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怕伯父难免就要下令了……”陆康大笑,但语气里面盛气凌人的态度却是一点都没有少。
很难想象,只是一流世家的吴郡陆氏,居然对门阀出身的李煜如此不客气。不过想来也是,自己奇袭了敌军据点,基本上就是给他惹麻烦来了。有人给自己惹麻烦,却没办法直接把对方砍了或者处罚一番,好歹也要在口舌上沾点便宜吧?
“叔父乃是朝廷亲封的郡守,而且还负责讨伐贼人的事务,事急从权倒也没什么。却不知道那盘踞在舒县之外的贼人大军,如今如何了?”李煜很好奇,这才一天多一些,怎么陆康他们就来到了这里。
“贼人不过都是乌合之众,某虽然初来,但庐江各位友人愿意出手相助,为本官招募十万民兵抗贼。终于是在今朝将贼首斩杀,其他裹挟的百姓也被放了回来。”陆康笑道。
李煜眉头微微紧锁,什么相助绝对有假,不过骤然凑齐十万大军,不得不说这次世家只怕是下血本了。退一万步不难看出,自己的行动根本在对方的注意下,对方已经猜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提前完成了个人秀,好过来拦截自己。
所以说,这是要给自己下马威了对吧?
李煜不免看了看陆康背后的军队,虽然大多都是手持竹枪和破烂长枪的士卒,但十万人黑压压的的确非常可怕,不得不说,这个下马威的确够狠!
“说起来,这些就是解救出来的妇孺吧?尔等本是我庐江百姓,不幸蒙难,陆某虽然初来,却也是朝廷任命的庐江太守。尔等且放心,很快就安排尔等回家!陆某承诺,只要还在任一天,就不会让你们继续遭受这样的委屈!至于无家可归的,陆某也会安排好你们的住所和工作,请放心吧!”陆康看了看李煜后面的那些妇孺,顿时高呼一声。
“大人仁义!”却不想这些妇孺顿时高呼起来,声音和面对自己时完全不同。
“他们都是我庐江郡子民,不幸蒙难,多得李县令相救!陆某仅代表庐江百姓,谢过了!”陆康这才回过头来,作势就要给李煜跪了下来。
只是李煜怎么可能让他跪下来,且不说辈分放在那里,真让他跪下来自己的名声也就毁了。且说那么多人看着自己,也不可能让一个‘为民请命’的官员受委屈对吧?
“伯父无需如此,都是大汉官员,为朝廷尽忠是应该的!”李煜只能假惺惺的将他扶了起来,还要好言安慰几句,心里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接下来,陆康自然是理所当然的派人把这二万多妇孺给带走,至于那些被裹挟的百姓,自然也不可能会留给李煜,换言之这次出征自己平白无故损失了三百多弟兄,勉强杀死了一些贼首,但平复贼人还有解救妇孺却都tmd是他陆康所为!
关键是,谁也不知道,最后奏折会怎么写!说不得会写自己多管闲事,否则的话可以平安招抚江夏蛮,使其不再反复……那华夏的百姓和他们的财物来换取的和平!
百姓更愿意相信世家,更愿意相信陆康,而不是他这个越人自治县的县令却是事实!
这些百姓走得很彻底,甚至来到陆康面前还会恭顺的行礼道谢。仿佛解救她们的,真的是陆康这厮,反而李煜却是过来打酱油,或者陆康派过来的一样。
要多憋屈,就有多憋屈!偏偏无可奈何,脑袋长在别人头上,脚长在别人腿上,别人怎么想,要怎么走,是他们的事情!李煜可以引导舆论,只可惜要说舆论的控制和引导,他这个粉嫩的新人,怎么都没有这些根深蒂固的老贼要强!
尤其很遗憾的是,华夏其实还存在‘地域性’这种坏习惯。这或许是春秋时代遗留下来的毛病,往往就是本地人,那么大家就互相照顾维护,若是外地人,大家就不断排挤和抵制。若是在外省人和本省人吵架的情况下,也会优先站在本省人这边,无论对错。
陆康虽然是吴郡人,但他却是庐江太守。而自己虽然也来自外地,但却是丹杨郡那边的。于是在‘地域性’这种可怕的恶习下,百姓对陆康的认可程度就高于自己!此刻的李煜,甚至能够感觉到陆康那微笑着的面皮下面,隐藏着的丑恶嘴脸!但又能如何?!
“走!江夏蛮已经平定,这里也没什么我们的事情了!”李煜摇了摇头,转身要走。
“伯父在舒县准备了酒肉庆功,若贤侄不介意……”陆康却是突然说了句,其实这也是常见的手法,主要还是建立在陇西李氏门阀的身份,高于陆家的现状。
不过李煜只是旁系子弟,而陆康却是吴郡陆家家主,故而适当的打压允许。但之后由于双方都是世家子弟,所以友好和解还是要的。当然,这是看在陇西李氏的面子上!
否则以李煜这样扰乱他的计划,使得他不得不让出更多利益给别人这点,双方本来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小侄自治区初立,尚有不少事情需要处理,就不打扰了!”李煜岂能咽得下这口气,直接翻身上马,朝着陆康拱了拱手,就直接离开了。
“大人……唉……”黄盖见状,也是不免摇了摇头,骑上马跟了上去。
士卒们原本以为有庆功宴,可却不想结果李煜要走他们什么都得不到,顿时有些不满,但还是乖乖跟了上去。
“大人刚刚出仕,年轻气盛难免会犯点小错,陆太守大人有大量,应该不会计较吧?”杨浪上前,朝着陆康拱了拱手。
“哈哈哈,年轻人有点热血才好!却不知道阁下是……”陆康大笑着回道,完全就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弘农杨氏杨浪,见过叔父!大人已经走远,不能久留,还请不要见怪!”杨浪拱手问好,这才上马追了上去。
“自治区居然有两个门阀子弟……看来真的不简单……”陆康愣了愣,不由嘀咕道。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李煜一边骑马,一边抱怨道。他终于知道世家的威力,动不动就能拿出十万大军,全天下能拿出多少兵力?更别说长期的人心工程,家族所在地的百姓几乎就是站在他们那边的!
宣传工作,必须要搞好宣传工作,不管如何都要把自治区的宣传工作,和人心工程给建设好了,否则的话,也别说革命了,自保都成问题啊!李煜不免在心中嘀咕起来……
第74章 屠杀与救人
“不要太沮丧,我们还有工作要做……如果你想要让陆康难堪的话……”杨浪不知道何时追了上来,李煜的旁边低声说道。
“还能有什么事情?”李煜疑惑的抬起头来。
“本来这次个人秀……你似乎是说过这个词吧……这场秀大概是要一两个月来完成。从调度人手到简单磨合。不过由于我们的出手,先不说对方居然意识到了我们的意图这点,只说能为了尽快过来给我们一个下马威,不惜一口气征调十万民兵这点,陆康难道就不需要多支付一些代价?”杨浪善意的提醒道。
的确,原本预定是十天完成的工作提前到一天完成,表演人员从三万提升到十万,成本肯定会有所提升。这个提升起来的成本,陆康不可能让陆氏来全力承担。换言之,只怕他给了庐江郡的世家,更多的好处了吧?
“慢着,你的意思是,他根本没有多余的好处分给那些难民?!”李煜也不是傻子,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既然支付了更多的好处给世家,那么陆康根本没有多余的土地,多余的房屋甚至多余的工作安排给那些解救出来的百姓。
本来可以,但是由于计划提速导致成本提高,所以就没了。或许他可以考虑让世家接收这些难民,比如卖身给他们作为家奴。但是这些百姓本来就不是普通难民,他们是被解救的百姓,而且陆康还承诺给他们足够的土地和住处。
他们不可能卖身给世家,但又得不到土地和房屋,陆康不可能让他们到处乱走来抹黑自己,换言之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杀死他们!将近五万人,都是青壮和妇孺,全部杀死!
“陆康安敢!”李煜顿时怒吼,几万人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全部杀死什么的,太惊悚了!
“比起世家的名声来,普通百姓的生命什么的,本来就不值一文。再说,要心痛也是陛下去心痛,与他何干?与天下世家何干?不过知道是那么一回事,要做却是另外一回事。除非打算和陆氏死磕到底,否则你若是去救人,可是违反规则的!”杨浪提醒道。
世家的名声就是他们的免死金牌,就算是直言犯上只要名声足够不管如何都能免死。说不得几年后还能再次复起,以证明君王的仁义。所以为了维护这个免死金牌,他们可以付出任何东西!
问题来了,通过关爱百姓来获得名声,还是由世家来互相吹捧获得名声,哪个更实际?
百姓几乎一辈子都不外出,就算能获得名声,也只是一县一郡之地,没实际好处。但讨好了庐江郡的世家,他们能够借助手里的商会,甚至身居朝堂的子弟传播陆康的好。在宣传资源和宣传可信度上,世家怎么都比百姓要强得多。
陆康宁可给更多的好处给世家,也不会给好处给百姓,就是这个道理。再加上这个时代交通闭塞通讯闭塞,几万人的死亡,到底是什么原因,还不是世家们的一句话的意思。可以是被难民杀死了,或者真的投贼被剿灭了,官方的说法总会有。
至于他们是否愿望,真相百姓又有几个知道的?!
根本不需要怀疑,陆康真的做得出来,把这几万百姓全部杀死,甚至是坑杀!
杨浪也告诫了自己,这就是世家的规矩,而他也来自世家,至少他现在打着世家的身份。所以今天能坏了陆康的名声,那么明天对方也会千方百计的坏了自己的名声。甚至他的朋友和同窗也会跟着去坏自己的名声。
这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除非真的要和陆康不死不休,否则最好不要管闲事。哪怕几万人,死了就死了,反正也不是你的家人,不是你的亲友,不是你的任何人!tmd,但是他们是华夏子民,是我们的同胞啊!
“能救人否?”李煜看向杨浪。
“风险很大,但不是不可能,能有手榴弹的话会更有把握……只是大人似乎并不希望那玩意被发现?”杨浪看了看李煜。
“我这里有另外一样好东西,你看如何……”李煜顿时拿出了另外的一样东西,甚至亲自给杨浪演示了一下。
“好东西,这玩意是怎么做出来的?给我五十颗,就算对方有三千士卒也给你解决掉他们!”杨浪揉着眼睛,这玩意威力太大了,就算有所防备,此刻他也不好受。
“只有三十颗,爱要不要!”李煜没好气的说到,三十万点只能买三十颗,算一万点声望值一颗,这tmd也太贵了!
或许可以考虑找找看原始版本的,就是那种电影里面忍者用的,火药改为黑火药什么的。不过就算这样也要数千点一个,威力只怕也有所不足,索性三十颗就三十颗吧!
“也行,就是要掂量着用了……”杨浪有点遗憾的说道。
“所以说你之前是打算玩挥霍是吧?”李煜闻言当即吐槽道。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这不是你常说的么?”杨浪反驳道。不得不说,他学习新词汇的能力其实不逊色于黄盖,只是很少表现出来而已。
另外一方面,将近五万百姓果然是被陆康集中了起来。他们看着这里荒郊野外十里无人烟的,很奇怪陆康为什么要把他们带到这里。
当然,此刻陆康已经不在这里,这件事情他当然不会主动出面,反而是让下属出面。就算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推给下属。
“太守吩咐,尔等立刻开始挖坑!”下属的校尉立刻示意道,甚至挖掘的工具也给他们准备好了。
“大人……”有少许百姓不免疑惑,想要问一问。
“废话少说,还不快行动?”那校尉却不免大喝一声,周围的三千左右的军士直接就摆出了战斗的姿势。
这可是吓坏了这群百姓,那些有疑惑的人也不敢再问了,慌慌张张就开始挖坑。也不管这坑挖来是干什么的,其实他们或许心中还有一些幻想和希冀。一个偌大的坑就这样挖了出来,别的不说,容许他们五万人进去却不成问题。
“进去!”在校尉的逼迫下,周围的士卒纷纷上前一步,用手中长枪逼迫百姓进坑。
“大人!”这下子大家就明白了,这是要坑杀他们啊!
“胆敢回头一步者,杀无赦!”那校尉可不管,上面的吩咐可要落实下来。他出身寒门,只要能够搭上陆康这条船,那么飞黄腾达就不再是梦想。至于百姓,与他何干?
这个时代或者说封建时代的百姓其实是很可悲的,他们明明有五万人,士卒只有三千多。只要他们拼死反抗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逃走。
他们却不走,在官兵的威迫下缓缓走进坑里。他们或许已经想到了自己的未来,但似乎也在试图催眠自己。让自己相信官兵不会害死他们,陆康或许会在最后一刻出来。
其实也走不了,当其中几个有头脑想要反抗的人被杀死之后,大家都选择当起了鸵鸟。这也不奇怪,能够被裹挟,能够当俘虏的人,本身就没有那种胆敢拼死反抗的存在。
就如同宋末和明末,有骨气抵抗的,都死了,剩下的几乎都是软骨头。很讽刺的是,正是因为这群软骨头,结果才有了华夏文明的延续……
当官兵开始往坑里面填土的时候,他们觉得已经没有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们终于是希望彻底破灭。他们咒骂着官兵,咒骂着陆康,咒骂着一切,咒骂着这不公的世道。
泥土开始没过了膝盖,甚至已经是一些孩子们的喉咙。不少大人很快发现了这点,把孩子高高举起。有些人试图爬上去,结果却是被一枪捅死,终于再也没有人胆敢上去。
一条条手臂在招摇,只是这没有任何用处……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队伍悍然杀了出来,以杨浪为首,黄盖为辅。骤然出现,却也是让那些士卒们吓了一跳,看到这支队伍不过千余人的时候,则稍微安心了一些,准备迎战。
却不想突然一大堆铁疙瘩丢了过来,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一道白光骤然闪出,直接亮瞎了他们的双眼。震耳欲聋的声音,也暂时夺走了他们的听觉,甚至靠近一些的人,居然直接被震晕了过去。
杨浪的斥候部队骤然射击,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可以瞄准了再射。在有效的分配下,超过五百多名士卒骤然中箭身亡,不少甚至直接跌入坑中。
“杀死这群没人性的家伙!”李煜在后方高呼着,眼前的这一幕已经让他头皮发麻。正因为这样,心中的怒火完全压制不住。
他其实可以更早一些出动,但是杨浪却拦住了他。要真正解救这些百姓,首先就要让他们对陆康,对世家彻底的失望,唯有这样才能听到李煜的声音。在希望没有破灭之前,他们会对世家总是抱着一丝幻想,如此就算救出来,陆康哪怕是出来认个错,他们也会迅速倒戈回去,虽然残酷,但却是事实。
好在没有太多人死去,结果而言其实还不错,只是这种感觉,让李煜有种自己很虚伪的感觉。明明可以更早救出他们,结果却要等到现在才开始作秀。
最后他算是明白了,其实作秀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太普通的东西只会被人无视。残酷的现实和拯救世界的英雄,这才是人们愿意看到的。平平淡淡的东西,太无聊了点。
其实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美好,自己能做的不过是给多数人更多的美好!
“乡亲们莫要慌张!本县不管如何都不会放弃你们的!”李煜亲自杀到了前线,来到了坑中振臂高呼。这一刻的他,在晚霞的衬托下,是那么的神圣……
第75章 陆康的奏章
李煜需要面对的,是一个没办法改变的是事实,那就是自治区的主要人口是山民这点。
世家们会不留余力的宣传这是一个蛮族的聚居地,在这里生活的百姓,总会觉得自己的身份都会被拉低。关键还是觉得缺少保障,会不会被压迫,会不会被歧视,家人的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证。
世家的故意抹黑让这些担心无限的扩大,使得百姓对自治区避之如虎狼。就如同早些时候,李煜就算救了他们,但宁可继续在庐江郡安定下来,宁可相信陆康,也不愿相信他。
是的,所以他们差点死去,被直接坑杀!但是李煜就算知道这点,若他是站在世家的阶级来考虑的话,那么就要无视这个事实。毕竟为了五万低贱的百姓,和世家这个庞然大物作对本身就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这也是,杨浪最后提醒他的原因。本来在他的立场,甚至不需要提醒,这倒也是说了,其实杨浪也是一个异类吧?
但如何去救也要有技巧,陆康既然没有亲自出面,那么就没办法直接去拯救,毕竟这没有任何意义。普通的百姓根本不会思考那么多复杂的问题,微末的知识使得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能力和条件去思考这种问题。
简单来说,让一个人从小不接触网络不接触外界的任何东西,就教导去种田或者养猪,那么他这辈子基本上就是在养猪和种植,甚至是交配之中度过,根本不会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养猪,为什么要种地的问题,因为他就会这个!
这里的百姓也一样,他们只是百姓而不是学士,接触到的,看到的东西还没有那么丰富,所以习惯性的去相信别人宣传的东西。就如同我国初期的广告,简单的介绍和反复的夸赞就能让一大堆的百姓去购买,他们根本不会去考虑这东西为什么好,有什么副作用。
所以李煜要救他们,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到陆康,甚至是世家的‘不好’,才会去真正考虑,谁才是对他们‘好’的存在。答案就是,那个两次解救他们的李煜!
这一刻说得讽刺些,李煜的身份已经超越了皇帝,成为了活神仙级别的存在。那照映在他身上的晚霞,就如同神祗的圣光一般。
当百姓们被解救出来后,他们纷纷朝着李煜五体投地的进行膜拜。在这个时代,只有祭祖和祭拜天地的时候才会这样。见到上官甚至的官员就跪拜什么的,那是清朝的事情。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李煜只说让他们跟着去自治区,他会安置他们。这下不需要别的宣传,也不需要什么许诺,百姓们狂热的应允了下来。似乎不跟着李煜,就有可能会意外身亡一样。
很讽刺的是,通过系统李煜发现,在救出他们那一刻,自己多出了四万多个虔信者。每天四万多点的声望值,没有比这更值得讽刺的了。
“走吧,我们回家!”李煜摇了摇头,骑上了马匹后高呼一声。
“回家!”没想到的是,所有百姓闻言变得无比兴奋起来,同时高呼声音震耳欲聋。
“这下子不轻松了,不过陛下应该会满意了吧?”杨浪看着夜空,低声嘀咕道。
“大人!”侍从慌慌张张的来到陆康的屋外。
“李煜出手了是吧?”陆康只是平静的写着文章,若外人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是一封奏折,里面详细记载了这次作乱的始末,姑且算是一份平叛报告。
“三千士卒全部被杀,那些百姓都被放走了!”侍从没想到自家大人居然已经想到了这点,却还是就实际情况进行汇报。
“近千人杀死三千人,自治区的战斗力倒是有点让人忌惮,所以还是要套上点枷锁好点,免得这条疯狗出来乱咬人!”陆康停下笔来想了想,继续提笔写道。
第二天,奏折就这样随着快马递交了上去。陆康到任后两天就完成了平叛的工作,其才华几乎是表露无遗。他在奏折里面也描写了世家们为了平息叛乱,出钱出力帮忙宣传和动员百姓组成民兵,几乎是把所有能写的人名都写在了上面。
如此功劳,以后刺史要选择孝廉,自然也应该知道该选择谁了吧?这才是,陆康留给庐江世家们最大的利益,而这也是他们最关注的利益!
对李煜也有提及,却是直接把对方不服号令,袭击敌军后方导致敌军全力反扑,差点控制不住局面,到最后对庐江百姓造成更大伤亡进行刻意抹黑。甚至多牺牲的那三千士卒,都算在了这上面。
当然,对李煜解救出二万妇孺这点只字不提,否则如何解释那二万百姓的去向?倒是对他奇袭敌军后方,杀敌江夏蛮贼酋的行为非常赞赏,但细细看来却又有种若他服从命令,那么说不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战果的意思。
这样的文章再经过一些美化和修饰,就构成了完美的报告。在现代看来或许还有点粗造或者有点假,但在当时尤其是在朝堂上的那些世家的称赞和肯定下,这就是完美的奏折。
在奏折里面,陆康还点明,越人不服王化久矣,骤然成军难免有所自满,以后或许会成为危害大汉的祸患。故而提议由朝廷派人过去统御部队,提议自治区的军队不能超过五千,同时没有叛乱级别的重大问题之前,不许离开自治区行动。
这就是,陆康打算给自治区套上的枷锁。
至于军权,世家却不是很感兴趣,数千人的部队,还不能离开自治区行动。甚至自治区的军队到底算不算正规军都成问题。抛出来其实是要看看,刘宏有没有别的野心!
这段时间,刘宏宠幸****,后者已经怀孕。而这个时候何氏还只是一个贵妃,尚未扶正成为皇后,很难想象王美人为什么要害怕何氏会危害到她……
若她也给刘宏生了个男孩,那么很有可能会被世家推为太子。如今刘宏没有立后,故而****腹中的胎儿,世家都在看着。同时也在考虑着,要不要停止为难刘宏,倒也没有要解禁的意思。这次,也是诸多试探中的一次。
好在刘宏并不上当,通过墨门,他已经清楚了解到了事情的过程。
“哈哈哈,那个小子,还真打算当个孤臣不成?”看到陆康的奏折,再看看墨门那边的汇报,刘宏大笑不已。如此直接和世家作对,这是要把自己朝着孤臣的方向推啊!
这样也好,这样才好控制,这样才能为他所用!
唯一让他不爽的是,虽然这段时间他有宠幸****,但也在避免让她受孕。就如同早些时候,他根本不让宋皇后怀孕一样。他的儿子,不能有世家的背景,否则就算他好不容易恢复君权中兴了大汉,到头来还是要被儿子给败光,一切回到原点,甚至更糟。
只是他根本不知道,****早就秘密怀孕的事实。是的,****怀孕,其实要躲避的并不是何后,而是刘宏啊!于是乎她生下儿子之后,就被毒杀了!
说是何皇后所为,其实后者才刚刚当上皇后,对后。宫的掌控如何比得上刘宏?再说没有刘宏的默认,谁敢毒杀一个他心爱的女人?刘协,刘宏就没有打算让其诞生下来!
只可惜,目前来说,这一切还是秘密,对历史研究还不算通透的李煜也不会去管这种事情,或许来自未来的他,并不觉得刘辩和刘协两个小屁孩,都代表着什么意义!
“批复,这次李煜擅自行动,罚俸两年以作惩戒。麾下军队不能成立马军或者配备强弩,不能装备鳞甲或者嵌铁甲,人数最多不能超过万人。没有朝廷的命令不允许离开自治区,否则以谋反论处!”刘宏大手一挥,对李煜那边给出了结果。
罚俸,谁会在乎这个?别的不说,李煜随便卖颗玻璃球就能赚他三年的俸禄!
吴越之地多山,马匹没什么意义,天气闷热,铁甲也没有什么意义。唯有强弩有点坑,不过那本来就是只有禁军才能装备的,边军也要请示过,或者被看重被批准,才能装备少数强弩,所以本来也没什么问题。
至于陆康那边,刘宏不必说,旁边的张让赵忠也不会问。
对方已经把利益分配到了极致,容不得任何更改,最后不管自己提出什么意见,削减什么的,最后肯定被臣子们反驳回来。毕竟这次是陆康,下次很有可能就是他们。已经形成的利益,自然不可能随便放弃,除非全天下的世家都脑残了!
既然没办法更改,那能够怎么办?无非是批复‘可’就是了!不增不减,除非到达底线否则绝对不据理力争,这才是自保之道……现阶段,刘宏还需要隐忍!
事情就这样落幕,刘宏的批复让世家们很满意,自治区套上了枷锁,而且为首的李煜也是一个愣头青,甚至能抗旨私自行动,于是对自治区的关注也就少了。这刚好是满足了刘宏的本来目的。
该得到了赏赐的都得到了赏赐,该罚的也罚了,江夏蛮的叛乱到此告一段落。
接下来,重点自然又是回到板楯蛮那边的问题上,从去年十月(农历)到现在已经半年多,结果却还没有平定下来。派出去那么多精兵强将都没个卵用,其实谁都知道这就是世家在故意刁难刘宏,但后者却是无可奈何。
他只是高高在上的决策者,执行者们消极对待,他只能徒呼奈何!更换?全天下的世家都在和他作对,又能更换谁去?
其实这个年头,刘宏这个皇帝也当得挺悲催的……
与此同时,李煜早已带着这五万百姓回到了自治区之中。他亲自安排这些百姓的居所,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百姓并非木头,自然更加懂得感激和报答。
这倒是苦了几个主官,为了安置这五万人,不得不向李煜提交更高额度的贷款。
第76章 朝廷文书到
五天时间,李煜为了安顿这些百姓,足足花费了五天时间。
本来他的确可以把这些事情交给下面的人来做,毕竟这是阶级的特权。但经过这次事件之后,他对声望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迫切的需要提高自治区的宣传工作,让百姓更认可自己的同时,对世家也保持着必要的戒备和警惕。
这五万百姓刚好最好素材,在这五天里,他把所有的百姓分批放到了各个城镇,并且召集所有的百姓,倾听这些新来的同乡们,诉说自己的遭遇。
自治区的百姓大多都是山民,本来就属于世家迫害的主要对象,故而对世家的确没有什么好感。如今听了这些百姓的现身说法,顿时对世家最后那么点好感都没有了。
李煜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刻出面向大家保证,在自治区绝对不会有压迫和歧视,不会有特别的重税和不公正待遇。甚至只要有人压迫了他们,百姓可以直接到县衙里面告状,并设置了鸣冤鼓,就放在县衙外面。
鸣冤鼓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