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逐鹿-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拖延了这几日时间,最大的收获就是想明白了其中的利益纠葛和自己的定位吧,继而需要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来。

得知英布召见的消息,随何很是激动,总算是熬到这一天了。高兴地同时,心中又略微整理了一些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做好应对的准备,他很有信心可以说服英布。

……

“汉国使臣随何参加九江王,代表汉王问候九江王!”王宫之中,随何见到了英布。

英布点点头:“汉王有心了,多谢!”

随即又问道:“你就是那个汉国的使臣,激将想要见寡人?”

随何笑道:“九江王见笑了!”

英布也不会多和他计较,沉声问道:“说吧,汉王派你来做什么?”

随何知道正题来了,回答道:“在下随汉王之命前来邀请九江王。一同伐楚!”

“寡人本来就与西楚霸王亲厚,为何要跟着汉王伐楚?”英布反问一声。

随何从容道:“九江王,请恕臣直言,九江与楚国果真亲厚吗?如果真是如此,那项羽伐齐之时。亲自率军出征的,当时有从九江国征调兵马。按理说您该率领九江国的全部兵力,出兵齐国,身先士卒才是啊!可是九江王您称病不往,仅仅派出了四千将士前往……此番汉王率领诸侯联军攻陷彭城。大王也该率领兵马前去救援的,可是大王按兵不动,以至于彭城陷落。凡此种种,臣并未看出九江与楚国亲厚。”

英布轻轻一笑,随何简单的几句话说的完全都是事实在,这也正是自己之前失误的地方。

随何续道:“大王,您和项羽都是反秦的功臣。现在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诸侯,不因为诸侯国封地的大小,实力的强大和弱小而地位有差别。您现在这样对待西楚国,已经不像是诸侯间的平等关系,更像是一个臣子侍奉君王。

若真是如此天下人可能会误会大王。将九江当成是楚国的属地。如果大王承认,但之前不援救楚国,坐视楚汉开战,也不是一个臣子的作为,传出去对大王的名誉很是不利啊!”

英布点点他,知道这样情景完全就在预料之中。能够派来出使游说之人无疑都是的口才了得。才思敏捷之人。几句话就将自己绕到自己不仁不义的境地,英布不由的露出一丝苦笑来。

“如此来说,寡人为今之计难道只有跟汉王一道起兵反楚?但寡人听闻彭城之战后。中原诸侯全都背汉向楚,此事又该怎么说呢?”英布淡淡地反驳着。

随何摇头道:“彭城之战,项羽之胜不过是胜在军事上,是一时的胜利。即便他在强大,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杀害义帝的不义罪名永远都在。在道义上永远站不住脚。中原诸侯一时被其蒙蔽,想来九江王应该不会。

如今汉王退守荥阳。汉军驻守成皋,互为犄角。粮草兵员从巴蜀和关中源源不断运来,与楚军对峙中原。项羽想要反攻汉国,就得劳师远征,汉军以逸待劳,楚军怎么是对手呢?说实在的,中原诸侯是谁强大就倒向哪一方?时间久了,定然多多支持汉国,这种情况下强弱之势很明显。

到时候项羽必然要和天下诸侯为敌,即便是楚霸王有三头六臂,怕是也难以应付。大王是明智之人,何必把九江国的未来和项羽联系到一起呢?楚国可谓是危机重重,将来定然有危险,说到时候会联系到大王和九江国,与其如此,还不如考虑和汉国联盟,一同出兵反攻楚国。”

英布含笑听着,偶尔轻轻点点头,问道:“汉王的意思是请我一同进攻西楚国?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大王现在的九江王,九江国位于淮南,可是淮南之地并非尽数归于九江啊!”随何的意思很明显。也就是说事成之后,有可能将整个淮南封给自己。

“你很会说话,汉王派你出使是对的,回去告诉汉王,此事寡人答应了,与他一道出兵反攻楚国!”

英布的一句话便将这事情确定下来,随何顿时心huā怒放,别提有多高兴了。汉王交待重要任务总算是完成了,这就好,这就好!

英布心里很明白,之所以答应,并非自己被随何说动了。而是眼下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九江国已经面临这样一个境地,危机重重。有一点随何说的一点也不错,自己没有派兵前往齐国帮助项羽作战,赌气没有救援彭城,从这个时候九江和西楚国之间已经有了裂痕。项羽应该已经恨上自己了。

这次西楚国的使者到九江国来,更多的是责备自己,而并非是结盟和拉拢。可能项羽已经存了心思,已经容不下自己了,继续这样摇摆不定就等于是坐以待毙。还不如趁着机会拉拢一个盟友,一同对抗项羽。

即便是项羽不对自己出兵了,继续倒向楚国一方,这样还是没有多少自主权。还是要在项羽面前低声下气,九江国似乎就是个二等诸侯。相反刘邦这样拉拢自己,对自己奉为上宾,很是尊重。两种境遇完全不相同,这感觉上就差了很多。

当然了,英布也清楚刘邦很大程度上是在利用自己,担心他会过河拆桥。但是现在这个局面之下,刘邦利用自己,自己又何尝不是利用刘邦呢?只希望此事能够给自己一些帮助,带给自己更多的利益。

唉,在夹缝之中求生存就是这么难!

英布道:“随何啊,汉国和九江国结盟的事情还是先保密吧,出其不意也好给楚国致命一击。”

“是!”随何连连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很清楚英布的心思,但会不会具体实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回到驿馆,随何立即道:“走,去见见西楚国的使臣去!”

“随何先生,去找他们做什么?您不是说了吗?不必与他们一般计较吗?”随行的人员并不是很理解随何用意。

随何笑道:“走,我们前去告诉他们,让他们没必要等了,九江国不会见他们。还要告诉他们,我们与九江王已经结盟的事情。”

“也好,气死他们!”随从随即意识到的事情并非如此,赶忙道:“随何先生,不能这样,您刚才已经答应了九江王了。九江王要求这件事情暂时要保密,不能透露出去,就这么告诉楚国使者怕是不行啊!”

“不必着急!”随何笑道:“没事,如此喜讯怎么不能不分享给他们,且随我一道前去,且等着看好戏吧!”

随何推门进去的时候,楚国使者正郁闷地在喝酒,见到随何的时候颇为惊诧。微微愣神之后才反应过来,是和自己一道前来九江国,还被自己羞辱过的那个汉国使臣。

“汉国小儿,你来见本使臣有何贵干啊?是代表汉国向西楚国纳降吗?”西楚国使臣仍旧是高高在上的感觉,仍旧想要趁着这个机会羞辱随何一番。

随何浑不在意,笑道:“很抱歉,使臣先生你猜错了,我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一个喜讯!”

楚国使臣笑道:“什么好消息?难道天下还有比这件事更大的好消息?”

“当然了?”随何笑的很诡异,随即说道:“我是想要告诉你,我刚刚去见过九江王了!”

“什么?”楚国使臣一震暴怒,如果说两国使臣,英布谁都不见也都罢了。可是现在召见汉国人,不见自己,这算什么?当即怒道:“好个英布啊,看来他是真的有不臣之心啊!”

“你猜的不错,确实如此,九江王已经答应汉王的邀请,一同起兵共同抗击楚国!”

“什么?”西楚国使臣又是一惊,着急起来。

随何笑道:“你是着急着想要将事情报告给西楚霸王项羽知道吗?不必着急,项羽应该会很快知道这个消息的!”

西楚国使臣愣神的瞬间,九江国的太宰大人和九江王英布一道来了。得知随何没有回到自己的住处,反而是前来找西楚国人,英布和太宰就意识到要出事。随何这是不放心,还要将自己逼到没有退路的地步。

“抱歉,九江王,事已至此……”随何表现得很淡定,只是微微带有几分歉意。

英布何尝不知道随何的用意,但这事情已经这样了,何况项羽知道是迟早的事情,也没有隐瞒了必要了。

随即吩咐道:“拉下去,砍了!”

第四三四章最大的赢家

西楚国的使臣很嚣张,但很多时候嚣张是要付出代价的。他有些忽视了现在九江国的具体状况,甚至有些没有慎重在意自己的使命,以至于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英布给砍头了。

血淋淋的人头摆在面前,英布面无表情,沉声道:“随何先生,满意了吗?”

“九江王言重了!”随何笑道:“不过,杀了项羽的使臣,向天下表明了大王反击楚国的决心,与项羽这等不忠不义,背信弃义之人划清界限,足见大王之英明!”

“英明……”英布没有说下去,但是表情告诉人们,他有些不高兴。

确实如此,一旦和汉国结盟,势必意味着和西楚彻底的翻脸。项羽已经看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什么时候不高兴了说不定就会出兵杀来,所以除了与汉国加盟之外别无他法。向刘邦表明心迹,向项羽示威,最好的方式就是杀了使臣。

但是杀使臣这件事情应该是自己主动来做,而不是被随何以这种方式逼迫,自己分明交代过且不要着急泄露此时,结果……这个随何真不是好应付的人。奈何事已至此,和汉国翻脸很定是不可能的,此事只能暂且忍了。唯一的希望汉王刘邦不要像随何这样,小事可以容忍,大事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九江王,贵我两国结盟联合反楚的事情我会尽快禀报给汉王,汉国和九江国从东西两线同时出兵反攻楚国!”

英布不等随何说完,起身就走,用行动表示出他的愤怒来。也算是默然了。

“九江王生气了!”随从们看着英布远去的背影,小声说道。他有些担心,觉得随何先生做的有些过分了,这样下来对两国的结盟关系没有什么好处。

随何淡淡一笑:“他是生气了,但是不这样怎么能让他彻底下定决心呢?又怎么才能完成汉王的交待的任务呢?”

……

“大王。汉使这样做有些过分了!”返回王宫的路上,太宰大人就爱你九江王闷闷不乐,出声劝慰。

英布道:“过分又能如何,他是怕我们三心二意,算了。现在没有别的退路,准备调集军队开战吧!”

汉军和九江国同时出兵,只不过是分担了西楚国的兵力而言,自己还是要面对强大的敌人。但是不这样又能如何呢?项羽不可能容忍自己在他身后威胁淮南的安全,楚国出兵九江可能只是时间问题。除非自己交出九江国的故土,成为楚国的臣子。

这样的事情尹旭自然不会愿意,所以只能搏上一搏。至少能够多点盟友,多有支援。至于能否成功,英布看着苍茫的天空,心中空空荡荡。

回到王宫的时候,王妃吴梅邀请他过去用餐。四岁的儿子笑呵呵地扑了上来。看来可爱的儿子,英布心中更加空落落的,很是复杂。

“岳母的寿辰快到了了吧,过几天,你带着孩子们回衡山国去省亲吧!”英布一边逗着孩子,一边吩咐吴梅。

听到丈夫的话。吴梅心中陡然一沉,他知道丈夫不会无缘无故这样说,母亲的寿辰固然是事实。但是至于这样这样郑重吗?

当即笑道:“到时候我会精心挑选上好的寿礼送过去,我们就不过去了!”

“去吧,你也许久不曾见母亲了!”英布表现的很体贴,也有些坚决。

“果然?”吴梅的心情陡然间沉重了许多,往常丈夫不会这样的执着,今日这是?想起这几日九江国面临的事情。还有今日一些事情的传闻,心中的不安更加隆重了。

“大王。可是要出什么事情?”吴梅欲言又止,沉吟片刻还是问了出来,有些话还是直接说明的好。

英布知道妻子出身名门,对政治的事情多有了解,这样重大的事情一定无法瞒过他,与其让他疑神疑鬼,心有不安,还不如直接告诉他事实。

“九江要和楚国开战了,最近一段时间可能不太平,你先带着孩子去九江暂避吧!”

听到丈夫的回答,吴梅的心再一次一沉,要打仗了,丈夫却要自己离开。岂非说明这六县王都都不安全了?不由的很是担心丈夫的安全。

“不走了,六县很安全,我们留下来陪你!”吴梅没有迟疑,立即拒绝了丈夫。

英布抬起头来,眼神有些复杂……

“来孩子,吃饭了,我们哪都不去……”

“哪都不去,哈父王在一起……”孩子懵然不知,只知道和父母在一起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英布见状,知道妻子已经决定,是很难的改变的,不由地长叹一声……

……

“什么?英布杀了我的使者?”

彭城楚王宫,西楚霸王项羽听到奏报之后愤怒不已。他预料英布可能不会很听话,但万万没想到英布竟然如此大胆。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可现在英布杀了自己的使臣,是可忍,孰不可忍。

虞子期道:“是的,据说我国使臣和汉国使臣同时到达九江,英布率先接见了汉使随何,两家结盟攻打我们楚国,随即杀了我国使臣表明心迹!”

“英布真是胆大妄为,不出兵攻齐,也不救援彭城,看来他确实早有不臣之心。”项羽这会子很是愤怒,虽然有意想要攻打九江王,稳定淮南的形势。但是从心里地而言,他不希望英布真的背叛自己。毕竟是跟随那么久的部下,还是有些感情的。而且英布善战,天下皆知,失去了这样一个将领着实可惜。

而且西楚国现在可谓是众矢之的,自己也颇有些孤家寡人的感觉,英布是剩下的唯一一个盟友。结果现在这个盟友背叛了自己,西楚国就要真的孤军奋战了!而且还多了一个实力不小的敌人。当真是有些得不偿失。

亚父范增听到这样的消息也颇为沉重,要说英布完全忠诚于西楚,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他毕竟是一方诸侯,有自己的打算和利益。可让英布这么快地倒向敌人。仔细说起来自己和项羽也是有责任的。现在已经没有别的选择,英布已经公开表示要反叛楚国。不可能有拌饭怜悯,现在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灭了西楚国,保证楚国的大后方淮南不会受到影响。本来还想着主动出击,但是缺少一个合理的借口或者名义。现在英布自己给了。实,那就不能怪别人了,有些事情完全是咎由自取的!

“羽儿,用不了多久,九江国的军队就该出发了!”范亚父轻叹一声,似乎是在提醒项羽。

项羽点头道道:“九江国不足为虑,英布他也不好好想想。和刘邦结盟,哼!如今汉军还远在荥阳和成皋一带,两国根本无法连成一气,相当于是他独自一个人抗击楚国。说到底不过是刘邦想要利用他牵制我罢了!英布竟然愿意为刘邦卖命,这样选择无疑是自己找死。那我就彻底收拾了他,看看刘邦会不会帮忙!”

范增点头道:“不错,此番事情意在敲山震虎,不仅仅是震江东越国,也是给天下诸侯们都敲个警钟,和刘邦结盟。不过是被刘邦利用,没有好下场。”

“不过单单是在南方的军队不够对抗英布,何况还得小心着尹旭渡江北上趁火打劫。还是派别人去吧!”项羽思量着南方的形势,如是说道。

“嗯,桓楚和周殷也不是英布的对手,还是让龙且去吧!英布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名将,想要打败他必须要一个兵法纯熟的猛将不可。龙且作为项羽麾下第一大将,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范增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项羽点点头:“齐国的战事已经到了尾声。就让想项庄一个人负责吧!让龙且返回,再派项声为他的副将。让他们两人出兵剿灭英布。命令桓楚密切关注江东局势,压制尹旭,这次不能让任何人插手,一定要灭了九江!”

范增闭目道:“不让别人插手是对的,但主要的不是江东,老夫以为,九江这件事情尹旭应该不会主动参与进来。还是要防备着刘邦,我们的西征计划也该考虑开始了。”

“不错,这次我亲自率军出征,要让刘邦好好付出点代价!”项羽似乎是恨极了刘邦,心情很是不爽。

亚父范增轻叹一声道:“羽儿,刘邦着急着四处拉拢盟友,在背后捅我们刀子。我们是否也该考虑一下,也拉拢盟友,在背后对付刘邦呢?”

项羽微微一怔,续道:“亚父说的是魏豹?”

“不错!”范增轻轻点点头,说道:“自从彭城之战以后,中原诸侯倒向了我们,但是大部分都夹在楚汉之间,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唯一有些作用的就是魏豹,西魏国处于河东一角,西可渡过大河袭击关中北部,向南可以渡过黄河,从函谷关到荥阳一线袭击汉军,有不小的作用。”

“这倒是,上次魏豹倒向我们,及时通报消息,让开缺口,使得我们能够从容夺回彭城,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中原诸侯大部分都损失惨重,唯独魏豹一人全身而退!魏国现在也有着不小实力,出了这些事情,魏豹和刘邦之间必然接下深仇大恨。”

范增轻轻点头!

项羽道:“好,羽儿尽快派人前去联络魏豹,让他出兵从后面袭扰刘邦。也不指望他能够取得多大的胜利,只需要让刘邦烦心就行了。”

范增咳嗽几声道:“真正的事情还是要靠我们自己,那些墙头草诸侯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魏豹一个人似乎有点少,河北诸侯也可以考虑,比如常山和赵国……”

项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叹道:“河北诸侯确实是一个关键,尝试着争取吧,尽早料理了刘邦才是。夜长梦多,拖得越久越是不好!”

“嗯,从现在开始,凡事都要多上点心了!”范增嘱咐一句。

“对了,亚父,江东那边……”项羽有些担心江东的越国,尹旭什么时候都让人有些放心不下来。提到了北方诸侯,南方诸侯自然也需要加以重视,这些人都是注意影响到战略形势的力量。南方诸侯之中,九江国已经是攻打的对象,衡山国和临江国都不放在眼里,唯独越国另当别论。

范增闭上了眼睛,他深知尹旭是个巨大的威胁,但是现在比不上刘邦的威胁大,凡事都该有个主次顺序。其实其中也是多了许多的无可奈何了,西楚国虽然强大,很是同时四面树敌,风险着实是有些太大了。

“看看吧,尹旭是个聪明人,占领了我们两个郡,我们默认了,他也就该知足了,暂时应该不会做出什么不利于楚国的事情。”范增悠悠道;“再者,尹旭不会那么傻,老是做出一些有利于刘邦的事情,长此以往汉国的势力太过强大,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我算是看出来了,尹旭的计策就是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必要的时候……”

范增略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拉拢尹旭,刘邦肯定也会联络江东。但老夫以为,尹旭不会因为外在因素影响他自己的决断,尹旭一定会选择最有利于越国的策略。”

范增很是无奈,看出了尹旭的用心,却无法阻止,很是无奈。以前觉得江东之地偏僻,将尹旭封到那里,还设置了许多的障碍,就是想要尹旭从此之后一筹莫展,逐渐沦落。可是事实证明,尹旭似乎有上天的庇佑,事事顺心,越国的偏居江东反倒是一件大好事。

本来是想要压制他,但是现在却成了鞭长莫及,无可奈何。现在看似汉国的威胁才是当务之急,可是范增隐隐有些担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尹旭才是心腹之患,最大的危险。对自己和项羽而言是这样,对他刘邦同样也是如此。

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置身事外的越国,无形之中获益不少。坐收渔人之利的越王,有可能是最大的赢家啊……

第四三五章越国国策

“英布出兵反楚?”山阴城里,尹旭疑惑发问。

“是的,大王,九江国和汉国结为同盟,联合反楚!”苏岸如实禀报。

英布斩杀楚国使臣是公开进行的,在六县传的沸沸扬扬。九江国距离越国很近,一举一动可能都会关系道越国的安全。正是因此,九江国内飞影布置了大量的探子,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苏岸道:“为了表明决心,英布还直接杀了项羽的使臣,事情已经很公开了,没有半分挽回的余地了。”

尹旭轻叹一声:“英布还真是坚决了啊,不留后路!”

陈平叹道:“如此来说,看来九江和楚国要开战了!”

历史上,楚汉相争之时,九江国被项羽所灭,英布率领残部投靠刘邦,如今的情况十分相似。尹旭对此了然心中,单单是从眼下的形势看,英布此举着实是不讨好。但从各方面的情况看,英布也是无可奈何。

九江国地处的位置,还有他英布个人才能就注定了这样一个事实,隔着一条江,九江国和越国的境遇就完全不相同。

刘邦拉拢英布,是想要利用它牵制项羽。项羽要灭了九江,是要平定淮南,做到后顾无忧。所以九江国只能是这样的下场,唉!想想英布的处境,尹旭不由的轻叹一声,说起来他真的有些同情英布,这位曾经并肩作战许久的兄弟。

尹旭叹道:“诸位以为,此战胜败会如何?”

尉缭道:“九江国虽然和汉国结盟了,但是两国并未有直接联系。军队也无法联合进攻。现实的状况会是处在淮南之地九江国单独面对项羽大军,可谓是孤军奋战,九江的处境并不乐观。”

章邯道:“英布乃是天下少有的猛将,但是相比项羽差的太远,甚至是龙且都略有不及。从将领的智谋和勇武方面。九江国没有任何的便宜。从兵力的角度上,齐楚之战就快要结束了,楚汉之战现在也是在对峙的状态,楚国完全有多余的兵力调动出来征讨淮南。想来在淮南之战有个明确的结果之前,项羽不会轻易和汉军大规模开战。这样一来。九江面临的压力就更大了。”

尹旭听的分明,尉缭和章邯两人从战略和实战两个方面已经做出了论断,九江国的处境很是不好。八成还会和历史上如出一辙,九江还是会战败,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个事实,谁也改变不了。唯一有区别的可能就是英布的结局了,他是否还会按照历史上那样成为汉王刘邦麾下大将呢?

尹旭轻叹道:“寡人并不关心此战结果如何?也不关心九江国的命运。只关心此战是否会对越国产生什么利弊影响?还有英布本人结局?”

听越王这么一说,几个智谋高远的有心臣子都听出一个意味来,越王这是对英布本人感兴趣了。英布勇武善战,是少有的将帅之才,对于求贤若渴的尹旭而言。自然想要将其招纳麾下。

当然了招纳的只可能是落魄的将军英布,不可能是强盛的九江国王。李斯等人甚至怀疑,这正是越王希望的局面。至于尹旭更深层次的目的,他们自然也能察觉到。这是任何一个君王都会在乎的事情,尹旭会有这样的反应和打算不足为奇。

李斯很有自知之明,虽然自己主动的避退了。但是秦系力量在越国还是太重了。对于尹旭这种压制和削弱的举动他并不反感,更不会记恨,甚至还有几分赞同的想法。毕竟现在是越国。不因为尹旭是秦国女婿就有秦国多有相似。

尹旭和他们合作的共同目的是对付项羽和刘邦,为秦国和子婴,李由等人报仇。但是随着接触的和融合的深入,他们已经融入了越国之中。李斯很清楚事情是向前发展的,能够报仇就已经足够了。

外孙女是越王夫人,必须为子夜的将来打算。也就是为尹旭的将来打算。长此以往,他们逐渐成为忠心越国的臣子。秦系势力太大。总有一天会功高震主,会导致什么结果他们都很清楚。与其等到到时候的刀兵相见,还不如现在让尹旭逐步控制,将来也会安然自处。所以这些事情全当没听见,全力帮助尹旭就是了。

“九江的事情我们还是坐山观虎斗的好!”

尹旭道:“坐山观虎斗不假,但是不能不管不问,否则会出问题的。尤其英布和他的家人,关系的可不是一个九江,和衡山国也有着密切关系。对了,让杜殇去吧,还是像上次那样。必要的时候可以提前动手,至少要把英布的家眷给我带回来。”

李斯和尉缭对望一眼,不由的感慨,尹旭这是光明磊落啊!明知道杜殇曾经是秦国人,还是派他前往,足可见从来没打算的瞒着他们。说实在的,这样坦诚相待挺好的,以免发生什么误会。

杜殇领了命令便往出发往江北去了,尹旭考虑着单单是飞影在力量刺探情报没问题,但是要做这种大事情似乎就有些不成了。看样子很有必要在江北长期潜伏一支人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大用了。

尹旭随即道:“且先等着九江战事结束,我们也该准备了,想来只要江北的土地沦陷了。英布也不会渡江南下,我们也该开始做准备了,南方战事该开始了。”

开辟南方战线,是尹旭考虑很长时间的一个策略,也可以说是越国既定的决策。九江国在大江之南还有不少的土地,这次英布只要在江北失败,尹旭就会毫不犹豫地占领这片土地,据为己有。

然后以此为基地,向临江国发起进攻,短期之内的目的就是拿下大江之南,巴蜀一动,南岭以北的所有土地。如此一来越国就可以雄踞南方,隔江和众多诸侯相望,将会谁都不可小觑。

最好的结果就是在淮南和荆襄一带打开北上的两个突破口,无论是项羽还是刘邦,都能起到遏制和打击的可能。这是尹旭远期的愿景,也是自己逐鹿天下的第一步。之前那些只能说是崛起和自强。

“按理说是时间了,这大半年的时间我们的征兵和训练一直在进行,如今越国已经有将士十万之众。去岁粮食丰收,粮草方面暂时是足够的。屯田之后我国的土地面积大大增加,水利设施也在积极修建,今年的粮食收成可以提高好几成。还有范依兰小姐提供的财力支持,足矣支撑起南方之战!”作为越国丞相,陈平对这些事情都有了解,他的意见很有参考性。

尉缭道:“老臣建议,等九江之战结束,楚国当前的最大敌人是汉锅。等他们将军队主力都调到中原,和汉军大规模开战之后,我们再动兵。这样一来,楚国将对我们不产生威胁,毫无后顾之忧地西征,平定南方。”

“好!”尹旭知道他们所言甚是,随即吩咐道:“飞影在临江国需要加大投入,提供足够的战前情报。”

“是!”苏岸点头领命,打理飞影的绿萝怀孕之后,尹旭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就暂时交给苏岸来管理。

尹旭的目光又落到章邯身上,说道:“上将军,此番得请你出马了!”

终于有机会率领越军出战了,这是章邯来到江东这么长时来的一个愿望,当即〖兴〗奋道:“大王,请您吩咐,章邯一定全力以赴!”

“按理说,对付南方这些小诸侯,让上将军出马实在是大材小用。但是寡人想要的速战速决,同时带来震撼的效果,所以只得请你出马了!”

章邯点点头,他知道尹旭派自己出战,还意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可以重见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