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杨彪摇了摇头,见刘辩心意已决,只能黯然离去。
他知道杨浪不会伤害自己,同族相杀传出去杨浪的名誉也算是彻底毁掉了。但想要在那么多人面前,把刘辩夺走却也不可能。为今之计,只能是迅速下山,寻找那水遁离开的刘协,或许还能有所转机。
“钜子,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眼看杨彪挥袖而去,杨浪看向人群里面的王越。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答应先帝护送少帝前往巴蜀,那就先把人送到那里。至于以后的事情,再说吧!”王越想了想回道。
其实这不奇怪,他本来是钜子,但林铭却也是传承者,南下到了吴越之地,到底有和林铭抢权的意思。但有些东西,就算他不想,真的到了南方也很难保证,所以索性不去,也省了不少的麻烦。关键待在汉中,也能把情报网给建立起来,到时候受惠的还是李煜。
“有劳钜子!”这话却不是王越所言,而是刘辩亲自道谢。
“好了,继续耽误下去就不好了,我们快点行动吧!陛下,杨某麾下会派出五十名特种部队,在暗中护送陛下前往巴蜀!”杨浪向刘辩说道。
“有劳爱卿!”刘辩点了点头,这些部队都是真猛士,有他们护送这一路会安全许多。
“至于他们怎么办?”王越看了看这些被包围的执金吾士卒。
“你们打算怎么做?”杨浪决定给他们一个机会。
“我等愿意追随将军!”有过半直接宣誓效忠,随即又有两成,最后三成不免有点迟疑,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家人还在司隶,不好远行。
“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我特区的士卒,至于是否能够进入军队,回去接受考核再说。不过杨某保障,在特区绝对不会有人歧视你们,欺负你们,剥削你们!至于有家人的,告诉我一个地址,我会派人通知他们,愿意去特区的就去,不愿意的我们也会给他们留下一笔丰厚的钱财!”杨浪看着那群士卒说道。
“多谢将军!”这下终于是没有顾虑,所有人纷纷回道。
众人迅速离去,整个北邙山也开始安静了下来。道馆不多时也是人去楼空,只因为它存在的意义,已经没有了!
另外一方面,杨彪灰溜溜的下了山,结果自然也没有遇到刘协。后者一路逃难,结果却是发现了一户人家,乃是赋闲在家的河南中部掾闵贡屋舍。得知居然是陈留王,闵贡惶恐将其收留,沐浴更衣并且吃了点东西之后,这才询问事情的始末。
得知事情的始末后,闵贡也不敢怠慢,询问陈留王打算如何去做。后者说打算回雒阳搬救兵,毕竟在长期若有若无的熏陶之中,刘协的确很亲近那些世家,或许心里也认定,父亲之所以治理不好国家,主要是因为听信了阉党的谗言,远离了这些贤臣的关系。
到底是个七岁的小孩子,很多的事情其实都还没有个明确的概念,别人灌输什么就是什么。也怪董氏,为刘协招来的先生,就来自世家,这不刚好给对方灌输这种理念的机会?
闵贡闻言也觉得只能这样,于是连夜带着刘协下山,实则未必没有把刘协交给袁绍,换取一些好处的意思。
谁知道刚下山,遇到的却不是袁绍的部队,而是刚好来到这一带的董卓前锋部!
第69章 刘辩被死亡
董卓部历史上是何进招入雒阳,但是在粮草尚未准备妥当的情况下,便带着三千轻骑迅速到达。后来若非李儒以计谋使得袁阀不敢动手,或许其已经遭了毒手。
这个时空里面,董卓却是彻头彻尾刘宏的人,真正的帝党。关键还是刘宏也没有历史上那么狼狈,所以能第一时间通知他过来。有李煜的提醒,董卓却是想把粮草补给都给准备妥当,这才带着数万大军迅速来到了北邙山上。
按照原本的计划,他会第一时间找到两位皇子,然后把皇子送到巴蜀。不过董卓也有他的想法,退居巴蜀的确是一条退路,但这样也相当于汉室直接放弃了整个关中和关东地区,董卓并不希望天下大乱,关键是他认为只要有了绝对的武力,世家也必须要屈从于他。
大西北其实就是这样的地方,那里马贼横行,羌胡游荡,没有强大的武力,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死去,又或者什么时候被人抓回部落成为奴隶。
在这里,礼仪道德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唯一能够贯彻的便是丛林法则。久而久之,当这个观念根深蒂固的时候,董卓就认为依靠这个法则,能让世家妥协,至少在死亡和族灭的威胁下,世家必然会对他妥协。如此,他就完全能够达到,扶天子以治诸侯的目的!
是的,他要走权臣的道路!他要成为大汉最有权力的臣子,然后改变这个不公平的世道!要说他其实也没有错,打算拯救这个崩坏的世道,只能说他选择的路线太非主流了!
他把士卒都派了出去,搜索整个北邙山地区,结果等到的不是刘辩,而是陈留王刘协!
最初和闵贡相遇的,是他的部将樊稠。当他看到一个臣子装扮的存在,带着一个孩子的时候,便把他拦了下来。闵贡看着自己被那么一支部队包围起来,担心刘协受到伤害,无奈之下只能告诉对方,这是陈留王刘协。
樊稠第一时间向董卓汇报,大军立刻汇聚了过来。董卓当然要问,刘辩去了哪里?
“兄长被阉党带上了山上,却不知道去往何方!”刘协到底是次子,无论汉帝表面上多么喜欢他,关键的东西根本没有告诉他。
或许是看他太亲近世家了,担心计划会泄露出去。或许当他有一天去陈留就番的时候,自然会有卫兹告诉他实情吧?只可惜历史上卫兹死得早,刘协和臣子回来之后,对曹操也是很没有好感度,是故曹操执行最后的遗诏:当扶则扶,扶不起则留后!
“立刻加派人手,进行搜索!”董卓立刻对左右吩咐到,“殿下莫惊,臣必然会找到陛下,并确保其无庾!”
“有劳董州牧!”刘协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关键手头没有什么力量的情况下,只能寄望于董卓能把兄长找回来。
或许是被那些儒生教导了太久,此刻的刘协倒是的确有几分潇洒俊逸的风范,再加上行为举止彬彬有礼,给董卓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都说今上木纳,而陈留王聪颖识大体,如今看来或有此事,董卓不免在心中暗道。
识大体?何谓识大体?说穿了就是识趣,不和臣子对着干,但不和臣子对着干的皇帝,距离亡国和成为傀儡还远吗?!
又过了两个时辰,董卓几乎把整个北邙山都给搜了一遍,结果却是什么都没有找到。他们到底来得晚了那么两个时辰,这就使得杨浪他们已经抵达了外围的隐蔽据点。
类似这样的据点却不是李煜或者墨门建立,而是刘宏为了这次计划准备多时。唯独那一千士卒比较显眼,杨浪把他们打算,以一个特种部队带五六个士卒的方法,把他们带到南边,至于盘缠暂时由墨门负责支付。
士卒们已经脱去了衣服,只是随身带着一把武器,就如同游侠一般开始南下。就算遇到朝廷的追兵,以士卒那一口雒阳口音,也可以免除不少的麻烦。
期间董卓部队找到了杨彪,当他注意到陈留王已经被董卓保护起来之后,变得更加是失魂落魄起来。所有的算计都被打乱,关键他意识到杨浪那么久一直帮助他们走向资本主义和共和制,只怕一开始就没有安好心。
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已经努力了很久,该有的准备已经做好,就等着这次行动后,逼迫袁阀采用共和制,并建立国会。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说要停止就能停止的了!
刘辩到底会去哪里,说真的杨彪很难肯定。在他看来很有可能是去了吴越那边,然后李煜打着刘辩的名号,在吴越建立个政权什么的。却没有想到,刘辩根本不会去吴越,而是去了巴蜀。
分开也不是不好,至少陈留王还在,只可惜却在董卓这个武夫手里。董卓他们的印象里面就是一个粗鄙不懂规矩的蛮汉,刚愎自用而且很不懂规矩。陈留王落在他的手里,对他们的计划有很大的影响。
好在董卓现在要找的是刘辩,而不是他杨彪,知道他是执金吾后,就让其离开。杨彪也第一时间回到了雒阳,寻找各家阀主,商量后续行动如何开展的问题。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当董卓的确是找遍了北邙山,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的时候,他算是放弃了。显然,他意识到别的人也收到了刘宏的密诏,然后过来接应刘辩和刘协。
好在董卓知道刘辩是打算去巴蜀,立刻吩咐众人封锁前往巴蜀的所有要道,仔细盘查每一个过往的百姓,务必要把刘辩留下。
同时也知道继续呆在这里也不是办法,雒阳因为袁绍冲入皇宫之中,已经是乱成一团。更别说何进的弟弟何苗,更是动乱之中被杀。乱兵冲入其家中,把何府上下全部杀死,在这个时空,没有曹操把尹氏纳为侍妾,以至于这位美女也香消玉殒,何晏自然也不复存在。
“叔父,不好了!”袁绍慌慌忙忙回到了府邸,跑向了袁隗。
“什么事情慌慌张张的?那么大的人了还这样!”袁隗正在等待消息,见袁绍这狼狈的样子,知道情况只怕不妙。
“刘辩不知所踪,刘协却已经被董卓保护了起来!如今整个宫里都是董卓的人,我们的人根本进不去。董卓打着保护陈留王的名义,不许我们进行探视,另外已经派出了不少的人手前去寻找刘辩!”袁绍急忙说道。
“刘辩还没有被他找到?”虽然是帝王,但说真的本来已经计划好改朝换代的袁隗,的确已经不把刘辩放在眼里了。
“的确,似乎杨彪也曾经去过,不过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值得怀疑的是,他麾下的一千士卒,居然都没有跟着他回来,也不知道是死是活!”袁绍连忙回道。
“看来杨彪应该知道刘辩去了哪里!另外派人跟着董卓那些士卒,看看他们到底都做了什么,务必要想办法先一步把刘辩弄到手!只要刘辩在,就算刘协在他手里也无关紧要了!”袁隗想了想当即下令道。
“喏!”袁绍不敢迟疑,立刻出去安排了起来。
经过了一天的赶路,墨门已经带着刘辩出了函谷关,董卓这个时候哪怕就是把所有出关的路都给封锁起来,也没办法再拦住汉中的刘辩。至于尾随而至的袁绍,自然也是如此。
杨浪却是先一步,马不停蹄的朝着特区方向奔去,他怀中的东西太重要了,以至于根本不能托付给别人。这玩意一天没有妥善的保管起来,那么就很容易出事。
他算是明白了,北上救援刘辩或许是假,李煜真正的目的,或许就是为了这个玉玺。只是他如何知道,这个玉玺,会因为动乱,随着宫女掉落枯井之中?这在他们的出来的时候,还应该是一件尚未发生的事情,心中不免暗道:这李煜莫非会未卜先知不成?
又过了三天,袁绍和董卓都没有找到刘辩,而后者已经安全进入了汉中,开始接受张衡的保护。与此同时,三天前赶到雒阳的曹操得知此事,也是马不停蹄的朝着汉中那边奔去。在函谷关的时候,他的部队稍微被董卓部阻拦,却也是凭着武力直接冲关而去。
至此,董卓几乎可以肯定,刘辩已经去了益州。要去益州,首先就要过汉中,就算是汉中地形也是多山多丘陵地形,根本不适合骑兵大规模作战。眼看自己占不到便宜,只能放弃去寻找刘辩,同时在李儒的建议下,他已经有了另外的想法。
袁绍追击无果,无奈之下只能和其他门阀河流。在投入了那么多资源,做了那么多的准备之后,却什么回报都没有,甚至很有可能一切回到原点,这让袁绍甚至是袁隗很不高兴。饶是这样,却也是无可奈何。
“为今之计,只能逼迫董卓进入共和制!关键是刘辩不知所踪,万一他到了特区,受到李煜的拥护,并且以此划江而治该当如何?”杨彪早就想好了下一步的对策,于是把这个提议,还有关键的问题给抛了出来。
“简单,我们联合董卓,拥立刘协上位便是!至于刘辩,就说他意外身亡了!到时候不管是谁打着他的旗号,我们可以说是假的,只要大家都不承认,那么刘辩就是死了!”袁隗也是个狠人,直接就宣布了刘辩的死亡。
“善!”一众阀主想了想,也觉得这个最稳妥,趁着刘辩没有跳出来,他们决定让这件事情尽快落实。
在杨浪回到特区,把东西交给李煜的时候,果然一众门阀连同董卓,宣布刘辩身亡的消息,然后宣布帝位又陈留王刘协继承!甚至公开对天下宣告,任何打着刘辩名义作乱的,都是假的,号召天下英杰‘共讨之’!
显然,他们已经把目标,直接对准了李煜的特区。只可惜,从一开始,他们就想错了!
p。s: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第70章 丁原讨董卓
同一天,曹操抵达汉中,带着麾下这数万大军,连同马腾加入刘辩麾下。刘辩也一改以前的木纳,虽然没有直接把这些臣子当成棋子来使唤,却也是迅速整顿军队,安抚人心。
低调了许多年的刘辩,此刻完全露出了他隐藏起来的獠牙和利爪。无论是治国安邦,还是兵法韬略,居然都丝毫不逊色。以至于之后收到这个消息的李煜,都不由得怀疑这刘辩是不是穿越者。
后来仔细一想也就释然了,其实历史上,刘辩根本连表现的机会都没有,甚至真正治政的机会都没有就死了。就算有一身的才华,又有什么意义?结果最后落得木纳胆怯,懵懂而无能的名号,也算是天下第一奇冤。
很难想象,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汉中的力量整合了起来。
与此同时,卫兹居然也开始举族搬迁到了这里。显然也意识到刘协没办法顺利就番,于是索性全力帮助刘辩。大量的物资和钱财汇聚过来,卫兹也因此成为了刘辩的钱袋子,协助荀彧总管汉中这里的财政。
荀彧的妻子唐氏,父亲乃是唐衡,而唐衡是刘辩妻子唐妃的叔父,是故荀彧和刘辩也就成了连襟。如此荀氏也是最大限度的帮助刘辩,除了荀悦和荀衍在特区服务,荀谌尚未出仕,家族里面最出名的两个子弟荀彧和荀攸,都来到了刘辩的麾下听用。
荀氏在颍川书院的人脉也开始迅速发挥出来,大量的寒门或者世家弟子,也第一时间随着荀彧前往,其中就有曹操早期的军师娄圭,还有钟繇、毛玠和杜袭等。
武官方面,有曹操、曹仁、曹洪等曹氏将领,夏侯惇和夏侯渊两兄弟,更有马腾,以及逐渐成长起来的马岱和马超。小一点的还有马铁和马休,另外曹操他们在西北也收服了不少的将领,其中就有名为阎行的猛将,更有梁兴、侯选、成宜、杨秋、马玩、张横、李堪和程银这本来应该是韩遂八部将的存在。
当刘辩稳定了汉中,正打算开始打出旗号,把益州全部纳入麾下的时候。却不想雒阳那边,董卓居然连同世家宣布了他的死亡,这让刘辩不免心痛,好在却也在预料范围内。
荀彧早些时候,已经告诉了他这个可能性,但没想到董卓居然真的敢那么做,真是枉费刘宏对他百般维护的栽培!
“姐夫,为今之计,我等该如何是好?”刘辩只能把荀彧招了过来问计。唐妃是荀唐氏的族妹,所以私下为了表示亲近,刘辩就叫荀彧姐夫。
“陛下若要称呼臣,可称呼官职或者表字即可,姐夫二字,臣受之有愧。再则以陛下的身份,也不宜过多亲近某个臣子!”荀彧却是先就称呼上的问题进行上谏。
这是真的把刘辩当成自己人了,否则的话这番话根本没必要说。
“朕明白了……那以文若之见,如今我等该如何是好?”刘辩点了点头,虚心受教。
“这世道已经开始动乱起来,到底还是谁强谁才能说了算。我等不需理睬,关键是尽快把整个益州都给打下来才是关键。好在益州牧不得人心,五斗米教已经开始准备煽动百姓起事,到时候我等趁机攻占整个益州便是!”荀彧缓缓说道。
“那朕是否要打出自己的旗号?”刘辩不免问道。
“善!不管别人承不承认,陛下必须要打出旗号,让天下人明白,在雒阳的那些都是一群乱臣贼子,甚至可以号召天下英杰讨伐之。
比起没有正统意义的陈留王殿下,陛下您更具有大汉法统!虽然未必会有什么实际意义,但至少不会让我们变得被动!甚至在攻打益州的时候,还能够带来不少便利!”荀彧点了点头,把打出旗号的好处说了出来。
“那有劳文若立刻通告左右文武,前来大殿议事!”刘辩点了点头,立刻下达了命令,这个时候基本上是争分夺秒,慢了一步就被动一些。
与此同时,在特区里面,得知如今的局势发生了如此变化后,很多人的心情都变得很古怪。少数人比如袁涣和荀衍,他们最初是希望能认可朝廷,但显然刘协已经成为傀儡,而董卓和门阀把持的雒阳,是否符合法统这点也值得怀疑。
好在荀衍很快就收到了家族那边的来信,表示让他继续呆在特区帮助李煜。更告诉他刘辩已经抵达汉中,即日将在益州正式登基。
至于李煜这里,荀绲的意思是继续让他帮助李煜,能劝他服从刘辩的话最好,不行也最好要促成特区和刘辩的结盟关系。
实在到了某个关头,他和荀悦两人,最好全心全意帮助李煜。两人到底是旁系或者庶出,就算放弃也不会太心痛,但若是李煜能成事,那么至少可以保全荀氏。得到信件之后,荀衍私下和荀悦商量了一晚上,最后已经不纠结于是否要听从雒阳朝廷的问题。
袁涣见荀衍闭上了嘴巴,也知道事情有蹊跷,只是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索性也闭上嘴巴,看看到底未来会走向何处。
在李煜府邸的密室里面,他小心翼翼把传国玉玺给放了进去。只要有了这个,至少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他能够让一切变得更符合法统性。说到底这本来就是锦上添花的存在,谁没有实力就随便把它拿出来,甚至直接称帝,那就会如同原本历史上的袁术一样倒霉。
就算拥有它的消息泄露出去一样麻烦,孙坚就这样直接被乱箭射死。说起来,现在孙坚那厮,似乎还在当着他的长沙太守吧?
据说丁原已经开始南下,却不知道是去投奔刘辩,还是去了雒阳。或许谁都不知道,丁原的侄女,便是曹操的正妻丁氏。通过曹操,丁原其实就是隐藏着的帝党。君不见历史上董卓要废立,他却直接跳出来,反应如此剧烈?!
这次丁原南下,却不知道是不是信了刘辩已经死去的消息,所以打算去雒阳扶持刘协吧?只能说古代的消息传递太糟糕了,只怕他在并州那个偏远的地方,还没有得到消息,说刘辩已经前往巴蜀,曹操也跟了过去的消息。
李煜更关心的是,他是否会和董卓打起来,关键是,吕布会不会依然杀了丁原,加入董卓的麾下。历史到这里其实已经开始大幅度的改变,但只怕还有些旁枝末节在历史的自我修复作用下,有可能会依然出现。
只是如今门阀和董卓混在了一起,这诸侯讨董是否会有,只怕都是未知之数!
如今,特区已经有部分的官员,主要还是社会党的党员们,开始鼓动自己独。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政权。不过李煜还打算观望一番,毕竟要当出头鸟,也应该是益州那位先带头才好。他吸收火力的效果,比自己不知道强大了多少,何必要费神当出头鸟?
同一时间,雒阳皇宫之中。
刘协已经完全沦为了傀儡,至少他被董卓和世家,直接推上了皇帝的位置上,接受了群臣们的膜拜,算是真正当上了皇帝。但是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只因为董卓和门阀的联合起来,几乎是把他彻底架空。
说难听点,他如今不管发布什么政令,符合世家和门阀利益的那么没问题。若是相反,则政令甚至连出皇宫都没办法做到。
私下,他甚至听说,门阀算让董卓组建名为国会的东西。后者却似乎并不打算这样,只想着当一个权臣。两者之间的矛盾开始升华,逐渐演变成西凉军和禁军之间的争斗。打破这个平衡的,便是丁原的到来!
董卓没有按照先帝的命令,把刘协带到巴蜀,丁原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他背叛的这个事实。又得知刘辩已经死去的消息,顿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麾下数万大军每天消耗的粮食可不少,不能耽误太久,他正在为这个头痛着。
“义父,执金吾杨彪求见,他带来了大批的粮食和补给!”吕布却是在这个时候走进营房里面,向他汇报道。或许知道丁原不会见,所以把杨彪送来物资的事情也说了出来。
“让他进来!”果然是知父莫若子,哪怕是义子,丁原闻言脸色顿时好了许多。
“属下杨彪,见过丁州牧!”杨彪不多时便面带笑容进入了营帐之内,向丁原作揖。
“杨大人无需客气,此番前来,不知所谓何事?”丁原并不打算和他废话太多,在整个雒阳里面,执金吾虽然有军权,但实际上还是一条小鱼小虾,不值一提。
“属下此番前来,是希望丁州牧能发义军,消灭董卓逆贼,与我等诸位朝臣,共建共和!”杨彪拱手,郑重其事的说道。
“共和?”丁原算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汇。
“事情其实是这样的……便是这样,共和制度能够避免君主乱权,也能保证君主能千秋万代永存不灭。对大汉还是对我们都有好处,丁州牧不妨考虑考虑?”杨彪把共和制还有它的好处,关键还是如今的世道变化都给说了出来,显然他也看到丁原的脸色越来越凝重,知道对方已经上钩。
宪法和国会的概念,丁原是第一次听说。在刘辩已经身亡,刘协还小的情况下或许这是对他和汉室最有利的结果。关键是若他能进入国会,也必然会是权臣的一份子,不得不说这个诱。惑很大。
杨彪表示禁军会第一时间起兵,帮助他讨伐董卓,胜算非常大。
丁原想了想,权衡了利弊之后,便答应了下来。次日,起并州数万大军,兵临雒阳城下,其更是扬言,要董卓放弃兵权,告老还乡,否则便要奉天讨贼!
第71章 天下大势定
雒阳城中,董卓的下榻之处。
实际上就算是原本那个时空,董卓也是在迁都长安之后才开始自暴自弃起来,或许夜宿宫廷什么的也未必存在,毕竟用这种手段抹黑某人,也是士人最擅长的事情。
若非如此,如何能凸显出讨董的正义性?
董卓在雒阳就有一个府邸,一般到了他这个身份,若是在雒阳没有一个落脚的府邸,那会被人看不起,除非家族彻底没落,才会选择把房子卖出去,或者被人抢占。就算再没有能力,在京城周围买下一个房子也是应有之举,各个朝代都不例外。
“文优,你觉得共和制是否可行?若不可行,我们应该何去何从?”董卓整个人感觉衰老了不少,带着几分无奈的眼神看向李儒。
硬要说的话,其实这就是李煜带来的变化。主要还是丁原来得太快,使得董卓根本没有来得及把这些禁军士卒完全掌控。如今虽然有监视着,不让他们有所行动,但禁军若真的暴起,与丁原部里应外合,这就会存在一定的未知因素。
更根本的因素,就是原本大家只是坐看袁阀和董卓争,但如今牵扯到共和制是否能够落实这点,门阀已经上了船,自然不能够再无动于衷。又因为率先发展商业,最近这两年家族的收入提高了数倍,使得可以招募的家丁兵,甚至掌控的禁军比例再次提升。
禁军不知不觉变得不再是绣花枕头,关键还有西园八校这支部队,不算上军校尉部,剩下七部也具有很高的战斗力。若非董卓带来了数万大军,而且控制了刘协,只怕双方早就因为利益问题争吵起来。
董卓会承认刘辩已经身亡的事实,并且与世家一起把刘协扶持上位,固然是有着他的利益诉求,关键还是向世家门阀妥协。
目前放在他面前的,就那么两条路:要么同意共和,要么和世家门阀内外联军打一场。
雒阳城城墙很高不假,但城墙这玩意主要是对外的防御手段,笼中鸡造反,城墙的防御效果就要差了许多。正是考虑到这个结果,所以董卓现在真的非常无奈。
“共和制的确有不少好处,对岳父来说却没什么好处。盖因国会构成几乎都是世家门阀,岳父只占据一个席位,能造成的影响很低。且岳父的想法,不少都侵害到这些世家的利益,他们只怕很难支持岳父。
如此就算建立共和制,岳父也不过是边缘者,没有半点好处!”李儒当即回答道。
其实一开始董卓就已经否定了共和制,否则他不会考虑不合适的情况下要如何去做。他要做的,就是把为什么要否定共和制的原因说出来。
李儒看了看董卓,后者显然也是那么考虑的,这才把后续的计划说出来:“如今我们看似处于劣势,但陛下在我们手里,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如何把这个优势彻底的发挥出来,这就是我们应该去考虑的事情。至于禁军和丁原的问题,其实无关紧要。”
“那我们该怎么做?”董卓闻言,立刻来了兴致,似乎也抓住了什么。
“迁都长安,徐徐图之!”李儒说出了第三个选择。
不需要妥协,也不需要和别人打,只需要把皇帝迁徙到长安,把函谷关关闭,那么不管是朝臣还是丁原都只能干瞪眼。
到时候在长安组建新的朝廷,全部都是他董卓自己人的朝廷!如今不缺启蒙的手段,李煜就是在没有人才的情况下,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他董卓也可以慢慢把听命于自己的人才培养出来,到时候把关中地区治理妥当,再图谋关东为时不晚!
甚至于,把关中地区作为一个试点,推广他的政策和思想。若成功,那么可以进一步朝着全天下推广,若失败,那么如何改良和如何完善也不至于那么困难,损失也少点。
董卓越来越是那么一个道理,于是也不再颓废下去,甚至脸色也变得红润了许多。
“可是,我们如何瞒过臣子和丁原,把陛下送入关中?要知道,万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丁原发生了战争,战乱之中很有可能会伤害到陛下!”董卓突然担心了起来。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