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喝了这酒,只怕以前的那些酒都喝不下了……”典韦突然感慨了句。
“扣除番薯酒和玉米酒,用稻米、高粱和粟米酿造的粮食酒也会少量供应,也和这玉米酒这般浓烈,你就放心喝便是!”李煜闻言打趣道。
“老典我还真的要去买来尝尝!”典韦大笑,其他几人也是有些意向。
在自治区之外,世家封锁高产作物的输出,甚至不断宣传这三种作物有毒的虚假情报。当然其实谁都知道,虚假消息到底是虚假消息。不过他们需要的是在这三年内封锁住就好!
只是吴越地区,三种高产作物根本欺骗不了百姓。这三种作物对土地的要求不大,关键是产量高,而且还能有各种用途,以至于不少自耕农,甚至是山民都有开始弄到种子耕种。去年只是少量种植,今年已经开始大范围种植,并且获得了丰收。
奈何没有粗加工和深加工的技术,试图用番薯和玉米酿酒,口感又没办法和自治区酿造出来的相媲美。最后甚至番薯酒和玉米酒都成为类似饮料一样的东西,但好歹能卖出去。
今年的收获丰盛,扣除留下来吃的部分,还有兑换成稻米或者粟米的部分,剩下的拿出去卖了不少的钱。其他地方不收购,但自治区收购,只是价格不高。对于百姓来说,缴纳了赋税之后剩下的,都是他们的纯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哪里还敢嫌弃价格低?
有了钱,自然是在自治区里面逛了逛,发现启蒙三件套非常便宜,据说一次购买还能进行为期三天,每天三小时左右的拼音培训。
百姓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或许买一套的钱有点高了,不过他们几个乡亲筹钱买一套,然后推选一个人去学习,最后再回来教给大家便是。如此买一套就能好几个人收益,分摊下来又不需要多少钱。
购买者家中大多都有儿女,舍得买书自然是为了让儿女有机会读书。参加培训的人这三天基本上都是睡大通铺,学习以外的时间甚至找点扛货的活计来做做,赚点外快什么的。
参加完培训之后,靠着拼音这书本上的字也大概能通读了。回去之后找根树枝在地面上,或者找个沙盘边读边写,至于什么意思以后再慢慢理解。
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字大多都是简体字,长期练习下来,以后就会逐渐习惯自治区的这个标准。久而久之,要练回繁体字就没那么容易了,若简体字不被大汉所接受,那么这些长期读自治区出版书籍的学生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在自治区里面出仕!
或者,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学习繁体字。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他们才高八斗又如何?这世道,到底还是拼爹看家世的时代!
不管如何,今年吴越的百姓,甚至不少世家依靠这高产作物都赚了不少。对自治区自然也有了些好感,甚至已经开始有些小世家找到了李煜,表达了自己的善意和结交的意向。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朱治的姐夫施崇,他来拜访李煜主要还是朱治的引荐,否则岂能随便一个人就能见到他?施崇的妻子刚刚有了身孕,即将初为人父,他自然是容光焕发。
李煜却是发现,施崇的脸色有点苍白,应该是身体方面不是很好。离别的时候也不免提醒他好好保重身体,要知道历史上就是由于他的早早故去,所以朱治才会收养他的儿子施然作为养子,这才有了以后的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
第一轮的棉花开始收获,在去籽之后,通过纺纱机迅速纺成棉线和面纱,然后通过飞梭织布机,源源不断的纺织出棉布,并送到染坊里面印染成各种花色进行出售。
不过按照李煜的意思,对外销售价格定得很高,这还未必有货!作为福利,所有军人都分到了两套御寒用的棉衣,两套秋季作训薄棉衣。这种布料更结实,手感更绵软光滑,而且更吸汗,深受士卒们的欢迎,就算在关羽等人也不例外。
御寒用的棉衣,没有了羽绒服那种臃肿,却依然非常的温暖。只是目前不过是秋季,所以还没有穿的必要。可惜的是这玩意还没办法全面推广,毕竟目前棉花产量太低,以至于御寒用棉衣的价格偏高,比羽绒服还贵了许多。
今年的棉花,基本上也就足够官府的官吏,学院的学生,还有上万士卒们的衣服。市场上甚至都没有哪怕一匹布料出售,让一般的百姓只能眼馋了。
感受到了棉花的好处之后,李煜大手一挥,扩大了明年的棉花种植范围。承包了农田的百姓在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之后,对这种新颖的作物也是欢迎至极。
与此同时,随着造纸厂在各地陆续建立起来,大量的草纸、两家的宣纸开始流入市场。
李煜在这方面完全没有走精品路线,完全是薄利多销。廉价的纸张关系到他后续的政策,所以容不得他吝啬。甚至于只要不亏本,半卖半送都无所谓!
如吴郡顾氏和徐州糜氏,由于和李煜开展了合作,今年自然也是赚得盘满钵满。再加上他们已经再次确认了高产作物的产量,经过家族内部的协商,最终决定逐渐从粮食产业上放手,开始投入到工业和商业上面。
主营还是造纸、木制家具、糖加工和酿酒等……徐州这里就有甘蔗出产,只是种植量稀少,今年度糜竺决定,把四成的田地用来种植甘蔗,其他六成全部改种水稻,下面的佃户也不敢有意见。
一则是糜竺的名声很好,佃户都信服他;二则他已经把自治区里面的水稻收成情况,详细告诉给了所有佃户,出于对他的相信,佃户决定先种上一年看看!
吴郡顾氏则主要经营磨坊和造纸,粮食加工业也开始涉及。依靠蔡邕的这条线,他们买到了不少粮食方面的加工技术,主要面对扬州地区进行收购和加工,最后出售。
两家已经从传统的粮食贸易,转向轻工业。时间还不长,不过随着赚到的利润增加,再加上粮食价格的暴跌,大规模投入到轻工业之中也就理所当然了。久而久之,两家或许会成为大汉最早进入资产阶级的存在。
甚至于考虑到黄巾起义后,或许压制不了高产作物的传播,几个传统的老世家,也开始转向轻工业。不能说立刻转移,却加大了这方面的比例。
他们开始钻研,钻研自治区泄露出去的所谓罗马共和制和资本主义思想。其中罗马共和制显然很符合他们的利益需要,偶然在雒阳聚了聚,提出要不要搞这个?
只可惜袁阀箭在弦上,投入了那么多,如何能够罢手?只是心里也清楚,就算改朝换代,只怕也会直接进入共和制,想要当独揽大权的皇帝,怕是不行了!
于是,自然而然的,袁阀就有点恨起了李煜……
第126章 瘟疫大爆发
时间一nn的过去,李煜刻意低调的进行发展,是故也没什么大事发生。日子就这样平平稳稳的过着,进入了公元182年。
年初,其实按照农历计算此刻依然算是辛酉年12月初,怀孕了38周之后,卞玲珑终于是到了临盆的日子。为了这天,李煜几乎是在181年11月就开始准备各种东西。
比如干净的床单和被子,消毒用的酒精,还有婴儿的纸尿布,这时代这个也算黑科技。不过在知道用途之后,卞玲珑却是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管它是怎么来的,关键这是丈夫为她即将诞下的孩子准备的,这就足够了!
“这种程度的奢华,只怕陛下都没有资格享受……”这是林铭的评价,他偶然看到了李煜准备的这些纸尿布,当知道是一次性对之后,不免感慨道。
这纸张的质量非常绵软,摸起来也非常舒服。只可惜吸水性和扩散性太强,不适合用来写字。但那么高级的纸张,用来给婴儿****股,而且还是一次性的,就显得太奢侈了n。
也就是如今廉价的纸张已经出现,否则的话他断然会严厉批评一番。
“多大的人了还包这玩意?再说我若是进贡一批,你觉得我这是该赏还是该罚?”李煜笑着反驳道。
林铭顿时就无语了,感慨:这人长大了,有些东西果然是一去不复返了。当然,这是李煜看着他那复杂的表情,脑补的结果……
接生婆子也准备妥当,都是四邻八里经验最丰富的,至少有接生五次以上经验才算入围,之后还要考虑接生的成功率,还有接生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应对处理,合格才录用。
如此选定了三人,贴身伺候着,直至临盆的那天。
李伶和谢环自然看在眼里,心里有n不是滋味。李煜什么都好,就是视线都在卞玲珑身上,以至于根本看不到她们两个。
不同的是李伶已经看开了,如今她就是李煜的妹妹,她很享受有两个哥哥呵护的日子。
谢环则是若有若无的看向杨浪,两人的关系如今有n近,再加上杨浪的出身和他那不自觉间散发出来的忧郁气质,已经开始引起了她的注意。
你能像姐夫一样呵护我吗?她此刻的眼神里面,就带着这样的询问。
杨浪显然也在留意着周围的一切,包括谢环那幽怨的眼神。好在他的情商没有问题,迟疑了瞬间后,微笑着n了n头。这也让后者,此刻的心情好了不少。
在万众瞩目下,卞玲珑为李煜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这是一个八斤重的大胖娃儿,虽然有n像褪了毛的猴子,不过却让李煜感觉到种血脉相连的感觉。
伴随着一股惊天动地的哭声,接生婆子们开始用温水为他清洗,甚至生疏的给他包上了。还有两个负责照顾卞玲珑,用干布为她擦干净身体,清理下半身,处理胎盘……
前后花费了半个小时,李煜这才有机会抱一抱他的嫡长子。
“孩子可取了名字?”林铭上前道贺,顺便问上一句。
“早想好了!他叫李昊,哈哈,这个名字霸气吧!”李煜大笑着说道。
“名字的确霸气,但是不是有n大不敬了?”林铭顿时满头黑线,李煜什么尿性他清楚,无非是昊字拆开,意指‘日天’罢了。
也不想想,当今陛下可是自称天子,你把别人的老子给……你让别人怎么想?
“昊是无限广阔的意思,要想歪了那是你的事情,老子可没有承认过!李某就是想让昊儿他,有个比他老子更广阔的未来罢了!”李煜逗弄着小李昊说道。
今天的李煜有n失态,不奇怪,毕竟刚刚当了爹。
“好吧,就当做是这样吧……”林铭知道和一个不正常的人谈话很辛苦,索性不说。
和李煜不同,大汉皇帝刘宏的日子却不是那么好过。
这不正月才好不容易大赦天下,结果二月就爆发了瘟疫,范围不断扩大。其直接后果就是受灾区最严重的地方,扣除县城还有活人,几乎十里八里都看不到个活人。
从巴蜀之地开始泛滥,然后波及到江夏等地,甚至有朝着吴越之地扩散的可能性。
这个时代还没有防止瘟疫的药物,对瘟疫是什么也没有概念。普遍认为这是上天的惩罚,主要是朝中有奸佞,或者是君王失职。
如此矛头自然指向了刘宏,反而是放任那些或许已经感染了瘟疫的百姓,继续游荡。然后把瘟疫继续朝着别的地方扩散出去。
终于,瘟疫出现在了豫章,扬州刺史把这件事情作为紧急情况处理。同时派人告诉所有郡的太守,务必要把瘟疫留在豫章,否则的话若扩张,首先拿豫章郡的太守算账,瘟疫爆发地的郡守也要承担责任。
这个消息送到李煜手中的时候,瘟疫已经开始在豫章郡内泛滥。谁也不知道这玩意到底是怎么传播开来的,只知道它正在朝着周围扩散开去。
有病人死了,然后更多人感染上了瘟疫,最后郡守甚至把一个村,甚至一个乡的百姓全部杀死,这才稍微控制了一下。只是士卒根本没有防疫的知识,在和死者接触的情况下,很容易也会感染上瘟疫,最后又带动了瘟疫的扩散。
“瘟疫,该死的!豫章爆发了问题,距离我们这里不足百里!瘟疫随时有可能扩散到我们这里,怎么办!”大概是到了四月份,李煜正在为今年似乎有n旱过头了烦恼,却不想林铭却是火急火燎的跑过来对他说道。
“急什么?我记得刚刚才把瘟疫防护知识手册,送到印刷局那里。这笔钱政府出,务必要每个百姓,甚至是山民都要人手一本!只要注意好,瘟疫其实并不可怕……关键是已经染上瘟疫的患者,如何处理才是关键!不过一般的药物,已经交给医院了!”李煜回道。
“你已经安排妥当了?要知道,那可是瘟疫啊!”林铭怎么都不敢相信,也想不透为什么李煜可以那么轻松,难道瘟疫变得不再可怕了?
“现在要担心的问题,是水源不足,开春之后雨水稀少,今年只怕会减产。不想的话最好快n把水利建设起来……另外还有一n,这防疫手册,适合献上否?”李煜看向林铭。
“交给杨浪处理,他懂!”林铭想了想回道。
“给!你懂的!”李煜随即就拿出一本小册子,大概五十多页这样,丢给了杨浪。
杨浪接住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瘟疫的产生和防治手册》。
名字很长,却是一目了然,尤其是这本书的内容,让他好奇心迅速膨胀。索性翻开看了看,才发现原来瘟疫居然是这样来的,只是李煜怎么知道这些的?
“算了,我想办法处理……”杨浪挠了挠头,最后就离开了。
许久没有联络杨家的死士,过程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两天后终于对方找上门来,杨浪把东西交给了对方,表示这或许能够帮助老大人更进一步。只是对整体的策略,或许有一定的影响,让他考虑清楚再用。
所谓的大局,就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宏。这次瘟疫,刘宏并未下罪己诏,换言之是打算死扛到底。世家们也在一步步紧逼,只是效果不佳。
继续熬下去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世家没有那么傻,显然会在这方面放过刘宏。反正可以拿来用的炮弹一大堆,不缺这一发!
三天后,杨赐就收到了来自死士,或者来自杨浪送来的手册。杨浪早些时候,就表示要和杨家断绝关系,这次把东西送过来,的确值得怀疑。
仔细看了看,发现里面大多都是错字,不过好歹可以通读。不过既然是错字,那么肯定不是杨浪偷偷抄写的结果,而是直接把原本的手册给送了过来。
这件事情,墨门和李煜,只怕也是知道的。或者说,故意借助了他的手。
“他说了什么没有?”杨赐看向那死士。
“浪少爷说了,这件事情对老大人有好处,但也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的计划。是否要用,取决于老大人!”死士不敢隐瞒,据实回道。
“哈哈哈,看来这李家出了个不错的人才啊!这是打算韬光养晦吗?如此杨某就谢过这份大礼了!”杨赐闻言大笑,进一步通读并背下手册,将其焚毁后,这才另外用繁体隶书默写了出来,甚至做了一些润色。
第二天,他就在朝堂上,把这个手册献给了刘宏。同时声情并茂的,讲述杨家如何千辛万苦,受惊了多少折磨,这才发现了瘟疫的真相云云。
只是刘宏是明白人,这种写作风格完全就是自治区一贯的风格,杨赐不过的代劳者。所为,不过是低调做事,免得锋芒继续暴露而已。
他也就承了李煜这个情,不得不说若这个手册所言是真的,那么不仅这次瘟疫,以后再爆发瘟疫,也能够把灾难压缩到最小了!
明面上的献书者杨赐,提前被任命为太尉,不知道历史过程的他,自然行礼拜谢。至于额外的一些珠宝赏赐,对‘研究者’的抚恤,他则不是很放在心上。
“立刻找人实验,若属实,则抄写下来,个州各郡各县都得常备这个手册!若是有了这个手册,以后还让瘟疫肆虐的,别怪朕不讲情面!”刘宏郑重的宣布道。
其他世家,尤其是袁逢非常不是滋味,尤其是杨赐有种背叛协议的意味。若非他朝着自己眨了眨眼,只怕袁逢已有n恼怒他了。
如今,且听听他打算怎么说……
第127章 最后的宁静
大汉迅速做出反应,发动超过五百多个士子进行抄写,每人抄写一页,最后统一装订成册,首先重n《手册》送到瘟疫高发地n,然后逐渐向外围州郡送达。
得到手册后,地方官府迅速隔离患者,用生石灰消毒处理。对重症患者进行诊治,《手册》上面的药方大多有用,这次爆发的瘟疫主要是痢疾,用《白头翁汤》基本可以治愈。
不过少数还有别的症状者,效果未必会好,不过对于官府来说,能救下绝大多是人,便是好事。至少,总比以前全部死绝好一些。
勒令所有百姓必须要饮用煮开的水,不要触碰病患的粪便或者衣物,这些东西不是撒上石灰,就是用石灰水浆洗。甚至人都要进石灰水里面清洗一番,洗去头皮上的那些虱子。
不仅仅是外面的州郡,自治区也是积极宣传。
墨门的好处彻底释放了出来,自治区88%的百姓都加入了墨门,如此只要林铭一声令下,自上而下立刻贯彻下去,然后由外门弟子到处宣传,医匠随时做好应对措施。
第一例瘟疫出现在山民身上,立刻进行隔离。所有的百姓,甚至是那些偷渡过来的山民,都发放《手册》而且还是人手一册,墨门外门言传身受,不仅为他们义务启蒙,而且还教会他们看这本标注了拼音的《手册》。
整个自治区迅速反应起来,结果就是瘟疫并未扩散,然后就被消灭。
“话说你这样太高调了!”林铭颇为头痛的说道。
“难道我就要先让瘟疫扩散开来,出现死亡才开始防治?”李煜反驳道。
“问题是,别人出了那么大的问题,我们自治区却轻易解决,这叫别人如何自处?如此一来,却是不知不觉间把周围的官员都给得罪了。
再则,那么快就反应过来并作出行动,有心人肯定会知道,到时候难免弹劾我们居心不良,甚至《手册》从何而来都会被探明。”林铭无奈的说道。
“按照你的意思,难道我们要牺牲一部分百姓?”李煜有n不满意了。
“他们不是自治区的百姓,只是一群没有登记过的山民!不要和我说自治区的构成就是山民,你应该清楚!”林铭严肃的说道。
“他们之中突然出现瘟疫,是不是和墨门有关?”李煜突然反问道。
“和墨门无关,这n你可以放心,让自治区染上瘟疫和墨门的利益是相冲的。不过这场瘟疫扩散那么快却并不正常,具体原因我们正在调查。但可以肯定,不管幕后黑手是谁,他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自治区感染上瘟疫,传播速度还是路线都太巧合了!”林铭回道。
“他们在试探我们?”李煜这才严肃了起来。
“或许只是某种程度上的试探,我更担心的是,如果我们没有手册,甚至不懂得防疫的话,自治区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对方的想法很危险,我们要小心!”林铭说道。
这不是开玩笑,若李煜不是穿越者,没有那么多的手段和认识。这场瘟疫绝对能够把自治区的人口毁掉三成,对自治区的经济绝对有毁灭性的打击。关键这甚至会耽误春耕,导致今年收成的下降,若真的是认为,这已经不是开玩笑的级别了!
“什么时候能知道答案?”李煜问道。
“已经确定了一个可能性,那就是袁阀!”林铭回道,“为了封锁高产作物,他们投入了更多的本钱,因此迁恨于我们大有可能!具体还需要查证,不过也要小心对方进一步盯紧了我们,到时候要做别的事情,只怕就不太容易了!”
“所以我们还要怕了他?”李煜很不爽,别人都算计在自己头上了居然还要忍?
“大局之下,有些东西必须要放下!不过若真的是袁阀,那不仅仅是对你,也是对我们墨门的挑衅,不管如何,都不会让袁阀继续逍遥下去!不能让他们付出什么实际的代价,但也要讨回那么一口气!”林铭肯定的回道。
要说如何正确的报复别人,还不需要担心被反算,墨门有他们的一套办法。李煜也清楚这n,于是就交给他们处理。
三个月后,墨门已经肯定袁阀是这次事件的幕后元凶,开始行动!
所有受灾区的世家,第一时间收到了一封信函,里面详细记载了袁阀的所作所为。这些世家或许不敢有所作为,但肯定会不爽袁阀。
控制瘟疫甚至故意引导瘟疫,显然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的底线。袁阀做了不少隐蔽工作,但墨门还是挖了出来,这也是多亏了原本墨门的情报系统。
墨门那么做,当然也不是希望袁阀会认错,或者这些门阀会帮助他们讨伐袁阀。
只是在一个深夜,袁逢的卧室突然传出一声惊雷,不仅把主梁给击毁,甚至引起了大火,大火迅速蔓延,最后把整个袁府都给烧毁了。
这一天袁隗、袁绍和袁术刚好不在家,使得他们幸免于难,但在家中休息的袁逢,最后不知道花了多少功夫,才在废墟里面找到了他那被烧焦的尸体。
是的,这就是墨门的报复,用的是林铭研究出来的黑火药,甚至用了n引火之物。一般来说墨门很少会这样直接刺杀,这样只会把他们推到风口浪尖。不过这次出师有名,先头工作做得好,事后雒阳更是传出袁逢多行不义,遭到天谴的说法。
世家有了墨门的告知,自然知道是什么情况,知道这是墨门的刺杀,不过对方并未牵连到更多无辜的存在,也没有让袁阀伤筋动骨。真的要怪,只能说袁逢所为已经脱离了人道,另外自家的防护工作,做得也太差了n。
袁隗和袁阀自然是力争,不管是否他们的错,首先要找出凶手!为袁逢讨回公道!
只是以大汉的侦查效率还有通讯能力,再加上其他世家敷衍了事,是否能够找到真凶,就不得而知了。袁阀知道墨门是凶手,只是当他们意识到别的世家的态度后,不免也只能从明面上的声讨,改为暗地下的较量。很不巧的是,在这方面,墨门比他擅长!
持续到七八月,最终不了了之,但可以肯定,袁阀和李煜的仇恨已经形成……
同一时间,受到四月份大旱的影响,今年的粮食价格果然大幅度提升。自治区的高产作物和其他粮食产量多少也受到了些影响,好在也少不到哪里去。李煜这段时间大力发展水利灌溉,使得农作物收旱灾影响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板楯蛮终于平定,朝廷只是任命了曹谦作为太守安抚,后者不久便拜服。
时间到了183年,小李昊已经开始会牙牙学语,第一次叫爸爸的时候,李煜无比欣慰。期间卞玲珑也有打算继续要多几个孩子的意思,不过李煜怕她辛苦,表示过几个月再说。
卞玲珑拗不过他,只能依他所言。作为一个传统的女人,她自然想要给李煜多剩下几个孩子。人丁兴盛则家族兴盛,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不过李煜并非不要,而是迟n再要,这n她就不能反驳什么。更别说,李煜也不是放空她几个月,只是恩爱之前做了n准备工作。
这个时候的大汉朝,在刘宏的控制下,或者说自从在西园开设了市集之后,大量的金钱汇聚过来,使得宦官势力迅速膨胀,甚至也发展出了不少汉魂组织的成员。
大长秋赵忠问题的确是有,但别人的家族却来自冀州,是刘宏固有的势力范围,而且家族成员庞大。不考虑良莠不齐的情况,却是迅速铺开局面,使得刘宏对地方的掌控迅速提升。其结果自然是所谓的‘阉党势大’,从183年开始,阉党尤其是以十常侍为主的宦官集团,再次登上政治舞台,作为帝党帮助刘宏应对世家的步步紧迫。
世家似乎也有所退缩,或者说有意放开一些不重要的地方,给刘宏制造胜券在握的错觉。后者见到阉党势力迅速崛起,世家开始退缩,似乎已经看到了大汉中兴的曙光。
183年同样是灾祸不断,夏天的旱情甚至比去年还要严重,中原地区几乎是颗粒无收。
却不想到了秋季雨水又是一股脑的下来,进一步导致减产,别说是中原腹地,就算是自治区也受到了影响,好在食物依然充足。
张角已经开始磨刀霍霍,相约是在甲子年3月5日,即清明节前后造反。换算成公历的话,便是公元184年4月10号前后。
此刻的****义,已经开始进入雒阳传道,其实是联络内侍封谞、徐奉两个内应。其实这两个内侍,何尝不是帝党的人?
他们一直为帝党联络太平教,成为直接的联络人,****义或者说背后的张角承诺,到了3月5日那天,会起兵帮助刘宏,消灭雒阳几大门阀的阀主,这是刘宏投资太平教的目的。为此,刘宏甚至承诺可以庇护张角的女儿张宁。
刘宏不知道的是,张宁,也就是如今的黄静,甚至还有没有被人所知的黄乱,都已经在自治区,成为李煜的亲传弟子,贴身带在身边庇护。换言之,张角这次不需要再畏惧什么,现在跟在他身边的作为‘张宁’,其实不过是个假货!
这次的起义,张角要让世家还有帝党知道,就算是棋子,也是会反抗的!哪怕没办法动弹,也能长出棱角,刺伤下棋者的手!
或许是暴风雨之中的宁静,到了公元183年的11月开始,一切都变得非常的平稳。
没有灾难,没有政治斗争,朝廷一团和气,所有世家也最大限度的本分做人,甚至都很少聚集在一起。时间在一nn的过去,等待的这个时间,叫人压抑得呼吸都觉得困难。
“要来了,你可有准备?”林铭冷不防问了问李煜。
“你们准备好了没有?!”李煜笑了笑,起身朝着身后高呼。
“时刻准备着!”十大校尉,及麾下万名士卒和中下级军官们,顿时齐声高呼!
第2章 黄巾乱爆发
公元184年1月,当然按照农历计算,如今不过是癸亥年12月中旬。
马。元义奉命来到雒阳传教,之后更是陆续有五百弟子以各种名义潜伏进来,等待指示。借助传教的名义,马。元义和雒阳权贵们联络,当然也少不得作为帝党的徐奉和封谞联络。
原本计划已经制定完毕,只待农历3月5日张角举旗为号,宣布起义,他们就杀入袁阀的府邸,把里面的袁隗诛杀,当然顺带会把袁绍和袁术给灭掉。
只要袁阀伏诛,那么世家就没有了首脑,后续只需要汉魂分化拉拢,借助共同抗击黄巾作乱的名义,汉帝就能掌控禁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