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逐鹿-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个时候,灌婴发现就机会之后是率领了一千五百骑兵追杀而来这个时候赵国士兵已经溃败,营寨之中有那些随风飘扬的赤色旗帜就足够了,当然了尽管如此,灌婴还是留下了一千五百将士驻守也已经足够了他清楚一点,抓住赵王歇是大功一件但是前提是必须要完成好自己的本职任务
否则万一要是出了什么岔子,韩元帅会照样子治罪的,赏罚分明,令行禁止,这是韩信带兵的要求
灌婴的追晒应该算是比较顺利的,这个时候赵王歇和陈余等人已经算是丧家之犬了,有道是落地的凤凰不如鸡,赵王歇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了诸侯王的样子跟随在他身边的所有人,包括赵王歇本人,心中都是起伏着巨大的落差
不过半日的时间,差别竟然如此之大,之前还想着如何打败汉军,将韩信如何如何处置和羞辱,还梦想着如何夺取河东,称雄大河之北本以为胜券在握的,没想到不过是一瞬间一般,竟然落得如此下场赵国大军败了,那基本是上已经是赵国所有的家当了,想要重整旗鼓,东山再起谈何容易?
何况现在追兵紧紧地跟随在后面,赵王歇垂头丧气的,骑在马背上心中无比低落在此之前他还是嘲讽魏豹,他还在做自己的春秋大梦,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到了这步田地这会子可以说心中几乎是万念俱灰,没有了半点心气
陈余却不一样,赵国败了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似乎不大像承认这个事实赵国土地上倾注了他太多的希望,或许赵国尚未彻底完败了,至少赵王歇还在
“大王,坚持住,只要逃出去,我们就能够重整旗鼓,东山再起”陈余策马到了赵王歇身边,出声安慰
“东山再起?还有可能吗?成安君?”赵王歇有气无力地回答,神情已经接近行尸走肉了
陈余也清楚,依照赵王歇的水平想要东山再起自然是不可能,但是他对自己还是有些信心或者说奢望的他是被迫不得已,想起之前对张耳做的那些事情,自己要是被抓到了,落到韩信和张耳手中,那可以说是必死无疑,而且会死的很惨
与其如此,还不如全力一搏,或许还有一线机会赵军在井陉口败了,虽然那是赵国主力,但是赵国毕竟还有残余势力,还有许多广袤的国土如果能够将这些地方掌控起来组织起来,将会是一股不小的力量现在就有一个很好的机会那就是赵王歇,算得上是逆境之中的奇货可居
赵王歇是赵国王室后裔,在赵国百姓心目中的象征意义非凡,只要赵王歇还在,赵国就不算是全部灭亡了或许还能够集结起一部分的力量来对抗汉军,想来西楚国也会对这样一支力量乐见其成,从而提供支持的项羽应该很需要这样一支兵力在大河之北帮助他牵制韩信,抵御汉军还有附近的燕国和济北王,他们对于汉军的步步紧逼也感觉到了非常恐惧
不过之前有西魏国和赵国在中间挡着,他们没有遭到直接和正面的进攻但是赵国若是落败,他们必然要遭受到切肤之痛想来他们都乐于赵国坚守存在,哪怕是一个苟延残喘的赵国也好
在逃亡的路上,陈余已经在盘算着前前后后的事情或许自从李左车前去道出韩信背水一战的真相,他就已经在思考着如何全身而退,如何保全自己没想到事情的变化太快,让陈余也有些仓皇失措
不过他脑子转动的飞快,这次是大悲之时,没想到其中竟然还能看到一些机遇,让他不由得有些兴奋若是能够将赵王歇这个傀儡象征捏在手中,或许还能够在赵国再支持一段时间天下局势在变化,汉军看似在赵国一带很是风光,但是荥阳和成皋一线日子却很苦若是刘邦不敌项羽,自己东山再起也就是指日可待了当然了一切的前提是,一定要保住赵王歇的生命安全,当然了最为重要的还是自己的生命安全
可是想要逃出去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他们的身份就注定了他们的价值灌婴自打发现他们之后,便冒着违背命令的风险前来追杀,自然想要一举成功因此汉军一直追的很紧,陈余不断在赵王歇身边说话,就是想要刺激赵王歇的生存意志,重鼓起勇气
当然了,陈余自然不是想要赵王歇鼓起勇气,重卧薪尝胆,励精图治,重整旗鼓他所需要的就是一个傀儡赵王歇,现在的状态应该算是完美了不过现在的是需要刺激这个傀儡的逃生,必须要先逃出汉军的追杀才行
可惜他们的运气并不是很好,汉军的追兵来的很快,灌婴对于这个几乎就要到口的肥肉可以说是指在必得,自然不过轻易放过
汉军追兵赶到的时候,陈余真是悔不当初,适才若是自己一个人单独逃命的话或许有机会逃走,可是因为顾念着赵王歇这奇货可居现在落得人财两空,还要搭上一条性命,这心中是无限懊悔……等到想明白想要逃走的时候,汉军的轻骑兵已经到来了,根本就没了再逃走的机会
灌婴策马来到路口,笑呵呵道:“怎么?诸位走的很快吗?想必已经累了?今日天色不早了,还是回营寨歇会”
至此,井陉口汉赵之战,以汉军大获全胜而结束赵王歇本人,武安君陈余等人全部成为汉军俘虏
第五〇〇章俘获赵王
第五〇一章有利有弊
灌婴率领一千五百轻骑兵,马不停蹄地前去追赶总算是功劳不负有心人,在道路上成功地截住了赵王歇和陈余,夏说等人,将其生擒飞俘虏说到底他们这些家伙和李左车还是很有察觉的,不像李左车那样血性,没有人有胆量自杀殉国了
将赵王歇和陈余带回井陉口的营寨时,韩信和张耳已经结束了河边的战役,已经进驻赵军的营寨之中赵国残兵仍旧是四散混了,许许多多的士兵见大势已去,又找不到指挥者,群龙无首之下,为了保全性命纷纷投降
一座完好的营寨,还有许许多多的物资粮草全都交到了汉军手中……
汉军此战从井陉口东征,韩信志在战决,行军度和地形限制导致并未携带太过辎重物资若是长时间持久作战自然抵挡不住,但是现在战决的计划已经成功,现在赵国人已经全给他们准备好了一切汉军所用一切物资都有赵国人事前准备好,捡现成的东西只管用就是了、
赵军偌大的营帐全部为汉军所用,至于赵王歇自己的中军龙帐也被韩信鸠占鹊巢,成了临时的汉军中军大帐
胜者王侯败者寇,赵国人又能说什么呢?根本没有半点反抗的机会,谁让他们一败涂地呢?何况是以十一万兵力三倍于汉军,最终的结果还是落得如此大败当真有些可爱可悲
韩信坐在中军大帐之中,下达着一条又一条的命令传令官在一旁紧张地仔细地记录着一战虽然打败了韩信,但是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井陉口的大营之中都将会是一片忙碌
灌婴笑呵呵地走了进来,跪伏在韩信的帅案之前,朗声道:“参见元帅”
亲自俘虏了赵王歇和成安君陈余,一件天大功劳在手,让他喜滋滋的对韩元帅有个交代了,抓回了陈余交代张耳处置也算是一个不小的人情因此灌婴喜滋滋的,颇有些沾沾自喜,这算是人之常情
可是灌婴的人情在韩信那里并未被点燃,相反还有那么一丝冷遇韩信微微点头道:“灌婴,交待给你的任务完成如何?”
“元帅交待,三千轻骑兵抢占赵国营寨,遍地尽数插上我军赤色旗帜,末将照办无误,很是顺利”灌婴沉声回禀,此事他完成的很是漂亮,所以是有一句说一句
可是韩元帅似乎并不是那么的满意,韩信轻轻点点头,旋即又冷冷道:“那你适才又道哪里去了?是否是擅离职守呢?”
灌婴心中一动知道韩信治军严谨,自己确实是没有接到命令,也没有经过允许去追赵王歇和陈余的似乎当真有擅离职守的嫌疑,不过自己有这么一件大功在手,抓到了赵王歇和陈余,想来将功折罪,韩元帅会高兴的至于所谓的擅离职守,应该是韩元帅想要借此机会整顿军纪罢了毕竟现在即将要开战的一个事情就是整顿整编赵队,军纪方面必须要加强
灌婴淡淡笑道:“禀元帅,末将确实擅离职守了但是只因为发现了敌酋赵王歇和陈余的踪迹唯恐两大敌酋逃走,这才率部前去追杀的”
灌婴说完之后就小心地观察着韩信的反应,奇怪的是如此大的喜讯,张耳和边上的许多将领脸上都已经浮现出了许多的笑容,为何韩信脸上依旧面无表情呢?甚至连半点喜色都没有见到
韩信确实心情不是很高兴俘虏了赵王歇和陈余确实是大功一件,但是现在对他而言却并非一件好事情在河边的战事进行道差不多的时候以韩信的细致和谋略,怎么可能没有注意到赵王歇和陈余不见踪影呢
但是韩信为什么没有派人立即去追杀呢?以韩信的才能和智慧是不可能有这样的疏忽的,如此一来似乎只有一个合理一点的解释,那就是韩信是故意这么做的
没错,韩信确实是存心有意放过赵王歇和陈余逃走的为什么这样做,其实是出于一种自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自古以来,千古不易的道理,虽然北方诸侯之中还有燕国和辽东在,西楚国的项羽是气焰嚣张,对汉国造成了可以几乎是致命的威胁
这种时候韩信作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刘邦自然是要用心笼络和重用的但是一切都有个度,一旦出了某个范围,情况就非常不妙
韩信有自己的想法,他最担心的就是刘邦猜忌,不放心自己之前刘邦名义上犒赏军队为名义,前往河东,实际上还是不放心自己,前去敲山震虎,震慑自己的对此韩信一直小心翼翼地应对着,但是他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刘邦对自己一直不怎么放心这次灭赵之后,自己的功劳和手中的实力又将会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
这些情况汉王刘邦看在眼中,是否会有什么想法呢?尤其是大河之北大片的土地和兵力落入韩信手中的时候虽然名义都是汉军,韩信本人也是汉臣,但是汉王刘邦并没有足够的掌控对此自然是不大放心,加大关注,增强管辖和影响,甚至直接剪除韩信的兵权都是有可能的
这正是韩信最担心,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他有着自己大深远打算和计划,现在和尚未到达成熟的实施时机所以现在必须要静静地等候,前提就是保住自己汉国兵马大元帅的身份,保住自己的兵权
保持兵权,又不能引起汉王刘邦的过分忌惮,让他不对自己动疑心或者即便是有疑心,也不敢轻举妄动那个地步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边给他甜头,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为刘邦效力同时放飞一些小鸟,保证自己这把强劲的弓箭始终保持着有用之身
燕国和济北王那些小角色已经不需要放在眼里了,北方诸侯的平定基本上快要完成了这个时候需要保留那么几个不打不小的敌人,赵王歇和陈余逃走了,韩信自然有留意到这些事情,但是他并未提及,似乎有意淡忘了这么一件事情
在张耳等人眼前,韩元帅对李左车的重视程度远远过赵王歇和陈余,除了韩信欣赏李左车,爱惜他的军事才能之外,多少有掩饰的意思在其中韩信就是想要以此冲淡,让别人误以为自己是因为重视李左车,而忽略了赵王歇和陈余
其实最真是的目的还是为了偷偷放走赵王歇和陈余,让他们继续在赵国的土地上小打小闹反正赵国的主力已经在井陉口被打败了,已经混乱不堪,赵王歇和陈余的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自己也不需要过分的担心
最为关键的是多了一个绝好的借口,赵国之地尚未安定,自己继续在北方作战的必要性就大大增强如此一来刘邦就不会随便罢了自己的兵权,也不会将自己随便调离河边之地现在对韩信而言,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待在燕赵之地,第二就是手中掌握兵权
两大要素缺一不可,因此赵王歇和陈余,让他们暂时逃走是有很多潜在利益的之前还比较担心张耳会因为和陈余之间有积年旧怨,因此而失了方寸追杀陈余因为韩信有心将他调过去阻截李左车就是这个缘故
没想到千算万算,没想到灌婴立功心切竟然前去抓回来了赵王歇和陈余让韩信很是愈慢,如此一来自己的许多打算全都被大乱了,甚至还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韩信这心里也是着实的郁闷,甚至有些愤怒尤其是看到灌婴因为此时沾沾自喜的那股子高兴劲,是气不打一处来
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即便是不乐意又能如何呢?不管怎么说,灌婴抓住了赵王歇和陈余,绝对是大功一件可以接着其他的事情略微斥责几句,但是在大方向上是绝对不敢有疏忽的
而且这件事情并非只有坏处,凡事有利有弊,至于弊端可以烧毁再想办法去弥补,而且事情并不一定就会像自己想象那样恶劣至于好处,那可是马上就能够看到的,赵王歇和陈余抓到了,至少在对待李左车和张耳两个人上就好交代了许多
张耳和陈余两人之间的积怨已经很深,之前是有灭国之仇,张耳可以说一直有心思想要杀陈余而后快这也是张耳愿意投靠在自己麾下的一个重要原因韩信很清楚,现在给了张耳一个报仇的机会,他也就加欠了自己一份人情,将来或许会是很有用处的
至于李左车,想要劝降让给效忠于自己是不容易,本来还在为此事而发愁但是赵王歇和陈余被灌婴抓了回来,还听说了一件另外的事情,韩信突然从其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心中多了很多的信心,能够说服李左车,此事还得清赵王歇和陈余继续帮忙
第五〇一章有利有弊
第五〇二章错付忠心
凡事有必有弊,赵王歇被抓了回来,表示着他已经不可能再有作为结局和下场要么是一个永远的阶下囚,要么是一个刀下亡魂也就是说李左车即将失去效忠的对象,这无疑会让李左车对自己的将来产生另外的思考
而且韩信还意外得知了一件事情,是兴奋不已,心中既是好笑又有无奈赵国君臣简直是没救了,到了这个地步还有心思想那些事情……如果让李左车,这唯一一个该排除在外的赵国将领听到又会是怎么一番感受呢?韩信很想试试,现场感受
于是乎广武君李左车被请到了中军大帐,因为兵马大元帅韩信对李左车很是礼遇和欣赏,所以汉军将士全都看在眼里,对李左车也是尊敬和客气李左车在汉军军营之中除了行动受到限制,其他的都还很不错
李左车曾想要在战场上自刎殉国,结果被韩信言语相激,同时也确确实实想要知道赵王歇的下落,加之又被汉国士兵控制了,即便是相死也未能够如愿只好被韩信带回军营之中,严加看管
现在在本属于自己发军营之中被软禁,当然韩信也是给足了他们面子,很是礼遇李左车心里也清楚,韩信这么做那是有原因,正是想要拉拢招揽自己
李左车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其实作为一个武将在这样一个风云跌宕的乱世之中是该投效明主,有一番作为的尤其是兵法韬略等各个方面还算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应该如此了之前在赵国因为祖父的缘故,空有一个广武君的名号,满腹的兵法和才华很少有机会能够展示呵呵发挥出来仅有的一次表现机会,还没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也正是如此,韩信正是看中了自己的兵法韬略,所以才会如此客气地想要招揽
抛开固有的国家这方面的因素,说实在的能跟着韩信这样的主帅一起征战沙场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李左车对韩信本人本身就多有敬佩,效忠于韩信麾下也算是心愿诚服对于一个武将而言若是主帅或者主将,无法让自己信服,那誓死效忠就完全是一句空话了韩信和李左车本来是非常完美的搭配,最为难得的是彼此之间互相欣赏奈何天不遂人愿,两人分别地处于敌对方
尤其是李左车,因为祖父的缘故,对于赵国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当然其中或许也有许多的感情绑架的缘故可以说是忠义俱在,现在即便是韩信如此厚待想要招揽,他也不会轻易动心或许内心之中曾经有过一段挣扎,毕竟这也算是一个很好的前途和机会
毕竟在赵国的时候,即便是自己满腹韬略,胸中有兵甲但是赵王歇处处猜忌,陈余等人是的处处暗算在赵国可以说是怀才不遇,受尽委屈换到韩信麾下,受到的尊重自然是不必说的,而且也能够很好发挥自己的才能韩信所在汉国现在大有希望,汉王刘邦也远比赵王歇有帝王之相,在韩信麾下做事情也很是得心应手哦但是想到李家和赵国之间的感情,李左车还是犹豫着放弃了
李左车被请了过来,坐在韩信下首的席位上,李左车被迫落座之后问道:“韩元帅,这样请在下过来不知所为何事?”
韩信笑道:“不知道本帅让李将军考虑的事情怎么样了?”
放李左车回来的时候,韩信便交待了让李左车考虑归降汉国的事情,准确地说应该是归降他韩信自己灌婴的事情告诉他,必须培养出自己的亲信来李左车无疑是自己需要下功夫的一个人
李左车轻轻摇摇头道:“多谢韩元帅厚爱可惜李某……”
见李左车即将过说出那几个字,那几个不想听到的字眼时韩信立即抢断道:“李将军先不说着急说,且先见上几个朋友在说”
韩信不希望李左车一口拒绝自己,那样的话后面的许多话题就不好继续深入下去对于李左车他下了很大功夫,希望能够有所收获,因此格外的重视,小心翼翼
朋友?李左车心中一动,什么样的人能称之为朋友不知道韩信是要让自己见谁,不会是……一想到赵王歇,李左车心中便有些忐忑在战场上只是听说赵王歇等人逃走了,不知道具体情况到底如何,又是逃到哪里去了呢?是否已经出于安全的环境之中了
虽然此战失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赵王歇,是他不肯听从正确的建议,是他发布的错误的命令即便是赵王歇对自己多有猜忌和不公平待遇,但他是否是赵王,而自己只是个赵国的臣子,君臣之道时刻都谨记在心
铁索轻响,三个锦衣华服的阶下囚被压了上来,李左车看向门口的那一刻,心头如遭重击三个锦衣华服的阶下囚正是赵王歇,武安君陈余,代国相夏说
“大王”李左车缓缓地从座位上长身而起,眼中情绪复杂,呆呆地看着赵王歇他怎么没有顺利逃走呢?不管怎么说,即便是赵国彻底灭亡了,他不指望赵王歇能够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但还是希望他能够有一条生路存活下去
而现在呢,被汉军抓过来成为阶下囚,生命不保,尊严也受到了巨大的侮辱之前还是一个堂堂正正,高高在上的诸侯王,因为自身的一些原因,导致最终出现这样的结果国破家亡,从高高的王座之上沦为一个阶下囚,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个巨大的打击
看着赵王歇走过来,李左车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向赵王歇见礼
中军大帐之中,一个锦衣华服之人手脚被绑缚,一个威武的将军向一个囚犯行礼这一组图片展示在面前,怎么都看着有些别扭,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看到李左车向赵王歇行礼,韩信先是轻轻一叹,忠诚到了这个地步,李左车此人当真忠义即便是很大程度上的愚忠,很多情况之下还容易受到伤害看到这一幕,韩信不知道过一会,李左车又会是怎么样的反应
他也很好奇,赵王歇此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他对于李左车又会是怎么样的态度呢?
见到李左车也在这里,赵王歇略微有些惊讶,随即又是一丝冷笑可是看到李左车跪倒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眼神有稍微有些复杂了看着李左车的低下的头背,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一旁的武安君陈余确实一声冷笑:“广武君这是做什么?在汉国刘邦和韩信麾下高官厚禄的,何必向一个阶下囚行礼,当真是奇怪”
赵王歇也跟着一声冷笑道:“是啊,当真是担当不起……”随即三个锦衣华服的阶下囚皆是一脸愤怒和冷漠地看着李左车的后背和头颅
李左车很是诧异,抬起头来看着赵王歇,疑惑道:“大王,何出此言?”
“大王?”赵王歇一声冷笑:“什么大王,寡人……我现在什么都不是,你该去汉刘邦大为才是”
李左车抬头疑惑道:“大王,您说什么呢?李左车始终是赵国臣子?您的臣子……”
“我的臣子?”赵王歇一声冷笑道:“我的臣子会勾结外人一起来谋害我们?谋害赵国?”
“大王,您在说什么呢?臣从来不曾做过什么对不起赵国和大王您的事情啊?”李左车听出一点眉目来,急忙做出解释同时也是一头雾水,想着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
韩信和张耳几人则是高高坐着,看着下面几个人争吵,一句话也不说
一旁的陈余看着李左车的表情,冷笑道:“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装的,自己做过的事情自己心里清楚”
“可是我不清楚?我李左车行得正,哪里做过一丝一毫对不起赵国的事情?”李左车有些愤怒了,他猜想着是不是陈余到了这个地步还在诬陷自己
一旁的夏说厉声道:“你和韩信早有勾结……”
韩信听到此话淡淡一笑,端起一杯茶淡淡地饮用,笑而不语……
夏说续道:“否则你怎么知道韩信背水一战的用意,既然想要阻止为什么不早些来阻止我知道你的用意,不就是想要事后解释显得自己高明,从而骗取大王的信任,取得军权,最终投降韩信吗?还有这座营寨,难道不是你献给汉军的吗?你前脚走,汉军后脚就占领了营地,敢说不是你通风报讯吗?”
陈余是冷冷道:“今日我们都是阶下囚,唯有广武君李左车是座上客,这难道有假吗?还需要我们多说什么吗?”
李左车心如刀绞,很是难受,不过不管陈余和夏说他们怎么讲他都不在乎他唯一在乎的就是赵王歇的表态,难道赵王歇也是怎么想的吗?要是这样的话,自己的一片忠心倒头来竟是全部错付了
随即目光落在了赵王歇脸上,韩信的眼神之中也多了几分凝重……
第五〇二章错付忠心
第五〇三章撤往赵地
广武君李左车归顺了汉国,成为汉国兵马大元帅韩信麾下的将领仔细说起来韩信还要好好感谢赵王歇,正是他的一个眼神将李左车彻底地推了出去,或者说一句话给韩信帮了这忙
李左车没想到自己满腔为赵国的忠心竟然全都错付了没想到自己提议让率领三万军队绕到从后面袭击韩信的绝妙建议,被说成了想要率领军队投降汉军自己已察觉韩信的背水一战的异常之后便赶过去劝阻,晚了一步那是天意,或者说是赵王歇自己咎由自取的下场却被说成了是故意,在汉军占领营寨的事情上却是存在疏忽,但是并非好有意拱手交给灌婴的
总而言之,他的李左车一切为了赵国的举动都是居心叵测,都是别有用心总而言之,李左车这才发现自己满腔忠心全都是错付了若只是陈余和夏说等人这样说这样认为也就罢了,但是赵王歇他绝对不能如此
李左车可以容忍一个昏庸懦弱,甚至是有些多疑的赵王,这些都无所谓最为受不了的就是赵王歇这样的愿望错过人,为这样的人效忠着实是太过悲凉
李左车本来对赵国是满腔忠心,见到赵王歇如此,很是郁闷李左车也年纪不大,也算是血气方刚,一气之下,既然你们说我勾结汉军吗,那我索性就坐实了这莫须有的事情赵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他现在能够清楚地体会到当年自己的祖父会是何其之无奈
韩信正是从灌婴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没想到赵王歇昏懦,陈余嫉贤妒能都到了这个地步而且其联想能力还真的不服不行,韩信嘲讽的同时也看到了希望正在发愁李左车的事情如何处理,没想到赵王歇如此配合,将偌大的赵国拱手送上的时候,还要将麾下大将彻底地推给自己,当真是盛情难却啊
这样的大好机会摆在眼前,韩信自然不遗余力,想尽办法说服李左车,想要让这位年轻的赵国将军效命小会李左车对赵国已经心灰意冷很是心寒,加上赵国灭亡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加之之前对韩信的崇敬和敬佩之情,在韩信不断的招揽之下李左车最终还是选择良禽择木而栖,投效在韩信麾下
至此,赵王歇等人最后一丝价值也全都被榨取了,留存在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意义韩信现在想要稳定住赵国一带的局势,索性就来个杀鸡儆猴的震慑,直接将赵王歇斩首同时有关联的赵国宗室大臣也全都被处死了,韩信的意义很明显,那就是彻底断了赵国人的念想
赵国王室后继无人,赵国百姓要接受汉王……或者说自己的统领,自己才是他们心中的王者同时也是向天下人又该交待他韩信有灭掉了一个赵国,汉军在大河之北的形势确实比较好,为楚汉相争又加上了一块玛法
陈余,夏说等人也没有落得个好下场赵王歇被斩首之后,首级由专人送往荥阳,向汉王刘邦报捷夏说就是最好的一个陪葬,到了阴曹地府继续当担任他的丞相至于陈余自然要另当别论,韩信将其交给张耳处置
张耳和陈余之间有深仇大恨,一直想要杀之而后快,此番跟随韩信出征无形之中的一个条件便是如此陈余索性是个死,落得个人情自然是最好不过张耳大仇得报,手刃仇人,心中很是满足,对韩信是多有感谢
张耳和李左车一样对于韩信是多有感激,全都忠心效命于韩信麾下他们在短时间内都并未见过汉王刘邦尽管名义上汉军将领,但是实际上和内心之中只服从韩信一人当然了韩信也算是比较以分寸的,李左车还好说
毕竟张耳之前有常山王的身份在,所以在表面上还是对其格外尊敬,完全是另外待遇虽然得到了两员大将,可以说是如虎添翼,但是韩信的心情并不是很舒畅,反而显得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
韩信的想的比较深远,赵王歇的首级和井陉口的战报已经送到荥阳去了,刘邦那边会有什么反应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自己的计划误打误撞地被灌婴破坏之后,韩信的心情就颇为忐忑,刘邦对于自己在赵国的行动到底是何种态度,是否会有功高震主的嫌疑,是否会因为此事而猜忌自己刘邦的心思,还有那位张子房先生会有怎么样的建议,韩信揣摩不透
韩信所在意只是两点,第一也是至关重要的的一点,那就是手中的兵权不能丢掉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当前情况下不能轻易离开河北之地如今的河东和赵国之地全部都是自己一个人经营打造起来的,这也是根基之地,绝对不能轻易丢失
但是现在也不知道荥阳那边具体情形如何,自己的行为已经完全有效功高震主的意思了,北方诸侯之中西魏国和赵国平定之后,燕国就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这样的情况下,这样多的兵权还有威望存在,刘邦能够放心自己吗?只是刘邦到底作何想法呢?韩信的思绪在意飘到了千里之外的荥阳
韩信在井陉口如火如荼,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运气一直很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