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戍-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北羌人很可能袭击yīn平、武都之地,这会加剧如今的复杂局面,不过你也不必担心,伯约素来与北羌蛮夷交厚,他正在极力斡旋,只不过,西羌一战,应该是避免不了的”。
徐戍陷入了沉思,其实他早就开始盘算将来攻打西羌的事情,可是之前的自己,从未将曹魏与北羌对西羌的影响考虑进去,看来,自己想的有些简单了。
“巨师,朝廷要升陈式为都督,大将军他们的意见呢?”,徐戍问道。
庞宏叹道:“大将军自然是有意见,只不过如今天子刚刚亲政,他第一次做主封赏之事,大将军也不便驳斥,再者,天子最近正筹划着限制原来丞相府署官的权力,大将军的压力,也很重啊,你要在保证永安安定的情况下,抵制住陈式在此地势力的扩张,有什么困难,尽管提,这是大将军让我带话给你的”。
徐戍的脸上浮起了笑意,道:“我的困难,巨师兄不是都给我想好了吗?哈哈,那就拜托巨师兄啦!”。
二人相视而笑,一送走庞宏,徐戍安稳的睡了一觉,翌日一早当即亲自率领所部进行cāo练,无论何时,提高自身的势力和实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
渐渐萧瑟的秋天,汉军大旗迎风招展,理县大营内行伍严整,发出阵阵cāo练的呐喊声,大家都很卖力,尤其对于外族的入侵,无疑让士兵们的民族情绪空前高涨,姜维已经与北羌的好几个首领通信多日,其中措辞还算平和,但依旧含糊不清,让人拿捏不准分寸。
中军营帐里,姜维斜躺着,闭目养神,时任夜射坪司金中郎的卢廷急匆匆的跑了进来,道:“征西将军,县尉自成都领回头盔与甲胄两千副已经入库,何时发放下去,还请将军示下”。
姜维冷笑一声,道:“原本我申领四千副,却只给我两千,哼哼,军需大事交给安平王来cāo办,我早料到会是这个结果,少归少,但是装束破损如何作战?还是赶紧下发了吧,吩咐大家,平时注意保护一些”。
卢廷叹道:“哎,我在此司职很久了,夜射坪的铁矿产量非常高,全数纳给了国库,却只给我们这么点,哎。。。”。
说话间,裨将军领行参军杜义进了大帐,跪地拱手,道:“征西将军,西羌诸部再次前进三十里扎营,六个部落全数分散开来互为犄角,夜射坪矿区,他们的人马已经开始掠夺矿产,请将军定夺!”。
正巧,赵统、赵广纷纷走了进来,气势汹汹的拜倒在地,激愤道:“将军,西羌人放肆以极,我们打吧!”。
“是啊,将士们都忍不住,纷纷请战了,我们打吧将军!”,赵广补充道。
姜维依旧面色不改的斜躺着,半晌才缓缓坐起身来,一言不发,杜义看着,也一样的激动,说道:“将军,虽然受北羌牵制,但我们一直这样下去,不仅军心不振,而且损失会越来越大啊”。
将军。。。将军。。。打吧。。。打吧。。。
打吧。。。杀光这群没良心的狗!打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吵得帐内人声鼎沸,姜维陡然一抬手,众人纷纷安静下来,一个个眼睛放光,期盼的看着姜维的脸色,这么多天了,姜维一直保持怀柔的状态,不再有之前那‘鹰派’将领的气质,大家心里都憋屈的很。
突然,姜维站立起来,冷眼说道:“该来的总要来,好话,我姜某已经说尽,也已经申报朝廷今年给他们多些银钱,北羌人如果真敢铤而走险,我当迅速剿灭西羌之匪,接着挥师北上,打到积石山,打到格尔木去!!!”。
积石山一带是北羌的游牧场所,格尔木则是北羌最大部落的盘踞地,姜维说出这样振奋人心的话来,众将纷纷站起来,摩拳擦掌。
“杜义、卢廷,你二人各领一千人马,今明两天,夜夜去袭扰,佯装劫寨,先让他们两天睡不安稳,赵统,后天晚上,你领两千兵马,照旧去劫封须的大寨,不过,你是真劫!我与其他几路人马伺机隔断其他部落偷袭,刚发的两千副新铠甲,我全数给你,这一仗,你们得给我好好打!”。
诺!诺!!!
众将士气高昂的领命而去。
西羌诸部日夜抢运矿产,同时加强巡逻,刚一入夜,杜义、卢廷的人马突然喧嚣起来,原野上尽是呐喊声与锣鼓轰鸣,这么久汉军都窝在理县不敢出来,突然的袭击,西羌人虽然有些躁乱,但也在封须他们的意料之中,匆忙率兵出来迎战,不聊汉军早已挥军撤退了,无奈,只好吩咐大家歇息,只是加强了值班守御。
一连两日,汉军每隔四五个时辰就要佯攻一次,每每敲锣打鼓好不欢闹,这可让西羌人疲惫不堪,每次都得防着汉军真的劫寨,弄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寝,第三日一早,封须着急其他部落的人商议,终究是觉得全军后撤十里安营,暂避蜀汉的锋芒。
又一次入夜,草原上枯草遍地,风一吹,发出连绵的沙沙声,直叫人毛骨悚然,无奈,这两天给汉军折腾的太累,大家还是能沉沉的睡去。
哄。。。寨门被投石车砸中,整个坍塌下来,不远处的汉军飞马奔驰,极速杀来,封须大惊失色,急忙召集全军抵抗,赵统一马当先,率领骑兵冲了进来,左右砍杀如若无物,封养部大营顷刻炸开了锅。
突然,只听数声惨叫,赵统陡然回身望去,好一些将士,在与羌人的交战中,头盔被敌人的兵器稍稍刺到砍到,立刻崩裂损坏,将士们头破血流,坠马者无数。。。
第165章永安争势(二)
“给我上!擒杀贼首着,赏女婢三人,钱粮一百!!!”,封须骑马高呼,族人们顶着疲惫冲杀出来。
两军相遇,本以为会很好的形成高速的冲杀,不料刚一开始便遭遇挫折,两军混战在一起,汉军士卒没几下就被敌军杀倒在血泊中。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这些士兵,自己已经训练了多日,而且其中还有徐戍原先虎射军的两百人,全都沿用徐戍的练兵方法,照理来说,大家的单兵素质还是十分强悍的,怎么打到如今这个局面。
赵统左右冲杀,揪住身边一个校尉,嚷道:“怎么回事?!都他娘的这么不经打?!都是废物不成?!”。
校尉愤恨的摘下已经开裂的头盔,喊道:“将军,朝廷给的这是什么鸟东西,好多兄弟们的头盔和铠甲都轻易被人家铁器伤到,这,这他娘的等于赤身作战啊将军!!!”。
赵统勃然大怒,一把推开校尉,继续拼杀,可眼见着自己的将士一个个倒下,一个个身负重伤,他再也顾不得自己的面子,当即下令撤退,自己带领一百随从亲自断后,封须大喜,率领所部追杀出来,一路上如砍瓜切菜,汉军死伤近千人,丢盔弃甲,旗帜锣鼓,遍地都是,真是个实实在在的败仗。
连续十余里,羌人穷追不舍,侧翼又有先零部策应追击,这让赵统大为紧张,当即下令丢弃所有物资,轻装逃跑,西羌人虽然喜好抢夺东西,可前方还有上千待宰羔羊,如何肯轻易放弃?!
刚要追上来,东边山坡后杀出两路人马,左杜义、又卢廷,气势汹汹的奔袭而来,封须见着此景,担心中了埋伏,急忙下令撤退。
赵统缘何会败的如此迅速,如此突然?!杜义、卢廷大为疑问,也不追赶,而是接着赵统,缓缓撤退。
此时,西北侧的汉军伏兵,正等着西南边封养部大乱,从而好出击偷袭卑浦、乌吾、钟存、巩唐等部落叛军,不一会儿,负责联络的赵广神色匆匆的奔了过来,跪倒在地:
“启禀征西将军,赵统他。。。他。。。”。
“他什么?!快说!”,姜维隐隐感到不安,语气也随之加重。
赵广叹道:“赵统杀进敌营,当即大败而退,死伤惨重!!!”。
什么??!!!
姜维登时涨红了脸,跨上战马,怒道:“没用的东西!赵广我问你!你是不是跟他一样!!!”。
赵广心知姜维说的是气话,恨铁不成钢的气话,但他还是吓得跪倒在地,惶恐道:“末将。。。末将定然不会,末将若败,绝不活着回来!”。
姜维眉头紧蹙,道:“走,回去,我倒要问问他,出兵前他是如何的豪言壮语!”。
收兵回了理。县大营,刚进大帐,赵统早已瘫坐在地,浑身是伤,愤恨的满脸通红。
姜维刚一坐下便拍案而起,道:“你说!我该不该留下你的头颅!如果应该,给我个理由!”。
赵统哭道:“末将吃了败仗,我甘愿领死,可是将军你看,这就是你拨给我两千弟兄的东西!”,说罢,赵统一摊手,将士兵的头盔与战甲,扔在帐中。
众将上前一看,上面无数裂纹,有的地方竟然被刺穿成洞,所谓的战甲也是,一仗下来竟然褴褛不堪,姜维有些吃惊,当即抽出随身宝剑,轻轻一掷,却正好插进地上的头盔,这个看上去精良的头盔顿时崩裂,众人一片哗然。
卢廷身为司金中郎,他最了解,拿起碎片敲了敲,又张口咬了咬,惊诧的说:“将军,这头盔的铁、铅比例失调,铅的含量过多,所以才不经打不经砍,这,这分明是偷工减料啊!!”。
众人眼巴巴的看着姜维。
“死伤多少。。。”,姜维闭上眼睛,尽力平复自己的心情。
赵统伏地哭道:“将军。。。这一仗,死了五百多兄弟,重伤三百,轻伤一百余啊。。。我。。。我对不起他们。。。”。
众人纷纷唏嘘嗟叹,姜维红着眼睛走下来,扶起赵统,伸手将他脸上的泪水擦干,理了理赵统身上的衣甲,道:“是我,是我姜某人对不住你们,对不住兄弟们!不过,我一定要讨回公道!”。
说完,姜维当即下令严守大营不得出战,自己带着卢廷与十余名随从,还有几副破烂铠甲,连夜赶往成都。。。
大雨倾盆。。。寒意逼人。。。宫禁。。。殿堂之上。。。
当刘禅瞧见姜维手中的铠甲后,傻在了那里,他情不自禁的撇过头,望着殿下站着的弟弟刘理,心中说不出的滋味。
似乎涉及皇室的人,在场的只有蒋琬、费祎、董允、孟光、来敏、谯周,以及姜维与刘理。
蒋琬面色如钟,冷峻的说道:“圣上,此次穿着这样铠甲的士卒,死伤千人,对我大汉来说,实在是莫大的损失,如今导致攻势受挫,北羌那里很可能借机南下,威胁我成都地区啊。。。”。
费祎接着道:“圣上,哎,若是真的实力不济也就罢了,吃了这样的败仗,恐怕我西面军心不振,将士怨声载道啊。。。”。
刘禅知道,二人说的有些过于危言耸听,但是错在弟弟刘理,自己也无话可说,况且自己刚刚亲政,总要做出公正的事情,以为表率,立威立信,无端的损失上千人马,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
“安平王,你给我说说看,这是怎么回事?!”,刘禅皱着眉头,一脸的不高兴。
“皇上,可能铁矿炼造的工艺不行,纯度不够所致”,刘理低着头,辩解道。
见他不承认错误,刘禅莫名的怒火腾升,厉声道:“那朕现在就派人去查查看,看看究竟是不是铁矿供给出了问题?!”。
刘理这下心灰意冷,看来这回自己做的太过,连刘禅都不愿护着自己。而刘禅也不是笨蛋,虽说希望通过刘理来制衡蒋琬,但他更希望自己的弟弟堪当大用。
“你就到殿外站着吧,让雨好好淋一淋,反省反省!!”,刘禅冷漠的说道。
————————————————————————
上传时竟然提示‘理。县’是违禁字,所以我只好在中间加个点了
第166章永安争势(三)
大雨滂沱,肆意的打在地上,溅起点点水花,阵风拂过,寒意更甚。
安平王站在雨里,浑身已经湿透,他垂着头,一言不发。
这个结果,连蒋琬都没有想到,更不用说呆在那里的姜维,一个王爷,被惩罚在大庭广众之下淋雨,这实在是个颜面扫地的事情,而且,刘理娇惯的很,万一感染个风寒,那可麻烦大了。
姜维踌躇了一会儿,道:“圣上,这安平王站在雨里,恐怕得生病,要不。。。”。
刘禅漠然道:“随他去!千余将士xìng命,还不值得他站在那里淋雨么?!”。
半晌,蒋琬上前道:“皇上,目前汉中、南中都还稳当,只是东边的永安,哎,宗预都督的身子骨,怕是撑不住了”。
刘禅道:“先前不是商议着让陈式暂行永安都督吗?他对永安地区比较熟络,朕觉得,可以交给他主持”。
蒋琬板着脸,道:“皇上,这陈式乃是由安平王推荐,如今安平王出了这样的事情,再安排陈式任都督,恐怕外面会有不好的言论,臣下认为,可以考虑他人”。
的确,上面人犯错,会连带牵扯到下面的人,刘理做出让人不再敢信任的事情,那么他推荐的人,也会让人质疑,这个年代,推荐制度有着严格的规矩,然而,刘禅的脸上依旧浮现出不悦的神情。
“那你觉得,用谁合适??”,刘禅发问。
蒋琬道:“左护军徐戍堪当此任,先前他在永安多有威名且领兵有方,以他为都督,可保东吴不敢正视永安”。
众人一惊,谁都没想到,蒋琬竟然想用徐戍,包括费祎,也一副吃惊的样子,而刘禅则依旧面无表情,他心知徐戍的确是个可用的人才,只不过就算要用,刘禅也希望是自己来推荐,来任命,而不是由蒋琬提出来,如此,好人都让蒋琬做了去。
其实,早在当年马忠向自己推荐徐戍的时候,刘禅就一心要拉拢此人,只是诸葛亮、蒋琬从中作梗,硬是将徐戍拉到他们麾下。
谯周站了出来,道:“大将军,这个徐戍年纪不过二十多岁,不管是见识,还是资历,让他担任一方都督,是不是不太妥当?”。
蒋琬笑道:“不然,我大汉就曾有此例,当年汉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饮马翰海、封狼居胥,也不过二十多岁,谯大人此言,失之远矣”。
一句话,谯周被顶了回去,孟光又道:“虽然徐戍善战,不过为统帅者,还需稳定沉着,遇事冷静,毕竟陈式年长,比起徐戍,应该稳重得多,况且,当年先帝、丞相对他多有重用啊”。
蒋琬笑道:“呵呵,上次陈将军被困大巴山,还是徐戍舍命救出,他只以数千人马,游刃与敌境之内,痛击各方围剿之贼,最后还能毫发无损的安然回来,试想,如果不冷静不沉着,如何能成就如此功业?”。
殿中,大家都沉默了,被蒋琬这么一说,谁都无法辩解,毕竟,徐戍大胜巴山是个不争的事实,刘禅摆摆手,道:“都督的任命,还需慎重,不可太过cāo切”。
蒋琬的嘴角,露出了鲜为人察觉的笑意,其实,他并不是非得今天让刘禅同意任命徐戍,他只不过想延缓陈式任命的时间罢了。
“皇上圣明,那此事就先搁下,他日再议,如今要紧的还是对西羌的作战”,蒋琬道。
刘禅这才缓过神来,西羌的问题才是最紧迫的问题,因为这是一股直接威胁成都的力量,万万不能小觑。
“姜伯约,你说说看,你是如何打算的”,刘禅道。
姜维道:“还是得打,具体如何作战,末将心中已经有数,为了保密起见,请皇上批准我不说,还有,末将恳请皇上相信,不管末将如何行军,都不要予以阻止和干预”。
费祎有点不快,说道:“这话是不是有点过了?如果不胜呢?又当如何?”。
姜维跪在殿中,道:“皇上,末将愿意立下军令状,倘若最终不得大胜,末将甘愿受死!”。
刘禅连忙挥手,道:“伯约这话太过了,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大可不必计较,朕相信你就是,恩,朕也答应你,不会干预你,你好好发挥去吧,呵呵”。
姜维伏在地上,蓦然阵阵感动。。。
散会之后,费祎跟随蒋琬到了大将军府,对于今日当朝推荐徐戍担任永安都督,费祎有些不满,理由很简单,他并不那么信任徐戍,当他再次搬出诸葛亮的遗言之时,蒋琬终究是急了,“丞相之言,未必可信,因为他并不了解徐戍,如今正值内忧外患之际,更应该任用有才干的,我知道还有许多其他的将领,但是汶山和汉中方面更加重要,脱不了人手,如果我说把徐戍调到汉中,你就能放心了?”。
费祎无言以对,总是这样,似乎蒋琬是得了诸葛亮真传,每次自己都吵不过他,很快的,两人不再纠缠此事,因为现今更大的问题摆在眼前,南中诸郡,幅员辽阔,近乎半个蜀汉,彭氏一党,因为当年阎宇错失剿灭机会,从而让他们根植下来,勾连豪强,祸端丛生,虽说马忠还能镇得住,但他与之前丞相府官员只是表面工夫,内心里并不和睦,最让蒋琬与费祎担心的,就是马忠坐大,毕竟,他是刘禅重点培植的势力。
旁晚时分。。。成都内城东南。。。
黄皓与陈祗各自乔装,相约在茶楼会面,依照惯例,陈祗将探听到的有关蒋琬、费祎的事情报知黄皓,然后黄皓再添油加醋的转呈天子刘禅,自从诸葛亮死后,取消了丞相制,陈祗也就无从探听蒋琬的事情,只有些费祎的消息,毕竟自己是他门生,然而,面对越来越少,越来越不重要的消息,黄皓露出了不满的情绪。
陈祗虽然无奈,但更不甘心失去自己在天子心目中的价值,可当他从黄皓那里得知刘禅有事交代给自己的时候,陈祗还是喜出望外。
黄皓将费祎方面的文书塞进衣服中,笑道:“永安都督要重新任命,此事你可知道吗?”。
陈祗的脸色有些yīn沉,叹道:“自然知道,徐戍这人,呵呵,运气还真不错,这么受重视。。。”。
言语间,黄皓看出了陈祗表情中的不甘,是啊,费祎一直想多多提拔陈祗,只不过似乎蒋琬并不看好他,多次将陈祗升迁的事情压了下去。
第167章永安争势(四)
“好了好了,你也别多想了,只要你我配合得当,早晚亏不了你,安平王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这回,姜维算是与王爷结下了梁子,不过,任命陈式担任都督,天子是不会放弃的,你要想办法笼络些官员,准备联名推荐陈式,至于送礼的银钱,我会提供给你,天子和安平王都不好出面,当然你也不好出面,但交给你来做,是我向天子力保的,你的手下多,这是应该没问题吧?”,黄皓说道。
陈祗缓过神,道:“嗯,此事交给我来办,你大可放心就是,只不过,原先丞相府那一派的人物,恐怕不好弄啊”。
黄皓笑道:“那些食古不化的人,就不要管了,另外,蒋琬、费祎的行动,你还要尽量掌握,我知道现今有困难,但这也是考验你的时候,呵呵,你可不要辜负天子的期望啊”。
陈祗连忙点头,二人又交谈了一会儿,各自离去,既然是打压、排挤徐戍这样的差事,自然要分外的卖力,一回家,陈祗便cāo持起来,京城里大大小小,只要是有机会上朝的官员,都派人暗中送礼,假借安平王的名义,其实对蒋琬一派有意见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那些益州本地士族官员。
没几天,事情办得十分顺利,但也有些啃不动的骨头,例如董恢,刚叩开门,向里头的管家表明来意,人家立刻将大门关上,死都不肯再开。
这一天,王训独自一人,身着便装,骑马到了城西的偏僻街市,绕过好几道弯,来到一家简陋的宅子外面,虽说简陋,却十分的整洁,一看就知道是个清官,一贫如洗的清官。
敲了半天的门,就是没人开,王训贴上去,却能听到里面有人扫地的声音,难道是聋子不成???
“董大人,董大人!!!”,王训抬高了嗓门,喊道。
半晌,直到王训口干舌燥,终于有人开门了,“你是谁?你找谁?!”,门缝里出现一个老者的面孔。
王训恨不得上去掐死他,只不过看在董恢是个清官的份上,忍了下来,他清了清嗓子,客气的说:“在下王训,特来拜访董恢董大人,这儿,是董大人的家吧?”。
管家面无表情,冷漠的说:“是来送东西?”。
王训愣住,道:“的确有东西要给他,麻烦让我进。。。”,话音刚落,宅门突然关上,王训碰了一鼻子灰,暗自骂道:“他娘的,最受不了这些古怪的酸腐文人,得,回吧还是”。
回到大将军府复命,蒋琬与郤正、费祎、郭攸之正在谈话,蒋琬听了王训的回报,竟然笑了出来,道:“小王将军,苦了你了,你们说说看,这董恢就这么难请吗?”。
郤正笑道:“董大人本就孤僻,最近有人想拉拢官员联名推荐陈式,恐怕董大人是回绝了,所以一听说王将军要送东西给他,这就关了门,哈哈哈,庞宏刚刚回来,不然让小王将军辛苦一趟,与庞宏同去,庞宏应该有法子”。
蒋琬笑着挥挥手,道:“嗯,小王将军莫辞辛劳,快去快回吧”。
王训领命而去,这庞宏刚刚回来一天,正巧要出门,却碰上王训,听了事情原委,哈哈大笑,同时也十分的开欣喜,昨天自己才向蒋琬提出了徐戍想要些得力的文官的事情,自己便推荐了董恢,没想到蒋琬这么快就将此事提上议程。
来到董恢府门外,再次敲门,依旧没人搭理,王训摊开手,无奈的说:“巨师兄,你看,我说吧。。。”。
庞宏笑道:“莫急莫急,我有办法”。
说着,庞宏清清嗓门,故意放大声音,道:“大将军,估计董大人不在家,我听说呀,他最近经常住在青窑,一住就是七八天,哈哈,也不知道注意身子,我们还是走吧”。
说完,王训瞪大了眼睛盯着庞宏,一脸的吃惊,不一会儿,府门大开,董恢一路小跑出来,刚要发作,却正好瞧见庞宏和王训,道:“大将军何在??庞巨师,为何如此诋毁我??”。
庞宏大笑,道:“大将军自然在大将军府啊,我不‘诋毁’你,恐怕进不了你这宝地的大门啊”。
董恢蹙眉道:“王将军,如果你们二人还是来送东西的,那就恕董某不待见了。。。”。
王训看他不惯,撇过头不搭理他,庞宏笑道:“这是哪里话,王将军刚才是来送大将军的传见帖,你当是送礼不成??哈哈哈”。
董恢看着庞宏笑得乐不可支,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话不多说,三人这就启程赶往大将军府,路上,庞宏特地关照了董恢,叮嘱他待会儿言辞务必和缓些,不可执拗,董恢只是点头,不作回答。
到了大堂里,蒋琬笑道:“董休绪,你架子不下啊,两次才将你请回来”。
董恢行了礼,道:“本来懒得出门,不想两次登门,只得跟来”。
一边的庞宏,脸色突然铁青,刚才还提醒他说话悠着点,这会儿却又犯了毛病,此时,费祎起身,拂袖道:“董大人此话何意?这么说来,还要大将军亲自去请你么?或者,难道说是因为调你回成都,你心存不满吗?”。
蒋琬听了,满不在意的说:“文伟。。。不必如此,呵呵呵,董休绪xìng情如此而已,我且问你,倘若我亲自登门,你可会开门见我么?”。
董恢笑道:“若是来送礼,下官依旧不会开门”。
你!!费祎有些不快,而蒋琬却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示意费祎不必计较,一边道:“休绪,永安方面正缺人,庞巨师力荐你去,你说说,你可愿意吗?”。
董恢稍加思索,道:“若是让我做个县令、主薄,下官就不愿意去”。
庞宏在一边紧张了半天,蒋琬笑道:“以公之才,不至如此,这番让你过去,做平东将军司马,领参军,如此安排,如何??”。
董恢大喜,叩谢道:“既如此,下官必不辱使命!!!”,说完,众人纷然而笑,对于这个任命,董恢还是十分满意的,毕竟不是去跟一些文人相处,徐戍虽然与自己只有一面之缘,但是此人才干出众,与他配合,理当能干出一番事业。
散会之后,庞宏与董恢同行,路上,庞宏叹道:“休绪兄,今日你在大将军府的言辞,可吓了我一跳啊,不是叮嘱你说话和缓些么,你没看到费大人不悦?”。
董恢咯咯发笑,道:“我只是言辞相试尔,如今看来,还是大将军气量洪雅,呵呵呵”。
第168章永安争势(五)
安平王府,阳光明媚。。。
假山磐溪,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堪比皇闱宫禁,好一个气派的王爷府。
刘理这才康复,还伴随着些咳嗽,马夫人又端来一碗汤药,催促他尽快喝下:“也不知这是怎么了,堂堂一个王爷,竟然给放在雨里淋。。。”。
刘理叹道:“皇兄自有他的主意,我也能理解,只是这个姜维,小题大做,不就是吃了个败仗么?!哼,此仇我早晚报之!”。
马夫人见他喝完汤药,急忙递上一块点心让他含在口中,道:“对了,我胞兄家里贫寒的紧,我让你送他些银两,你是不是没送?”。
刘理撇嘴道:“胡说,我分明派人给他府上送了一千两,他倒好,直接给我退了回来,这个马承!哎。。。”。
马夫人温婉一笑,道:“王爷,试想,你手底下的那些人,哪个不是见了钱就走不动路的?能有我家胞兄这样的人才,你就知足吧”。
刘理酣然而笑,道:“这倒也是。。。”。
不一会儿,黄皓上门拜访,此人是不常来安平王府的,除非大事发生,刘理jǐng觉的吩咐马夫人离去,自己领着黄皓进了内堂说话。
“难道说有什么大事???”,刘理眉头紧皱。
黄皓谄媚笑,道:“说大不算大,说小也不小,可靠消息,蒋琬他们似是要将董恢调往永安,协助徐戍,前几天为了联名推荐给他送礼,这人竟然拒辞不受,不知安平王有何应对之策?”。
刘理问:“此事天子可知道?还有,你这是哪里来的消息”。
黄皓道:“天子那边,我已经报知了,所以让我来问问你的看法,这消息是从费祎身边的耳目探听到得,估摸着这两天就得出发”。
刘理稍加思索,道:“董恢此人虽然只任郎中,但是名声颇大,想来才华也是有的,既然他们派人助阵徐戍,我们就派人助陈式便了,他身边已经有了马承。。。这样,不如将张绍与谯熙派过去,以防万一”。
黄皓蹙眉,道:“王爷说的这个万一。。。是指。。。”。
刘理道:“马承不是个让我放心的人,就这样,你速速去报知天子”,黄皓领命,这就要返回,却被刘再次叫住。
回头的一瞬,黄皓察觉到刘理目光中流露出的yīn沉,想必他又想出什么好办法了,果不其然,刘理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黄皓微笑点头,匆忙离去。。。
################
准备了许多秋冬衣装,董恢上了马车,这就要出行离去了,王训早早的带着数十名侍卫,一路护送董恢出城,又走了二十里地,这才率兵返回。
进了成都,正好撞见庞宏,两人便接班去了大将军府,当值的校尉告知说蒋琬早晨就入朝了,二人这就要走,却正好碰见归来的蒋琬,见着二人,蒋琬示意他们跟自己进去,潜意识里,庞宏感到丝丝不妙。
“大将军,似是有不好的事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