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战骑狂潮-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还是引起了灵州官方的注意。不过好在驵侩里傅氏的新管事也认得李铮,帮忙说了句话,这才轻易的出了灵州城。
这一批人口,不论是从铺子里买的青壮奴隶,还是那些拖家带口的自愿卖身者,其实都是饥肠辘辘,行动艰难。
李铮知道他们体力虚弱,现在天色还不是太晚,所以便走的很缓慢。
待队伍走到傅氏坞堡的时候,天色终于暗了下来。
这时候,周肥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粮食。
“李小哥!”
周肥迎上来,一边看了看李铮身后的褴褛的队伍,一边笑道:“三万石粮食已经准备妥当,不过坞堡只能拿出一百辆马车来运输。”
李铮听了,盘算了一下,皱眉道:“这样算来,一次顶多能运走一千石,三十次才能运完。。。”
“没办法。”周肥无奈的摊了摊手:“坞堡里用于运输的马车本就不多,坞堡本身还要用,所以。。。”
李铮点点头:“某明白。看来要好几天才能运完。”
说着李铮又道:“周管事,某这里还有点小事相求。。。刚刚买下的这批家奴都饥肠辘辘,体力严重跟不上,所以想请周管事借给某一些炊事工具,先做点稀粥,给他们填填肚子,方便赶路。”
到草场有五十多里地,这些虚弱的家奴若不吃点东西,又是夜行,难免会有损失。
周肥闻言笑道:“此乃小事。”
说罢,便吩咐随行的侍从,往坞堡里去了。
待得工具齐全,李铮便让人立刻埋锅,就在这坞堡大门外的旁侧,开始造饭。
随行的奴隶们看着这好长的一溜子马车,听了李铮与周肥的交谈,一瞬间心思大定。个个看李铮的眼神也不再忐忑了,丝丝希望涌现出来——这么多的粮食,那就是定心丸!
又见这年轻的小主人还给做饭吃,尽皆高兴激动,不能自已。于是齐齐长身作揖,感激万分。
李铮摆手笑着让他们起身,神色不甚在意。不过心里却清楚,至少在第一时间内,收了他们的心,获得了初步忠诚。
第七章建设草场
待到家奴们吃完饭,又休息了一会儿,见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李铮便将张山叫到身旁,做了一番嘱咐。
家奴们大多数衣不蔽体,眼看气温越来越低,继续这样下去是万万不能。所以必须要为他们准备过冬的衣物。
其次,现在人手是够了,但建设草场所需要的工具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就不够用了,必须再买。
再者,无论是李铮的野心驱使,还是为了适应当下的大环境,草场自身都必须要拥有武装力量。但现在李铮除了腰间一柄缳首刀之外,其余寸铁皆无。这样如何保护草场?这个也要买!
兵器这种限制级的物品,如果在中原大地,要想大批量购买肯定不太容易。但在凉州,却不是很难。所以这件事李铮并不想麻烦傅氏。
这三件事涉及到的金钱不是小数目,都需要信得过的人来主持操办,对于李铮而言,现在最信得过的,恐怕也就只要张山了。
“衣物要捡御寒的买,当然,太贵的就没办法,你看着办。至于工具,各类都再购置三五十套也不嫌多,盐巴也多买一些。兵器嘛。。。”李铮说着,沉吟了一下,道:“就买一批铁枪头吧,枪杆可以就地取材,木杆子先将就用着。另外要是能搞来一批弓弩就好了。。。”
张山听完,为难道:“衣物、工具、盐巴和铁枪头倒是容易,不过主公,弓弩恐怕不成。朝廷禁止这类武器流入民间,虽然凉州情形与中原不同,但想要在民间大批量购买弓弩恐怕不成。”
李铮微微颔首:“尽力就行。如果直接购买行不通,你再看看是否能延请到一些制弓工匠——买不到,咱自己造!”
张山点头应诺。
“基业初创,麻烦事不少,近段时间就要劳烦于你了。至于所需的金钱,明日某会让人送过来。”
“主公言重,属下定不让主公失望。”
把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李铮向张山挥了挥手,喝一声,领着队伍,拉上粮草,趁着夜色掩护,直接往草场而去。
。。。。。。
次日一早,傅氏派来护送粮草的族兵返回之际,李铮就打发赵五亲自给张山送去金饼,自己则接过了赵五的活儿,安排草场建设具体事宜。
昨夜领回来三百七十余人,加上傅氏送的三十人,总计略略超过四百人。其中那一百五十个胡人青壮被李铮分出来五十人,这五十人吃饱喝足之后,被分为五组,依据大多数人的推荐指派了小队长,便给打发到周围作为耳目,监视方圆十里之内的一切动静。
又从所有人中选出最熟悉这一带的五十人,同样指派了队长,让他们去草原上寻找野生动物群落,并做好记录。
剩下的三百余人,除了不能下苦力劳作的老人、体弱的妇女和小孩儿,其余二百五十余人,按照需要被分作了四组。
一组负责在不远处的小山下开采岩石,一组负责将开采出来的岩石运送到草场,一组负责建造马厩和住所,最后一组则由李铮亲自带领,建造与系统相关的建筑。
至于那近五十个不能劳作的单位中,小孩儿自不必说,老人和体弱的妇女则负责整个草场的饮食需要。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李铮一声令下,整个草场就变成了劳作的工地,所有人热火朝天的干起了自己该干的事。
因为采伐岩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除了第一组,其余三组都在李铮的带领下,到林子里砍伐树木。
按照李铮的要求,建造房屋,岩石需求不小,但木材也必不可少。
轰轰烈烈的一天便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天下来,虽然只是做前期工作,但成果却不小。石材、木材都已经采伐了不少出来,次日起,整个草场的建设,就要步上正规。
接下来的几天里,源源不断的粮食在夜间被运送到了草场,稳稳当当的安置在了首先建造起的粮仓里。
张山从灵州采购的各类必需品,也完全就位。
家奴们都穿上了厚实的新衣,一个个脸上的蜡黄也有了明显的减少,出现了一丝红润。
笑容,开始绽放。希望,正在萌芽。
十多天过后,在歇斯底里的劳作下,一排排整齐的石墙木顶的房屋沿着山丘脚下拔地而起,首先被建造成功。虽然还显得简陋,但从这天起,所有人都不用再露宿,都分配到了结实、干爽、清洁、朴实的房屋。
在分到房屋的那一刻,不少人都热泪盈眶。
这,是他们的新家啊!
在建造住房的时候,李铮还参照记忆中的一些印象,给出意见,统一做好了排水设施和方便厕所,清洁卫生方面,从头开始就要做好。
在住房建造成功的同时,一幢系统载体建筑也模样初成。
虽然这座建筑才打好地基,但已经能大致预见到它的规模。就面积而言,这座建筑占地超过半亩,地基深入地下一丈,所有的地板都完全是用石板铺成。接下来,便要开始垒筑墙壁了。
时间如流水,这一晃便又是一个月,眼看就到了十月中。气温越来越低,每天早上起来,地面上都有霜痕。地上干枯的草被霜打的僵硬无比,踩上去咔咔的响。
从最初到现在,这一个多月的成果是巨大的。
住宅早早的就建好了,一排排结实的马厩也全都落成。最主要的是,系统载体建筑,也在这天建成了第一栋。
另外,七个较为隐秘、视野又十分开阔的山坳里,悄无声息的建造起了哨塔。
至今为止,只剩下其余的系统载体,以及李铮计划中,草场周边较为开阔的地方需要的围栏还未建造。
这些都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除了系统载体需要严格按照系统给出的图纸建造之外,其他的都不需要李铮亲自监督,有赵五就行。
而现在,李铮已经在考虑更长远的打算。
不出意外,草场的基础建设在明年开春之前,一定会完全落成。所以最多明年初,李铮手里的力量,就会开始膨胀。
但在这之前,必须要解决人口问题。
人口是最大的资源,越多越好。虽然这年头流民遍地,但李铮的家底却支撑不起更多的人口了。
别说继续招募流民,单说草场里现在这些人,李铮也养不起太久。
所以必须开源!
草场向南树林外这一带周遭的土地,基本上都是无主的荒地。若是开荒,并无阻力。而眼下时节,又正好是种植冬小麦的时候。
草场的建设可以循序渐进,一时间要不了那么多人同时干活。所以李铮正考虑着分出一部分人手去开荒,准备种植作物,最好在明年做到自给自足。
除了主要的粮食之外,还有蔬菜瓜果也是必须的。
在把这些事考虑清楚之后,李铮转而又把思绪放到了系统上来。
现在系统功能所需的载体已经建成了第一栋,战骑融合培养的功能已经可以附着在载体之上。在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战骑的融合和培养。
战骑融合培养至少需要两种合适的动物,以现阶段讲,马匹是绝对不能少的。而现在草场只有两匹马,张山的那匹还能看的过去,另一匹却是傅氏友情赠送的劣马,数量少的可怜,质量也完全不符合李铮的要求。
要知道,战骑的融合是随机的。天知道需要多少次融合才能得到满意的战骑!两匹马?有什么用?
而且用于融合的动物越有潜力,越是强壮,得到的战骑也越好。劣马根本达不到要求。
所以在草场建设之初,李铮就派了一队人马四下里去打探周遭的野生动物群落。到现在,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果。
这时代的环境太好,说是野物遍地也不为过。
单单草场周围五十里,就发现了两个野马群!这两个野马群的活动范围皆在草场以北,其栖息的地方却在这条贺兰山支脉的两个山谷中。
除了野马这种草原上较为常见的群落之外,竟然还发现了一小群青兕!这可是意外之喜!
青兕这种动物,其实早就出名了。当初老君李耳西出函谷,坐下就是一头青兕。也许有人觉得这玩意儿是神话生物,但青兕其实与犀牛是差不多的。
人们常常把犀牛和兕放在一起,称之为犀兕。
青兕体格庞大,浑身是铁青的角质皮,有一角,生在鼻上,角尖斜上朝前,很有杀伤力。这是一种几乎没有天敌的强横生物。
但对于李铮而言,青兕却是融合战骑的极好选择。
除了青兕这一个惊喜之外,还有野牛、野山羊、野鹿、野猪等等野物种群活跃在这一带。
甚至还在山中发现了虎豹和熊的踪迹!
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些猛兽使人恐惧。但对李铮而言,却是难得的资源。
他已经在盘算着,如何将这些家伙生擒活捉了。
在草场落脚生根之后,李铮每天早上起来,总要到山丘顶上转转。也许是为了看日出,也许是想感受一下高处不胜寒。每到这个时候,手下的人都不会来打扰他。
呼出一口白气,看着东方冉冉升起的红日,李铮活动了一下手脚,松了松筋骨,这才信步下了山丘。
第八章匈奴别落
经过一个月的实践检验,李铮手下有本事的人渐渐脱颖而出——是金子总会放光。
除了张山和赵五这两个老人之外,另外有数个各有看家本领,稍有威望和管理才能的人被李铮提拔了起来,做了管事。
赵五被任命为大管事,草场的一切事务,他都要过手,只向李铮负责。当然,赵五的才能虽然一般,但管理几百人还是没问题的。
赵五之下,有四个管事。分管建筑、铸铁、放牧和农业。这四人在各自管理的方面,都是最厉害,最让人信服的,理所当然的被任命做了管事。
当然,李铮对草场的定义,是一方势力,旗下自然不止这么几个部门。但现在草场才刚起步,其他的还没有必要,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张山就不用说了,最擅长的是打打杀杀。所以草场刚刚建立起来的护卫队,就暂时归他统辖,做了个副统领。至于统领,自然是李铮自己。
当初那一百五十个胡人奴隶里面,被挑走了五十个擅于畜牧的,归于赵五管理。其他的一百人,合着从卖身流民里面选出的五十个青壮,组成了护卫队,总计一百五十人。
这一百五十人只有八十人是负责防御和进攻的战兵,有三十人是斥候,剩下的四十人是李铮专门用来搜寻野物群落以及以后用以抓捕野物的捕猎队!
这三个分队任命了四个小队长。战兵人多,分为两小队,有两个队长。
李铮从山丘上下来,没二话,立刻将张山和赵五找了过来。
首先给赵五分下达了任务——开荒并种植小麦和冬季蔬菜。这年头,适合秋冬季生长的蔬菜并不多,萝卜和菘算是最主要的——菘就是白菜。除此之外,还有小葱、蒜以及芫荽。
得了李铮的吩咐,赵五不敢怠慢,立刻下去,便开始指派人手,分配任务。
李铮笑了笑,还是手下有人好啊,一般的事完全用不着亲自操办,动动嘴就行。
然后又集结护卫队,先嘱托两个战兵分队好好看家,这才与张山带着捕猎队的人手,悄然往北而去。
灵州以北这一带,虽然只是贺兰山的支脉,地形的险峻远远比不上贺兰山主脉。但随着一行人的深入,山峦也渐渐变得高大起来。
东方的日头升起,附着在草木上的白霜被融化,似乎下了一场大雨一般。在山林中穿梭显得愈发的艰难起来。
直到午时时分,一行人才走出山林。
“那是。。。”
看着远处绵延的山脊上隐约可见的长龙,李铮脑子里一转:“长城?!”
“主上所言正是。”
身旁的捕猎队队长,羌人喀木可适时答道:“那是秦时修筑的长城,用来抵御匈奴人入侵。”
喀木可是那一百五十个战俘奴隶中的一员,因为擅于打猎,又十分强壮,被战俘们信服,所以成了捕猎队长。
这一百五十人的来历,李铮早就了解的十分清楚。他们曾经是灵州以东的一个羌人小部落的战士,在与另外一个部落的战斗中失败被俘。
对于灵州一带的地形,这些半游牧的羌人自然最是了解。
“原来是秦长城。”李铮微微颔首,转脸对张山道:“先上长城歇息一下,吃点干粮。”
“喏!”
望山跑死马,看着长城似乎就在不远的山脊上,却没想到整整走了大半个时辰才爬上来。
不少人都累的气喘吁吁,迫不及待的坐下来,掏出干粮,准备填饱早就空虚的肚子。
李铮的体质经过系统强化,现在比之张山也强出一筹。走了这么久的路,只稍稍出了一身汗,脸色显得更红润一些,并不觉得累。按着腰间的缳首刀,摸了摸古迹斑驳的墙砖,李铮纵身跃上了城墙。站在长城城墙上,眺望着远方的山川大地,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油然而生。
不知什么时候,张山也爬了上来。
“真个壮观啊。。。主公,某在凉州也混了好几年了,竟然没来过长城。。。”
“呵,”李铮笑道:“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过你现在是个好汉了——长城已经被我等踩在脚下了,不是吗?”
“哈哈,主公所言甚是。”张山哈哈一笑,道。
李铮低头,看着脚下的长城,摇了摇头道:“当年修筑这玩意儿的时候,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这长城脚下,可谓白骨累累呀。”
“秦人残暴,二世而亡。但长城乃北方屏障,多年以来护佑百姓生存,使得北地安定。这也算秦人做的唯一一件好事了。”张山闻言,却道。
李铮却摇了摇头,心里微微有些不屑,道:“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长城是死物,人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说到这,李铮又摇了摇头:“但当时匈奴人势大,骑兵纵横,来去如风。那时候秦国骑兵又才刚刚兴起,训练方式和战法尚不成熟,不足以应对匈奴人的袭击,修筑长城也是无奈之举。”
“这倒是。”张山深有感触:“我大汉朝击败匈奴,靠的可不是长城!”
李铮没再说话,只是远远的眺望北方,眺望那一望无际的天边,心中涌起一股冲动。总有一天,他的战骑会踏遍草原,蹂躏胡虏。让脚下这长城成为摆设,映衬他的赫赫威名!
好一会儿,李铮收拾了一下激荡的心情,转身跳下城墙。见喀木可等人已经休息的差不多了,便继续启程,前往野马群的栖息地。
翻过长城,地势又逐渐变的平缓起来,地形与草场所在已经有些类似。
一边前行,李铮一边向喀木可了解这一带的具体情形。
喀木可不愧是经验老道的猎人,对这一带的所有情况,竟然了如指掌,就像有一副虚拟的地图,印在他的脑子里。
什么地方有野马群,什么地方可能出现虎狼,什么地方有河流水洼,他都如数家珍。
“这长城以北,应该是匈奴人的地盘吧?”
听着喀木可的介绍,李铮忽然转言发问。
“主上所言甚是。”喀木可语气谦卑,道:“这一带隶属河套,水草丰沛,是放牧的好地方。从这里往西,在大河沿岸,似乎有一个匈奴别落。往东则是匈奴大族屠各部的领地。”
“匈奴别落?”
对于屠各部,李铮曾在与张山交流的时候有一定的了解。毕竟屠各乃是匈奴大族,势力庞大,带甲数万,这北地无人不知。
但对于匈奴别落,李铮就有些挠头了。
“主人,匈奴别落并非匈奴人,而是匈奴人的奴隶!”喀木可答道:“匈奴人曾经攻伐西域,别落就是这些西域奴隶的后代组成的部落,听命于匈奴人。”
“原来如此!”李铮恍然。
“某也听说过。”张山这时候道:“匈奴别落的人似乎自称为羯人。”
“羯人?!”
李铮微微一怔。他的那个世界历史上曾经的乱华五胡之中,不就有羯人吗?明白了这个部族的存在,李铮眼睛微微一眯,闪过一丝寒光。
“那么,这个羯人部落,势力有多大?”
“部民可能有几千户,人口超过三万,精兵至少有数千!”喀木可答道。
“唔。。。”李铮暗暗盘算。几万人的部落,数千精兵,对于李铮而言,那可是庞然大物。
看来短时间内不能招惹他们。
“这个部族的存在,对我们草场有很大的威胁。”李铮斟酌道:“草场要发展壮大,必须搬开这个石头,占据更多水草丰美的地方,这里是我们的。。。”
顿了顿,李铮继续道:“屠各部不好惹,相较而言,对付羯人更简单一些。。。从现在起,应该加强对他们的了解,最好派遣细作渗透进去。。。”
说到这,李铮微微叹气。
手底下人手不够,心腹信任之人又太少,细作间谍一类的部门,短时间内组建不起来啊。
“看来只能让斥候们多多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了。。。”李铮心里打定了主意。
张山和喀木可听了李铮的话,不由得面面相觑。草场现在才什么样?连像样的武装力量都拿不出手,而李铮这个主人,竟然已经想到图谋匈奴势力了,这似乎太天马行空了吧?
一路边走边说,时间飞速流过,到下午日头快落下地平线的时候,终于到了目的地。
站在一处山岗上,喀木可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山谷,微微佝偻着身子,对李铮道:“主人,那就是野马群的栖宿之地。这个马群的活动范围只在这方圆十里,到了天黑的时候,它们就会返回这里栖宿。”说着看了看天色,道:“应该快回来了。”
李铮点头,道:“找到马群,你们居功至伟。”
“为主人效力,是奴仆们的荣幸!”
满意的点了点头,李铮便道:“既然这样,那就赶紧去做准备吧。砍伐一些树木,等到马群入谷,便将谷口堵住——这个马群,我全要了!”
“喏!”
第九章野马和青兕
果不出喀木可所料,才不过一刻钟,轰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群骏马很快就出现在了李铮的眼帘里。
凝神细细一看,野马的数量便大约了然于胸。
这个野马群落只是一个小型的马群,数量还不过百。但它们身姿矫健无比,活力蓬勃,比之被已经驯化的质量要好的多!
数量上虽然还不能完全满足草场的需求,但就质量上而言,已经达到了战骑融合的标准。
看着它们,李铮笑了。
待得马群完全进入山谷,这时候,喀木可等人已经完全做好了捕捉准备。
眼看天色渐黑,李铮大手一挥,喀木可等人道了声喏,便两两抬着树木,一路迤逦下了山丘,绕过一段距离,往谷口而去。
如何捕捉野马,这李铮不在行。但只要有人在行就成。
李铮便在一旁看着,一切都交给喀木可等人操办。
。。。
整整耗时大半夜,众人累的上气不接下气,还有好几人受伤的情况下,才将这群野马一网打尽。
捕捉成功,李铮让猎手们休息了好一会儿,吃了干粮,好生回复了体力之后,便分出一部分人手,将捕捉到的野马立刻送返草场圈养。
剩下的人就地休息,等待天明,继续下一个任务。
对草场初期发展所拟定的方案,是以战马为基,来融合其他的动物,培养第一批战骑。
现在野马有了,另一种则锁定青兕。
战骑的品质,主要体现在力量、速度和耐力等几个方面。就速度而言,青兕远远比不上野马。但在力量和耐力上,能将野马甩出几条大街。
而且青兕有坚韧的角质皮肤,防御力超强。
综合这几个特征,若果能与战马完美的融合,那么李铮的第一批战骑,在坐骑综合素质方面,就能完全碾压这个时代的所有骑兵!
当然,装备是另一方面,暂且不提。
所以在发现青兕的时候,李铮第一时间就将之锁定!
捕猎队发现的这一群青兕,数目并不多,才十多头。就喀木可所言,其中壮年的青兕还不到一半,老年和幼崽占多数。
这群青兕的栖息地距离这个野马栖宿的山谷并不是太远,不过青兕的活动地区并不在草原,而是在丘陵区域。
也是天公作美,早上的时候,太阳又蹦了出来。
休息了几个时辰,在巳时,待到日头完全升起,一行人才打点行装,转而往南,进入了丘陵区域。
不过一个多时辰,便到了目的地。
这一个多月以来,因为李铮的要求,捕猎队花了不少心思,完全掌握了这一群青兕的生活规律。
大多数时间,青兕们会躺在栖息地打盹。饿了才会离开一会儿,在周围寻找吃的。如同青兕这种大型生物,又没有什么天敌,它们的生活显得十分懒散。
当然,整个青兕群最忙碌的,其实是一头最大的青兕,它忙着巡视领地,预防危险。
这给了李铮机会。
十多头青兕的杀伤力是十分巨大的。它们头上的独角,可以轻易在人的身上刺出一个窟窿,随便一脚就能踩得人筋骨寸断。
而它们的皮肤,又能有效的防御刀兵。若是这十多头青兕聚集在一起,李铮手下这几十号人还真完全不够看。
要捕捉这群青兕,最好的办法就是陷阱。而且时机也要选择恰当,否则也不容易成功。
这方面的布置,李铮根本插不上手,完全交给喀木可来做。
到达青兕栖息地的当天,一行人远远的,并没有接近青兕。在喀木可的指挥下,分出几人,专门监视青兕的头领的动向,另外大部分人,则在避开青兕头领的情况下,于青兕栖息地之外,它们出行的必经之路上,挖掘陷阱。
整整花了三天时间,才在青兕栖息的小谷南边出口旁不远处,挖掘出数个巨大的陷坑。这真心不太容易。
要避开青兕头领,不让青兕们提前发现陷阱的存在,降低它们的警觉性,这让喀木可等人绞尽脑汁。
不过喀木可等人毕竟是资深的猎人,很多掩盖自身气息、降低猎物警觉性的手段,李铮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专业人士果然不同凡响。
因为他们的非凡手段,在这三天里,完全没有暴露任何行迹,青兕们一如既往的生活在小谷中,却不知大祸临头!
为了避免在最后关头出现意外,以防被狗急跳墙的青兕伤着。喀木可等人还拿出绝活,在山里采集了数种草药,配制出一种能够使动物短暂昏厥的药物!
在第三天夜里,最后的捕捉行动正式开始了。
用喀木可的话讲,这些青兕因为没有天敌,胆子大的很。若是白日里前去驱赶,非但不能成功,反而会激怒青兕,使得他们发起冲锋。
所以只有在夜里,在青兕们看不到周围情况的前提下,进行恐吓和驱逐,才能轻易办到白天完全不能做到的事。
待到午夜子时,忽然间,青兕栖息地北部,几十个火把同时点燃,呈半包围状。接着,一声声恐怖的呼喝,随着火把的挥舞,从北向南,逐渐挤压向青兕的栖息地。
刹那间,原本静寂的山林仿佛着了火一样。青兕们惊恐的叫声传遍山野,让范围内的动物们都跟着惊动了。
野物怕火,这是常识。尤其是夜晚,突然间看到火光,野物们都恐慌起来。青兕虽然胆儿大,但也不能免俗,争先恐后的向着背离火光来源的方向奔腾而去。
不过片刻,只听到扑通几声响,然后青兕的吼叫愈发的惨烈急切起来。
在黑夜中,慌不择路的青兕逃到南边出口,一旁里忽然又冒出几个火把来,吓得青兕们吼叫连连,逼迫着它们朝着陷阱的方向而去。
最终,没有一头能逃过那一排陷阱的埋伏。在头前的青兕掉下陷阱之后,后面的根本刹不住脚,全都入彀了。
“哈哈哈。。。”
李铮打着火把,走近陷阱,看着眼前这些陷阱里挤成一堆,还在奋力挣扎的青兕,不由得哈哈大笑。
“把这些家伙迷晕,都弄上来!”
“主人且慢!”
喀木可却道:“不如让它们在里面待个一天半天,等到体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再弄出来也不迟!”
李铮闻言细细一想,心下觉得有理,便点头赞同了。
接下来,众人并没有休息,却忙着开始做围栏。
这些青兕脾气暴躁,十分危险,不像野马群那般好对付。必须要将它们驯的差不多了,才能够安然将之带回草场,不然就青兕的体格,难不成还要让人抬回去?
要关押青兕,围栏必须要坚固。就着这小山谷的一边,靠着最陡峭的一面,打下数层木桩为基,再填入泥土石头。
整整十五头青兕,为了方便驯化,只好建造十五个独立的围栏。
两天之后,才将这些虽然简陋,却十分坚固的围栏做好。
到这时候,被陷在陷阱里的十五头青兕,基本上都没力气了。两天没进食没喝水,还不知天高地厚的挣扎吼叫,便是铁打的,也累的不行了。
用早就准备好的草药把陷阱里的青兕都熏得晕了,众人才费尽力气,把所有的青兕都弄出来,然后分别放进了围栏中。
围栏并不高,不过齐胸。但其坚固程度,却非同小可。再加上青兕笨重,并不善攀爬、跳跃,所以李铮并不担心会让它们跑掉。
草药的效果虽然不错,但持续时间并不长。
不过一刻,最强壮的青兕就清醒了过来。
李铮站在围栏上,只见那头青兕先是甩了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