩信吗?其实韩信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要是割据燕齐……未尝不能成就一番大业。只是……
如果去了外黄,在彭越手下,或许他能够倚重自己。可是彭越自身的实力只是如此,发展前景也很有限,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难以大展拳脚。可是要是不去的话,以后或许也就不会有人找自己了……难道就要这样一直浑浑噩噩地混下去?
现实总是残酷的,已经将这位才智高远的谋士加辩士打磨了许多,完全不似当初那样意气风发,自视甚高了。
就在蒯彻犹豫的时候,有人找上门来了。
“蒯彻先生,我家主人请你前去一晤!”
“你家主人是谁?请我做什么?”
“先生去了就知道了……”
“那我要是不去呢?”
“先生还是去吧,保准您不后悔!”
“要是执意不去呢?”
“先生,切莫让我们为难……我们也是奉命行事……”
“既然是请我,何必不亮明身份,而要如此偷偷摸摸呢?”
“先生言重了,事急从权,就得罪了!”
“怎么?要用强?”
“先生,您委屈了?”
于是乎,蒯彻先生就这样被送上了马车,即便他本人有一百八十个不情愿。
“是彭越派你们来的?”蒯彻猜测着询问:“想不到他如此卑鄙……”
蒯彻叫骂的时候,一行人看到蒯彻离去的马车,长叹道:“怎么办?如何向钜子交待?”
“早就说了,直接将人绑回去,你却说要先礼后兵,现在麻烦了吧……”()
第五二六章机会来了
赵地,对燕国作战前线的大营!
蒯彻先生在极其不情愿的情况下,被人绑架了,然后一路还算客气地带到了这里。百度搜索:看小说这件事情做的很是小心,赵王张耳丝毫不知情,不过有几个尾巴确是发现了踪迹。
起初的时候,蒯彻还以为是彭越派人干的。自己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去,他就如此用强,此人当真不可交,蒯彻对彭宇的印象可以说是直线下降。本来是满肚地怨气,可是随着马车越走越远,他发现情况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外黄在大河之南,但马车不是朝南走的,而是转到向东北方向。
难道是燕王臧荼请自己前去?想要出谋划策抵御韩信的进攻?虽然自己是范阳人,可是这个时代国家的概念似乎有些模糊,尤其是在乱世之中寻求发展的有志之士,更是良禽择木而栖,张良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嘛。想来是臧荼看出自己对燕国没有什么感情,才用的这般手段。可是即便自己回去了又能够如何呢?以燕国那弱小的国力,能有什么起色?能够抵御韩信的进攻?痴人说梦啊,自己也这是平白无故地牵连啊!
蒯彻不由地一阵冷笑,随即有发觉情况似乎有些不对,绑自己前去的未必就是臧荼。按照这个方向,还有一个人完全是有可能的,那就是汉军兵马大元帅——韩信!
韩信?难道……想起自己之前的推测。难道韩信真有此意?要真果真如此。助他一臂之力也是不错。如果真是如此,自己这五年就总算没有白等,机会还是有的。可是他为什么要采取如此极端的做法呢?蒯彻有些不大明白。摸摸酸痛的老腰,倒是真想见见到底是谁对自己如此不客气。
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蒯彻才知道自己猜想的没错,确实是汉军军营。可是汉军对自己态度还是比较强硬,根本不给他露面的机会,似乎是有意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存在,就被神秘兮兮地送进了中军大帐。联想到这一连串奇怪的举动,蒯彻不禁心下疑问。这个韩信到底要干什么?
“蒯彻先生,得罪了!”
蒯彻没想到自己第一个见到的竟然会是李左车,当即疑问道:“广武君,对老夫如此暴力的是尊驾?”他们彼此有些交情。蒯彻对李左车也有些了解,在他的印象里李左车可是个温文尔雅的人物,怎么地现在如此情状?
“实在抱歉,本想恭恭敬敬请先生前来的,但是事急从权,有诸多缘故,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还请先生见谅!”李左车诚心致歉之后又补充道:“还有,蒯彻先生,李某现在是韩元帅麾下的将领。已经不是什么广武君了。”
韩信的命令是尽快将蒯彻请过来,李左车本来也想恭恭敬敬的,但是想要彭越那边尚未有个定论。蒯彻未必能心甘情愿跟自己走,而且很容易打草惊蛇,尤其是泄露消息之后就更加麻烦了,最担心的还是蒯先生从手边溜走,这样可就没办法向韩元帅交代了。无奈之下,只得强行将蒯彻先生邀请到这里来,这是韩元帅准许的,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他了。
“嗨!”蒯彻和李左车之间也算是有些交情。何况他知道李左车并非正主,也不能如何怪罪,当真有些郁闷。对于韩信的这种请客方式明显有些不悦,不过看李左车态度,应该不是什么坏事情。
“想必这位就是蒯彻先生吧?韩信有礼了!”正在说话间。一个丰神俊朗的年轻人从后面走出来,向蒯彻见礼。同时自报家门呢,说清楚自己的身份。
蒯彻微微一怔,知道正主来了,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韩信,第一次打量这位名满天下的年轻元帅。韩信,果然不同一般,如此年轻便能掌控数十万的汉军兵马,雍王章邯可是战神一般的存在,依旧被他打的措手不及,无力应付。西魏国和赵国正是败在他的手上,独立一人灭掉两个诸侯国,这可有些绝无仅有。井陉口背水一战,大破赵军,正是天下震动。不凡的气度,英气勃勃的眼神,足可见此人非同凡响。
蒯彻打量韩信的同时,韩信也在打量这位期待已久的先生。四五十岁的年纪,从长相上就有那种谋士范。尤其是一双眼睛看似波澜不惊,温文尔雅,但却无比的深沉。一看就知道这种人是胸有丘壑,腹有韬略之人。只不过现在看起来有些疲惫,有些风尘仆仆罢了,看来这一路是有些委屈了蒯先生。
“蒯彻先生,这位就是我们韩元帅!”李左车再次想蒯彻介绍韩信,随即想韩信见礼道:“元帅,蒯彻先生已经请到,末将告辞!”
“嗯,你且去吧!”
李左车刚刚走到门口,韩信笑骂道:“李左车啊,我让你去请蒯彻先生,你怎么能如此无礼呢?”
李左车嘴角一笑,佯装没有听到,转身扬长而去。临走的时候,不忘记吩咐绝对忠诚于韩信的亲兵守卫中军大帐,里面的谈话是高级机密,绝对不容泄露。
“韩元帅,这便是你的请客之道吗?”蒯彻并未和韩信打招呼,上来就直接质问韩信。看来李左车强势邀请的方式确实惹得先生有些不快,这会子怎么也得出出气才好。
“蒯彻先生,多有得罪了!”韩信这会子很是客气道:“事情紧急,闻听先生贤明,韩信求贤若渴的,想要尽快见到先生。有得闻先生有意前往外黄,担心有些着急了。不过具体的方式上,也是下面的人有些误解了本帅的意思!”
这事情确实做的有些理亏,因此韩信可以说是歉意十足,在蒯彻面前更没有半分元帅架子。
“是吗?”蒯彻冷笑道:“韩元帅求贤的方式当真是特别,不过蒯彻一介匹夫,韩元帅如此相待,倒是让蒯彻有些无地自容了。”
“先生说哪里的话?”韩信自然知道蒯彻有些生气了,说道:“先生莫要生气,寒心也是想要尽快一睹先生风采,还请先生见谅。韩信对先生可是仰慕的很,真怕先生一去不回,再也无缘相见了。”
蒯彻这次知道这一层,韩信是担心自己跟彭越走了,看来他真是着急着见自己啊!
“韩元帅言重了!你的事迹天下皆知,随便拿出来一件就能羞煞旁人。与元帅相比,岂非萤烛之光与与皓月争辉?”
韩信知道蒯先生的气还没完全消,一点也不介意,笑道:“先生说哪里的话,韩信现在日子也不好过,一直难以成就大事,可惜苦于无人相助,当真是恼火啊!”
蒯彻哪里听不出来,韩信这句话的关键词就在于“成就大事”!依照韩信之前做的那些事情,放在一般人那就是几辈子都做不出来的丰功伟绩。似乎在韩信眼中依旧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情,那么按照这样的思路,什么才是大事情?似乎只有……
蒯彻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里,韩信该不会是想要……?按照他现在的地位和实力,有那个想法也不足为奇。奇怪的是汉王刘邦,为何对韩信没有什么防备呢?
刘邦是怎么想的,蒯彻并不关心。作为一个智谋高远之人,蒯彻在一瞬间就开始思索这件事情与自己的关系。
韩信已经当着自己的面说明了,表示自己知道了这件事情。很显然这还是一个秘密,一个很严肃的秘密,为了防止消息泄露,至少是不会放自己离开。若是还是“冥顽不明”的话,说不定还有性命之忧。可说是被动地惹上了无妄之灾,当真是郁闷。
不过转念一想,何尝不是一次绝好的机遇呢?之前还在推测韩信要是……如今不是正好印证了自己的猜想,既然韩信正有此意,以其才能和现在的状况来看,成功是大有可能的。彭越没有什么希望,韩信却就不一样了。如果燕齐能够成事,将会是楚汉越三国之后,普天之下崛起的第四大势力。
这已经是最后一次机会了,韩信不正是自己要找的明主吗?最为难得的是他现在缺少以为谋主,而且对自己亲睐有加,一次绝好的机会摆在眼前。蒯彻突然觉得,上天没有抛弃自己,在经历了数年漫长的沉寂之后,机会终于来了……
以目前的形势看,只要运作得当,韩信成功的可能性是极大。可就是说这件事可行,一时间蒯彻一颗心砰砰直跳。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当然也要善于及时抓住机会。蒯彻没有犹豫,当即道:“承蒙韩元帅高看,元帅雄心壮志,蒯彻有机会置身其中,何其乐哉!”
“如此多谢先生了!”听到蒯彻的忽地啊,韩信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韩信心中不由地一阵激动,他猜测着蒯彻终究是会答应了,不过还是捏了一把汗,现在一切都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了蒯彻相助,自己的机会也就真的来了,韩信顿时信心满满!
第五二七章不怀好意
“蒯彻先生,此番攻击攻燕国伐齐国,比之前魏赵之战要复杂的,不知先生有什么应对之策没有?”
范阳辩士蒯彻效忠之后,韩信当即就问起了第一个问题。一来蒯彻现在已经是自己的谋士,帮助自己出谋划策是其应尽的义务!再者,韩信也是要考验一下蒯彻的水平,韩信的谋主必须要有足够的能耐,现在就是检验的时候。
蒯彻说道:“韩元帅灭魏赵,井陉口一战歼灭赵军十余万,赵王歇和陈余均被元帅斩杀,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元帅善于军事谋划,使得敌国的军民都胆寒畏惧,这些都是元帅的长处。
然而经过赵地之战,紧接着又是争夺成皋,解除荥阳危机,将士疲惫,实际情形是难以用兵。加之赵地攻陷之后,攻伐之战暂时停顿。若是一鼓作气,攻陷燕国自然不在话下。但是中间这一耽搁,已经给了燕国喘息的机会,他们已然有了防备。现在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的士卒,停顿在燕国坚守着的城池之下,想战又恐怕拖得太久,力量耗尽而不能攻克,实情暴露,而若燕不肯降服,齐国也必然固守边境以图自强。田横在齐地已经站稳脚跟,若是发一齐国全部的力量发展自强的话,想要拿下齐国之地可就难了。
燕、齐相持不下,那么刘邦和项羽的胜负也就分不出来。这是将军的短处。我认为‘北攻燕、东伐齐’的计策是失策。善于用兵的人常用己之长击他人之短。将军不如按兵不动。休整士卒。安定赵地,抚恤遗孤,日日牛酒犒赏将士,摆出攻打燕国的态势。
而后遣辩士去游说燕国,把自己的优势充分显示在燕国而前,燕王臧荼是个胆小之人,一定不敢不听从您。燕降服后再派辩士以燕已降汉说齐,齐必从风而服,即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