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元节过去了,皇佑年也过去了。时间真快啊。”
  “么么哒,愿新的宰相新的年号,带来大家新的希望。”
  “什么是么么哒,你这鬼话和谁学的?”
  “也不知道最近怎么忽然出来了,听说这句源头是王雱。”
  “说起来王雱厉害了,不愧是王漕司的儿子。他在照顾咱们老百姓。”
  “我乃是外乡来的,兄台你具体说说,王雱怎么厉害了?”
  “他的鸡苗紧俏着呢,许多人加钱都提不到鸡的。但是现在他愿意打个白条就把鸡苗发放给穷户,还不要抵押呢。听人说这叫做小农贷款。”
  “这个举措真的太给力了。”
  “给个蛋的力啊,用到‘贷款’两字我就明白了,天下乌鸦一般黑,说白了就是为了利益,他和其他帮派没什么不同。”
  “你错了,小老王的厉害是你想不到的,他不但不要抵押,还承诺只收取一分利息,这是白字黑字写在契约上的,县衙认可的。”
  “如果是这样,那就真的有点厉害了。”
  至和元年二月初,天气还没完全回暖,但舒州街市呈现出了不同的景象,大头百姓的情绪比以往“任何一个节后”都要高,纷纷热心议论着近来舒州的事。
  王雱成为了第一热议人物。他虽然小,但捞取到了声望的第一桶金,依托的正是王安石批准的——小农贷款。
  现在本小利微,鸡苗的产量也有限,覆盖的人群太少了。但是王雱相信假以时日,会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
  “惊心动魄啊,皇佑年发生了太多事,连朝廷都不安稳,庞太师冷不丁的就出事了。”
  “莫谈政治,谈风月就可以。如果你愿意观察,咱舒州的欢乐事还有不少的。”
  “说起欢乐,那个王雱厉害了。”
  “他和他爹王安石一样,不是什么好东西。虽然目下名声大,然而是炒作出来的。我有小道消息,那犊子恶劣着呢,他在暗下召集穷秀才写文章吹捧他,每一篇短文可以获得五个铜钱。”
  “啊!”现场一个秀才道:“还有这等事,早知道的话过年时候我就不会那么穷了。”
  “你文人的风骨哪去了。”
  “讲风骨没问题,你先得让我吃饱啊。”
  “几位别吵了。那个王雱没什么值得关注的。说风月才是王道。”
  “说起风月,目下最炙手可热的是红楼苏小卿,那妮子简直一绝。”
  “是啊她才是真厉害,如梦令以她的童音唱出来真乃神作!”
  “可惜了,苏小卿沦落风尘,她要是个男人,绝对是状元材料。”
  “如梦令的确是神作,但你若以为可以用这状元及第你就想多了。没听说吗,因为王雱那个神童的出现让皇帝感慨,于是在去年皇佑五年,皇帝下诏更张了科举细则,不但大幅删减了经义和时诗赋的考次,还要求以‘微言阐明大义’,这才是上品。只能中规中矩引经据典的,算中品。若连引经据典都驴头不对马嘴的那种,皇帝说了‘不要浪费朕的时间’。”
  “这么看起来的话,我朝政治又要进行一定的颠覆了。王家人就这德行,他们喜欢拉群体仇恨。我大宋乃辞赋的至高成就,怎么少了这些经典娱乐?”
  “今上没说不娱乐啊,意思只是政治不是娱乐,治国不是娱乐,治国它是为民。没看该欢乐的照样欢乐吗,红楼苏小卿现在火的一塌糊涂,晴娘那骚妮子费尽心血把苏小卿捧红了,此番肯定挣大钱了,真让人眼红。”
  “嘿嘿,眼红她你就等死吧,你也不打听打听她是谁罩的。”
  “并没有觉得那个小屁孩有什么威慑力。”
  “那么你应该听过舒州第一流氓马金偲吧。所以你如果再盯着晴娘的臀部,你就死定了。马金偲就是王雱那个不良少年的‘手套’。”
  “黑暗!”
  “卑鄙无耻!”
  “下流!”
  “羡慕嫉妒恨!”
  “无压力!”
  文人秀才间的讨论,就和大头百姓是两种论调了……
  红楼有多火爆,晴娘对小屁孩的爱就有多深。
  在美女包租婆看来,王雱是史上最恶劣的一个文人,从未听过这么有才的人为钱出卖节操的。仅是参与分成后,他就把神作如梦令的使用权和冠名权卖了。
  以往当然有为了钱而写词的文人,但那种形式一般买不到神作。神作一般是有感而发的,用情才能买到。
  现在苏小卿这么火,才名正是其中一个原因。不但唱的好,这只萝莉她能出如梦令,仅仅这个噱头就能把其他瓦舍中的风流才子们吸引过来。
  红楼的东西都很贵。虽然苏小卿卖艺不卖身,甚至不私下待客,只在特定时候进行公演,分为不同的专场。然而依照不良少年的计谋把这个专场一开,人吸引了进来,就开始敲竹杠,大量的兜售高价零食和酒水给这些冤大头。
  所以晴娘最近以来赚大发了,赚的越多她就越觉得小算雱是个又帅又老辣的神童。
  每到如梦令专场,红楼会同时齐聚所有舒州的风云人物,包括王雱。
  是的苏小卿唱如梦令的时候,王雱没事也会来。
  这个地方就快被王雱改的面目全非了,更像个论坛而不是青楼。虽然也有么么哒业务,然而同时也画了一块地方,弄了大黑板,用于记录文人骚客们一些有质量或无质量的言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近乎思维的碰撞,文人又相轻,于是通常会吵的卵子翻天。但正因为此,成为了苏小卿之外又一个有力卖点。
  现在,大萝莉苏小卿一边抱着琵琶唱,下面的人或欣赏,或摇头晃脑的沉思,也不断出现一些口水话在大黑板上。
  这在设计之初的时候,王雱就想把它搞成“大宋特色的弹幕”。
  事实上根据后世经验来分析,有时候弹幕会比内容本身还要吸引人。
  特别在非如梦令专场时,因为苏小卿唱的都是别处耳熟能详、烂大街的东西,那么吸引力就相对有限,完全依靠她的节奏以及个人魅力抓客。于是那个时间的“弹幕”最精彩。粉和黑相互攻击的场面是别处没有的一种奇景。
  一些人会批苏小卿和晴娘心黑,拿着陈词滥调的东西糊弄人,从而诈骗大家的高价酒水钱。然而粉丝为了粉而粉,对那些家伙破口大骂,说不论唱的是什么,只要是苏小卿在唱都值得力挺。
  这样一来火了,许多人傻钱多的家伙来这个地方不是看苏小卿的,而是来骂那群无脑粉的。他们为了来撕逼会心甘情愿买单。
  而另外一群不差钱也不差美女的土豪酱油党,他们花钱来这个地方是看那群脑子有坑的黑粉互撕的,嘿嘿。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妙啊,前面中规中矩甚至有些脑残,居然连回家时间都忘了还误入深处。但妙就妙在这最后画龙点睛的一笔,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无厘头童心,这很大宋。”
  苏小卿一边调皮的唱,这么一条评论出现在了大黑板上。
  大抵上的操作,专场一开时候便有不少美女游走各处,把这些骚客们写的纸条带走,然后根据编号ID腾挪在大黑板上。
  言论出来后,大家只能看到是某个编号发表了言论,而不知道具体是谁。
  有意思的就在这个地方,正因为躲在幕后,这个大宋特色的弹幕中什么脑洞都会有,有许多平时不会出现的言论。


第90章 铁头功厉害了
  “可恶可恨,又是陈词滥调,这个专场开了几次了,仍旧唱如梦令,就不会换点新鲜的。”
  鉴于如梦令专场已经开很多次,尽管苏小卿在唱法和节奏上有所突破,但真的不是新鲜东西了,于是现在的看点“弹幕”又来了。大家纷纷八卦着。
  “楼上的傻子,因为如梦令火了,所以拿到贼要连夜审,投资这个专场的花费你以为少,当然要乘着火多捞一些。”
  看到这个说辞,在现场的王雱当然知道这ID是老板娘的马甲之一。
  “这个地方真心火啊,然而我还是不知道到底火在什么地方。”
  “楼上的傻子,等你知道火在什么地方的时候,钱已经被人赚走了。”
  于是大家义愤填膺,破口大骂了起来。是谁!这个编号到底是谁,似乎此贼有是嗜是喜欢骂“楼上的傻子”。
  “吃掉楼下!”
  这条言论又出来的时候,许多文人骚客纷纷把自己写的小纸条收起来了。如果发表这句的是个美女也就算了,万一是个猥琐大叔能恶心死人。古代人真的很讲风水的。
  于是稍微安静了一下。
  “发表吃人言论不利于和谐,这编号关小黑屋三天。”
  版主是晴娘手下一个八面玲珑的美女,做出了如上的处罚。
  这代表王雱三百马甲中的一个阵亡了。
  说起来往日就是这个编号最恶劣,专门追着黑苏小卿的人咬,不论逮到谁都没完没了的。
  现在见这马甲阵亡了,大家得意了起来,开始批苏小卿了。
  “什么破词,又短又不咋地,唱来唱去就这调,也不嫌啰嗦,是不是真的江郎才尽了?”
  这个节凑一起,大家又都看向歌唱中的苏小卿,心理作用下真的发现:真的耶,唱来唱去都这样。
  “楼上绝对是个的脑残,不要以为披着马甲我就不认识你。大家要注意,这家伙是城东‘翠云楼’派来的别有用心的枪手。”
  大雱的马甲之一又跳出来发言了。
  “靠!原来是这样啊!”
  “果然,这个编号我记得,有时候发言话里话外就在说翠云楼的姑娘质量好什么的。”
  “黑店啊,翠云楼那种黑店,比司马家的药堂还黑,不知道为啥还没破产。”
  “狗1屎,翠云楼就是一坨屎,翠云楼的马仔应该拖出去打死。”
  “我顶楼上的,看得出来,楼上的是比较客观的专业评论。”
  “的确很难弄懂,翠云楼为啥还不破产关门!”
  “存在就是道理,翠云楼屹立不倒是有原因的。”
  “楼上的,翠云楼没倒的原因是你这种傻子太多啦。”
  在王雱和晴娘的马甲捣乱下,翠云楼的水军被黑出翔来了。
  “太厉害了,妈的他们红楼的水军丧心病狂啊!”
  “就是,不想吵了,红楼给我带来了火气,我要求晴娘亲自上阵给老子泻火。”
  “有道理,晴娘的身材,妥妥的灭火专家。”
  “捉到楼上的两个别有用心的了,肆意发表侮辱老板娘言论,禁言一月。”
  汗,这两个编号,就被美女版主弄去关小黑屋了。
  “傻逼青年欢乐多啊,哎,这个地方沦落至此,处处彰显我大宋风貌,还有得救吗!”
  这条言论出现的时候王雱警惕了起来,怀疑这是铁头功的马甲。
  所谓的铁头功当然就是司马光。
  这里人气实在太火爆,人太多,王雱也没找到司马光的踪迹。但现在这个地方人气这么旺盛,要说司马光不关注是不可能的。而且王雱有消息,司马光的确不止一次的微服私访过这个地方了。
  其实王安石比老司马还喜欢控制言论,现在这个地方就是舒州的言论中心。但王安石是妻管严,这里是青楼,大老王不敢随便进来。
  王雱一警惕后,本着被迫害妄想的风格,暗中通知版主和晴娘,别和这个疑似铁头功的编号作对。
  不止如此,王雱放出新的马甲上阵,配合着说道:“楼上是位相当客观的奇人,一语中的啊,一看就是相当忧国忧民、相当专业的评论。”
  “是啊太有道理了,我支持楼上两位。”晴娘跟着进行了无脑支持。
  翠云楼方面的人一看,好啊,总算又逮着这两个马甲了。以往这两个马甲一出现都是为红楼说话的。所以肯定是红楼的水军。
  于是原本那神秘发言人说“傻逼青年快乐多”明显是怼红楼的言论,但现在,翠云楼的人觉得既然红楼水军挺这个神秘人,说明是出来反装忠的。敌人的朋友一定是敌人!
  于是,翠云楼的水军纷纷针对那个说“傻逼青年快乐多”的开始轰炸。
  “那个说傻逼青年快乐多的人,是个不折不扣的二逼。”
  “对的,他绝对是红楼的狗腿子。”
  “说他是晴娘的裙下之臣太抬举他了。就连老子都日不到晴娘,这二逼最多喝过晴娘的洗脚水。”
  “其实客观的说,那位仁兄字字珠玑,天不生他,万古如长夜。我坚决力挺到底。”王雱添油加醋的再次力挺疑似司马光的神秘人。
  鉴于平时王雱这个马甲太拉仇恨了,于是越挺,翠云楼的水军就越骂疑似铁头功的那人,什么鸟语都招呼了上去。
  “这贼厮实在太可恶了,竟敢说大众是傻逼青年快乐多,必须找出来吊起来打死!”
  “打死加一。”
  “楼上的两位,这是个守规矩讲法制的论坛,不支持打人言论。”晴娘的马甲跳出来反装忠。
  司马光是真的乔装躲这里,王雱猜对了。
  更显然的是,司马大爷不但爱装逼,还是典型的玻璃心,他根本适应不了这里的规则和气氛,于是无限恼火了。
  老司马一犯浑,就从人群之中起身拍案道:“老夫司马光,那几个用心险恶、辱骂老夫的到底是谁!”
  我了个去!
  这一幕还真是扮猪吃老虎啊,司马光的身份一亮出来,许多人吓的想跑了。
  “跑得了吗!”司马光怒道:“给老夫把这个地方封锁了,严厉进行调查,把辱骂老夫,恶意诋毁老夫的人找出来。”
  司马光一边说,一边不怀好意的仰头看看楼上贵宾席的王雱,总之有那不良少年在的地方肯定没好事。司马光觉得兴许就是他。
  如此一来,大家真的觉得司马光过分了,太玻璃心了。
  当然大宋毕竟不是后世,官员威慑力还是很大的,于是都没说话,走不掉了。因为前后门已经被黄总捕带人把守了起来,但凡在里面的人都不能动了,等着接受调查。
  “小子不服。”王雱在楼上抱拳道。
  “你站那么高干嘛,给老夫下来。”司马光怒声道,他认定了刚刚追着自己骂的人是王雱。
  于是王雱走下来见礼道:“学生王雱,见过司马大人。”
  司马光道:“老夫没你那么不长进的学生,老实交代,你追着我肆意诋毁,你什么意思?”
  “伯伯误会了,首先小子不知道是您在发言,在大宋侮辱官员当然是罪,但不知者不罪。您是官,要讲体面的话,朝廷已经给了你‘肃静避让’的牌坊,如果您需要这种感觉,就需要把牌子竖立起来,您觉得有道理吗?”王雱道。
  司马光现在怒不可泄,长这么大真没被人这么侮辱过,又认定了侮辱的马甲是王雱的,于是指着鼻子道:“闭嘴,现在老夫不想听你狡辩。查有实际后才找你算账。”


第91章 脱离群众
  见知州大人火气这么大,现场那几个骂了司马光的翠云楼水军,真是小腿发软了。
  要查当然是能查有实际的。在黑板上的言论都是有底稿的。现在是知州大法官查案红楼当然要配合,于是,就把全部的编号注册资料和发言底稿,都交给司马光了。
  司马光才能还是有些的,做这些文书工作效率并不低,最终查了出来,乃是几个别有用心的翠云楼龟公。
  虽然不是王雱让司马光有点失望,但不影响他被愤怒冲昏了脑袋,拍案怒斥道:“公开场合诋毁侮辱老夫,拖下去抽三十鞭,让他们长点记心。”
  全部人低着头嘘嘘,哪怕骂司马光的人不是他们,他们也非常的担心了,对司马光极其反感。
  这不是表示司马光是坏人,只是他不适合这个地方,文人,特别是他这种没开化的文人尤其玻璃心。
  王雱非常了解这种心理,人一生气就会失去客观,陷入极端。
  司马光的极端是抽鞭子,不过王雱目的达到了,这么一来当然有失公正,官员在公开场合出现了不公正行为,他的名声当然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于是王雱故意反应慢一步,等黄总捕的鞭子开始抽那几个翠云楼的水军了,王雱这才出来对司马光补刀,大声道:“学生不服,要再次质疑知州老爷的公正,再次强调不知者不罪!若您是个昏官那就没问题,就是把人灭门也是正常的。可惜您偏偏是官声非常好的青天,您就这样对待说错话的人吗?何况他们未必说错了,骂人也是您率先开始的,傻逼青年四个字就是您的地图武器。”
  司马光不是个蠢人,刚刚他是因愤怒脑抽了。而现在当事人已经被抽,他气也就消了些。加上王雱的语言犹如醍醐灌顶,司马光猛然惊醒了过来,不禁一身冷汗,急忙抬手道:“剩下的鞭子免于处罚。”
  但他的尿性已经被数百人看在了眼里,大家只是不敢出气,但要他们在信任司马光,短期内怕是不可能了。
  至于那两个翠云楼的龟公虽然只被抽了不到十鞭,却已经皮开肉绽。因为老黄看司马光那么怒,为了表功是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了。
  对此司马光有些难过,实在不知道为什么情绪一怒就出了这种昏招?
  与此同时他冷冷盯着王雱,隐约觉得是中了王雱的套子,却是有苦难言。
  王雱又不在乎,从来也没指望司马光喜欢王家人,总之成王败寇,这次小爷用你刷到了声望,而你当众丢脸了。
  除此外,翠云楼的那两个水军觉得王雱又大气为人又好,真的感激王雱。
  小老王果然不是盖的,把大家不敢说的话说出来了!
  这就是现场大家的心声。
  司马光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始终盯着王雱。
  汗,王雱理解的,人一激动就会犯错,什么脑残语录都会有。譬如后世也有过官员当众呵斥“你到底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的经典语录不是。其实王雱相信,能说出这话来的那货他平时比大多数人都聪明。他只是一激动之下,说出了不该说的东西。
  司马光此番的作为和后世那货如出一辙,玻璃心而已。平时好话听太多了,于是没有免疫语言攻击的能力。所谓太久不病的人一但生病真会很严重,因为免疫力缺乏练军。
  这种场合若遇到王安石就会好的多。不是王安石比司马光聪明,也不是王安石比司马光大度。原因只有一个,大老王被人追着骂早习惯了。
  场面非常尴尬,司马光终究还在气头上,于是他没面子说出道歉认错的话来,最终一句话没有,他带着几个人离开了这个地方,到门口之际回头看了一眼,叹息了一声。
  大多数人每遇到事总喜欢下意识推卸责任,总会把自己的错误怪在其他人、或者其他客观条件头上的。这不能说明司马光是个坏人,只证明他也是个俗人,并不是神人。
  司马光在已经错了的情况下不当众自我批评,就是“脱离群众”,他已经挥霍了他的最后一笔政治资产,已经有“庞籍事件”、司马光道德受到官场质疑的现在他还丢了民望,王雱现在就可以正式宣布他废了,此番舒州的功劳考核再也和他无关了。
  二十年内的政治上,司马光已经不是少壮派中骨骼惊奇的典型,只是个酱油官员了。少壮派中王安石再无对手。
  “都别站着了,就是一次吵架而已,这很常见,大家该干嘛干嘛。”
  于是红楼的热闹继续进行中……
  王雱在红楼帮对手说话的事迹,一致得到了舒州文人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红楼继续该热闹热闹,人气更盛从前。
  吊足了胃口、大家期待许久后,听说苏小卿又有新词出来了。
  苏小卿的新词当然是王雱的新词,乃是不良少年对别人的抄袭,作为穿越者,王雱的诗词当然用不完。并没用去装逼撩妹,而是用来变现,之后用去放贷款捞取名望。
  虽然装逼撩妹也是很YY的套路,然而王雱并不感冒,以小老王又帅又老辣的风格,装逼撩妹方式太多了。世界上的俗人总是多数,撩妹方面其实“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效率并不比“我爹王安石”更强大。
  何况家有悍妞,身体又是战五渣,没什么搞头,所以王雱没太多时间去撩妹。只喜欢撩铁头功。
  其实赚钱就是撩妹,老板娘现在就被撩的心急火燎,她一看到小老王就双眼冒光。
  听说她的身材和技术相当老辣,可惜王雱仍旧不敢招惹老板娘。
  房间里专门摆了一桌酒,美女老板娘正在陶醉着,许久她睁开眼睛喝了一口美酒道:“妾身喜欢死你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好细腻好有感觉,要多大的才情才能出得此文,可衙内也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见这个熟1女一副鬼话连篇的样子,王雱便警惕了起来。
  王雱指着自己的虎头帽道:“你看少爷我这德行也能脑补出‘才情无双’来?没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我读书多,你不要蒙我,下一句不许说出来了。”
  晴娘一阵尴尬,他这是何等的机智啊。
  “嘿嘿,不说便不说。”晴娘伸手过来捏了一把他粉嘟嘟的嫩脸:“老实说,风流才子我晴娘见多了,身在这个场合左右逢源十几年,我真对那些不感冒。但衙内这样的腹黑少年好对胃口、好有感觉啊。将来你长大了,一定是个又帅又老辣的妖孽。”
  “我倒是觉得,你这番评价总体上客观中肯。”王雱开始大吃大喝。
  晴娘凑过来近处道:“吃慢点,这顿仍是妾身请客,知道你的规矩,吃不完的给你打包带回去。”
  吃饱以后,等着她汇报工作,然后王雱就要回家啦。否则老廖会来说“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这个不良少年当然是等着汇报收入,于是晴娘神态暧昧的凑了过来。
  这个局面让王雱显得很紧张。
  好在晴娘只是调戏了一下,便道:“最近利润增加喜人,仅仅苏小卿专场,日收就达到了千贯。”
  这样一来王雱就放心了,当初的协议是分一成。也就是说仅仅苏小卿身上,现在王雱每日有一百贯收入。比保护费的市场还大。
  王雱早对马金偲等人交底过了:保护费不是什么光彩事,那是用来起步的,目的是建立第一批客户群,获得信誉。但这种灰色业务迟早是要抛弃洗白,否则大魔王上台之后就等着被清算了。
  现在啊,仅仅苏小卿身上来的钱,实在太好赚了,这个潜力股做多成功了……


第92章 提前总结
  汴京。皇城。都堂。都堂也叫中堂,在后世就该叫国1务院。
  可惜这个时期的大宋中书门下是残血,国1务院的权利现在大多在张方平这个三司使手里。而新任中书门下平章事陈执中,说白了是一个半血组织部长兼最高法院院长。大抵就这么一回事。
  可是理论上陈执中又是大宋的最高级别宰相,于是依照规矩,临近三月的现在,要为大宋的年度总结做准备,需要收集许多材料整理成文书。
  这份文书就需要如同做政府工作报告那样,由陈执中在年度大朝见上宣读,呈交给皇帝赵祯。
  规矩大抵就是这样,然而需要总结的资料大多数在张方平手里。以往庞籍在的时候,当然是张方平送来中堂。但是现在,陈执中这个半血老好人、何德何能让张方平跑过来汇报?
  “本相去见他的话又有些掉价,于规矩不对。不去的话他老张装傻,就不送过来,眼下大朝见就快开始,没他三司汇报老夫怎么上朝做总结?”
  中堂内陈执中自语了一番,又不满意的道:“还有那个梁适,他枢密院的报告也不主动送过来。张方平脑壳大就不说他了,他梁适在我面前也要装牛吗?”
  心腹属下们一阵瀑布汗。东府和西府撕逼那是自来的,一但庞籍卸任,现在两府掌柜分为两个人,老陈相爷威望又不够,于是现在一盘散沙的局面那是必然的了。
  “相公,现在这个局面似乎是陛下有意为之。所谓高处不胜寒,持续闹将了下去,若是中堂汇报工作出了问题,追究下来终究是您的责任大。枢密院便不说它,梁相公似乎想单独汇报,于体制法度也说的过去。不过关于三司报告不能拖延,还是您主动去见张相为好。”一个心腹谋士说道。
  “也只有这样了。”
  老陈不服气也没办法,大宋的皇帝难做,宰相又何尝好做。老陈再蠢也明白过来了,这个时期老夫拜相,分明就是出来背锅的,哪里是做事的哦。这些人猥琐着呢,论做事,明显有一大群比我狠的人在呢……
  来到张方平处,陈执中吓了一跳。也不知道吹的什么风,皇帝正巧也在这个地方,竟是不等老张或者老陈去见他,赵祯就着急的跑过来了,皇帝似乎尤其猴急的想在大朝见前看看“内幕数据”,做到心里有数?
  “老臣见过官家。”陈执中急忙施礼。
  到了这个年景,赵祯的身体并不算太好,精力显然不够的样子,所以话也不多,微微点头示意坐下。
  老陈便乖乖的坐下来了。
  赵祯看向张方平道:“张卿莫要卖关子,快些提前把皇佑五年的大抵情况说与朕知晓,去年发生那么多事,朕知道不会太好,想提前有个心理准备,以免大朝见措手不及。”
  “的确不太好。”
  张方平说这么说,但表情却不忧愁,拿起手边一份文报,又低头过目了一番道:“财税收入上开封府仍旧第一,比上年略微增长,却增长幅度有限。”
  这没毛病,也在赵祯的预料之中,于是皇帝微微点头。
  张方平接着道:“大名府位居第二,但比之上年的增长幅度比较喜人,超过一成。”
  赵祯和陈执中一听,便眉开眼笑了,因为这就在他们意料之外了。
  赵祯在陈执中当然无法接话,于是毫无存在感的低着头。
  赵祯笑道:“张相公休要卖关子,快些把内情说与朕知晓,何故增长如此多?”
  张方平实话实说道:“皆因河北都转运使富弼的农牧政策已经初见成效,开荒增地幅度不低,在百姓相对能吃饱的情况下,就会有新的需求,大名府作为北方商品经济之中心,河北两路的需求上去了,大名府财税收入自然会猛增。”
  赵祯击掌赞叹道:“果是国朝之栋梁也。看起来,今次大宋第一转运使非他富弼莫属。”
  张方平却摇头道:“官家不急把话说死了,他富弼自来桀骜不驯,把许多朝廷政令当做废纸,毛病不少呢。他主要是依托了得天独厚的大名府,而大名府的体量注定了让他最为显眼。但是其实……”
  转折后,张方平道:“有一人的增加幅度比他更亮眼,便是河东转运使韩琦。太原府此番增长幅度比大名府更好看,接近一成半之多。”
  “韩琦……”听到这名字又蹦跶出来,赵祯皱了一下眉头。
  皇帝有表情,作为臣下当然要配合说点什么的。可无奈陈执中这个相爷做窝囊,他甚至不知道皇帝现在怎么想,当然就无法配合。于是只得求助似的看着张方平。
  老张对陈执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