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随时穿越明末-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了!”
原来竟然是个书生,呸!真特么的晦气!
原来在大明朝重文轻武,武将在文人面前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感觉低人一等。
不过歪脖头领也是有依仗的,倒也不会怕了区区一个书生。
“小贼,你听好了,本官爷得到密报,说是你这里有匪人闹事。现在呢,本官爷需要搜查一下你的宅子,让你的人配合行事!”
歪脖头领的确是得到过命令,不过这个命令比较模糊,所以现在歪脖头领倒也不敢十分放肆。
并且他对读书人心里还是有所敬畏的,决定在一会搜查的时候,就不要赶紧杀绝了。
楚江秋傲然说道:“本公子明确告诉你,我的宅子里面可没有什么匪人!我堂堂秀才的府邸,说不定等秋后就将成为举人的府邸,岂容你说搜就搜?”
楚江秋一句话说的歪脖将领暗暗叫苦,心道这些读书人就这一点讨厌。
第二百三十一章:老兵痞
热门推荐: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歪脖头领厉声说道:“还有没有王法了?谁允许你们随便拿人随便伤人的?要是人人都可随便拿人的话,拿还要衙役官兵做什么?”
楚江秋微笑着说道:“照你这么说的话,有贼进门来偷东西,我就只好任由他们偷了?等他们偷完我再去报案?有人要杀我,我也只能任他杀,等把我杀死了,再由官府出面拿人?”
“这个……”歪脖头领一时间竟然被楚江秋的话给堵住了,一时半会的竟然想不出该如何反驳。
该死的,这帮秀才就没一个好东西!
然后歪脖头领就想起一句话来: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对啊,自己就是个兵,干嘛要和他讲道理啊?
和秀才讲道理,这不是扬长避短吗?额,好像哪里不对的样子,反正左右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歪脖头领大刀一挥说道:“你这是狡辩!左右,给我拿下!”
“慢着!”看着蜂拥而上的官兵,楚江秋浑不在意,慢条斯理地说道:“你不是也要过去看看吗?一起去好了,放心,我想跑也跑不掉。”
歪脖头领一愣之下,倒是没再坚持要把人拿下,而是一挥手,带人向后院走去。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后院,然后就看到官兵和利刃队员对峙的情况。
双方都是刀剑出鞘,剑拨弩张,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之势。
不过在气势上,官兵明显要弱了利刃队员很多。
第二百三十二章:半湖先生
热门推荐: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今晚整件事情的处理,楚江秋是有其目的性的。
其实他完全可以在门口就亮出幼军指挥使身份,自然就不会发生后面的冲突。
但是楚江秋的目的就是想试探一下,看看官匪勾结到底到了何种程度。
要是完全烂到根子里,根本无可救药的话,大家还是洗洗睡了得了,也甭白费力气了。
不过试探的结果还好,至少并没有烂到骨子里,还是可以拯救一下的。
韩湘居对楚江秋说道:“公子,这里有我们的人看守就够了,公子还是回去休息吧。”
楚江秋点点头说道:“这种时候,虽然他们不太可能继续派人来,但是也要小心提防。这样,你们的人分两帮轮流休息,务必提高警惕!”
“是!请公子放心,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楚江秋回到房间之后,发现入画和婉儿并没有入睡,都躺在床上,紧张兮兮地看着他。
估计把这两个丫头给吓坏了吧?
尤其是婉儿这丫头,先前遭受过一次水灾之祸,只怕现在已经变成惊弓之鸟了。
楚江秋除掉鞋子外衣,上床拥着两个丫头说道:“好了,不用害怕,没事了!”
婉儿紧张地问道:“公子,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楚江秋柔声说道:“只不过是几个毛贼,已经被咱们的护院给抓住,等天亮就上交给官府,放心好了,事情都已经过去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收还是不收?
热门推荐: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这块玉佩看起来是好东西啊,要是拿到现代的话,应该能卖一个好价钱。
不过现在的楚江秋可不是刚来明末那会了,那会满世界转悠着收古董呢!
现在他根本就不准备通过古董来赚钱了,所以这个玉佩对他来说,和刚才那堆银票一样,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楚江秋似笑非笑地看着半湖先生说道:“这块玉佩很值钱?比你刚才拿的银票更值钱?”
半湖先生微微一笑,拿起玉佩指着上面的一个字说道:“这块玉佩其实最值钱的地方在于这上面这个字上!”
楚江秋搭眼看去,果然看到玉佩上有一个福字。
这个福字做工精致,不过除此之外,楚江秋倒是没看出其他的门道出来。
楚江秋不由皱眉说道:“这个福字难道是个符?可以保佑人长命百岁?可以保佑人福寿绵长?”
只是多了一个字就变得值钱,楚江秋也只能往这方面去想了。
半湖先生嘴巴张开,露出惊愕之色,半晌之后才说道:“虽然不是符篆,但是胜似符篆,的确是由保佑人长命百岁,福寿绵长的功效!因为这块玉佩,乃是福亲王所赐。”
“福亲王?”楚江秋纳闷地看向半湖先生,忍不住问道:“福亲王是谁啊?”
楚江秋是真不知道福亲王是谁,在这个明末,他关注的事情第一就是赚钱,第二嘛,也就是他所了解的那几个历史名人而已。
第二百三十四章:谁是驸马爷?
什么?这货竟然说来找我是讨教学问来了,这也忒无耻了吧?
太子朱和城冷笑三声说道:“鬼话连篇,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来这里是要做什么!我皇兄都是被你们这些小人给带坏了,要不是你们这些小人,皇兄何至于做出这等事情出来?来人,给我把他的双腿打断!”
什么?居然要把我的腿给打断?
李斛的脸当场就被吓绿了,太子就是未来的皇上,他所说的话自然是金口玉言,说打断那可是真的要打断啊!
真要打断了,自己的下半生就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
噗通!
李斛双膝一软,一下子跪倒在地上,拼命地磕头。
这次可是真心实意地磕头,额头碰触地面蓬蓬有声,不一会额头上就是一片血污,献血一滴滴地滴落到了地上。
“太子赎罪,太子赎罪,草民以后再也不敢了!并且这件事情,草民实不知情,只是跑一趟腿而已!”
说起来,大皇子的所有行为,都是他的心魔在作祟。
如果大皇子心地坦荡的话,任他们再如何引诱,大皇子都是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的。
但是太子虽然贵为太子,却是没有权利处理大皇子一个成年的亲王的。
处理亲王,只有皇上才有这个权利。
处理李斛,就是在敲打大皇子,让他好自为之。
“动手!”
太子根本不为所动,下达命令之后,很快就有一个太监手持一根晶莹如玉般的竹棍走上前来。
第二百三十五章:欲穷千里目
福亲王府,福亲王朱和坤脸色铁青,将手中的一个玉如意狠狠地摔向地面。
啪!
一声脆响,玉如意碎成万千碎片,飞溅的满屋满地都是。
门外侍立的一个丫鬟惊慌失措地走进来,准备清扫地面上的碎片。
却是被福亲王飞起一脚,直接踹飞,咆哮道:“都给本王滚出去!没有本王的命令,谁都不需进来!”
等小丫头挣扎着爬起来离开书房之后,朱和坤握拳重重地砸在书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朱和城,你欺人太甚!”
“还有潜派在京城的那些混帐行子,吃本王的喝本王的,临了就是这么给本王办事的?”
“他们不是说有人亲眼看到太子和公主还在京的吗?怎么好好的就飞到宁波去了?”
原来当初太子和公主到柳城,乃是秘密出行。
为了太子和公主的行踪不被暴露,皇上特意寻了一件小事训斥了太子一顿,并且下旨让太子在家闭门思过。
公主这边就不用了,反正公主的行踪也不会被太多人看到。
不过光是这样也逃脱不了有心人的视线,所以皇上还专门寻了两个长相差相仿佛的人,冒充太子和公主,时不时会在人间出现那么一下下。
因此到现在,各方面都知道太子和公主在京,并不知道太子和公主实际上已经到了柳城那边去了。
朱和坤咬牙切齿地说道:“本王要是早知道太子在宁波,怎么会派人到宁波去?给他抓住本王这么大的把柄?该死!真是该死!”
“现如今该怎么办?如果被父皇知道了这件事,本王的下场……”
其实朱和坤只是派了一个幕僚要保一下那些草原匪类,这件事可大可小,为了皇室的名誉,皇上也未必会认真追究。
第二百三十六章:丰收在望
很快,影子就出现在朱和坤面前。
影子中等身材,长相十分普通,属于丢到人堆里就再也找不出来的那种。
不过就是看上去如此普通的一个人,却是福亲王府里最受福亲王信赖的人,也是福亲王的绝对心腹。
福亲王的好多事情,都是通过影子来办的。
站在福亲王面前,影子皱着眉头说道:“王爷,您的身体状况看起来不太好,要不要先进行医治再……”
朱和坤摆摆手虚弱地说道:“不用了,我的身体情况,我自己清楚。影子,太子出现在宁波,李斛被太子打断双腿,并且派人送回来。”
“我已经派宋管家去把李斛劫下来,然后让他人间消失。”
说完这些之后,朱和坤停顿了一下,让影子消化这些消息。
半晌之后,影子说道:“王爷,看起来咱们都被太子给骗了啊!不过王爷的应对相当高明,应该能走出目前的困局。”
朱和坤最欣赏的便是影子的这点,不管出现什么意外,影子第一时间要做的,总是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质疑、难以置信、愤怒、绝望等诸般情绪,因为这些情绪对解决问题没有丝毫作用,甚至还会有阻碍。
就算是朱和坤都不能免俗,但是影子就可以很完美地做到这一点。
朱和坤叹了口气说道:“但是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本亲王出事的时间太巧了,明眼人一看便知本亲王在用苦肉计。”
“所以,我出事的时间必须要提前。”
“太子发秘折,就算用八百里加急,最快也要七天才能递到皇上身边。
第二百三十七章:郎情妾意
吃晚饭的时候,公主朱芷雪就坐在楚江秋的身边,看向楚江秋的眼神好生幽怨。
楚江秋自觉理亏,有些不敢去看朱芷雪的眼睛。
两人当初在诗会上两情相悦,楚江秋也曾放出过豪言壮志。
不过从那之后,楚江秋却是一次都没回来看过朱芷雪,这可是好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朱芷雪要是不幽怨才是咄咄怪事。
尤其是当她看到楚江秋竟然躲避她的眼神的时候,心里不由更加的幽怨起来。
难道楚才子当时只是一时情动才说出的那些话,现在已经后悔了吗?
要不然的话,怎么会好几个月的时间都没来看过自己?
想到这里,朱芷雪心里不由更加不是滋味起来。
不过他以为这么简单就想甩掉本公主吗?想的未免也忒天真了吧?
朱芷雪心里羞恼,忍不住悄悄伸出手来,在座位底下找到楚江秋的大腿,狠狠掐了一把。
“嘶!”
正在吃饭的楚江秋,忽然间倒吸了一口凉气,疼的呲牙咧嘴的,险些将口中的食物给喷出来。
太子朱和城忍不住关心地问道:“楚大哥,你怎么了?”
朱芷雪也没想到楚江秋居然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唬的她匆忙将手收了回来,一张脸儿红扑扑的,一颗心儿跳动的厉害。
完了完了,要是这家伙说出来,自己以后真的没脸见人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收获的季节
听到楚江秋问她出门怎么没带丫鬟,公主忍不住咬着嘴唇,凶巴巴地看向楚江秋。
楚江秋被吓了一跳,哥们不就是随口问了一句么,这什么情况?
殊不知公主朱芷雪心里正在生气呢,你这么问是什么意思嘛,是不是嫌弃我不够淑女啊?
见公主没有回答,楚江秋咳嗽了两声说道:“公主,最近可好?”
朱芷雪不满地看着楚江秋,幽怨地说道:“你还叫我公主?”
楚江秋不由得一拍脑门,想起来了,好像两人上次就说好了,以后不叫公主直接叫她芷雪的。
然后瞥见朱芷雪咬着嘴唇的娇俏模样,楚江秋忍不住心痒难搔起来。
不由得起身,直接在朱芷雪身边坐下。
朱芷雪一颗心不由碰碰乱跳起来,惊慌失措地问道:“楚大哥,你,你要干嘛?”
楚江秋没说话,而是嘿嘿一笑,俯身弯腰,一只手搭在朱芷雪腿弯,一只手抱住她纤细的腰肢,直接将她抱到自己的腿上。
朱芷雪不由羞的脸颊酡红,眼睛紧紧闭着,不敢去看楚江秋的眼睛,睫毛乱颤,浑身都僵硬绷直,简直紧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楚大哥,楚大哥他,到底要干嘛?
下一刻,朱芷雪却是感觉到,一张嘴霸道地吻上了她的樱唇。
说起来,这已经不是她的初吻了。
她的初吻,在上次诗会上就被这个家伙给夺走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好咽
楚江秋微微一笑,心道:那是自然。
要知道,历史上明末人口达到三万万人口,也就是三亿人。
凭明末的生产能力,已经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了。
但是在清朝,当花生、玉米、地瓜引进大面积种植之后,养活五亿人都轻轻松松。
这里面高产的地瓜的功劳功不可没!
下一步,袁继咸组织人手将一亩地的地瓜全部称量了一番,然后将这些数据全部加起来,最终得出这一亩地的产量,居然达到了四千五百斤!
这个产量,别说是太子朱和城和袁继咸,就连楚江秋都被吓了一跳。
要知道,就算是在现在,四千五百斤的亩产量都算是高产了,在明末怎么可能达到这么多?
不过在楚江秋偷偷问过那些灾民一亩地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之后,这才明白过来缘由。
合着他们根本就没有丈量过,就是大约摸的搭眼一瞅,差不多是一亩地,那就算是一亩地了。
认真丈量的话,这片土地就算没有两亩,一亩半绝对是有了。
但就算如此,也算的上高产了。
相比较而下,花生和玉米的产量就低了好多。
花生也玉米的亩产也就一千多斤,这还是没有晒干的情况下,要是晒干之后,至少还要缩水一半。
当然,这也和这两种农作物择地有关,如果是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亩产绝对不能只有这些。
第二百四十章:人间美味
楚江秋不由翻着白眼说道:“和城,其实花生是要剥掉外壳吃里面的花生仁的!”
朱和城脸上一红说道:“是吗?那你怎么不早说?”
霍,合着这是还赖到哥们头上来了?
我是想给你说来着,这不还没来得及嘛!谁让你下手那么快的!
得知了正确吃法之后,朱和城拿起一颗花生,剥开外壳,两里面的花生仁送入嘴中。
“嗯,好吃!真好吃!”
“这花生真是人间美味啊!”
那当然啦,煮花生、椒盐花生、加工制作成麻汁、糖醋花生,花生的吃法多了去了。
就算是在现代,花生也是一道极佳的下酒小菜。
朱和城抓起几颗花生,越吃越香,大有收不住嘴的味道。
楚江秋微笑着说道:“和城,你再尝尝玉米,这玉米的味道,丝毫不差于花生。”
“是吗?”
听楚江秋如此说,朱和城眼睛不由得一亮,拿起一根玉米,斯斯文文地啃了起来。
刚咬下第一口咀嚼了一下,朱和城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这味道,真是绝了!”
“味道如此独特,真是太好吃了!”
“这下百姓可是有口福了!”
“要是天天能吃上如此可口的玉米和花生,那得有多幸福啊?”
楚江秋不由翻了翻白眼,心道你这最求未免也忒低了吧?
楚江秋不由含笑说道:“其实无论是花生还是玉米,都只有刚收下来的时候味道最佳。
第二百四十一章:五年计划,大明希望
不知不觉中,上午收获的地瓜花生还有玉米,就被全部吃进了肚里,众人尚且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不过等他们停下来的时候,才感觉貌似吃撑了。
没有任何人组织,这些灾民不约而同地站到了楚江秋面前,集体对楚江秋深深施礼,并且大声说道:“楚才子,感谢您为我们带来如此美味的粮食,您的大恩大德,我们终身都报答不完!”
楚江秋一边还礼,一边忙不迭地说道:“我也谢谢大家,我有何德何能,不值得大家如此称赞!对了,今后你们收获的粮食,就不能再吃啦!”
不少百姓都疑惑地问道:“楚才子,这是为啥?为什么不能再吃了啊?”
他们品尝过如此的人间美味,现在一下子说不让他们在吃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不了。
要不是楚江秋对他们有大恩,估计都要对他大打出手了。
楚江秋大声说道:“诸位父老乡亲老少爷们们,你们想想,有了这几种粮食,是不是以后你们地里的收入就会大大增加?”
在场的百姓全都点头说道:“是,这些都是托楚才子您的福……”
楚江秋摆摆手说道:“感谢的话就不要说了,大家先听我说完。大家有了这些粮食,自然会过的很好了,可是大家想过全国其他地方的百姓没有?”
“大家可曾想过,还有无数的百姓吃不饱饭,填不饱肚子,甚至好多地方都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大家想想他们,你们真的忍心吗?”
其实,好多人心里的真实想法是,有什么不忍心的?
我只管好我一家人不挨饿受冻就行了,哪管别人死活?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小农思想就是这样的,你不能指望他们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觉悟。
第二百四十二章:一级警报
剩下的时间,楚江秋就要写这三种粮食的材料报告了。
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帮助钦差袁继咸袁大人挖地窖,储存地瓜。
要想当种粮的话,地瓜必须新鲜存储,并且不能被冻,要到第二年春天才用的上。
并且对地瓜的要求也比较严苛,不能有丝毫破皮的地方,否则的话,就容易烂掉。
挖掘地窖也是一门技术活,大概要挖多深,里面的洞需要多深,都需要楚江秋的指点。
做好这一切,并且将地瓜都存储起来之后,已经是半月之后的事情了。
花生和玉米已经全部收购上来,并且在浙江分发下去,只待明年便可播种耕种。
而经过楚江秋的手存储的玉米地瓜还有花生,这个时间也送到了皇宫。
显德皇帝品尝了一下,顿觉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连连称赞不已。
老皇上今天心情不错,这当然不仅仅是三种美食带来的,更让他开心的,当然是袁继咸的奏折。
在奏折里,袁继咸详细对这三种农产品做了汇报。
对三种农产品的耕种存储,播种护理还有收获等等事无巨细一一罗列。
然后还有三种农产品的食用办法都有极为详细的汇报。
并且还给皇上送来不少的地瓜和花生,至于玉米,现在保险冷冻技术还不成熟,没办法储存,只能不了了之。
并且袁继咸在奏折里特意声明,这些地瓜和花生,都是次等品不能当作种粮食用的,特意送了些到皇宫来给皇上尝鲜。
第二百四十三章:倭寇!倭寇!
外面人声噪杂,乱作一团,已经有惊天动地的厮杀声传递过来,甚至隐隐都能闻的到血腥气味。
外面居然发生大规模的战斗?
可是这怎么可能?
到底哪里来的敌人?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楚江秋飞快地起身穿好衣服,婉儿和入画也战战兢兢地跟着起床,两人吓得身如筛糠般,面无血色。
楚江秋直接将两人送入地下室之中,命她们在里面等待消息,并且在外面将地下室的入口遮掩住。
这栋房子修建的时候,楚江秋就修建了一条地下室,并且地下室里还弄了一条秘密通道,通道的出口就在湖水那边。
从湖边出来,很容易就能走出庄子。
当然,如果人家将整个庄子团团包围住,那就没得走了。
不过楚江秋在地下室里是有储备粮食的,湖水那边可以取得水,也足以支撑一两个月的时间。
这地下室原本只是一时好玩才修建起来的,没想到现在居然真的用上了。
到现在楚江秋还纳闷着呢,外面到底是什么敌人来犯。
楚江秋出来之后,就看到陈近南在自己门外站着。
一旦有事,大哥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楚江秋心里颇为感动。
“大哥!”
陈近南沉声说道:“江秋,外面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你最好到利刃那边去,我去外面看看。
第二百四十五章:君主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太子朱和城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行,找不到楚才子的话,本太子是不是走的!”
和楚江秋接触了这么长的时间,在太子朱和城心里,楚江秋的形象亦师亦友,已经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而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之中,一旦走散,几乎就意味着死亡。
所以无论如何,太子都要找到楚江秋,保证他的安全。
很快就有人向后找去,很快就找到了楚江秋。
然后他们才发现,原来楚才子并没有走丢,而是正在整顿利刃成员,正准备进城。
这时候天色已经逐渐放亮,太子也发现了这边的情况,匆忙走过来,抓着楚江秋的胳膊说道:“楚大哥,快跟我一起上山!”
楚江秋轻轻挣脱了太子说道:“太子,你身边的力量足以保护你安全了,我在城里还有财产,需要我去处理一下!”
太子怒不可遏地说道:“楚大哥,难道钱对你来说就那么重要吗?你这么喜欢钱的话,等我回京以后,你想要多少我就给你多少!现在你必须要跟我走!”
楚江秋撇撇嘴,心道:你现在恐怕还没我有钱呢,还敢说这种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不过其实他心里还是相当感动的,在这种时刻太子居然还没忘了自己,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楚江秋轻轻一叹说道:“太子,不行啊,留在城里的,是数万百姓,还有种粮!”
楚江秋的一句话,顿时让在场的几个人无不脸色大变。
是啊,城里不但有数万百姓,还有三种粮食的种粮!
玉米和花生已经收集了起来,已经分发完毕,只等分到的那些州县前来取粮,但是现在人家还没有赶来。
第二百四十四章:突围
剩下的时间,楚江秋就要写这三种粮食的材料报告了。
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帮助钦差袁继咸袁大人挖地窖,储存地瓜。
要想当种粮的话,地瓜必须新鲜存储,并且不能被冻,要到第二年春天才用的上。
并且对地瓜的要求也比较严苛,不能有丝毫破皮的地方,否则的话,就容易烂掉。
挖掘地窖也是一门技术活,大概要挖多深,里面的洞需要多深,都需要楚江秋的指点。
做好这一切,并且将地瓜都存储起来之后,已经是半月之后的事情了。
花生和玉米已经全部收购上来,并且在浙江分发下去,只待明年便可播种耕种。
而经过楚江秋的手存储的玉米地瓜还有花生,这个时间也送到了皇宫。
显德皇帝品尝了一下,顿觉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连连称赞不已。
老皇上今天心情不错,这当然不仅仅是三种美食带来的,更让他开心的,当然是袁继咸的奏折。
在奏折里,袁继咸详细对这三种农产品做了汇报。
对三种农产品的耕种存储,播种护理还有收获等等事无巨细一一罗列。
然后还有三种农产品的食用办法都有极为详细的汇报。
并且还给皇上送来不少的地瓜和花生,至于玉米,现在保险冷冻技术还不成熟,没办法储存,只能不了了之。
并且袁继咸在奏折里特意声明,这些地瓜和花生,都是次等品不能当作种粮食用的,特意送了些到皇宫来给皇上尝鲜。
古往今来,给皇上上贡居然用残次品,并且还要明确注明,唯恐皇上不知道,估计也就这么一遭了吧?
更为难得的是,等看到是残次品,皇上龙颜大悦。
就在此时,随侍的大太监见皇上心情不错,便将一份密折递了上来。
这份密折是太子在宁波时发出来的,本应早就到了才是,没想到居然迟了几天,到现在才被送到。
皇上心情很高兴,几乎是前所未有的高兴,自从皇帝登基之后,就很少看到他有如此高兴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献上这份密折是最合适的时机,说不定皇上不会这么生气也未可知。
显德皇上打开密折,一目十行,很快就把密折看完。
然后阴沉着脸,一把将密折扔到了地上。
随侍的大太监多福小心翼翼地将密折拣起,放到桌子上。
显德皇帝愤怒地说道:“前些日子朕还纳闷着呢,福王那个逆子怎么这么不小心,从鹳雀楼上摔了下来,居然连腿都摔断了!”
“朕还下旨,命人将那些侍奉的下人全部处死!今个儿太子送来密折,原来根儿在这儿啊!”
说完,显德皇帝显然气急,不由得冷笑起来。
这种太子和皇长子之间的事情,多福根本就不敢多搀和,站在显德皇帝身后紧闭双口,就好像他根本就不存在一般。
其实多福现在也很愿意皇上会当他不存在,因为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他插嘴的份儿。
不论怎么说都是错的,说的不好了还会招来皇上的猜忌。
不过很显然,显德皇帝并不准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