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靖从沉思中惊醒,握着熙倩的手坐下,道:“曹府今天有什么动静?”8(。*)8阁8,o

熙倩道:“午时曹操已去军衙将私物搬回府中,饭前召曹仁、曹植、曹彰等人聚宴,内线传来消息,说是曹操传命曹氏宗族,约日集体辞职。”

姜靖冷哼一声,道:“这是以退为进,想借此举反制我。曹操这卫将军我免定了,曹纯、曹休、曹丕、曹植、曹彰、曹真、曹遵、曹彬、曹楷、曹馥、曹泰、曹范、曹演、曹彬一位军将,六位营将,六名太守他是想故意空出这些职位,一来想打我个措手不及,向我施压,二来想借这些职位,挑起诸系纷争。”

熙倩挪到姜靖身后,为他按摩肩膀,道:“他们还在席中议定,等老十三就国时,让曹仁就任国尉,曹植就任国相。”

姜靖笑道:“曹孟德这是想将老十三架空,成为无冕之王。”说到这里,姜靖扬了扬手中姜策的供状,道:“他小瞧老十三了,老十三的地盘,绝对不会允许曹家人把持。老十三除了母族虽然没有嫡系,但是聪明得很,从来没有想过要依附曹家,在西部元帅府这样艰难的环境,都拉了不少人,怎能任由曹家掌控?”

熙倩道:“老十三如何处置?”

姜靖道:“老十三违了宫规,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就在宫中扫一个月街,然后贬职到虎卫营当军侯。”

在宫中扫街是大失脸面的事,但是比起充军或到外面服役要体面得多。名义上从部司马贬为军侯,但是虎卫营军侯不比外军校尉差,明着是贬,实际上对姜策十分有利。调姜策在虎卫营当差,说明姜靖对他不再提防,凭借皇子的身份,姜策在虎卫营很快就会拉起一帮人马,就国时不怕身边无人可用。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501章大齐首位女太守!



推荐阅读:大齐的信鸽传递渠道这些年越来越完善,诸州之间的信息往来时间十分便捷。年关将到之时,政衙、军衙几乎同时接到曹氏宗族的辞职信。

就在郭嘉、贾诩与姜靖商议时,曹操却在府中大发雷霆,瞪着曹植,一脸不敢置信的神色,问道:“夏侯家无人请辞?!确实无一人请辞?!”

曹植现任政衙仓曹司吏,信息十分灵通,道:“我派人去军衙也打探过了,夏侯族人确实无人辞职。两位叔父都在西方,莫非传信时出了意外?”

曹操颓然坐了下来,摇头道:“娟儿与羡儿最近走动不勤,上次调整子孝和子和职务时,我就怀疑夏侯家暗投了太子,现在看来实情估计就是如此。这次没了夏侯家呼应,曹家说不定会全军覆没,在朝上再无出头之日。”

曹植道:“父亲莫忧,太子不是还没批吗?不若让姐妹们去求一下太后,不让太子批不就行了?”

曹操摇了摇头,道:“太子猜忌我们曹家,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前番数次打压,用意十分明显,无论朝武还是宫中后妃,无人会提出异议。太后是个聪明人,历来不干政,怎能帮着外姓人?这事不必自取其辱,就是提出来,最后也是无果而终。若是陛下在,还有几分可能,可惜……”

曹植道:“我们不是还有不少心腹外臣,一样可以办成许多事。?再说曹家宗族失了职,太子不就去了猜忌之心了吗?”

曹操眉间拧成一团,道:“这次我们是吃了夏侯家的亏,本来以为我们两家共同辞职,能引发朝中海啸,必将震动天下,诸系即使没有感到唇亡齿寒,也会为这些职位争得你死我活。这下失算了,空白损折许多职位,再想恢复,除非陛下回来亲政才有可能。夏侯家尚且如此,外姓心腹更不敢保证,往昔曹家势大时,他们依附曹家可以飞黄腾达,这次事件传扬出去,众人见依附曹家会受到打压,十有七八会转投各系。不过这样也好,曹家至少免了灭族之灾。”

曹植道:“这次熊弟、冲弟没有辞职,我们在后全力扶持他们,宫中又有人说话,说不定会很快上去。



曹操想了一会,道:“熊儿资质平平,能干到太守就到顶了。冲儿嘛?让冲儿出宗,继承你六叔祖那支,别受我们连累。”

曹植点点头,道:“我这就去办。十三殿下、三十五殿下、五公主都有属国,我们族中这次辞职的官员,能否想办法转到美洲,若是控制这三**政,合力在诸国之上,说不定会在美洲做出大事。”

十三殿下是曹羡之子倭东王姜策,三十五殿下是曹华之子太原王姜朗,五公主是曹节之女朝鲜公主姜诗。曹操拿出地图,认真琢磨一会,道:“老十三和五公主第二批就国,老十三被太子压制得喘不气来,除了我们曹家也无人可用。老三十五年纪太小,就国是以后的事,你这几天进宫去见见羡儿,让她说服老十三自请就国,我们闲下这许多人来,得有个事情做。顺便给老十三带批财物进去,这几天在宫中服役,心情想是糟糕透顶。”

曹家子弟的集体辞职,并未如曹操设想那样,既没有引发诸系同仇敌忾,也没有引发诸系你争我夺。曹家子弟留下的职位,以曹仁、曹纯级别最高,但是曹仁、曹纯的职位均是因人而设,在曹仁、曹纯离职后恢复原样。其余六名营将职务,便宜了诸位皇子,姜行、姜域、姜清直接升为营将,调补曹家子弟留下的空缺。调整后空余的另外三位营将名额,由营司马暂且代理,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两营司马有姜嘉和姜操,这两个营将位置是为两人预备的。至于另一个营将为谁所留,多数人认为是留给张(姜)国的,其实这个营将位置姜靖想留给姜策。至于六个太守位置,安排起来更是简单,五皇子姜边、十一皇子姜扬占了两席,十五皇子姜飞、十六皇子姜渊以郡丞代行太守事。另外两个太守职位空缺,一个给了祢衡,一个给了崔颖娟。

祢衡的任命没有引起多大波折,弥衡在徐州兵曹入职,后来担任太子府征事,无论名望还是资历均无人提出异议。崔颖娟的入职却掀起了轩然大波。崔颖娟是姜靖同级同学,与凤舞、熙倩、菲羽同班,出身清河崔家,曾因拒婚自请出籍,免了后期崔家案的牵连。

崔颖娟是女子运动的领军人物,曾经有过当面向姜靖示爱之举,将姜靖吓得落荒而逃。

崔颖娟国学毕业以后,在司隶校尉门下吏担任书吏,能力不俗。周瑜调任司隶校尉时,崔颖娟已升为门下次吏,级别很高。

崔颖娟今年已经二十多岁,一直未婚,自称为了事业可以牺牲个人的婚姻。这次太守出缺,崔颖娟前往太子府求见姜靖,直截了当提出要出任太守。

若是崔颖娟是个男子,无论学识、能力、资历担任太守都没问题,但大齐官场从未有过县以上的女行政主官,这让姜靖十分犹豫。崔颖娟见状,道:“我可与太子立下军令状,上任一年没有政绩,太子将我免职就是。”

凤舞、熙倩、菲羽与崔颖娟是同学,一齐替她说话,姜靖考校崔颖娟几个问题,见她见识能力都行,当即应允下来,大齐第一个女太守就此面世。崔颖娟的大名一夜之间响彻全国,女子解放运动又掀起一波小**。

相对于曹家的门可罗雀,宫内却是喜气洋洋,德安宫人来人往,这次不少皇子受惠升职,相关后妃纷纷来向张宁道谢。可以说,张国以上的诸位皇子,都得到不错的安排,即使姜逆、董名也在美州内府属国司主持,唯有姜策仅安排为虎卫营军侯。

军侯与营将之间差别很大,军侯上面是部司马、校尉、营司马,然后才是营将。姜策并不以为耻,而是如鱼得水,心情格外舒畅。姜策明白,自己服完劳役,上次闯宫事件已经了结,这次贬为虎卫营军侯,实际上不是贬职,而是四哥已经去了忌惮之心。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502章当下问题真不少!



推荐阅读:姜策其实能力不俗,在小皇子中也就比姜行略低,综合能力在大部分皇子之上。姜策身为皇子,在虎卫营中身份超然,即使典韦也得给他几分面子。初时虎卫们弄不明白怎么回事,担心交往姜策惹恼姜靖,对姜策皆是敬而远之。后来见姜靖与姜策见面时,说说笑笑,并无生疏之意,这才放下心来,逐渐有人靠拢上去,姜策在军中很快拉起一帮人。

张角是个做事认真的人,不但事必躬亲,而且诸事还比较较真,后期身体衰败,就是因为吃累太多的缘故,直至临终时才恍然醒悟。姜靖得了张角的阅历经验,自然不会重蹈覆辙,他的心胸现在很宽广,性格也很温和。在处理曹家这件事上,姜靖一反常态,出手狠辣,三招两式将曹家打翻在地。姜靖表面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但在朝中无人不怕,在扳倒庞然大物曹家的同时,姜靖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

姜靖现在也在宫中居住,在南宫东南角一个独院,名为辅政宫,即太子东宫。东宫西边就是勤政殿,西北边不远是御书房,监国期间,除了初一十五的朝议,勤政殿平常都闲置,平常小范围议事,大多安排在东宫客堂。

今天议事的主题是西部元帅府西迁,现在西方基本已经统一,除了极北和非洲一些蛮人部落,势力较大的是凶悍的日尔曼人,再就是蠢蠢欲动的努比亚人和利比亚人。

军衙已经决定向日尔曼人动手,除了第四集团军驻守非州境内,其余主力军已经部署完毕。为了就近指挥战事,新迁为卫将军的关羽请迁西部元帅府至罗马。西部元帅府迁到罗马,政衙、监察系统、情报系统也要随之迁去,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

姜靖看完关羽的请示报告,道:“父皇出巡以前,曾经商议过此事,我的意思是将月亮城全套班子都迁去罗马,辖欧州、非州以及未来拓展的疆界,成立西部行省,由关羽主持军事,贾诩主持政事,诸葛亮任监察使,神鸟、情报司、反盟都派一套班子过去。西州、南州以西至欧州之间,设立中部行省,军事由周瑜主持,政务由士元主持,监察使由陆逊出任。”

这套方案姜靖经过深思熟虑,人员选的也合适,众人看着地图上划的三个行省的大红圈子。

荀攸道:“西部行省距离本地遥远,文武官员家小皆在洛阳,时间若久,是否不大方便。”

姜靖点了点头,道:“这场战事结束,再南征努比亚人和利比亚人,亚欧非美澳全部统一,以后设立非州行省、美州行省和澳州行省,文武主要官员实行轮换制,具体方案我们以后再议。文武的家眷可以带去任地,但要掌握一个原则,其族人家小成年者必须分开,不得在一个行省任职。”

帝国到了现在,疆域已经庞大得不可想象,管理难度十分大,实行行省管理是姜述的思路,未来格局将是中央行省、中部行省、西部行省、美州行省、非州行省、澳州行省六大行省的格局。与六大行省格局一致,再成立六支警备军,各郡成立警备局,主要负责地方治安,与现今的公安局性质相仿。再将现在的州军全部收上来,成为陆军和海军,根据军衙布置分驻于各地,与地方不联系,类似现在的地方驻军。

姜述甚至已经做好具体的操作方案,临行前交给姜靖,让姜靖根据情况再行细化。关羽提出的这件事,让姜靖触起这个计划,借机提出了操作方案上部分内容,算是为以后具体操作提前铺路。

姜述以未来人的眼光提出的大方略,虽然不尽完美,但是勾勒出了未来帝国的管理版块,与会的诸位文武皆没提出什么异议。姜靖提出纲要,还需要相关衙门属吏细化,提交详细的操作方案。

此事商议完毕,田丰提到一件事情,道:“帝国境人异族入籍者渐多,是否与汉人待遇全部一样?”

姜靖对异族人十分了解,现在帝国解决异族问题的法规,是依照姜靖在占城时上呈的报告修订而成。姜靖道:“异族人转为汉籍者,多数因为军功,这部分人也有两种:一是民族已灭,族人散居各地的,这些人威胁力已经不存在;二是民族尚存而且聚居,如利比亚人、努比亚人等,这些人虽然转为汉籍,但是心向部族,这部分人威胁力最大。还有一部分人,是在内州定居已久的异族商人,达到入籍的各方面条件,这部分人对部落没有向心力,以成为汉族人为荣,也已失去威胁力。

但是政策不好分割执行,我的意思是教育可以开放文史、医科,兵科和格物暂不向这部分人开放,有些部门和军种也不要招收异族人,至于那些部门和军种你们回头好好琢磨一下。这个政策暂定十年,十年以后视情况再说吧。”

荀彧又提出一事,道:“银行司近年发行的纸币,现在已有模仿者。虽然版面粗糙,但是这些人在边远地区使用,欺骗蛮人或见识浅的百姓,近期国内已有上百起此类案子。”

姜靖想了想,道:“立法严刑治理,参与制假币者斩,贩卖假币者斩。”

齐隶在旁说道:“这些假币虽然粗糙,但绝非普通商人或百姓所能制出,背后应该有大家族的影子。大家族办这些事,一般让负责的族人出籍,出事时只推不知,依照律法不能诛连,甚是可恨。”

姜靖眼睛一眯,道:“加上一条,明知有制造、贩卖假币而未首告者,同罪,抄没家族财产。律法方面由文若公负责,会同相关职司尽快制订颁布,加上试用两字,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进行修订。齐师兄会同各情报系统密切注意此事,找出参与者,暂且不要惊动,待新法颁布后再抓捕。”

齐隶领命,又道:“现在疆域渐广,陛下以前曾经规范过度量衡,现在新拓土地,大多采用当地旧制,引起一定混乱,是否政衙下个公文,在各地官府设立官尺、官斗、官秤。”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503章微服私访银行司!



推荐阅读:姜靖点头道:“这事看似小事,其实不是小事,有劳文若公责问职司操办此事。”

姜述重视法律法规制度,新朝未立时就统一度量衡标准,建立新的货币制度,这两样小小不起眼的制度,其实是帝国经济发展的奠基石。买布需要量尺寸,购买粮食需要容器,买卖东西需要过秤,度量衡是百姓日常接触最多的东西,也是买卖的基础。姜述为帝国经济做的最重要的贡献,统一度量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确定了货币制度。

旧朝时的货币制度源于秦朝,汉武帝统治时,严令执行桑弘羊提出的经济政策,将冶铁、煮盐和铸钱等权力全部收归官营,从而打击了富商大贾和地方豪强权贵的割据势力,开辟了更广泛的收入来源。元狩四年,汉武帝实行币制改革,采用了新的“白金”和“皮币”。白金币面分三等:圆形的龙币值三千钱,方形的马币值五百钱,椭圆形的龟币值三百钱。所谓白金,实际上是银和锡的合金。银少锡多,作价又那么高,自然会发生贬值。加上银的价格高,锡的价格低,成千上万的人私下铸造起来,结果白金只用了一年多就废止了。皮币的原料是用皇家上林苑中养的白鹿的皮,长宽各一尺,上面有彩色的绘图。小小一块画了图的鹿皮,竟然作钱四十万,在当时是无论如何行不通的。不过,正因为它的币材与币面的价值相差悬殊,因而可以说是中国纸币的最早尝试。发行白金和皮币以后的几个月,开始铸造“五铢钱”。五铢钱相当精美,大小得体,轻重适中,铜色浑厚匀称,文字端庄俊秀,并且采用了战国时刀币、环钱边缘突起的轮廓,以保护币上的文字不致磨损,同时增加牢固度。这一边缘突起轮廓的铸造法从此就固定了下来。元鼎四年,汉武帝将铸造钱币的大权收归中央所有,并在上林苑设立负责铸钱的机构,称作“上林三官”。铸造钱币有了专门机构负责,钱币的质量就有了保证。这时铸钱已经采用了铜质母范的方法,即先用泥土制成非常精美的凹模祖范,然后铸出凸模铜母范,用它可以造出无数的凹模泥范,因此铸出的铜钱大小和式样完全一致。

姜述在洛阳担任丞相兼大将军时,下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度量衡和货币标准。一两黄金等于十两白银等于十吊铜钱等于一万文铜线。一两黄金按物价指数,大约值现在的一万元,一两白银约值现在的一千元,一文约值现在的一角钱,一石米大约一两白银。

姜述当初制订货币制度时,应该说与当时的物价指数相当,但是已沿用了二十余年,是否也不合时宜了?姜靖心中存着这个疑问,在议完事后,就从角门出去,想去银行司寻找糜竺。

银行司与银行是两个单位,银行司类似现在的银监会,银行类似现在的商业银行。银行司主事是糜竺,银行主事是糜贞,妹妹是商业银行行长,兄长是监管银行的领导,按理说兄妹两人应该避嫌。

不过两人的任命都是姜述亲自指定的,自有其中的道理。银行属于国有控股企业,帝国占了一半股份,姜甄糜张臧苏六巨商占了一半股份,实行股东会议管理制度,糜贞虽然担任主事,但在银行司和六大巨商代表监督下,只是话语权大些,并非一言堂。姜述让糜贞担任银行主事,让糜竺担任银行司主事,一来便于沟通,有效解决银行发展遇到的问题;二来确保皇家的话语权占主导地位,避免被另外五大巨商联合架空。

银行司在南二街二十号,若非外面挂着牌子,从外表看建筑物显得有些寒酸,远比不上诸家巨商的公房华丽。姜靖带着张一安、张一全两人,走到银行司门口就被卫兵拦了下来,张一安得了姜靖示意,上前出示东宫侍卫玉牌,并未说来寻找糜竺,只说进去有公务。卫兵验完玉牌,叫张一安登完记,放了姜靖等人进去。

姜靖并未直接去糜竺公房,而是围着院子转了一圈,见部司各依其职,忙而不乱,暗自点了点头,心道糜竺的能力不错。行到制币处门前时,忽听里面传出斥责声,应是执事在批评下属员工。

“你只负责币样设计,管那么多闲事干嘛?知不知道,这事若被有心人传出去,不仅我们制币处得罪人,银行司也会得罪人……”

姜靖听到这里,脚步慢了下来,只听里面一人小声说道:“李执事,这事不合理,若是现在不调整,未来会出问题,银行会受损失,我们银行司也要负责任。”

姜靖已经过了门口,听到这里停了下来,只听里面传出李执事语重心长的声音:“你还年轻,不知道里面的厉害,你知道负责制币的是谁吗?我们设计币样事小,图案不用做太大修改,只需改变金属比例,但负责制币的商家模板重制、生产工序调整,得投入多少钱?你这个方案若是提上去,不是让糜大人难为吗?”

姜靖听到这里,大约明白是怎么回事,应该是负责制币设计的吏员,发现了制币方面的弊端,向执事提出建议。

硬币制作和纸币印刷,历来由皇族和糜家负责,想是吏员提出的问题,如果呈报上去,会给制作商带来不少麻烦。李执事明白其中关联,不仅没有鼓励这位勇于提出问题的吏员,反而将他狠狠批了一通。

姜靖听到这里,悄声嘱咐张一全几句,直奔糜竺公房而去。临近糜竺公房门口时,姜靖听到那边门响,回头向制币处望了一眼,正好看见一名二十上下的年轻人,铁青着脸,拿着一份报告气冲冲地走出门,边走边将报告撕碎,扔到附近的垃圾箱内。张一全正等在附近,上前与年轻人寒喧几句,遵照姜靖的指示开始套年轻人的话。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504章纸币不改已不行!



推荐阅读:糜竺正在公房内研究一份报告,这是东莱衣家联合十余家规模较大的商家,联合呈报的请求成立海贸银行的报告。自银行司设立以来,共批复了十余家银行,但是这些银行本金少,公信力也差,对大齐银行形不成太大的威胁。东莱衣家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资产总量逼近六大巨商,再联合东莱大商人,利用东莱商人的信誉,海贸银行成立以后,会给大齐银行带来很大压力。

就在糜竺权衡得失之时,听到门响,抬头一看,吓了一跳,扔下报告迎上前来。姜靖笑道:“子仲公辛苦了。”

糜竺见完礼,忙请姜靖坐下,亲自动手给姜靖沏了杯茶,道:“太子这是第一次到银行司吧。”

姜靖笑道:“子仲公这是嫌我不关心银行司发展?你现在管着帝国的钱袋子,我可不是不关心,而是我对这行不懂,不能乱指挥。近日忙什么?”

糜竺道:“前期暗访银行网点,找出不少问题,已经将事情布置下去,现在不是很忙。昨日东莱衣家送来要办银行的报告,刚才还在琢磨这事。”

姜靖与衣家很熟,道:“衣家这些年财运亨通,听说快要追上苏家了,很不简单。衣家有开办银行的实力,还需要琢磨什么?”

糜竺道:“衣家联合东莱十余户大商,资产总量很大,若是创办银行,将会给大齐银行带来很大冲击。”

姜靖吮了一口茶,道:“我对金融属于门外汉,不好多说什么。我领过兵,明白军队事务,这内州兵马战斗力远不如野战军,子仲公明白其中道理吗?”

糜竺略想一下,道:“剑不磨不利,兵马久不上战场,血性就会消失,战斗力自然就会下降。”说到这里,糜竺恍然大悟,道:“太子说的有道理,大齐银行若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久之就会固步自封,失去自我创新的能力。若有家强有力的竞争者,从上到下都有危机感,就要想办法超越对手,提升服务质量,改变服务态度,增加服务项目,久而久之,银行会涣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姜靖现在管理偌大一个帝国,这些问题只需点到为止,随即转移话题,道:“现在制币方面有什么问题吗?”

糜竺略想一想,道:“印刷术日新月异,以前糜家印坊独领风骚,现在已有几家工坊追上来了。纸币印刷还是以前的工艺,到了更换新版的时候,不过更换纸币是个庞大的工程,造纸、制版、印刷、发行等方面,都要有套专门的班子负责,而且花费也比较大。”

姜靖略想一下,大约猜出刚才那位青年提的问题,应是发现纸币工艺相对落后,有可能被人伪造仿制,写成报告报上去,被执事打了回来。姜靖想到这里,道:“其他印坊有无可能制造伪币?”

糜竺自信地说道:“三两年内不会有人制出足以乱真的假币,现在市面上的假币假得十分明显,稍有点见识的人都能辩认出来。”

姜靖点点头,道:“今天还有人提及假币在边境或闭塞的地方泛滥,我让文若公会同诸司商议立法,严惩制造贩卖假币者。但若制币工艺落后,外界能够复制得出,在暴利诱惑下,即使法令再严苛,也会有人铤而走险。依我判断,重新设计新币推向市场,至少得有一年的准备时间。与外界只有两三年的差距,这事危险得很,一旦假币泛滥,对帝国经济冲击很大,还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糜竺盘算一会,道:“上次发行纸币时,陛下采取了不少先进工艺,版面制作寻了近百名大家参与,这事不是银行司自家能够掌握,需要各部司全力协助。”

姜靖对制币工艺只明白个大概,皱眉想了一会,道:“近日我让文若会同你和长文公,一同先议出个大纲,再从部司抽出一批精干力量,专门琢磨此事。我的意思是这样,制币工艺是否先进,主要是造纸、制版、印刷、防伪,能否保留以前的版面,在其余方面做些文章。一来工作量减少不小,二来也能保证比外界技术领先十年。这些方面我是外行,只代表我个人的意见,真正的实施方案还是你们这些内行人定夺。”

糜竺眼睛一亮,道:“太子的意思我明白了,我的思想墨守陈规,还拘束在首次制币的流程方面。

其实上次制币因是初次,制版等前期工作量很大,现在那些版面保存完好,完全没有必要重新制作,只须在纸张、印刷、防伪、色彩等方面下工夫,耗费时间少,效果同样可以达到。”

姜靖问道:“这样的话,换成新版纸币,需要多长时间?”

糜贞盘算一会,道:“只须半年新版纸币就能大批量印出,要想覆盖全境,得有两年时间的过渡期。”

姜靖点了点头,道:“将这件事当成大事来办。”说到这里,姜靖招呼一声,将门口的张一全叫到身边,小声问了几句,点了点头,示意张一全出门等候。

姜靖转向糜竺,道:“制币司有位年轻人名叫孙诚?”

糜竺一怔,点了点头,道:“孙诚是伯符公的堂弟,孙静的儿子,国学毕业,是个聪明人,就是脾气大了些,与同事关系处理得一般。”

姜靖喝了一口茶水,拿着茶杯出了会神,道:“刚才我过来时,听孙诚与执司争吵,提及制币有问题,被执司狠狠批了一通。”

糜竺想了想,道:“太子需要见一下这个人?”

姜靖笑道:“见面就不用了,你不妨与他沟通一下,我认为这个年轻人,是个有责任心的人,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这样的年轻人有股冲劲,若用好了,说不定会给你一个惊喜。”

姜靖从银行司出来,并未立即回宫,而是顺道去了军衙。姜靖现在出宫,早非以前,女卫、亲卫、暗卫还有太史族人,里一层外一层,虽然穿着便衣,但是明眼人隔着好远就能觉察到异常。军衙门前负责警卫的官兵,隶属卫戍第一师(原北军),皆是机警的精锐之士,尽管跟随姜靖的众人竭力伪装,还是被警卫看出疑点,结果张一全还未登完记,郭嘉已经领着众将迎出门外。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505章六军将明升暗降!



推荐阅读:姜靖见了郭嘉,摸了摸鼻子,尴尬地笑道:“只是微服私访,看看诸司情况,不想还是惊动了奉孝公。”

郭嘉笑道:“太子以前隶属军衙麾下,似乎从未来过军衙,不对,是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进过军衙,这次我给你做向导,好好熟悉一下军衙。”

姜靖笑道:“奉孝公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我不单进过军衙,还来过不至一次。以前来的时候,被动的时候多些,而且进的都是军法司。”

郭嘉闻言触起姜靖少年往事,哈哈笑道:“太子说起这事,我也想起来了,确实来过数次,一次是怒打冯菘,一次是暴揍郭若。军法司公房应该挂上画像,宣传一下太子当年的荣耀,正所谓除暴安良,弘扬正气。”

姜靖苦笑道:“奉孝公还是饶了我吧,那些事都是年少时胡闹,怎好将来军法司当成荣耀?”

郭嘉在前引路,围着军衙转了一圈,最后转至郭嘉公房,郭嘉让姜靖坐下,就势坐在对面,擦了擦脸上的汗珠,摆摆手道:“这些年养尊处优惯了,转着军衙转了一圈,就累得气喘吁吁,浑身冒汗。”

姜靖看了看郭嘉的面色,道:“奉孝公要经常锻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