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小驸马-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柄这下更是罢手不得,回去首告田主聚众谋逆,让衙门派兵抓捕相关百姓。周瑜现任司隶校尉,怎能容许满柄这样胡闹?让人调查明白事情前因后果,不仅没有处罚百姓,反而免了满柄的职。
满柄群殴吃了亏,又被免了职,感觉十分委屈,回家向满宠告周瑜的状。满宠这些年在海州当刺史,山高皇帝远,发号施令习惯了,心态发生不少变化,有些自高自大。满宠听了满柄所述,不认为儿子有问题,认为周瑜媚上傲下,为了讨好姜靖,故意偏向黄巾百姓。周瑜身为司隶校尉,又是姜述大弟子,满宠心里即使有气,也不敢与周瑜当面叫板。
过了几天,正逢政衙对各州官员绩考评分,满宠正好分到考核司隶校尉。满宠这下得了机会,授命吏员该加分的项不加,不该减分的项减分。结果出来以后,司隶校尉综合绩考倒数第一,比倒数第二名还差了一大截。
司隶校尉以前是诸葛亮,现在是周瑜,都是干练之才。司隶校尉辖区又在京城,官府所作所为,文武百官心里都有一杆秤,即使得不了第一,至少也得排进前三名。周瑜听说绩考结果,当场摔了茶杯,怒气冲冲地去寻荀彧评理。
荀彧身为亚相,平时事务很多,这日正好在东宫与姜靖议事,还未听说这件事,见周瑜气冲冲寻了过来,守着姜靖询问发生了何事。待周瑜气冲冲将前因后果讲完,不仅是荀彧,姜靖也在一旁恨得牙根痒痒。
荀彧匆匆回衙,将这事很快查了个水落石出。姜靖看完情况报告,召见满宠,道:“你身为政衙高官,为何授意属下在绩考上动手脚?”
满宠自知做得不对,先坦然认了错,道:“这事我们重新再评,一定会实事求是。
不过在我眼里,周公谨当司隶校尉很不合格。以我个人的意见,评为最差并非没有道理。”
姜靖觉得奇怪,问道:“为何对司隶校尉成见这么深?”
满宠也不隐瞒,就将周瑜偏袒黄巾百姓,将儿子免职的事情说了一遍。姜靖见牵扯黄巾百姓,不好再说什么,先让满宠回去,派人详查此事,等把真相查出来,不由火冒三丈。
姜靖又召见满宠,道:“你儿子纵马踩了别人的田,拒不讲理,导致发生冲突。周公谨免了你儿子的职,也没有什么错。你挟私报复,不以公心处事,不是擅用手中权力,作威作福吗?”
满宠答道:“臣身为文臣,以忠直事陛下、太子,不能讨得众人欢心,所以有人背后暗算我,还加害我的儿子。至于作威作福者,是手握兵权或坐镇地方的人。臣本是一个文吏,只知闭门自守,怎敢作威作福?”
姜靖和在场的荀彧听完,感觉满宠话外有话,都十分生气。待满宠出去,荀彧冷哼一声,道:“满伯宁这是对调任不满,借这事发泄情绪。”
姜靖也是冷哼一声,道:“儿子胡作非为,治家可见一斑。以公事泄私愤,又不知悔改,这样的官员留着干嘛?以玩忽职守罪,让他告老还乡。”
曹操听闻这件事始末,让人找到满宠来到府上,劝道:“伯宁,你不打听明白,偏听儿子所言,如今办出这件蠢事,向太子认个错,挨个批评就过去了。太子眼里揉不进沙子,你这样做,是将自己的仕途断送了。”
满宠说道:“我是陛下信重之人,太子只是监国,怎敢免我的职?”
曹操气得脸色乌黑,道:“太子连曹子廉的头都敢杀,怎不敢免你的职?”
满宠猛然省悟,待要去太子府认错时,政衙免职公文已经下达。
满宠并属下参与此事的吏员,因玩忽职守罪全部免去职务,永不述用。
姜靖包括身边的谋士班子,现在都有些大意。姜述处理人时,都要斟酌再三,担心诸系力量失衡,引发朝堂混乱。姜靖接任太子只有一年,虽然母族妻族力量强大,又有姜述嫡系保驾护航,但是敌视皇族的世家,无时无刻不在盯着皇家,在姜述出巡姜靖监国不久的这个薄弱环节,姜靖出手对付曹操,其实是将曹操一步步逼入世家阵营。
曹操是个很矛盾的人,他在长安朝廷掌握朝政时,与姜述一样,与世家也不对路,亲信心腹多是寒门子弟。刘协之所以能单枪匹马,在长安迅速拉起一帮势力,其实就是借用了世家的力量。当初洛阳朝廷的姜述不愿启用世家子弟,曹操又不愿启用世家子弟,世家为了抢回往昔的政治地位,不得不寻求政治代言人,刘协顺其自然得到了世家支持,很快掌握了不少政治力量。
曹操归降姜述以后,担任卫将军,虽无实权,名义上却是军方三号人物,子弟族人亲信皆获朝廷重用,三个女儿都为宫中妃嫔,曹操十余年非常低调,从不惹事生非,也不与世家结连。
曹操是个有野心的人,但是很识时务,军政都在姜述绝对掌控下,曹操即使有心也不敢妄动,他耐心地等待机会。按照曹操起初的判断,储君应在姜中和姜逆之间产生,为了争夺储君位置,应该有一场规模宏大的政治搏击,曹操选准的就是这个机会,在双方两败俱伤时,曹操推动姜策异军突起。
只要姜策成为储君,曹操就会以外公的身份,堂而皇之地帮助姜策,即使姜述也不会因此生忌。以曹操掌握的潜势力,只要姜述嫡系力量不动,诸系皆非他的对手,包括何家和甄家,在曹家强横的实力面前都不堪一击。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488章曹操也有失算时!
?
推荐阅读:姜靖的异军突起,不仅打乱了诸系的规划,也让曹操措手不及。姜靖从美洲返回洛阳时,虽然已被封为齐王,但在储君未曾公布以前,储君最终花落谁家,还是个未知数。
姜述突然宣布姜靖为太子,并让姜靖上朝辅政,曹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姜述很久以前就在布局,他看好的储君不是姜中或姜逆,而是已经出宗不让人重视的姜靖。曹操重新审视姜靖的实力,这才发现姜述眼光很毒,以姜靖母族妻族的力量,除了姜述的嫡系力量,诸系已经很难悍动姜靖的太子位置。
姜述出巡姜靖监国,这是诸系的机会,若是诸系把握不住这个机会,姜靖监国时间越长,对朝堂的掌控力越强,威望越高,诸系的机会将更加渺茫。
姜靖在稳定朝堂以后,并没有对小势力下手,第一刀就劈向曹家,第二刀依然劈向曹家。曹操这才明白姜靖的毒辣,曹家无论如何低调,因为实力威胁到了姜靖的地位,被打压将是必然的结果。
曹操清楚以曹家目前的实力,不是太子系的对手,他的目光盯向了夺储斗争的失败方:何家、甄家、田家。即使姜靖拜皇后为义母,但是义母只是义母,皇帝就是皇帝,无论名分还是政治收益差别很大,皇后系表面上与太子系其乐融融,但若能将姜靖掀下去,姜逆很有可能接位时,皇后系不会雪中送炭,说不定还会落井下石。
甄家与太子系有旧恨,从黄菲羽到荀熙影再到诸子投毒案,都是涉及人命的大案,若说姜靖心里不记恨甄家是假的。同样,姜靖的反击十分犀利,黄巾百姓一日杀甄家三口人,同样让甄家记恨姜靖。何况以前的甄姜威风凛凛,掌控情报司,又有协理六宫之权,后来情报司被熙倩夺了去,协理六宫的权力被张宁夺去,虽然张宁又将权力还给她,但在姜靖成为太子后,张宁隐然高出诸妃一头,宫中大事还得由张宁拍板,甄姜现在名望大落,已经逐渐演化为附庸。要说拉拢同盟,贵妃系比皇后系更好拉拢。
田家与太子系因为假药案生仇,后来姜靖报复,派人将田更活活打死,最终虽然经过太后周氏调和,但是仇恨已经埋下,与皇后系一样,若有机会田家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除了宫中这些派系,曹操能够联络的盟友很多,但能给他最大助力的,是超级世家和与皇家不对付的世家,五大世家崔家已亡,王家与姜靖联姻,卢家、李家、郑家都可以拉拢,冀州逢家、荆州蒯家等也是很好说服的帮手。
曹操在长安时,手中掌握一套情报系统,后来担心引起姜述猜忌,将情报人员化整为零,融入曹家各商铺产业。如今,曹操铁了心想搞小动作,情报系统很快重新搭建起来,虽然远远比不上情报司,但足以满足与诸家秘密沟通。以曹操为核心的反对派开始聚拢实力,旨在推动姜靖下台的行动拉开帷幕。
姜靖监国第二年隆冬,朝野威望极高的皇族大佬姜战因病去世。姜战是姜述叔爷,无子无女,视姜述如己出,在姜述起步初期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姜述最信赖的宗亲心腹。姜战去年开始染病,辞去朝堂职务,只保留内府部分职责。姜战病逝,对于朝堂事务影响不大,因其威望和在族中的特殊地位,在皇族、后宫影响深远。
姜战弥留前曾与姜靖一番深谈,姜战分析当今皇族与世家的实力对比,认为皇家若想江山稳固,唯有重用诸皇子,让皇子系成为一支重要力量,未来朝堂形成姜述嫡系、姜述弟子、太子系、皇子系、世家五支力量,如此更利于姜靖掌控局势。
姜战所言如同警钟,引起姜靖深思,姜靖开始琢磨重用皇子的优劣。前几年因为争储,姜靖将姜中、姜逆、姜行等皆当成假想敌,如今姜中去了玛雅就国,姜华、姜逆、姜边、董名、姜会、姜威,皆在美州领兵征战,还有数名正在历练的皇子,如老九吴王姜行、老十蜀王姜清、老十一汉东王姜扬、老十二汉南王姜域、老十三倭东王姜策、老十四京兆王姜超、老十五扶风王姜飞、老十六冯翊王姜渊、老十七车师王姜嘉、老十八去病王姜操,姜靖同母弟弟老十九张国国学也已毕业,分到东州警备军历练。姜靖这些兄弟,身上皆有姜述的基因,自小又受过姜述教导,才智能力虽然有强有弱,但与普通人比起来,每个人都算是俊杰。即使最文弱的老五姜边,也非庸人,若是历练数年,担任一州刺史也没有问题。姜中、姜逆、姜华、姜行、姜威,文武双全,皆是同年龄段人的翘楚。
姜会、姜清、姜域文才差些,但是均有将才,略加历练,独领一军也皆没有问题。姜扬、姜策、姜超、姜飞、姜渊、姜嘉、姜操等皇子,武事略差,但从目前展现的情况来看,都不是省油的灯。
重用兄弟是件让人头痛的事情,兄弟们能力不弱,若再控制权力,能否给姜靖带来威胁?若是权力分给外人,就一定没有风险?对于如何使用皇子,如何让皇子真正成为自己的臂膀,姜靖考虑得很多。此事关联重大,有利有弊,荀攸、庞统等皆不敢轻易开口。
张靖让情报系统将诸皇子的档案调来,与熙靖、玲珑逐一分析,决定启用自己信任的兄弟。姜中就国,姜逆不敢用,姜华资历能力足够,威胁又不大,可以调任一军主将。姜边忠厚老实,可以纳为心腹,调到政衙任职。诸弟根据情况,分出三六九等,可以信任的派到军队历练,能力若够,后面可以接掌一军;不能信任者第二批分封时就国;在两可之间的先要考验一下。
好像在为刚刚去世的姜战戴孝致哀,纷纷扬扬的大雪铺天盖地落下,给山河大地披上一层银装。山峦起伏之间,风搅雪,雪裹风,掀起阵阵狂飙。这骤然而来的暴风雪,也仿佛预示着姜靖监国的朝局并不平静。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489章身份尴尬的九皇子!
?
推荐阅读:这场大雪百年不遇,东起东州,北至海州,长江以北都冷得出奇,雪也下得特别大。时而零零散散飘着细碎的雪花,时而滚滚团团漫天洒落大片鹅毛。或星星点点,或铺天盖地,迷迷茫茫,一片混沌。山峦,河流,道路,村舍,都变成了浑然一体的雪原,到处都是银白色的世界。偶而也会看到阳光,可是惨淡无力,光亮十分微弱,没有平日的亮丽耀眼。以致北方的大齐百姓,都偎在炕头上聊天,若无紧急事情,无人愿意在此时出门。
在这天寒地冻、风雪弥漫的时刻,却有一支骑兵,沿着冰封的官路,艰难地往南行进。这队骑兵军装不大一致,队伍中间是位英俊小将,大约十七八岁,穿着大齐统一的校尉冬装,外面套着一件貂皮斗篷,五官俊朗,脸形显得有些瘦削,嘴唇紧抿,透着几分高傲和冷峻。此人就是当今九皇子吴王姜行。
姜行是田丰儿之子,在同年纪皇子中十分优秀,实习时在东莱郡衙,毕业后分在海州兵曹,早已升为校尉。上次分封就国,只分到八皇子董名,姜行这些年纪略小些的皇子,在第二批安排就国的名单中。
紧随姜行左右的是两名二十左右的青年,穿着军官冬装,披着白狐皮毛的羊皮大氅。两人体魄壮实,眼光炯炯有神,虽在雪中行路,仍然顾目四盼,显得警惕心很足。这两人是为皇子配备的少年营高手,紫脸青年名叫姜一迅,黑脸青年名叫姜一速。
围在三人内圈的皆着帝国官兵冬装,外面披着军制风袍,这十余人都是田家家生子出身,是姜行最可信赖的亲兵。前面和后面各有四五十骑精锐骑兵,军装式样颜色与普通官兵不同,这是隶属虎卫营的百人骑兵队。
一行人过了雁门关不久,在一座风雪弥漫的山脚下停住了马,姜行向四处瞭望一下,只能分辩出官道的主干路,旁边沟壑有多深,官道是否平整,几乎无法辨认。姜行仰望逐渐黑下来的天色,道:“小六,你去前面探探路。”
身旁一位骑兵应允一声,小心翼翼地策马上前。姜一迅见姜行下了马,从马上一跃而下,从怀中取出地图,借着马匹挡风,打开地图看了看,道:“前行五十里才是县城,现在风雪遮路,怕要错了宿头。
”
姜行面露焦急之色,道:“看看前路有无村庄,尽量往前赶路,别误了太爷的五七。”
不久小六回来,在姜行面前翻身下马,说:“殿下,我到前面高地往下看,附近没有村落,十余里外有个庙宇,也不知有无香火。”
姜行翻身上马,道:“先赶过去看看再说。”
众人随即上马,一行人往前赶路。近了庙宇处一看,原来是行脚商人供奉的路神庙,里面悄然无声,室内又脏又乱,不像有人主持。姜行刚要往里走时,姜一迅提前几步先行进观,姜一速领着几名亲兵围着道观转了一圈。
亲兵上前打扫出一个角落,作为姜行歇脚处。虎卫营士兵四处寻些干柴,在房内生起火,火花映亮室内,烟火味冲淡了原先霉烂的气息。姜行并未在火堆前落座,站在残缺的窗户前,望着窗外已经黑下来的天色,久久没有动弹。
姜行生在天家,母亲又是田家嫡女,从小没受过什么委屈,又因学业优异,颇得姜述偏爱。若说姜述诸子的才分,除了合魂者姜靖,要数姜逆、姜华、姜行聪明,比姜中智力强得多。若是姜述晚立几年太子,等姜行成人,历练几年,与姜靖争夺储君位置的,除了姜中、姜华与姜逆,还会加上姜行。
如今太子名分已定,姜靖又行监国之权,姜行就是再有雄心壮志,此时也不敢再生妄想。姜行原本雄心勃勃,当差雷厉风行,听说姜靖立为太子,姜行就如变了一个人般,只是被动地完成工作,早失了建功立业的想法,正是如此,姜行调来海州时就是校尉,至今职务依然原地不动。
姜行很聪明,君臣大义已定,无论做出多少成绩,未来的出路只有就国。何况工作若是太出色,展现出不俗的能力,说不定还会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对于四哥姜靖,姜行十分了解,姜中母子、姜逆母子,包括母妃田丰儿,都曾经出过手,不仅未损姜靖半点毫毛,出手者都作茧自缚,最终将姜靖推上了储君位置。
姜靖在国学时以侠义闻名,当初还未归宗,众人皆以为姜靖不过一介鲁莽武夫,姜行却知道姜靖并不是表面看来这么简单,侠义之举皆有度,既能混个好名声,又能巧妙地掩人耳目,让诸系因为他鲁莽而轻视,认为他无人君之姿。姜靖的实力以前不显山不露水,直至大婚时有心人才注意到,姜靖母族和妻族力量之强大,已经到了令人仰视的高度。姜靖是玩弄手段的高手,不仅混出侠名,在姜述和太后眼中,还是慈孝的典范。但是谁若惹了姜靖,姜靖表现出来的血腥和残忍,让人想起来就打骨子里发寒。
冯家人弄出一个刺杀案,结果合家人几乎全都进了牢狱,商铺也被设局破产,嫔妃冯香儿被禁足冷宫。甄姜弄出熙影案,结果甄家人被黄巾百姓当街连杀三人,逼着甄姜陪着小心,求太后从中调解,这事才算过去。田家那个田更更是可怜,被人生生打死在军营,竟然无人追究,最后不了了之。姜行不想招惹姜靖,他的想法是得过且过,就国以后到美洲杀蛮人,好好打理属于自己的小国。将姜靖搞下去取而代之,这个想法姜行从来没有过,也不希望母族惹是生非。姜行明白,姜靖表面仁爱,其实是个决绝之人,若是不长眼犯在姜靖手中,不被他整得七死八活绝不会放过。眼下太子已定,姜行定位很低,早就生出靠拢姜靖自保的心思。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490章一眼识破嫁祸计!
?
推荐阅读:虎卫营人多,在院子里搭起帐蓬,帐蓬外生起几堆篝火。这些官兵十分尽职,不待姜行吩咐,百人将就分派任务,在附近派出明哨暗哨。看着院外官兵忙而不乱,姜行不由暗自点了点头,虎卫营纪律严明,配合默契,不亏是天子亲卫。
姜行回身望着亲兵煮水做饭,瞅着火堆又出了回神,正在这时,虎卫营百人将进来禀报,道:“附近一处猎人窝铺发现一名女子,已经病得奄奄一息。”
姜行跟着百人将来到院中,见火堆旁蜷缩着一位女子。因为脸上太脏,看不清模样,但瞧着年纪应该不大,身上穿着价值不薄的丝衣,脸色冻得乌青发紫。
姜行懂得医理,搭在女子脉搏诊视一会,回身吩咐亲兵,道:“你们在屋内火堆旁搭个窝铺,将这女子放到火边烤烤,再给她喂些黄酒。”
亲卫们闻令上前,有的进屋搭窝棚,两人把女子弄到火堆旁,有人烫了一碗黄酒,翘开她的牙关灌了下去。不大一会儿,女子脉搏恢复正常,呼吸逐渐加重,脸色泛出血色,只是神智还没清醒过来。
姜一迅上前探了探她的额头,道:“殿下,这女子烧得厉害。”
姜行起来望了望女子的脸色,道:“你们身上带着药物,给她服上,别将脑子烧坏了。”
姜一迅和姜一速身上都带有急救药,这些药物皆是太医院配备的良药,为了救急用的,路上万一有人生病好拿来救命。姜一迅望了一眼姜行,稍微迟疑一下,扭头看了一眼女子,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包,小心地从里面取出一颗丸药,拿在碗里溶开,喂女子喝了下去。
姜行坐在火堆旁,呆呆地想着心事。姜一速从外面讨了一只猪腿,搭个火架子,挂在火上面烧烤。不一会,猪腿发出阵阵香味,一滴滴油溅在火上,“滋滋”地响,冒出悠悠的青烟。姜一迅用手刀削下几片焦黄的猪肉,盛在碗里,双手捧给姜行。姜行接过来,几口吃完,姜讯再送过来时,姜行摇了摇手,道:“你们吃吧,我……”
姜行此话还没说完,只听外面传来弓驽声和呼喊声。
姜一迅反应很快,从旁边拿起水桶,一下子将火堆浇熄,既而将姜行拉到角落处,姜行的亲兵迅速围拢上前,用身体将姜行围在里面。
不一会,百人将拿着一件兵刃进来,向姜行禀报:“方才数名贼人在附近窥探,躲过数道明哨,被暗哨发现。其中一人中了驽箭,将兵刃弃在地上。天色太黑,我怕中了贼人的调虎离山计,没敢让属下追得太远。”
这时亲兵重新换了柴木,将篝火点燃,姜行正要说话,忽听脚下有人轻呼一声,不由吓了一跳,借着火花低头一看,原来是救了的那位女子已经醒了过来,两眼露出戒备之色,一眨不眨地盯着姜行。
姜行救了人,反被人像防贼一样,不由苦笑一下,对女子说道:“姑娘莫怕,我们是官兵,巡防时发现你病了,将你救到此处。”
女子费力地转头环视一圈,见众人皆穿着军装,眼中戒备之色未减,但因重病未愈,精力不济,还未瞧清室内情况,重又昏了过去。
姜行瞧了瞧脚下的女子,转到火堆另一边,拿着兵刃细看,见兵刃十分奇怪,一面开刃弧度似刀,另一面却是直的,厚度很厚,刀背前端多出一个钩子。姜行目视姜一迅,问道:“这是什么兵器?”
姜一迅与姜一速互视一眼,皆摇了摇头,姜一迅道:“从未见过这种武器。”
旁边一位亲兵忽道:“我原在幽州兵曹中军时,军中有位司马使用这种兵器,听说叫什么勾索刀。”
姜行转头看了亲兵一眼,道:“那人叫什么名字?”
亲兵道:“叫公孙无亮,是公孙瓒将军族人。”
姜行眼中掠过一道异色,继而挥挥手,对百人将道:“你们下去吧,注意警戒。
”
姜行正在火堆旁琢磨,姜一迅递过一碗肉,道:“殿下,再吃一点吧。”
姜行接过碗,意味深长地说道:“一迅,我琢磨这波人明后天还会来骚拢,肯定还会留下长白山一脉的证据,但是人证估计抓不到。”
姜一迅神色有些疑惑,道:“若是他们真敢来,我们提前设好局,又怎能捉不到?”
姜行笑了笑,指着外面说道:“我敢保证,门外这些人中有他们的内线,怎能让我们捉到人?这些计谋用在别人身上好用,用在我身上浪费了。”
姜行很聪明,知道姜一迅、姜一速是姜述的人,也知道他们与姜靖比自己近,借着谈论这事透露消息:有人在后面挑事,想离间姜行与姜靖的感情。
这事若是无人在后策划,鬼也不信。姜行一行刚经过雁门关,公孙瓒驻地就在附近,在这风雪交加的寒夜,何人有实力派出大批高手出门?其余官员与宫中关联不大,但公孙瓒却是姜靖岳父,与长白山一脉关系交好,无论实力、动机、证据现在都指向公孙瓒。
姜行并非庸人,一眼看出有人暗中挑拨关系,说明京城一行并非给姜战烧七这么简单,背地里可能隐藏着许多东西。姜行如当年的姜靖一样,空有一腹才学,因为情报不畅,不敢乱说乱动,也猜不出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
田小六给姜行续了杯茶,道:“小主,叔太爷年近六旬,说来也算喜丧,太后让太子披麻戴孝,又让配祭太庙,对叔太爷恩宠比山还高。叔太爷已经仙去,王爷还须节哀顺变。”
姜战无子无女,对姜述年长诸子很亲,姜述曾经有意将姜行过继给姜战承祀,田丰儿因为记挂着储君这个位置,想个借口辞了。风声自然传到姜战耳中,姜行虽然没有正式过继,但自此对姜行关爱有加,远胜于其余兄弟。
姜行有些怨恨母亲当初辞了过继的事,否则没了夺位之心,怎会弄出假药案,与四哥有了隔阂?再说姜战在内府影响力巨大,不仅驽炮营,就是情报部门,也有大量亲信,现在太子披麻带孝,叔太爷的嫡系会被太子接过去,如今储君之位没争到,与太子还生了隔阂,现在又丢失了扩充实力的良机。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491章追忆逝去的姜战!
?
推荐阅读:在姜行心目中,姜战如同祖父般亲切,在缺少绝对信赖的后宫,这份感情尤其珍贵。触起姜战的丧事,姜行表情木然,坐在火堆旁,望着黑洞洞的窗外,目光充满哀伤。
面对满面悲意的姜行,田小六望向姜一迅、姜一速两人,见两人皆默然无声,也不敢轻易说话。这时姜行的思绪转到临行前,姜战那时已经患病,不过还能起身,与姜行单独聊了很长时间。
姜战可能意识到病情不好,那天表情十分复杂,对姜行道:“老九,你明天就要远行,历练一段时间就要就国,以后见面的机会不多了。你们兄弟都在我眼中长大,说句实话,我对你们兄弟都亲,但最亲的还是你。趁着我还没老糊涂,我跟你好好说道说道。若说身不由己,皇家比平民更甚,老四遇到的事,多是宫中后妃惹出来的,你们或许从来没有对付兄弟的想法,但是你们母妃或母族出手,事情依然会记在你们身上。你无伤人之心,但不代表母族无伤人之心,你心中有兄弟之情,母族不会顾忌这份兄弟之情。你争不上储君,陛下会让你做个安稳王爷。母族帮你们争上储君,会立功得享富贵,争不上储君,前期投资将颗粒无收。我前几天与老四谈过,对你我也这么说,你们兄弟无论谁黄袍加身,对于皇族、陛下都一样,但是对于外戚不一样,所以你一定记住,不要让人勾起你的非分之想,你的心越大,败得就会越惨。你们兄弟比老四相比,能力心计都不行,母族实力也没有可比性。你以后只要打理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其余事情越少参与越好。田家除了田思,你那几个舅舅能力都不行,很容易让人利用。你母妃也是个实诚人,不然也不会听风是风,听雨是雨,上了别人的当,惹火了老四。老四心胸宽广,遇到事情只需坦然相告,他很珍惜这份兄弟之情,千万别想法对付他,惹火了他,他可六亲不认。”
姜行知道姜战是一番好意,内心十分感动,道:“洛阳不是个好地方,依我看是个是非窝。未来就国远离这些是非,无论朝局怎么变化,跟我牵连都不大。我只想自己领兵,到美洲打下属于自己的地盘,精心治理好,不会上别人当的。”
姜战欣慰地笑笑,道:“这就好,现在外患已尽,以后的主要问题是内忧。你在兄弟之中,才智算是数得着的,若你四哥敢用,你就帮你四哥一把,以你四哥恩怨分明的脾气,沾了你的光,肯定不会让你吃亏。
我们皇族势力单薄,陛下借助联姻整合诸系势力,掌握情报系统,嫡系多掌军权,朝中平衡又搞得好,诸系因此不敢轻举妄动。你四哥母族妻族实力虽然强大,但若你们兄弟都不帮他,日后权力都掌握在外人手中,也不是件好事。老四虽有弟弟,雁妃也有子女,但还是势力单薄。你以后留些心思,关键时候要心向皇族,千万不要跟别人一起对付你四哥。若你四哥都坐不隐江山,你们兄弟同样坐不住,即使侥幸登上皇位,朝堂也会让别人驾空。你二哥、五哥现到美洲就国,依我估计,那边立好国,就会返回朝廷,成为你四哥的左膀左臂。你大哥、三哥情况不一样,即使能力再好,老四也不敢用。这里面的道理你好好琢磨,总之一句话,心思用于对外,别用于对内。你四哥是个明白人,你只要帮他,他看得清清楚楚。只要你们兄弟联手,这朝堂的话语权,论不到别人指手划脚。我年纪大了,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以后很难帮上你的忙,你以后逢事要三思,千万别上人家的当。”
姜行听姜战似是交代后事,不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