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戍-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不敢怠慢,急忙率兵返回。。。

第129章四象四锥阵!

春天太过奢华,而秋冬又太过凄凉,都不如炎炎夏日来得多姿多彩的,抬头望去,天空像蔚蓝的海水倒悬,又像蚕丝织造的蓝缎,五丈原以西,锦绣河山,处处葱茏,繁花盛开,碧树丰满,阵阵轻风吹过,林风簌簌,完全不见大战的yīn霾。。。

得知汉军有了动静,胡遵催促大军继续前行,直到郿西十里地外,这才下令驻足布阵。

旗帜摇动,数千魏军开始散布出去,人头攒动却不曾阵型错乱,不到半个时辰,眼前这片空地上,黑压压布满了魏军,这魏军形成一个方阵,四面四角都留有狭小路口,中间一处木桩台子,旗手就在当中指挥,好一派威武威武。。。

两把大伞缓缓撑开,遮挡住毒辣的阳光,胡遵就在不远处的山坡上观望,轻轻押了一口凉茶,信心满满的瞧着自己的杰作。

胡奋自后而来,指着前方道:“父亲,您这个四象四锥阵摆的越来越无懈可击了,不过,蜀军真的会应战么?!”。

胡遵捋须大笑,道:“我这四象由两仪而生,四锥取八卦精华,分别有谷、惊、妄、颤、汭、秉、生、死八个门,只要其中一个门关闭,会有其他三个门开,其中一个门开,则有六个门关闭,除非蜀兵攻击颤、死二门,否则。。。哼哼。。。”。

胡奋不禁感到内心激荡,兴奋的紧,又问:“父亲,您这阵法,比起孔明的八阵,怎样?”。

胡遵怔住,遥望远方,不曾答话。。。

迎着日光,汉军迤逦前行,缓慢而整齐的踏步而来,杨仪策马向前,自山坡上向远处眺望,笑道:“四象四锥阵,哈哈哈,胡遵小儿,这等孩童玩意儿,也好意思拿到这边来”。

姜维凝神观察,道:“杨大人,这阵法虽然普通,但是行列齐整,中间主持十分得当,也不可小视,我认为还是退回郿西的营垒处,等他们逼近,我们从高处放箭便是”。

杨仪微笑着摇头道:“不然,伯约你不知道,这种阵法,若果成功就罢了,倘若被我击破,那么他胡遵必定死伤惨重,如此肥肉,不吃真是太浪费啦”。

徐戍曾经一直以为所谓的阵法都是扯淡出来的,没想到真有这么回事,但他对此一窍不通,也只能听他们讨论了。

姜维蹙眉,道:“大人,我看胡遵这个阵法,是故意在向我们卖破绽,好引我们过去,还望您三思啊”。

杨仪看了看姜维,又看了看徐戍,笑道:“破此阵法,但须一员猛将,你二人皆千人敌,不必过于忧虑”。

说完,杨仪盯着徐戍,道:“徐戍,让你去破这个四象四锥阵,你敢么?!”。

且不说相不相信这个杨仪,在战场上,还没有他徐戍不敢的,当即拱手道:“杨大人吩咐就是了,末将没什么不敢的!”。

“好!很好!我就是喜欢你这样爽快的将军。。。”,杨仪微笑着说,却又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姜维。

是人都听得出来,杨仪有些含沙射影的埋怨姜维不配合自己,而姜维只是一脸的担忧,倒不是对这杨仪有多少意见,此时此刻,他知道不能违背杨仪的意思,只能赶紧思考,万一徐戍受困,自己该怎样用兵。。。

刚过晌午,烈日炎炎,双方都在等待,等待谁先忍不住出手。。。

须臾。。。东边的汉军阵营中奔出一彪人马,为首的银戟骁将自然是徐戍,身后全是姜维一手带出来的精锐重装突骑兵,一共三千人。

出来之前,杨仪叮嘱自己先从生门突进,然而左拐打通惊、妄、生,最后不管颤、汭、死这三门,而是直接从谷门杀出,如此一来,魏军必乱!

说心里话,徐戍真的没底,这阵型如同一个口袋,自己从未经历过,再者,他杨仪的办法还不知道对不对,相比较这两个人,徐戍还是认为姜维更加可靠,也更加靠谱。。。

为将者岂能左顾右盼,徐戍定了定神,找准了生门的方位,一声令下,率领手下三千将士呼啸而去,渐渐逼近,只见黑压压的阵型里,前排守军一律手执黑色大盾,东边的缺口形成一条道路,这就是生门没错了。

与此同时,魏军发出高亢而激烈的怒吼声,似乎要将汉军震慑住,但徐戍视若无物,三千骑兵也跟着徐戍,从生门猝然撞进阵中,此时,两侧的魏军纷纷把剑挥枪,在盾牌的掩护下不断袭扰,徐戍一马当先,手中绽天戟迎着日光,发出隐隐寒光,突然,绽天戟逆风横割,四五根普通的长枪顿时被横砍成两截,没了兵器,这几位自然得送了小命,徐戍紧跟着翻身一戟,使了个拖割之法,一连割断这几人的咽喉,领军继续向前。

喊杀声愈发的激烈,汉军在徐戍的带领下,杀xìng大起,一路向里冲去,等到要左拐去打通惊、妄、生三门的时候,却找不到门路,四周皆是cháo水般的魏军士卒。。。

身边的小校冲上前喊道:“徐将军,贼势甚重,我们身后的生门已经被魏兵堵起来了!!!”。

徐戍四下探望,胸中怒火腾升,勃然大怒,道:“随我来!!!”。

大家都知道徐戍骁勇,各个奋勇的跟着他冲击魏军,顿时火星四溅,鲜血横流,杀透一片魏兵,又来一片,突进重围十余米,却又被数不尽的魏兵打退回来,徐戍早已满头大汗,然而心中却渐渐发毛。

照这样打下去,再要不了两个时辰,汉军骑兵必定力竭,铁死无疑啊!!!

远远的,胡遵在瞭望台上大笑,道:“你们瞧,蜀军刚才还算凶猛,如今而何???他们这数千兵马,今日必定折损在这里啦!!!”。

虽然看不清脸庞,但胡奋认得出那身着银色铠甲,手执玄色战戟的人,犹如老猫见耗子,顿时两眼放光,一边提起长枪,一边道:“父亲,领头的必定就是徐戍,让我带人进去结果了他,为广弟报仇雪恨!”。

胡遵立刻收回了笑容,斥道:“你真的改改你这莽撞的脾xìng!这徐戍被困阵中,早晚必死,你又何必多此一举?!给我老老实实的呆着!”。

胡奋默然站到一边,眼神凝视着远方,闪烁出无尽的愤恨。。。

第128章长史来督军

炎炎夏日,炙烤着脆嫩的绿草与田亩。。。

光着膀子农耕劳作的人群,分不清哪些是汉军士兵,哪些是魏地农民。。。这一点,汉军做的很好,诸葛亮让士卒与百姓混杂在一起劳作,互不侵犯,以为长久之计,向北望去,却是另一番景象,身着甲胄的汉军忙得热火朝天。。。'。。'

这是要修筑营垒,以此抵挡西面的魏军,虽然这是魏国境地,但是当地的百姓对汉军并没有敌意,反而相处得十分融洽,同是汉族人,也不见得水火不容。。。

姜维浑身是汗,印透了衣裳,原本白净的皮肤,经过多天的日晒,变成稍许的古铜色,显露出雄壮的肌肉,颇为伟岸,那边的小校送来书信,姜维擦干额头上的汗水,展开查看。

不知道看到了什么,姜维的神色变得yīn郁起来,徐戍问道:“伯约,出了什么大事了??!”,这个时候,由不得徐戍不紧张,诸葛亮卧病五丈原,天知道他会不会。。。

姜维叹道:“五丈原形势也不容乐观啊。。。之前我想胡遵必然去而复返,所以昨天我上书请求发兵增援,五丈原各个营垒都抽不出人手了。。。”。

徐戍信心十足道:“有伯约你在,一个胡遵何足道哉?!你为鹰翅我为鹰爪,胡遵休想占到便宜!”。

姜维有些无奈,苦笑着将书信递给徐戍,说道:“这也就罢了,丞相竟然将长史杨仪掉了过来,今晚就要抵达了。。。”。

徐戍吃了一惊,蹙眉道:“伯约,杨大人过来,是来督粮呢?还是来督军的?”。

姜维笑道:“你问的好。。。倘若是督粮,那到无所谓了,只怕是来督军的。。。”。

看他一脸的忧愁,徐戍不解道:“伯约,听闻杨仪大人当年追随汉寿亭侯的时候很受重用,就连先帝也对他大为赞赏,应当确切有些本领吧?”。

姜维又是一阵苦笑,道:“倒不是我说他不行。。。只是杨长史用兵,实在是捉襟见肘啊。。。”。

徐戍看出了他的无奈,诸葛亮十分器重杨仪,如同当年对马谡一样,而现今的郿西田垅至关重要,姜维担心的,恐怕就是杨仪过了反倒坏了大事。。。

当夜,姜维与徐戍梳洗干净穿戴齐整,迎接长史杨仪的到来,看见这两位将军,杨仪面容始终浮着微笑,道:“上次与胡遵一战,你们打的很好,姜伯约你能主持大局稳定军心,功不可没,而徐茂公你深入敌阵,立斩胡广,也是非常的悍勇啊,嗯,不错不错”。

两人被杨仪劈头盖脸的表扬了一通,只是赔上笑容,谁都没有做声,对于这个杨仪,徐戍是没有好感的,这是一种说不上来的理由,就是不喜欢,每个人,不管脾气好坏,总会有个别个瞧着不顺眼的。

从内心而言,徐戍极看不惯杨仪说话的样子,虽然他颇有才干,但是他盛气凌人,刚愎自用,对身边的人指手画脚评头论足,简直将自己抬高到了诸葛亮的位置。

话锋一转,杨仪的脸色冷了下来,道:“但是,我还是要说你们几句,那天既然胡遵中了埋伏,为何不乘胜追击?倘若一战解决了他们,我们的郿西就安全了,这也能让丞相少cāo点心思。。。”。

姜维与徐戍纷纷愕然,这杨仪果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胡遵大军说灭就灭么?!二人不知道如何来作答,默然无言。

显然,姜维不想跟他纠缠这个事情,岔开话题,问道:“杨长史,不知丞相这两天身体如何???”。

说道这里,杨仪的心情也有些凝重,叹道:“欠安欠安。。。他老人家cāo劳的事情太多了,我们做属下的,就应该想他所想,急他所急,把丞相交代的事情办好,不怕他不康复起来,哎。。。”。

徐戍道:“长史大人说的很多,怎么又叹起气来了?”。

杨仪顿了顿,眉头紧蹙,道:“我还能叹什么气?!还不是那个魏延?!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以为曾经追随先帝征战南北就了不起了?!最近有对丞相出言不敬想要代替丞相主持北伐,哼,我看此人,早晚必反!”。

听到这样的话,姜维与徐戍纷纷沉默不语,杨仪也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话太过了,而且充满了挑衅的意味,万一传到魏延或者诸葛亮那里,必然对自己不利,只怪自己一时管不住自己的嘴。。。

杨仪笑道:“话说远了,呵呵,伯约,你说胡遵必然复返,如果是真,要如何应对?”。

姜维道:“我们离五丈原大营不足二十里,胡遵必然不敢强攻,但是他必然会四处袭扰引诱我们出兵,我认为,我们需要保护田垅,所以阵线会拉的很长,但只要坚守各个营垒,他胡遵也拿我们没办法”。

杨仪点点头,道:“说的不错,不过胡遵从狄道远来,倘若我们能找机会挫动他的锐气,必然可以让他不敢觊觎郿西,解了郿西之围,五丈原那里也能轻松许多啊”。

话说到这里,帐外冲进一个小校,一脸紧张神色,道:“姜将军,大事不好了!!”。

姜维正要问话,杨仪抢先道:“出了什么事情,跟我说!!!”。

徐戍瞧了瞧姜维的神情,见他只是站在一边不说话,不难看出,杨仪早把自己当做郿西的统帅了,姜维是个征西将军尚且只能服从,看来这也是诸葛亮的意思,毕竟姜维年纪还比较年轻。。。还是不能让他放心。。。

“回大人,胡遵提领一万五千余人马,自西围奔袭而来,在郿西三十里安营扎寨,而且送来了战书!”,小校惶恐的地上书信,道。

杨仪打开一看,冷笑道:“匹夫,还敢向我挑战,姜维你速速备齐骑兵与弓步军各三千,走,与我一同去会会这个胡遵!!!”。

第130章气势惊悚

一滴。。。两滴。。。

烈日当空,姜维额头上留下的汗水越来越多,终究按捺不住,回头道:

“杨大人,看如今的形势,徐戍他是不可能突围出来的,这阵法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啊!”。'。。'

不用姜维说,杨仪此刻的表情已经近乎扭曲,他感到不可思议,甚至于难以置信,更让他觉得羞愧难当的是,这样的阵法竟然出自胡遵之手,他一边感叹曹魏的人才济济,一边为姜维的话而羞恼。。。

许久,杨仪还是不说话,姜维早已憋红了脸,也顾不得那么许多,道:“我现在就要领兵去解围,杨大人不发话,我权当您准许了!”。

杨仪这才缓过神来,一脸的紧张,道:“你,打算从哪一门去救??!”。

姜维懒得回答他,自顾自的转身离去,到了山坡下,匆忙驱兵六千火速驰援。

魏军的四象四锥阵。。。东北角,突然杀来一路人马,为首大将临阵指挥,汉军的行进路线与队形肃然整列,也不管从哪一个门攻击,直接照着外围的盾兵一阵猛攻。

胡遵突然站起身,下令旗手发布号令,与阵中的指挥遥相呼应,但看东北角魏军sāo动,徐戍精神大振,就令手下将士向西强攻。

毋庸置业,姜维的到来,完全打乱了魏军部署,胡遵心知自己的阵法很好,只是调度变幻起来还是不够顺畅,不消半个时辰,姜维领兵左右冲突,砍杀魏兵数百人,众人知道姜维名声,成片成片的向后退去,前面的不敢抵挡想向后撤退,无奈阵中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如此你来我往,相互踩踏,死者更甚。

胡遵急忙回头道:“胡奋,速速领军下去,万不能形成溃败之势!!!”。

遵命!!!

胡奋兴奋异常,当即提领数千兵马冲了上来,正与姜维交锋,乱兵交战正急,胡奋寻不到姜维本人,气的满脸通红,下手也几位狠毒,几十秒时间,有七八名汉军士卒被他刺砍得肢体破碎,惨不忍睹。

“姜维叛贼在哪??出来与爷爷交战?!”,胡奋杀得兴起,大有扳回溃败的局势,不远处的姜维听到叫喊,又见胡奋残杀许多士卒,不禁勃然大怒,也顾不得自己身为统帅,拍马杀透敌兵,直取胡奋。

“姜维在此!!!”,忽听一声势沉大吼,一名白面悍将刺翻两个魏兵,突然出现在眼前,胡奋没想到他来得这么快,一时无法招架,又要避开他的锐气,即刻回马后退十余米,翻身纵马再来。

姜维冷哼一声,抖擞了精神,右手紧握红缨凌落枪,将枪柄夹在腋窝之下,身体向前微倾,目光凝视胡奋,此时此刻,姜维的眼中似乎没有了其他汉军,甚至连魏兵的身影也被他排除出脑海,他早已将目光聚焦到胡奋身上,似乎偌大的战场上,就他们两个人而已。

这样怪异、惊悚的神情,被胡奋察觉到,他突然感觉后脊背发凉,眼前冲来的姜维,好似天兵天将般威武,让人产生畏惧的感觉。

当胡奋意识到自己的懦弱,不禁心头愤恨,大吼着纵马迎战,刚一交锋,只见姜维的枪法忽左忽右,突前突后,也不知是自己的眼神不好,还是姜维的枪法太快。

左挡右拨一番,匆忙抵挡了四五回合,自己甚至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胡奋顿时心中发寒,料敌不过,突然大幅度的挥了一枪,扭头就跑,姜维哪肯罢休,此刻身后的汉军也跟了上来,正好乘势追击。

不出三五百米,前方胡遵大军赶到,胡奋又回军掩杀,见这阵势,姜维心知自己人少,不能与他硬拼,两军突然混战在一起,完全不能再次突破,姜维左右指挥调度,汉军且战且退。。。

再看远处,徐戍的人马似乎已经要突出重围了,只要他能杀透重围向西,就可以脱离战场,不过天知道那边还会不会有其他路的敌人,可是,如今魏军势大,自己无法前去接应,这边的胡遵、胡奋又气势汹汹的攻来姜维连叹数声,只得引兵撤退。

“回来!!!”,胡遵见儿子胡奋还要再追,大声喝止。

胡奋一脸愤然的跑到跟前,道:“姜维已经溃退,父亲为何不让追击?!”。

胡遵骂道:“姜维那是溃败么?!况且此人骁勇的很,又正值壮年,你尚且年幼,绝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见父亲夸赞别人贬低自己,胡奋一脸的不悦。。。

“愣着干什么,我在此压阵,你速速向西去追徐戍!!徐戍也快赶到了,这次我给你报仇的机会!切莫再次错过!”。

胡奋大喜,这就引兵撤出战场,向西奔袭。。。

远远的,徐戍望见身后的追兵,这一次自己被困阵中,而东边方向的魏兵最为雄厚,根本无法突破,于是只能接着姜维的救援牵制,自己好从最薄弱的西侧突破,先跳出包围,再想办法!

加快行军速度,大概清点了人马,原本三千精锐骑兵,这次被胡遵的四象四锥阵消磨得只剩下不到两千五百人,也就是说,汉军结结实实的损失了五百英勇将士,而这,都是拜杨仪所赐!

来不及愤恨,徐戍急忙领兵向西,约莫奔走了三四十里地,胡奋的追兵依然死死在后咬住,刚一过山谷的坳口,前方正好杀到一路人马,为首大将,真是自己的死对头徐质没错了。

“早降可保身家xìng命!!!”,徐质与阿奴眼的看到,身边的士卒则紧紧跟在后头,随时准备与汉军厮杀。

徐戍的脑海中,从来没有投降二字,怒吼着挥戟而上,双方电光火石般接战起来,刚打了没一会儿,身后的胡奋兵至,汉军被围在垓心,遭到围攻。

这里是山谷,队形无法展开,也就说无法很好的进行防守,徐戍所领的汉军越战越吃力,越战人越少,徐戍左右冲击就是无法突围,倒是身上多了许多刀枪伤痕。。。

蓦地。。。山侧的密林中突然竖起上百杆汉军旗帜,山上喊声四起尘土飞扬,不到半分钟,一路人马自山间小路俯冲而下,杀进阵中。。。

第131章散关兄弟

滚滚热浪。。。直叫人大脑充血。。。哪里来的这么多汉军???!

山上呼啸的叫喊声,伴随着尘土飞扬,仿佛自己即将被无数凶悍的蜀兵淹没,胡奋大脑嗡嗡作响一片空白,杀到徐质跟前,问道:“你来的时候,难道没有发现伏兵?!瞧这个样子,起码有一万多人啊!”。'。。'

汗水流过眼角,更加的模糊不清,徐质使劲摇头,道:“没发现,我真的没发现,真他娘的见鬼了!这么多人,竟然埋伏得如此隐匿?!”。

会是谁干的?或者说,这一路蜀军是谁统领???

眼前不远处,徐戍已经回军开始反攻,山上喊声大震,响彻山谷,大有将魏军全数消灭的势头。

两人同时想到什么,陡然后背发毛,胡奋道:“诸葛亮向来多谋擅略,这很可能是他早已部署好的!!!”。

提到诸葛亮,徐质跟着打了个寒战,环顾四周,道:“倘若真是诸葛亮之计,我们必死无疑啊!!!”。

“那还想什么?!快与我突围,或许还有一丝生机!!!”,胡奋调转马头,与徐质一道鸣金退兵,徐戍紧跟其后追击,这魏军稀里糊涂的撤退,却被徐戍追着屁股猛打,更加的慌乱,光踩死踏伤者就有四五百人,那徐质与胡奋也不知回头,一股脑的向北逃窜。。。

其实,徐戍早就看出了山上的援兵没有多少人,如果确实有很多,那么为什么不先放过魏军,然后在他们的身后切断后路前后夹击呢?这样会让魏军死伤更重,而这路援兵却没这么做,可见其中道理。。。

徐戍草草追了一阵子,这就止住兵马回头,这时,汉军阵中奔出一彪人马,为首一员小将军,滚跌下马,踉踉跄跄的跑到跟前,劈头跪下,哭喊道:“徐戍大哥!!!”。

眼前的这个汉子,皮肤黝黑,徐戍差点认不出来,见他抬起头来,徐戍猛然将他扶起,顿时泛起一阵酸楚,道:“黄崇兄弟!我的好兄弟!!!你怎么来到这里了?”。

两边各自的士卒这才明白,原来徐戍与黄崇是旧相识,而且关系亲如兄弟,如此的巧合,而且又智退了徐质与胡奋,众人纷纷欢呼雀跃起来。

黄崇难抑心头的兴奋与激动,紧紧抓住徐戍的臂膀,痛苦流涕,哽咽的说不出话来,半晌,答道:

“大哥!先前我得知你与姜维将军到此抵御胡遵,我便轻兵到此埋伏,本想你们肯定得胜,我好在此埋伏胡遵的,不想却救着大哥你!”。

见徐戍眉头微蹙,脸上尽是些无奈神色,黄崇又问:“大哥,什么事情如此懊恼??”。

徐戍望了望四周的地形,还是放心不下,道:“这里不宜久留,容我与你到了散关修整人马,再与你细说”。

黄崇大喜,二人领着汉军一路向西南奔走,穿越山谷小道,马匹勉强可以通行,好不容易上了散关,徐戍却被眼前的雄伟景象惊呆了。

散关,又叫做大散关,乃是关中四大关隘之一,为因为是周代散国的关隘,所有叫做散关,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而且因其扼守秦岭南北交通的至关点,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散关曾发生战役七十余次,而且,在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cāo西征张鲁也是经由此地,当时的曹cāo,还有‘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的佳句。

带着徐戍查看了散关各处的地形,两人一起坐下喝酒叙话,黄崇时不时的凝视着徐戍,满脸的沧桑,这么长时间没见,徐戍突然觉得黄崇长大了,是个十足的雄壮汉子,从他的面容当中,看得出他吃了很多的苦,散关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实在是难为了黄崇这个官宦子弟。。。

两人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但每每提到李严,黄崇总是不断的叹气,徐戍知道,李严曾经对他不薄,黄崇是个重情义的汉子,与徐戍一样,只是对于李严的所作所为,两人都只能扼腕叹息。

岁月流过,徐戍今天才发现,自己真正可以吐吐苦水的,只是黄崇这个结拜兄弟而已,而黄崇,早将徐戍当做父辈一样去尊敬,在这个年代,待兄如父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一整宿,两人促膝长谈,对于黄崇的军事素养与眼光,徐戍大为赞赏,看来,这两年的戍边生涯,让黄崇成长了太多太多,不仅磨练了心xìng,而且了解整个秦岭一带的地形,徐戍越来越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兄弟而自豪。

####################

将夜。。。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郿西的旷野上,渐渐安静了下来。。。

由于汉军威武勇猛,加上胡奋来报说西南发现大股敌军,胡遵胆寒,终究还是从与姜维的对峙中败下阵来,引兵往陈仓方向退去。

姜维也是大战身疲,领军撤退,回了大帐,杨仪急忙上前道:“伯约,你们打得不错,只是徐戍,他会突围到哪里去??”。

姜维拱手道:“末将打得不好,没能将徐戍一军就回,只是大人,我们下次真不能如此莽撞了,哎,如果不出我所料,徐戍恐怕是去了散关或者故道”。

两人双双陷入沉默,的确,两人其实都在想,是不是应该派兵过去接应,好让徐戍安然返回,可是眼前的问题是一旦派兵出去,郿西这里的防守必然薄弱,弄不好损失会更加惨重,姜维内心虽然责怪杨仪,但也不好说出来,只是弄得一脸的不悦。。。

帐门口,一个匆促的身影走了进来,杨仪与姜维见着,纷纷吃了一大惊,此人正是费祎,他在这个时候过来,难不成是诸葛亮出了什么事情?二人的心顿时沉了下来。。。

“文伟,莫不是丞相他???”,杨仪眉头紧皱,道。

姜维也跟着紧张起来,脸色顿时发白,起身考上前去。

费祎摇头道:“不不,两位不必这么紧张,丞相虽然身体欠佳,但目前而言,还不至于到那一步。。。”。

论述分析汉中诸将在北伐后期的军职地位

渐渐的,写到了诸葛亮时期的最后一次北伐,其中,或许大家对此时汉中诸将的军职、军级和地位产生疑问,弛野猜测大家也会比较感兴趣,所以弛野将在下文中予以综合的论述、解释和分析,弛野的论述是以正史材料为基础,大家如有异议,可以留言交流讨论。

开始啦:

我们以李严被废之后来计算,也就是建安9年,当时与诸葛亮一同上表废掉李严的诸将名单如下:'。。'

中军师-车骑将军刘琰

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

无-前将军袁綝

无-左将军吴壹

督前部-右将军高翔

督后部-后将军吴班

(丞相)长史-绥军将军杨仪

督左部-中监军-扬武将军邓芝

前监军-征南将军刘巴

中护军-偏将军费祎

前护军-偏将军许允

左护军-笃信中郎将丁咸

右护军-偏将军刘敏

(后)护军-征西将军姜维

中典军-讨虏将军上官雝

中参军-昭武中郎将胡济

参军-建义将军阎晏

参军-偏将军爨习

参军-裨将军杜义

参军-武略中郎将杜祺

参军-绥戎都尉盛勃

从事中郎-武略中郎将樊岐

从中可见:

一、蜀臣排名的原则。

1、名号将军(大、骠、车、卫、某某大将军、前左右后、四镇、四征)以下,按职务排名,而不是军衔。所以中郎将胡济可以排到诸多将军之前。

2、名号将军之上,按军衔排,不论官职。所以无担任军职的前将军袁綝、左将军吴壹排在督左部邓芝之前;督后部的吴班因为是后将军,所以也排在督左部邓芝之前。

二、丞相长史一职,在诸葛亮时空前强大,位仅次前左右后四将军,从事中郎就差点,位参军之下。丞相参军不明,但估计要略高于部队中的参军,杨仪萌生日后接替诸葛亮的位置也正是由于他现在的地位和官职,但他的头顶还有蒋琬,我们在日后蒋琬作风当中可知,蒋琬不是那么软弱可欺的,杨仪落得自杀的下落,也就不足为奇。

三、蜀军队编制:中都护为首,下依次设三军师、三领军(表无,但从向宠督中部升中领军可推)、五督、五监、五护军、一中参军、其余参军不定员。

四、邓芝一人竟兼了“督左部”和“中监军”二职。如果不是弄错的话(“督左部”有可能是前边袁、吴中一位所有,抄写者搞乱),那么只有一种情况是:原来的“督左部”(即进驻汉中时所任命者)突然故去,让邓芝临时兼职。如果这样的话,这位“督左部”,应当是之前赵云的军职。因为《邓芝传》提到,邓芝228年进汉中时,职务只是“中监军”,到了231年,加了“督左部”,而中间去世的、配得上这一职务的,理应只有赵云。

既然提到了赵云,那就好好讲讲,在建兴元年的时候,赵云为中护军(军职)、征南将军(军衔),之后只有军衔的变化,由征南为镇东为镇军。军职变动没有记载,可能一直就是中护军。然而,有一个疑问:兵败箕谷时,任何史书记载,都是赵云、邓芝二人并列,云在前应是主帅,芝在后应是副帅。但是,邓芝当时已是“中监军、扬武将军”,尽管军衔上逊于赵云,但在军职上绝对高于赵云。因此,赵云当时的军职不可能只是“中护军”,所以,赵云担任过‘督左部’一职的论述,应当是成立的。

大家可能认为,赵云这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