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奴,也就是如今的李伶也允许前来祭拜先祖,本来女眷没有这个资格。但李伶既然是他妹妹,再加上他这一支人丁单薄,所以打算给李伶招赘,生下来的儿子姓李,自然是考加入族谱里面的。
李伶显然也知道这点,不过对于能够祭拜李氏列祖,她心里也是很激动的。毕竟这意味着,李煜的确没有把她当成外人。哪怕多少还有点遗憾,但其实也清楚这是最好的结果。
“大半年没来这里,没想到变化如此大!”又过了一天,一个陌生人来到村外。
“谁!站住!”负责看守村外的士卒立刻拦住了他。
“告诉祖郎,他叔父来了!”来者却是不以为然的朝着那些士卒高呼一声。
;
第49章 祖家祖大荣
《
那士卒闻言先是一愣,见对方没有进一步行动,示意他等等,这才转身前去通禀。
“倒也有几分意思!”来者看着这些士卒行动中规中矩,警惕意识也非常高,关键是听到他的身份也没有放松戒备,就这点来说却是精兵了。
其实要当精兵没那么难,只要令行禁止就差不多了。然而知道是一回事,真正要做到可不容易,这里面涉及军官的统御力和对奖罚的落实情况,在这年头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不久,祖郎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之中,看到来着,顿时露出欣喜的表情,二话不说就朝着来者跑了过来,到了面前这才行了一礼,高呼:“大伯,您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哈哈,不错不错,郎儿长大了!”来者见状,带着很浓厚的关爱的语气点评道。族弟就那么一个儿子,祖家人丁不是很足,祖郎可是他很看重的后辈。
祖横的事情他知道了,早些时候祖横犯上作乱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背后如何他不得而知,知道自己的族弟没了,却不知道侄儿如何,好不容易过了年才告了假,过来看看。不过如今看来,他一切还好,倒是壮实了不少,关键是干净和规矩了不少。
放在以前,他只怕就像个猴子似的飞抱过来,如今居然还懂得行礼了!
“都是有赖师尊教导,说起来叔父这次打算这次待多久?不若多待几天,教侄儿一些武艺!”祖郎兴奋问道,以前他大伯每年也会来那么一两次,每次会待十天半个月的。
“听说你们搬到这里,就过来看看你!另外想问问,要不要过来下邳居住?叔父家不算大,加双碗筷也没什么的!”来者闻言却是笑了笑,说明了来意。
“这个”祖郎犹豫了一下,“叔父所言侄儿也是颇为心动,只是父仇未报,而且侄儿尚未出师,还想留在师尊身边多些时候。而且要是跟着叔父回去,只怕报仇更是无望。”
“师尊,你拜师了?”来者闻言不免一愣,这山野之地哪会有什么名师。
“叔父您有所不知,去年我们村子里就来了个先生,祖上却是陇西李氏,而且如今已经认祖归宗,并且在陵阳立下宗祠建立陵阳房支。别的不说,这方圆五十里,都是他的地盘,山下黔县和陵阳县内,也有大片庄园是他名下!”说起师尊,祖郎自然是兴奋无比。
“哦,既然是名门大族,祖儿拜入其门下倒也无妨!以后且要戒骄戒躁,好好伺候在他身边,能学多少就学习多少!”来者闻言点了点头,脑里勾画出个中年儒生的形象来。
“对了,叔父千里迢迢而来,想必也该累了吧?不若随侄儿到家中小憩!”祖郎点了点头,随即意识到了这点,连忙提议道。
“也好,正好叔父也想到村子里面看看!”来者点了点头。
村子周围主要由四个坞堡包围起来,四个坞堡之中又用木栅栏包围了起来。这里说是村子,其实已经可以算是一座城池。
毕竟坞堡和木围栏不是城池的基本结构,故而就算是王幸他们也没办法用这个做文章,北方比这个夸张的坞堡群都有。真要较真的话,结果就是谁提议的,会死的很惨!
祖郎也知道如今这个情况,故而就算觉得这个坞堡建设得有点违制也不好说什么。
坞堡之中,却是另外一个画面,整个街道已经被规划过,四条主干道异常的宽敞。地面首先深挖夯实,然后铺上一层青砖,配上水泥加固,倒也是美观大方。主干道大概可以容许两辆马车并驾齐驱,两便还设置了足够两人并排前进的人行道。
大道两边,也种植了一些观赏植物,所以进入城池里面,首先就会觉得身心放松了不少。那浓郁的绿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道路的两边,大多都是重新规划过的屋舍。这些屋舍大多都是二层砖混结构,前屋五十平方米作为商铺,后屋和二楼住人。可租赁出去,也可以自己经营。当然由于刚刚开始建设没多久,大多都是半成品,也没有商店入驻。
“据说墨门稍后会拿来一些货物在这里出售,另外很快就会有一家农具店和一家粮店开业。”祖郎指了指两个就要完工的店铺说道。
“村里有足够的粮铁?”来者不免好奇,以前据说盐铁要弄到可不容易。
“我们如今名义上都是师尊的佃户,真正的大汉子民,他们凭什么不卖我们盐铁粮食?”祖郎笑道,就算没有这个名义他们也不敢不卖,说到底是被李煜打怕了。
放在以前,就算被打怕了他们也不会屈服。毕竟祖横他们只是山民,没有户籍的黑户,所谓的蛮夷一样的存在。
如今李煜是陇西李氏,真正是门阀出身,按规矩他们就算看不起他们,也不能不给李煜面子。打狗看主人的确有点贬低自己的意思,但师尊说的有道理,实惠才是真的!
“唉,若祖儿回来,好歹也是世家出身,何苦给给别人当佃户”来者不免感叹,祖家虽然没出过什么大人物,但好歹也是小世家出身。
如今祖郎放着世家身份不要,反而要去给别人当佃户,来者心中不免百感交集。
“名义上如此而已,其实在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不管是市农工商,还是村子的村官,老师说过大家生在这天地之间,同样都是黑头发黄皮肤,老天爷就没有非要分出个三六九等。不管是什么阶级,不过是分工不同,何须要分出个贫富贵贱出来?”祖郎郑重的回道。
毕竟这是他师尊的训示,关键是他们全村的人,都以为这句话很有道理。当然真正重要的是,乡政府师尊是那么称呼的乡政府的官员们的确在对待他们的时候,都是亲切和气的,关键财政公开政务公开,这样的村官大家都放心,也很愿意拥戴。
当然,目前村官严格来说就是李煜、欧阳行、刘行和陈韬四人,他和杨浪属于军事编制,也算是公务员师尊是那么称呼的但不算官府的人,师尊说过要军政分离的,不过他却占了个什么的名头,据说和天下兵马大元帅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这等谬论是山里说说就好,在山下说,只怕会给村子或者你师尊惹来麻烦!”来者闻言不免大惊失色,连忙提醒道。
“师尊交代过了,侄儿还是知道的!说到底如今世家门阀横立,到处都是严苛的阶级,而世家豪门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容不得尊严被冒犯。贸然贯彻这种思想,只能算是作死师尊似乎是那么说的!”祖郎点了点头回道。
“作死?这个词倒是有点意思!”来者不免大笑,既然那老师还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他就放心了。若是真的贯彻人人平等这个理念,世家大族就不会放过他,那可真的是作死!
顺便的他也问了问祖郎村里的官员情况,毕竟东汉是没有村这个单位的,汉朝县级以下几乎就是乡和亭,甚至没有镇级单位。乡级主官位有秩和三老,亭也有亭长。
一般来说三千六百户人便是一乡,这个村子绝对超过这个人数,不过由于刚刚开始建设,所以估计也就是一个乡。李煜既然是这片土地的所有人,那自然可以担任有秩,另外还有三老却不知道是谁。
以前这里是山民聚集的地方,所以称之为村,真正的名字叫做村落,类似部落一样的存在。后来觉得不够文明太像蛮夷,于是改为村庄。其实说穿了,这几个坞堡之间就是一座村庄。
其实王幸也有派人询问过,是否必要选有秩或者三老,毕竟这四个职位都是有俸禄的。按照朝廷的规定,这四个职位每年可以得到一百石的粮食。只是李煜说不需要,王幸自然也不会为难他,反正能省下每年四百石的俸禄,还了钱还能放进腰包里面。
“乡政府,那是什么?私立县衙可是谋反啊!”听了祖郎的话后,来者不免大惊失色。
“算不上谋反,职位上和乡官没什么区别,名称对外也是一样的,只是自己知道就是。叔父有所不知,在别的地方,就算是乡官那也是高高在上的,但在我们这里,乡官每五年选举一次,若是有不合格的,我们可以把它革职,换个新的上去当然师尊除外。而且就算他真要候选,大家也都会选他!”祖郎激动的说道。
在他看来,乡官的这种设定,才是师尊所言人人平等的具体表现。这样大家清楚的体会到,其实人与人之间根本没有太复杂的阶级关系,只是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也不是说没有阶级的存在,放眼人类历史,就没有哪个朝代能真正消灭阶级。封建时代主要就是为阶级服务,这让少数人通过阶级思想,更好的控制绝大多数的黎明百姓。
凡事也有两面性,正因为所有资源都掌握在高等阶级手中,所以当皇朝满足不了阶级的利益诉求,那么就是改朝换代的开始。
现代制度则削弱是阶级,使得阶级没办法继续垄断大量的资源,这就给了他们谋划改朝换代制造了很大的阻力。别的不说,至少可以推迟改朝换代的进度。
只是来访者却还不能清楚的意识到这点,只是觉得这种制度下,世家的日子只怕不好过。而且当官若是还要亲民,那感觉官员的威严就不复存在,那如何能很好的御下?
说到底,就是见识的不足,官员能御下依靠的其实应该是规章制度,说穿了就是道德伦理和法律。
在封建社会,法律的普及却会受到阶级的拖累。法律失去了公信力和约束力,不得不靠道德来进行补充。但对于上位者来说,道德伦理就是个狗屁!
于是,就有了官威这种概念,法律不法律的不管了,老子是官你们就得服气!
对这里的很多制度和策略并不清楚,但对于那神秘的李煜,来访者却是越来越好奇起来。终于,在祖郎的引荐下,他见到了正在办公的李煜。当得知眼前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便是村长李煜的时候,来访者不免愣了愣。
好在他也没有失礼,连忙上前行礼,自我介绍道:“下邳祖茂,见过李村长!”
《
第50章 招揽祖大荣
下邳祖茂?听到这个名字后却是轮到李煜愣了愣,暗道不会是那个祖茂?!
倒是祖郎在旁解释才知,这个祖茂是其叔父,也就是祖横的族弟。据说他们祖家人丁单薄,到了这一代男丁只有他和祖横,如今祖横没了,男丁方面只剩下祖茂和祖郎两人。
祖茂今年也就二十来岁,也不知道娶妻没有。按照这个时代的男女婚姻情况,一般大户人家十五岁就有可能成亲,甚至在皇族那里更荒唐,十三岁妻妾成群者不计其数。
当然,这里指的是那些有封地的正统皇族,如刘备这种的,按说这年头倒也娶妻了。也不是甘夫人或者糜夫人这种,最初的妻子据说是涿郡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子。历史上没有写,毕竟这厮半辈子逃跑,丢妻弃子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说起来,孙坚那厮似乎如今在下邳当下邳县丞,按说这个官位还不至于让祖茂投靠才对。换言之,莫非祖茂还是自由之身?等等,还是先确定一下他是不是那个祖茂先!
祖茂估计也没有想到,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李煜就思考了那么多的问题。也不会想到,自己刚刚报上名字,就已经被盯上了。
“哈哈,祖兄既然是郎儿的叔父,那你我平辈论交便是,无需如此拘谨!”不管眼前是不是那个祖茂,就冲着他是祖郎的叔父,李煜也要和他亲近亲近。
“如此祖某也就不客气了!祖某表字大荣,若李兄不介意,可称呼某表字即可!”祖茂闻言倒也豁达,直接报上了表字。一般而言,只有两人关系亲密,才会互相称呼表字。
“李某表字日曜,大荣亦可称呼某表字即可!”正所谓礼尚往来,李煜自然也是报上了表字,同时心里是乐开了花,暗道:这货果然是那个祖大荣,这下发达了!
招揽,必须要招揽!以前还以为自己这个身份,自己要走的道路,只怕招募不到什么历史人物了,没想到祖茂和自己还有这种,如此还放过他那自己可就真的傻x了!
祖茂的表现其实还算中规中矩,寒暄几句也大概知道了他的身份。吴郡富春县小世家出身,爷爷出仕当过官,父辈两兄弟不知为何分家,他那家去了下邳,祖横家来了陵阳。
下邳如今还不是郡,而是郡国,乃是湣王刘意的封地。刘意是下邳国倒数第二代国主,185年去世,其子刘宜继任后当年,国除改郡。
祖茂如今就是在国都下邳县之中,担任贼曹一职。其实也是很苦x的,毕竟在他上面还有郡贼曹,县令便是那附郭县令,在那里担任县丞的孙坚,其苦x程度也不亚于祖茂。
也难怪祖茂后来会投靠孙坚,毕竟当时孙坚被朱儁征辟为行军司马,官职虽然没有提升但却是实权军官,怎么都比在下邳当个苦x县丞和贼曹好!
寒暄过后,李煜自然是请祖茂到后舍休息饮茶,其实就是私下谈谈。
“日曜兄,听闻此处设有乡政府,却不知道日曜兄可知此举,却是给自己惹祸?”祖茂刚坐下来,便是提出了问题。毕竟若是被有心人上报,只怕又谋反的嫌疑。
“这名讳的确和大汉官制不同,但李某要建设的并非是一个普通的乡村,而是一个自治乡!陵阳越民自治乡,归属大汉治下,行政独立且有山越之人担任官吏!”李煜笑道。
“可是山民其实都不是蛮夷啊!”祖茂闻音知雅意,只是还是立刻反驳道。
“但吴越之地的世家却一直在不断宣传,什么越民都是蛮夷出身,有什么山越都是蛮横无理之辈。既然他们如此强调,那么又如何阻挡我建立自治区?除非,他们的宣传一直都不符实了?”李煜冷笑着回道。
吴越世家,先祖大多来自北方,或者是寒门子弟,或者是世家子弟。在当地出仕为官,久而久之就在这里置产置田,久而久之就有了江南各大家族。
但其实人都有惰性,吴越的老百姓已经开发出来的熟田,什么都比那些需要开荒,还要耕种数年才能成为熟田的荒地要好!于是就想办法在这些吴越老百姓手中,把这些田地给弄过来,手段……那就不说了,基本上就是那么几招!
为了占据道义,于是就对外宣吴越的百姓,原本的住民都是蛮夷,先祖流淌着蛮夷的血液,不是我们华夏子民,所以我们要驱逐他们,把这里变成我华夏人的土地!对于那些胆敢反抗的,自然是强势镇压,这种情况持续到孙吴末年都还存在!
那如今问题来了,既然你们说山越都是蛮夷,那么蛮夷组建山越自治区,是否合法?!
蛮夷之地,那些世家看不上也管不了,官府也管不了。与其让他们自生自灭,甚至时不时下来找官府的麻烦,成立自治区,并且在大汉的统治下岂非更容易管理。而且副职和胥吏总不能都是越人,官府也能派人过来的嘛!
如此就能在自治区里面掺沙子,别的姑且不说,自治区里面的一举一动好歹也能掌握。
显然,对官府来说,成立自治区好处多多!反而是不承认山越是蛮夷的话,那就是自己砸自己的脚,而且以后那些百姓如何还能再相信他们?除非脑残,否则世家反对不得!
这些,就是李煜针对自治区的问题,向祖茂解释的大概内容。
“只是如此,岂非自己承认了自己是蛮夷?”祖茂却是苦笑着问道。
“吴越百姓祖上的确有着一些少数民族的血统,这是无法争辩的。不过一个民族一个种族,真的只能依靠血统来确定?比如昔日那为匈奴出谋划策,以帮助匈奴强大,祸害华夏为己任的中常侍,他能算是汉人,算是我华夏子民?
反之,就算这些山民或许有些异族血统,但是他们遵守汉律,在大汉需要的时候可以挺身而出,以身为汉人为荣,以汉人的身份骄傲和自律,哪怕还保留一些异族血统,在日曜看来却是地道的华夏子民!”李煜郑重的说道。
血统论和精神论还没有完整的论点和章,可以说这是李煜第一次提出的论点。祖茂听来觉得非常新颖,也觉得有点道理,关键是这算不得是诡辩。
什么是华夏人,并不一定是纯粹的汉人,毕竟到了现代就没有纯血的汉人。但是以华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利益,以维护华夏的尊严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遵纪守法者便是华夏子民,哪怕他是白皮肤或者黑皮肤的人种。
反之,祖上是华夏纯种血统,但本身在外国居住,说外国话不会说汉话和写汉字。不懂汉家衣冠和历史,以外国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以维护外国尊严,甚至坑害华夏利益为自己的目标者,就算是黄皮肤黑头发,也非我华夏子民!
李煜不要求那些华人华侨多么维护华夏,但至少这是他们的祖国,总不能坑害?最正确的方法,在涉及两国问题的时候保持中立,就是对祖国最理智的维护!
当然,这些吐槽的话李煜不会对祖茂说,说了他也听不懂。
“日曜兄与某说这些,却不知道所为何事?”祖茂当然也不是傻子,李煜为他透露了那么多的内幕,要说没有目的那他就真的不信。
“以后李某打算以这个自治乡为基础,在吴越之地建立一个偌大的自治区。这里几乎包括了扬州和交州,甚至一些荆南的区域在内。相当于两到三州之地!如此偌大的地盘,总需要些人才来管理。
日曜麾下倒是有些墨门的高足,不过到底是外人。大荣既然是祖儿的叔父,那自然也是自己人。比起那些外人,自己人总是用得安心一些,还请大荣来助我一臂之力!”李煜终于是露出了獠牙。
祖茂没想到,李煜居然是要招揽自己!只是这不是笑话么?让自己放弃下邳的繁华,跑到这穷乡僻壤里面任职,而且这里也不过是一乡之地,让人知道自己放弃县职跑到这里来当差,那还不得在背后笑死自己不可?!
“大荣无需那么快否认,还请在这里多住几日,好好看看我们这个乡的潜力。雪中送炭的人到底是少,锦上添花的人多,只是风险的收益是成正比的,大荣也该考虑考虑,毕竟以祖家的情况,大荣要在仕途更进一步,也不容易?”李煜缓缓说道。
祖茂没办法反驳,毕竟他如今还没有举孝廉,甚至茂才都没有举。本身化也不算高,就是懂些武艺,也能统兵打仗而已。要举孝廉只怕不容易,如此要升官只怕同样很难。
李煜这里的确算不得什么,但就如同他所言,是否要赌上一赌?
其实他也是不知道,几年后孙坚会把他招入麾下,带他一起飞黄腾达。只可惜在虎牢关那里为了帮助孙坚脱险,把自己给搭了进去。不过其家人,肯定也会受到孙坚的关照。
只是他就是不知道这点,所以才不免纠结了起来。
“就算不为我,也该为你侄儿考虑考虑?”李煜见他犹豫,立刻进行补刀。
果然,祖茂更加没办法淡定,毕竟此刻他的侄儿,可就在李煜麾下。关键是,他非常崇拜李煜,和吴郡世家又有杀父之仇,只怕自己根本劝不走他!
“也罢,就为了郎儿,某便留下来就是了!只是日后若日曜做出危害大汉利益的事情,某就是拼死,也要取尔首级!”祖茂撂下话来,不过是最后的嘴硬,主要是有点不甘心。
“李某已经委托别人去奏报朝廷,欲在这里建立第一个自治乡。或许奏折已经传了上去,至于结果如何,还请大荣在此拭目以待便是!”李煜笑吟吟的说道。
三天前,随着商队离开的,还有李煜的使者。周边几个县令收到了李煜的要求,陈述利害之后,决定联名上奏,奏折只怕已经到了郡守的手中。
李煜有很大几率肯定,自治乡可以成立,毕竟这也是刘宏希望看到的。若非如此,他也没必要那么快就上奏,此番主要就是让刘宏,看到他的诚意和忠诚!
“某便在这等着便是!”祖茂也没想到李煜行动那么快,只能无奈回道。
第51章 陈韬的密告
说真的,李煜其实并不打算那么快就让自治区的概念提出来。
一则他觉得这个大汉朝廷未必会同意,主要那些世家会出来干预。在林铭的提醒下,他已经了解到刘宏如今连自保都成问题,若世家强烈反对某事,那么他也没法落实。
二则一路顺风顺水,假冒陇西李氏房支子弟占据偌大的土地后,他其实也有点飘飘然起来。私心也好,又或者是欲。望也罢,他觉得就这样下去也挺好的。
只是就在三天前,陈韬的求见让他不得不提前落实自治区的事。
当时他刚立下了祠堂,忙了一天正打算回家休息,谁知道刚回到家,谢环便表示陈韬求见,问要不要见他。
李煜想了想,觉得两人来了那么久也的确需要和他们谈谈。就算没办法把他们收服,好歹也要获得他们的好感。说到底两人可都是汉帝派过来监视他的存在,就算是林铭也不好让他们出现什么意外。
不管是是否有正当理由,他们两人的死亡很大程度意味着李煜不打算服从刘宏。
陈韬得到允许,便在谢环的安排下进入后宅的客厅。本来按照李煜的身份,他完全不必继续住在学校的后宅那里。只是原定搬迁进入的坞堡里面,内部装修还没有完成,故而还需要差不多一个月左右才能搬迁过去。
其实本心而言,坞堡占地也有数百平方米,且本身也是作为城墙的一部分,故而住进坞堡里不免有种住在战争前线的感觉。只是既然李煜说那是坞堡,那么他不住进去似乎也说不过去。
好在主宅和城墙之间相隔有十多米的距离,而且还是山区之中,对方也不可能把投石车什么的用出来,就算有流矢飞过来,也不至于造成什么伤害才对。
“晚辈冒昧打扰,还望师叔不要怪罪!”双方落座,陈韬率先告罪。按照墨门的里面的身份,杨浪和林铭算是他的师叔,李煜和林铭师兄弟相称,他自然也算是师侄辈的。
“哈哈,陈贤弟莫要如此,以前已经说过大家各交各的。再说如今大家都在乡政府里面做事,也算是同僚一场,何须如此客套?”李煜有意拉拢,自然不希望有太多的隔阂。
“如此陈某就孟浪了……此番前来只想问问,李兄所谓的自治区,打算何时建立?”陈韬拱手致意,随即直接进入了主题。
李煜闻言不免迟疑了一下,按说他现在的确没有打算建立自治区,至少还没有这个打算。只是他不认为陈韬是随便说来玩玩,肯定会有深意。
是他的意思,还是代表汉帝的意思?是这段时间扩张太快,他认为自己会顺势组建自治区,也就是试探一下自己的野心;还是他真的认为,如今是组建自治区的时候了?!
“陈贤弟这番话,代表谁的立场?”李煜看了看陈韬。
“李兄不必疑虑,某和刘行的身份,李兄应该知道,就算有所戒备也算正常。只是李兄或许不知,换做是我们的兄长,那或许会听命行事。只是我们两个从未受过汉帝恩惠,却一朝失去了所有,要说心里一点不甘心都没有,李兄会信?”陈韬严肃的问道。
原来他和刘行两人,一个虽然二十岁,却因为是庶子几乎没有去过雒阳,在下邳陈氏祖宅里面出生,在那里长大,其实就是作为看守祖坟的存在培养,类似诸葛家的诸葛诞。
毕竟是庶出子弟,头上还有两个兄长,一个是后来当上吴郡太守的陈瑀,一个是后来当上汝阴太守的陈琮。更别说陈球还有一个侄儿,那便是后来广陵太守陈登的父亲陈珪。
至于他陈韬,注定是要待在幕后的存在。其实也算是埋下的一条根,若是上面几个都完蛋了,至少他还能够把下邳陈氏给延续下去。
只是陈韬和其他的庶子不同,他也希望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出仕,而不是乖乖当个守塚之犬。更别说,陈球被其他门阀怂恿诛杀宦官,结果别人没事他却把自己搭进去了。还连累了几个儿子,都被发配到吴越之地。
陈瑀和陈琮好歹有其他世家的人帮衬,怎么都能活得很滋润。甚至过几年事情淡去,重新回到江北,甚至再出仕也不成问题。但是他陈韬不同,没人会在意一个庶子,他这次到江东若非有墨门关照,而且还有刘宏的密令,那么几乎是十死无生的局面。
他不是傻子,知道背后是谁在害他们,陈球只是一个被推出去的倒霉蛋,谁让他太正直了,说穿了就是太迂腐了一些,对政治的敏感度不高。关键背后推动这件事情的人,有太原王氏,有弘农杨氏,还有汝南袁氏三大门阀,陈球不去死也不行了!
去了,好歹落得个勇斗宦官的刚正不阿的名声。不去,也不知道被那些门阀怎么抹黑。到时候死了都要被天下人指着脊梁骨,甚至于下邳陈氏的名声,也因此彻底败坏了。
为了家族,或许还真的有点匡扶天下剪除佞臣的想法,陈球只能义无反顾了。刘郃和阳球那边也差不多,其实大家都是无法抗拒的可怜虫而已。
其实刘行那边也差不多,他是刘郃的孙子,本来千万集于一身,在雒阳是个纨绔少爷,结果一朝什么都失去,还要来到吴越这个蛮荒之地,要说他心甘心愿陈韬也不信。
血统固然重要,但刘行那个骄傲的性格,一朝把他所有的东西剥夺,只怕会记恨一辈子。拿什么大汉复兴,什么皇亲血统来拉住他,根本不可能,谁让他就是个小孩子!
李煜这段时间多少恶补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其实主要是花费了五千点声望值,把东汉所有有名的武将和臣的名字和家庭背景,甚至东汉的重要事情都给记忆了下来。
要布局东汉,首先要对东汉的情况有所了解,虽然大多都是史书所载难免有些失真,不过好歹可以作为参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