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小驸马-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述抚慰王可几句,又让其给钟会带去手令,打发他回去。待王可离去,齐隶又小声说道:“焉公初入益州之时,为了震慑当地大户,曾经让唐兰二羌出兵相助,羌兵回归之时,焉公亦送了不少兵甲马匹。”
姜述长叹一声,道:“焉公病重,回师之日恐怕已不存世,此事以后再议。”
就在此时,史阿匆匆进来,道:“唐羌与汶山蛮族结连,兰羌与汉嘉蛮族结连,两羌同时犯边,益州西部形势危急。”
姜述打开益州地图,盯着汶山和汉嘉两地看了半晌,道:“命令关羽部火速西进,迎战唐羌;张燕部即日南下,迎战兰羌。两路兵马,须有效杀伤敌军主力;命令张辽部屯于成都,往来接应。命令姜维部北上,进攻汉嘉蛮族老巢,无论老少,尽诛之。清理汉嘉蛮族后,立即北上清理汶山蛮族。”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288章抗击木鹿1
随身属吏立即撰写命令,姜述签字之后,由陈琳用章,分别交给史阿、齐隶两人,由两人按照各自的传递路线下达命令,确保万无一失。
姜述继续盯着地图,又道:“命令张飞、孙坚两部,密切关注彻里吉、烧当老王等羌族情况;命令张合、魏延、汉北郡驻军密切注意鲜卑、丁零两族情况;北疆若有异动,即刻发动三州民兵防御,主力即刻北上,与敌军战于彼国之境。”
姜述又道:“命令青、徐、冀、司隶四州兵曹,分兵一半,北上协助边境防守,由郭嘉统一协调。豫、扬、兖、雍四州兵曹,各分兵一半,各赴相近战区参战,由庞统统一协调。全国即刻发布战时命令,民兵兵甲武器全部到位,以县为单位集合训练,以备不期之虞,由贾诩负责。动用储备军粮,送达作战区域附近择地储存,由荀统一协调。太史慈部水军扩编十万,以一带二,五万屯于成都训练,由周泰负责;五万兵马屯于东莱训练,由蒋钦负责。”
上次发布军令,只是军队调动,百姓多不知情,并不紧张。此时全国下达战时命令,各州军民悉数参与,一时间全国各州皆动。郭嘉、贾诩、庞统、荀等,皆是当世人杰,虽然事务繁重,但各项工作井井有条。
姜述所虑不是没有道理,胡族便是这样,大汉势强则服软,大汉危急时就想咬上一口。孟获、木鹿大王、唐兰两羌四族,兵丁百万有余,如此大规模的联合用兵,吸引了汉军主力皆往西南。彻里吉、烧当老王、塞外王、柯比龙以及丁零王,皆密切关注战事变化,若是汉军占得明显优势,诸族不敢乱动;若是汉军稍落下风,他们将会与饿狼一般扑上前去,洗劫大汉北部郡县。
孟获得知孟优战死,所部精兵全部覆灭,不由怒火冲天,统领主力三十万猛攻慧道关;木鹿大王统兵二十五万,攻打檀为城。徐晃统兵驻守慧道关,兵力只有三万,由于关隘险峻,易守难攻,徐晃又是善守之将,因此尚能支持。而李严驻守的檀为城,三万守军面对敌军的猛扑,疲累不堪,形势十分危急。
所幸川民善战,又有民兵制度,虽然训练时日尚短,但却知晓军事常识。此时事关家小性命,附近可以征调的四万余民兵悉数顶了上去。即使如此,面对敌军的不间接进攻,在体力和精神的双层压力下,城内守军已经到了极限。
李严足智多谋,又得军心,但是两军交锋,若是实力相差太大,智谋根本无法使用。木鹿大王根本不跟你研究谋略,他只从人体功能上琢磨,如何耗尽汉军的体力,如何压垮汉军的意志。
木鹿大王得以横行南疆,自非庸者。李严袭营成功一次,劫粮成功一次,同样的办法再用第二次,便失去了效果。李严站在城门楼上,望着不断涌上来的蛮军,感觉束手无策。
木鹿大王的三万亲兵,身穿奇怪的藤甲,十分轻便,又十分坚实,能够抵挡疾射而来的弓箭。李严若是姜述,便会知晓破解藤甲兵最是简单,只须用火油即可。可惜李严不知破法,只能用巨驽和火炮来对付藤甲兵。而蛮兵吃了几次亏后,变得十分聪明,攻城时散开阵势,漫山遍野,扛着一架架云梯,不要命地狂攻。
南洞蛮族弓箭虽然射距短,皆是骨制箭头,但其箭头上皆涂药,中者浑身无力,伤口溃烂,虽不致命,却能让士兵暂时失去战斗力。军中虽有军医,却只能控制症状,至于解药还未配制出来。
南洞蛮族战斗十分勇敢,这与他们的信仰有关,南洞蛮族并不惧怕死亡,他们认为死亡尤其是战死可以去另一个美好的世界,因此悍不畏死,任谁遇上这种不怕死的敌兵,也会大感头痛。
南洞蛮族与孟获为首的北洞蛮族、祝融夫人所在的西洞蛮族,其实并不同根,因三族族人相貌类似,外人误以为三族为同一种族。南洞蛮族起源古牙海人,这个种族沿海而居,后来族群人多势众,逐渐吞并周边部落,一直发展到现在,占了很大一块地盘。以孟获为首的北洞蛮人,发源于现云南中部的埋右人,通过不断的扩张兼并,成就现在这个局面。而西洞蛮族乃是祝融后人,祖上是正宗的中原人,因为祖先祝融首先使用火而以其名字为族名,其族长曾经担任过中原部落联盟首领,后代因为战败避祸南下。三个族群兼并的多是当地的原居民族群克顷人,其语言风俗受克顷人影响很大,语言可以互通,通婚繁延无数代以后,相貌也十分相似。
三个族群信仰不一样,因此很难融合,南洞蛮族信仰死神,认为生于这个世上是历劫,是在还往世的俗报,死亡后可以回归祖神的怀抱,有些后世佛教的影子,但主旨并不相同。北洞蛮族信仰战神轼把干,他是族群起初发展壮大的英雄,因此其族群崇尚暴力,士兵渴望取得胜利,以战死为荣耀。祝融族崇尚太阳神,认为太阳是光明和生命之源,珍惜现世生命,不提倡争斗,因此人数虽然不少,战斗**却不强。
南洞蛮人斗狠争胜,但有一个特点,族人过了那巴山脉以北,因为温度低感觉不适,又不爱多穿衣物,因此只是控制那巴山以南的广大区域,往东西两个方面拓展,不愿与北洞蛮人争斗。此次木鹿大王统兵向北争斗,乃是中了孟获的激将计。
孟获与木鹿大王皆好斗,往年曾经争战过数次,后来因南洞族人不愿北拓,失去了争斗的源头,孟获能说会道,处理边事最是拿手,两人遂化敌为友,因为性情相近,每年都要聚上一次。
今年两人聚会之时,酒到酣处,孟获道:“我等虽然独霸一方,然皆是井底之蛙,论起打仗,以大汉最是强大。”
木鹿大王不服,道:“往年也曾听说汉军强大,但从未交过手,其兵马多少?士兵比你族勇士比较如何?”
孟获道:“其国内兵马百万有余,比你我两族勇士相加还多。若是单兵作战,汉人未必比得上我族勇士,但其军阵甚是厉害,士兵悍不畏死,若是我族与其相战,必败无疑。”
木鹿大王道:“若有机会倒想见识一下。”
孟获摇头道:“贵族勇士在山南争斗尚可,不能去山北作战,汉军又不来山南,今生恐怕没有机会争斗了。”
木鹿大王道:“不若与大汉皇帝约战一场,便可知虚实。”
孟获本是有心挑拔,趁机说道:“何须约战,待我回去整兵攻其郡县,汉军必会出兵。若贵族勇士能到山北,到时我们联合出兵,彼此兵马数量相若,各按本事争斗,无论胜败,都是大丈夫所为。”
木鹿大王奋然道:“有何不可?”停了一会,又道:“我国出兵可以,但是粮草运送艰难,需要贵族提供。”
孟获笑道:“西洞富庶,与我等信仰不同,正好灭了其国,夺其财富为军粮。大汉更是富庶,夺其一两郡县,一族便受用无穷,最妙的是汉女,又白又嫩,尽量多抢一些。汉城武库多有精甲神兵,我部下配置的兵甲,大汉多得是。”
木鹿大王一来好斗,二来贪图财钱兵甲,三来被孟获用话拿住,因此答应下来,先是与孟获联合灭了西洞蛮,分了不少钱粮,贪心更甚。此次攻打檀为城,见汉军坚守不战,虽然损折不少勇士尚未攻下,但从心底里却看不起汉军。
姜述在武陵也心忧檀为战况,接到飞鸽传来的军报,提及藤甲兵,姜述自然想起火油,写信让李严以火油破之。又言只需坚守两日,张辽部五万援兵就会到达。
飞鸽传书就是快捷,尤其在道路艰难的蜀南,信息传递速度十分惊人。李严正在忧心刀枪不进的藤甲兵,此时接到姜述手书,不由大喜过望,仔细设计一番,写了一封挑战书,派人送给木鹿大王。
木鹿大王见了来使,看了书信,信上言:久闻木鹿大王部下英勇善战,依我看只是仗着人多势众而已。我部下兵马三万,若与你族三万勇士正面交锋,你族绝非对手。
木鹿大王阅信大怒,派一位使者随来使到城中见李严,道:“大王言,若李将军有胆量,我族派三万勇士与你部下三万勇士城外军阵对决,输赢各依天命,李将军敢吗?”
李严对来使道:“你家大王还是仗着人多势众,你军连番进攻城池,我军士兵疲累不堪,若是现在城外决战,贵军以逸待劳,欺我部下疲惫,即使得胜也是胜之不武。若是让我部下休整三两天,我与贵军约战城外,不死不休。”
使者回告木鹿大王,木鹿大王心思强自攻城损伤甚众,若是城外决战,有藤甲精兵在,定然将其杀得落花流水,彼时再趁机夺城便是。想到这里,木鹿大王遂让使者再去城里,约定两日以后午时,在城南五里平原所在,各派三万兵马决战。
李严见木鹿大王中了缓兵之计,蛮兵皆撤回大营,不由大喜过望,趁机让部下休养体力。到次日上午,张辽统领两万骑兵赶到,傍晚时候,皇甫健等部将各引部下精骑赶到。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289章抗击木鹿2
决战当日上午,李严又接到姜述来信,教导克制蛮军象兵之策及其药箭解药。李严当即派随军医师去配解药,派兵到战场挖掘壕沟,又令部下将火油等物尽数安顿利索,然后挑选两万精兵,又从张辽部借了一万精骑。三万兵马挑选完毕,李严召见各军校尉,一一详细讲解,分配各将任务。
木鹿大王听说汉军援军到达,认为中了李严奸计,正在帅帐大发脾气,大骂汉军奸诈,不守信用。部下忽来报道:“汉军已经出城,正在列阵。”木鹿大王不由转怒为喜,道:“汉军信誉不错,赶快通知象兵、藤甲兵出战。”
到了午时,两人军阵已经排列整齐,汉军排列玄囊之阵,盾兵在前,驽手、手雷手其次,长枪手第三,骑兵压后。军阵层次分明,六千人一个小阵,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正好三万人。蛮兵却无阵法,只见三万藤甲兵尽出,核心却有五百余战象,每头战象上面皆固定有坐栏,上面坐着三四名弓手。
到了约定时刻,两军同时鸣起号角,木鹿大王将令一下,只见蛮兵往两边分开,中间象军涌上前来。象是庞然大物,战马见了战象,皆畏服不敢上前。战象在象兵驱使下往前急奔,三万藤甲兵紧随于后。
李严见象兵距离战阵将近三百余步时,旗令下达,只见前阵后移,露出阵后数十个彩色假兽,只见这些假兽口吐火焰,鼻出黑烟,身摇铜铃,下边皆有车轮,在步卒推动下,歪歪斜斜向前,似是张牙舞爪的怪兽。
这些假兽外观非常粗糙,征集十余木匠一日便成,将鼻嘴之处开上数洞,再让油漆工涂上吓人的色彩形状便成。烟火更是简单,用火药配成少量烟花,点燃后扔在里面,就成了喷着火烟的怪兽。
汉卒初见假兽尚且害怕,蛮兵自是吓得不知所措,碍于军令,不敢后退,大象是动物,最怕烟火,不敢前进,反往后走,顿时将蛮兵冲倒无数。
破了象军,汉卒不由大声欢呼,蛮兵却士气低迷。南洞蛮族不惧生死,但是却怕鬼神,汉军搞出假兽,顿时将蛮兵弄得猜神疑鬼。木鹿大王心中虽然生惧,却不愿失了面子撤军,当下挥动军令,驱动藤甲兵上前,还想胜这一局。
其实这些藤甲,制成的确不易,其藤生于山涧之中,盘于石壁之上,蛮人采取下来浸于油中,半年方取出晒干,晒干复浸,十余遍后,才用来制造铠甲。其甲极轻,穿在身上渡江不沉,又经油浸,所以沾水不湿,硬涩度极高,普通刀箭皆不能入。南洞蛮族历经数十世,方积累藤甲三万套,攻城时藤甲兵死了不少,蛮兵将尸体运回,剥下藤甲换一人穿上,因此藤甲兵数量在于藤甲多少。
藤甲兵首领名唤兀突骨,是乌戈部首领,也是南洞蛮族第一勇士,与木鹿大王是结义兄弟。兀突骨独领最骁勇的一万藤甲兵,下面还有两位统领,皆是木鹿大王心腹,一名土安,一名奚泥,各引一万兵。
被象兵践踏死了数百藤甲兵,此时早被剥下衣甲,挑选健壮蛮兵穿上,随着藤甲兵主力复攻上来。这边汉军士卒见着,纷纷高呼,大骂木鹿大王违规。三万藤甲兵人死甲在,换甲充丁,南洞蛮人皆习以为常,听到汉卒一齐大骂,木鹿大王这才明白确实有违规之嫌,但数百藤甲兵已冲了上去,只好权作充耳不闻。
藤甲兵冲上前去,汉军阵前却有不少壕沟,下边还积有不少草木,爬上爬下甚是费力,进攻速度顿时慢了下来,如此上下爬坡,蛮兵逐渐积聚,不断往两侧扩散,最后几乎变成了三五列一字横阵。
最后一道壕沟距离汉军前阵还有百米,李严见大多数藤甲兵已经过了这道壕沟,右手猛然往下一挥,部下士兵皆抛出一个个瓷罐,因为距离甚近,砸在人身上很痛,但是至多头破血流,却无性命之虞。蛮兵逐渐上前,间或有弓手开始放箭,汉军却能忍耐得住,弓弩却是不发,只是投掷这种瓷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怪怪的味道。
李严见火油弹基本投掷完毕,蛮兵前锋已与前军接战,猛得下令道:“火箭发射。”
已经做好准备的火箭手顿时发作,一时间万箭齐发。藤甲本是油浸之物,又被泼上许多火油,蛮兵顿时变成一个个火球,部分藤甲兵往后奔跑,又引燃壕沟内的草木,而这些草木下面埋着大量火药,中间有药线相连,顿时药线皆着,就地火药炸起,听见战场上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将这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少于逃脱性命者。可怜兀突骨、土安、奚泥三位勇将,尚未来得及大展雄姿,却在此被烧成灰烬。
蛮兵见族人被火烧的伸拳舒腿,有的被火药炸得头脸粉碎,死者不计其数,又闻巨响如巨雷轰鸣,不由惊得手足无措。木鹿大王脸色由红变紫,再由紫变黑,此时已经变成白色,手指指着战场,浑身颤抖,道:“妖法,汉军会妖法……”
那边汉军完成任务,见战场上余烬未消,并不适合大战,蛮兵又人多势众,也未趁胜追击。李严派一员小将,骑马驰到阵前,高呼道:“木鹿大王,我家将军说,这次是我们胜了,就此各自收兵回去。若是你们不服,明日午时再来此大战。”
小将说完,不等木鹿大王答话,策马从道路平坦处绕回军营。木鹿大王被骇得魂还未飞回来,待听到左右提醒,欲要答话之时,小将早已走远。两方均无战意,各自引兵回去。只是士气却是不同,汉军大战之后兴高采烈,蛮兵大败之后士气低迷。
李严回城不久,使者奉木鹿大王之命前来,道:“我家大王说,今日你军用妖法取胜,心中不服,明日午日只派步卒,不得使用妖法,再行决战。”
李严让左右先送使者去客房奉茶,使人请张辽过来,道:“木鹿大王心中不服,明天还要约战,还说只许步卒参战,不得使用妖法。我军守城,占得地利,与敌野战,地利与敌共之,因此犹豫不决。”
张辽道:“经此一役,我军火油、火药几近耗尽,炮弹还未送来,所谓妖法欲施也不够。汉军步卒战阵,又岂是蛮兵能挡?”
李严笑道:“如此再杀三万蛮兵,吓破敌胆再说。需借你部神刀步卒一用。”
李严与张辽议定,唤使者过来,道:“明日我军派士兵前去,既然只派步卒,相约两军只用刀枪,不需使用弓弩。不过有一条件,我军不少士兵中了贵军药箭,尚请送些解药过来。”
木鹿大王闻言,心道汉军除了妖法厉害,这弓驽也远胜己军,若是光用刀枪,应当能胜一场,至于些许解药,倒未放在心上。木鹿大王再派使者入城,顺便送些解药过去,约定明日午时,每方派三万步卒决战。
步卒相战重在军阵,蛮兵不识军阵,如何与汉军抗衡?何况李严还有大杀器在手,然而木鹿大王自恃勇力,又好面子,越是败得惨,越想赌斗胜得一场,不知越赌输得越惨。
入夜之时,廖化、韩忠统领两千刀锋营精兵入城,李严、张辽大喜,连忙迎接两将入府述话。廖化道:“主公担心这边安危,让我等前来相助,听从两位将军调遣。”
廖化、韩忠皆是刀锋营营将,刀锋营是特种兵,立下无数大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诸将级别却高,高顺如今已是扬威将军,廖化等五人皆领中郎将。若论军衔,四将之中以李严最低,以张辽最高,但是姜述知道李严才能,又熟悉南蛮边事,让张辽、廖化、韩忠皆服从李严指挥。
李严说道:“三位将军皆我上司,因我在此日久,熟悉情况,丞相才让我暂时主持战局。正好明日与蛮族赌斗步卒,刀锋营士兵均可以一挡百,明日上场亮相,必能大振我军军威。”
李严又问各地战况,廖化道:“如今孟获主攻益州,次攻荆州,如今荆州诸蛮皆被程远志、钟会诸将领兵诛尽,鞠义将军又统领交州精兵驰援,情况相对稳定。如今战争焦点皆在益州,孟获、木鹿大王、唐羌、兰羌俱重兵出击,我军数路野战军团悉数参战。关羽部、张燕部两路兵马均与敌人相持,姜维部战果显著,已经屠灭一郡叛逆,正在北上汶山。主公目前移驾成都,就近指挥各军战斗。主公言,南洞蛮人不习山北气候,只须惊走此路兵马即可。集中兵力灭了孟获以后,再慢慢跟他算账不迟。”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290章抗击木鹿3
汉军步卒王牌已经不是传统的长戟士,而是手持唐代陌刀的神刀手。姜述穿越到汉朝,让包钢法和高炉炼钢法提前了数百年,用模具制成增加强度的变形铁板是个创新,由此生产的铁甲重量轻而且坚固,以此打造了全身覆甲的重甲武卒和人马皆覆甲的重骑兵,以高炉炼钢制成精钢,再用包钢法打造出的陌刀号称神刀,吐毛断发,锋利无比。挑选身高体壮的勇士,操练神奇的唐代陌刀军阵,称为神刀阵,所向披糜。不过神刀阵威力还未传扬开来,除了汉军士卒见识过威力,见识其威力的敌军皆当场毙命,因此神刀阵威力虽大,但名声不显。
次日两军赌斗,汉军排成严整的方形战阵,前列是长矛方阵,矛长几乎是制式长矛的两倍。南洞蛮人蜂拥而上,在长矛阵而前像割草一样倒下,不畏死的蛮兵用血肉之躯抵挡着锐利的枪尖,硕长的枪杆扎入人体后猛烈弯曲,胡杨木制成的枪杆十分坚韧,不易折断。矛阵一寸寸地在向前滚动,成群的蛮兵像巨人手中的面团,被凶狠地挤来压去,密集的士兵随着生命的逝去渐渐萎缩。一往无前的长矛重甲步卒令蛮兵感觉惊心动魄,可是悍不畏死的蛮兵却并无惧意,除了拼死冲锋,根本没有其他选择。
面对蛮兵疯狂的扑击,长矛重甲兵的体力很快消耗完毕,只听号角声一变,矛兵顿觉如释重负,不再继续前进,而往侧后方迈了一步。受到强大压力的蛮兵同样如释重负,见占尽上风的魔鬼突然后退,不由又鼓起勇气,往前冲杀过来。
迎向蛮兵的是三千神刀手,两千刀锋营精兵和张辽部下一千神刀手。从后退转为前进的蛮兵此时还未感受到任何压力,神刀手挥劈范围以内,蛮兵无论兵器衣甲还是身体,皆是一刀两断,除了让汉军士兵小心脚下之外,根本产生不了一点阻力,蛮兵近前者皆亡,丝毫延误不了蛮兵后军前进。
只有前面见识了神刀威力的蛮兵心中才清楚,这些手持长柄双刃长刀的汉卒异常可怕,比方才长矛的威力不知大了多少倍。神刀手各按步法,慢慢杀入密集的蛮兵堆中,将披着皮甲或简陋兵甲的蛮兵一刀两断,蛮兵的武器即使碰到汉卒的裹着重甲的身躯,最多给汉卒造成内伤,却鲜有刺透兵甲的时候。木鹿大王站在高处,看着勇猛善战的勇士纷纷被砍成两段,双手攥得紧紧的,悲愤却又无奈,不由小声说道:“祖神呐,难道你缺少奴仆,让这许多英勇的族人去陪伴您吗?”
“大王,已经折兵大半了,这样下去,半个时辰以后,这些兵马就全完了!”亲卫统领代加地在旁小声提醒道。
木鹿大王双眼瞪得滚圆,喘着粗气,他此时想得不是这三万部下的生死,战死是南洞族人最好的归宿,而是在这场正大光明的赌斗中惨败,将会面目无光。
战场上不断传来哀号惨呼声,汉军神刀无所顾忌地屠杀,让南洞蛮人都麻木了,他们晕头转向,根本找不出对付神刀手的办法,只能任由神刀手蹂躏。
“战斗!献出我们的生命,回归我们的祖神!”指挥作战的蛮将杨锋并没有被汉军的屠杀吓倒,他大声呼道。
杨锋前面的士兵皆被杀死,他被推到了最前面,他用盾牌想要挡开汉卒的神刀,只觉手中一轻,继而一阵钻心的疼痛,原来左臂连同盾牌被切成两半。汉军凶悍的神刀再次横扫过来,将杨锋头顶上的漂亮羽毛齐齐斩断,左侧一柄神刀斩杀了一位蛮兵,顺势又将杨锋的身体切为两半。
杨锋眼睁睁地看着血光飞溅,再也使不出半分力气,直至看着自己的下半身倒下,这才恢复而又立即丧失了知觉。失去主将的蛮兵更加惊惶,战线显得杂乱无章,已经听不见上司焦急的嘶喊,神经质似的胡乱挥舞武器,浑然不管眼前是敌人还是袍泽。
雪亮的陌刀齐刷刷地不断挥舞,汉军士卒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因为汉卒皆带有面甲,后面蛮兵根本不会知道,站在最前排的神刀手劈出五刀以后,按照阵法移动脚步转向后方,分辩不出的蛮兵以为所有这一切杀孽,皆是前面一排汉卒所为。
忍赛段是南洞蛮有名的力士,也是最后一位站在战场上的蛮兵,他迅猛地向汉卒劈了一刀,被神刀一挡,大刀断为两截,失去兵器的他向汉卒踢出一脚,想顺势拔出腰间悬挂的短刀,只见眼前一闪,一道寒风扑面而来。忍寒段警觉地放弃拨刀,侧身闪开,刀光霍然从身前掠过。神刀手并无半点手下留情之意,第二刀紧随而落,忍赛段飞跃后退,不小心却被绊了一下,不由仰面摔倒。只见耀眼的刀光再次闪过,忍赛段感觉脑门一丝凉意,看到自己似是被中分为两截,继而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三万族人在木鹿大王眼前被肢解,粉碎得如此彻底,即使他们的父母,恐怕也无法辨认出他们的肢体。恐怖的惨呼声已经随风而去,淋漓飞舞的血雨和支离破碎的腥风已成为不愿记起的往事。
“败了,又败了,上次败于妖法,这次败得让人佩服!”木鹿大王喃喃说道。他举步往大营走去,若同行尸走肉一般,几乎失有了意识,甚至忘记了下达回营的军令。
昨天那位小将再次出现在南洞蛮军面前,大声呼道:“我家将军说了,若是不服,明天再行比试。”
木鹿大王撤兵了,没有跟孟获打招呼,他感觉没有脸面跟朋友诉说两次惨败的过程,那是无地自容的耻辱。六万余精锐成了祖神的奴仆,而汉军几乎没有减少,祖神啊,汉军真的无敌吗?如何才会取胜呢?
南洞蛮撤兵,姜述南线压力顿减,即令李严部原地驻守,张辽、廖化、韩忠三将统领部下急赴慧道关。同时,程远志接手驻守荆南的任务,钟会引领部下急援慧道关。
慧道关城墙上,看着面临巨大压力的徐晃谈笑风生,坐在对面的高顺对他深为钦佩。这位久经沙场的名将,指挥部下三万兵马,硬是挡住了孟获主力三十四天的猛烈进攻。三万对三十万,以战死不足千人的代价,杀死五万余名蛮兵。
炮弹打没了,手雷用尽了,火油燃尽了,驽箭用完了……高顺统兵进入慧道关时,关内箭矢都要限制使用,破敌所用竟然只是石块和擂木,还有浇沸的粪液。
孟获没了脾气,面对这道险关,人马展不开不说,守将层出不尽的恶心手段,真是让人防不胜防。三十四天损耗五万精兵,皆是身着制式兵甲的北洞蛮精锐。
这是第三十五天,孟获又一次站在这处高丘上,高丘比城头稍矮一些,看不到关内具体的布兵情况,但能看清关下的进攻情形。
朵思大王是孟获多年的朋友,也是他最为信任的部落首领,今天轮到朵思大王的部族进攻。在北洞蛮诸军之中,朵思大王部下的兵甲配置仅次于孟获本部,面对关上越来越弱的抵抗,孟获对朵思大王充满了期望,或许老朋友今天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孟获望着关墙上飘扬的大汉旗帜,原本这面旗帜不该悬挂在这里,这里原是老朋友刘焉的地盘,可惜这位老友已经去了洛阳。姜述,都是这该死的姜述,抢走了朝思暮想的美人,逼走了老友,又杀死了最疼爱的二弟……
朵思大王部下五万精兵已经集结完毕,首批五千勇士列队开始发动进攻。雄关之下可以进攻的宽度不够,最多只能容得下五千勇士进攻。朵思大王望着渐自远去的部下,心里想着关上应该连箭矢也没了。
一道劲箭飞速射出,正中最前方一位族人的喉咙,这应该是那该死的徐晃,他的箭法很好,每日都会杀死不少族人。若是抓到此人,至少要点天灯才能泄恨。
前方稀疏射出不少弓箭,想是关上箭矢将尽,只让神射手使用弓箭。朵思大王望着前方,发觉这些箭手威力很大,只是一轮弓箭过后,前面竟然倒下了上百名族人。
“举盾掩护,关上有神箭手!”朵思大王心疼族人,不由大声呼喝道。
因为没有其它有效的进攻手段,使用的还是传统的云梯,盾手走在最前面,为后面抬着云梯的袍泽遮挡箭矢。再往走数步,关上的箭矢密度顿时大了起来。
进攻的蛮兵倒下极多,却很少发出惨呼声,因为箭矢大多射在喉咙上。朵思大王看着前边不停倒下的族人,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眼前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出现过,族人只要踏入汉军弓箭射程之内,就会立即失去生命。
蛮兵并未因为族人丧命而停下脚步,他们的神是战神,死于战场是一种荣耀。箭矢的呼啸声不断响起,蛮兵的伤亡越来越大,云梯十分罕见地至今还未靠上城墙。
“妈的,真是见鬼了,莫非汉军弓手神仙附体不成?”朵思大王恨恨地骂了一句。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291章孟获败退1
关下很快密密麻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