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战骑狂潮-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副部长,正部长暂缺。至于其余诸部,则没有人选,荀攸暂代各部职权。
情报部自然是贾诩为首。
整整一天时间,李铮合着荀攸等共计五人,都在书房中商谈度过。最终,天黑之前,将大致的架构定了下来。
。。。
对于能担任一部主官,荀爽老爷子很是意外。不过转念想到当初与李铮初见之时李铮所说的话,就释然了。作为文化界的耆老,他的确担当者传播华夏文明的重要职责,所以欣然领命,即刻赴任。
至于李伯然老先生,也很满意。若说对教育部主官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但荀爽这位大能当面,李伯然只能甘拜下风,做副手其实也不错。再则,他还兼任着灵州县令不是?
其实真正一步登天的,是戏志才。头天刚刚投效,次日就将他纳入了核心团队,商讨管理构架,并任命为三军军师。虽然只是临时暂代,但也可以看出李铮对他的器重了。
很快,一切步入正规。
新年,就这么过去了,眼看开春,一切欣欣向荣,整个凉州,都开始如火山一般迸发出更加浓烈的勃勃生机。
在董卓独霸朝政,荼毒关中,一言九鼎之时;在关东诸侯如火如荼的招兵买马之际,在他们的野心如同黑夜中的星星闪闪发光的时候,正月十五,上元节,李铮在率领麾下群臣祭拜了太一尊神之后,目光,望向了北方。
。。。。。。
在北地郡之北,白水川之西,一百余里的韩氏族地。
自中平五年起,韩氏骨都候就没有几天高兴过。虽然当初支因为持须卜骨都候做了单于,分到了一片草场,但没想到须卜骨氏单于没那个长久的福分,竟然在去年中就病死了!
这下好了,大靠山倒了,韩氏在那片草场还没站稳脚跟,天知道会不会遭到其他部族的觊觎。
这还不算什么。真正让他烦心的,还是南边的那个汉人势力。
当初莫名其妙被汉人袭击,折损了不少人马,后来屡次报复,却都是损兵折将,没有得到半点好处,反而使得自己威望下跌了许多,很多族老都颇有微词,眼看地位不稳。
尤其是那个汉人势力占据了近在眼前的白水川,可以说是卧榻之侧有猛虎酣睡!这种危机感,让他时时刻刻难以安稳。
还有,从北边兰氏传来的消息,也让他坐立不安。听说兰氏竟然在饲养一种新的牲畜,名叫什么猪。听说这种牲畜肉质鲜美肥嫩,很是得上层贵族喜欢。更重要的是,这种什么猪与牛羊马匹一样,可以迅速繁殖壮大!
如果让兰氏将这种牲畜繁衍成了规模,作为兰氏的邻居,韩氏还怎么活!?新的物种壮大,必然会冲击旧的物种。
牛羊马匹不值钱了,韩氏非得衰败不可。
而且据韩氏骨都候所知,这种牲畜,就是来源于南边的那个汉人势力!
反正总而言之,心里的郁郁,都与那汉人势力有关。他每时每刻都想着,要把白水川给打下来,但他娘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白水川原来一马平川,竟然不知怎的,长出了一片山脉,难道是长生天做的吗?!
烦躁无比的韩氏骨都候,不由狠狠的一巴掌拍在案桌上,痛的自己差点跳起来。
正此时,帐外有人来报。
韩氏骨都候连忙正色,将人叫了进来。
“大族长,有汉人的商队到我们部落了!”
这话一出,韩氏骨都候就翻身而起:“汉人的商队?!”他满面疑惑:“哪里来的汉人商队?!”
“那些汉人自称是北地郡来的商队,并且要求面见大族长!”
“北地郡?!”韩氏骨都候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差了许多。
左右见状,有自以为机灵的,连忙道:“大族长,要不。。。”说这话,横掌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
“愚蠢!”韩氏骨都候一听,不由大骂了一句,狠狠的瞪了说话的人一眼,转脸对报讯的人道:“你去,给我把汉人商队的人带来!”
“遵命!”
不过片刻,帐外传来一连串脚步声,接着,便有三个汉人,在那报讯者的带领下,昂首挺胸走了进来。
为首的汉人身材不过七尺余,但在普遍身高不过六尺多不到七尺的匈奴人族群中,却显得鹤立鸡群。
此人身材略微有些臃肿,脸胖乎乎的,却不正是周林?!
第一百零九章起头
“汉人,告诉我你的来意!”
韩氏骨都候大马金刀坐在主位上,做出一副俯视的模样,紧盯着周林,沉声道。
周林哈哈一笑,昂首挺胸,道:“我是来救你们的!”
“放肆!”
“大胆!”
“信口雌黄!”
一时间,帐中斥声不断。
有性急者抽出腰间配兵,目露凶光,好似那骨都候一声令下,就要斩杀周林。但周林却不为所动。
周林在李铮麾下已经两年余,这么长时间行商,走南闯北,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多了去了,生死之间的恐怖,也不是没体验过。所以完全不把这幅阵势放在眼中,只看着韩氏骨都候,一副不屑的模样。
那韩氏骨都候见状,沉吟片刻,摆了摆手,帐中立刻安静了下来。
“我可以原谅你的无礼,汉人。”韩氏骨都候道:“说出你的来意,最好能让我满意。否则,我不介意将你的人头挂在旗杆上!”
周林面色一正,道:“骨都候不愧是骨都候,果然有些心胸气魄。”说着,周林口里一顿,接着道:“我乃是大汉朝凉州牧、征西将军麾下,神州商队的主事者,周林是也!”
“凉州牧?!征西将军?!”韩氏骨都候闻言,不由吸了口凉气。这可不是小官,是大汉朝真真正正的封疆大吏!
“奉我家将军之命来此,一者要与你们韩氏建立商业贸易关系。二者,就如同刚才周某所言,是来救你们的!”周林说道。
“你是说,你们将军,要跟我们韩氏做生意?”韩氏骨都候微眯着眼:“至于救我们?何出此言?!”
“哈哈,”周林大笑一声:“骨都候想必不曾忘记去年的那场意外吧?我家将军麾下的军队,袭击了韩氏族地。但骨都候要相信,这并非是我家将军本意。当初我家将军与须卜氏的殿下须卜玻犁,约定双方商业来往。但须卜玻犁违背了他的诺言,并扣押了周某人!所以我家将军才派遣精兵,来草原救援周某。不过因为不知草原具体状况,找错了人,所以才有年前的那场意外!”
听了周林的叙说,韩氏骨都候终于有着恍然大悟的感觉。
那次袭击,搞的他莫名其妙。虽然这一年多以来,与兰氏联合,多次进攻白水川,甚至连须卜氏都出了兵,但其中的具体缘故,他却并不清楚。
须卜氏和兰氏可不会告诉他。
现在一听原委,立刻,韩氏骨都候心里就骂开了。感情是他给须卜氏挡了灾!而且这一年多以来,还多次给须卜氏当枪使。
他不遗余力的支持须卜氏坐上单于之位,没想到竟然换来这样的待遇,一口闷气充塞胸口,让他好不愤怒。
更重要的是,似乎一年之前,那位还只是个护羌校尉,现在竟然已经是凉州牧、征西将军了,不好相与啊。
“好吧,如果是意外,我可以接受。”韩氏骨都候沉声道。不接受也不行,都已经是既定的事实,而且想报复都做不到,除非杀了眼前这三个汉人,但恐怕又要面对那位凉州牧、征西将军的怒火了!
再则,他现在麻烦事一大堆,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对外征战。
“那么汉人,你告诉我,你们凉州牧,要跟我韩氏做什么生意?”
“呵呵,”周林微微一笑,转言却道:“不知骨都候可知,当初我家将军与须卜玻犁之间,是做的什么生意?”
韩氏骨都候虽然心有明了,但仍然摇了摇头。
“主要是棘皮猪。”周林的话,让韩氏骨都候皱起了眉头。
对,就是这么什么猪,棘皮猪,让他的部落处于巨大的危机之中。
“不过骨都候可能不知道。”周林嘿嘿一笑:“没有我们提供的草料,棘皮猪是难以存活的,也许暂时可以饲养,但绝对会逐渐死亡!”
闻听此言,韩氏骨都候不由张大了嘴巴。
他没想到,其中竟然还有这般缘故,一时间,心里就高兴了起来。那兰氏自以为有了新的牲畜饲养,还曾派人到他这里来炫耀,却没想到,那是镜花水月啊!
一时间,韩氏骨都候差点大笑出来,心里的无名之火,瞬间消散了不少。
“骨都候可以想象。”周林笑道:“如果我们给兰氏、给须卜氏提供特殊的草料,那么这对韩氏来说,难道不是灾难么?所以周某说,此番前来,是救你们!”
“汉人,那你的意思是?”骨都候心思一转,有了想法,期待了起来。
“骨都候可能想到了。不错,我家将军说了,当初袭击你们族地,是我们的不对。而且当初周某在兰氏领地与须卜氏做生意,最后被扣押,兰氏也是帮凶。只有韩氏,才是无辜的。所以我家将军要补偿韩氏。”说着,周林语气一顿,看到韩氏骨都候那放光的眼睛,不由笑道:“我们准备无偿给韩氏提供棘皮猪种,并低价贩卖给韩氏特殊草料。不知骨都候意下如何?”
“此言当真?!”
韩氏骨都候不由站了起来,旁侧一干匈奴人等,都紧张起来。
“当然是真的。我家将军位高权重,一言九鼎,怎么会骗你们韩氏?!”说着,周林有些气愤。
“哈哈,是我的不对!”韩氏骨都候立刻满面笑容,好一会儿,才问道:“那么,不知你们将军,准备补偿多少?!”
“骨都候放心。”周林笑了,伸出巴掌,一字一顿道:“五千头!”
“嘶!”
帐中,立刻响起了一阵吸气的声音。
巨大的惊喜充斥在韩氏骨都候的心中,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不过他不是蠢人,立刻又想到了其中的不合理,于是暂且按捺心中激动,缓缓坐了下来,沉声道:“你们将军,为什么会选择我韩氏?或者说,他有什么目的?!”
“骨都候果然是睿智之人!”周林目光一闪,道:“要知道,须卜氏和兰氏,是真正得罪了我家将军的祸首,而韩氏只是受了池鱼之灾。总的来说,我家将军对韩氏,还是有好感的。不过就像骨都候猜测的一样,这天下,没有白拿的好处。我们提供补偿,也有所求。”
“第一,让兰氏和须卜氏不舒服,我家将军就心情舒畅。”
“第二,我家将军准备支持韩氏,争夺单于之位,要求是八百里草原!”
这两个条件一出口,韩氏骨都候不由暗暗心惊。果然如此,这凉州牧、征西将军真真是个野心人物,竟然想插手草原内部之事!
不过对于韩氏而言,这不是好事么?
现今须卜氏单于死了,老王掌理族务,单于之位空缺,岂不正是机会?!若是得到那种神奇的棘皮猪,扩大其规模,再有那凉州牧支持,想必以韩氏的底蕴,绝对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
想通此节,韩氏骨都候立马就心动了。
至于八百里草原,那不过是小事而已。再则。。。等他韩氏骨都候做了单于,哪里还会惧怕凉州牧?到时候翻脸不认人,直接反悔也无妨!
想到这里,韩氏骨都候不由长出了一口气,笑道:“好,这个生意,我们韩氏接下了!那么,你们征西将军何时给我们棘皮猪种?”
“哈哈,”周林心里一松,大笑起来:“骨都候何须心急?我们这里达成了协议,待我遣人回返报讯,即刻就将棘皮猪种送来!”
“好!”韩氏骨都候大笑一声,叫道:“来人,给我摆酒宴,我要宴请尊贵的客人!”
。。。。。。
白水川东北四百里外,韩氏族地之北五百里外,兰氏族地。
一月前还意气风发的兰氏大族长、匈奴人高贵的右谷蠡王,这段时间却愁云惨淡。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牲畜。自中平五年,兰氏协助须卜氏扣押周林,从周林商队获取了一批棘皮猪,并在体验了这种牲畜的种种妙处之后,认识到其中的深远意义,立刻就开始进行饲养繁殖。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兰氏所拥有的棘皮猪,数量达到了数千头!眼看规模将成,利益都快到碗里了,却没想到一朝之间被打回了原形!
就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数千头棘皮猪陆陆续续死相继亡,任凭想尽办法,也未能挽救一头!
这是怎样的损失!
要知道,为了将这种特殊的牲畜培养起来,兰氏付出了多少?!放弃了多少?!
但现在区区一月的时间里,整个氏族一年多的努力,转瞬间化为了飞灰,如晴天霹雳一般,让兰氏右谷蠡王欲哭无泪!
第一百一十章诱饵
“你说什么?!”
须卜玻犁面色铁青,抬起一脚把趴伏在地上的人踹翻,喝道:“都死了?!你怎么不去死!”
这人是专门负责须卜玻犁名下所有草场放牧牲畜的重要人物,一个多月前,草场中的棘皮猪就开始出现突然死亡的现象。起初并未在意,但没想到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知道主人须卜玻犁对棘皮猪的看重,一时间害怕,又心存侥幸,所以没有上报。等到现在全都死绝了,没办法之下,这才横下心来,告知了须卜玻犁。
这对于须卜玻犁而言,不异于晴天霹雳!
那是他争夺部族大权的底牌所在啊!
玻犁的老子,须卜氏骨都候登位还不到一年,尚未收获利益就死了,对他的打击本来就不小。但好在还有须卜氏部族大权,让他心生期待。
一直以为,只要能将棘皮猪饲养规模扩大,到时候再抛出这个馅饼,族老一定会支持他做族长。
但现在一切成空,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乌有,所有的期待成为泡影,这让他如何能接受的了?!
“来人!把这混蛋拉下去,万马践踏!”
“饶命,饶命啊主人!”
毫不理会这人的求饶,看着他被左右侍卫拉出去,总算出了口恶气。但随之,各种忧虑纷纷袭上心头。
没了棘皮猪,在与那些兄弟争夺族长之位的时候,他就没有了优势,甚至远远落在下风。他手里的兵马不及几个兄弟,草场面积不及几个兄弟,连支持他的族老,都只有一人。
更让他烦躁不安的是,为了培育棘皮猪,他减少了牛羊的饲养数量。现在棘皮猪没了,牛羊数量又大幅度减产。。。该如何是好?!
转念间,玻犁又想到了那个曾经让他吃了大亏的汉人。。。棘皮猪的来源就在那人身上,或许。。。
想到这,玻犁心中不由一动。
正思考着心里突然冒出来的想法的可行性,忽然有亲信来报。
“殿下,好消息啊。”
说话的人,没有耳朵,却正是当初那个去灵州谒见李铮,被割掉了耳朵的中年汉人。这人虽然失去了耳朵,但也不是没有收获,因为那次之后他更得玻犁信任了。
“什么好消息?”
玻犁心情郁郁,语气不耐。
“韩氏与那李贼之间最近有一次生意,涉及到五千头棘皮猪!”无耳中年贼兮兮的道。
“什么?!五千头!”玻犁惊呼一声,眼中爆发出一阵精光。
无耳中年见状,不由一喜。他还不知道须卜玻犁名下饲养的棘皮猪都已经死亡的消息,但他清楚的知道,须卜玻犁对棘皮猪的看重。
所以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才会这样屁颠屁颠的来告知玻犁。
“正是五千头。”无耳中年断然道:“属下知道殿下对棘皮猪很感兴趣,所以就立刻来告诉殿下你了。”
“做得好!”
须卜玻犁一巴掌拍在他肩上,把无耳中间拍了个趔趄。
玻犁脸上颓色一扫而空,哈哈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哈哈哈。。。”
笑罢,须卜玻犁脸色一正,道:“你立刻去兰氏一趟,探探兰氏消息。。。看看他们饲养的棘皮猪,死了没有?”
“棘皮猪?死了?”无耳中年闻言,咀嚼了一番,心中不由恍然。心说难怪刚刚进来的时候,殿下面色不好看,在听到自己的消息的时候,又立刻精神焕发,却原来是这个道理。
心里一转,就有了想法,于是道:“属下立刻去办!”
“嗯。”须卜玻犁点了点头,道:“探听到准确的消息之后,立刻回报于我。”
。。。
三月,春暖花开。
草原送走了冬日的萧条,迎来了来春的新生。
韩氏族地。
韩氏骨都候这几天一直心情忐忑,征西将军李铮的承诺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仍然还没有兑现,这让他心里有些不安稳。
这天,召集了族中重要人物商议了一番,正准与婢女放松放松,却有下人来报。说是有兰氏和须卜氏的使者谒见。
韩遂骨都候得了报讯,脸色立刻就阴沉了下来。
在这个节骨眼上,兰氏和须卜氏派人来访,绝对不是吃饱了没事干,一定有他的目的所在。
而目的到底是。。。
韩氏骨都候脑子一转,心头不由一跳。
正想着,两大氏族的使者就进了大帐。
见礼完毕,韩氏骨都候不动声色,笑道:“不知两族使者到我韩氏,有何要事啊?”
帐中,须卜氏、兰氏两族使者对视一眼,须卜氏使者道:“骨都候大人,明人不说暗话,我们的主子遣我二人前来,只有一个问题,想问问骨都候大人。”
“说。”韩氏骨都候见状,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听说韩氏将与南边的汉人做生意,涉及到五千头棘皮猪,是也不是?!”
“你是在质问我吗?”
韩氏骨都候猛然站起身来,须发怒张:“你们什么东西,便是兰氏和须卜氏的族长、族老,也不过与我平起平坐,你竟然敢质问于我!?”
“不敢!”
两人见韩氏骨都候发怒,都不由齐齐一惊,连忙放低了姿态。
“哼!”
韩氏骨都候冷哼一声,道:“什么生意,什么棘皮猪,没有的事。你们回去告诉两族主事者,我韩氏可没有和南边的汉人做生意,也不知道什么棘皮猪。还有,记得要明白自己的身份,否则我不介意宰了你们,我不信兰氏、须卜氏会为了你们两个小喽啰与我韩氏为敌!”
斥走了两族使者,韩氏骨都候心里十分不安稳。
各种猜测涌上心头。
这次与南边交易,他自认为做的很是隐秘,族中都下了禁口令,不允许任何人将这件事传扬出去,但没想到,眼下这兰氏和须卜氏竟然找上门来了!
他们是从哪里得知的消息?!
是隐藏在自己韩氏里的细作,还是。。。南边的汉人故意透露出去的!?
韩氏骨都候不由目露寒光。
想了想,韩氏骨都候喝道:“来人,给我遣人去催一催那周林,另外传令韩驹大当户,让他带一万骑,去白水川外东营关等着,若是南边的商队来了,立刻给我护送**地!”
不论如何,棘皮猪是一定不能放弃的。不论是南边的汉人打的是什么主意,韩氏要壮大,就少不了与兰氏和须卜氏为敌!只要能将这批棘皮猪拿到手,想必兰氏和须卜氏还没那个决心与韩氏开战!
。。。
灵州。
李铮和戏志才缓缓行走在草场中的石路上。
“这第一步,就是要挑起右部匈奴三族之间的矛盾。”李铮微笑道:“这三族若是同心协力,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只要能分而化之,就好对付的多。”
戏志才颔首,道:“五千头棘皮猪不是小数目,应该能挑起战火。只要这三族之间打起来,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两个月前,李铮就已经在和戏志才谋划此事。
右部三族匈奴,麾下部落以万计,人口总计超过百万,带甲之兵至少有二十万以上。若是硬碰硬,李铮虽然不怕,但损失一定不会少,而且耗时良久,短时间内绝对平定不了。
所以就商量着,以其他的方法,从侧面削弱三族匈奴的力量。
李铮已然知道,当初须卜玻犁扣押周林,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棘皮猪。虽然没能够以周林为要挟,从李铮手里获得更多的猪种,但好歹也从商队攫取了一些。想必以玻犁或者其他匈奴首脑的眼光,不会看不出其中的深远意义。
一定会投入精力,来使其繁衍。
然而,早先李铮通过战骑培养系统,给棘皮猪的生长加了一道锁。如此一来,匈奴人培养的棘皮猪,一定会逐渐死亡!
而这时候,抛出五千头棘皮猪,一定会挑动匈奴人的神经。
两人边走边说,一边说还一边笑,仿佛已经看到了右部匈奴的惨状。
。。。
在李铮谋划匈奴之时,中原大地却风起云涌。
初平元年,春正月。
东郡太守、故太尉桥玄之子桥瑁,诈作三公手书,传檄州郡,叙说董卓恶行,号召天下诸侯起兵伐董,以释国难。
得此檄文,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冀北相鲍信、长沙太守孙坚、假奋武将军曹操等人俱皆响应,公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起兵讨伐董卓!
第一百一十一章补偿
李铮与戏志才说着,就将话题从北地匈奴转移到了中原大势。
桥瑁矫诏的檄文,李铮也有一份。
虽然李铮并未在中原冒过泡,但毕竟是一方大豪,手握雄兵,坐拥凉州。桥瑁没瞎眼,自然不会忽略李铮的存在。
也因此,凉州与三辅的边境上的局势就显得有些紧张。
董卓麾下大将李傕、郭汜,屯兵八万于陈仓,以为防备。
因为这件事,使得招募流民的大业,受到一定的阻碍,不复年前那种蜂拥的场面。不过这数月以来,从三辅挖过去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五十万,而且虽然局势紧张,但也细水长流,仍然每天都有一些流民偷偷摸摸来到凉州。
再则,数十万的安置,也是个大工程,专门负责此事的荀衍忙是不可开交。暂时而言,凉州对人口的需求,已经不是那么迫切。
所以李铮就没有理会董卓的举动,只让张山加强防备,避免出现意外。
檄文可以不理会,但中原的消息关乎天下大势,却不能不放在心上。
这几个月陆陆续续从中原传来的情报,让李铮是大开眼界。
自桥瑁发布檄文,首先与董卓接战的,是长沙太守孙坚。
此人于年前,董卓把持朝政、废立天子之时,就已经率兵从长沙出发。这一路上可谓是声势浩大,尚未与董卓交锋,便推平了两个朝廷重臣!
分别是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
从情报上看,王睿的死,有两个原因。其一,早年就与孙坚有嫌隙。其二,有武陵太守曹寅从中作梗。
那王睿得知董卓废立天子,也准备起兵讨伐,不过却放出豪言,起兵之前要斩杀武陵太守曹寅祭旗。
武陵乃是荆州治下,曹寅为太守,完全不把王睿放在眼中,以至于王睿有此言论。
那曹寅惧怕王睿杀他,于是矫诏细数王睿各种罪行,下达给孙坚,让孙坚斩杀王睿。
“那桥瑁开了矫诏先河,曹寅也效仿之,孙坚拿着鸡毛当令剑,公报私仇,果然有些意思。”李铮笑眯眯的道。
戏志才微微颔首:“汉室失了威信,各地诸侯都不把朝廷放在眼中喽!”
孙坚逼杀了王睿,一路北进,到了南阳,又杀了太守张咨。理由是张咨不给孙坚提供粮草。
“那张咨死的可谓不明不白呀。”
李铮说道:“孙坚杀王睿,还可以说事出有因。但杀张咨,理由就牵强了。张咨可不是孙坚属下,没有任何义务提供粮草。张咨死了,袁术占据了南阳,其中的缘故,颇值得推敲。”
“呵呵,孙坚不过操刀手,袁术才是幕后黑手。”戏志才笑道:“孙坚似乎是袁氏一系的人,没有袁氏提携,孙坚如何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就走到这一步?”
李铮点头:“的确如此。孙坚前脚杀了张咨,袁术后脚就占了南阳,这吃相太难看。再则,那孙坚不过区区一长沙太守,便是有些家资,也不可能短短时间就招募十万兵马,没有袁氏在后面支持,根本就是妄想。”
孙坚杀了张咨,大肆招兵买马,不过短短一月,就得募兵马十万,然后屯兵鲁阳,北望洛阳!
二月初的时候,孙坚便与董卓展开了第一次交锋。
因孙坚屯兵鲁阳,威胁洛阳,董卓于是派遣大将胡轸,率领精骑一万出太谷关,奇袭孙坚。是时孙坚正在城外练兵,见状却状作镇定,麾下兵卒见主将如此,也不慌乱。那胡轸见到没有可趁之机,于是撤兵。
“从这里可以看出,孙坚的确是个将才。”李铮笑道:“能在那种情况下,做出最完美的反应,这临战应敌之机,恐怕没几个人能及得上孙坚了。”
“确实如此。”戏志才深以为然:“寻常将领在那种情况下,恐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入城,如此反而会造成混乱,给敌人可趁之机。”
胡轸退走之后,孙坚引兵北进,然而在梁东一带,却遭到了败绩。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如果不是孙坚机灵,恐怕自己都死在了战场上。
赐予他惨败的,是徐荣。
幽州玄菟人士,董卓麾下中郎将,徐荣。
同时,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兵河内,由北至南威胁洛阳。孔伷屯兵颍川,与孙坚遥相呼应,从南向北威胁洛阳。刘岱、张邈、桥瑁、袁遗、鲍信还有曹操,则屯兵酸枣,从东至西威胁洛阳。
韩馥屯兵邺城,为北路后勤。袁术屯兵南阳,为东、南路后勤。
洛阳四战之地,虽有周边群关护卫,但却大幅度分散了董卓兵马,在另一个层面上,削弱董卓的力量。于是董卓火烧洛阳,胁迫天子群臣及洛阳百万百姓,迁都长安!
李铮的情报,到此为止。
现下三月,凉州距离中原太远,二月的情报,才刚刚到手。
然而即便没有情报,李铮也知道,孙坚经此一败,非但没有颓废消沉,反而会奋发而起,接着便会连战连捷,进逼洛阳。
而所谓关东群雄联盟,也会内部生变,乃至于自相残杀最后各奔东西,走上争霸天下的道路。
“志才先生,”
李铮考虑着中原局势,忽然道:“你觉得我可否给予董卓一些支持?”
在李铮看来,他自己与董卓,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于董卓与汉室还有一丝丝勾连,而李铮却完全不把汉室放在眼中。
当然,生出支持董卓的想法,并不是因为自己与董卓类同。而是因为李铮觉得,中原越乱,对他好处越大。
至少,在他还没有解决北边的隐患,在他插手中原大事之前,中原最好还没有强大的诸侯崛起。而董卓的作用,就在于此。
只要董卓活着,只要董卓够强,中原诸侯就不敢明目张胆的互相吞并,他们必须要联合起来防备董卓出兵东进,以免在相互争夺地盘的时候,露出破绽,给董卓机会。
戏志才闻言,细细一想,道:“可行。不过这个度还需得拿捏好。”
“这是自然。”李铮笑道:“让董卓威迫关东诸侯,可不是让董卓威迫我凉州。”
当下,李铮与戏志才商议了一番,做了个粗陋的决定。
先与董卓接触,给予一些粮草方面的支持。甚至于李铮还想将麾下军队换下来的陈旧装备,也卖一些给董卓。
这样一来,有两个好处。
其一,就流民方面,至少能让董卓放松一些。
其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