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小驸马-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伟刚说完话,突然听到士兵们一阵欢呼,原来刚才带人冲杀的友老族首领,不小心被光明军士兵包围活捉。这是开战以来第一位被活捉的友老人,难怪光明军士兵欢欣鼓舞。
姜伟来到何仪营帐时,正逢数名士兵押解俘虏进来,担心俘虏咬舌自尽,已将他的下巴摘了下来,士兵们将五花大绑的俘虏丢在地上,依令退了下去。
帐内还有姜智几名属下,姜伟大半都认识,有一人是国学一期的同学,名叫田光,后来数次到国学进修,专门研究宗教和哲学。有人来到俘虏面前,用友老族语言沟通一会,俘虏变得安静下来,并郑重地点了点头。
此人见状,朝姜智道:“这人同意不自杀,我刚才跟他谈过,他答应跟我们好好谈谈,可以给他接上下巴。”
姜智挥挥手,一位亲卫上前,为俘虏接上下巴,为防不测,站在俘虏的身后。姜智道:“凌辰,我问你翻译。问他的名字和在部落里的身份。”
凌辰就是方才与俘虏交谈之人,语言能力出众,学习友老族语言只有两个月,已能流利地与友老人沟通。凌辰翻译过去,又翻译回来道:“此人名叫巴特,是友老族长的七儿子。”
姜智道:“我们来此与光明教的目的不同,我们是大齐人,与友老族并没有仇恨,我们此次前来是因为国教长老预言,我教在此地的神迹入口会有危险,让我们过来协助防守,不让其他人接触其中秘密。”
“你们怎会知道这个秘密?”巴特虽然英勇善战,但与姜智这等情报司高手打交道,显得十分稚嫩,一下子被套出话来。
姜智笑道:“世界上真正的宗教,无论有多少名义,实际上只有两类,一种宗教存世的目的,是为了保守秘密;而另一种宗教恰好相反,是为了窃取秘密。”
巴特费了很长时间消化这段话,问道:“你们既然与我们目的一致,为何与我们的敌人在一起?”
姜智答道:“光明教是汉教一个分支,并不知晓核心秘密。光明教此次领兵过来攻打你们,不是为了这个秘密,而是因为你们杀死了光明教徒。光明教徒与你们的俗世纠纷,你们自己处理,我们两不相帮。我们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只是担心你们友老族失去保护秘密的能力。”
从巴特口中,姜智大致弄清了友老族的组织结构。友老族原来占地甚大,核心区域以回栅镇为中心,往外辐射百里范围,友老人嫡系族人的职责就是看护这片核心区域。友老族千年以前非常强盛,人口最多时达到数百万。后来支系逐渐外拓,在周围建立不少小国,随着时间变迁,这些小国已经消亡,部分支系族人因为战败北迁。北方的俄人和普人,与友老人都是出自一个种群,是友老族的支系。
友老族嫡系族人,奉行不扩张政策,就如一只刺猬,不动它时相互无碍,一旦侵入他的领地,友老族就会与其相战,不死不休。友老人占据的地盘并不富足,没有多少油水,族人又不怕死,而且从不对外扩张,久而久之,附近部族和国家对友老族皆抱着不闻不问的原则。
友老人极其排外,甚至不与外族人通婚,回栅镇周边竟无一个异族人。友老族与光明教产生矛盾,起因是光明教派人来罗马境内传教,这些传教士因为护教军的存在,在北方传教十分顺利,一般部族轻易不愿招惹他们,养成了传教士自以为是的脾性。友老族身处罗马境内,距离安州很近,传教士在罗马境内传教,很快就到了回栅附近。关于友老族的古怪规矩,传教士们也都听说过,负责罗马境内教务的主教名叫罕默得,是个非常倔强的人,听传教士说在回栅附近传教一无所得,但带了数人亲自前去。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总会与传统宗教势力发生冲突,受到辱骂或者遭到驱逐是十分正常的现象。罕默得受了辱骂并不丧气,遭到驱逐就再回去,终于惹恼了当地负责传统教务的贵族雅马。雅马亲自来找罕默得,警告说如果再来,小心性命难保。对于这种威胁,罕默得曾经遇到过多次,不以为意,被驱逐后没有几天,又回来传教,这次雅马没有出面,而是派了几名精壮,找到罕默得后,并无二话,一刀砍下头来,递给罕默得的从人,说再有来传教者,就是这个下场。
光明教自从有了护教军以后,在西北横行无忌,怎受得了这个污辱?当下全体长老表决同意,大军西征友老人。当初光明教上层认为最大的阻力应是罗马人,但是没有想到友老人如此难缠,族人悍勇无畏不说,外面还有大量援军。眼看护教军损失惨重,光明教上层开始出现异议,质疑为了这一块地盘劳师动众值不值得。
友老人是个古老的种群,信奉地教。地教是西方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宗教,主神长相怪异,并非平常人类模样,身披的盔甲式样也与人类不同,有些类似相代宇航员的模样。地教认为人是神从一个名叫亚不里的地方带来的,到了这个世界以后,一群人在大地上繁育,成为人。而另一郡人则去了地下,创造了另外一个世界。友老人就是地上这群人的首领后代,负责看守一条通往地下世界的通道,若是外人进了这条通道,灾难就会降临在友老人身上,所以历代族长皆以看护这条秘道为首任。
姜述合魂前曾经去过欧洲旅游,曾经听导游介绍过友老人以及地教,参观了士兵把守的友老人旧址外围,听过许多地教的神秘传说,当初姜述认为地下世界不可能存在,但是古代宗教传说绝非空穴来风,友老人把守之处肯定隐藏着什么秘密,否则军方不可能征用友老人旧址并严加守卫。姜述在这个世界著书立传之时,想起这个友老人的事情,以友老人及地教写了一篇传记,与玛雅人的传说列为一章。
姜伟对友老人的相关记载很感兴趣,认为友老人把守的通道可能就是阴曹地府的入口,为此寻找了许多佐证,并组织一个团队想要实地考察。但是友老人位于罗马境内,罗马与大齐并不友好,姜伟来到安州停留数月,也没有想到进入友老人区域的办法。姜伟与姜智很熟,就给姜智写了一封信请求帮助。不料姜智收到书信,迅速做出反应,由何仪护卫来到安州,正想寻找借口进入友老人辖区之时,正逢光明教起兵西征,便跟随一起过来。
姜智从巴特口中掏出不少东西,见再也问不出什么,就让士兵暂时将他押下,与姜伟、何仪一起商议。姜智道:“如今已经证明友老人确实掌握一个秘密,临行以前,陛下曾言,这个秘密可能事关重大,即使发现秘道入口,也不让人随便进入,只是严守通道,等待陛下派人过来。”
何仪部下身为特种兵营将,职级尚在姜智之上,若无姜述首肯,姜智根本无权调动。姜伟对姜智所言并无怀疑,道:“陛下所著提出一个假说,认为地下存在一个庞大空间,即使不能证明是阴曹地府,其内也可能存在高级智慧生物。若是找到秘道入口,为何不能入内探险?”
姜伟道:“陛下说挖掘出其中秘密,于人类来说祸福难测,在没有把握以前,只能做些外围的侦查工作,是否进一步勘探,需要陛下会同相关人员共同商议决断。”
此时,外面又有鼓号声传来,友老人又派兵杀了上来。虽然友老人悍不畏死,但在光明军的严密防守下再一次无功而返。友老族长看看天色不早,正要退兵,只见营门突然大开,一彪兵马出营,为首一人却是典型的东方人,文士打扮,并未披甲,正是姜智统兵出阵。
族长见这些兵马杀气凛然,正在狐疑之时,只见姜智身边凌辰策马而出,行到族长前面十步左右,道:“我乃大齐人,我家上官想与族长单独交谈一番。”
族长异道:“我们与大齐并无恩怨,你们又有何事?”
凌辰从怀中取出一物,道:“我们奉国教长老之命前来,族长可以看看此物,若是有意,可以派人来兵营报信,我们约时详谈。”
族长一挥手,身后一位大汉驰马上前,接过那件物事,又拨马回去。凌辰不待族长打开物事,略一拱手,打马回阵。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419章宗教冲突4
北方罗马第三军团驻地,拉乔带兵过来合营。【←八【←八【←读【←书,。2↘3。o第三军团军团长费拉出营接着拉乔,一同到帐中议事。落座以后,费拉从怀中拿出军令,递给拉乔道:“皇帝陛下发来军令,鉴于光明护教军侵略我国,命令我们合力将敌军驱逐出境。明日拉族和塞族部落将会赶到,兵力共计十一万。”
拉乔皱眉道:“我手下兵力不足五万,贵军团还要防守各地,最多出兵五万,部落兵虽然不少,但是战斗力不强,如何能够保证必胜?”
费拉笑道:“军务部已派兵接管东南关隘,三万兵马昨日已经入营,我部下共有七万兵力,我等兵力就达十余万。约途兵力九万有余,只要部落兵赶到,我们有足够实力取胜。”
拉乔道:“光明教左军告急,右军就会赶来支援,此地已出友老人范围,失了友老人牵制,我们战力未必及得上光明军。”
费拉指着地图道:“从回珊到此地只有两条道路,此路途中有条河流,目前河水正高,只须断掉桥梁,便无路可通。除了这条路还有一条小路,大多友老人也不知道,光明军远来不识地理,如何能知道这条道路?何况此路要经过友老人禁地,友老人断然不会放他们经过。只要我们集中力量灭了左军,再回军南下,与友老人合击右军,可以一战而定。”
沉寂的罗马人突然发力,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前仆后继,向光明左军营地发起强攻,光明左军压力骤然增大。约途望着近处正在进攻的罗马正兵,又望着远方摆好进攻阵形的部落兵,脸色显得十分凝重。以九万余兵力应对二十余万罗马人,装备明显低于大齐正兵的光明军,实力明显存在不小差距。
“看来,只能向右军救援了。”约途小声说道。
正在此时,斥候急疾而来,道:“罗马人断了南方桥梁。”
约途心中一紧,暗道若是右军不能及时赶到,罗马人又狂攻不止,一旦形成突破,左军就有可能崩溃。约途道:“派人去大齐第二军求援。再在军中散出流言,说第二军主力三日后必到。”
费拉和拉乔站在高地上,观察前面的战场,见步骑配合默契,已经填平营前壕沟,再往前就是光明军营墙。此时部落兵数百骑同时上前,抛出铁勾缠在营墙木桩上,然后回马加力,顿时损毁百余米宽窄的寨墙。
罗马人看到此处形成突破,都往这边加速杀来。那边光明军士兵突然推出一些小车,车上有的装有风囊,有的装着瓷缸,士兵们手持长长的钢管,还有一些弓箭手正在准备火箭。拉乔看到这里,突然色变,道:“不好!”
拉乔说话之时,前方战场上光明教士兵已将铜管对准前方,向迅速逼近的罗马人喷出一些液体,旁边箭手立即射出火箭,只见一道道火柱霎那间喷腾而出,战场上满地浓烟,笼罩在火海里的罗马人顿时发出惊天的惨嚎。
费拉脸色苍白,拉乔气得五窍生烟,破口大骂道:“又是这可恶的火,否则我们就突入了。”
整个战场并未因为这边的惨烈而停息,战场上到处是人号马鸣的声音,激烈的白刃战已在数处同时打响。面对不断逼进的罗马人,约途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组成鸳鸯阵,七人一组,开始与敌近战。
姜述将明朝戚继光发明的阵法略加修改,现在成了散战时最实用的阵式,光明军属于大齐附庸军,汉人大阵操练得不行,但是这个只需七八人操练的小阵却异常娴熟。
若论个人武勇技艺,罗马人明显高出一筹,但在与光明军士兵搏击中,战损率明显高于对方。鸳鸯阵之所以适用范围极广,因为七人中有盾兵负责防守,有使用长兵器者、短兵器者、弓手,还有一名重武器手。
罗马士兵威力最大的是重步兵,全身覆甲,身材魁伟,一般长枪若非刺在薄弱处,根本造不成什么伤害,此时重武器手就可以发威,或是铁锤、或是铁锥,一下猛击,重步兵板甲受力变形,士兵非死即伤。
战场十分激烈,几乎所有预备兵都冲了上去,拉乔看着下面血流成河的战场,忧心忡忡地说道:“费拉将军,光明军只是大齐的附庸,我看战斗力未必在我军之下,大齐正兵战斗力应该更强。”
费拉脸色十分难看,原本以为轻松可以结束的战斗,如今不得不进入短刃肉搏阶段,此战不管胜负,士兵损折肯定让人难以承受。不时出现的喷火兵,更像是收割生命的死亡镰刀,所到之处,士兵以百计的死亡。
拉乔抬头看着天色,时已近午,这是接连激战的第二天上午。一个白天,一个晚上,马上又是一个半天,光明军虽然处于下风,但是这些信众仍在奋力拼搏。拉乔长叹一声,道:“宗教的力量太邪恶了。”
约途的亲卫也冲了上去,身边只剩下号令兵,约途环视四周战场,摇了摇头,估计还能支持一个时辰,若是援军到时还未赶到,营地将会形成突破,那时罗马人以多击少,逐一分割歼灭,大败将不可避免。
就在这时,只听嘹亮的号角声响起,正在苦苦支撑的光明军士兵,望着西方欲行欲近的大旗,不由欢呼雀跃,士气高涨。罗马士兵则脸色紧张,一些部落兵见敌人援军抵达,悄悄地移到战场东侧。
观战的拉乔和费拉此时脸色大变,费拉面露不可置信之色,道:“不可能,友老人怎会让光明军通过禁地?”
拉乔望着紧随在后的另一面战旗,叹道:“友老人和光明军言和了,我们现在只能撤退。”
费拉突然脸色大变,道:“南面大路河水隔断,退到那里?”
拉乔指着费拉,气得脸色通红,道:“你……你怎能不留退路?”
罗马人听到军令,都迅速退回军营。经过近三十个小时激烈厮杀,罗马人减员近十万,军营显得空荡荡的。同样光明左军也损失惨重,九万余兵马只余不到三万。
光明护教军两军汇合,兵力共有十万余,友老人部族士兵七万余,实力已经完全扭转,罗马人反而被围。此战光明军打扫战场,尚余十万余套兵甲,在姜智协调下,光明军送给友老人五万套战甲,双方正式握手言和。
罗马城中心略微偏北的皇宫正殿内,内侍塞时亚此时弓着身子,大气也不敢出。午后,东部战区的战报传来,第三军团和东部战区主力大败,逃归者十未有一。塞时亚平时随在皇帝左右,知道很多外界不知道的秘密,听说这个消息以后,不由疑惑不解,难道现在的罗马人已经不济事了?当初他的部族三千余精壮,被五百罗马兵杀得落花流水,难道罗马兵将都生了病,拿不动刀枪了?
皇帝生气的时候,千万不要主动上前,就是说句安慰的话也不行,这是塞时亚总结出来的经验。塞时亚不识字,但是很会说话,而且十分聪明,很快就能弄清一个人的嗜好,所以他晋升得很快,现在是皇帝身边为数不多的近身内侍。与他一起进宫的许多内侍已经死了,塞时亚总结出一个原因,这些人的死因有个共性,在不合适的时候说了不合适的话。塞时亚虽然很会说,但话十分少,手脚勤快,也许这就是他活到现在而且得到重用的最大原因。
第一军团、第二军团败给了西班牙,第三军团败给了光明教,罗马这是怎么了?皇帝越想越烦,挥了挥手,让内侍下去,他需要好好静一下,考虑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手中的王牌部队接连失败。
塞时亚此时满头大汗,方才他从皇帝眼神里发现了愤怒的火焰,按照常规,这是皇帝寻人不是的前兆。塞时亚不敢溜出去,甚至不敢挪动一下,因为那样会死得更快。幸亏今日皇帝一反常态,没有找人泄愤,塞时亚急忙随着众人一起出室,并没有做任何停留,就匆匆出宫。
塞时亚是上午当值,现在已是午时,当值时间已过,继续留在宫中,说不定随时会被召唤过去,万一应对不妥,轻则一顿毒打,重则被砍掉脑袋,这也难怪塞时亚要匆匆出宫了。
如中国太监一样,塞时亚这些内侍都是孩童时被去了势的奴隶,内侍在皇帝面前唯唯喏喏,但在外边就可以狐假虎威,只要别惹出太大的事情,皇帝一般懒得过问,所以塞时亚很有钱,比一般贵族都要富有。
塞时亚远离宫殿百步,腰杆立时直了起来,看着宫中来来往往的执事杂役冲着他行礼,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大人好!”一位身材丰满的宫女向他行完礼,匆匆向北去了,塞时亚望着这位宫女的背影,不由想起家里的妻妾,上月一位汉商送给他一件礼物,他这样的无根之人,戴上后可以如常人一样,对付家里那些妻妾,一想到她们那份害羞又满足的神情,塞时亚就感觉全身又热了起来。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420章最后一战
看着左边去年开挖的人工湖,阳光下闪烁着鳞状的光亮,水下养着金鱼,水质并不是很清澈,看不清金鱼究竟是多是少。塞时亚摇摇头,现在大齐的东西都是好的,连修个池子,养的金鱼品种,都要模仿大齐皇宫。
将到宫门时,一阵风吹过来,只觉身上一阵凉爽,看着守在宫门前的侍卫,塞时亚挺了挺腰杆,大摇大摆地上前走去。
宫门侍卫认得塞时亚,恭声问道:“大人,请出示您的执令。”
塞时亚忽然记起,方才慌忙出宫,竟然没去执事房开具出宫的执令。塞时亚身为皇帝近侍,本身就有开具执令的权力,让执事填个条子,他盖个章就可以自由出入宫门。
“走得匆忙,将这事给忘了。”塞时亚打个哈哈,转身往后走去。侍卫身份虽然很低,但是仍然不能随便得罪,宫内人际关系很复杂,谁知道这个小虾米后面藏着什么大鱼?再说,塞时亚这般小心谨慎的人,怎能公然违犯宫规?
现在执事房当事的都是些年轻人,其余皇帝亲侍要么在宫里当差,要么远远躲了出去。当值执事见塞时亚进来,连忙上前问好。塞时亚说要出宫,一名执事连忙从墙上摘下一个小牌,在小牌后面添上字。这时塞时亚看着墙上的牌子,见车驾牌子少了一些,心想上午皇帝都在宫里,是谁在用御驾?问道:“今天宫里谁出门了?”
分管车驾的执事拘谨地答道:“是菲宾斯大人吩咐的,小的没敢多问。”
菲宾斯也是皇帝近侍之一,负责皇帝出行诸事,既然是菲宾斯安排,想必是皇帝让他去接宫外某人或者送某人出宫,这在菲宾斯职责范围之内。塞时亚想到这里,打住话头,扭头又看了看,大约记了个数,然后大摇大摆地出宫。
出城只拐了一个弯,塞时亚忽然看到街角处拐来一辆御驾,好奇地望了御驾窗户一眼,临近窗户的却是一名大齐人。塞时亚想了一想,心里暗道:“菲宾斯这个老东西,也不是个安分的人。”
塞时亚摇摇头,虽然他也对金钱眼红,但看不惯这种滥用权力的行为。菲宾斯比他要得宠得多,内侍之中以菲宾斯最是炙手可热。内宫中也有不少人公器私用,身为皇帝亲侍,偶尔动用一下御驾,去为国内贵族或是汉商充一下门面,换取不菲的金银,是没本的暴利生意。不过要是认真起来,也算掌握了菲宾斯一个小小的把柄,若是把握好时机,会换一个不小的人情。
不说塞时亚回去如何折腾妻妾,再说光明护教军大败罗马人以后,不知谁提供的消息,说都灵城光明教众遭到罗马人驱逐,财产皆被抢夺,身无分文被驱出城市,景状十分凄惨。这个消息并未被证实,鉴于光明军最近大败罗马人,光明教高层认为这个消息应该属实。
消息一传出来,自信心爆满的光明军士兵一致请战。星辛虽然身为教主,但是不通军事,就来回珊与约途和大威商议。约途道:“此次光明军虽然取胜,但是士兵折损一半有余,目前左右两军合计只有九万余众。都灵在罗马腹地,一旦被截断后路,则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我认为应该返回麦加总部,动员教众参军,迅速补充士兵,抓紧训练,再做出兵打算。”
大威摇头道:“第三军团是罗马主力军团,东部战区士兵也是罗马精锐,与我军相战皆非敌手。前去都灵一路关隘不多,即使有地方兵马阻拦,也不是我军对手。我军速战速决,完全有能力在罗马主力聚集以前,退回大齐境内。再说此战损耗积蓄太多,所得又少,根本不能补充损耗,即使招募士兵,以目前财力根本无法聚众训练。都灵城虽然不大,但是十分繁华,应该尽快起兵,夺取其城中财富养军,才是长久之道。”
约途不知教中财务情况,见星辛并未否认,知道大威所言非虚,沉思片刻,道:“友老族已经宣布归附大齐,罗马人肯定不会沉默,我认为罗马近期应会宣战。到了那时,大齐主力杀上罗马境内,我军可以浑水摸鱼,攻克都灵积攒财富,再招募士兵,增强实力。”
约途虽是名将,但是政治敏感性不足,大威摇摇头,道:“以目前形势来看,大齐征服罗马只是时间问题,彼时周边只余大齐一个超级大国,边远小国和部落,与大齐相比实力相差悬殊。我军因为历史原因组建,后来征服西北诸族符合大齐利益,因此大齐默认我们护教军。一旦罗马战败,我军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再想招募士兵,无论阿州还是朝廷,皆不会批准。我军要想继续存在,要迅速抢夺一批财富,去非州南部发展,招募当地土人入伍。只要我军不在大齐境内,财政又自给自足,大齐朝廷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依我之见,我军应趁粮草充裕之时,迅速进军,抢夺都灵财富,即刻南下,穿过非州到非洲中南部发展,建立一处不在大齐境内的基地,才是我教生存长远之计。”
大威出身波斯萨珊世家豪门,眼光很毒辣,看问题十分精准,西部元帅府已经定好方略,只等光明军返回,就会撤去光明军番号,分其众于各军。星辛一生致力传教,对于治政治军可谓一窍不通,但执掌光明教多年,也非易与之辈,想了半晌,道:“我军若在非洲建立基地,就可以迁总坛过去,以后号召教众迁移过去,或可立国。”
大威连忙说道:“大齐建国以来,何时容忍异族建国?可以利用大齐的城邦制度,抢占地盘后,以建立城邦为名上报,只要城主是我光明教众,皆奉总部号令,与建国有何区别?我认为我军不宜在罗马境内逗留太长时间,若是罗马人集兵来战,我军战还是不战?战则损失力量,不战就会士气大失。何况我等与罗马人奋战,粮草士兵未动大齐分毫,战败于大齐无损,战胜于大齐有利,还是速走为好。”
星辛次日与姜智等人及友老族众人告别,带领光明左右两军,向西南行军进攻都灵。大威其余方面预测得不错,但没想到进攻都灵绝非简单之事,都灵地处罗马中部战区,罗马中部战区十分繁华,人口众多,驻军兵力最是集中,怎能任由光明军长驱直入?光明军往前厮杀,大小数十战,九万余士兵消耗大半也未到达都灵城,无奈只得引领残兵后退,兵马只余三万余。
光明军二十万大军损折惨重,但也给罗马人带来很大的麻烦,东部战区主力和第三军团主力损失惨重,最为富庶的中部战区也因为此次战事,经济受损严重,难民如潮,地方财政吃紧。
光明军严明的军纪和奋勇向前的作战精神,令罗马人又恨又怕,想起那些士兵如怪兽一般横冲直撞,奋力砍杀的景象,罗马人还是心有余悸。光明军左军擅长平原作战,以军阵正面对敌,而右军擅长山地战,左右两军配合默契,虽然最终被逼退回,却让罗马人信心大跌。
光明兵身着大齐淘汰下来的甲衣,配备朴刀、长枪、圆盾、骑弓和重武器锤或锥,虽然没有驽机、投石机和火器,但是凭借火油,也让沿途罗马守军吃尽苦头。
中部战区主力尾随在光明军后面,指挥官詹姆斯看着光明军轻松突破地方军队的阻截,不由感叹道:“怪不得第三军团折在他们手中,这些士兵配合娴熟,而且甲衣十分坚固,兵器也很锐利,确是劲敌。”
情报官利物亨道:“这些甲衣是由大片板甲制成,在大齐都是最简陋的甲衣,只配发给民兵或附庸兵。”
姜述以前到欧洲旅游时,曾经参观过诸多历史军事类博物馆,那些中世纪流传下来骑士板甲外表美观,威风十足。长山岛工坊按照姜述所绘图样试制成功,板甲光鲜威武,但是份量很重,限制人的关节挥动,虽然防御力大增,但是影响武器攻击效率。优点明显得很,除了防御出色,加工也比较简单,只要批量产出铁板,熟练铁匠很快就能锻打成型,比后期研发的鳞甲、叶甲、环甲、锁甲等省工省力,成本也低得多。
姜述最初起兵之时,青州军普通官兵所用的皆是这种板甲,因为甲衣结构需要有大块铁板,重量直接作用在人体四肢关节,负担很重,对士兵的体能和技艺都是一种考验,加上铁板对身体的磨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承受,而且穿上和脱下板甲,皆需要有人协助。
所以板甲不能整天穿在身上,为了节省体力,行军时一般都放在马背上。古代所说劫营、埋伏之所以能够能少胜多,大多是因为马不及鞍,将不及甲的缘故。因此,这种铁罐头很快就被姜述否定,自从长岛基地研究出第二代战甲鳞甲以后,板甲就被汉军淘汰,后来配发给民兵或附庸兵。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421章逼降罗马1
罗马人的重步兵所配的甲衣,与板甲类同,所以防御力强,负重很大,动作十分笨拙,故而重步兵都挑选身长力大的壮士组成。∵八∵八∵读∵书,。↗。▲o以罗马人的重步兵对上光明教的铁罐头,是一种硬碰硬的战法,光明军配有重武器,是重步兵的克星,这也是光明教与罗马人相战占据上风的最大原因。
“九月中旬,光明护教军从罗马中部战区撤回,损失惨重。自六月进军至退回,百余日克大城十一座,小城三十六座,杀敌十五万余众,劫夺金钱粮草无数。”这是史官的记录,此战也是光明军的最后一战。
光明军从罗马境内撤回,休整时期接到大齐朝廷旨意,朝廷首先肯定了光明护教军在征伐波斯萨珊和西北诸族取得的成绩,其次对此次在与罗马之战的表现提出表扬,最后明确保家卫国是朝廷的职责,护教军自此日起由国家供养,兵将享受正规军官兵的待遇,并对护教军上下进行嘉奖。
不久,约途和大威按照圣旨,带兵去周瑜兵营报到,周瑜用约途和大威为营将,将三万余护教军兵将分至第二军、第十四军、第十五军、第十六军、第十七军等五军。至此光明护教军成了历史上的一个符号。
此时,蒋钦、周泰统领部下进入开罗港,甘宁加派两万水军,在罗马港内操练娴熟。甘宁看完众军操练以后,认为有十足把握全歼罗马水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