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小驸马-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攸冷笑道:“张大人,宫中禁卫皆是精锐,再会合卢植将军、朱隽将军、皇甫嵩三部兵马皆赴黄河渡口御敌,如何?”
张范怒道:“禁卫乃陛下亲卫,皆可轻出?”
许攸道:“皆是国家士兵,有何不可?”
张范道:“若是禁卫皆出,谁来卫护陛下。”
许攸指着张范鼻子大骂,道:“若是曹子孝部下皆出,谁来卫护丞相?莫非张大人欲对丞相不利?如今大敌当前,你何等居心?”
骂完张范,许攸道:“臣请斩张范,若是不斩此贼,攸致仕归乡。”许攸说完,曹操一系文武出列附议,请斩张范。刘协心腹也纷纷出列,为张范辩解。
朝堂上顿时纷乱起来,刘协望着满面大汗的张范,心中暗骂道:“此乃国难之时,却让曹氏文武离心,确实罪不可赦。”但这张范却是刘协心腹,若是斩之,心腹定会离心。但曹系文武皆掌实权,正是大战之时,若其在后掣肘,那可是要命之事。
刘协叱责张范一番,让他退下堂去,但许攸等人却不依不饶,定要斩了张范。李肃见状,出列道:“如何处置张范是件小事,还是先议如何退兵为上。”
许攸见闹得够了,也借坡下驴,示意一系官员,不再为此事纠缠。张范种下种子,挑起两派纷争,之后讨论之时,凡是刘协一系官员所言之事,曹系官员必然反对。郭淮见如此下去,不等讨论出结果,洛阳大军便会杀上门来,建言暂时休会。
刘协趁休会时间,召集郭淮等心腹商议,郭淮道:“以今日之势,调丞相嫡系十分困难,即使其被迫出兵,怕也不会出力。如今调外地兵马已是不及,不若与李肃商议,尽出西凉驻长安兵马,屯于黄河渡口防守为上。长安由丞相嫡系守卫,丞相近期不能理事,其部也无胆量造反,陛下身边又有禁卫,如此或可解得当前窘况。”
曹操嫡系不听指挥,刘协也是苦思无计,无奈之下只得与李肃商议。李肃道:“国难之时,我等出兵乃应为之事。只是诸军调出长汉,外城皆是丞相嫡系掌握,虽然丞相尚在病中,却千万不能大意。”
郭淮道:“将军有些杞人忧天,目前丞相病重,陛下威倾四海,如日中天,什么人敢妄行挑衅?”
李肃道:“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刘协闻言沉思一会,道:“李肃本部不动,其余兵马皆屯渡口,京中留守之事,就由郭淮负总责。郭淮,朝会以后与许攸好好沟通一下,希望在大敌当前之际,同心同德,共御大敌。”
郭淮又进言道,“京中留守,关键之处有三:一是式阳坊武库,兵器甲械甚多,夺了此处,号召壮丁即可为军。此处一向由曹操部下把守,请陛下颁旨,让李肃将军控制此地;二是皇宫,请禁卫将领十二分小心,加强警戒巡逻;三是诸文武家小,诸人皆指定心腹家将值守,若有意外,可迅速组织家兵保护家小入宫。”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280章长安内乱2
零星雪花飞扬而来,半途化为冻雨落下,北风呼啸而来,吹在脸上,如同刀砍一般生痛。长安驻军的火把将无边夜幕染红,给连夜行军的兵将们平添了一份无形的压力。与城外紧张的行军相比,丞相府院内客厅有火龙升温,室内却是温暖如春。
室内地上,铺着一张十分宽大而又细致的京城地图,京城内外军事地形全貌画在帛图上,城内十二街九坊、九部八门、街巷楼宅、店铺酒肆皆列其上,皇宫、武库、官署、诸文武府第等处分别被标识出来。
曹操仔细看完,笑道:“子远,这幅图这般详细,定是花了大量气力,等到抓住刘协,重赏参与制图者。”
许攸微笑不语,这些图画并非他派人所制,而是曹操降书送出城以后,神鸟机构送来的详图。神鸟制出此图必是花了不止一年时间,看来姜述早已布局准备恢复长安。
许攸待曹操抒发完惊叹之意,指着地图介绍道:“这家做了标注的馆舍可以隐藏伏兵,可以用弓驽封锁住整条大街。红笔标注圈明之处,是诸将限时到达迅速掌控之处,此处标出序号,对应着主公部下诸将。这是我的计划,主公若有其它意见,我立即修正。”
曹仁在标注的馆舍处认真看了一会,所画位置与记忆吻合,正好卡在南北大街七寸要害,进可攻退可守,确实是个理想据点!许攸肯定做了若干工作,竟然设计得如此周到。
曹操轻抚地图,缓声道:“子远,看来此事你已仔细谋划,如此一来,此次行动应当不会失手。你给诸将仔细讲解一下,我也好好参详一番。”
许攸心中暗呼惭愧,此般计划皆是神鸟设计,自己下午只是推演数次而已。许攸用细棍指着地图,道:“诸位,此时城中只余三千禁卫及李肃部五千精兵,我等城中驻军两万余,曼成部五千精兵屯于城西八里坡,妙才部五千铁骑连夜疾驰而来,午夜前两军皆可到达。此次起兵我与丞相已经反复推演,兵马一动,必须迅速控制诸门、宫城,确保武库,逼住李肃部下。诸将任务如下……”
诸将听完许攸部署,对他十分钦佩,心道许子远确有大才,不仅对长安内外险要了如指掌,又能合理运用手中资源。许攸又道:“除了以上所述,还有一处关键所在,就是牛辅、卢植、皇甫嵩等人的家兵,诸家府内家兵少则数十,多则数百,尤以牛辅、卢植、皇甫嵩三家兵力最多,各有上千,皆是彪悍精锐之徒,倘若作乱,不容低估。届时,子孝可以分派兵马,多备弓弩,严防诸家起事,若其家兵集合出门,则格杀勿论。”
午夜,一片宁静的长安城被阵阵急促的马蹄声唤醒,通往皇宫的主道上,精锐骑兵排成四行向前疾驰而过。骑兵当中,因头痛症复发不能理事的丞相曹操,头戴金盔,身披银铠,手执三尺青锋,此时精神抖擞,意气风发。韩浩、史涣两员勇将全身披挂,手持长兵,紧紧护卫在曹操左右两侧。
队伍突然一滞,却是巡夜禁卫副首领李胜闻听异状,统领一队人马阻住去路。韩浩策马上前,厉声叱道:“丞相赶往皇宫与陛下共商国是,尔等怎敢阻拦?还不退下!”
李胜说道:“陛下有令,正处战乱之际,宵夜之时严禁人马入宫。”
韩浩怒道:“混账!丞相掌管军政要务,陛下加以殊礼,自可径入宫门,何须你等同意?尔等速速让开,胆敢擅加阻拦者杀无赦!”
李胜手下人马极少,为韩浩怒斥,内心虽然发虚,但职责所在,不容退缩,指示左右入宫报信,对手下喝道:“诸位皆忠诚之士,如今有人欲惊扰陛下,焉可坐视不顾?”
但是数十兵马岂是敌手?瞬间便变成一地尸首。曹操声色不动,道:“全速前进。”
李胜派去报信的亲信,此时被拦在宫门外,任其呼喝,守门禁卫只是不理。待到曹操统兵赶到,宫门突然打开,禁卫校尉孙谦当先走出,道:“奉陛下之命,接丞相入宫。”
曹操骑马驰入皇宫,望着门侧躬身恭立的孙谦,道:“谦儿不错,此次立了大功。”
孙谦闻言不由热血沸腾,他本名曹谦,是曹操族人,自从来到长安以后,暗奉曹操之命投奔杨家,又被杨修举荐出任禁卫校尉,其中历经了无数波折,今天得到家主赞扬,数年委屈顿时化为热泪流淌。
李肃得知异动消息,并未先去皇宫,在他看来,宫中数千禁卫守护,短时间内必会无恙,因此迅速集合部下,前来争夺武库。
武库大门排着密集的鹿角,吕虔指挥千余士兵正在拼死抵挡。知晓大事不妙的李肃,明白若是不能及时夺下武库,武装诸人家兵与曹军对抗,长安局势再无扳回可能。
面对李肃部下的疯狂进攻,吕虔大呼道:“诸位兄弟,丞相已经控制大局,只要挺到援军前来,万事便可大定!李肃部下只有数千,根本搅不起什么风浪。他们拼命来抢武库,证明他们实力不足,企图攫取库中兵器武装家兵以作垂死之斗!大家打起气来!”
正在此时,远处响起急促的马蹄声,吕虔一看,火光下认出正是来援的夏侯渊部下精骑。只见夏侯渊一跃下马,取出一卷黄绢,高高举在手上,扬声喝道:“陛下有旨,着李肃部下士兵放下武器,若敢违抗,格杀勿论!”
李肃部下进攻武库受挫,士气本就低落,一听夏侯渊宣旨,士卒立时人心大乱,纷纷后退。李肃见军心不可用,急得跺脚不已,所幸手下兵卒,皆是西凉老兵,虽无战心,却没有投降之人。
李肃呼喝一声,统领部下往侧边退走,令亲兵分头通知西凉各将家属。西凉诸将皆居住在东城,此时各家老少早已被惊醒,听闻李肃传来之信,当即紧闭大门,皆从密道往牛辅家聚齐,然后从地道偷出城外,在李肃部下护卫下,星夜赴潼关去投牛辅去了。
此时刘协左右禁卫已被击杀,曹操统兵将其团团围住,刘协见到这番情形,知晓中了曹操诡计,不由破口怒骂。曹操笑道:“省些力气吧,陛下且到宫室安歇,待时局平定,我们一起前去洛阳。”
刘协闻言,知晓曹操已是降了洛阳,有姜述为外援,即使亲信与西凉旧将合力,也再无回天之力,当即停口不言,垂头丧气地坐了下来。
曹操占了皇宫,逼降禁卫,又搜出玺印,着许攸起草圣旨,派人护送亲信宦官到各处传旨。西凉诸将家小皆已偷偷出城,城中乱军皆刘协亲信家兵,接到圣旨后皆依言归府,城中很快平静下来。
大局已定,曹操稳住心神,对许攸道:“命令各部往长安收拢,防备对手反扑。控制诸家家小,以其逼诸文武归降。再派亲信迅速整合降兵,以稳定局势为要。”
奉命出征的卢植等将行到半途,陆续接到军报,立即通知诸军就地扎营,又召集诸将议事。此时天色大明,卢植在营内候了半个时辰,只有皇甫嵩、朱隽两将赶来,三将正在犹疑之时,斥侯来报,道:“西凉系诸将各领部下兵马,半夜转而往东行去。”
皇甫嵩叹道:“长安内乱,恐怕局势已经大坏,西凉诸将已经接到消息,皆投牛辅去了。”
正在此时,内侍前来传旨,道:“为了合力抵挡来敌,着丞相曹操处置一切军政要务,诸将接到旨意,立即交接兵权,即日赴宫见驾。”
三将闻旨犹如五雷轰顶,神色颓然,被这个旨意击得晕头转向。卢植闭目沉思片刻,问内侍道:“陛下还好吧。”
内侍答道:“身体安康。”
卢植又问道:“丞相身体也好?”
卢植资历最老,声望也高,内侍老实答道:“也好。”
卢植不由哈哈大笑,继而老泪纵横,皇甫嵩上前去劝,卢植道:“陛下已被软禁,我等家小被拘,部下粮草无依,我等已是无根之萍。”
三将皆是忠诚之士,不由悲愤不已,内侍上前劝说之时,趁机避开护送士兵耳目,在卢植耳边轻声说道:“传闻丞相已经降了洛阳。”
卢植双眼一亮,悲容顿消,喜道:“如此也好,如此甚好,如此大好!”
十二月初五,长安诏告天下,承认洛阳为朝廷正朔,刘协退位,长安朝廷撤消。同日,驻守潼关的牛辅、李肃等将,被董白、李儒、华雄说服,宣布归附朝廷,驻守在潼关关外的黄忠引兵入关,交接防务,收编降兵。
十二月十一日,徐庶、张辽统领兵马进入长安,交接军政事务,收编长安驻军。继而张辽部下护送文官,分兵四出,至各处交接军政防务。大汉天下自灵帝遇害始,历时六年,终于统一。
十二月二十九日,曹操统领一班长安文武来到洛阳,随其同行的还有阶下囚刘协。姜述带领合朝文武出十里外迎接,以示朝廷敬重。曹操见姜述亲自来迎,远隔数十步就下马步行,身后文武见状,皆将马匹交给从人,随在曹操身后步行向前。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283章赦免刘协
何苗喜道:“叔父才能,若论帐内筹谋不行,但可冲锋陷阵,南征北战之时,叔父报名抢个先锋。”
姜述道:“叔父如此高位,怎能充当先锋?未来战事还多,定有叔父用武之地。”说到这里,姜述话锋一转,道:“还有一事,需与叔父商议。当年先帝遗言,要保全刘协性命,叔父之意如何?”
何苗摇头道:“孤儿寡母,已无爪牙,也是可怜,如何举止,单凭齐侯决断。”
姜述询问近卫刘协近况,转到前宫去见何后,又被何后缠着温存,待风雨停下,姜述对屡战屡败、软手软脚的何后说道:“刘协如何处置?”
何后闻言一怔,打起精神,闭目思索一会,道:“还是杀了好,一了百了。”
姜述长叹道:“先帝临终前,母后当初也在侧,杀了有违先帝遗言。”
何后道:“依述儿之见,该当如何处置?”
姜述答道:“流放东莱,让其自食其力如何?”
何后想了一会,笑道:“这倒是个绝好的主意,东莱百姓视你为神,也不怕他翻出什么风浪。”
从何后宫中出来,又去陪马后用了午饭,将刘协之事与她讲了一遍。马后虽是刘辩正妻,但两人感情一般,何后都答应放过刘协,她自然也没有异议。
大汗淋漓地从马后妖娆的玉体上爬起身来,姜述道:“我去看看刘协,午夜时我与公主进宫陪你们守夜。”
姜述一边走一边苦笑,这番进宫真是辛苦,若非精修玄法,三头母老虎一头猛似一头,连续搏杀一般人那能承受得了?
姜述让守卫打开刘协房门,向外轻轻摆了摆手,亲卫们恭敬地退了出去。刘协头发蓬乱,坐在墙角稻草堆上,双眼灰蒙蒙的,似是痴呆一般。刘协见姜述进来,预料大限将至,目前囚徒生活也将他的生望磨灭,他望着姜述,道:“今天是来杀我的?若是过了今日,杀我便要等到正月以后了。”
姜述摇了摇头,道:“先帝临终之时,遗言留你性命。我今日来释放你,让你在宫中再过一个年。”
刘协眼睛一亮,瞬间又暗淡下来,道:“他恨不得杀死我,怎会赦我不死?”说到这里,他的眼睛忽然露出恐惧的神色,道:“若非他想让我生不如死?”
姜述摇了摇头,长叹一声,道:“你的内心太过阴暗,不宜做万民之首的皇帝。先帝临终之时,言:‘如今协儿虽然继位,却闻董卓飞扬跋扈,他的日子定然很不好过。协儿虽然与我不睦,毕竟是我亲弟,倘若以后其落在你手中,千万不可取其性命。’我受先帝知遇之恩,自然不会违背他的遗言。”
刘协呆了半晌,良久方道:“我兄长自小仁爱,此话或是真的。”说到这里,刘协苦笑道:“以前我很纯真,但是别人不让我纯真,这些日子我想明白了,那些拥立我的人,无非想我继位之后,以拥立之功得居高位。政治实际上争得还是利益,所谓成王败寇,我败了,拥立的人也败了。兄长虽然去了,但是他却赢了,因为有你帮助他,日后史书他是帝王,而我却是叛逆。”
姜述静静地听,并不打断他,刘协接着说道:“自古无情帝王家,因为皇帝的位置太过显赫,拥有与失去得失太大,在这得失之间,人情便淡了没了。我真后悔生在帝王家,若我生于平常人家,在这太平年代,无忧无虑生活该是多么幸福。”
姜述说道:“你真得想过平民的生活?你锦衣玉食惯了,如何受得了劳作之苦?如今世道好了,百姓辛苦一日,能得温饱,若想锦衣玉食,却很难做到。”
刘协面露向往之色,道:“若是做工务农,自然辛苦,若是规划好时间,即使一无所有,也会富足起来。我虽未去过东莱,但我派人仔细了解过,只要辛苦数年,便可赚出本钱,可以经商,可以开办工坊,只要专心去做,富家翁不是难事。”
姜述道:“你未身临其境,吃不得这些苦,一向高高在上,所以眼高手低,你若去东莱,断然不会成功。”
刘协摇头道:“你太低估我了,这些年我战战兢兢,虽然得居高位,何时有过一天舒心日子,我在长安时在后宫种过地,也偷偷派人经过商,我怎眼高手低了?”
姜述笑道:“我可以与你打个赌,我以流民身份安置你去东莱为民,若你不需助力发家致富,五年后我许你归宗。封爵虽不可能,但日后可以葬于皇陵。”
刘协惊喜道:“果真?”
姜述道:“你何时听我妄言过?随我走吧,去见见皇祖母,一起吃个年夜饭。过了初一,初二我便派人送你去东莱,你以后不叫刘协,而叫董协。”
姜述最好三国名媛,若同集邮,向来来者不惧,已经集了许多。万年公主、田丰儿、貂婵、张宁、步练师、蔡琰、糜贞、董白、杜一娘、孙尚香、马云鹭、祝融夫人、甄姜、伏寿、冯香儿、吴苋、甘怡、郭氏姐妹、乔氏姐妹、姜穗儿、卞玉儿、卑乎弥、黄月英、袁芙、张春华、蔡姬、樊璃、王异、何静姝、夏侯娟、辛宪英、曹苑儿、魏雨儿,收入房内的就有三十五妻之众。因为年纪还小,娶进门未合房者还有甄宓、吕雯、张星彩、徐环、鲍三娘、王元姬诸女。
姜述大权在握,世上自不乏附炎趋势者,知晓姜述爱好美色,将美女自行送上门来的大有人在。姜述不会来者不拒,若是如此,怕是齐侯府还要扩充数倍。周氏因为姜述妻妾成群,膝下孙子孙女已经不少,也不像前些年那般热心。
姜述最终还是答应了两家,一是曹操三女曹羡、曹华、曹节,三女以前便被夏侯娟接到洛阳,曹羡年已十六,曹华十四,曹节十三,三女生得容貌秀丽,皆知书达礼,姜述存心刻意勾引,将姐妹三人迷得非君不嫁。彼时两朝分离,姜述、曹操均身居高位,不便婚约。此次曹操献地而降,三女便求父亲托人求婚。曹操虽与姜述交好,但是身为降将,意不自安,闻言自无不允,当下让丁夫人去寻周氏说亲。姜述本就存了念想,便以安抚长安文武为名,让周氏允了婚事。
还有一女是关羽长女关凤,关凤自小在临淄长大,最是敬仰姜述,后来举家随同关羽迁到渤海居住,再未见过姜述。随着年纪渐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数家托人说亲,关凤只是不允。关羽常年征战在外,年前归乡探亲,询问关凤方知她仰慕姜述,此次来京述职,亲自向姜述提起此事。关凤当年在临淄之时只有四五岁,十分顽皮,此次见关凤英姿飒爽,清丽脱俗,又是三国名媛,姜述自无理由不允。
姜述虽是大户嫡子,但因是独子,在重视家族的古代,显得势单力薄,联姻便变得十分重要。姜述诸妻,因为万年公主,沾了皇家的光,得以崭露头角;田丰儿是田家独女,将青州大族田家捆在同一辆战车上,得以稳固青州;蔡琰为蔡邑长女,娶其得以提升声望,得到读书人的认可;娶了糜贞、甄氏姐妹,五大巨商的其中两大家与自己联系紧密;娶了张宁,接受了张角的庞大遗产;董白为董卓嫡系孙女,娶其可以笼络西凉诸将;马云鹭是马腾嫡女,娶其将凉州势力拉拢过来;卑乎弥在东倭声望极高,可以安抚东倭百姓;袁芙是袁家嫡女,娶其得以整合袁家残余势力;黄月英为黄家嫡女,娶其可以分化荆州大族;孙尚香为孙家嫡女,娶其得到兵家大族孙家的大力支持;娶了乔氏姐妹,得到兵家大族乔家鼎力支持;娶了步练师、吴苋、甘怡,步骘、吴懿、甘宁成了可以信赖的嫡系;娶了祝融公主,便在南疆埋了颗钉子,南征之时作用不小。与何静姝有了婚约,何进旧部就变成了嫡系;与辛宪英婚约,将河北大族辛家拉了过来,与夏侯娟婚约,就与夏侯家族和曹氏家族扯上了联系。
细数下来,姜述自己都吓了一跳,如同织蛛织网一般,通过联姻,悄无声息间将各个利益点连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庞大而又错综复杂的大网。
二月初四,占城王死亡,两子争立,祸及商家,汉人商铺大多被洗劫一空,所幸众人皆知大汉对擅杀汉人者的血腥报复,乱军无人敢杀人****。饶是如此,此事传到洛阳,满朝文武激昂,纷纷建言征伐占城。
姜述任命周瑜为平南大都督,兼管占城周边一切军政事务,占领占城后开府治理,许其自行往外扩充领地。又封甘宁为平南水军都督,暂归周瑜麾下,统领一万水军出征,占城稳定以后,可以征当地壮丁成军,编制五万。
三月初六,零陵蛮黄龙罗受孟获挑唆,杀官叛乱,结连境外八番,拥兵万余,攻占营道城,自称零陵王。黄龙罗虽然暴虐,也不敢伤害汉人平民姓命,这便是姜述屠灭匈奴、三韩的威慑力。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284章钟会平蛮1
钟会未等朝廷命令下达,统领本部兵马一万,分三路共进,三月十一日前锋部队距离营道三十里,与黄龙罗巡逻部队发生小规模战斗。黄龙罗部不敌,被钟会前锋杀得大败,逃回营道城,折兵五百余。
前锋在城外扎下大营,钟会统领主力也赶到城下。钟会并不心急攻城,而是盘算如何围点打援。黄龙罗及八番蛮兵熟悉山林,占据地利,若打起山林战,汉军损伤必重,这是钟会极想避免的一个局面。钟会想到这里,又思考八番这次出头的目的,将事件前后逐一理顺,不由想到一个可能。
八番只是境外八个势力较强的部落,每个部落精壮不足万人,八番合计不过六万余众,加上黄龙罗万余兵马,以不足十万兵马与汉军相战,不是鸡蛋碰石头吗?即使蛮人不通谋略,但也不是傻瓜,匈奴三韩的故事足以让他们恐惧,平常均不敢越雷池一步。八番既然选择出兵帮助黄龙罗,其背后定然有不为人知的力量支持,除了孟获这股势力,还会有谁参与?
钟会想到这里,不禁有些后怕,出兵时自信满满,以为一万兵马应对数万蛮人,纯属杀鸡用牛刀。“桂阳!”一个念头如电闪般忽然涌出,钟会不由出了一身冷汗,桂阳合郡驻有一万五千兵马,如今守军被调来一万,以五千兵马防守一个位置重要的边郡,漫长的防线变得异常薄弱。
“按照常理推断,若是桂阳郡危急,必然会就近调兵,抽调苍梧和羊柯守军,若是孟获突然发动,云南南部将会非常被动。但是孟获实力再强,合族兵马不过四五十万,只要益州南部守兵达到十万,便不会有失。若是唐羌、兰羌一起发动……”钟会想到这里,不由惊出一声冷汗。
钟会所担心的并非没有道理,姜述也在密切关注这次事件,不寻常之事必有不寻常的原因,结合近期周边异族的异动,姜述认定这是孟获串连的一次大规模行动,参与者除了孟获、黄龙罗,估计南洞木鹿大王也会参与,更可怕的是野蛮的唐羌和兰羌再参与进来,益州西南防守压力很大。
钟会此次聚兵平乱,就似杠杆一般,一下撬动起了南方蠢蠢欲动的异族。如今汉境统一,东部驻兵正往边疆调动,若是数月之后,异族集中来攻,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现在兵马尚未到位,川军、长安军尚未操练娴熟,这个节点恰是最薄弱的时机。
姜述不能责备钟会,钟会身为荆州军队将领,境内发生叛乱,集兵剿灭是其职责所在。姜述在京接连发布军令,交州、益州、荆州诸郡兵马同时调动,正在京城培训的武将被集中派往益州。
姜述目前最担心的是西洞王,也就是祝融夫人的父亲,孟获实力在南疆最大,若是南洞蛮和北边的唐羌、兰羌两族联合,灭了西洞一族完全可能。依照姜述的计划,西洞蛮族在以后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此时若是被灭,日后统治南疆难度将会加大很多。
“如果真敢灭了西洞,参与诸族只能屠灭了。”想到这里,姜述咬了咬牙,冷冷说道。
钟会接到姜述军令以后,立即行动起来,命徐盛统领本部六千兵马与黄龙罗周旋,自率大军向西南方向行进,间路向桂林进发。而鞠义则统领交州军队,按照军令向荆州方向紧急行军。
大汉国现在今非昔比,东部诸州经济已经形成良性循环,新下诸州皆没有发生太大的战争,虽然经济上远远不及东部诸州,也基本可以自足自给。在大规模战争笼罩的乌云下,国家机器被迅速发动起来,尚未到任的曹操临时受命,赴荆州南部桂阳坐镇,许攸则被派到蜀郡,担任川西战场军师。
太史慈部下水军几乎倾巢而出,押送载有许多秘密武器的大船,从长江水道入川,秘密抵达永昌、云南等边郡。商船被紧急征用,一艘艘满载士兵和军需物资的大船,依照计划分批送到交州、荆州、益州各郡。大将军辖下各军皆动,各路名将纷纷依令出兵,统领部下精兵紧急行军。
黄龙罗在钟会主力撤离之后,通知八番诸王,欲合力吃掉徐盛部。徐盛当初曾以三千部下独自硬抗沙摩柯十余万蛮兵,自非易与之辈,闻知八番起兵,不忧反喜,经过反复推演之后,将营地南移三十里,选择一处要道重新扎营。此时,随行民夫将二十门火炮及大量炮弹送到徐盛军营,驽炮营二百名炮兵同时抵达。
八蕃诸王接到黄龙罗来信,按照约定出兵,四万精壮分为十余批,快速向营道进发。按照约定,四万精壮按期抵达预定位置,休整一日,八蕃兵马开始从南路向徐盛营地发动进攻,而黄龙罗也主力尽出,最终两路兵马夹击,五万蛮兵恶狠狠地扑向只有六千兵马防守的徐盛大营。
刚刚赶到武陵的姜述,忽然接到军报,孟获、木鹿大王联合出兵,与西洞族大战于纪洪河渡口,唐羌、兰羌联军突然从北方杀出,大败西洞族主力。祝融夫人父兄皆战死,所幸西洞王后得到败讯,及时集合族人转入深山,几个年纪幼小的子女皆幸免于难,保存下西洞族群火种。
姜述担心刺激祝融夫人,命令对外封锁消息,心中对孟获恨极,命令诸军此次作战不要俘虏,凡是参战异族,不管是否平民,见者立杀。
这时徐盛部面临严峻考验。徐盛战前认真做过推演,又与零陵郡尉张也仔细计议,因此大战爆发以后,按照计划,以千名步卒依托营寨抵挡八番蛮兵,统领主力与黄龙罗野战,以期速战速决,先行解决黄龙罗部蛮兵。
步卒开始在都伯、军侯的指挥引导下有条不紊地出营,到处都是刀枪铠甲碰撞出的鸣响。大汉士兵自尊心最是强烈,对于这些入侵的蛮人,军官根本无须多费口舌,士卒绝对会拼命死战,这些精兵半数是荆州本地人,对南蛮深恶痛绝。
阳光穿透薄雾,天地间顿时变得明亮,两千衣甲齐备的步卒,以五十人为一小阵,以千人为一大阵,最前排的是长戟士。长戟士周围按比例配置弩士,弩手排在最前列的盾兵后面,强驽手及弓箭手排在后边。步军两侧各配置五百骑兵,另有一千骑兵摆成散阵掠阵。
黄龙罗部蛮兵也未胆怯,汉军近期按兵不动,让他们对汉军有些轻视。黄龙罗只留下五百老弱守城,其余人皆出城参战,人员虽然只是汉军的两倍左右,但是声势极大,排列成扁阵,迎头冲了上来。
说不怕那是对部下而言,真正面对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