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叛军休整一日,明日必会发起强力攻击,势力相差如此悬殊,开罗怕是固守不住。除非……”范加尔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什么,默言沉思起来。

“大人莫非想向大齐人求援?”丹里特双眼一亮,想起驻守苏伊士地区的大齐兵马。

“雇佣军既然与大齐为敌,大齐想必不会拒绝,若是大齐兵马入境,若是据地不还,也是一件极大的麻烦。”范加尔想了想,又摇头否认这个想法。

“若是不给大齐好处,大齐怎能出兵?不若划东部数座城镇予之,当成其出兵的代价。”丹里特建言道。

“划地需经尊贵的大罗马皇帝同意,我等怎能以国家土地交换?此法不妥。”范加尔担心背上卖国之名,又摇头否定道。

丹里特道:“开明的大人,据我估计不错,叛军从南方与西方起兵,大军来到开罗,城镇十有**已落入叛军手中,预计东部的坏消息很快就会传来。以落入叛军之手的城镇换取可靠的援军,保住繁荣的开罗城,对于帝国来说,未必是件坏事,我想尊贵的皇帝陛下和罗马城的诸位大人,应该不会有异议。如果大人担心皇帝陛下怪罪,我可以发动城内的贵族们,联名上书,将实情和对策一并送去罗马,将来皇帝陛下怪罪之时,我们愿与大人一道领罪。”

范加尔不由心动,道:“要划那几座城市?”

丹里特道:“大齐军队若从苏伊士地区进兵,为了保证后路,定会攻占沿途所有城镇。开罗以东又有几个城镇?我认为以开罗以东百里为界即可。”

范加尔让人取来地图,仔细琢磨一会,道:“丹里特,既然你提出这个想法,就由你联系城中贵族和官员,若大部分人没有异议,我便与你等一道,上书给敬爱的皇帝陛下。我想仁慈而伟大的皇帝陛下,为了让开罗城数十万子民免受兵灾,定然会认同我们的想法。”

事情紧急,丹里特即刻回城,联系贵族与官员一共聚议。与会者城中皆有生意房宅,皆说此法可行,于是一同具名上书。众人先将上书送到范加尔处,范加尔看完上书,道:“我们一同去埃及王处,请埃及王一同具名。”

众人簇拥着范加尔一同去王宫,埃及王正在焦虑不安,听闻众人所言可解目前之忧,自然不会拒绝,立刻盖上王印。范加尔道:“尊敬的埃及王,所谓救兵如救火,若等罗马传来命令,城池早被叛军攻破。请埃及王在上书送达罗马的同时,派出使者去苏伊士地区,向大齐兵马求援。”

埃及王环视一下众人,道:“丹里特,在众人之中,你的嘴巴最巧,见识最广,这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待会你拿着我的手令和埃及行省的公文,立即从水路去苏伊士,请大齐兵马前来,解救开罗城的诸多百姓。”

待丹里特匆匆走后,埃及王留下范加尔等众商议,范加尔道:“近年努比亚、利比亚、苏丹等诸族相互勾连,与伟大的大罗马帝国为敌,数次被我们骁勇的战士击败,伟大的皇帝陛下仁慈,饶恕叛军头领们死罪,甚至还封了他们官职。这番大齐兵马来援,我们乘势击之,兼并其土地户口,攻破他们的老巢,俘虏其妻女族人,如同希伯里人那样散居域内,以绝后患。”

范加尔话音未落,士兵来报,道:“叛军开始集结兵力,搬取攻城器械于城外。”

范加尔告辞埃及王,急忙来到城墙上观看,只见叛军军营内鼓号齐鸣,叛军开始集合,原本不懂战阵的叛军召集排成军队,有章有法地依序出营。

开罗城池较大,诸族合兵攻城,主力全部涌到城下,只听一声令下,黑人如同黑潮一样涌上前来。叛军之中不少擅长攀援者,虽然身披甲衣,但是十分灵活,就算攻城器械简陋,战术十分简单,但对人员不多士气低迷的开罗守军来讲,压力也骤然大增。

箭矢滚石擂木,顿时击将下来,城墙下攀城而上的士兵,顿时血肉狼藉。这种高强度攻城持续时间不长,耗费不少守军的器械,开罗城已是十分危险。

两万余守兵不少是未经战事的新兵,被叛军箭矢射杀不少,其余兵马分散在长长的城墙上,人员显得十分紧张,开罗城中百姓忧心身家性命,也鼎力上城协守,这才堪堪抵挡住叛军的这次攻击。

作为历史上辉煌的埃及王城,开罗数次遭受战事,但是蒙受损失较小,这座古老的城市本身代表了历史沿袭的埃及王权归属,是埃及的统治象征,同时也代表着罗马帝国的威信。

此时城内守军人心动荡,顶住这波进攻,守军心理则会占据优势,但是叛军已经取得优势,一旦叛军形成突破,整个防守局势将会迅速崩盘。在凶残的叛军面前,破城后的城市将会是一场血风腥风,因此只有背城固守待援,才是目前守军唯一的选择。

叛军选择了一个极好的时机,罗马军队主力分为三拨,一拨在北方防备日尔曼人,一拨在东部防备大齐军队,另一拨已经西下,准备进攻不听话的西班牙人。要应付十五六万带甲叛军,少数兵力根本无济于事,要想战胜叛军,至少需要十万正兵出战,无论征用那拨主力,都会影响罗马战略大局,除非动用保卫罗马城的近卫军,否则无论动用那支主力部队,都可能出现不可预料之事,何况调集部队需要时间。此时陆路要害苏伊士已被大齐占据,水路又远隔地中海,这次来势凶猛的攻势如同击在罗马人七寸之上。

更糟糕的是,无论出于尊严还是战略要求,罗马还不能放弃埃及,埃及一旦被叛军攻占,大齐便可能通过租借土地等形式,在地中海南海岸建设军港,地中海便不再是罗马的内海,漫长的海岸线处处皆是防守的薄弱点。

开罗城外强敌猛攻,城内人心飘摇,饶是埃及王侍卫军和罗马水军多是惯战之士,又有坚城之利,但因兵力悬殊,有些难为无米之炊的味道。更大的忧患来自内部,虽然罗马水军为保卫开罗浴血奋战,但是城中的埃及贵族,出于身家性命考虑,未必与罗马将士一心一意。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388章谋夺埃及2

随着时间推移,城中悄悄发生着一些诡异的变化,抛开寻常百姓不说,贵族们眼看局势不好,开始秘密串联,虽然不敢公开与叛军勾结,但私底下却通过各种渠道,与叛军首领开始秘密接触。

战前罗马人强行征集各种物资,让埃及贵族们蒙受了巨大损失,又因守军人数不足,强令各家护卫上城,最后强征青壮劳役协守,诸事积累早已形成不小的矛盾。并非所有人都顾全大局,在外敌格外强大时,顾忌身家性命的贵族最容易成为墙头草。

罗马人以传播谣言为名,处理了一些行止可疑之人,其中包括数名埃及贵族,如此难免激化了他们与贵族们的矛盾,但在生死存亡之际,罗马人对于细节已经无暇顾及。在叛军一波强于一波的攻势下,守城的罗马人损失几乎达到一半,城墙防守已是捉襟见肘,怎有精力监视城中贵族?

范加尔趁叛军午时息战的时间,思虑此次战事,心头更加不安,心思一会,下令道:“召集城中贵族首领议事,违令者合家斩首。”

亲卫还未下城传令,只听东北方向传来一阵鼓号争鸣之声,继而数道烟柱袅袅而起。随即一位浑身伤痕累累的骑士急奔而来,道:“轮替东门的埃及贵族率部突然叛乱,杀死督守城门的水军官兵夺门献敌。待卫军大量官兵战死,副统领下令点火焚烧城楼阻敌。。”

虽有火焰阻挡,加上烟雾笼罩,仍有潮流一样涌动的叛军士兵冒死从门洞突入,看到胜利已经近前,努比亚人和利比亚人不由大声欢呼,虽然其间死者无数,但是仍有大批黑人进城,沿着铺满尸体的大路往里冲击。

罗马人最后一支预备队终于堵了上来,凭着一腔热血,将涌入城中的叛军断成两截。这些冒死入城的黑人,身上着甲,武器锐利,面对这支突然涌出的生力军,并未如同以前那样各自为战,而是排出圆形阵,以守为主,掩护战友从城门中继续进入。

排好军阵的黑人前锋,竟然凭借圆阵之威,挡住了一向自信的罗马正兵,随后在随军进城的汉人校尉指挥下,组成由盾兵、长枪兵和弓兵的立体攻击阵形,罗马人的损失迅速增加,被压制着步步后退。

老天并没有眷顾罗马英勇的战士,东门危险还没有排除,西城门又因内应献门失陷。传令兵冲近南城墙,对着正在城墙上指挥作战的范加尔大喊道:“努比亚人从东门攻入城中,利比亚人攻陷西门。”

在无数惊慌失措的喊叫声中,尤自坚持战斗的埃及士兵已经动摇,他们绝望地丢下武器,不顾罗马督战队的砍杀,纷纷逃离自己的防区。

“大人,暂且退到军港吧。”忠诚的罗马卫兵在旁急促的催促。

范加尔内心有些不甘,但埃及人既然不能信任,只凭数千罗马残部,就算他们甲坚刀锐,面对数十倍的敌军,终究只是血肉之躯,此时浴血奋战的意义,只是为战友争取撤退的时间而已。

从城墙上环顾全城,叛军如同决堤的洪水沿着开罗的大道,凶猛快速地在城中蔓延开来,饱受埃及人和罗马人欺凌的努比亚人和利比亚人,开始了疯狂的复仇。

“全军退往军港。”范加尔十分盼望大齐战旗从东方闪现,他遥望空寂的东方一会,不甘地下令道。

与埃及的炎热相对,洛阳正值温度适宜的春季,树木刚刚抽出新芽,触目皆是欣欣向荣的嫩绿。姜述看着从西方传回的战报,对数位重臣道:“水利司经过实际测量,已经形成详细的施工方案,埃及奴暂且不要拍卖,皆发至苏伊士地区修筑运河。”

国渊立起身来,道:“喏,只是埃及刚经战乱,城镇农田破坏甚是厉害,黑人又不习耕种,埃及人皆贬为奴,粮草诸物严重不足,须从南三州征运。”

姜述道:“近年国内实行精耕,内州皆有余粮,南三州粮食盈余更大,前番还卖给安息一些陈粮,阿州、南州两地余粮足矣。陆路道路不平,由甘宁部水军征调商船负责运输。”

郭嘉道:“努比亚、利比亚不是小族,部下皆习战阵,又配以制式兵甲,后期或有后患。”

姜述道:“让努比亚、利比亚上表称臣,以为附庸,不予立国,效索马胡故例,授努比亚、利比亚大头领为郎将,授诸小族首族为校尉,分南三州良田给其部落军属。诸头领心忧罗马报复,估计他们不敢不从。”

郭嘉道:“前番兼并红海诸族,罗马人已有敌意,如果公然占据埃及,罗马人是否会与我国开战?”

姜述道:“努比亚人、利比亚人的胜利,足以让日尔曼这些部族信心大振,罗马将迎来叛乱的高峰。从黑人手中接管埃及,又非我国公然侵占,罗马人四处峰火之时,不敢在此时与我国宣战。贵州、阿州已经安定,十万建设兵团已经到位,还有近百万汉人迁去,除了驻守阿州的五十余万精锐汉卒,还有大量后备兵源,我们现在不怕与任何国家交战。”

西部元帅府,关羽将军令放在案几上,对周瑜、姜维说道:“陛下已经做好与罗马交战的准备。”

要依常人看来,大齐留下残破的波斯萨珊,就是避免与罗马对立,但是时也势也,相隔不足数年,各国情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安息王十分精明,明晓大齐的实力以后,已经息了与大齐为敌的念想,神鸟机构与情报司通力合作,经过周密策划,以古帛遗书让安息王族认为祖先是出关赴西胡的老子之后,安息国内宗教文化经济皆向大齐看清,若是安息王继续执政,安息国十年之内就会全部汉化,逐渐成为大齐的附庸。波斯萨珊国历经大战,经济几乎崩溃,若非大齐当时顾虑因拓展太快后方不稳,早已难保国祀。罗马在地中海商社的操作下,不仅获得大量贸易顺差,而且成功挑拨诸族与罗马人的对立,致使罗马内忧外患,无暇顾及边远之地,甚至埃及短期都难以恢复。

若是大齐宣布努比亚、利比亚两族归附,埃及全境已经并入大齐疆界,更会鼓舞罗马境内敌立诸族的士气,从而牵扯大量罗马正兵。如此恶性循环之下,罗马根本无力与大齐交战,威慑力下降,附庸部落也会阴奉阳违,罗马将会实力大降。罗马正兵是绝对的劲旅,无论器械装备还是士兵素质,明显优于波斯萨珊、安息两**队,但与大齐正兵比较,无论正规军数量还是官兵装备、器械、战斗力,罗马帝国皆处于下风。从两国国内形势来看,大齐近年不断拓展,但是步步为营,根据国力规划军事行动,后方十分稳定。而罗马恰恰相反,尾大不掉的地方势力、境内想要自立的诸族、北方虎视眈眈的日尔曼人,对罗马后方形成强大压力。

“陛下当初担心罗马、波斯萨珊、安息三国形成同盟,刻意加强与安息的同盟关系,未想到地中海商社竟然能有如此大能量,不仅促使罗马后方不稳,还间接操纵罗马经济,一旦罗马与我朝对立,罗马经济将会遭到毁灭性打击,物资极度匮乏。陛下认为即使夺了埃及,罗马帝国君臣也不敢宣战。”周瑜说到这里,稍顿一下,又接着说道:“罗马帝国实力强大,周边诸国无人能敌,这是数年以前的事实,无论是神鸟机构还是情报司,都认为罗马是唯一可能战胜大齐的国家,就算陛下本身也是如此认为。未想到罗马帝国内部如此糟糕,真是始料未及,不过对我咱们是件好事。”

关羽表情却很凝重,起身盯着室内悬挂的地图,道:“我军宣布占据埃及,与以前兼并红海地区,性质截然不同。埃及虽是一个国家,同时也是罗马帝国一个行省,我军侵占了罗马固有利益,罗马君臣不会善罢干休,即便明里不敢翻脸,暗里也会有种种手段应对,我等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波斯萨珊与我国与夺地杀王之仇,因势弱无奈委屈求全,若是罗马人主动结盟,波斯萨珊人必会趁机结连,成为罗马人的忠实附庸。罗马想要与我朝一战,就要清除后患,设法安抚日尔曼、西班牙等敌对族群,后方稳固之时,便是起兵与我朝相战之时。”

姜维道:“波斯萨珊虽然失去大片国土,但现在占据之地人口不少,又多产粮良田,实力恢复很快,不若现在寻个借口,先灭了波斯萨珊再说。”

关羽摇头道:“我等所虑之事,陛下怎会想不到?我认为此次战事陛下碍于四国和议,担心辱及大国名誉,不想明里参与。目前形势不宜再留下波斯萨珊,陛下必会鼓动安息寻隙进兵,若是罗马参战,我朝再以援助安息为名,出兵便占了大义。”

其实姜述来自现代,对盟约看得不是很重,此次让西部元帅府兼并埃及,而未让诸军攻打波斯萨珊,是因为区域拓展太快,边境线很长,用于防守的兵力太多,兵马分散,一旦罗马宣战,兵力不足将是极大的制约。安息垂诞波斯萨珊这块肥肉,若能得到大齐承诺,必然出兵与战。大齐兼并红海这一争议区域,已让罗马脸上无光,兼并埃及又给了罗马一记响亮的耳光,倘若再让安息撕毁四国和议,罗马脸面丧尽,定然忍耐不住。大齐实力太强,对大齐宣战要犹豫再三,但是安息在罗马看来,只是一个弱国,一旦波斯萨珊告急,罗马定会出兵援救。如此一来,主战场将从地中海中周边区域转移到波斯萨珊境内,此地距离大齐本地比埃及要近得多。如此一来,安息就变成主战国,只能与大齐共同进退。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389章罗马内乱1

“陛下让埃及奴全力修筑苏伊士运河,又大力拓展水军,便是想取得地中海制海权。苏伊士运河不通,我军在埃及只能被动挨打。现在陛下与文和、奉孝力排众议,矢志支持开挖苏伊士运河,是在布局日后与罗马相战。”关羽徐徐说完,接着话锋一转,道:“我已报请陛下批准,在开罗建立西南行营,以公谨为主将,辖下文钦、赵云、马超三部兵马及新附诸军。罗马一端宣战,埃及将会遭遇强力进攻,彼军有水军策应,攻防十分主动。水军器械司在开罗港造船,耗费时日定然不短,未必能来得及,我军无水军支援,只能以守为主。战事一起,麦加距离前线太远,指挥诸军效率太低,诸军各自为战,容易被罗马趁隙而入。公谨文武全才,因此托以重任,文仲若深沉有度,赵子龙胆略过人,皆可独当一面,唯有马孟起性情急燥,易中敌军激将之计,公谨推荐一人为孟起军师,免为敌军所乘。”

说完,关羽从几上文案取出一份公文,递给周瑜,道:“陛下决定在埃及境内建立非州,任命陆逊为非州刺史,夏侯淳部转为非州兵曹辖下,夏侯淳改任非州兵曹。陆伯言是公谨师弟,在陛下左右多年,其才可担大用,治理非州一地,才能游刃有余。夏侯元让为世之名将,陛下以公谨负责全局,伯言、元让、子龙、仲若、孟起为辅,迁兴霸部水军总部于埃及东岸辟风港,又任命廖立、马冯、顾天、牵迎、步先、逢律、郭议为七郡太守,诸人皆各州地方官员绩考优异者,大多是国学弟子,皆通军事谋略,此番调任非州七郡,也是为了日后与罗马相战布局。”

周瑜起身接令,道:“必不负陛下与将军所托,孟起军师需要资历老,又让孟起心服之人,请将军上书,调广陵太守陈登担任此职。”

关羽抚掌大笑,道:“元龙跟随陛下日久,资历深厚,又善计谋,为绝佳人选。上次陛下欲调其担任阿州刺史,因其父陈病故相辞。我立即上书,请陛下夺复启用。”

关羽又对姜维道:“公谨西赴开罗,由伯约兼任西部元帅府军师,公明兼任长吏。此次陛下布局,格局很大,一旦成功,将是绝无仅有的霸业,还望诸公鼎力相助。”

诸将一齐起身应命,关羽又道:“国学弟子分配至诸军者,不要以为年轻资历不足而不敢重用,一旦证实能力出众,可以大胆启用,不用让干练之才苦熬资历。这批不断茁壮成长的力量,日后将是各军的鼎梁之柱。”

数月,大齐布局已经完成。姜述与群臣集议,决定发出国书,宣布努比亚人、利比亚人归附大齐,埃及全境成为大齐新州,定名非州。

罗马境内顿时掀起轩然大波,每日请命宣战的官员兵将至少有百余人,热血的贵族子弟直接找到长老院,请求国家宣战,长老院专门召开会议,请康茂德与会回答相关问题。

康茂德面对七嘴八舌的指责,清了清嗓门,说:“前番大齐兼并红海地区,朝中有人要求与大齐宣战,认为我们罗马帝国定可一战而胜之。现在大齐接纳叛军,占了埃及全境,大家认为大齐侵犯了我们罗马人的利益,大罗马帝国若不夺回埃及,就会大失脸面。大家可知道大齐国力如何?兵力如何?经济如何?这些大家不太明白的事情,我曾派人去东方详细打探过,大齐十四内州人口共计六千万之众,征服身毒、贵霜、波斯萨珊以后,人口增加近两千万,人口总数比罗马帝国多一倍以上。大齐正规野战兵团兵力上百万,地方兵力上百万,水军四十余万,非常规性二级军团和民兵不计其数。我国兵力合计总共四百万,正兵不足百万,其余部队多数来自附庸国和附庸部落,装备战斗力根本无法与大齐正规军相提并论。大齐去年岁入三亿五千万金,罗马帝国不足二千万金。大齐皇帝威信至高,国内十分稳定,立国以来境内很少发生过大规模叛乱,统治核心四周无强国威胁。我国国内不稳,外有宿敌日尔曼人,内有西班牙人、不列颠人、高卢人叛乱不断。在此情况下,我国与大齐宣战,胜算能有多少?帝国默认大齐夺取红海地区,之所以忍辱负重,就是想集中力量消除境内叛乱,集中合国之力与大齐决战。这个计划实施不久,努比亚人、利比亚人相继叛乱,数十部落响应,埃及全境失陷。我军主力一军团驻守北方要塞,防备日尔曼人南下,二军团奉令前往西班牙平乱,战局并不理想;驻守东部的三军团防守要塞,防备大齐阿州兵马西进,不敢轻易动用;帝国三大主力军团均不可轻动,南部战区主力在埃及损失惨重,残部只有万余撤回北海岸,西部、中部、北部、东部四大战区可用之兵不过十余万。十余万大军在水军配合下,完全可以消灭努比亚和利比亚人,收复埃及只是时间问题。如今两族已经归附大齐,以大齐人的行事风格,此时主力军团必已到达埃及境内,我军起军与十五万叛军和大齐数支主力军团作战,我军胜算又有多少?”

巴塞罗那城,西班牙人大头领托马斯正在四处巡视,在周边担任护卫任务的是大齐派来的小分队,这是一支主要由匈奴人和贵霜人组成的骑兵,行进之时排成整齐的军阵,身上皆着黑色甲胄,手中持着骑枪,马上横置朴刀,为首者是十余名面容冷酷的汉人,行进之时露出一股肃杀之气,沿途军民不由自主生出敬畏之意。

西班牙人此次叛乱,得到了地中海商社的大力支持,不仅获得大量甲衣武器,还有大批粮草物资,得以顺利攻克西班牙行省内数座大城。在罗马主力赶到以前,在汉人建议下,西班牙人果断放弃其余城市,决定以坚固的巴塞罗那城为堡垒与罗马人周旋,城内各种物资储备十分充足。西班牙是个大族,在托马斯号召下,各地青壮纷纷赶来,虽然每天增加大量开支,但是后备兵源充足。

罗马人围城已达十四天,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没有组织激烈的强攻,甚至没有表现出全力以赴的迹象,只是动用仆从军进行频繁的试探进攻,更多时候则是征用民夫,挖掘壕沟和坑洞。

由大齐小分队训练的两万余众精锐是守城的主力,城内还有三万壮丁正在加紧训练,一旦这批壮丁训练成军,守军至少可以达到五万人规模,借助坚固的城防,足以抵挡罗马十万精锐的进攻。城外罗马兵马至少十五万,但有一半是仆从军,战斗力根本不能与罗马正兵相比,从双方战斗力计算,西班牙人出城野战肯定不是对手,但是凭借坚城防守并不处于下风。

罗马人的土木作业,引起大齐小分队统领姜现的注意。汉人自从春秋战国时期,由实践总结出的兵法,在汉末数年内战中得到进一步验证,身为姜述族人的姜现,曾经学过姜家家传兵法,又是国学一期弟子,姜述成立青州军之初便已入伍,深通兵法韬略,而且很有实战经验。姜现判断罗马人进行土木作业的目的,是要搭建一个用巨木支撑的大型地下工程,然后烧毁作为支撑的巨木而使城墙坍塌。这些战术姜家兵书有过论述,姜现也知道破解之法,马上让托马斯征用青壮从城内挖掘地道,贯通罗马人挖掘的坑道,然后引水而灌之。此法果然有效,罗马人费心费力挖掘多日的地下工程遭到严重破坏,还损失了正在坑道作业的数千军民。

艾搏拉是西班牙人,跟随部落首领来到巴塞罗那,支持这场决定民族命运的崛起之战,因为训练刻苦被升为百夫长,又偶然发现了一名罗马奸细,挖出一个情报体系,因功升为千夫长。千夫长权力与罗马军队联队长相似,麾下虽然皆是新兵,甲衣不全,只是配置长枪、马刀、弓箭诸物,远远不如大齐民兵的装备,但并未影响他们保卫巴塞罗那的决心。

这些西班牙士兵只有一队弓手配有兵甲,是大齐国内淘汰下来的旧物,缨盔是标准的东方式样。弓手身着黑色网状半身甲,身后配有箭囊,腰间悬挂大齐定制刀剑。面对陌生的攻杀场面,这些新兵略微显得紧张,此时站在靠近城墙的空地上,排队领取统一配发的军粮和肉汤,随时准备支援城头。

空中不时响起吱吱的涩响,这是城外罗马人正在发射石弹,多数落在城中某处建筑物上,砸到简陋的民房,便会溅起一阵烟尘,偶尔也有居民被击中,城中断断续续响起居民的惨号声。

这种打击断断续续,对于偌大的巴塞罗那,实际造成的破坏有限,但因为其造成的结果可见可闻,令城中百姓惶恐不安。一枚硕大石弹突然落在一队新兵之中,打翻三四位新兵,巨大的惯性顿时碾压出一条血路,看着还未死透的战友发出痛苦的"shenyin",艾搏拉内心也不免有些惊慌,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按照教练所授常识,命令部下清理现场,将伤者急送到军医处救治,死者抬到后城掩埋,一半部下暂且撤到安全区域,另一半排成散阵。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390章罗马内乱2

城头上突然响起鼓号之声,通告守军敌人已经发起进攻。艾搏拉抬头看着城墙上的旗语,迅速集合全队,道:“排成两队,依序上墙,注意敌军弓箭,没有甲衣者躲在城垛后面。”

新兵们先是一阵骚乱,但在百夫长喝止之下,很快安静下来,大家排成队列上墙,弓着腰向两侧分散,到达预定位置。艾搏拉观察罗马人距离城墙还远,下令道:“贴近城墙蹲下,准备好标枪、弓箭,等待军令!”

最先逼近城墙的不是罗马正兵,而是罗马帝国北方的附庸部落的骑兵,从衣着和熟练的马技来看是一支游牧部落。艾搏拉知道这些骑兵并非攻城主力,而是打前哨的弓手,喝道:“注意隐蔽身形,待敌军第一波弓箭完毕,立即投掷标枪。”

游牧骑兵小队行至六十步之时,排成横阵,迅速射出一阵箭雨,所幸守军皆有所防备,伤者很少。还有数队骑兵猛然上前,纵马越过一排壕沟,用大斧开始猛劈城下埋设的木桩。

艾搏拉急忙下令,道:“全部都有,瞄准近前敌军,发射!”

这些骑兵有手盾者可以挡住弓箭,但却挡不住势大力沉的标枪,数百标枪集中发射,威力很大。城下顿时响起阵阵凄厉的惨嚎声,攻城兵马一下子损伤数十众。

一名罗马将领大声呼喝下令,刚刚赶到的步兵一半举着大片木排掩护,另外一半步兵推着冲车和云梯,沿途开始清理道路,迅速逼近城墙。

艾搏拉知道在步兵攻上城头以前,最有伤害力的是数十步开外的骑弓手,见这些弓手开始拉弓搭箭,呼喝道:“注意弓箭,再投一轮标枪!”

投掷标枪需要一段助跑,在这期间,敌军弓箭漫射过来,顿时伤了十余名没有甲衣防护的守兵,但因罗马人以低攻高,距离又远,射在身上创口不深。后面民夫弓腰上前,将伤者或扶或抬,很快送到城下。

第二轮标枪大部分击中敌军木,部分标枪穿透木排,击伤木排后面的敌军。鲜血和惨呼声同样影响着攻城的罗马人,只听木下不断传来罗马军官的呼喝声,告诉士兵们要勇敢向前,这些步兵大多是附近城池的辅兵,基本都是农民出身,战技虽然尚可,士气却不高涨。军官大声斥责之下,攻城步兵的速度虽然放缓,但是依然坚定地前进,在第一道防线前停下,在木排掩护下开始埋填壕沟。

用粘土垒成的了望台上,第二军团军团长本脸色凝重,望着守御有道的守兵,将负责情报的副将召到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