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官(轻风)-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求四月保底月票!
两章已发,诸君看完了顺便就把四月保底月票投了吧!这几天码字节奏上来了,那就尽可能的保持下去吧!如此热血的月初啊,战战战排名榜!
另外,前一段时间说的那个周边搞笑漫画项目已经上线了,有兴趣的可以参与集资,成功了就可以收到漫画册子实体。不过我正在构思推销词,同时我还在构思保证质量的内容形式。。等我想好了正式发个公告。历史类网文渠道拓展不易,到时还请多多支持。
(未完待续。)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随轻风去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第三百七十二章上任之前(拼命求月票!)
刘棉花交代完儿子之事,面se终于显出疲态,这两ri他合眼的时间比方应物还少,又是五十几岁的人了,jing力难免不济。レ?レ
方应物直直的看着刘棉花半晌,也不见老泰山继续说话,看来真是没有下文了,或者说不会听到老泰山打算改变主意的话了。
刘棉花见方应物这yu言又止的模样,疑问道:“你还有话说?”
方应物摇摇头,他倒是想问问刘棉花为什么违背了历史惯xing,打算以丁忧回乡守制两三年,历史上的刘棉花可是夺情起复,顶着舆论鄙视继续当大学士。
但是眼下却并不适合真问出口。你能对一个刚死了父亲的人说,你为何要给你父亲守孝么?
刘棉花仿佛看得出方应物心里的小九九,“你有什么想问就问罢!你不问,老夫怎么晓得你想知道什么?”
这仿佛绕口令的一句话让方应物无语,老泰山这是习惯xing的要掌握谈话主动权么?他愣了片刻才答道:“老泰山有什么想说的就说罢!你不说,小婿怎么晓得你想说什么?”
刘棉花愕然,摇摇头苦笑道:“说一句真心话,若是在去年或者前年遭遇家翁变故,除去孝道不谈,老夫大概还是存着夺情起复的心思,不想为此耽误三年。但从今年这状况来看,还是丁忧守制比较好。”
方应物又问道:“是什么道理?”刘棉花答道:“因为不知不觉之间,老夫已经冲到了刘叔温前面,至少在万眉州心里已经排在了刘叔温之前。”
方应物想了想,眼下好像是这个情况。今年以来,次辅刘珝屡出昏招,已现颓势,只不过根基深厚一时倒不了而已;相反,刘棉花却隐隐然有越过次辅刘珝,成为内阁第二号人物的势头。
莫非刘棉花不想当出头人,所以要躲一躲风头?只这未免显得有些太胆小,方应物忍不住试探道:“老泰山觉得,出头的椽子先烂?其实只要小心行事,少出一点差错,也不用太畏手畏脚。”
刘棉花皱皱眉头说:“你不明白那万眉州是什么样的人,你更不明白如果夺情代表着什么意思。
若老夫想要夺情起复,那就等若是向有心人表明老夫有很强的雄心,只怕要触到万眉州的忌讳,这才是人言可畏的地方!”
方应物恍然大悟,本来他一直不太理解,在历史上敢串通天子上演夺情起复戏码的老泰山为何突然畏手畏脚,要说老泰山突然开始顾忌清名舆论,那就不是刘棉花了。
原来刘棉花还是顾忌人言,只不过是另一种人言。要知道,没有特别强烈政治野心的人,是不会夺情的;反过来说,遭遇父母丧事后夺情起复的人,都是极其有政治野心的人,是有强烈进取心的人。
历史上成化十七年的刘棉花是一个在内阁很低调的末位大学士,而眼前的刘棉花却是一个事实上的二号大学士。
两种不同角se即便做一样的事情,那被解读的结果也是大有不同的。低调的末位大学士夺情起复,只会被看做人品不佳、贪图荣华、恋栈不去;二号大学士夺情起复,只怕就要被解读为野心勃勃想当首辅
原来老泰山最担心的是,释放出这么一种信号之后,会引起万首辅的强烈jing觉和反弹。本来应该是万首辅与刘珝蚌鹤相争,他刘棉花渔翁得利,可别变成他刘棉花替刘珝挡箭的局面,倒让刘珝缓过气来看热闹。
“是这个道理,你大概不知道,那万眉州近期已经有敲打老夫的意思了,老夫不能防着。”刘大学士很有感慨的说。
然后又安抚方应物道:“此外,你无须太过于担忧,老夫只是回乡守制,并不是致仕或者倒台,别人仍会顾忌到这一点的。况且老夫将长子送到你身边,只怕也有让别人投鼠忌器的功效。”
绕来绕去又绕到了这里方应物暗暗苦笑。好罢,算老泰山说的有道理,大舅哥到自己身边充当幕席,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互相交了底,方应物就起身告辞了。今天第三次回到家时,已经是深夜,父亲方清之去睡下了。
作为一个需要上早朝的朝臣,方清之不可能熬得太晚,就为了等儿子回家执行家法,因而方应物今天最后还是侥幸逃过一劫。
一夜再无话,次ri天亮后方应物扔在埋头大睡。这段时间他一直休息不好,难得今ri无事,自然要补回来。
但方应物企图一直睡到正午的计划并没有得逞,才到辰时,就被王英连摇带推的叫醒了。因为任命他做宛平县知县的敕书到了,方应物不能不亲自去接下。
但敕书只是敕书,方应物上任之前还需要有告身和文凭,如此才能手续齐全的去宛平县衙上任。
昨天有吏部书办献殷勤,打算送货上门,被自己千方百计的拒收了,但今天只怕不会再有这包邮待遇了罢?方应物连连苦笑,看来需要自己亲自去一趟吏部取回自己的告身和文凭。
打了一个哈欠,方应物正在为补觉还是出门而纠结时,忽然有门子来禀报,说是有个叫娄天化的人在门外求见。
娄天化就是那个混迹于浙江会馆做掮客的落魄文人,与方应物往来过数次,连太后弟弟出家所在都是娄天化帮着打听到具体地方的。
倒是许久不见了,这地头蛇以后说不定用得上,方应物便吩咐道:“有请!”
却说娄天化一进门,就噗通噗通磕了三个头,高声道:“在下恭喜方公子!以后要叫父母大老爷了!”
方应物还是头回见别人如此干脆利落的对自己跪拜,一时呆住,然后连忙扶起道:“娄先生言重了!”
娄天化顺势起身,逢迎道:“不言重,不言重!在下户籍还在宛平县,方公子如今成了宛平知县,自然就是在下的父母大老爷!”
不得不说,方应物被娄天化这么奉承一遍,心里还是有点飘飘然。难怪京官有时候很羡慕地方官的排场和威风,做纯粹的京官就是做到大学士也没人捧成父母大老爷罢?
收起虚荣感,方应物问道:“你来见本官,就何贵干?”
娄天化赔笑道:“不知老爷身边还缺人手否?在下与老爷你也是相识三四年了,老爷看在下如何?”
第三百七十三章上任之前(下)
;第三百七十三章上任之前(下)
听到娄天化这个请求,方应物既意外又不意外。ai悫鹉琻虽然他穿越到本时空以来,多是混迹于士林官场之间,少有与底层打交道的时候,但并不意味着他一无所知。
无论如何,方应物上辈子也是正经做过明史研究的,社会素材也没少看。他知道在京城有这样一些人,打听到有人选了官就会主动依附上来,具体名目不一,可以提供从人力到贷款等各种服务。特别是相对比较实惠的地方官,更受这种人欢迎。
方应物心里对娄天化并不排斥,不过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只笑道:“你的消息倒是灵通!”
娄天化答道:“县尊大老爷说笑了,也不看看在下是吃什么饭的,刚听到了消息就赶紧来投靠了。”
无论是谁,身边使用人当然都愿意找知根知底的可靠人。认识了这么多年,方应物觉得娄天化这人办事还算靠谱,就是喜欢占个小便宜蹭顿饭什么的,其他倒没什么大毛病,而且还是识文断字的人。
最关键的是,他是地头蛇,而且是做了许多年掮客贩子买卖(虽然貌似混的不太成功),对京城各方面都很熟悉。综合起来看,确实是个很好的人选。
心里想定,方应物嘴上假意推辞道:“本官倒是看的中你,可是这幕席位置已经另有他人,若是也再请你的话,只怕俸禄微薄银钱不够。
若是拿你当长随家奴,又实在委屈了你,毕竟你也是读过几年书的人。不能太斯文扫地。”
娄天化苦着脸问道:“在下可是一听到消息,就飞奔而来。紧赶慢赶的都来迟了?敢问这捷足先登的先生是何方人士?莫非真比在下更合适?”
方应物故作无奈道:“是我未婚岳家那边的亲戚。有亲戚情面在,实在推辞不得。”
娄天化恍然大悟。便很诚恳的劝道:“县尊大老爷!无论你用不用在下都无所谓,但你这个幕席实在不妥当,在下劝你能辞还是辞掉他罢!”
方应物奇道:“你对他一无所知,怎的就敢断言不妥当?”
娄天化反问道:“选定幕席之后,如果没有异常,是否要倚为腹心?大小公事一般都不会遮掩隐瞒?”
方应物想了想答道:“理当如此。”
娄天化又问道:“那在下只问一句,县衙迎来送往时,若召妓娱宾,而县尊你逢场作戏。而尊夫人亲戚幕席就在你眼前,县尊你心里能安稳否?”
呃方应物脑中闪现出这个画面,确实有道理。但他嘴上仍辩道:“你这例子不对,朝廷是不许招妓的。”
娄天化扭头就走,“县尊你若如此想,那在下就无话可说,只能告辞了。”
“慢着!”方应物叫住了娄天化,“好罢,你说的在理!”
娄天化迅回转。再次劝道:“在下所举例子虽然只是例子,但类似事情还有很多,在下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哪家靠谱的父母官用亲戚当幕席的。公事人情可以两相宜。但万万不可与亲情相混。”
方应物烦恼的摆摆手,“你说的已经懂了,不过是这门幕席不可能辞掉的。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父母大老爷们谁也不是三头六臂,若想做好。多半都需要幕席相助。不靠谱的难以辞掉也就罢了,但县尊你同时怎么也得找一个靠谱的。”
娄天化一边说着。一边拼命挤眉弄眼,还挺起了胸膛,就差来一句“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了”。
看在方应物眼里暗觉好笑,打断了娄天化的自我表现:“别装模作样了!你若有意投靠,本官自然虚席以待。”
娄天化大喜,可算是找到一张看起来还靠谱的长期饭票了!他立刻高声拜见道:“见过东主!”随即又低声问道:“这个束脩能预支否?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
方应物笑骂道:“自从相识以来,就没见你家揭开锅过!我还没上任,先倒贴钱给你这幕席?”
娄天化又很小心的问道:“那总能管得今晚这顿饭罢?”方应物拍了拍娄天化道:“先别想这个,与我出门办事去,去吏部取了告身文凭!”
随后方应物便整装出门,照惯例带上了王英、方应石,不过这次又多了个娄天化。
方应物看
看身后三人,忽然觉得很累赘,自言自语道:“带着三个随从,会不会有点多?”
娄天化生怕被方应物留下,连忙接话道:“不多不多!县尊大老爷出巡,那得是鸣锣开道,骑马导行,再有几对举高脚牌的前面打着,后面左右还要有二三十衙役扈从。东主你这才随着三个人,多乎哉?不多也!”
方应物疑惑道:“你那是外地知县罢?京师天子脚下,有着数不清的官儿,人人都是老爷,哪能有这大排场?”
别的不说,他父亲方清之比知县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天天出门也不见有什么排场可言。
娄天化很积极地解释道:“县尊有所不知,在京城里,顺天府和京县的父母官要负责弹压地方,没有威风怎么做得来?所以是特许有排场的!不过也仅限于排场大,见到其他上官该避道还得避道。”
方应物听得心笙摇动,不胜向往之。想象那一呼百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场面,他居然有点小激动,不禁对自己的新工作期待起来。
到了吏部,方应物并没有受到什么刁难——这很出乎他的预料,顺顺利利的从文选司小吏手里领到了告身和文凭。
原来有个文选司官员是商相公昔年门生,昨日看到了方应物的告身文凭,便差遣书办主动送到门上,结果被方应物不解风情的挡(打)了回来。得知原委,方应物只能连连赔罪道歉,约好了今后的饭局。
领到告身和文凭后,从理论上说,方应物现在就可以去宛平县县衙上任去了!方应物顾左右而言道:“明日可是黄道吉日?”
王英和方应石都说不出一二三,但娄天化却出言阻止道:“东主还是慢些,先不要急着去上任。”
方应物纳罕道:“都在京城里,又不用出远门,不须多加筹备,为何要等?”
娄天化答道:“东主可以给在下开一张红票,在下再找几个相熟的掌柜,先行去过宛平县衙。”
方应物更疑惑不解:“你为何找几个掌柜?你们先去作甚?”
娄天化便耐心解释道:“东主有所不知,但凡父母官前后任交接,最重之事便是仓库钱粮。按着行规,正式交接之前务必要盘点清楚,一旦交接完毕,便前后两讫再不相干。
假若前任出了亏空,东主却贸然走马上任接掌大印,岂不就等于是平白替前任接下了亏空?
所以在下要找几个相熟的掌柜并先行去县衙,与前任一起将仓库钱粮盘点清楚之后,再禀报东主定夺。”
方应物不耐烦的说:“没亏空就完事,有亏空就叫他补,还需要定夺什么?”
“若前任有亏空,东主既可以从严追索,也可以选择放人一马送他个日后好相见的人情。要钱财,还是要人情,这其中当然要拿捏定夺。”
原来还有这些门道!方应物愕然不已,只今天就被娄天化点了多少次?穿越四年,自己还真混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清流了情何以堪!
如果自己不被贬成知县,就有可能从翰林编修一直在词林文章里迁转到尚书侍郎甚至入阁体制问题酿恶果,大明朝就是这么亡的!
一定要求月票!
;一定要求月票!
今天是真把我惊到了,自从码字以来,我从来没有达到过这么高的月票名次!
衷心感谢大家鼎力支持,在我眼里你们是起点最美的读者!无以为报,只能挤出一切能挤出的时间码字了。
不过人心不足蛇吞象,原谅我又产生了小小的贪心,我很想看看我们能一起冲到什么高度!我很想看看我们的极限在哪里!
所以,拜求每一张月票!而我,这两天先不管什么工作杂事、什么周边漫画渠道了,专心构思、码字、构思、码字!还有不厌其烦的专心求票!
再问一句,我们的极限在哪里?
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随轻风去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第三百七十四章传说中的关系网
话说方应物从吏部取了告身文凭,与娄天化一边谈着一边往回走,到了胡同口恰好遇到从衙门回家的父亲,便连忙上前行礼。
方清之看了看方应物后面,随从竟然多达三人,再看看自己身后,只有一个从王家陪嫁过来的老家奴略不爽,不过也没说什么。
方应物自然也不敢多话,小心翼翼的跟在父亲后面回家,昨天自己屡犯天条,险些挨了家法,今天还是老实本分一点好。
方清之抬头望见家门口站着几个人等候,而且八成是来拜访自己的,心情才多云转晴。儿子找一堆随从壮场面,那都是年轻人喜好场面的低水平热闹,哪像自己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完全跟儿子不用一般见识。
父子两人一前一后走到大门,却见先前等候的人嗖得聚集过来,直接掠过方清之身边,团团围住了方应物。
有叫“大老爷”的,有叫“老父母”的,有叫“县尊”的,还有叫“青天”的人多嘴杂的乱喊一通,一时间方家门前闹闹哄哄。
王英与方应石都没见过这场面,顿时手足无措,还是今天新加入队伍的娄天化站了出来,对着围过来的人群连声喝道:“肃静!肃静!不得惊扰贵人!”
如此周遭才渐渐安静下来,方应物很威严的咳嗽一声,正要发表一篇反腐倡廉的讲话。可是临出口时,他忽然眼角瞥见父亲正站在人群外头,四十五角侧头斜视自己。
“本官尚未到任。何敢招摇见客!诸父老还是请回罢!”方应物言简意赅的一口气回绝了所有人。然后三位随从护着方应物不受骚扰,一直进了大门。
“本官?你这口吻换得倒是快。嘿嘿”方编修在门廊里对着方知县摇摇头,回了自己书房去。
娄天化很善解人意的对方应物道:“东主且宽怀。知县必须要住进县衙里,日后不必担心出入仪礼与老太爷相冲突。”
及到次日,方应物便打发了娄天化去找忠义书坊的姚先生,要从姚先生那里借几个熟练掌柜伙计,去宛平县盘点府库。
然后方应物便无所事事起来,只能坐在家里调戏小妾。“以前都是叫夫君的,昨夜怎么忽然非要奴家叫老爷?”“因为感觉叫老爷比较兴奋。”“讨厌!”
忽然得报,道是项成贤来拜访,方应物便吩咐请进来。项大公子落了座。开口说起来意道:“吾辈三五同年听说方贤弟遭贬,故而略治薄酒,为贤弟送行!”
方应物对此暗感好笑,“我又不是去外地,人还在京城里,送什么行?”
项成贤闻言极其不满的说:“你配合一点,不要坏了气氛!正所谓明主蒙蔽,忠臣见弃,杨柳春风。三五知交,依依惜别总而言之,你是我们这科里第429章,中午见!
第三百七十五章亏空(上)打滚求月票!
送走李座师家的管事,方应物陷入了沉思之中。官场伦理在这摆着,座师的面子不好不卖,但前任留下的三千两银子亏空也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两三百户普通人家一年收入了若自己不分青红皂白的兜住吃下了,那等自己离任时,谁又替自己兜着?
想来想去,方应物决定赴宴还是要去赴的,要是连宴请都不去那也太扫座师的面子了。但是具体情况仍须见机而作,他方应物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烂好人。
也不知道这三千两是怎么亏空的,如果连续多少任累积下来的,那倒可以酌情接收;但若是前任孙知县一任亏空的,自己就要仔细掂量一二了,一般短时间的巨款亏空背后必有猫腻,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按照上任文书里所规定的,方应物一月内到任交接就可以。而实际上,方家距离城北宛平县衙的路程只有不到一个时辰,所以方应物可以不用着急上任。
到了次日,方应物优哉游哉的步行出门,到了城东李座师寓居的旅舍,拜见过座师,然后再一同前往约定好的酒家去。
早有两人在花园雅阁中等待,其中一个面貌略黑、身材矮壮、看着年近五十的人迈前一步,对着方应物道:“久仰久仰!”
李士实介绍道:“此乃你的前任孙知县也,南直常州府无锡县人,说起来与你也是邻省。”
这关系攀的方应物对座师打趣道:“如此说来,学生与老师也是邻省了。”
李士实笑了几声,又指着另一人道:“此乃淦大人。现在国子监做教学的博士,与为师同为南昌人士。”
众人互相见过礼。便一起入内。落了座后,李士实先对方应物开口道:“我已经选好了官职。是广东布政使司参政。大概过几日就要起身南下,但临走之前,却有同乡淦兄请托上门,我不得不出面做个和事之人。
这孙大人乃是老前辈,又年长你三十岁,依我看,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你若对老前辈过于咄咄逼人,传了出去未免坏自家名声,叫别人觉得你无礼。”
淦博士也开口道:“其实后任对前任稍稍相让。也是人之常情,官场大抵如此。我虽不才,也斗胆劝一劝,方大人不必为此介怀。”
方应物不动声色的转向李座师,再次抱拳为礼道:“老师高升大参,学生先要恭喜老师了,盼他日再升方伯按司。只是天高路远,老师保重。”
却说这李士实本来的想法是留京师当右通政,谁知道风云突变。天子忽然传旨授官任命了方士李孜省占住了右通政的坑,群臣抗争半个多月也没什么效果。同时吏部尚书尹旻又不待见李士实,只给安排了从三品广东参政。
从正四品提学副使变成从三品参政,其实也算是正常套路的升官路径了。但与李大人的期待值相去甚远,又是广东偏远地方,实在是有苦难言。唯一可慰藉的就是离老家南昌府近。
情况虽然是这个不太中意的情况,但见了面总要拣好听话说。故而方应物也只能昧着心恭喜一番。然后才说起正事道:“做人本该有尊老之德,何况又有老师说合。不过这三千两数目委实太大,学生我也实在为难得很。”
说到具体的,只能孙知县自己来开口了。见该自己说话,孙知县一张脸苦了下来,唉声叹气道:“方大人有所不知,这三千两亏空放在外地是多,但在宛平未见得如此。
本县地处辇毂之侧,无论宫中朝中,还是各部院寺监,承应极为浩繁。上司有令,县中便疲于奔命,年年动用钱粮人力牛马杂物无算。历任县尹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不可能没有亏空
说起这些来令人惭愧,老夫年近五旬精力不济,实在比不得方大人。方大人少年高才,天下闻名,由你来主掌本县,兴利除弊消化亏空应当不难。”
方应物听了这孙知县一通诉苦,突然问道:“敢问孙大人,在当年你上任时亏空多少?”
孙知县愣了愣,然后答道:“那时几年前的事情了,不大记得清楚。”
方应物见孙知县顾左右而言他,又更仔细的追问了一句:“若不便明说,那且再问孙大人,当年你上任时,所接下的亏空是比三千两多,还是比三千两少?”
孙知县犹豫片刻,勉为其难的答道:“比三千两少”
靠!方应物暗骂一句。从孙知县的神态口气来看,他当初上任时,若不是根本没有亏空,就是只有远比三千两少的亏空。也就是说,这三千两银子亏空都是在他这一任搞出来的。
这孙知县自己搞出三千两巨额亏空,还想丢给自己擦屁股也就罢了,关键是他这言行实在不地道!从头到尾没完没了的说着含含糊糊的虚话,真把自己当成不通人事的小白,想欺瞒哄骗过去?若不是自己追着问,只怕他还不肯说出实在地方!
只凭孙知县这个态度,方应物当场就想拂袖而去,不过当着座师的面不好失礼,只能坐在那里连连冷笑,再不说话。
话说这孙知县是个喜欢给别人打标签的人,方才默默观察半天,再加上一些传闻,给方应物打上了年少、得志、气盛、有才华、有正义感、有背景等标签。
这样的人大抵是喜欢听好听话,喜欢要面子,吃软不吃硬。若说几句苦衷,再找亲近人帮腔几句,在吹捧抬举他几句,应当能让方小才子不好意思拒绝。一个小孩在一群成年人里,实在太容易迷失自我了。
没想到方应物虽然年纪不大,当着一干能岁数能做他长辈的人,居然完全可以拉的下脸,这气场真不像是少年人,是自己错估了!
孙知县在那里尴尬,当中间人的淦博士也不好说话,心里还埋怨孙知县太龟孙子了。只能是李士实出面打圆场,对方应物道:“孙大人一开始没有把话说完,你不用着急。”
ps:抱歉抱歉,思路卡壳,拖到现在才更。今晚肯定还继续写继续更的,至于写多少现在不好说。不过卡壳半天不是没有收获,爆笑情节还在后面,敬请期待!!
那个月票……能继续投否?
第三百七十六章亏空(下)拜求月票!
李士实见方应物还算给自己面子,又开口劝道:“这三千两是公库亏空,又不是你个人腰包,何必如此斤斤计较?你初入官场,须得考虑自己名声,若将前辈逼得走投无路,传了出去别人怎么看你?”
方应物点头答道:“老师所言有理,学生岂不不懂?只是三千两确实太多,不能不谨慎。”
李士实转向孙知县道:“你看”孙知县连忙接话道:“我愿补上五百两。”
方应物暗中嗤之以鼻,打心眼里实在瞧不上这孙知县,呵呵笑了笑,又问道:“数目的事情先不提,我先想知道,这三千两是如何亏空的?”
孙知县没有正面回答,却又向李士实看去,不过现在李士实也对孙知县感到不耐烦了。
今天要不是看在同乡淦博士的面子上,他才懒得管这事,更不会帮这总想耍小聪明的孙知县说话。要知道,方应物对他而言比孙知县重要多了。
李大人口气重了几分,督促道:“孙大人,事无不可对人言,打开天窗说亮话罢!方应物是你的后任,接替的就是你的位置,前面有什么事情是不能查出的?因而你没有必要瞒着!至于我和淦博士,你还不相信么?”
孙知县万般无奈,便解释道:“这些亏空,主要是源自去年一次修路。京城西山寺庙众多,当今太后每年都有数次到西山寺庙进香。
因为道路残破,又见往来人流众多,去年朝廷便发了两万两银子到宛平县。责令本县整修阜成门与西直门城外的道路,三千两亏空便由此而来。”
原来为此!方应物已经不想再绕圈子浪费时间了。又直截了当的问道:“朝廷发的银两总不会不够罢?就算略有不足,也不至于缺三千两。却不知到底为何亏空?”
孙知县很犹豫的想了又想。神神秘秘的说:“方大人还是不要问了,这实在与你无关。方大人若觉得三千两亏空太多不愿接手,我还可以补上一些。”
方应物冷哼一声,起身对李士实道:“学生我抱着诚意而来,怎奈别人不肯实心实意,如此便告辞了。”
想叫他接手,总要先让他弄清楚里面到底有什么事情罢?若话说到这个份上还不肯明说,那就实在没必要虚以委蛇了。
许久未说话的淦博士突然对孙知县高声道:“孙大人!你有一说一可好?不要故弄玄虚!”
孙知县看看在座众人的神态,忽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孤家寡人。所有人看自己的神色都不甚好。
愤恨而屈辱的情绪如同潮水一般,瞬间涌满了他的心头,咬牙道:“你们非要想知道?这次修建由西厂督工,亏空的三千两被西厂提走了!”
西厂?李士实和淦博士齐齐大吃一惊。自从当年西厂在朝争中把半数重臣清扫出朝廷后,可谓是一战成名,成为三大厂卫组织之首,其恐怖早已印在了每一个知情官员的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