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戍-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前部的牵嘉匆忙而来,道:“将军!!前方十五里外,发现上万吴军!!”。
曹泰一听,却未见慌张,他冷冷的目视前方,又扭头观察周围的地形,望见三座地势较高的山头,道:“全军分三路,占据山头据守,快!”。
牵嘉领命,风风火火的部署起来,的确,魏军在山谷中行径,道路狭小,万一被吴军冲击,后果不堪设想。
消息传到南边的吴军处,留赞以为是魏国毋丘秀的残兵,欣喜之余,急忙率军急行,赶到五里处,瞧见远处山头树林中密密麻麻的火光,留赞急令丁奉为先,左中右三路并进,对魏军展开围攻。
吴军贸然的冲击,却让曹泰头脑发蒙,本以为吴军会先与自己对峙,怎料他们竟然在这样的形势下仰攻山头。
“将军,吴军甚重!我们怎么办??”,牵嘉拔出了兵器,瞪大了眼镜扫视山下的吴军。
“还能怎样?既来送死,为何不成全人家?!”,曹泰冷冷道。。。
第119章假借虎威
“扔下辎重,徒步上山杀敌!!快!”,丁奉冲在最前,第一个跳下马来,斩将夺旗,那是丁奉的拿手好戏,更是他每每冲锋陷阵的头等大事。
先锋前部人马数千人,跟随丁奉许久,得了将令便如狼似虎的冲上山去,他们的眼里,只有杀人,除了杀人,还是杀人。
牵嘉站在高处,喊道:“拉弓!!!瞄准!!!放!!!”。
嗖嗖嗖。。。顷刻间。。。箭矢如雨似锥。。。
与之遥相呼应的,是吴军前部人马的中箭惨叫声,不用半个时辰,吴军死伤数百人,丁奉这才意识到,山上的魏军是准备充足的,专门等在山上候着自己送死。
“后队为前,给我撤退十里!!!”,丁奉毫不犹豫的选择撤退,这样乱冲,必死无疑,箭矢还在怒射,吴军有条不紊的节节后撤。
副将冲上前来,道:“丁将军,统帅的命令是务必攻克此山。。。我们如今就退,恐怕遭到责怪啊”。
丁奉冷哼一声,骂道:“你看看山上!他们哪有一点刚刚经历大战的样子!留将军预估出了错子,还要我搭上更多弟兄的xìng命么!”。
副将觉得有理,跟随丁奉一道退去。。。
另一边,留赞、吕剧在另外两个山头上同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反冲锋,如同当头喝棒,让人立刻清醒,在折损了近千人之后,吴军全数后撤十里,直到三路人马汇聚,这才安下鹿角栅栏,与山头上的魏军形成对峙形势。
一进中军大帐,留赞一身污泥的走了进来,气喘吁吁的骂道:“带路的蜀国那几个残兵呢?他们在哪?!给我绑过来!!!”。
这时,留略一脸愤恨的走了进来,道:“将军!先前那几个蜀兵,全都不知去向,我看是怕我们责备,所以逃了!”。
留赞强忍着心头怒火,尽量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面对帐中几位狼狈的将军,道:“如今之势,应该如何决断。。。你们都说说看吧”。
吕剧道:“现在看来,这魏军势大,而且占据山头自守,极难攻下,便宜是捞不着了,不如早退”。
众人顿时陷入沉思。。。撤退谁都想,然而今天败了一阵,谁都不甘心就此离去,况且,回去了少不了陆逊的责难。。。
“除了撤退。。。大家还有什么别的想法?”,留赞显然不愿罢手,言谈之间还有一些不舍。
须臾,丁奉道:“吕将军的想法我不赞同,第一,我们刚刚战败,士气开始滴落,如果急促撤退,恐怕军心更加不问,魏军一旦冲下山来乘胜追击,我们极有可能一败再败”。
话没说完,吕剧反驳道:“丁将军你好大胆气。。。在此迁延日久,不怕曹魏的援兵到来么??!”。
丁奉又道:“之前就说过,诸葛诞会被巫县蜀军牵制,他不敢冒然回援,现在魏军分散在三个山头据守,我们可以分兵围之,等天气转晴后放火烧山,不杀一千也斩八百!到那时便可从容撤退,就算襄阳来了援兵,我们也早已远遁”。
留赞欣喜的望着丁奉,当即下令整顿人马,准备围困魏军。
消息传回秭归,中军帐中充斥了不满的情绪,诸葛恪哂笑道:“上大将军,留赞没有考虑清楚形势便冒然北进,我看,他是将您的宽容当成了放纵。。。”。
案几后。。。陆逊端坐,他不想去责备留赞什么,因为当时的情况,换做是自己,也很可能出兵的。
“传令,出使巫县,请求汉军北上牵制申仪、诸葛诞所部,我们这就开拔,去接应留赞”,陆逊显得沉着稳定,轻描淡写道。
##############
清晨的雾水,逐渐被炙热的阳光蒸发,山路显得格外难行。
翻过一座小山,山势更加险要,戈均道:“将军,已经三天了,我们这是去哪里啊??”。
徐戍朝着北方眺望,道:“去房陵县。。。”。
啊?。。。。。。
戈均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原来,自从那日躲进山中之后,留赞大军一路北上与曹泰胶着在一起,正是乘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徐戍率领汉军下了山,再次渡过粉水河,径直北上,然而,他却从没说去哪里,直到远处的城头显露出隐约的模样,徐戍才公布出来。
“将军,难道我们要攻击房陵县么?可我们都是轻装上阵,根本没有器械可以使用啊”,戈均满脸的忧虑。
逼近县城,徐戍依然不作回答,只教戈均率领两千余人佯攻县城,务必极尽挑衅之事,使其愤怒出城。。。。。。
就算胜了,只会引来更多的敌军,戈均虽然心中没底,但也只能照做,这就带领着士气高昂的汉军步弓兵冲了上去,来到城下,写下一书,用弓箭射进城内。
守城的正是扬州都督满宠的次子满烈,副将将信件打开阅读,上书:大汉天军邀东吴会猎荆北,新城郡已成孤军,审时度势,不如自缚出降,时日不多,倘若等汉军进城再降,只能跪地受戮!
满烈勃然大怒,将信件揉成一团,看着城下的两三千人马,愤然道:“区区一股残兵,安敢出此狂言!!等我下得城去,管叫他们身首异处!”。
说着,满烈就要出兵,副将急忙劝阻,道:“将军,如今吴军在东,汉军在南,贼势甚重,我们应该坚守不出,万不能因一时气愤而出兵交战啊”。
满烈正在气头上,冷冷道:“我们大魏,正因为有太多你们这样的人,才让蜀汉猖狂至今!!!”。
副将默然无语,其实满烈也不傻,若不是瞧见汉军整形散乱,他是不会放心出兵的,计划已定,魏军三千余人出城而来,来不及对话,汉军早已汹涌如cháo水般冲了过来。
“后退者立斩不赦!!!”,满烈一声令下,驱兵迎敌。。。
两军相遇,骤然撞起激烈的火花,魏兵多日未战,心气正高,而汉军接连得胜,士气大涨,双方你来我往,刀枪相向,决一死战的念头充斥着满烈的心头。。。
第120章天大的事
戈均是个草莽出身,刚刚入军便能跟随徐戍出征,已经是大大的荣耀,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更加需要建立军功,兴奋异常的他,挥舞长枪,叫嚷直奔满烈而去。
二人火速接战,势均力敌,交战七八回合都未分胜负,两军渐渐胶着起来,身边步卒跑到跟前,急切道:“戈侍卫,将军的命令是佯攻佯败,不能拼死了打呀!!”。
戈均这才恍然大悟,急忙率军假装败退,一路往山谷中奔逃,而满烈杀得兴起,哪里就肯放过,方才汉军的进攻十分勇猛,全无佯攻的样子,这也让满烈更有信心,挥军随后掩杀。
刚过了一个山坳,斜刺里竟然冲出百余骑兵,为首当先一名银甲战将,手中挥舞中绽天戟,怒吼着如闪电般冲过来,直取满烈。
满烈还未来得及反应,徐戍早已挥戟砍来,只听满烈大叫一声,绽天戟的小枝,深深的嵌入咽喉,徐戍翻手一割,满烈人头落地,主将身死,魏军顿时慌了阵脚,纷纷扭头奔逃,戈均调转马头,跟随徐戍掩杀在后,敌军死伤甚重。
见折了满烈,房陵县副将一边跌足而叹,一边下令封锁城门据守,他知道,汉军没有攻城器械,很难取胜。
徐戍本就无意攻城,得了满烈头颅已经达到了目的,这就率军向南退去,再次进入大巴山脉中隐藏。。。
巫县以北,宗预亲率近万人马,以霍弋为先,沿着巫水河东岸,向北行进,直逼魏军大营,秭归的吴军已经开拔北进,这让宗预暂时松下一口气,东边的防务可以暂且放松一些,而巫溪一带则由陈式守御,自己也就没了后顾之忧,况且传闻徐戍所领汉军依然存在,这让宗预更加坚定了北上的信念。
东山一带的诸葛诞、典满大军,听闻汉军大举来犯,不由得心底发憷,典满火急火燎的跑进大帐,道:“不好了,房陵受到汉军袭击,折了满烈!”。
诸葛诞大惊失色,忙道:“你是说徐戍所部杀到北面去了?!人数多少?可有吴军协同?!”。
“具体多少人马尚且不知,但我料想,没有吴军支援,汉军是不敢进攻新城郡的”,典满道。
诸葛诞来回踱着步子,这几天以来,形势愈发对魏军不利,听说西北的司马懿与诸葛亮打的十分胶着,朝廷的重点肯定放在长安一带,吴蜀正是因为这点,才敢如此张狂的北进。。。
典满一脸yīn霾,原本朝廷交代的‘袭扰荆南,呼应西北’的策略被完全扭转,偷鸡不成蚀把米,弄不好,还会折损更多的人马。
终于,诸葛诞拿定主意,为今之计,只能东进,对粉水以东的留赞大军形成围攻的势头,采用围魏救赵之法来缓解房陵县的压力,相信围困住留赞,房陵一带的汉军必然失去后盾,再不敢觊觎房陵县,只要吴军北进不得,宗预也必然不敢进攻新城郡。
诸葛诞东进的消息很快传了开去,最为紧张的自然是留赞所部,北面除了曹泰坐镇,襄阳的毋丘俭也终于按耐不住,发兵南下了,如此一来自己这近万人马,就成了实实在在的待宰鱼肉,然而陆逊的部队还不晓得何时才能抵达。。。
众将商议了一番,留赞紧急下令,全军开拔撤退,去与陆逊大军汇合,既然吴军退去,再留在此地就没了意义,曹泰也聚集人马,缓缓后撤。。。
宗预大军一路北进,完全没有阻拦,连魏军的人影都见不到几个。
雾气中,山坳里冲出一路人马,霍弋顿时紧张起来,但见那边的欢呼叫喊声,这才知道是汉军人马,霍弋兴奋之极,上前迎接,一见着满身污垢的徐戍,激动的说:“徐茂公!!!哈哈哈”。
徐戍感到十分疲惫,终于逼走了诸葛诞安然返回,心中既兴奋又无奈,兴奋的是汉军杀敌战将无数,无奈的是当初若不是陈式冒进,也不会惹出这么多事情来。
“绍先兄,多日不见,别来无恙啊?”,徐戍打趣道。
霍弋一脸的敬意,笑道:“这个时候,还能如此风趣,哈哈哈,快与我回去,给我好好说说,这些天你是如何安然度过的!”。
汉军阵中洋溢着欢快的气氛,霍弋接着徐戍所部,先去面见了后方的宗预,这宗预见到徐戍,也是异常兴奋,几人寒暄了一阵,一道撤军返回。
诸葛诞放弃围堵徐戍,东山一带再无友军,申仪在巫水河北岸顿成孤立之势,收拾了船只军械,申仪挥军返回上庸。
###########
交接了安防,在都督府做了报告,写成战报递交成都丞相府,徐戍回家心切,想来,连朵儿与湛云,应该正为自己担心呢。
永安城。。。夜幕刚刚降临。。。
徐戍与戈均安全回来,让府里上上下下三个女子喜出望外,连朵儿差点没把自己掀个底朝天来检查,近一个月转战大巴山脉,却能够带着人马安然返回,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见不到湛云来迎接自己,徐戍左右打听,戈敏笑道:“徐将军,您不在家这些天,家里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哩”。
徐戍与戈均都是一头雾水,目光停留在一边的朵儿身上。。。
“徐戍哥,来,跟我走吧,我带你去看看发生了什么大事”,连朵儿嬉笑着,神秘的说道。
进了后房,这才看见行动有些迟缓的湛云姗姗来迟,徐戍急忙上前,把她上下打量了个遍。
被一个大男人浑身上下身前身后的看,湛云眨眼便羞红了脸:“徐戍哥,我们问过几次,都督府的人都不肯说你的下落,我们担心了好些日子呢”。
说出来,恐怕让她们吓出一身冷汗来,徐戍打岔道:“朵儿,刚才说出了天大的事情,我看,舒云不是好好的在这呢嘛”。
朵儿嫣然一笑,又欢喜,有羡慕的说:“告诉你啊,咱们偏将军府里,又多了一个人咯”。
徐戍不解,回头望着湛云,只见她面色微红,目光依依,似是有什么不堪开口的话要说。。。
第121章大凶之兆
见徐戍一副困惑难耐的样子,朵儿终究忍不住满心的喜悦,贴在徐戍耳边说道:“告诉你。。。她怀了你的孩子啦。。。”。
蓦然。。。
怔住。。。大脑一片空白。。。徐戍似乎没听见她在说什么,又问了一遍。
“你。。。有。。。孩子啦!你家舒云怀孕啦!”,连朵儿嬉笑着,抬高了嗓门。
徐戍还是呆若木鸡,站在原地不言不语。。。
见他并没有多么开心喜悦,湛云不禁尴尬起来。。。
“徐戍哥。。。你。。。”,湛云怕他不高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徐戍这才缓过神来,其实并不是不高兴,只是,徐戍这样一个现代人,与一个古代女子结合,竟然真的能生出孩子,这样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然而,在瞥到湛云目光中的一丝忧虑与不安的时候,徐戍顿时感到,自己亏欠湛云的太多太多,大步上前,将她搂在怀中,双唇相抵,顾不上连朵儿就在一旁,与湛云亲吻起来。
真是一对儿天造地设的鸳鸯。。。朵儿心中似是有些醋意,微笑着转身离去,把房间让给这两人。。。
“湛云。。。我。。。”,徐戍激动的支支吾吾起来。
湛云被他亲吻的云里雾中,心神迷乱,欣喜道:“你。。。要娶我是吗??”。
徐戍为之一怔,目前北伐正在进行,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一个将军在这个时候娶妻成亲,恐怕遭人非议,然而,徐戍还是不住的点头,道:“湛云,我一定要娶你,我要让你成我徐戍,明媒正娶的妻子”。
湛云被徐戍拦腰搂住,双臂抵在他的胸前,双手轻轻搭在他的肩头,只见她莞尔一笑,小声说:“国家大事为重,等过了这段时间,我们再商量,好么。。。”。
徐戍大感欣慰,如果湛云不说,自己还真不知道如何开口,能有个这样善解人意的老婆,真是上辈子积德了。
这一夜,徐戍呆在屋子中,与她同睡,他搂着香气飘逸的湛云,闭目养神,心中无比温馨,无比惬意,在这幸福而兴奋的心绪中,渐渐睡去。。。
梦中,徐戍站在一个偌大的狂野里,分不清是什么季节,因为他感觉不到冷热,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只有青草,威风吹过,嫩绿的叶子却丝毫不动。。。
突然间,徐戍发现四周有许许多多的蛇,还有猪,成群结队的从自己的身边虐过,朝着东边日出的地方奔去,刹那间,东边的青草地变成了一处断崖,而蛇与猪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徐戍站在原地大喊,却始终无法引起它们的注意,它们仍旧奔命似的冲过去,一个接一个,一群连一群,迎着微弱的日光,跳下山崖,就在同时,天色顿时昏暗下来,周遭yīn霾四起,瞬间笼罩了大地。。。
也不知是怎地,或许是这些日太过劳累,徐戍知道次日傍晚才醒,刚睁开眼,徐戍猛然坐起身来,满身是汗,目光迥然道:“别跳!!站住!!!”。
一句话,让身边早就起床的湛云与朵儿傻了眼。。。
“徐戍哥,你怎么了??!”,湛云关切的问,说着,拿着绢巾给徐戍擦拭脸庞。
徐戍惊魂未定,半晌才恢复过来,“你们陪我出去散散步吧。。。”。
散步?!徐戍还从没提过这样的要求,湛云与连朵儿是巴不得的,两人兴冲冲的陪着徐戍,离开徐府,去后山的林间漫步。。。
逛了半晌,连朵儿与湛云都累了,可徐戍依然心神不宁,恍恍惚惚,一连六七天,依旧如此,于是上奏都督宗预,提请修养半月,宗预自然是同意的,非但如此,还叫人送来了许多银钱与补品,犒劳这位功臣。
午后。。。徐戍躺在院子里,树荫下,躺椅缓缓摇动,他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想那个梦境,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匪夷所思。。。
“徐茂公好生惬意啊。。。”,远处,传来一个男子的笑声,循声望去,戈均正领着郤正与一般丞相府侍卫,兴高采烈的走来。
看来丞相府有旨意了,徐戍急忙起身下拜,郤正哪敢承受,急忙扶他起身,笑道:“茂公万不可下跪。。。哈哈”。
徐戍愕然,道:“下官行礼,这是情所以然、理所应当的,郤大人折杀我啦”。
郤正笑着拿出丞相府署令,道:“丞相亲自批复的,你此次北进,深入敌境,非但没受什么损伤,反而杀敌无数、战将三员,故而。。。破格擢升你为护军将军!”。
徐戍等人木然怔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郤正补充道:“此次你越过‘牙门将’之职,直接晋为护军将军,官职品级来说比我正好高一级,呵呵,所以不能与我下跪”。
徐戍恍然。。。因为这次是丞相府署令,dúlì于皇帝圣旨以外,毕竟一些品级较低的官职,丞相府是可以直接任免的,既然是丞相府署令,而且郤正比自己第一级,那么自然不应该下跪了。
接了令,徐戍留郤正单独喝酒,借着酒兴,郤正道:“茂公,升任护军将军,是好事。。。但也不是好事”。
徐戍问道:“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还请先生教我”。
郤正微笑,道:“茂公你从去年的门下督至今,已连升数级,官至护军将军,如此之快,难免惹人嫉恨。。。朝廷你呆过,相比你心里也清楚”。
说到这,徐戍也有同感,如果哪一天,诸葛亮、蒋琬他们不在了,那么自己肯定会备受排挤。。。
“呵呵,茂公也不必太过焦虑,吉人自有天相。。。对了,怎么看你气色不好??”。
徐戍一怔,便将那日的梦境全都说了出来,郤正深谙占卜易挂,闭目心算了一会儿,双眉陡然紧蹙。
“不好。。。茂公。。。这是大凶之兆啊!!!!”,郤正的举手投足,有些失措。
徐戍再三发问,郤正并不作答,只是反复的掐算,可眉头始终紧蹙,眉宇间,徐戍隐隐感到大事来临。。。
第122章陈式的意
茂公。。。
郤正陡然睁开眼,起身跌足而叹,接着道:“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
算个命而已,能有什么好不好的,徐戍从内心里鄙视郤正的危言耸听,“先生尽管说,这梦怎么个解法?!”。'。。'
郤正的脸色有些苍白,缓缓道:“天色由晴转yīn,以致yīn霾蔽日,这是天象大变,主将星陨落,再者,猪、蛇成群,是天生‘龙’象,龙坠悬崖,意在‘随时身死’,而丞相号称‘卧龙’。。。。”。
说道这里,徐戍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脑中顿时一阵炸响。。。
“你是说,诸葛丞相。。。命不久矣了么!!!”,徐戍瞪大了眼睛。
郤正来回踱着步子,叹道:“但愿,但愿是我才学不够算错了”。
虽然不相信,但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徐戍的心结也为之打开。。。
风雨中,一队行迹匆匆的骑兵,驰骋在巴东郡大路上,到了永安都督府,寻不见徐戍,转道来了徐府。
开门而进,戈均又领来一票亲卫模样的人来,为首一人道:“护军将军,丞相有令,召您赶赴五丈原前线”。
正在喝酒的徐戍与郤正陡然一惊,面面相觑起来。
“丞相召徐将军,有什么大事?!”,郤正首先发问。
侍卫拱手道:“回禀大人,丞相传下令来,我等只是执行,并不知道他找徐将军何事”。
徐戍也很紧张,起身问道:“丞相这些天,身体如何?饭量能有多少?!”。
侍卫眉头微蹙,似乎有难言之隐,迟迟不曾发话,徐戍一拍桌子,怒道:“我等都是丞相心腹,没人比我们更关心他的身体,还要对我们保密么?有什么不能说的?!”。
侍卫终究忍耐不住,一脸颓丧与难过,俯首道:“二位大人,丞相。。。丞相近日来水米不进,身体时好时坏,极不稳定,他让我们瞒着,可这哪里瞒得住啊,他平时升帐议事的时候,大家都看得出来,徐将军,丞相要见你,你赶紧随我们上路吧”。
郤正听完,一屁股坐回位置上,目光凝滞,叹道:“果不出我所料。。。”,转而郤正打起精神,将徐戍拉到一边,附耳说道:“茂公,此去五丈原,丞相必有大事嘱托,你一定要竖起耳朵来,另外,那里的诸位将军,都不是泛泛之辈,你言行要格外小心谨慎啊”。
徐戍心里有些难过,不住的点头。
这时,都督府又来了人,除了宗预以外,陈式、马承也随行而来,打了照面,宗预等人先是祝贺了徐戍高升,接着开口就问,“茂公,丞相急召你过去,可有要紧的事情?”。
众人目光交汇,不停瞥着徐戍的眼镜,他们想从徐戍的眼神中看出些什么端倪,毕竟,丞相突然召见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将军,实在罕见,而其中隐藏的意味,则更加显得引人瞩目。
徐戍笑道:“老实说,我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呢,郤大人,你觉得会是什么事情?”。
郤正先是一怔,转而微笑道:“依我看,丞相是看你在永安大有作为,故而想调你过去,哈哈,茂公啊,丞相对你可是大有任用啊”。
众人这才松下一口气来,诸葛亮身体不好,这谁都知道,而突然召见官员,很有可能是要临终嘱咐什么,显然,郤正的回答并不像众人料想的那样,然而,大家也只是半信半疑罢了。。。
“茂公兄,恭喜恭喜啊,哎,想来我被调到永安已久,没有一天不思念丞相,没有一天不希望回到他老人家身边供职,这次你北上见着丞相,可得帮衬着我一点啊”,陈式面带微笑,拍了拍徐戍的肩膀,道。
看他的神色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无非是希望自己在丞相面前为这次他陈式贪功冒进的事情多说说好话,徐戍拱手道:“陈将军你放心,你追随丞相日久,这次牵制申仪,防御巫水河一带,都立下汗马功劳,相信要不了几天,就能召您重返北疆了”。
听徐戍这么说,陈式的心中,大石落地,咯咯笑道:“那就多谢茂公兄了”。
这时,宗预吩咐随从拿来一个布袋,递到徐戍手中,说道:“茂公,丞相身子向来不太好,这一袋子装的,是我们川中特产黑糯米,到了那里,交给下人熬粥给丞相喝,虽然不是多么稀奇的东西,但他征战在北,应该吃不到这些”。
徐戍心中一阵感动,望着大家的眼神,唯独他宗预最为真挚。
突然提到诸葛亮的身体问题,大家的神色中闪烁着异样,郤正开口说道:“方才还听侍卫们说丞相每餐足米足汤,如此看来,身体不是大问题啊,呵呵呵”。
陈式面露不自然的欣喜,扭头问侍卫道,“哦?果有此事么?那真是天祝大汉啊!!”。
侍卫的目光瞥过郤正与徐戍,立刻会意,笑道:“大人们说的是,目前我军正与司马懿对峙五丈原,司马懿畏首畏尾不敢出战,我军士气高昂着呢,丞相这些天精神振奋哩”。
听到这话,大家自然互相庆贺起来,事情紧急,侍卫们催促了一边,徐戍便与众人作别,简单的收拾行装上路了。
没走出多远,陈式独自策马追了过来,道:“茂公兄,方才忘记叮嘱你了,此去前线,你可得多加小心那”。
看他一副故弄玄虚的样子,徐戍谦虚道:“徐某本就愚钝,对这方面的事情更加一窍不通,陈将军,你可得教教我”。
陈式叹道:“汉中诸将,关系复杂,互相之间勾心斗角明争暗斗,你新到那里更加得小心,尤其是杨仪、吴班这些人,特别是杨仪,当年他就与尚书令刘巴不和,闹得很厉害,近几年又与征西大将军魏文长不睦,此人心量狭窄不能容物,你不得不防啊”。
徐戍细细的思索着,陈式的话,隐含着什么,只不过他多说了许多话来掩盖,徐戍暂时也看不出什么,只是一通感谢,作别之后,陈式目视一行人远去。。。目光中若有所思。。。
第123章不自量力
历经七八日路程。。。五丈原。。。第一次展现在徐戍眼前。。。
一过秦岭,徐戍被眼前的景色震撼。。。这五丈原原高40余丈,三面凌空,三面环水,东濒斜水,西临麦河,北靠渭水,南依秦岭棋盘山,扼褒斜道北口,地势险要,据关陇大道南缘,山原相映,水绕将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处以“高、平、旷、远、险”而闻名。。。'。。'
徐戍情不自禁的感叹。。。五丈原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地方,这里,在一千七百多年后就要硝烟散尽,它将历经沧桑岁月,承载诸葛亮的大名,而现在,它还是只是默默的等待,等待一个伟人为他烙上永不磨灭的印记。。。
静静的香鼎,熏烟袅袅。。。侍从们又刻意烧了一些酸醋,好让孔明提振精神,却让周围的魏延感到呛鼻,他捏了捏喉咙,清了清嗓子。
孔明斜侧着坐在椅子上,膝盖处搭着一块毛毯,正是夏季,本因天气炎热,可他总觉得有些发冷,额头上渗出的汗水,都是凉的。。。
咳嗽了几声,众人抬头望去,诸葛亮目光有些低沉,道:“他是如何平息将怒的。。。”。
费祎看着周围沉默不语的众人,看来大家都不想惹他不高兴,但是,既是重要军情,即便对己方不利,却还是要说的,费祎深呼一口气,踱步从侧面走出,道:“回丞相,传言说司马懿以‘千里请战’之策来平息众怒,自此,魏军中再也没人敢提出兵之事了。。。”。
诸葛亮深深的蹙起眉头,一连咳嗽了七八声,众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费祎、杨仪等人纷纷上前要扶住他,却让诸葛亮的一个手势断然回绝。。。
帐内的氛围有些怪异,这时,廖化与杜祺二人行色匆匆的走了进来,单膝跪地,满脸颓丧道:“回禀丞相,司马懿早已派遣重兵占据了北原对岸,我等急攻不下。。。只得退还。。。”。
蓦地,诸葛亮原本苍白的脸,突然微微涨红,紧跟着剧烈的咳嗽,身躯有些佝偻,诸将突然紧张了起来,纷纷上前问安,而诸葛亮脑中却愈发的空白,甚至听不到众人的呼唤声,他感到无比的愤懑,倒不是司马懿抢先占取北原重地,而是联想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很可能再无机会与司马懿交锋,再无可能见到梦寐中的长安城。。。
鲜血。。。染红了掌中的手绢,可他却将它攥在手中,揣进袖里。。。
“丞相。。。”,魏延突然单膝跪地,一脸的关切神色,众人放眼望去,魏延又说:“丞相。。。您的身子关系大汉匡扶功业,还请万万保全身子,末将想,不如丞相暂且返回汉中修养,至于五丈原这里,末将愿全权担当”。
刹那间。。。众人的神色大变,帐中骤然鸦雀无声,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