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战骑狂潮-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几个时辰,该准备好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

而此时,张山等人,也将各自的军队集结,并训话完毕。

李铮得了他们禀报,并没多言,只让诸人做好准备,次日一早便立刻出发。

时间一晃,就是第二天。

天刚蒙蒙亮,李铮此时已经行进在前往灵州的路上了。

在他身后,有七骑青甲战骑,六十骑战马轻骑,还有二百余轻重步卒。另外,还多准备了六十匹战马,专门为轻骑配备,做到一人两马,随时保持其机动能力。人马列成两队,个个昂首挺胸,步履整齐划一。

所有人沉默的走着,耳朵里除了马蹄声、脚步声,没有丝毫其他的杂音。

这是这一段时间以来,军纪训练的成果。若是以前,是万万看不到的。

每个步卒背上,都背着一个羊皮缝制的袋子,里面装着一个月的军粮。轻骑兵则挂了两个这样的袋子,青甲战骑则是三个。人要吃,坐骑也要吃。

李铮提着血龙枪,头顶红缨盔,身着鱼鳞甲,腰悬赤霄剑,骑跨在堡垒一样的青云背上,着实是威武非凡。

“白狼!”

李铮迎着刚刚冒头的红日,对紧随在旁侧的白狼道:“你带一队人马先行,去打探一下灵州的现状。”

白狼得令,立刻抱拳应诺,挥手带了十骑轻骑,迅速奔驰而去。

如果周林所言不虚的话,今日傅氏就要迁走。

傅氏对灵州的影响太大了,从军事政治到民生,任何一个方面,都脱不开傅氏的触角。

正因如此,傅氏的迁移,绝对对灵州造成巨大的打击。

人们会恐慌——这得多大灾难的逼迫,傅氏才会迁移?综合市井里的些微消息,很多人都会猜测到叛军之乱。因此,灵州一定会乱!至于到底会乱到什么程度,是这一点李铮还猜不出来。

所以他才会遣白狼领人先行,打探灵州状况,以便于随时调整计划。

从神州草场到灵州城,有五十里地。草场出口那一段山路早就修建成了平坦大道,所以行军速度并不慢。

不过一个多时辰,到上午辰时末,灵州城已经遥遥在望了。

艳阳高升,煜煜煌煌,照理说,六月的天气,在烈日的照耀下,应该十分炎热,使人汗流浃背才对。

但李铮所率领的这一队人马,竟然个个神清气爽。

这一点要归功于一阶甲装的特殊功能。

在第一次着甲训练的时候,李铮就体会到了它的特性——恒温。

这看起来对于战争,似乎没有太大的用处,它没有有效的杀伤力。但细细算起来,却是一个极为强大的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不论冬夏,穿着甲装的士兵,在体能和士气方面,始终要强于没穿甲装者。

比如炎炎夏日,温度太高,穿着普通盔甲的士兵会热的汗流浃背。这样会导致体能迅速流失,甚至使士兵产生厌战的情绪。

冬季也一样,温度太低的时候,身体僵硬,行动非常不方便。

而甲装却完美的避免了这一点!

连李铮自己都不得不感叹系统的神奇之处。

在烈日底下,灵州城的轮廓,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老远,李铮就看见了十骑轻骑奔驰了过来。

“主上!”

是白狼。

“情况如何?”

李铮问道。

“十分混乱!”

白狼道:“灵州城差不多都快成为废墟了!”

“什么?!”

李铮微微吃了一惊:“傅氏是什么时候走的?”

“就在清晨,”白狼回答道:“属下带人到灵州的时候,傅氏的马队刚刚离开!”

“那官府呢?灵州县衙有什么动作?”李铮又问。

“没有动作。”白狼露出一丝嘲笑:“县衙早就没人了。”

李铮闻言不由一怔。

县衙竟然没人了,这算什么?!

县令呢?难道弃官跑了?!

不过转念之间,李铮嘴角却翘了起来。

“这是好事。”

的确是好事。李铮一早就在考虑,从灵州分一杯羹,咬下一块利益。而现下,不正是最好时机吗?

第二十五章先取灵州

傅氏这个灵州的土霸王走了,官府县衙也没人了,李铮完全可以名正言顺的占领灵州!

起先李铮还在考虑,等到傅氏走后,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拿下灵州最多的利益。但现在不需要了。

机会来的如此的突兀,李铮不由得仔细梳理起其中的缘故来。

傅氏在灵州一家独大,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没有傅氏,就没有灵州。连傅氏都要举家迁移,想必消息灵通的县衙也一定坐不住。

如果灵州县令是个硬骨头,在傅氏走后,做好安民工作,短时间内也不会出什么事。但显然,灵州的这一任县令,他没有那种气魄!

县令一动,县衙就跟着崩溃。

官方管理机构一崩溃,城里稍稍有些势力的人一定也心惊胆战。再联系到傅氏的动作,一定都会跟着逃离。

如此一来,产生连锁反应,灵州城不乱才怪!

想到这里,李铮不由嘿嘿一笑:“真是天助我也!”

言罢,一摆掌中长枪,喝道:“白狼,你立刻率领轻骑,先行一步,入驻灵州,见到烧杀抢掠、扰乱秩序者,一概杀无赦!”

“喏!”

“张山、努罗!”

“在!”

“张山率领轻步弓兵紧随白狼,控制城中秩序,同时联络周林,准备安民告示。努罗率重甲枪兵占领灵州四门,禁止任何人出入!”

“喏!”

“尔等先行一步,我随后就到!”

得了命令,三人各自领兵,有条不紊,迅速向灵州城而去。

李铮则自带了仅剩下的五骑青甲战骑,缓缓跟随。

。。。

白狼领着六十轻骑,一人两马,速度飞快,声势浩大。不一会儿,就到了灵州北门。

放眼望去,却见北门处拥挤无比,各色人群你推我挤,争先恐后的从北门蜂拥而出。

风声中,喝骂声、尖叫声、哭喊声,连天彻地,简直混乱的无以复加!

城门处的混乱的人群发现了白狼这一队骑兵,一时间更加恐慌。不少人都以为,叛军打过来了!

“不好了,叛军来了!”

“快走快走!”

“让开,快让开!”

白狼皱起了眉头。

人群拥堵城门,道路不畅,骑兵根本进不了城。

想到李铮的吩咐,看着眼前的混乱,白狼眼中闪过一丝凶光。

“搭箭开弓,准备战斗!”

六十轻骑得令,齐刷刷的擎起挂在鞍扣上的长弓,反手从背后箭囊里取出了箭矢!

“目标城门外四丈,放箭!”

嗡!

好像是蜂群飞舞的声音,六十支箭矢如同瓢泼大雨一般,落在了城门外!

接着,便有几声凄厉的惨叫传来。

这一波箭雨只是白狼的警告,但城门外实在太乱,自然有倒霉蛋被射中了。

“尔等速速散开,不得拥堵城门,否则杀无赦!”

白狼适时大喝一声,率着轻骑,速度一分不减,直直朝城门冲撞过去!

城门处混乱的人群在轻骑放箭的一瞬间,呆了一呆,接着便哭爹喊娘,如没头苍蝇一般,乱窜起来。

有精明冷静一些的人,或是往两边逃走,或是退回城内,余者盲从之,一时间,城门处倒是空旷起来!

白狼嘿嘿一笑,身后轻骑跟随,如同一阵风,冲进了北门。

白狼的一系列动作太过迅速,虽然很快进了城池,但进城之后,却不得不放慢了速度。

城门内,除了就近的人知道白狼的动作,害怕的让开了通道。但后面的人就算听到了轰隆隆的马蹄声,也无法躲避。因为接近城门这一段的街道上,竟然密密麻麻全都是人。你推我挤,根本让不开。

“速速退往两边,否则杀无赦!”

白狼暴喝一声,鞍扣挂弓,拔出了腰间的马刀。

。。。

张山率领的轻步弓兵紧随在白狼身后,也到了北门。

虽然白狼的轻骑并没有刻意杀人,但那几个中箭的倒霉蛋和地上的血迹,无时无刻的提醒着所有人,让他们恐惧害怕。

所以白狼入城之后,这里更加的拥挤。所有人恨不得使出吃奶的劲儿,要逃离灵州城。

然而才不过片刻,混乱的人群却发现,又一队人马到了!

不同于白狼,不论是性格方面,还是接到的命令,张山的主要任务,就是安民。待看到这种混乱的时候,张山二话不说,立刻率人上前,很快将北门的局势轻易的控制住了。

虽然有刺儿头,但也抵不过锋利的马刀!

待北门局势暂时安定之后,张山立刻做起了安民工作。首先宣扬自己等人并非叛军,而是朝廷的援军,希望所有人安静下来,不要狂躁,并宣布控制城门,禁止出入。让所有人立刻回家,闭门不出。

待到努罗率领的重甲枪兵到了,张山立刻将北门事务交接给他,自己则率人进了城池。

努罗控制了北门,又立刻分兵,分别向其他三门而去,争取尽快控制灵州城的所有出入口。

。。。

李铮到北门的时候,这里已经完全冷清了下来。

除了戒备巡逻的三十余重甲枪兵之外,再看不到任何一个平民百姓。

点了点头,李铮带着青甲战骑,信步进了灵州城。

有白狼、张山在前控制秩序,李铮进城之后,并没遇到任何阻拦。虽然他敏锐的察觉到来自街道两旁房屋里那些害怕、惊奇的眼神,但却并没理会,方向直指县衙。

到了县衙,这里有白狼留下的十骑轻骑驻守,还有周林,也已经在这里等候。

“主上!”

周林见到李铮,原本忐忑的心,立刻松活了。连忙上前作揖行礼,引着李铮进了县衙。

县衙里并不比街道上好,一眼看去,就像废墟一样。

“县衙属吏逃离的时候,把能够拿走的都拿走了。”

周林低声道:“主上,现在该怎么办?”

李铮微微一笑,道:“拿走便拿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说着,脚步一顿,道:“我现在需要人手,用以控制灵州,安抚百姓。你立刻发布安民告示,同时发布求贤令,不论出身,只要读过书,自觉有能力的人都可以来县衙找我。”

周林闻言,深施一礼,转身离去了。

信步走进县衙大堂,李铮施施然走到正面主位,跪坐下来。身后两侧,各有亲兵昂首而立。

静寂无声中,李铮一边在思考着如何更好更快的控制灵州城,一边静候张山等人的消息。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张山、白狼、努罗三人先后到了县衙。不过片刻,周林也回来了。

几人各分左右,跪坐于堂下左右两侧,向李铮汇报灵州现状。

“主公。”

张山首先道:“经过一个时辰的努力,灵州城基本已经安定下来。县城实行军管,不允许任何人在街上走动,所有百姓都回家闭门。”

李铮微微颔首,又看向白狼和努罗。

白狼接着便道:“属下率轻骑入城后,斩杀扰乱秩序者数十人,人头皆悬于市口!”

努罗也跟着道:“四门都在控制之中,禁止出入。同时羁押执意出城者近百人。”

待这三人说完,李铮才赞赏道:“做的好,不过要继续下去。在解除禁令之前,不能有任何放松。”

“周林,你呢?”

“主上。”周林道:“安民告示和招贤令已经发布,同时属下让商行的伙计敲锣打鼓,满城宣传,争取尽快把主上的意志散播除去。”

“好!”

李铮笑了。

。。。

到了晚上,县衙里一片灯火通明。

大厅中,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这些人有相互交头接耳,厅中一片嗡嗡。

“李老,你说这些到底是什么人?说是叛贼吧,又不像,说是朝廷兵马,明显也不是。”

开口的是一个身着绫罗,头戴红色幘巾的胖子。说话的对象,是一个满身书卷气的老者。

这老者须发斑白,一身青色儒服整整齐齐,头上带着一只古拙竹冠,用一根木簪子别着。

这二人跪坐在右首的一、二位,却没人表示不满。大汉朝以右为尊,右首的一二位,自然地位最高。

李姓的老者微微摇头,沉声道:“我也不知。不过从其衣甲打扮和所作所为来看,也并非是山贼马匪,你不必担心。”

“能不担心嘛!?”

胖子脸上的肉都挤成了一团:“不让我们出城,又把城里有些家资地位的都叫到一起,明摆着要敲竹杠嘛!虽然先前没动粗,但谁知道之后会怎样?!”

说着,胖子抱怨道:“您说这傅氏也真是的,说走就走,也不通知咱一声,这下闹得,唉。。。”

“慎言!”

老者道:“傅氏怎么做,是他们自己的事。。。”老者说到这里,有些欲言又止的味道,良久才道:“叛军如今势大,听说汉阳郡已经岌岌可危,傅氏家主乃是汉阳太守,想必。。。”

第二十六章暂平豪强

老者说着,又沉吟片刻,道:“汉阳若是失守,凉州则危矣。现今叛军之强,有直寇三辅之势,想必短时间内,朝廷只能处于防守态势。虽然老朽断定朝廷不会放弃凉州,但要再次集结兵力征讨,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又顿了一顿,这才抬起深邃的目光,直视胖子,道:“若凉州完全被叛贼所掌握,我等想必也不会好过。。。现下这支人马来的虽然离奇,但必非是叛贼无疑。既然如此,何不支持一二?”

胖子虽然看似粗鲁,但能有如今的地位,也不是个蠢货。李姓老者稍稍一提点,他大概就明白了,若有所思道:“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竟然敢火中取栗,想必有些能耐。。。不知进门的时候李老你发现没有,有七八匹全身披铁甲,还长了角的坐骑?我可是从来没听说过长角的马。。。这批人也真真有些神秘。。。李老说得对,支持他们也无妨,只要能不被叛贼荼毒就好,也免却了举家迁移之苦。”

他们可不比傅氏,傅氏名望闻达于外,走到哪里都能很快立起家业。他们则不同,几乎与灵州绑在了一起。

若是举家迁移,说不得就要家道中落。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现在既然有人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也算为他们遮风挡雨,支持一二也无不可。

再者,这些人兵甲精粮,行动迅速,一看就知道不好惹。若是选择不当,恐怕。。。这也是逼不得已啊。

厅中十数人,尽皆在议论此事。有精明的,就竖起耳朵听胖子和李姓老者的交谈,心里也逐渐轻松起来。

也有脑子混沌的,仍然忐忑不安,不知所以然。

正此时,李铮从后堂出来了。

虽然要见的都是灵州本地的豪强、名士。但李铮并不在意,所以也没有刻意做准备。只卸了头盔,仍穿着鱼鳞甲,腰间悬挂宝剑,施施然就走了出来。

目光扫射一遍,将堂下诸人的神色面孔映入眼帘,这才走到主位。

这些人都是李铮专门让周林延请而来,说是延请,其实也不乏一些强制手段。今日里灵州大乱,不是所有人都有一颗大心脏,能静看云卷云舒。不少人都对李铮这支人马保持着警惕,生怕遭了兵灾。

见到李铮到来,堂下众人都收声住口,齐刷刷的望向李铮。却发现,竟然是一个气势凌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一眼看去,只见李铮身高八尺,面容英挺,身着盔甲,腰悬宝剑,头上挽了一个简单的发髻,以玉簪别着。

威武之中又有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势,端的是不凡。

一时间,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李铮见状,呵呵一笑,拱手四下里一揖,道:“本人李铮,今次将在座诸位请来,有要事相商。诸位都是灵州城里有名有姓的大人物,且不必拘束,请坐!”

堂下众人各自回了一礼,一言不发,尽皆跪坐下来。

“今日来的匆忙,县衙也成废墟,却是不好招待诸位,还望见谅。”

李铮接着道:“我也算是灵州人,灵州发生这样的大事,我自然不愿意看到。傅氏虽然迁走,但灵州不能乱,我想大家也应该是这样想的才对。”

“在下自信有些能力,便当仁不让,扛了这个差事,想必诸位应该没有异议。”

堂下众人闻言,互相对视一眼,便有右首的李姓老者起头。

老者拱手作了一揖,道:“将军所言甚是,灵州是大家的灵州,灵州乱了,对谁都没有好处。不过老朽有一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老者不知李铮底细,只知他手下有一票人吗,便以将军之名称之。

李铮目光一凝,注视着这个老者。

从周林处,李铮早知了在场众人的身份地位。

开口的李姓老者,名叫李源,字伯然。李伯然却不是等闲之辈,早年的时候在外地做过官,后来经历党锢之祸,心灰意冷之下辞官归乡,之后便在灵州城开了一家私人书院,教书育人。

虽然李伯然身后没有什么大势力,但他名声清正,又兼育人之功,在灵州却是颇有地位。

最让李铮看好的是,李伯然教书育人还不分阶层,不论豪强大户,还是百姓庶民,只要愿意,尽皆平等视之。

“原来是伯然先生!”

李铮回了一礼,默默的受了将军这一称谓,笑道:“伯然先生只管提问,在下有问必答。”

李铮的态度虽然强硬,但待人接物方面却不失礼数,李伯然心里还算满意,一直没有表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丝笑意,道:“现今凉州局势若何,想必将军知之甚深。”

见李铮点头,李伯然便接着道:“叛军势大,朝廷败退,既如此,将军为何在这个时候奋起出头?连那傅氏都不得不举家迁移,难道将军有信心在面对十万叛贼的情况下,保全灵州?!”

李铮闻言,不由笑了,颔首道:“老先生之言,直指要害。不过在下却另有看法。”

“哦?”李伯然微微一怔,笑道:“老朽洗耳恭听。”

李铮酝酿片刻,道:“灵州虽然看似危若累卵,连傅氏都不得不举家迁移。但在我看来,灵州却也有优势所在。”

“灵州地处北地郡最北边,再往北就是河套之地,那是匈奴人的地盘。”李铮侃侃而谈:“韩遂贼子虽然手握十数万大军,但我想,他却不敢在面对朝廷的情况下,还去触碰匈奴人的神经。若是叛贼率军进入灵州,无疑给了匈奴人压力,难免会让匈奴人误会,从而引发战争。”

“所以,”李铮笑道:“我敢断言,叛军即便会注意到灵州,也不敢派遣大军前来,最多就是一支人数不会太多的偏师,这我可不怕!”

听了李铮的话,不少人都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同时心中暗恼不已。

“将军志向不小!”

李伯然听了,却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在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灵州的时候,李铮的目光却囊括了朝廷和匈奴人,这种放眼天下的长远见识,非一般人拥有。

“大丈夫在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李某又为何不能效仿先贤,争一个封侯拜将?!”李铮昂起头,信心十足。

“将军果然不凡!”

李伯然笑了,越看李铮,他越是满意。更何况,眼前这年轻的将军,也姓李呢!

“不过老朽还有一问。”李伯然抚须一笑,道:“将军当知,即便韩遂叛军不敢遣大军来攻,但若接二连三的派遣偏师,以将军的实力,恐怕拖不起吧。。。再者,谁敢断定,韩遂不会另有打算?或者韩遂不会勾连匈奴人?”

说到这里,在场的不少人脸色又变了。

“更重要的是,”李伯然脸色一正,道:“将军以何名义,来保全灵州呢?”

听着这话,李铮自己都不由得正色以对。

李伯然的第一个假设,李铮知道不会成立。在李铮的记忆中,那个世界的历史上,韩遂并未勾连匈奴人,或者说韩遂把凉州看成了他自己的后花园,不愿与人分享,自然容不得匈奴人染指。其次,即便匈奴人有这个念想,也不能动弹,护匈奴中郎将可不是吃干饭的。

再者,李铮模糊的记得,似乎近期匈奴族群之中会有大事发生,让他们无暇顾及族群之外的事。

真正让李铮正色的,是名义。

是的,名义。

汉室尚未崩溃,李铮这种私自聚集人马占领县城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与韩遂并无差别,也是造反。

所以,李伯然才会提出这个问题。

不过李铮早有计较,于是道:“老先生所言甚是,不过在下并非事出无因。首先,在下也是灵州人,灵州的生死存亡,与我息息相关。其次,在下这次率领人马,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救援汉阳太守傅南容府君。”

闻言,不论是李伯然抑或者在场任何人,都不由一怔。

随即,有人不可思议道:“将军,要保全灵州城都几为不能,救援傅燮却是万万做不到啊!”

“是啊将军,叛军十几万,若是围困汉阳治所冀城,那是水泼不进,如何能救援?!”

李伯然却斟酌了一会儿,凝眉道:“虽然将军想法是好的,但老朽以为不可取。”

“呵呵。。。”

李铮笑了,道:“诸位想岔了。我并非是救汉阳郡,只救傅燮太守一人而已。区区一人,只需数十人,就能办到!”

多数人听了不明所以,唯有寥寥几人,思索片刻,却是恍然大悟。

李伯然想的更多。首先,只要李铮的目的得逞,救出了傅燮,那么傅燮一定不会介意给他一个名义,如此便名正言顺。其次,傅燮若是从汉阳脱身而出,那么不论凉州怎么乱,都仍然有一根定海神针。只要有傅燮在前面顶着,不论对李铮还在对在座的诸位,都有好处不是?

李伯然笑了,道:“将军才思敏捷,老朽佩服!既然将军有这个打算,那么我等愿意支持将军,将军所需的一干资财粮饷,老朽等人一力担保!将军要如何做,我等不过问,只盼将军得了朝廷封赏,不要忘了灵州父老。”

李伯然身旁的胖子闻言,脸上不由一急,却被李伯然眼神阻止了。

“哈哈。。。”

这李伯然竟然有这般威望,果然不是一般人!李铮暗暗记在心里,长笑一声,起身对在场诸人作了一揖,最后目光落在李伯然身上,道:“老先生放心,在下一诺千金,决不食言!”

第二十七章忆段将军

事情到这里,在座的双方基本上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已经算是告一段落。

将李伯然等人送出县衙,李铮回到屋里,跪坐了下来。

对于他们承诺粮饷资财,李铮并不在意,有或者没有,多或者少,都不打紧。李铮在意的是,李伯然那句‘将军要如何做,我等不过问’。

有这句话在,李铮才好放手施为,以便**速掌握灵州。若是没有这个承诺,灵州本地的豪强暗中动手脚,到时候免不了刀兵相向。虽然李铮不怕,但现在起事之初,能避免则避免。再则,这灵州城说到底,还是这些人支撑着,没有这些人,灵州基本上就是一片废墟,要来也无用了。

第二天,陆陆续续就有不少读书人前来县衙应聘属吏。李铮非常高兴,论才能予以分配职务,至于其他的旁枝末节,就由周林负责。

这些前来应聘属吏的读书人,大多数都是寒门子弟。寒门子弟这个称谓,不单单是因为他们的出身,其实还包含了文化程度。

这个时代,华夏文明的精华基本被世家大族把持垄断,如郭嘉、戏志才这般寒门高人,那是凤毛麟角。真正出人才的,还真要数世家大族。

更何况这区区边塞之地的灵州小县?这些寒门子弟,经过一番考核问询,大约也就只能充当县衙属吏,真正的人才,一个都没有。

不过除了这些寒门子弟,其中也有两三个有那么点意思,仔细一问,却都是李伯然的弟子。

在李铮原本的打算中,其实就没想从灵州的豪强大户中淘选人才。

势力崛起之初,李铮觉得,还是保持纯粹来的好。

寒门子弟没有根基,上了李铮这条船,就只有跟着李铮一条路走到黑。而豪强大户则不然,他们身后有家族,首先考虑的,是壮大家族势力。一切有利于家族的,他们都会做,而不利的,立刻弃之如敝履。

在李铮看来,这些就是墙头草,是定时炸弹。

若是在势力起步之初,被这些人渗透,到最后,李铮自己恐怕都不好处理。

所以在看到都是寒门子弟前来应聘,虽然能耐不怎么样,但李铮还是高兴的。但他没有想到,李伯然竟然会遣来几个弟子。

灵州的豪强大户都冷眼旁观,除了承诺的粮饷资财,没有做出任何实际性的支持。而在这种情况下,李伯然却反其道而行之,这让李铮不得不暗暗思索。

不过不论怎样,李铮都不可能把这些人拒之门外。

才能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要给李伯然一些面子。再者,这几人其实也都出自平民百姓之家,虽然与李伯然关系密切,但总比豪强大户里出来的要好的多。

人员就位,一天之中,县衙的管理机构就搭建起来了。

随着管理机构有条不紊的运转,李铮逐步解除禁令,不过三天的功夫,灵州又完全平静了下来。

在这三天里,李铮除了构建管理层,安定灵州之外,还让张山在灵州城里大肆募兵。

要完全掌控一县的权利,不止需有效的管理,还要有绝对的力量。这次带过来的兵马,大多数要带走去营救傅燮,那么到时候灵州的防卫力量就显得不足,必须要招募更多的士兵。

现在他手里握着城中大户支持的大批粮食,县衙库房里又有现成的兵器装备,完全可以迅速拉起一支千人规模的队伍。

因为李铮开出的条件很优厚,所以一千士兵很快就招募完毕。

遣人往草场将王老虎调了过来,主持训练这一千新兵,又留下张山总览大局,李铮这才准备离开灵州,前往汉阳,救援傅燮。

要前往汉阳营救傅燮,李铮首先需要的,是地图。

地图这种高大上的物品,在这个时代十分珍贵。连县衙里都没有,也许有,可能在县令弃城离开的时候带走了也说不定。

不过幸好,周林给了李铮一个惊喜。

也许是不甘心完全放弃祖宗基业,在傅氏举家迁走之时,傅氏坞堡里仍然留下了一些人。

这些人的首脑,竟然是周肥。

而李铮所需的地图,就是周林从周肥处得到的。

想想也是,县衙可能没有地图,但傅氏这样的大族,一定有这个底蕴。

比之曾经李铮在那个时代见到的地图不同,这地图完全是手工画作。地图长达七尺,宽四尺,将整个凉州都包含在内。

其中山川河流、沙漠湖泊、道路城池、郡县划分,却是一目了然。

得到这幅地图,李铮是大喜过望。

当下仔细研究了一番,心中有了计划,便不拖沓,立刻召集手下头目将领,给张山和王老虎做了一番嘱咐之后,留下了一半精锐步卒以防万一,便即带着所有骑兵、五十重甲枪兵、五十轻步弓手,便连夜离开灵州,往南而去。

所谓兵贵神速,又有救兵如救火之说。

四月中,耿鄙兵败,距今以及差不多有两个月了。虽然局限于这个时代的交通通讯等方面的问题,也许两个月时间并不算什么。但李铮很担心,汉阳郡是否已经失守,傅燮是否还活着。

若是失守,他的一切打算,基本上就落空了。

所以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汉阳。

一行六十余骑、一百步卒,专挑人烟罕至的荒野行走,以便掩藏行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