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靖恍然大悟,道:“对,差点儿忘了这事,不过别跟长兄提我的身份,他为人方正,若是知道真相,肯定掩饰不好。”

不得不说,熙倩性格坚韧,观察力敏锐,伶俐又有些狡黠,口才也好,还有一种亲和力,让人很自然就会接受她。这些特长还真适合出仕,若非熙倩是位女子,以她的能力和背景,前程将会一片光明。

在男人眼里,女人太傻不行,太聪明了也不行,最难把握的就是这个度。既要展现冰雪聪明的一面,又不过于锋芒毕露而让人敬而远之,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拿到现代来说,许多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的女子,成为嫁不出去的剩女,原因大多在于没有把握其中的分寸。

熙倩是个明白人,知道什么时候装傻,什么时候聪明。张靖与她一起时,感觉十分放松,两人久别重逢,按说应该把持不住,先享受鱼水之欢再说。两人现在皆有公职,经过数年历练,自制力提升不少,尽管都是恋恋不舍,最终还是克制住了情绪,挥手作别。

张靖将蒋璃儿交代给熙倩,并没有急着回理河县,又回到中午与王诗喝茶的雅座。张靖要弄清楚今天何人来了郡衙,对蒋琬和鲍旭有无影响,目前熙倩初来,能够提供给他第一手准确信息的,只有王诗一人。

张靖半年来的本职工作,很细致很到位,他现在急需一个推手,巧妙的将成绩公布于众。鲍旭做为撬动此事的核心人物,事关他是否能够跳出理河,张靖不得不用心认真对待。

张靖来到茶楼门口,对尾随在后的张一安等人作了个手势,进门写了一张纸条,让黄猛到郡衙悄悄送给王诗。黄猛十六岁,祖籍南阳,父母双亡,大前年报名来到占城,前年理河招兵时入伍。黄猛虽然识不得几个字,但很机灵,穷苦人家出身,手脚勤快,又会操持家务。张靖开始只是指使他做些杂务,跑个腿,扫个地,收拾一下卫生,后来用着顺手,用为左右亲随,补了一个伍长的缺。

“岳石大人来了。”王诗进来第一句话很有震慑力。

情报司和神鸟机构是姜述掌控信息的左右手,两个部门级别虽然不高,但是权力、实力极大。情报司统领由皇贵妃甄姜兼任,日常事务由副主事齐隶、史阿负责,岳石也是情报司副主事,不过升任不久,分管南方诸州的情报工作。岳石职级只是郎将,权力却比普通郎将大得多,各州刺史、兵曹、各军主将,都会给他几分面子。目前齐隶坐镇南州,若无特殊原因,岳石不会无缘无故到占城,一般事情很难惊动两位大神同时出马。,o

张靖想到这里,突然联系到熙倩,熙倩可能是跟随岳石一同来的。岳石除了送信给鲍旭,也有送熙倩上任的意思,可能担心熙倩身为女子,年纪又小,怕震不住场面,来替熙倩站站场。

“贵霜国那边汉商出了事情,事关大齐尊严,朝廷怕是又要用兵了。岳石大人只是路过,听说马上就要西行,估计是主持战前情报搜集工作。”王诗说完,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贵霜与身毒接壤,国力雄厚,一旦开战,占城驻军怕是也会出动。”

王诗说到这里,大眼睛浮现一层担忧的神色。张靖瞧在眼里,心中一动,道:“即使发动战争,也是我们军人的职责,你一娇弱女子,不会被派上前线的。你家人有从军的?”

王诗点了点头,并未接着说,转个话题道:“岳石大人给鲍大人捎来一封家书,宫里有人托岳大人带来的。”

张靖闻言不由大喜,鲍旭并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他与蒋琬明争暗斗处于下风,除了军队事务,在郡中话语权越来越低,以鲍旭的军人作风,不会就此甘拜下风。岳石送来的这封家信,并非只是一封书信这么简单,这封家书的目的,是要震慑相关人员,鲍旭接下来肯定会有大动作。对于张靖来讲,这封家书来得正是时候,不管怎么说,鲍旭站得越稳,他的破局之举成功机率就会越高。

鲍旭后面有什么动作,与蒋琬之间有什么斗争,以张靖目前的现状,现在还插不上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鲍旭会在合适的时机,抛出他撰写的五份文件,只要这些文件通过公会,在郡内各属县实施,就会引起巨大的反响,肯定会呈送南州兵曹甚至军衙,理河自然而然就会成为焦点,到了那个时候,破局几乎已成定局。

张靖心情大好,与王诗共进一顿美妙的晚餐,吃过晚饭,送王诗去了宿处,张靖步行赶回小院。这所小院是张靖到理河不久购买的,张宁富甲天下,身为黄巾少主的张靖,衣食住行、吃喝用度方面,虽然从不奢侈无度,但也从不委屈自己。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233章鲍旭无意窥秘密!

管家是黄巾公会派来的可靠子弟,名叫徐平,是黄巾旧部徐和的二弟。徐平正在门前张望,见张靖行近,急忙上前说道:“方才一位随从送来一封信,还带来一个口信,说有位姓岳的官员在下塌处恭候。”

张靖接过书信,一看便知是母亲笔迹,撕开信匆忙读了一遍,心头涌现出一份浓郁的亲情。张靖略想一想,进房写了一封回信,招呼张一安等人一道往驿馆走去。

驿馆建在人工湖东侧,布局十分合理,档次很高,距离张靖居处不远。张靖存着心事,想从岳石处探听京中消息,与亲随护卫皆骑马过去。到了驿馆门口,正好遇到鲍旭从门内出来,张靖向鲍旭打个招呼,在鲍旭惊异的目光中匆匆进了驿馆。

鲍旭对张靖印象很好,对于张靖意外贬到理河,以他的背景不难打听到背后的原因,当然这个原因并不准确,只是表面上的消息。压制张靖之举,虽然无人向他打招呼,但张靖遭遇的不公,让鲍旭对某些人的做法十分不满。鲍旭对张靖看起来冷淡,其实这是鲍旭的性格使然,他对谁也是这幅冷冰冰的模样。上午读了张靖的五份文件,鲍旭十分认可张靖的能力。在鲍旭看来,张靖贬任理河县尉,是受了别人的暗算,若是常人或是牢骚满腹,或是借酒浇愁,张靖却能铺下身子,从细致处入手,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整理出可在全国复制的县级军务治安规章制度,这本身就很不简单。

鲍旭见张靖进了驿馆,心中不由好奇,转而向里走,恰好见到一幅让他大吃一惊的场面:岳石竟然亲自出门迎接张靖。鲍旭不由愣在那里,他是鲍三娘的堂弟,身为占城郡尉,方才去见岳石,也在外面立候了一刻钟左右。张靖究竟是何背景,竟让岳石出门相迎?张靖身后有岳石这尊大神,怎会任凭别人将他贬到理河?

鲍旭感觉此事很不简单,心思一会,并未回府,而是匆匆去了尉衙,让值班吏员寻出张靖官凭档案细看。张靖的官凭很简单,父亲是国学东莱分院的老师,母亲是东莱作坊主,张靖国学毕业后在攻坚军任职,因功授校尉,主动要求到边州工作。

鲍旭看着手中的官凭,百思不得其解,突然触起什么,让吏员寻出周树等人的官凭。待吏员送来,鲍旭打开周树的官凭一看,不由吓了一跳。鲍旭身为郡尉,现在才知道手下竟然藏着将门虎子。单纯从官凭上看,周树父亲周仓,在野战军某部任职。因为上面未写明具体职务,若是普通吏员,可能不知道周仓是谁,但是鲍旭身为郡尉,又是鲍家嫡系子弟,怎会不熟知周仓这些开国将领?看完周树官凭,鲍旭又翻看与张靖同时报到的余人官凭。与张靖同时报道的军官共有九人,除了周树,官职高者还有刘开和龚省。鲍旭打开官凭一看,雷得目瞪口呆,原来刘开是偏将军刘辟之子,龚省是射声将军龚都之子。

三人皆是开国将领之后,为何甘心追随张靖左右?这三人父亲都是关羽部将,难道张靖与关羽有关系?没听说关羽有姓张的姻亲。三人皆是黄巾将领出身,黄巾的创始人是张角,张角一族没听说有男性后人,只有两女,一是张宁,另一人是张雁。张宁是皇贵妃,张雁是四品嫔妃。张宁有一子过继姓张,继祀张家香火,莫非张靖是……

鲍旭是个聪明人,很快想明白其中关节,内心不由暗自庆幸。幸亏处于公心,未行打压张靖之举,若是苛待张靖,定会传到京中,即使姜述不说,也会有黄巾一脉出头,将他打入另类,即使身后站着鲍三娘也不行,以鲍家的浅薄底蕴,如何斗得过遍布朝野的黄巾系?

想到这里,鲍旭又想起一个可能。张靖被安排在理河,是否有其他皇子出手?众皇子年纪渐长,背后均有势力支撑,至今还未立储君,即使皇子们安于本份,背后之人又怎会无动于衷?,o

鲍旭本是皇亲,对宫中之事了解甚多,甄姜、糜贞出身巨商,曹氏姐妹之父是长安系领袖曹操,马云鹭身后是凉州系,吕雯身后是吕布为首的并州系,几乎每位皇妃都代表一股势力,即使皇子皇妃没有想法,谁敢断定背后没有推动的黑手?

鲍旭想到这里,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张靖就是烫手山芋,职务虽然不高,杀伤力却不小,一人牵动了无数人,他在占城的起落,很可能会成为大齐政治的焦点。同样,也可能是他鲍旭仕途中一个崭新的契机。

鲍旭沉思一会,又拿出日间张靖递上来的材料,内心下了决断,不管此事幕后到底如何,这件事情既然于全军有利,于大齐有利,就要全力推出去。至于最终会得罪谁,会引发什么不良后果,还不到考虑应对方案的时候。

临出门时,鲍旭看了看案几,回去将张靖等人的官凭锁了起来,出门后又唤来轮值吏员,小声叮嘱一会。

岳石来了又走了,并未多说什么话,也未惊动多少人,但岳石的到来向占城文武述说了一个秘密,鲍旭与宫中后妃有亲,换而言之,鲍旭是皇亲身份。或许蒋琬早就心知肚明,前后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其余官吏却不一样,明里暗里与鲍旭来往增多,鲍旭在郡内的话语权骤然加重。

此时,回在理河的张靖,成了熙倩和蒋璃儿的向导。理河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空气清新,张靖在顿丘新建的木居,成了两女最喜爱的去处。张靖初到理河之时,看好了城北这个位置,将整座小山买了下来。占城地广人稀,山地更不值钱,请人平出一片区域,伐木盖了十余间房子,就有了这所典雅舒适的木居。

蒋璃儿从路旁掐了一朵野花,抬头看着张靖,笑道:“大哥哥,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事关你顶头上司的秘密。”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234章异族人聚众闹事!

张靖的顶头上司就是郡尉鲍旭,这半年多时间,因为县尉相对比较独立,他和鲍旭见面次数不多,走得不远也不近。【∞八【∞八【∞读【∞书,。︾。o@张靖虽能猜出鲍旭的出身,但若说对鲍旭的了解,他显然不如蒋琬。蒋琬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在蒋璃儿面前透露出来的秘密,应该是十分重要的秘密,对张靖认清鲍旭的为人和背景,肯定大有帮助。

张靖的心思转了几转,刚要开口时,熙倩走近前来。理河属于热带气候,虽然还未近午,但是天气已经很热,熙倩穿的是薄纱步裙,刚才采了不少野菜,出了不少香汗,鼻尖上沁出不少汗珠,一缕头发被汗水粘在脸上,平添了些俏皮和妩媚之意。再往下一看,荀熙倩胸前被汗水浸湿,显得山峰高耸,傲然挺拔。旁边蒋璃儿刚开始发育,相比之下,完全就是巨峰与飞机场的区别。蒋璃儿年纪虽小,但多少知道些男女之事,意识到了这点,不由向右挪了挪脚步,离熙倩远了米余,几乎贴在张靖身上。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从远方急驰而至,张靖从骑士的外形远远认出是周树。周树飞马而来,县中必是出了大事,张靖眼神一凝,对熙倩说道:“县里有事,我去处理公务。”

不待熙倩答话,张靖跑到木房院内,牵着马匹出了门,一跃上马,沿路迎着周树驰去。周树看见张靖策马过来,并未下马,而是调转马头,划个圈子,与张靖并马而行,喊道:“四哥,郡里出了大事。占城县异族聚众约千人,在占城城门前面示威,要求官府免去赋税。郡尉衙门来信通知,让我县出兵五十前去策应。”

张靖心中一紧,此事看起来不大,其后必有文章。异族人在官府面前,历来规矩得很,正值与贵霜开战前夕,背后说不定有不同寻常的原因。

“难道会是姜辉在后挑事?难道不怕惹恼官府,遭到强行镇压?此事若是闹得太大,对占城官员肯定不利,即使蒋琬去职,姜辉又会有何好处?”张靖一边策马,一边思考,直至进了县城,也没有理出头绪。

“周树,你点兵五十,标准配备,全部骑马,随我急赴占城。刘开,你暂代我行使县尉职责。龚省,你通知武库和各民兵大队,兵器全部发下去,警惕境内所有异族人。你们要以保护汉人为根本,一端发现苗头不对,不要有任何顾虑,立刻出兵镇压。”

其实这次异族闹事,没有张靖想的这样复杂,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根本原因却是制度问题。异族到了占城,族人受汉人影响,不愿继续受首领盘剥,部落首领又不愿改变现状,矛盾因此逐渐累积。

出于人道主义,占城官府每年都会拿出部分钱粮,分至各部落,接济缺衣少食的穷人,但这些钱粮根本没有发下去,大多被部落首领扣下。这些事情普通族人大多不知,有人问起时部落首领都推到官府身上,官府由此成了部落首领贪婪的替罪羊。

这次事情的诱因,是纲纳族一户族人,儿子巫西到港口打工,回来后发现老母亲饿死在家中。以大齐目前的经济情况和占城的农业产量,这件事情本不该发生,怪就怪部落首领盘剥得太厉害。,o

纲纳族首领名叫巫奇,其子巫可是个败家子,在占城赌博输了个精光,回来不敢告诉巫奇,带着几个手下,去收族人往年欠下的钱粮。巫西家本就贫困,家中老母腿脚不好,近年为老母治病,借了族长不少银钱。按说这种情况,巫可不应过于催促,但他急于寻钱翻本,来到巫西家,将巫西给母亲留下的口粮强抢了去。巫西老母腿脚不好,强挣着上前争执,被推倒在地,一气之下中了风,此后数日没人上门,竟然活活饿死在家中。

出了此事以后,巫西去寻巫奇理论。巫西人品能力都不错,是第一个出去打工的族人,在族中威望较高,是强烈要求改变族制的代表。巫西振臂一呼,响应者如云,合族青壮来了半数。巫奇知道此事是儿子做得不对,连忙将巫可藏了起来,拒不承认实情,只说官府催逼钱粮,无可奈何才如此行止。

这件祸事就转嫁到官府身上,巫西正在火头上,矛头一下子对准了官府,带着族人去了占城。郡衙县衙均在占城城区,众人到了城门外便被拦了下来,城门过往异族人又多,问明情况,响应者很多,最终聚起千余人。

蒋琬以往处理异族之事,多依赖姜辉协调,往常异族有事,只要姜辉出马,一般会很快摆平。但这次姜辉出马,便碰了个头破血流。姜辉也是部落首领,往常处理事情,都是跟部落首领打个招呼,一般情况当即就能处理。这次祸事是部落首领惹的祸,闹事的普通族人又不认得他,结果众人越说越僵,不知是谁使坏,寻块石头,从人群里扔了过来,正中姜辉后脑勺上,若非姜辉脑袋够硬,说不定会当场死亡。

姜辉虽然是异族人,但是正经的郡丞身份,被打得头破血流,问题就不是解决这次纠纷,而是上升到了维护官府权威的高度。当下县兵、郡兵全体出动,将闹事的异族人团团包围起来。

张靖带人赶到时,双方均能克制,聚在城门左侧,中间一簇人全是异族人,外边一圈全是兵丁。此事闹得太大,蒋琬、鲍旭都在城门楼上观看,张靖向鲍旭报到完毕,鲍旭就向蒋琬建言,道:“张靖年纪虽轻,却是国学有名的才子,让他上去试试?”

蒋琬这些日子受蒋璃儿影响,对张靖观感大改,又听说张靖夜访岳石一事,心里也暗自嘀咕张靖的身份。姜辉出面处理此事失败,估计冷面鲍旭出面效果也不会太好,蒋琬亲自出面又没有了缓和余地。蒋琬远远望着占城县长许波,正在那边与异族人交涉,看那边吵嚷的架式,估计也要无功而返。蒋琬打量一眼张靖,道:“给你一份手令,你代表郡衙过去处理此事。”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235章异族开始闹革命!

张靖得令以后,并没有马上凑上前去,先寻占城县衙吏员了解此事来龙去脉,心中大约有了底,暗自盘算一会,这才招呼部下士兵一起挤进圈子。

许波年过四旬,原在交州担任县丞,成立南州时调任县长。许波是旧官员出身,思想十分保守,此时正之者也乎大谈特讲仁义之道,怎奈异族人汉话都讲不利索,如何能听得明白?

张靖走到近前,向许波出示手令,许波此时讲得口干舌燥,进展却一点也无,正在头痛之时,见张靖持令而来,借坡下驴,忙不迭地退出圈外。

众人见县长退了下去,上来一位气质高雅的俊俏小将,穿着尉官军服,显得威风凛凛。巫西坐在最前面,见张靖紧盯着他并不言语,心中没来由地有些发慌。

张靖见巫西慌乱地低下眼帘,这才开口说道:“你们知道打伤官员,是重罪吗?”

巫西抬头说道:“知道,但是……”

张靖打断他的话,道:“你们以前在安南国,后来到了占城,可曾听说有殴打官员无罪者?”

巫西为人实诚,想了想,摇摇头,道:“不曾。”

张靖温言道:“先不说如何定罪,我们先聊聊钱粮之事。在大齐境内,只要勤劳肯干,没有吃不上饭的人,你们认同吗?”

巫西摇了摇头,道:“我们每年四季奔波劳累,吃饱没有问题,但也没有余粮,遇到生病等情况,就要借贷度日。”

张靖摸了摸鼻子,道:“我是理河县尉,不大了解占城县的具体情况。依照理河县现况来看,汉人每人分地五十亩,异族人有分五十亩地的,落户早的分百亩地。汉人料理庄稼好,产量也高,这是现实情况,根据我的了解,你们打理的庄稼,产量也不低,占城种水稻少则两季,多则三季。每季每亩田出稻约二到三石,百亩土地按两季计算至少四百石,你们每人一年吃多少稻谷?官府征粮很少,每百亩每年十石。除了你们食用,每年每人至少有三百余石的盈余,这些粮食换成金钱,不仅可以吃得起油、肉,买得起衣服,年年都能存下不少钱。即使生病,也不愁没钱可用,为什么说官府征粮过多?”

巫西在港口打工数年,多少懂点术数,虽然算不明白,但清楚这种场合张靖不会骗他,点头道:“大人说得大致不错。官府每年只征十石?为什么你说的和族长说的不一样?”

张靖在巫西身前坐下,道:“以前农税是十税一,就是十石稻米上缴一石,我们占城农业产量高,商税也多,将农税改成固定税,每百亩十石,比以前至少少了四倍。举个例子,你们每亩地出产的稻米,分为四十份,官府征的是其中一份。你算算,官府征的粮多吗?”

巫西想了想,摇了摇头,道:“不多。”接着说道:“族长把我们大部分稻米收走,说是官府征的。”

张靖笑道:“占城县相关吏员就在现场,每年征粮数量清清楚楚,虽然与我说的不可能一点不差,但是总量大约差不多。你们贫穷的原因不是官府收的多,而是你们族长收的多。你们不去找你们族长,找官府干什么?”

巫西想了片刻,恍然大悟,道:“原来都是族长糊弄我们。”

张靖拍拍巫西的肩膀,道:“你的情况我也听说了,十分让人同情。没到收获季节,官府怎会征收钱粮?”

巫西脸色变得异常难看,站起身来,道:“这狗娘养的,我去寻他拼命去!”

张靖连忙上前拉住巫西,正色说道:“你若杀了他,按照大齐刑律,你肯定要偿命,此事断不可为。你们要想过好日子,避免类似悲剧发生,要想办法改变现状。”

巫西叹了一口气,道:“祖制如此,想要改变很难。”

张靖微笑道:“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一是重新选举族长,将地分到各人手中,只按官府规定纳粮,无人盘剥,你们日子就好过了。二是出族单过,你们若到理河县落籍,我保证会划出良田给你们耕种,出籍落籍一事我也可以帮助你们。想清楚以后,如何举止你们决定,若需我帮忙,可以到理河县城找我。我叫张靖,现任理河县尉。”

巫西想通其中的道理,招呼一声,道:“大伙儿刚才听明白了吗?重选族长有违祖制,各位可能难为得很。我想出籍去理河落户,大家回去考虑一下,若想过好日子,就随我去寻张大人去。刚才那位兄弟出手伤人的?随我到官府领罪,咱们虽然不是汉人,但大丈夫行事要光明磊落,错了就是错了。”

人群里挤出一条大汉,走到张靖面前,老老实实说道:“大人,我叫那马提,石头是我扔的,我愿意领罪。”,o

张靖拍了拍那马提壮实的肩膀,赞道:“真是一条好汉,官府会依律判决,此事一了,可以去理河县寻我,你这个身板,不当兵有些屈才。”

巫西待张靖说完,大呼道:“大伙散了吧。”

巫西身为发起人,发出话来,众人也听明白了道理,没有再闹下去的理由,各自结伙四散。

张靖领着巫西、那马提进了城门,正好遇见蒋琬与鲍旭走下城墙。张靖上前交令,道:“大伙儿散了。巫西和扔石头的那马提甘愿领罪。”

张靖说服众人的前后过程,早有小吏详细通报给蒋琬,蒋琬感觉十分满意,让人缴了令,对张靖点了点头,温言说道:“此事既然是你处理的,你就处理到底。你带两人去理河县,让荀逸依据衙门律令处置。”

鲍旭上前重重拍了一下张靖的肩头,重重点了点头,道:“不错,回吧。”说完跟在蒋琬身后往北走去。

张靖干脆利落地解决了这次事端,蒋琬、鲍旭对他的观感都有很大变化。所有人都没有料到,张靖这席话在异族平民中反响极大,占城异族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变革。张靖在成功团结异族平民的同时,却吸引了异族贵族的仇恨,成为异族首领的眼中钉。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236章公议会鲍旭出手!

休沐日过后第一天,郡衙公议,主要议题是选拔掾吏人选。▲≥八▲≥八▲≥读▲≥书,。√。≧o参加公议者共太守、郡尉、郡丞、长史、五官掾、督邮、功曹吏、左司马、右司马九人。

旧朝时,太守俸禄二千石、郡尉比二千石,郡丞、长史、左司马、右司马六百石。姜述登基以后,改太守、郡尉为二千石,郡丞、长史、五官掾、督邮、功曹吏、左司马、右司马为一千五百石。

实行公议制度的目的,实质是为了限制地方官员坐大,制度规定:凡是地方所属行政、军事、人事、财务等大事要事,皆需经公议通过方能实施。类似现代的常委会议。太守相当书记兼市长,郡尉相当军分区司令员兼公安局长,郡丞、长史相当副市长,功曹吏相当市委秘书长,五官掾相当组织部长,督邮相当纪委书记,左司马、右司马是郡尉副职,左司马主管军事,相当常务副司令员,右司马主管治安,相当公安局长。

这种制度实施以后,地方主官权力分散到九人身上,上级控制下级的力度加大,极大地保障了中央集权的权威。郡府属官配备很齐,主记事掾史相当于副秘书长;录事掾史相当于秘书处处长;奏事掾史相当于办公室主任;少府史相当于财务处长;门下议曹史相当于政研室主任;门下掾、门下史、门下书佐、门下小吏,属于无职无位的一般工作人员。户曹掾史相当农业局长,田曹掾史相当土地局长兼畜牧局局长,水曹掾史相当水利局长,时曹掾史相当文化局长兼宗教管理局局长,比曹掾史相当财政局长,仓曹掾史相当粮食局长,金曹掾史相当税务局长兼海关关长,计曹掾史相当审计局长,市掾相当建设局长,督邮掾相当纪委执行室,法曹掾史相当邮政局长兼招待所长,漕曹掾史相当交通局长,学官掾史相当教育局长,郡掾祭酒、学经师、文学史相当教育局副局长,医曹掾史相当卫生局长。这些官吏皆属太守管辖。

郡尉除了军队事务以外,还分管兵事、辑盗、警卫、司法等方面,兵曹掾史相当武装部长,民兵掾吏、尉曹掾史相当武装部副部长;门下督贼曹、门下贼曹、府门亭长相当各衙门保卫处长;贼曹掾史主管盗贼诸事立案,塞曹掾史主管调解纠纷,贼捕掾主管抓捕盗贼,决曹掾史主管断罪决狱,辞曹掾史主讼事结案,功能相当现今的公检法系统。

古代官制与现代官制大不相同,现在我们的体制是党政分开,各有一套班子,以前官府只有一套班子,分工也没有现代细化,还有许多现在已经取消的部门,以上比喻只是大概,有些职务并不十分确切。

此次公议的人事问题,是研究兵曹掾吏、仓曹掾吏的继任人选,最重要的职务是兵曹掾吏。仓曹掾吏由太守直管,余人话语权不重,蒋琬提出合适人选,遭到公会否定的机率不高。兵曹掾吏属于郡尉分管,郡尉有提议人选的权力,若是鲍旭提出的人选没有通过公议,说明鲍旭在郡内话语权很低,可以说这次兵曹掾吏人选的最终确定,其实是蒋琬和鲍旭的一次政治搏击。

蒋琬主持公议,先提出仓曹掾吏人选,门下掾黄满和门下小吏国车。黄满是冀州人,国学五期学员,主修文史,选修金融。黄满与国车相比,无论学识、资历还有能力,都占有很大优势。

以往类似的人事调整,蒋琬一般只提一个人选,这次却罕见地提议两个人选。鲍旭等人心知肚明,蒋琬之所以提名两人,是不愿为此得罪姜辉,以国车的能力和口碑,根本过不了公议这关。

鲍旭虽然面冷,心思却能转得过来,环视一周,见众人都不开口,首先开口道:“我认为黄满能力不错,资历也够,在国学学习时选修金融,精通术数,足以胜任仓曹掾吏一职。”

姜辉听到这里,脸色一沉,道:“国车参加工作虽晚,但是各方面挺不错,我认为国车能够胜任仓曹掾吏。”

两人各自提出一人,左司马、右司马代表军方,自然与鲍旭抱成一团,出言附合鲍旭。四人发完言,比例是三比一。蒋琬见其余四人都望向自己,微微一笑,道:“黄满能力不错,国车随我左右,人都不错,都是我身边的人,我不方便发表意见。诸位要凭公心,从能够办好差事这个方面考虑。我提议,大家举手表决。”

余人都是玲珑心思,立即明白了蒋琬的意思,黄满与国车相比,优势很大,蒋琬弃权以后,余人只凭公心,国车怎会上去?结果并未出人意料,黄满得了七票,否定的只有姜辉一票,蒋琬投了弃权票。

第一轮局面平淡,结果十分正常,大齐正是最强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