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宁国师-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衍学,而儒家也能更好的传扬天下!”
  殷太后听完很是震惊,她没想到,董策居然有这等奇谋,难道他真是无欲无求?大公无私?否则为何会帮助要禁止他传播衍学的儒士啊?
  而殷太后也同时从董策的话中知道科举的利弊,不可否认,这个提议很是诱人,特别是当今,官场之人皆士族选拔,也就导致,他们忠心士族,而非朝廷,皇室!
  可是一旦开办科举,便是为全天下的有才之士大开方便之门,最重要的还是天子门生!得到天子的认可,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激涕零的为天子办事?
  当然,作为女人,而且还是掌握天下大权的女人,她想的可不仅限于此啊,她现在脑海中还在向着董策那句“不论出生,只要他是人!”这不就再说,女人也能靠科举,从而通过科举当官!
  这一刻,殷太后就像是饥渴的狐狸,看到了一头兔子撞到她嘴前,是吃,还是不吃?
  “有趣!”殷太后考虑了良久,最后居然只是说了这一句罢了。
  但她岂能瞒得住董策啊,太后这般做,不过是想让董策以为,他的提议仅限于有趣而已,不能当作事实,从而,也提醒董策别把屁股翘上天了,这主意虽然是你出的,可施不施行的决定权则在我这里!
  董策的猜测没有错,殷太后在说完有趣后,便略一沉思,既而道:“然后呢?可否能再详细的解释这科举之道?”
  董策微微一笑,道:“这是自然!”


第三百三十章 诱惑
  衍学的传播还在继续,太学院的儒士们眼看无法阻止,便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朝廷。
  可是朝廷迟迟不管,这让他们异常的心寒。
  然而就在他们感觉心情如这十二月的天气时,朝廷忽然召集几位大臣与大儒,开始围绕着一件事辩论起来!
  这件事很奇妙,不过是科考而已,但是真的大过天啊!
  大臣们没想到,太后召见他们居然是为了这事,疯了,真的疯了,你这样做,让我等子孙地位怎么办?
  在场的大臣那个不是人精啊,一眼便看出这科举的害处,于是个个连连摇头,并不赞同。
  可是大儒们不一样啊,连一个刚刚冒出头的新学派都想打压的家伙,对于被儒学的影响有多大那是不言而喻的,几个老顽固立即如从寒冬腊月飞身到了春天里,满脸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科举对儒学的发展有多大,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样传扬儒学的好事,为何不做?
  实际上,虽然他们也是士族,但是,因为他们的儒学是代代相传,在这上面有着绝对的优势,也就是说,科举一旦展开,那第一批的天子门生,绝对是他们的后人!
  至于是忠于士族,还是忠于朝廷,用儒士而言,自然是后者,只有那些肚子里没有墨水的家伙,才会怕科举!
  “太后,老臣居然此议可行,如今地方官府能人极少,甚至过于**,导致黎民陷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弄的民不聊生,哀声再造,可若开启科举,又朝廷选拔人才,放到地方为官,必能减少贪官,对民,对朝廷,对天下都是有莫大的益处啊!”
  “太后,臣反对!科举虽然能选拔人才,为朝廷所用,但会让地方上的士族心生反感,他们必定恐惧丢失官位,从而引发叛乱啊!太后,请三思!”
  “臣有异议,难道就因为地方士族,而放弃选拔天下人杰?荒谬,反而,任由地方士族如此发展下去,势必会有所壮大,危害朝廷,危害天下啊!”
  “臣等复议……”
  一帮老臣大儒在殿中开始了争论,让太后有些头疼,可更头疼的还是已经得知消息,却好似与自己无关的皇帝啊!
  “可恶,为何如此大的事情,却要避开朕?”黄瑾愤怒道。
  丁常侍看着黄瑾郁闷的表情,苦笑一声道:“科举对于陛下是只有利,而无害,陛下又何苦生怒呢。”
  “朕岂会不知,科举一旦开启,天下人才必将皆为朕所用,可是,朕就是怕太后她……横插一脚啊!”
  黄瑾的顾虑不是没有的,因为这件事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一旦事成,必将被天下所有才子所歌颂,千古留名还能跑了!
  所以,黄瑾很像他来执行这一切,这样他才能名正言顺的成为天下才子的拥护者,但若让太后置办一切,然后再让他上,这算什么?
  天下有才之士虽然成了天子门生,可是他们最终应该感谢的人是谁?太后啊!而不是他这个皇帝!因为一切都是太后下旨执行的,与他这个皇帝没有任何关系,他不过是捡现成而已!
  “不行,绝不可让太后开办科举,这件事,只能有朕来做!”黄瑾有些阴沉的道。
  丁老吓了一跳,赶紧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黄瑾知道,丁老是在告诉他,他羽翼没有丰满,现在就和太后做对,下场肯定会很惨!
  可是他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如此大的功绩,被太后得到,那样,他更无法在朝堂上抬起头了。
  朕算什么?
  每一次上朝,黄瑾心里都在默念这句话,别看太后只是垂帘听政,可人家汇报时,面对的是他,报的,却是给他旁边的太后听的!
  “听闻,这件事是董策所提!”黄瑾忽然说了这一句。
  丁老大惊,皱眉道:“陛下怎知?莫非您……”
  黄瑾挥挥手,道:“丁常侍不用担心,朕没有怀疑过你,只是他们也不敢违逆朕,希望丁常侍不要怪罪。”
  丁老心中是苦笑无比,他知道,黄瑾或许真的开始怀疑他的用心了,因为他一直叫黄瑾忍耐,说了不知多少句:“时机未到!”
  久而久之,黄瑾岂能不怀疑他的用心,可他真是为了黄瑾着想了,否则他有更多的办法,让黄瑾一辈子也拿不到权力!
  “的确,此法是太后请教了董议郎!”丁老点头道。
  “果然!”黄瑾却没有愤怒,反而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道:“丁老上次回来,便在朕面前几次提及此人,说此人的学识如何料到,起初朕还不信,不过如今看来,丁常侍还夸小了,此人远远不止学识了得啊!”
  想了想,黄瑾又兴奋的道:“丁常侍和董议郎关系莫逆,不知可否……”
  丁老闻言苦笑,道:“董议郎为人陛下不是不知道,他这样的人,可以说到了无欲无求的地步,很少有什么东西能打动他,至少,老臣从没见过他眼里的光彩!”
  “难道他不想加官进爵?”黄瑾不信道。
  丁老苦笑更深,道:“衍教中人不能当官,他作为教主,岂能不以身作则!”
  黄瑾郁闷了,他实在是没想到,这世界上还有无欲无求的人!
  以前,或许他信,可是自从上次偷偷和丁老出宫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时,他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皆为一个利字,没有钱,不办事,如他要渡河,明明有个渔夫在船上睡觉,让他载一程而已,立即就索要好处,否则你还是绕到十几里外的渡口吧。
  所以他坚信,董策肯定是有所求的,只要自己能给予他,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帮助自己呢?
  科举是他提出来的,那么,他一定有办法,把科举置办得更好,而非只说一个骨架,让那帮老臣大儒争论不休,白白浪费时间!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黄瑾是恨不得立即下达诏书,让地方官府和儒林联手置办院试,给他挑选人才,而他自然也得到盛名!或许,因为此举,被天下才子所歌颂,千百年后,搞不好,他便会被歌颂成千古一帝!


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忙夜忙
  “不行,完全不行!”董策摇着头,抬眼看着强占他课余时间的学生,很不耐烦道:“这样的笔记过于表面,也只有你能看得懂,他人未必懂。”
  “可先生不是也懂了吗?”许光烽感觉董学士有些刁难的,他的记录只限于给他自己做专研,又不是与人分享,用得着专门写好给别人一眼便看明白吗?
  董策轻叹一声,道:“我能懂是因为我知道你们在做什么,但我衍教学术,乃是要与人分享,相互探讨,否则很难有进步,即便不想与人分享,也要将每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这不仅让学院知道你在专研什么,从而更好的帮助你,同时,将你的成果记录在案,然后通过学报发表,让院内所有学生都知道你这个领域的成就,有这方面兴趣的同学还能向你咨询,在我这里,没有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一说,只有学术探讨,更让人后人知道你在这方面做出来的贡献。”
  “所以你这样的记录资料完全没用,应该记录时间,地点,乃至天气,参与者有谁,这是这几次实验?取得那些成功,又有那些方面需要改进,而改进所缺乏的是什么?这些你这里都没写,只是记录了你和同窗三人做了一个大风筝,把狗送上天,但给摔残了,因绳子太细所致,真是太片面,当时的风力有多大?是阴是晴?风筝详细的体积,绳子是什么绳,有多粗,需要多大的力量拉扯,这些都没有,更别提最重要的结论与下一步计划,如,风筝框架可否减轻?绳子可否用丝线编织?如何才能使狗平安降落?不过我看你们还是别用狗了,怪可怜的。”
  许光烽听得愣愣发呆,等董策说完后,他很是尴尬的问道:“敢问学士,这风要如何测啊?还是记录大风、小风?”
  “怎么就不能测了呢?”董策没好气道:“得,这件事,明日我在与你说,现在手里没东西,说了你也未必能懂,不如明日直接尝试。”
  “有劳先生了!”许光烽咽了一口口水,他还因为,把自己的记录资料给先生看后,必然得到赞许,但结果却适得其反,不过也因此,他必然能从先生这里学到更多!
  现在天香学院的学生是一个比一个有意思,胡乱的搞实验,有人想飞的,有人想跑的,有人还想潜水的,都是被董策提出的奇思妙想给骗的!
  但其实他并非骗人,只是很多事情,在这个年代做不到而已,可难道做不到就放弃了?
  看看今天这些人交的笔记,董策不得不在下一颗上,把如何记录研究的方式交给学生,也为以后能减少许多麻烦,可是当他说完,面对的则是最直接的麻烦啊!
  风力测试,动力测试,这些都没有一个标准,更没有仪器,而董策的说法,他们也无法理解,故此只能延后。
  白天教这帮丫的,晚上董策还要帮他们做仪器,真是累啊!
  虽然董策不是理工男,可知道原理,加上做魔术道具的手艺,要自己做出来并不难,也不会要求多先进,只要能有一个标准测量出结果即可。
  从放学忙碌到三更,董策终于把风杯种出来了,这东西也简单,虽然没有电子测量,但可以用肉眼看,为了方便数清风杯转动的圈数,董策将一个酒壶底部打破,将风杯的中心轴放入瓶口,再在风杯轴下横插一根火柴般的小木锤,而小锤前放置一个小巧铃铛,如此一来,每次风杯转动一圈,小锤便会敲打铃铛一下,这便可以简单的测出风力了。
  当然还需要一个公式,将风力划分等级,这可绝非一日之功,不过也能让学生参与进来,更重要的时,董策知道这玩意根本无法测出大风,不过,这样才好,之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改进,才能促进他们的热情。
  方淑蔚看着董策忙了大半夜,就弄出这么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她也没好奇的询问,因为她知道董策说了她也不会动,就如同董策做三球仪时,董策给她解释半天,她不仅完全不懂,还感觉头疼无比,之后干脆再也不问了。
  “董大哥,水烧好了,你什么时候沐浴?”方淑蔚笑道。
  董策伸个懒腰,正要点头便去,忽然,六子急忙来到门口,对着里面的董策道:“东家,有个老者要见你!”
  董策不让六子叫教主,而叫老师,结果这家伙更不习惯,最后就称呼东家算了。
  董策不会亏待身边任何一个人,他很像教六子一些东西,如柳福一样,专研自己的喜好还能自食其力,可六子脑筋就是转不过来,董策都不知道他有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的。
  “老者?”董策眉头一皱,便猜到或许是丁老了,因为在这里他认识的老者,除了北市帮助董元昌的柳三重,便只有丁老一人,至于王鸿煦,六子岂能不认识。
  “董大哥,要不再添把火?省的凉了。”之前董策没人叫出去过几次,每次都花费很长时间,可这天气冷,热水不等人啊。
  “无需,我去去就回。”董策说完,便急忙走出后院,到了前堂,看到果然是丁老正在注视他画的杜老先生。
  察觉董策出来,丁老是目不斜视道:“董议郎,你还欠老夫一幅画呢!”
  上次因为炒高物价,董策东奔西跑,没有时间给丁老作画,而等有时间后,丁老便已经回到中都了。
  “回头,在下便抽取一些时间为丁老作画。”董策淡笑道。
  丁老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转身过来看着董策,道:“里面说话吧。”
  “请!”
  董策和丁老进入了院里,丁老似乎对这学院的布置很感兴趣,自己提着灯笼一间间逛着,嘴里还不断和董策述说这什么,让董策明白,因为他给太后提出的科举,究竟引起了多大的风波!
  如今朝廷几乎硬生生被扳成了两半,相互攻击着。
  董策不知道,当初杨坚弄科举时,朝廷中是什么景象,或许因为他是开国之君,铁血的很,没有多少人敢有异议吧,可是大宁建国都三十年了,皇帝都换了两位,现在又是太后执政,科举想要开启,困难不可谓不大啊!


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人入队
  朝廷里,大臣们为了科举争论不休,而同时,皇帝也想和太后一争,这就有些过了!
  毕竟科举得利最大的是黄瑾,他有何必横插一脚呢?
  别看董策那夜,在太后面前,左一句为陛下,右一句天子门生,实则他也不得不这样说,因为虽然太后执政,可若你说为太后,而非皇帝,且不说她心里如何想,光是这句话,也足够让董策掉脑袋的了!
  太后地位看似稳固,实则已经开始动摇了,毕竟黄瑾长大了,他要拿回属于他的权力,也有许多老臣在秘密帮助着黄瑾,即便不说这些,在明面上,不论任何人,都要看似向黄瑾马首是瞻,实则心里多数都偏向太后,因为黄瑾实在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连董策心里都很看不起这家伙,不是因为他年少无知,而是因为他没赌品,欠自己一万两黄金什么时候给啊?
  董策哪里知道,上次黄瑾输给他的金子,全是江南士族孝敬的,之后的一万两,则是丁老打包票说一定能胜,结果被董策钻了空子,弄的是哑口无言。
  “董议郎,如今事态变成这样,可都是你一手造成的,你若不出面,还有谁能站出来说话?”
  “我疯了都!”董策看着丁老的眼神,似乎在说,你丫的真当我笨啊,虽然科举是我自己提出的,可不过是当茶余饭后的胡侃,让太后一笑了之而已!
  虽然,他很清楚,太后不可能一笑了之,反而更要慎重对待,从而让儒士为了科举能开启而奔波,忽略了衍教的存在,给他争取发展的时间。
  事实上他也的确成功了,现在儒士们为了科举几乎都要疯了,不仅列出了科举数百种好处,还联名万儒上请朝廷开启科举,当然,这是很要时间的,现在他们就为此奔波。
  不过只属于不对付他,不是抽不出人,而是觉得没有必要了!
  科举靠的是儒学,又不是你衍学,只要大儒们开的题目到了一定深度,不接触儒学十几二十年的人根本考不过,如此一来,学了衍学的家伙,还有什么时间去学儒?
  不学儒,你有拿什么靠科举,当不了官的人,又有什么话语权?
  不得不说,董策这个提议,无疑是扼杀了衍学啊,可只要想想,随着事态发展,笑到最后的,还不是资本主义!
  而资本怎么来?靠商,商与科研的发展是相互的,没有钱,你拿什么搞研究?
  当然,如今能看破这一点的,除了董策没有任何人,大家都为了眼前的利益的疯狂,真就认为,科举开后,百家学术必然黯淡无光,再难有出头之日。
  其实董策也在走钢丝啊,因为搞不好,儒家思想便会控制一切,届时,宁朝会走向宋朝,还是明朝,甚至清朝,董策都不知道,但是,科举要展开,又一个至关重要的人是不可忽略的,那便是他这个提出者!
  “陛下是想要自己下诏,举行科举?”董策皱眉道。
  “不仅如此!”丁老似乎明白,董策在打马虎眼,立即又道:“陛下要一手操办科举,更是想让他认为有能力的人去做!”
  言下之意,便是黄瑾想让董策参与进来,帮他推广科举!
  “丁老又不是不知道,光是在下这个学院,也有够忙了,真没时间帮助陛下,不过……”说到这,董策话锋一转,笑道:“若是陛下需要,在下也能想想办法,看是不是写一本计划书!”
  “就是你写那些什么商业计划的计划书?”丁老见识过董策写的计划书,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很完善,他还曾给黄瑾提议,让一些人到衍教学习,如何书写这些计划书呢。
  “嗯,在下能做到的只有这一点了,说句心里话,在下的处境很不好,若是在参与到了科举这些国家大事里,怕某些有心人很不舒服啊!”
  丁老知道董策是在担心太平道和大儒,可难道这小子不知道,你其实已经参与了?不仅参与,如今还有几个人不知道,这件事是因你而起,你逃得掉吗?
  董策的确逃不掉,他也不用逃,因为在很多人眼里,他在提出科举的那一刻,已经是在认输了,向儒教低头了!
  对于一个败者,没人会上心,他们要做的只是利用这个败者纳降书做文章,至于你是死是活,没人会管你,因为管了你,不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即将要推行的科举,是你提出的吗!
  能藏的尽量藏,这也是儒学的一部分,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贪官污吏掩藏地方失误,致民不聊生了。
  “什么时候可以完成?”丁老最关心的便是这个,他可不会真的指望董策能亲力亲为,因为这小子,精着呢!
  “给我三天时间。”董策说着,忽然看向丁老,又道:“如果陛下觉得太久,不妨就将科举延迟下来!”
  丁老眉梢一挑,道:“如何延迟?”
  “科举的利弊,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而有一个人的站队很重要!”
  “谁?”丁老皱眉苦思,却怎么也想不出这个人是谁。
  “国师!”
  丁老闻言这二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国师,太平道掌教,他很重要这是肯定的,可在科举上,他有什么用啊?
  董策是一脸的淡然,平静道:“儒学盛行,对于太平道看似无害,实则并非如此,反而,他们才是最担心的一方,因为咱们的国教,奉行的是善,可暗地里做什么,丁老不用我说了吧!”
  丁老忽然觉得,董策真的很可怕,他也不担心这番话传出去后,不仅你死,你整个东家,乃至衍教都不得好过啊!
  当然,丁老是不可能传出去的,因为这对他而言,丝毫没有益处,反而处处是害。
  “老夫知道了,你就放心写你的计划书吧!”丁老说完,便告辞离去。
  董策没有相送,只是目视他走出天井后,便让六子把大门关上,然后自己会后院洗澡去了。
  如今,董策的事可真多,白天要教导学生,晚上,还要制作器材,现如今,连计划书都要他写,这科举的计划书写起来,无疑是长篇大论啊,三天时间,董策恐怕每天的作息都要打个五折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太平往事
  在董策耗费精力书写科举计划书时,宫中,黄瑾也在和丁常侍密谋着什么。
  丁老之所以觉得董策可怕,并非是董策什么都敢说,而是这个家伙是如何得知太平道的事情?
  须知董策不过是一介商人,才二十出头,至于衍教,他说有几百年别人就信了吗?几百年的教派,为何却到现在才入世?以前你们干什么去了?
  可是不信,这又说不通,毕竟董策知道的太多了!
  太平道是国教没错,与道佛一样,他们也在推行善举,可这只是表面,宁太祖对太平道的打击,让太平道意识到即便天下太平,危机一样是无法解除的,谁能保证下一届皇帝就不会学学宁太祖对他们打压?
  所以他们必须要在朝堂里有自己的骨干!而非,树倒猢狲散的信徒!
  官场之中,有很多太平道培养的官员,他们不是父母在太平道中有地位,便是自幼被太平道收养,忠心不二。
  至于从太平道这条路成为官吏的人有多少,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了,但若是有谁在陛下或太后面前说太平道的坏话,立即便会有一群人跳出来指责此人,然后打压,最后便以莫须有的罪名,让其与家族慢慢消失!
  朝廷许多大臣对此都是深知而恐,因为你不知道,你的同僚,部下,甚至枕边人,有没有太平道的耳目,又被他们收集了多少罪证?
  故此,科举一旦展开,对太平道的威胁才是最大的,毕竟自幼被宗教洗脑的人,再去学儒,你跟得上儒家后辈的脚步吗?可若自幼培养学儒的心腹,你就算不怕他跳槽,也要想想这需要多少年?
  一年便能改变很多事情,更别提十几二十年了!
  如果在这段时间里,太平道无法往官场注入他们的新鲜血液,等那些位高权重的心腹接连致仕,以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就算皇帝不在乎,可新的一批儒学大臣会再次容忍他们插足进来,骑在自己头上吗?
  这也是朝中现在为何分为两派的原因!
  董策提出的科举,可不是随便一个进士,或者举人就能当官的,而是只能入翰林院,从天子门生变成天子近臣,这样说来,其实短时间内并不会妨碍到士族利益,更别提地方上了。
  而这段时间里,他们也能将自己的子嗣培养成儒士,就算学识不是最好,可以他们的权能,走走后门什么的难道还不行?
  可是对太平道不一样,且不说他们会不会培养儒士,就说科举一旦开启,难保不会有心腹生出疑心,毕竟他们是人,是人就会有私欲,不为他们自己,也要考虑后辈,让后人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太平道那粗糙的典籍中,而是投身进儒学的汪洋。
  如此一代传一代,太平道焉能不被人抛到脑后?
  所以他们动用了所有的力量,就是为了阻止科举的推行!
  但是太后却动心了,而且天下儒士无不以其马首是瞻,太平道总不能让几百万的教徒和他们对抗吧,正把人都当傻子了,科举对儒士有利,同时更对寒门和百姓有利,只要学好儒学,人人皆可为官,有什么比这更诱人的?
  既然太平道不遗余力的打击科举,为何董策却说他们没有站队呢!这全是因为,他们只能在暗中进行,表面上是与太平道丝毫没有关系,能看破这一点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连丁老第一时间也没想破,直到被董策点醒后,他才知道这其中的重要性!
  “陛下,国师是明着不理,暗着打压,所图不过是想在朝廷里说上话而已,可是科举之热越演越烈,如今不仅整个太学院上万师生为此奔波,连民间儒士也参与其中,特别是寒门走出来的地方官员,他们已经开始宣扬了,如此下去,用不到一年,天下皆知科举,到时,不是朝廷自己要开科举,而是天下逼着朝廷开啊!”
  丁老深吸一口气,既而又道:“如今情况紧急,谁先能把科举落实,谁便能得到天下万民支持,得万民之心,则为圣贤,这个荣誉谁也不想放过,就算是国师同样如此,可是他出师无名,无法明着插手,即如此,陛下何不给他一个机会,如能得到国师支持,朝中,必有近半臣子为陛下效力!”
  黄瑾听得心中火热,可是他也不蠢,很快就冷静下来,蹙眉道:“可科举考的是儒学,国师要如何参与啊?”
  “陛下,考什么学,难道不是您说的算吗!当然,如今儒学深入人心,若不取之,定被天下所唾弃,但若主要考儒,外加一些别的科目,如太平经!”
  黄瑾一听更郁闷了,道:“朕曾阅过太平经,对其中有诸多不解,可询问了明道人,他却把朕说得越加糊涂了,有些地方更是不如朕理解的深,让他们参与科举,真的好吗?”
  丁老心中大汗,他毕竟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焉能不知太平道什么情况。
  不过是几个被天师道逐出师门的家伙,传言,还是因为以天师道术蛊惑人心,骗良家女子上床的事情败露才是赶出门的,正逢天下大乱,宁太祖崛起,他们便去投奔,然后到北方开始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传教大业。
  连这些如今当了掌教,当了师父的家伙,都只不过学了个半桶水,更别提他们的弟子了,那乾明又是什么货色,三天两头往长阳侯府跑的家伙,能好到哪去?陛下问他,简直是侮辱了自己!
  但也正因为太平道很清楚,论道经学说,他们拍马不及天师道,出了从天师道挖人还能干什么?
  可如今天师道完全从五斗米转型了,靠传播信仰获利,如此不仅可以抚慰人心,又不担心被朝廷开罪,反而会得到朝廷支持,故此,天师道不仅没有人跳槽到太平道,反而是要和太平道论一论道学问题,这让太平道感到了巨大的危机,事实也证明,随着两个道派的辩论,太平道迅速的落了下风,眼看就要成为了别人眼中道貌岸然的小人了,他们震怒焦急之下,便动用官府中的信徒,开始了全力打压天师道,连带着许多教派,乃至佛教都被他们逼得苦不堪言。
  也正因此,宁太祖发话了!
  谁让太平道突然展现了恐怖的实力,让宁太祖都心惊不已,暗想号令百官的唯有君王,你一个教派也能如此,那这天下算谁的?


第三百三十四章 往日今时
  黄瑾和丁老实在是不清楚,国教有什么是能拿得出手的,可别到时候,让天下其它教派再次嘲笑还好。,x。
  丁老想了许久,道:“如今太平虽落俗,然,太平经却为道藏经典,其中以德为主养,与那道德经倒是一脉相承,咱们不如从这里入手?”
  “可这未免也太少了,丁常侍可知,最近国教可有新撰写的道经吗?”黄瑾问道。
  “这……”丁老一叹,摇头道:“国教之心,都用在如何稳固地位之上,对于道学,实在是……”
  不服太平道的人比比皆是,但信仰他们的人却更多,在董策看来,宁朝的太平道,是拿着半部经典走天下,传扬的不过是最为粗浅的道理,但正因为粗浅,易懂,才深得人心,也没让你去研究什么天地自然,只要知道,以德服人便是好的,对的,知德,懂德,便是有德之士,反之,无德皆为小人,这便足够了。
  可若你再问这些太平道的信徒,何为德?德又何来?别说他们说不出,就算太平弟子也要去翻书。
  当然,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