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丁零人将要杀到阵前之时,只见汉军前阵一分,黄忠统领骑兵狠狠地撞了上去。丁零前锋将很快注意到了异常,部下纷纷落马,根本挡不往汉军的冲击。前锋将的头皮开始发麻,仅仅片刻工夫,一马当先的黄忠已经杀到他的面前。

“这是魔鬼!太恐怖了!”前锋将看着这位汉将一刀斩杀一人,几乎没有任何停顿,不由瞪大双眼,恐惧地大呼。

黄忠奋马挥刀,强大的气场让前锋将浑身发抖,前锋将避无可避,只能硬着头皮挥刀迎上。只见黄忠锋利的横刀猛然挥及,先锋将连刀带人,皆被一刀两断。

先锋将上半截躯体被刀力震上半空,旋转了一圈,正好全方位地观察了一下战场,发现三万部下只余下数百骑,可惜凌空时间太短,先锋将尚未来得及仔细回味,便重重地砸在地上,很快失去了意识。

黄忠一马当先,统领精骑狠狠插入丁零人中间,所到之外无一合之将,迅速穿透丁零人的战阵,留下一地尸首,将丁零人切割成两半。同时,马超统领骑兵从东方杀来,将分隔在战场北部的丁零人再次冲击一阵,丁零人的军阵顿时崩溃。而远方,汉军步卒正排起车阵相连……

方才想拼命突围的丁零王被围在南侧,心中战意早无,瞅准机会突然拐向右侧,想趁步卒未曾合拢之前,从缺口处破围而出。被围在南侧的丁零人见王旗转而向东,皆尾随在后蜂拥而去。

丁零王望着前方没有骑兵,而汉卒距离尚远,正在庆幸得脱重围之时,坐骑忽然失蹄,将他狠狠地抛在地上。紧接着,陆续踏上这块区域的胡骑接连摔倒在地。从地上爬起来的丁零王晃了晃脑袋,有些发蒙的脑袋瞬间清醒过来,又一位丁零人在他身边失蹄,他忽然发现地面上挖着一个个深深的小坑,只要战马踏入其中,马脚便会折断。

发现了这个秘密的丁零王连忙呼喝部下,但是战场上杀声震天,几乎遮掩住丁零王的声音,丁零人接二连三踏入这个区域,然后就是马失前蹄。丁零王抬眼往前看去,这些小洞一直延伸到汉卒排列车阵的地方,他这才明白这块看来防守空虚的地带是汉军精心布置的陷井。

汉军与丁零人的装备相差太大,丁零人的皮甲根本挡不住汉军锐利的横刀,但汉军的兵甲却能挡住丁零人的马刀。在如此不对等的情况下,丁零人很快便失去了战斗下去的信心,随着一位丁零人放下武器,张口号啕大哭,受到感染的丁零人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汉军没有接到受降的命令,并没有因为丁零人跪下求降而有所怜悯,照样一刀一个,杀得不亦乐乎。最终还是黄忠看不下去,命令部下受降,这才免了这些丁零降兵被杀尽的悲惨下场。

汉卒已经连好车阵,组成车阵严密防守,若是没有特殊情况,丁零人今日将会全军覆没。随着旗号不断变幻,汉军步卒不断将车阵往内移动,战场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汉军骑兵此时已经撤去阵外。

丁零人终于汇聚在一起,合共还有五万余兵马,围着丁零王,惶恐不安地望着四周黑压压的汉军。随着一声轰鸣声响起,炮弹不断落在丁零人拥挤的区域,收割着这些可怜人的生命。而恐惧让丁零人不得不挤在一起,炮弹的威力此时发挥到极致,一颗跳弹夺去了至少五十人的生命。

望着这血肉横飞的场面,丁零王不由哀叹一声,喝令道:“全部放下武器,投降!”

看着丁零人放下武器,跪在地上求降,吕布望向旁边的黄忠,道:“汉升,全部受降?”

黄忠笑道:“丁零人未伤汉人百姓生命,也无斩尽杀绝的道理,匈奴人快要脱籍,这些免费劳力何乐而不纳之?”

黄忠此次出战,有权节制各将,既然决定受降,随即传下将令。汉军顿时停下手来,场面顿时变得非常宁静,随着丁零人双手抱头逐一出去投降,场上只剩下孤零零的丁零王。

丁零王此时茫然地看着前方,望着子民们战战兢兢地在汉军的指挥下排成两列,往南方步行而去。一部分汉卒进入战场,开始收拢马匹,收拾武器,打扫战场。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301章击败鲜卑1

丁零完了,没有壮丁保护的老弱,即使汉人不去斩尽杀绝,周边异族也绝对不会放过这块肥肉。雄纠纠地前来,不料却是如此悲惨的结局,丁零王不由后悔不已。

黄忠策马来到丁零王前面,大刀指着他,道:“你是投降还是继续战斗?”

丁零王有王的尊严,他刚要持剑上前拼命,却看到威风凛凛的武将那森严的目光,寒光闪闪的大刀更是让他胆寒,宝剑不由“咣啷”一声掉在地上,丁零王颓然跪在地上,哭泣道:“我不配为王,我连死的勇气也失去了。我对不起祖先,对不起子民。”

“别嚎了,能活着便是祖先积德。”黄忠冷冷说了一句,挥手让左右上前,将丁零王缚住,推嗓着向南走去。

严格来讲,雁门关应该属于幽州,但因雁门关是并州门户,所以雁门关在姜述恢复并州以后被划到并州。并州兵曹魏延和来援的庞德、潘凤两将,此时站在关墙上,遥望关下偌大的鲜卑大营,营内是来势汹汹的六十多万精兵。

在强大的汉军面前,鲜卑诸族合力应对,与柯比龙一向不和的素利、蒲头、步度根等首领皆领兵来到。面对七万汉军把守的险关雁门关,数日来攻打数次,皆无功而返。柯比龙心事重重,召集诸位首领聚议,素利、蒲头、步度根等大首领及泄归泥、扶罗汉、比能、弥加、厥机等小首领皆奉召与会。

待诸首领会齐,柯比龙道:“汉军精锐,又善守城,连续数日攻城,损失惨重,诸人有何妙策?”

比能势力虽小,但其习学汉学,是鲜卑有名智者。见众人皆不出声,比能道:“汉军虽然不足十万,但有险关可依,我军不若分兵,绕路攻打新兴、太原、西河,汉军闻我军分兵,也会分兵防御,如此我军或会有机可趁。”

柯比龙道:“通往新兴等郡的道路已被汉军破坏,若是劳众修筑,至少月余,此为缓计,暂不可行。”

步度根道:“前面数次攻城,各部为了保存实力,皆不愿出全力。应有奖惩之法,重奖攻城出力者。”

步度根性情耿直,一言直中诸人软肋。草原上崇尚武力,一切以实力说话,若与汉军拼得两败俱伤,手中没了兵马,立即便会被别人吃掉。诸人皆是心知肚明,存着保存实力的想法,因此前番攻城,皆是柯比龙嫡系出力,死伤也最为惨重。诸首领皆非庸者,自然会避及此事,闻听步度根此言,心中皆暗骂步度根多事。

柯比龙却是心花怒放,他虽是众首领推举的大王,但对许多部落掌控力很弱,今日攻城时部下损折最多,他心中便暗自生气,但正是用人之际,又不能明着指责众人,自有不能言语的苦楚。

柯比龙咳嗽一声,道:“步度根所言极是,此事我们认真合计一下。以我之意,战利品分配与各族伤亡比例等同分配,诸位以为如何?”

柯比龙所言虽有不合理之处,但部族兵马损折多者,多分配些战利品众人也不好挑剔。诸首领皆点头表示同意,柯比龙又道:“攻城之时,杀敌者有赏,杀敌众者加赏,如此勇士自会努力。”

步度根回营,其侄泄归泥前来,道:“叔父今日之举欠妥,诸族头领皆有怨言。”

步度根尚未觉悟,道:“此话怎讲?”

泄归泥道:“雁门关之险,众人皆知,攻下此关损折必众。众人之所以出工不出力,皆不想损耗实力,故此众部损失少而柯比龙损失众。今叔父点明此事,众首领表面不说,内心对叔父肯定十分不满。”

步度根恍然大悟,道:“险关难破,故此心忧,因此实话言之,未考虑其中深意。以侄儿之见,我当如何行事才好?”

泄归泥道:“柯比龙虽然发下赏格,但草原之境实力为上,若是众部拼光族人,赏赐越多招灾更易。明日攻城,料定诸族还是不会出力,我族若是出力攻城,损伤严重不说,更会惹诸族猜忌。”

次日攻城略有起色,各族轮番上阵,但在汉军严密防守之下,丝毫没有进展,又损折不少士兵。回营查点人数,仍以柯比龙本族损折最多。柯比龙听到结果,心中暗怒,请步度根前来商议。

步度根闻知柯比龙来请,猜测必是为了攻城之事,寻泄归泥商议。泄归泥道:“不若建言柯比龙领兵攻关,诸族打通其余道路,攻掠别郡,以为策应。”

柯比龙果然询问攻城之事,步度根道:“诸族皆不出力,在此作用不大,不若我与诸族皆去打通新兴道路,如此两路呼应,可分雁门关守兵,或能建立奇功。”

柯比龙沉思一会,感觉步比度所言有理,诸族若不出力,留此有何用处?若是集中打通新兴道路,汉境内无险可守,南下可以直指太原,也是一步妙着。

柯比龙因此分兵,让步度根统领诸族清理道路,攻打新兴郡,自率本部兵马也不攻城,只是屯于城下相持。浑然不知丁零人已经失败,数路汉骑正绕路草原疾奔西来。

北方草原之境,姜述早让人绘成详图,黄忠、吕布、马超、公孙瓒、高览五路十七万兵马,无论步卒还是精骑,皆一人双马,正依图上所示道路疾行。

汉军自从灭了乌恒、匈奴,得了大片马场为育马基地,又采取人工授精,马匹繁育极为迅速,野战兵团此次战役皆配备双马。长途行军,给养是个关键,姜述让族人研究出压缩饼干、午餐肉、风干肉等食品,骑兵倚此根本不虞供养不及时。

幽并两州北部草原,多是一马平川之地,乌恒兵又熟识道路,因此行速很快,十余日已经赶到雁门关以东五十里处。途中黄忠得到情报官通报的信息,知晓鲜卑分兵,柯比龙大营只有本部不足三十万兵马,与吕布等将相商,决定发动夜袭。

汉军最重消息,部队之间消息传达快捷通畅,草原上遇到异族则杀之,遇到汉人也暂时拘押,因此大批骑兵西行,柯比龙一直蒙在鼓里。次日傍晚,汉军精骑在雁门以北三十里处聚齐,在草原择一隐蔽处休整。午夜起行,三更时摸到鲜卑营寨附近。

柯比龙老于用兵,虽然未在大营以北放出斥侯,但营寨五里范围皆设有暗哨。吕布统领部下进军途中,被暗哨发现,继而与鲜卑巡骑遭遇。吕布部下精骑皆汉军老卒,经验老到,不一回将巡骑杀个七七八八,但因夜晚黑暗,免不了有漏网之鱼。

败军逃回营中,向值夜将领室里禀告,哨骑黑暗里不知汉军兵马多少,室里犹疑一会,认为是雁门关骑兵夜晚袭扰,没有向柯比龙报告,派出斥侯到遭遇战发生之地详细打探。

斥侯还未出营,营寨数处燃起火头,数股骑兵一齐发作,合数十匹马力拽出营寨木栅,从空当处杀了进来。吕布一马当先,不去寻找柯比龙,先赴内营马场而去。

诸胡立营皆与匈奴大营相仿,人外马内,草料放在最中央核心区域,从中央向外圈出马场,再往外是鲜卑兵营帐。吕布部下精骑,此时皆奋勇争先,杀到马场,便开始驱赶马匹。马群被惊,皆往外营奔去,一时间惊马踏胡营,鲜卑兵将顿时乱成一团。

柯比龙不亏为鲜卑领袖人物,就在外围汉军躲避惊马的空当,组织士兵列成阵式,先让亲兵列成锥形阵,然后使乱兵不按族群,依次至阵后排列。很快聚得鲜卑士兵六万余,虽然马军改为步卒,阵式并不整齐,鲜卑乱军却因此有了主力骨,不断往这边汇拢,纷乱场面逐渐得以控制。

鲜卑皆为骑兵,依照骑兵阵式摆成锥形阵,形状虽然类似,威力与汉军军阵相比,却无法比拟。马匹被吕布部驱逐,为鲜卑士兵收拢者不及一二,聚在一起,骑兵不满一万。因为骑兵数量有限,因此骑兵在前,弓手次之,刀手排在最后。

吕军统兵驱逐马匹,又使部下纵火,烧毁敌军辎重粮草,见敌军聚拢,不与其交战,却纵兵破坏敌军营帐。待柯比龙统兵追及,便引兵退出敌营。

黄忠在外边接应,让吕布部下暂且休息,谓马超道:“此次奉先居功甚伟,鲜卑马匹所存不足一二,合军骑兵只有数万,如今粮草辎重皆毁,我等只须以逸待劳,设法破去其骑兵,柯比龙本部二十余万兵马则为我军鱼肉。”

马超笑道:“鲜卑一向爱马如命,此次说不定会杀马以食。不过早晚必会突围,不若在营外多挖陷马坑,我骑兵在外围以逸待劳,待其突围之时,衔尾而追,一口一口将其吃掉。”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302章击退鲜卑2

黄忠未及答话,只见魏延、公孙瓒、潘凤等将统兵出关接应,见是黄忠诸将,笑道:“还想在此坚守一段时间,未料到你等倒是快速,竟将柯比龙陷于此处。”

黄忠道:“鲜卑失了马匹,聚成锥形阵迎敌,关上炮弹众多,不若将火炮运来,先轰一阵再说。”

黄忠节制各军,魏延随即传下军令,天色刚亮,火炮已经部署到位。只听魏延一声令下,五十门火炮顿时轰鸣起来。鲜卑士兵攻城时吃过火炮苦头,听到炮响,纷纷奔走躲避,军阵立时乱将起来。

等到火炮停下,吕布、黄忠、马超、公孙瓒、田畴、高览、庞德、潘凤、魏延等将各引本部精骑冲阵,鲜卑人军阵既乱,骑兵又少,怎能抵挡汉骑猛攻?诸将大杀一阵,见马力渐尽,黄忠一声令下,诸将又统兵撤到外围。

柯比龙此时双眉紧锁,经过汉军这波冲击,麾下骑兵又减了一半,如今只余万余,面对火炮轰击和十余万汉军的轮番冲击,全军覆没是必然之事。柯比龙也是能屈能伸之辈,当下派使者去见黄忠,意欲谈判归降一事。

使者打着白旗,来见黄忠,道:“我族与贵军有些误会,能否同意我等归降?”

黄忠不由感到好笑,暗想主公当年曾言,胡蛮势强时侵边,视汉人如无物,势弱时蜇伏,似养不熟的白眼狼。黄忠刚欲拒绝,只见情报官匆匆过来,小声在黄忠耳边嘀咕一会。

黄忠脸色数变,目送情报官匆匆远去,道:“你回去告诉柯比龙,归降可以,须将兵器马匹交出,至于如何处理你们,要等朝廷决断。”

使者闻言色变,交出兵器马匹,不是将二十余万鲜卑士兵性命交给汉军了吗?使者道:“若是我等不降,两军相战各有损伤。我来谈判归降一事,很有诚意,如将兵器马匹交出,我军生死皆系你们之手,这如何可以?”

黄忠冷笑道:“你等失了马匹,又无粮草,我军只需用火炮攻击加上精骑强攻,你们能抵挡多长时间?你若不能决断,可速告柯比龙,给你们半个时辰时间,若是不降,我军即刻发动进攻。”

使者道:“若是我族大军归降,能保众人性命否?”

“不伤你军官兵性命。”黄忠盯着使者,缓缓说道。

使者得了黄忠答复,因为时间所限,不敢耽误,立时回去告诉柯比龙。柯比龙踌躇满志而来,不料却是这般下场,但在汉军火炮精骑的双重压力下,实无再战胆量,因此下令,合军出营投降。汉军收拾好战场,将兵器、马匹等送入关上,黄忠当着鲜卑合族降兵当面,道:“听闻鲜卑是贵族当家,请贵族出列。”

柯比龙此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当即招呼一声,先走出来站好,其余贵族依言出列,排在柯比龙身后。鲜卑最重血统,贵族皆出于一姓,枝叶繁育多代,二十余万降军竟有五千余名贵族。

黄忠遍视众人,见使者也在其内,呼其上前,道:“你前番来此,你如何言语?我如何答复?”

使者是族中精明伶俐之辈,否则柯比龙怎会派其出使?时间未过多久,使者记得清楚,遂将两人言语复述一遍。黄忠道:“现场肃静,请使者当着众人之面,用汉语和鲜卑语再大声复述一遍。”

使者不解其意,当着众人之面又大声复述一遍,因为远处降兵听不清楚,黄忠又让使者分别去左、右、后三个方位大声复述一遍。黄忠待众人皆听清楚,谓吕布道:“奉先可派部下健卒,将这五千余贵族绑了。”

吕布当即命令部下士兵上前,两人一个,不一会将贵族们绑个结实。柯比龙受辱,大声抗议,汉军只是不理。黄忠待鲜卑贵族皆被缚好,大声说道:“鲜卑犯我汉境,我大汉有好生之德,故此饶恕你等性命。普通士兵奉令不得而为,可以原谅,贵族乃是决策者,若不受罚,于理不合。”

柯比龙以为黄忠欲要斩杀众贵族,大声道:“久闻大汉为仁义之邦,如何出尔反尔?”

黄忠道:“如何出尔反尔?”

柯比龙道:“方才使者说,你答应饶恕我军上下性命,如今要将我们斩首,不是出尔反尔吗?”

黄忠道:“我代表大汉所言,自然不会出尔反尔,我何曾说要斩了你等?”

柯比龙顿时无语,只听黄忠又说道:“你等挑起战争,但因没有杀害汉族平民,又领兵主动投降,所以免去死罪。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将鲜卑贵族左右两个拇指给我斩下。”

五千余鲜卑贵族闻言,表情反应各异,有呼冤枉者,有呼大汉违言者,有大骂柯比龙糊涂者。行刑者不理众人反应,两位健卒按住一个,行刑者一人两刀,很快便斩下万余根拇指。场上顿时惨呼连连,哀声不断,直至医官上前逐个为其上药包扎,场上方才安静许多。

斩上两个拇指,基本已是废人,柯比龙此时欲哭无泪,但他也是硬气,硬扛着一声未吭。鲜卑降兵见状,不由噤若寒蝉,不敢稍动,生怕一个不慎惹恼黄忠,也被斩上两个拇指。

等到场上逐渐安静下来,柯比龙大呼道:“我等不服!”

黄忠冷笑一声,道:“你等既然挑战大汉,就要接受失败后的悲惨命运。下次若有异族进犯,就是不伤汉民性命,可以饶其性命,但需斩去双腿双手!”

柯比龙不由浑身发颤,想象被斩去双腿双手的悲惨局面,还不如直接斩首为好,再也不敢复言,生怕惹恼黄忠,真被斩去双腿双手。

黄忠处置完柯比龙等人,让人分批押送俘虏进入关内,当即与诸将入关,拜见姜述。原来姜述闻知幽州大捷,快马赶到雁门关主持,入关之时,正好听说柯比龙请降,为了避免汉军士兵多有损折,便让黄忠允降,又故意留下语病,饶了鲜卑诸贵族性命,但让其自此失去战斗力。

姜述召集黄忠、吕布等将商议,决定众军在雁门关休整一天,然后西上,攻打正在清理新兴道路的鲜卑其余兵马。让公孙瓒、潘凤两将押送鲜卑贵族随军而行。

黄忠、吕布、马超三路大军十五万,加上四营重骑兵四万精兵,共十九万兵马立即西上。姜述派遣民夫运送物资,又让重骑兵押送二十门火炮随军同行。

步度根等众清理道路倒是积极,再有十余日便会打通道路,不料突然得到消息,言柯比龙部被汉军偷袭大败,柯比龙被汉军逼降。步度根立即召集诸首领商议,众人以为柯比龙近三十万大军,不可能被汉军逼降,皆以为传言不可信。步度根最后也有些犹豫,复派斥侯仔细打探情况。

斥侯东行三十里,正逢吕布统领部下杀来,斥侯人少,见势不妙,拼命逃回报信。步度根闻讯大惊,忙与泄归尼商议,泄归尼道:“汉军主力出现在此,说明传言是真。柯比龙本部兵马近三十万,今被汉军逼降,说明汉军战斗力极强。此处兵马三十余万,兵力虽比柯比龙本部兵多,战斗力却不及柯比龙本部。再则其余各部心思各异,如何能令其拼命?不若让诸部固守营寨,只言我等绕路去汉军后面埋伏。柯比龙部下皆降,诸部又被拖在此处,失败是必然之事。鲜卑境内空虚,可以趁此兼并鲜卑各部,鲜卑王位垂手可得。”

步度根闻言大喜,随即命令各部坚守营寨,自领本部兵马匆匆北上。各部匆忙间不及辨别真相,依令严守营寨,见吕布部并不来攻营,只在附近扎下大营等候主力抵达。

诸部首领皆不是傻子,步度根部当夜未归,诸人意识到不妙,探明汉军主力有十余万时,各部知道以目前实力绝对无法抵抗,诸部商议决定退兵。

黄忠、吕布、马超三路兵马沿路追击,间或冲击后军,各部一路之上吃尽苦头,等到汉军撤离,查点部下,共损失五万余众。若非姜述担心凉州有失,命令三军撤回,各部恐怕也会遭到柯比龙部下一样的后果。各族首领在汉军撤退以后,这才安顿下来,又听北方传来战报,步度根统领兵马兼并各部,不顺从者皆被屠杀,各部担心部族安危,分别统领属下,各自赶往本部落。

再说步度根此时实力为各部之首,所到之处无敢迎战者,迅速占下不少地盘,准备会聚诸部首领,推举鲜卑新王。正在步度根志得意满之时,有人来报,道:“柯比龙回归本部。”

步度根不由大惊,急问情况,才知随从柯比龙回归者,只有五千余众,且皆带伤,步度根不由心中大定。但是柯比龙回归,还如何称王?步度根一不做二不休,索性领兵去攻打柯比龙。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303章靖平东北

柯比龙今非昔比,本部主力皆已投降,随从回来的五千族人皆是残疾,毫无战斗力,还需有人照顾。所幸族群底蕴深厚,勉强又凑起五六万兵马,与步度根争斗,诸部落因被步度根算计,遂出兵帮助柯比龙,两股势力在北方草原上大打出手。

黄忠诸将退了鲜卑,又迅速杀上凉州。彻里吉与烧当老王正与孙坚、张飞部相持,听说丁零、鲜卑相继失败,又探听到南方诸蛮皆败,当下皆有退兵之意。

再说赵云为了配合幽州战役,统领三万精兵北上,让扶余王统领两万士兵为前锋。丁零族人生于苦寒之地,战斗力十分强悍,丁零人主力虽然全数被歼,但其老弱病残上阵,还能凑起四五万兵马。扶余两万士兵,竟被丁零兵打得大败,连扶余王也死在战场上。

赵云已经得知幽州战况,听说扶余王战死,也不立新王,统领大军径入扶余王城,下令贵族迁入汉境安置,请朝廷在此设立郡县治理。姜述命在此地设立胡东郡,与汉东、汉北两郡并为一州,取名海州。任命满宠为海州刺史,李胜为胡东太守。赵云兼任海州兵曹。

扶余王子纪陶,在赵云宣布迁贵族于汉境时,便知王位不保,暗自统领三千精兵,于夜偷开城门,护送母妃弟妹径投肃慎国而去。肃慎国王余姚乃纪陶母舅,其国人多为战国汉人的后代,因此通晓汉语汉字,又习战军军阵,兵力虽然不多,战斗力却是不弱,又与扶余和亲,即使丁零王强盛之时,也不敢轻易侵扰。

纪陶出逃次日,有人报到赵云处,赵云思索一会,未令部下追击,只让汉北、汉东派出部分文武官员,尽快接管扶余军政事务。听闻纪陶逃到肃慎国,赵云派遣部将田锋为使,前去讨要纪陶一行。

余姚为纪陶母舅,如何会轻易交人?但是汉军太过强大,又不想引祸上身,遂让三千扶余士兵随田锋回去,言纪陶为自己外甥,此时已经失国,情愿在此奉养母亲弟妹。

赵云听到消息,遂与诸将商议,孙羌道:“如今扶余既然已下,丁零实力不足,并州、凉州之围渐解,顺势将肃慎拿下便是。”

赵云道:“只是肃慎向来未与大汉结怨,扶余原为我国属国,纪陶又未违法,只可用讨回属国王子之名。若是直接出兵灭了肃慎国,则不占大义。”

沮授沉思一会,道:“肃慎百姓不过十余万,合国之兵只有两万余。余姚留下纪陶母子,是为全其亲情,又发还纪陶部下兵马,是惧其夺其国。肃慎国民多战国遗民,文字习俗与幽并两州百姓相近,因此与征伐异族不同,只可逼降不可屠灭。肃慎之境多平原,扶余至其境无险峻,我大军以接纪陶为扶余王报仇之名,星夜兼程抵达其境,或会惧大汉军威而降。”

赵云依言而行,派部将统兵驻守扶余,自领中兵两万直赴肃慎。一路皆是坦途,汉军行速极快,来到肃慎王城城下,余姚尚未得到消息。

肃慎全境只有一城,其城仿造当年咸阳,布局十分合理,道路通达,商业繁华,百姓大多居于此城。次日开城门之时,守城兵不由惊得目瞪口呆,不知何时城外竟然立下偌大一所营寨,急忙向余姚报告。余姚急令官兵关闭城门,来到城楼观看,只见汉军兵营排列严谨,士兵魁伟,皆披甲之士,知非其敌,急忙回宫召文武商议。

肃慎国将军扶却,为秦国扶苏太子之后,扶苏自杀后其亲兵保护一子逃到东北,辗转来到此地生根,因避祸改嬴为扶。扶却年纪三十左右,性情刚烈,英勇有威名,听闻大汉灭乌恒、匈奴等诸般故事,常生追随汉军扬武异域之心。扶却道:“大汉军威所在,诸蛮异族皆无幸,与其抗衡者,如乌恒、匈奴等,除降而为奴者,余者皆族灭之。我国兵少,如何与大汉争斗?以我看来,不若献疆归附,诸人不失富贵!”

余姚甚是果断,当即捧着玺印出城而降。赵云收下玺印,命令部将宋建统兵去收肃慎兵权,整编肃慎士卒,又写信言明情况,让情报官迅速报给姜述。

姜述遂传下命令,将萧慎国境并入海州,改为萧慎郡,设官府治理,任命杨阜为萧慎太守。迁肃慎贵族皆到幽州划地安置,又让余姚、纪陶皆在洛阳落户,授其爵位以彰献土之功。

东北至此全平。朝廷文武官员月余到达新下之境,接管军政事务,赵云部统兵启行,征伐丁零。东北寒冷,然汉军皆有制式棉衣,物资又丰裕,并未耽误征途。

丁零合国勉强凑得四五万兵马,大败扶余自家折兵万余,只余不足四万兵马,如何是汉军之敌?丁零人曾经参与刺杀姜述,致甄婧丧命,赵云此次征伐以前,曾得姜述密信,所以赵云一路行军,部下仿灭三韩时,大开杀戒,丁零境内血流成河,无论男女老幼皆被屠杀。丁零人口虽少,但是疆域极大,将近大半年时间,赵云部下诸将方才占领丁零全境。

丁零族灭,姜述将其地盘合并汉东等郡成立海州,将护乌恒将军府迁至东北,改为护东胡将军府。任命阎行为海州兵曹,编制五万,中军两万,麾下部将胡轸、侯选、程银、杨昂、杨任、张卫,各统五千骑兵。赵云改任护北胡将军,其部重新划归野战兵序列。

不说东北战事,先说西羌、烧当羌,自从侵入汉境,凉州采取坚壁清野,边境汉民皆撤入内郡,孙坚、张飞两部皆据城防守,若是两羌分兵劫夺,则派精骑跟随在后,趁机歼灭。彻里吉统领西羌二十万兵马在西海,与张飞部相持;烧当老王统领三十万兵马在酒泉,与孙坚部相持。后来,黄盖、张百阳两部援兵到达,张百阳统领部下一万重骑兵往西海,黄盖统兵一万重骑兵往酒泉,两路汉军兵力虽然不多,但是战斗力十分强大,随军又送来无数物资辎重,凉州防守更是无懈可击。

凉州人少地广,酒泉、西海均在凉州西部,吕布、黄忠、马超三部及公孙瓒等四营重骑兵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