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官(轻风)-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废后沉默不语,但方应物死追着不放。俗语好女怕男缠,吴废后万般无奈只得答道:“不要称我为娘娘!那个叫汪直的听说过,但没见过。”

方应物便放了心,怕就怕汪芷飞扬跋扈时连这吴废后也深深得罪过,那就彻底没戏了。

他正琢磨下一步应该怎么开口,吴废后猛然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此时方应物正在后面低头沉思,一时不防直直的冲了上去,险些一头撞上凤躯。

幸亏方大知县年轻灵活,在距离吴废后还有一根手指头宽时死死的刹住了身子,并拼命的把头向后抬起,不过仍然能感受到对方的呼吸气息挠到了自己脸上

方应物瞪着无辜的眼神不知道怎么解释,吴废后脸色变了又变,连退数步斥道:“尔前倨后恭无礼之极!有何求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四百六十二章有缘再见

这吴废后一声喝问,直接点破了方应物“有求”的心思,断了方应物想委婉旁敲侧击的念头,倒叫方应物一时不知道怎么答话才好。

毕竟两人素无交情又才认识一刻钟,也没有中间人说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好张嘴求人?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方应物讪讪一笑,亦很直白的说:“听闻娘娘于东宫有恩,特意冒昧讨个人情,若他年东宫践祚,要托娘娘说几句情。”

吴废后似乎顾左右而言它的答道:“我二十年未曾听到过外界新诗词,方才看你吟诗作词,年纪轻轻又能高中进士,想必也是腹有诗书之人。可否有能让我感怀的佳作诵来?”

方应物一时间脑子转不过来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听到他人请托时,反应不出两种:要么是或直接或婉言拒绝,要么是提出条件讨价还价——对此方应物都有了应对腹案。

但吴废后叫自己吟诗诵词是哪门子反应?这想法思路有点不同寻常?方应物脑中不由得冒出一个上辈子常见的词来——女文青。二十年前她在宫里被人废掉,果然不是没原因的

而且别的女人提出这种要求好应付,悲春伤秋、凄婉哀怨的诗词多了,挑几首出来打动人心不难。但有过吴废后这种极端经历的女人,春花秋月都是扯淡了,什么诗词才能让她动心?

刚才自己自娱自乐时,念的两首不错的抒情诗都被她嗤之以鼻了。可见其人情感神经绝不同于常人。

想来想去,方应物却想到一个,开口试探道:“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吴废后蹙起了眉头,只觉得这几句粗糙不堪,还以为是方应物故意戏弄她,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方应物加快了语速,急急忙忙的继续吟诵道:“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最后这两句刚从方应物口中吟出来,吴废后仿佛如雷贯耳。惊得呆呆立住。

此时此刻。她的眼前正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万千种滋味像巨石一般,砸进了心中死水,激起了飞扬的浪花!

二十年前,她选为正宫皇后母仪天下,父亲入了都督府,舅舅是握有兵权的怀远侯。兄长也受到优厚封赏,吴家一时间繁华似锦、盛世如花。

谁料到才过一个月便深宫遭变,自己被废,父兄发配远戍生死不知,弟弟流落在外音讯全无。只一个月时间。就天翻地覆物是人非!

二十年过去,京城中大概已经没有吴家了。岂不正应了“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前皇后吴氏立在雪地里四顾茫然,下意识喃喃复述起前头几句:“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父亲、兄长、天子、纪氏、太子、万贵妃,一个个影像宛如走马灯一般,挨个从她面前闪过。

方应物悄悄从后面绕到侧边,抬头看向吴废后,却发现滚滚热泪像是泉水一样,从她的眼眶里喷涌而出,冲刷了瓜子粉脸,打湿了兜帽毛边。

方应物下意识伸出手去,可是才伸到一半便猛然缩了回去。他心里连连暗骂自己失态,她可不是一般身份,自己是没资格碰到的!

不过确实是个可怜人!方应物同情之余,不禁忧心忡忡的想道,雪后天寒地冻的,她立在外面迎风哗哗流泪,身子能受得了么?万一因此病出个三长两短,那自己可就亏大了

不过吴废后很快用袖子点了点脸面,又淡淡的扫了方应物一眼,“不知你有何请托,若下次有缘再见,或可聆听一二。”

下次有缘再见?这是什么哑谜?方应物无语了,这又是文青病犯了罢!她以为此地是自己开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西苑虽然不是皇宫里,但也在皇城之内,靠近宫城,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来,更没法进来就肯定能见到她!只有上辈子时空的青春偶像剧里才有这种巧合!

方应物正要继续纠缠,却见从远处有个宫女小跑过来,边跑边呼叫着什么,吴氏便迎着宫女走过去了。

有了外人在场,方应物只能眼睁睁的目送吴废后离开,并消失在一排玉树琼枝之后。

他忍不住捶胸顿足追悔莫及,自己刚才实在是浪费时间!简直脑子抽风才会陪着大龄女文青玩诗词游戏啊,应该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自己的要求说出来不就得了?

方应物越想越连连懊恼,自己这样聪明的人,怎么就被她牵着鼻子走了?莫非是因为可怜她所以不忍心拒绝?

至于下次有缘再见,那真是见鬼,难道自己回去后要天天祈祷再下一场大雪,然后再次进来扫雪么?

怅然若失,后悔无用,方应物离开了太液池岸边,在西皇城里转悠起来,对扫雪役夫进行巡视和督工。正走着时,忽然听到有人高喊:“打起来也,打起来也!”

方应物皱着眉头,转过前方墙角,望见不远处大道边上人声鼎沸,数十人各持工具战成一团,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

参与殴斗的人里,看得出有衙役有役夫。其中有一些人影很眼熟,貌似是县衙里的衙役,而对方那边都很眼生,但也有像是衙役的,那么肯定是大兴县的人。

所以方大知县瞬间明白了大半事情,肯定是本县人与大兴县人打起来了,原因八成还是因为扫雪的问题。

无论谁是谁非,在皇城里引发骚乱群殴,这乐子可真大了,特别是双方都是奉诏进来扫雪的方大知县不禁头疼不已,难道今天的黄历不对么?

ps:

感谢大家的月票!

第四百六十三章陷害

方应物正惊愕时,战团却又扩大了,参与殴斗的人员从数十人变成了一百多人。当然这不是好事,人数越多越糟糕,性质越严重

方应物高声喝了几句,但毫无效果。此后几声凄厉的竹哨声响起,一队队的官军出现在周围,开始努力控制场面。

宛平县县衙总班头张贵悄悄出现在方大知县身边,低声禀报道:“小的方才看得分明,大兴县那边殊为可恶,主动找我们寻衅。

我们这边本来就因为活计安排不公而不顺心,这下更是气不过,一来二去吵完就动手了,小的喝令几声但实在拦不住群情愤激。”

方应物疑惑的问道:“是他们主动挑事?你没有说谎?”

确实不能不让方应物怀疑,那大兴县的人已经是占了便宜在先,为什么还要向宛平县这边挑衅?如果说是宛平人因为活计安排不公,向大兴县那边挑衅还说得过去。

张贵赌咒发誓道:“小的焉敢欺瞒大老爷!”

大兴县知县尤大人也匆匆忙忙的赶到了现场,很有点气急败坏的模样,指着方应物叫道:“方应物!贵县胆敢在皇城内肇事,未免欺人太甚!”

尤知县这个说法,好像与张班头所言南辕北辙,方应物虽然没有答话,但颇为玩味的看了尤知县一眼。

正当这时,几队官军在外围紧紧圈住了群殴众人,然后又有两队官军进入殴斗现场。连打带骂的终于将事态遏制住了。但仍然造成了若干损失,例如砸烂了几个用来蓄水的大缸。

话说大批民众进皇城或者宫城扫雪,东厂肯定是要派出大批人员来现场监视的。但除了东厂人物监视之外,具体管理上还是“属地负责”制,在哪个太监衙门附近,便由哪个太监衙门负责管理。

这附近最大的太监衙门是司礼监经厂,所以扫雪的事情便由司礼监经厂提督太监总负其责。却说这经厂提督太监名唤牛用,正在厂内喝茶时听到出了事。牛公公便起身来到厂外人群这里。

入目只见两边打得难分难解,所殃及地方一片狼藉,牛公公登时勃然大怒!

两边人群自然有官军去镇压,牛公公便来到两位知县面前,严厉呵斥道:“你们两县好大的狗胆!竟然在皇城内群相斗殴,我看你们两位大人的官儿都不想做了!”

尤知县连忙上前喊冤叫屈,絮絮叨叨的将责任都推到宛平县这边。随即牛公公口气一转,又对方应物喝道:“方大人!你管教不严,致使皇城骚乱。只怕已经惊了圣驾,该当何罪?我是做不了主,上奏皇爷等候圣裁罢!”

皇城是里是什么地方?百余人在此斗殴骚乱。这绝对是个很严重的事情。而且是很“政治”的事情,牛太监说惊扰圣驾倒也不是虚言。

总而言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方应物怎肯认下这个责任?开口辩驳道:“牛公公刚刚到此,尚未问得周全,便认定是本官之责。这未免也太轻率武断了些!还请牛公公再细细明察!”

牛公公冷哼一声,“方大人,这活计总是分不匀的,你们两家肯有轻有重,这次就算贵县吃了些亏。为何不能退一步海阔天空顾全大局?但贵县役夫若借此生事,那就酿成大错了!”

随即不再理睬反应物。这态度表明他已经认定责任在方应物身上了。见此方应物皱起眉头,总觉得不太对劲,这尤知县和牛太监很像是是一唱一和。

或者说,很像是事先排演好的一样,一个上前恶人先告状,一个不分青红皂白,三言两语责任推在自己身上。甚至连动机都帮自己这边找好了,无非就是宛平县众人因为被分配到的任务太重,所以心怀不满寻衅滋事掀起了骚乱。

要说尤知县与牛太监之间没有默契,方应物不相信。牛太监是此地总负责人,又是内监宦官,当然掌握了向天子奏报的权力,皇城里的事情还轮不到外臣说话。

而且可以肯定,就是打御前官司,天子大概也更相信牛公公这样的太监,更何况自己这边很有“动机”。

想至此处,方应物猛然警醒过来,难道这起斗殴骚乱,也是有人事先计划好的,专门挖个坑等自己跳下来?

越想越有可能,不然大兴县人在已经占了便宜的情况下,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想宛平县人挑事?然后直接倒打一耙,反而声称是宛平县人先滋事,结果被牛公公采信了。

前前后后一环扣一环,不可能没有事先安排,如果要找最大嫌疑人,那八成就是眼前的尤知县了!

莫非因为这两年自己与他为争夺政绩而生了龃龉,他气不过便勾结了牛太监设计出这一幕来陷害自己?

当方应物沉思时,尤知县抓紧时机,连连奉承牛太监:“牛公公明察秋毫、洞鉴烛照、明辨是非,本官感激不尽!”

牛公公欣然受之,同时对官军吩咐道:“我要进宫向皇爷奏报此事,尔等再次看押参与斗殴人员,谁也不得擅离,若有违抗格杀勿论!”然后又对两知县道:“请来圣裁之前,请两位大人在此等候,也不得离开!”

方应物暂时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目送牛太监离去,并越过了玉河桥,向宫城西华门而去。

收回目光后,方应物转向尤知县问道:“尤大人好手段!本官确实想不到尤大人竟然在此设计陷害!可即便报复了我,你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现场打成一锅粥,早没了真相了,谁能查出到底是哪边先挑衅?尤知县面色略显得意,但口风一丝也不露:“方大人说些什么,本官驽钝,实在听不懂不过多说无益,方大人也不要胡猜乱想了,还是等待结果罢。”

这两年方应物也是注意修身养性,自诩“境界”有所提高。抱着这种心态,他对尤知县一边在心里极度鄙夷,一边极力保持着大度雍容风范,说白了就是“大人不计小人过”或者“和蠢货计较不过来”。

但方大知县却没想到,这姓尤的竟然在意想不到之处很小人的算计了他一把,甚至还有可能是损人不利己的算计。而且急切之间,他也想不到什么好主意来应对,简直令人堵心郁闷!

ps:

今天生日,让我休息会儿,顺便构思下面的剧情,因而只有一更了。。。不过能求几张月票庆祝生日嘛!!!

第四百六十四章打不还手

方应物以为大兴的尤知县心怀怨恨便存心报复,为的就是出一口气,其实并非完全如此。正如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主要缘故在于,尤知县最近得知了一个还算准确的小道消息,京师顺天府治中聂大人因为年事已高,将在过完年后致仕归养。

顺天府衙门的重要性不待多言,在京师里尊贵程度大概仅次于内廷、词林、部院、科道。而治中是顺天府里的重要佐贰官,品级为正五品,地位只略低于六部郎中,比两个附郭县知县要高,并享有分厅判事的权利。

由于治中的主要职责是京师地区若干县、卫官员考核、驿递事务以及商铺铺银的收取,一般都是要选熟悉京师事务的人担任。按着惯例,出现空缺后常常从宛平、大兴两个附郭县里提拔一个。

也就是说,如果聂治中致仕了,朝廷就要从宛平县方应物和大兴县尤大人两人中选出一个,提拔为正五品顺天府治中。

比起才干和政绩,尤大人知道自己实在远不如方应物,但他又舍不得这次升官的机会——从京县知县变为治中,那可是一步大跨越,不得不想点盘外招出来

今天若是能叫方应物背上一个天子亲自责罚的处分,那么在影响消除之前,方应物是别想力争上游了。

闲话不提,却说小人得逞的嘴脸很令人作呕,方应物实在懒得再看。便侧过头去,心里忍不住唉声叹气。

真是八十老娘倒绷孩儿。多少大风大浪都经历过来了,却不料被一个浑不相干的小破知县绊了一跤。实在是叫方大人情何以堪。

本来明年春天就是自己任满时候,又遇到刘棉花携刘府小娘子回京。凭借现有政绩,实现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不成问题。

在这节骨眼上,若天子降了责罚下来,那升职加薪肯定要成泡影了。即便还能迎娶白富美,但在这种氛围下总归不够爽。

情况再严重点,从宛平知县调到一个更边缘的位置也不是没可能。京县知县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弹压地方、稳定京城地面,若京县知县连辖下百姓都控制不住,导致在皇城斗殴骚乱。那还要这个知县作甚?

大意啊大意,但无论如何,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悔也无用,只能面对现实了其实方应物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但这个法子实在有点“绝”,他一直在纠结用还是不用。

向来杀伐果断的方大知县难得犹豫了,正在天人交战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几声轻笑。举目看去原来尤大人发出来的。

登时方应物目露凶光,正所谓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稳稳的走到尤知县面前,面对面盯着尤知县看。

尤知县被方应物盯得不自在。下意识开口道:“方大人还有话要说?”

方应物点点头,但之后却没说话。一阵寒风吹过,方应物忽的扬起手臂。闪电般向着尤知县招呼过去。

啪!尤知县猝不及防,意识上没有反应过来。只觉得脸上火辣辣。但周围众人看得一清二楚,方应物竟然直接给了尤大人一个耳光!

谁都看得出来。方应物那并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实打实的耳光,尤知县的老脸上立刻现出红通通的掌印!

尤知县捂住右脸,头脑一时间懵住了,根本就没料到,方应物这个后辈人物竟然跑过来直接给他耳光!

方应物仿佛很好奇的观望了一下,见尤大人没有什么反应,便又重新抬起手来。啪!尤知县的左脸上立刻也现出红通通的掌印,在寒风中尤其刺眼。

好一番干脆利落的左右开弓,周围人全都惊呆了,方知县扇了尤知县耳光,这是什么事情?

但当事人尤知县却反映了过来,气得眼眶欲裂、胡须乱颤、三尸暴跳、七窍生烟!他上前扯住方应物的领口,暴喝道:“小畜生!胆敢若此!”

方应物主动凑过去,低声道:“老匹夫,小爷就在这里站着不动,不服气就打回来,只怕你没卵子!”

“混账东西!你真当老夫怕了你么!”尤知县被撩拨火冒三丈,伸出手就要厮打。

但在最后关头,尤知县忽然停住了动作,放开了方应物。他突然意识到,方应物一反常态绝不是无的放矢,肯定是想把水搅浑了!

自己已经胜券在握,静等最终结果就是,又何必多此一举,入了方应物的圈套?悬崖勒马,要忍、忍、忍,不能因小失大!

所以尤大人深呼吸三口气,转过身去,不欲再与方应物纠缠。韩信能忍胯下之辱,自己挨两个耳光又算得了什么!

方应物却不依不饶的纠缠不放,扯住尤知县喝问道:“尤大人为何不敢还手?为何不敢辣气壮的怒斥本官?莫非是做下了见不得人之事,所以心虚了?那经厂提督太监是不是与你狼狈为奸?”

尤大人任凭方应物嘲讽诋毁,就是闭口不答,摆明了就是要八风不动,与方应物耗着。方知县勃然大怒,狠狠地飞起脚蹬向尤知县,直接把尤知县踢倒在雪堆里了。

此时所有衙役、役夫都由官军看押着,只有方应物和尤知县两个官员是自由身,所以他们两个动起手来没人拦着,别人都只有眼巴巴看着的份。

连官军和太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阻止两位官老爷了,在一边瞠目结舌的看着两个“斯文人”上演全武行。

尤知县的愤怒再次突破了天际,一个弓身从雪地上弹起,势若疯虎的向方应物飞扑过去。

“来得好!”方应物喝彩一声,不躲不闪,任由尤知县扑过来厮打自己,“你我在都察院里见罢!”

尤知县听到这句,灵光狂闪,原来方应物打得这个主意!若官员互殴,那就不同于百姓打架,可以不问当事人随便处理。参与互殴的官员要么到都察院里接受审查,要么就是打御前官司。

到时候,方应物就有了巧舌如簧的说话机会了,也有发动关系网的机会了!不像现在,他只能任由牛太监去添油加醋,而他自己却是瓮中之鳖束手无策。

方应物这一招就是死里求生、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得不这样!但他尤大人却不值得如此,不能拿穿鞋的去拼光脚的!

想透了后,尤大人硬生生的在空中扭住了身子,略微停滞了一下,便扑通一声掉在了两人中间地面上。

说不还手就是不还手,今天他就是被方应物打死在这里,也不能还手!韩信能受胯下之辱,他要超越韩信、超越自我!

方应物轻轻地自抽一个嘴巴,自己真是多嘴啊,稍不留意漏了口风就让尤知县醒悟过来了。

现在时不我待,没有互殴也要制造互殴,他就不信尤知县能忍到底!如此方应物便跳了起来,正要上前继续动手时,却见远方有人高呼道:“住手!”

方应物抬眼看了看,原来是牛太监从宫中奏报回来了,难道来不及了么?

不过牛太监只是亦步亦趋的跟在别人后面,在牛太监的前面还有一个让方应物异常熟悉的身影,前内监几大巨头之一汪太监

ps:2400字,送大家400字致谢!

第四百六十五章感谢你!

突然在这里看到汪芷,方应物很惊奇。按照正常流程,司礼监经厂的牛太监去找天子奏报请示,然后就该带着天子的诏谕回来,但现在这汪芷和牛太监一起出现是什么意思?

如果说汪芷是天子派来处置本次事情的方应物突然后悔起来,早知道汪芷会出现,自己又何必多此一举去殴打尤知县,平白的自毁斯文形象!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喜大于惊,若汪芷偏向几分,今天这关就好过了

由于管事的人回来了,大概要出结果,官军未免有点松懈。宛平县总班头张贵悄悄溜到方应物身边,他比方应物还惊奇,指着汪芷问道:“咦?那不是经常到何娘子酒店白吃白喝的小公子么?怎的会出现在大内?”

汪芷出入何娘子酒店时,都是很低调的往来,从不与县衙衙役打照面。但是张贵总班头是方应物的心腹亲信,有幸跑过两次腿与汪芷打过交道,所以这时候认出来了。

对张贵的问题,方应物面无表情的答道:“本官又如何得知?”

当汪芷和牛贵走到人群这里时,方应物敏锐的感觉到,这汪太监一扫前几日的消沉,眼下很有点趾高气扬的派头,好像又回复到了当年西厂全盛时期的气场。

话说牛用虽然也是提督太监,但却是提督经厂太监,而这经厂其实就相当于宫廷印刷厂,与东厂西厂之类虽然只差一个字。但实际上差了十万八千里。

一个印刷厂厂长的地位自然不能和前西厂厂长相比,所以牛太监此时只能屈居在汪芷身后。汪太监不开口吩咐,牛用就不好抢在前面说话。

但汪芷的视线并没有落在方应物和尤知县这一对主角身上,而是直接扫向负责监视扫雪役夫的东厂太监和番子。并沉声斥责道:“数千军民进入大内,尔等厂卫官校身负监视之责,却疏忽大意坐视乱起,论起失职之罪,先要追究你们!”

众位东厂官校面面相觑。因为多少年来一直平安无事。也不认为一群百姓敢在官军巡视下有什么举动,所以他们确实有点麻痹大意。结果一不留神就放任两边打起来了,打来打去就被牛太监莫名其妙的定性为骚乱了。

众人谁也没想到,汪芷到场后却先将板子打向东厂官校,却又听到汪芷叹道:“堂堂东厂居然如此散漫不成器,罗祥当真是无能!”

这罗祥就是现任的东厂提督太监,尚铭被贬斥发配后,当时的御用监掌印太监罗祥接任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

众人继续面面相觑还有点莫名其妙,这汪芷是以什么身份到此来训话的?赫赫有名的西厂已经是过去式。现在的汪太监只是个外放的镇守太监身份罢?当众攻击东厂提督罗公公昏庸无能更有点无厘头啊。

尤知县对牛太监以目示意,暗含询问之意,但牛太监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其实他也是一头雾水。

却说刚才他进宫去向天子奏报。当时天子正在昭德宫与贵妃万娘娘说话,而汪直就在旁边侍候。

等他将事情奏报完毕后,汪直却插话借机攻击东厂,指责东厂官校碌碌无为,在现场监视不力,然后天子便叫汪直到西苑这里察看。

众人疑惑归疑惑。不过汪太监气势很足,加上昔年西厂提督余威尚在,今天又有可能是奉了天子命令来训示的。在场的东厂官校便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道:“吾等知罪!”

汪太监神秘的笑了笑,又瞥了瞥方应物。然后对牛太监吩咐道:“我奉命训示东厂完毕,下面便有劳你了!”说罢。汪太监毫不留恋的转身离开。

方应物顿时愕然,一颗心直线往下沉,她这就要走?那她为什么要来?难道不是为了自己来的?那自己要怎么办才好?

紧急之间,方应物对张贵猛使眼色,两人互相配合了两年多,默契很有一些,因而张贵立刻明白了大老爷的意思。

他连忙一个箭步冲到汪太监身边,先是“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然后死死抱住汪太监的腿,高声嚎叫道:“汪公请留步!我等有冤,请汪公做主!”

汪芷哭笑不得,偷偷剜了方应物一眼,留在原地对牛太监说:“还由你来问话裁断,我就留在此地听着。”

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出任何纰漏,只是多了汪太监这个变数,但牛用总觉得事情不大对头,心里七上八下的对汪芷禀报道:“事情早已明晰,不必再多此一问。宛平县差役因活计繁重怀有不满,蓄意对大兴县差役挑衅滋事,致使两边群殴,最终又成为骚乱。”

张贵又鬼哭狼嚎的高喊道:“冤枉!冤枉!”在他带动下,宛平县差役也一起高呼冤枉。

牛太监立刻又对汪芷禀报道:“这都是刁民,在他们自家嘴中,没有不冤枉的!方才乱起时,汪公尚不在此,但我却是看得清清楚楚。”

汪直不置可否的看了看四周,然后发话道:“我单独与两位知县问问话,尔等各自过来。”

随即他独自走到了远处僻静地方,等着两位知县上前。方应物与尤知县对视一眼,抢先迈步出去,都想第一个冲到汪太监那里,先入为主的道理谁不知道?

张贵再次倒地不起,拼着挨一顿打保住了尤知县大腿,叫自家大老爷首先到了汪太监那里。

方应物走到汪直身前,确定四周无人能听得到,便低声问道:“你到底作甚来了?和东厂官校较什么劲,今天又不是他们惹事,赶紧拉我一把才是正经!”

汪芷笑吟吟的,仿佛很享受方应物求到她的样子,眼看方应物要不耐烦了,才答话道:“你说反了,东厂官校那边才是正经,你的事情只是捎带为之。”

方应物怒道:“不要置气!我知道你这几天心情不好,但闹别扭也要看时候!我现在可没心思与你说笑。”

汪芷指着自己被冻得有点发白的小脸反问道:“方大人你仔细瞧瞧,那里显得出我心情不好了?”

方应物疑惑满面,今天这汪芷确实太奇怪了,其实应该说,汪太监显得奇怪的时候比正常的时候要多。

“呵呵呵呵”汪芷又轻轻的笑起来,眼看方应物的怒气槽快满了,连忙主动开口道:“本来皇爷对东厂提督太监罗祥不很满意,但一直没下决心换人,毕竟罗太监两年多来也没什么大的过错。

正好今天出了这个乱子,尽显东厂官校平日里管教无方、散漫无能。我恰好在宫中,便趁机进言几句,促使天子圣心独断,大概要换东厂太监了。”

“你高兴什么,这与你有关系?”方应物忍不住问道。汪芷得意洋洋,“实话告诉你,下一任提督东厂太监九成九是我!”

什么!汪芷提督东厂?以后她就是东厂大头目?方应物瞠目结舌,张大了嘴巴忘记合上,一股寒风灌进了他嘴里也顾不上了。

汪芷忽然又想起什么,“哎,说起来还得感谢你,要不是你惹出这个乱子暴露出东厂积弊,天子还未必能下最后的决心。咦?你怎的不说话?”

ps:

隔六小时才算一个点击啊,所以拖到现在发了,再送大家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