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逐鹿-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饶是如此,彭越开门见山问道:“刘夫人一路远道而来,辛苦了,不知道夫人前来有何见教。”
吕雉轻轻一笑,没想到彭越问的如此直接,但她心里却没有丝毫的兴奋。一句话体现出了彭越内心倾向,也说明了对方早已做好准备的,甚至合计过利益得失,现在正等着待价而沽,讨价还价。
“不敢当,我此番前来一来是探望一下我那一双苦命的儿女,而来是奉汉王之命和彭将军谈笔生意。”吕雉当即笑着回答,有意延缓一下节奏。
刘邦的子女在彭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吕雉索性直接点明。让彭越知道自己的诚意,同时摆出一副孤儿寡母的情状来,等若是间接地告诉彭越,此事汉王已经周详地考虑过了,就不要再拿两个孩子出来说事情。
彭越也是个聪明人,自动忽略了前面一句,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即可,饶有兴趣问道:“还请夫人明示,不知道汉王要和在下做什么生意?”
吕雉笑道:“素闻彭将军英雄了得,不知道是否有心思做大生意?汉王虽然有意,也不知道彭将军的意思,所以让我先问上一句。”
陈青山开口问道:“不知刘夫人所言的大生意怎么讲呢?”
“这位是?”吕雉有些疑惑地看着陈青山,不管是真心疑问,也是出于礼貌,他必须要问上一问,也好心里有个底。
“这位是陈先生,在下的先生!”
“陈先生有礼了!”吕雉打招呼的时候已然想到,这个陈先生身份绝对不一般,在这样的场合下能随意开口询问,想来不是一般的谋士。
吕雉续道:“当日汉王西征的之时,曾经与将军见过面,对将军赞誉有佳。当今天下,群雄并起,将军难道只愿意的在项羽麾下做个守城的将军吗?”
彭越笑道:“多谢汉王抬爱,彭越才疏学浅,做个守城将军都勉为其难,至于其他……还真是两眼一抹黑,还请刘夫人指点!”
吕雉咯咯笑道:“彭将军谦虚了,以将军的才能和魄力就是裂土封侯,甚至是……”
如果单单只是裂土封侯,彭越和陈青山只会是嗤之以鼻,这样就有些太过小瞧他彭越了。听着吕雉的语气,似乎是话里有话,不知道刘邦最终的条件或者底线是什么?他们静静地等待着,等候着吕雉的下文。
吕雉故意停顿,何尝不是有意想要看看彭越的反应,若是能有最少的利益打动这位将军,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但是看到彭越嘴角的那一丝孤傲和冷酷之后,吕雉放弃了这个想法。或许从一开始张良,萧何还有韩信就已经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事情,所以才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裂土封侯,甚至是称王称霸!”
吕雉道出了剩余了半句话,厅中三人都不觉松一口气。这才是谈判的核心,双方最为关心的问题。
彭越和陈青山则是露出一丝不可察觉的欣喜,吕雉的言语之中已经透漏出来,刘邦的底线是让他为王。
如果是这样自然是最好不过,称王割据一方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尤其是彭越这样有实力有志向但是缺乏机会的人而言更是如此。自从他与信源成亲之日起,就以此为目标,后来忍辱负重投在项羽门下,长远目的还是为此。
等候这么久,机会终于来临了,彭越忍不住有些激动。
沉默片刻,彭越开口问道:“刘夫人谬赞了,只是这称王称霸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天下之地基本都是有主之地,又到哪里去裂土呢?”
吕雉知道彭越是在问自己,给他的封地在会在哪里?封王确实不假,终究不过是个名号而已,说到底最为重要的还是封地所在。
吕雉笑道:“大梁乃是中原大城,本是魏国故地,现在却被项羽巧取豪夺,听闻将军本事魏国人,若是能够重回故地,据有大梁的话……”
吕雉没有继续说下去,彭越和陈青山心中已经涌起一阵狂喜。
信源乃是信陵君后裔,当年信陵君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登上魏王之位。如果现在能够在大梁称王,无疑是圆了先人的未竟的梦想。尤其是陈青山这些相里氏的旧人,更是感觉的有些非同一般的意义。当然了,他们也清楚地知道大梁位于中原要冲之地,可能会出现四面为敌的情况。
但是相比之下,大梁对他的意义太过重大,而且按照现在形势来看,有这样一块封地就已经很不错的。至于其他地方,完全就没有可能。刘邦愿意拿出大梁来,也足可见他的诚意来,彭越心里顿时激动不已。
陈青山高兴之余却浮现出一丝担忧,不会是自己和彭越的身份泄露了吗?转念一想,刘邦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事情,唯一有可能的就是西魏国……可是那些老家伙们都死光了,天下还有谁知道自己的存在呢?更让他得意的是,若是占据了大梁为王,魏豹等人该是怎样的表情呢?
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隐瞒客套的必要了,彭越直接问道:“汉王的意思给出大梁之地?”
吕雉轻轻点点头:“是的,大梁中原要塞之地,正缺少一位梁王,虚位以待将军。”
“梁王!”
彭越心头一震,一个莫大的诱惑在心里泛起,让他着实难以拒绝。项羽当初以诸侯联军盟主的身份在关中分封,刘邦现在也是诸侯联军的盟主。那么他的分封也是完全有效力的,能够得到别人承认的。
陈青山问道:“刘夫人,感谢汉王给出莫大的恩典,需要我家将军做些什么呢?还有这梁王何时才能受封登基呢?”
第四〇〇章归去离兮
何时受封登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承诺再好,不能兑现的话又有什么用呢?
吕雉知道对方已经心动,说道:“两位也都知道,这大梁是项羽讹来的土地,现在名义上属于西楚国。若是项羽不败,将来等他回师争夺,少不得一场恶战。若是有了这彭城为前沿,阻截西楚军队,如果能彻底打败项羽,将军也能更为安心些不是?”
彭越心中一笑,刘邦能够给出这样重的利益来,必然是有所求的,除了彭城还有别的吗?
吕雉续道:“项羽杀害义帝,做下这等不义之事,受到天下人的指责,将军若是为其所蒙蔽,于将军的名声和清誉都不大好。”
彭越笑道:“那是自然,彭越正想着联合汉王和众多诸侯共同讨伐项羽呢?还请夫人返回告知汉王,请他前来共同驻防彭城。只是……”
吕雉知道,口说无凭,没有凭借如何能让彭越信服呢?
吕雉点点头:“多谢将军深明大义,现在大事未成,现在并未公布消息好时机。等汉王前来彭城打败项羽之后,将是将军登基之时。那时候大事已定,将军也立下大功,更能服众。”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上面写明是要册封彭越为梁王。
彭越看着上面的文字和朱砂汉王玺印,不由的砰然心动,他也清楚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吕雉递过说道:“将军且先拿着,只待到时宣布即可,现在时机未道,还请将军以大局为重。今日夜已深了。待我去见见一双儿女,明日清晨将军昭告天下讨伐项羽,我返回大梁奏明汉王如何?一道出兵,共抗项羽如何?”
不待彭越回答,吕雉补充道:“两个孩子尚且年幼。汉王虽然着急相见,如今着急赶路,车马劳顿,带着不大方便,还请将军代为照拂几日?”
吕雉等若是变相告诉彭越。至少还有一双儿女为人质,可怜天下父母心,她和刘邦不会不顾子女的性命,在此事上耍什么huā样。吕雉是有见识,有心智的女子,她不会为了一时得失而误了大事。他知道汉军不进入彭城,休想救出儿女。有些事情只能忍痛答应。
陈青山看在眼里,有些明白了刘邦为何会派吕雉前来,同时赞叹:此女非同小可啊!
到了此时,彭越哪里还会有什么犹豫,当即点头答应下来。一场雷霆风暴正在酝酿之中是,随时都将爆发。
……
张良赶到大梁与刘邦商议,吕雉出使彭城游说彭越的同时,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男子离开关中,沿着武关一线出关中,往东南而去。男子年纪不大。却是气度非凡,眼神之中更有着一股不同寻常的英气。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汉国兵马大元帅韩信。
萧何与张良的本意是让他留在关中负责训练新兵。但韩信心念家乡的佳人和恩人,执意南下探亲。张良和萧何也不好阻拦,只好允许他南归探亲。
萧何一路上异常低调,一来是因为现在身份敏感,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二来是归心似箭,想要早些回到故乡去见到梦中之人。
再次看到波涛晃动的淮水时。韩信的心情与当年已经截然不同。尤其是看着眼前的城池时,更是唏嘘不已。甚至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
山南水北为阴,城池位于淮北北岸,故名淮阴。
走在淮阴的大街上,韩信不由的想起了过往的种种,想当初自己不过是个怀才不遇的小人物。尽管心怀大志,却怀才不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在淮阴可谓是受尽了白眼和嘲讽,甚至在街头受到胯下奇耻大辱,虽然韩信不愿意想起那段屈辱的事情,但是过往的场景还是在不经意间浮现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韩信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有些冷酷,有些苦涩,到最后有些得意。当初胸怀大志,始终不移,因此忍辱负重活了下来。目的就是为了留下有用之躯,好有一番大作为,现在已经成功了一多半。现在他回到这里,就是想要告诉世人,他韩信回来了,名震天下,荣归故里。告诉他们,当年他们小看了自己。
今日回来就是想要见见那苦苦守候的人儿,当所有人都对自己冷眼相看的时候,她始终坚信自己能够一飞冲天。韩信在想,若非她用温情来鼓励,自己怎么可能会有这么一天。还有淮河之畔,那个素不相识的漂母,当自己饿的几乎晕倒的时候,正是她的一碗热羹就了自己。
今日我韩信回来了,回来报恩了!要让她们知道她们没有看走眼,他韩信确实做到了,完成了当初的承诺。
走在城南的街道上,看着那些低矮的房屋,心中涌起了久违的熟悉感。韩信竟然踟蹰在街头许多没有挪动一步,也许这就是近乡情更怯吧!
许多之后,韩信才一步步地走到那有些破旧的小院门口。当初就是在这里,彼此诀别,彼此许下诺言,之后分别离开的。离开数年,不知道她还好吗?
韩信想要伸手敲门,给她一个惊喜,可是触手的时候才发现柴扉虚掩。推门进入,亲兵们识趣地站在门外,没有跟进去。
可是片刻之后,他们看到一向稳重冷静的韩元帅发疯一般地跑了出来。院子收拾一如既往的整洁,可是整洁的有些过头了,屋子里空空荡荡,器物上的灰尘已经很厚,似乎很久不曾有人居住。
“她去哪了?她还好吗?”
韩信和亲兵的到来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许许多多的邻居跑出来看热闹。的偏僻的街市上从未见过排场这么大的人,众人全都指指点点的。一个平平常常的女子家门口何以会有这么多人。
韩信看到他们的时候,急忙冲个过去。
“你……你是韩信?”一个老妪看着他迟疑地问道,毕竟她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左邻右舍的人全都认识。
韩信一眼就认出了老妪的身份,上前恭敬道:“陈大娘,我是韩信,韩信回来了。”
“看样子,你真的出息了,穿这么好的衣服,还有这么多随从!”陈大娘受宠若惊,当初那个声称有大作为的年轻人真的出息了。
韩信哪里顾得上那么多,当即问道:“陈大娘,香凝她……在哪里?”
“香凝?唉,她不是你接走了吗?”陈大娘有些不解地看着韩信。
“什么?我接走了?”韩信顿时如坠云雾之间。
陈大娘笑道:“前些日子香凝生了重病,来了些人,说你现在发达了,当上什么元帅,派他们来接香凝去团聚的。也得亏他们到来,治好了香凝的兵,又将她接走了。”
“啊?”
陈大娘略微思索,补充道:“对了,还有河边浣衣的那位漂母,也一并接走了,乡亲们都说你知恩图报呢!”
韩信一颗心如同坠入冰窖之中,难以置信道:“陈大娘,什么的时候的事情?来的都是些什么人您知道吗?”
陈大娘有些不解,疑惑道:“难道人不是你派来的?”
韩信摇摇头,继续追问。
陈大娘思索着回忆道:“一两个月了吧,那些人说话不是我们淮阴口音,听着好像是北方人。”
北方人?韩信蓦地一惊,淮阴现在属于西楚国治下。莫非是项羽和范增得知了自己的来历之后,带走了香凝和漂母想要要挟自己?
正在此时,陈大娘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对了,他们的口音和当年的那个县令很像。”
韩信记得以前的淮阴县令是秦国从关中派来的,关中……韩信蓦地想起了写什么,震惊不已,莫非是他们……难怪他们能放心地让我南归,好啊!好啊!
韩信心头巨震,心情极为负责。自己不将她们接过去就是担心会有这么一天,可是……谁曾想到,防不胜防啊!韩信有种被戏弄,被人胁迫的感激。拳头紧握着,骨节咯咯作响,显示了他的愤怒。
在一片惊疑声中带着亲兵匆匆离去,取道九江国直接北上,现在又必须要去见见他们,问个清楚。
走到九江国境内的时候,他的心情已经平复下来,不似当时那样的冲动了。他觉得此事有必要从长计议,弄清楚来龙去脉之后妥善处置。同时心中也泛起一个念头来,那就是必须要尽可能地增强自己的实力,保护自己心爱的之人。
为了心爱的人,他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此时此刻,或许更应该感到大梁或者荥阳去,他觉得那是最适合等待的地方。
走在九江国的大道上,韩信惊讶地发现许多的士兵正在调动,起初他以为是英布调兵北上支援西楚国。如果是这样,彭城之战的状况就更加复杂了。可是略微探查之后,才发现大军是在向南〖运〗动,方向似乎有些不对。
看来南方也不太平啊,韩信看着远去的队伍,脸上若有所思……
这些事情应该难不倒他的,韩信看着南方轻叹一句,现在他没有别的选择。转身义无反顾地向北走去,没有丝毫的停留。
第四〇一章按兵不动
六安,九江国都城。
九江王英布站在王宫的高台上,看着远处的天空和青山,心情很是复杂。
秦国灭亡不到一年时间,关中分封也才半年多一点,可天下形势变化之快着实让人惊叹。随着汉军出巴蜀平定关中之地,继而出函谷关东征,短短时间内,西楚国一家独大的霸主地位就不复存在了。
刚刚平静的天下再次战火不断,或许战火旧爱从来没有熄灭过吧,总而言之变化太快,甚至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来到九江国做诸侯王已经半年多时间了,但是英布一直觉得自己并未能脱离西楚国的阴影。曾经是项羽麾下的将领,到了现在依旧有人这样认为,甚至还将其列入项羽麾下无大将之列。
也许这样的称号对别人而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殊荣,可是对英布而言却是个牢笼一般。正是因此,九江国在天下人的心目中自然而然地,就划归到了西楚国实力范围内。
可是事实上呢,从到达九江国的第一天起,英布就想要自主,不受他人管控地做好这个九江王。想法固然是好,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先是项羽下令让他截杀南下郴州的义帝。好在义帝的船在江心沉了,虽然他一直认为此事和越王尹旭有关系,但是拿不出证据来。而且从当时的种种迹象表象,尹旭完全可以于此时脱开关系。
反倒是自己,必将事情是发生在自己九江国境内的,听闻刘邦讨伐项羽其中一条罪名就是诛杀义帝。如果说坐实了这一点,那么自己似乎也脱不了干系。说不定还会背上个帮凶之名。所以英布很是郁闷,自己莫名其妙地卷进了项羽的纷争之中。
前段时间项羽讨伐齐国田荣,再次发来信函,让他率军前往支援。这一次,英布没有轻率地奉命行事。他犹豫了,觉得有必要和项羽划清界限了。但是毕竟西楚霸王的太过强大,也不能轻易得罪,所以最终的结果是,九江国派出了四千兵力支援作战。做做样子。
英布知道项羽不高兴,说不定等到收拾完了田荣之后还有可能掉过头来对付自己。这段时间一直有些惴惴不安,前几日项羽派来信函,不仅没有对之前的事情有任何的诘问,还有一件人让人惊讶的消息。
英布有些难以置信,项羽竟然让他率军接管会稽和豫章郡的防务。
某种程度上,项羽的意思是相当于将这两个郡划归到自己治下。九江国的国土凭白扩展了许多。当然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英布转念一推敲便明白了此事的来龙去脉。汉王刘邦兵出函谷关直扑彭城,越王尹旭平定南方,崛起江东。都是一些让人惊诧的消息,也对西楚国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齐楚之战尚未结束,这边刘邦又气势汹汹而来,项羽已经有些顶不住这样的攻势了,若是这个时候南方的尹旭再插上一刀,西楚国很有可能分崩离析。为了换取时间。各个击破,项羽有意将南方的两个郡交给自己,目的就是为了阻止尹旭北上。最好是九江国和越国打起来,好保证西楚国后顾无忧。
由此可见,这些事情已经让项羽有些焦头难额了。否则以他那刚愎自用,傲然天下的性格怎么可能做出如此妥协呢?想来这些计策都是范增的主意,看得出老先生考虑事情很周全,不过对尹旭似乎也很是担忧。甚至有些畏惧。
若是等项羽腾出手来,打败了田荣和刘邦之后。这两个郡的归属又该属于何方呢?英布不想被人利用,但是莫大的诱惑摆在前面。这是一个群雄并起,逐鹿天下的时代,每个诸侯都着急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扩大自己的实力。如今有这样一个机会,难道就要这样随便放过?
英布不由地想起了越王尹旭,早些彭蠡泽为盗匪的时候,他们便彼此熟悉。说道对尹旭的了解,英布比项羽,刘邦等人更为清楚。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对能力超强,志向远大,尤其是那深不可测的非凡之处更是让人捉摸不透。
想当初两人并肩作战,手足袍泽之情身后。尹旭还曾经数次帮助自己,对自己也算有恩。仔细说起来,若非尹旭,自己怕是娶不到吴芮的女子。若不是吴家的女婿,今时今日能否有这样的成就,裂土封王更是遥远了。
出兵会稽和豫章,无疑可能会和尹旭兵戎相见,一来这恩将仇报的事情不能做。二来,说实在的,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英布真的不想和尹旭开战,他心里全然没底。说到底,这也是项羽和范增挑拨离间,让他们互相消耗的计策,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正是如此。
可是若是不出兵,无疑会惹怒了项羽,若是项羽此战获胜,缓过神来无疑会怪罪下来,到时候又该如何应对呢?而且,当尹旭占领会稽和豫章的时候,江东之地尽数落入他的手中,以尹旭的志向和能耐他能满足偏安一隅吗?那么他下一步的计划又将往何处呢?
北上争霸,逐鹿中原,位于江淮之间的九江国无疑是必经之地。到那时候,尹旭会主动向自己动手吗?
英布不得不想的更远一些,所以项羽的这个安排无疑是给他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出兵也不是,不出兵也不是。现在的越国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弹丸小国,已经不是九江国所能比拟的,夹在两个强大的诸侯之间无疑是一件非常痛苦的时候。
当然了,若是项羽完全战败的话,那完全可以考虑出兵占领西楚国的泗水郡和东海郡守,从而扩大领地和尹旭划江而治。但是北方战况到底如何,不能太过的孤注一掷,否则有可能万劫不复。
英布一时间为难不已,真不知该如何处理,当然了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做。不管将来如何决断,该有的准备还是要有的,所以他先调动了部分军队,前往边境之处,先试探一下越国的反应。同时也是看看北方的局势变化,暂时按兵不动,结合各方情形再做决断。
……
山阴,越王宫。
越王尹旭步入一所宫苑时,李玉娘和嬴子夜正在陪着一老一少两个女人讲话。
“老身只是淮水之畔一个普通的浣衣漂母,哪里住过这么好的房子?”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老妪激动不已。
身旁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子,沉静之中透露几分温和贤淑,容貌也颇为娇媚。相比之下虽及不上李玉娘和嬴子夜,不过仍算得上是容貌出众了。
窈窕的身形,青丝垂肩,红唇微动,虽只是一身粗布钗裙却也不妨碍她的美貌。唯独这身体显得过于销售,颇有些弱不禁风的感觉,脸上更是没有几分血色,病容尚未消退。
少妇少了几分局促,却多了几分牵挂,问道:“夫人,是韩郎接我们来的?他现在在哪?还好吗?”
“韩夫人不必担心,韩元帅一切都好,过些日子你们都能团聚了。”
女子和老妪讶然看着一个龙行虎步的年轻人,眼中满是疑问。
李玉娘和嬴子夜都在走上前来恭敬道:“大王,韩夫人和漂母都已经接过来了。”
“大王?”
少妇和老妪都是一惊,被眼前之人的身份给惊到了。
李玉娘嫣然道:“此乃越王!”
少妇和老妪刚刚想要上前见礼,被尹旭阻拦了。
“韩夫人,漂母,不必多礼!”尹旭上前道:“韩元帅受我推荐,目前在汉王麾下效力,寡人与汉王是盟友,接夫人过来也是为了夫人的安全和健康考虑!”
少妇不是别人,正是韩信的心爱之人香凝,有夫妻之实却无夫妻之名。这会子听尹旭一口一个夫人地叫着,不免有些淡淡的羞涩。至于老妪,当年在淮水之畔给了韩信一口饭吃,当时那个年轻人口口声声一定会报答的。老妪根本没有当回事,但是现在看来是确有其事啊!
韩信出巴蜀的时候,尹旭不知道他是否还会回来。当他带着汉军走出巴蜀的时候,对于尹旭而言最大的作用已经起到了。尹旭随即吩咐绿萝,放飞影的人前去淮阴找到两人,接到淮阴来,不管韩信是否归来,这么做都是有好处的。
当飞影的人赶到淮阴的时候,香凝正在重病当中,贫苦无力医治。飞影的属下不敢怠慢,立即请医问药,等恢复的差不多了才带着两女南下。
“韩夫人身体好些了吗?”尹旭见到香凝脸上病容未去,出声询问。
香凝恭敬道:“多谢越王关怀,已经好多了。”这句话实心实意,毕竟若非飞影,只怕他已经香消玉殒,再无见的韩信之日。
“越王,韩郎他现在……?真是他托越王接我们的?”
尹旭淡淡一笑:“韩信现在已经是名震天下的大元帅了,至于其他的夫人放心就好了。想想若非韩元帅说起,寡人如何知道夫人的居所和身份?”
这一点香凝倒是完全相信,自己也就罢了,尤其向漂母乞食一事少有人知。
尹旭说道:“夫人放心在山阴住下吧,待北方战事平定,寡人会送夫人前去和元帅团聚的。”
香凝刚刚想要再说什么的时候,一名侍女匆匆来报:苏岸将军有紧急军情禀报!
第四〇二章先下手为强
尹旭接到奏报,匆匆赶到御书房,这个时候北方任何的消息都显得格外重要,都是事关身价性命和前程的大事。
“怎么了?可是彭城有消息了?”尹旭一进门就开口询问。
待看到诸位重臣们的表情都有些异常的凝重时,尹旭发觉事情似乎有些不妙,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到苏岸身上。
苏岸禀报道:“大王,飞影急报,英布出兵了,现在大军集中在九江国和西楚国的边境上,兵锋直指豫章和会稽!”
作为距离越国最近的诸侯国都城,六安无疑是飞影重点关注的地方,早已布置了精干人手。
尹旭心里咯噔一下,不由得有些沉重,最新全心全意将心思放在刘邦和项羽身上。对英布虽然也有防备,但现在看来,很明显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没想到他在这个敏感的时候突然插进来,若非飞影及时传回消息来,只怕是真的要措手不及了。
尹旭追问道:“具体什么情况?九江大军是要出兵江东?”
苏岸回答道:“大王,英布集结了五万大军,现在在边境上按兵不动。从形势上看是要出兵江东二郡,不过从那里掉头东进,也可以直接出兵西楚国的泗水郡,我们以为英布南下的可能性还是更大一些。”
尹旭很清楚,若说英布要和项羽开战,可能性确实比较小。那么他陈兵边境是什么意思?此时此刻,出兵江东似乎不是和项羽宣战。而是和自己过不去,英布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尹旭坐下之后,脸上的表情凝重了许多,心情自然而然地也有些沉重。举目看向众多臣子。问道:“诸位如何看?”
高易率先说道:“英布现在陈兵边境,应该是我们存了相同的心思,都想趁着项羽在北边腾不开手脚的手,在江东获取利益。”
“获取利益,扩大地盘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他是打会稽和豫章的主意,只怕就不是这么简单了。”苏岸补充。
章邯说道:“如今我国向边境调兵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按理说英布想要得到消息也不难。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要有此打算的话。这居心就有些叵测了!”
“江东二郡土地肥沃,是难得的鱼米之乡,若是能够掌控起来,无论是粮草还是赋税都是极大的补充。英布有心思也是意料之中的。但是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江东,他应该已经认识到一个事实,他的敌人不是西楚国桓楚,而是我们越国!”
董翳试探着说道:“其实,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英布出兵江东,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援救,占领两地。”
尹旭轻轻摇摇头:“这样怕是有些不对,可以和英布开战。但是不能以援助西楚国的名义出兵。别忘了我们和刘邦还有盟约关系,这都不打紧。关键的是现在天下诸侯联合反楚者众多。我们救援项羽,在大义上无疑就站在天下诸侯的对立面。我们将来的一举一动就会很被动的。”
“那怎么办?难道要容许英布南下横插一足?这样我们的北上之路可就被完全阻隔了……”
江东二郡对于越国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占据了整个江东才能有一个完整的基地发展,提供后援支持去征战。北会稽和豫章都是平原,河湖众多,土地肥沃,是重要的产粮基地。越国南方的疆域山地过多,北方大江沿岸平原无疑是个巨大的补充。
在战略上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拿下了北会稽和豫章,意味着将西楚国的势力完全清除出江东。江东之地就成了铁板一块,完全属于越国。有大江天险作为阻隔,就不怕项羽大军前来征讨,越国就可以高枕无忧地瞅机会渡江北伐。
一直默不作声的陈平说道:“对了,英布动兵之后,桓楚是什么意思?可有什么动作。”
苏岸说道:“桓楚的军队一直在南方防备着我们,并没有向西北调动兵力,或许他以为有大江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