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期取得了民族的战线统一。
  此点在有见识的人看来的确是吕惠卿的能力。但仅仅吕惠卿无法达成,原抚宁军出身的指挥官杨小双以三百龙骑,全面赢得了少民联军的尊敬,这才是这场战争胜利的根由。缺一不可。
  而要把这些所有细节整合起来,除大魔王这样的领袖外再也没有其他人了。
  想不到啊,大魔王当时不给广南支援,但却出现了这样的神战果,三百龙骑,外加十七架飞机制造厂工程师自己也不看好的小型轰炸机,就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战果,。
  这一转眼,全面平定了西南大火,大宋从收缩转变扩张,已向升龙府挺进?
  “与此同时!”
  到此大魔王抬着喇叭道:“皆因倾倒于战术空军投入、以及三百龙骑神迹,持续观望的大理国除了在先期给我大宋提供援助外,他们也正式于边境起兵,将从马关一线南下,大理一万马步军会沿明江朝升龙府推进。最终,他们将以盟军姿态,与我三百龙骑会师于交趾升龙府!”
  我也——
  第二论高潮来临,表达喜悦的呐喊之声此起彼伏。
  其实大理人现在是否出兵已经不重要。甚至他们出兵还有抢夺战争红利的猥琐嫌疑。
  但不论如何,大理已经是和大宋关系最好、最温和的国度。他们的确有市侩心思,但依照关键时刻不添乱就是功劳理论,勉强算有恩于大宋。在以往懦弱标签存在的情况下,年年给大宋进贡称臣的也只有他们。
  加之现在进入了东北会战、以及太平洋大海战的最关键时期,那么大理国的体量也不算小,至少比日本大了许多,于是在政治宣传上,大魔王着重讲“大理国以盟军姿态出兵”,无疑会加强这一时期的大宋内部信心。
  事实上大理军队不会投入太多,更不可能投入西北或者东北参战。但信心就是一切,这时候听到有大宋三分之一体量的大理国以盟军姿态出兵了,不论对西北战场、东北战场、太平洋战场,亦或是东南的平稳,都至关重要。
  所以政客就是政客,此点上大魔王也不能免俗,需要用大理国的名誉进一步稳定内部,此外也等于引导舆论,让内部民众、让中下层官员不至于仇恨大理,从而坏了大魔王后续的政治部署。
  因为民意是很奇怪的东西,他们和大魔王想的不同。如不引导,他们许多人会认为大理是猥琐的骑墙派投机者,那么在大宋举国沸腾,一但扭转世界大战局面、感觉自己腿粗的同时膨胀起来,也会造成“对盟友动刀处罚”的真帝国主义思维。
  这很不好,将后来的执政官怎么干大雱不想过问,但大魔王自问、今生为大宋南征北战,几万里路云和月,没有任何一次出阵不是忠义之战。
  现在也一样会保持这个初心,别人做大魔王不管,但大魔王不想于最后时刻为非忠义概念的战争出阵!
  义气雱并不是白叫的,根据大忠若奸的辩证理论,小问题上经常过河拆桥的大雱,才是义气雱。
  一起参与发布会的三司使韩琦叹息一声,看着这样的形势,他感觉自己更加老了,更加不中用了。这不是嫉妒,但心态真的很奇怪,感觉实在没有面目在朝廷行走了。
  韩琦感觉自己处处是错的,而大魔王小毛病不少,但大问题上处处是对的。所谓广南没有支援也能打的战略,不幸被他说中了。
  航空项目在自己手里停止,而大魔王上台后再次投入,致使区区十七架战机,二百多个地勤人员,三十多个飞行员投入。如此依靠陆军三百龙骑,就大破交趾军谅山阵地!
  赵宗实也是心理百感交集,又为大宋的崛起倾倒,又感觉大魔王的威严越来越强大,这似乎距离自己亲政更加遥远。于是心理患得患失。
  韩琦早就心灰意冷有了该走的理由,但看着百感交集又身体不好的太子,想到了老赵托付。于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留,没于这公开的场合下说出辞职的话来。
  因为韩琦知道现在朝廷不能没有老家伙。老家伙无需为国战背书,但是要为体制背书,为太子将来的亲政背书。这些都是老家伙们留下的理由……


第628章 最后的时刻
  散了“东华门发布会”之后,在卫队簇拥下,前三排的人回都堂。赵宗实不在,他说头晕去太医院拿药去了。
  并列走在第一排,韩琦凑近大魔王低声道:“相公,有些话我想和你详谈一次。”
  大魔王停下脚步,于是整个队伍也停了下来,看到大魔王摆手,其余人则赶紧后退出老远,留给两个大脑壳足够的隐私圈子。
  这下,韩琦语重心长的道:“相公啊,你我的际遇不同寻常,在当年你还是孩子时候,也可以说是我看着你长大的。你被皇后打压,于抚宁县执政时候内忧外患,到处有压力。仅仅来自曹首义的压力就是真实存在的,诚然是金子就会发光,你自己也争气,但你得承认,那时期若非老夫于军中的威望、若非老夫河东的财政支持着你。你会无比艰难?”
  想到这些王雱还是心暖的,温声道:“老相爷当年的照顾,学生一直不敢忘记。您无需专程说这些,自始至终,没人敢否认您为大宋所做的贡献,也没人敢否认您的人格。这一直是我在考虑的,我也尽力在压制一些工业党人的言论。”
  韩琦微微点头道:“那就好,那老夫直接一些,你什么时候还政?”
  王雱没有任何犹豫的回答:“完成我对大宋的使命后,立即还政。”
  韩琦神色古怪的进行了一番幽默:“若要为这个事件加上一段期限的话,你不会说一万年吧?”
  大雱微笑摇头道:“老相爷您懂的,我自来的论调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还有个前提:我大宋太子没有政权,我不会还政于太子,只还政于皇帝。”
  “这……”韩琦皱了一下眉头。
  但于法理上这绝对没毛病,既然要还政于皇帝而不是太子,那只有两个路:皇帝驾崩太子登基,或者是皇帝痊愈重新临朝。没人知道这个过程有多长,但韩琦胆子再大、再是满口跑马风格也不敢催促,否则就有指望老皇帝去世的嫌疑了。于是此点上只得沉默。
  想了许久,韩琦低声道:“相公。你不会认为你真的集权于一身,没人听老夫说话了吧?”
  王雱又摇头道:“我从未这么想。我的集权,是因为富弼和您两个老相爷是君子。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你们不是没有刚我的能力,而是你们愿意相信我一次。想让我带领国朝走出黑暗,你们不想于这内忧外患的时机造成政治分裂,给国朝拖后腿。”
  韩琦容色稍缓,很欣慰他能理解到此点,于是点头道:“谁也不指望你是君子,也没法限定你还政的时间。但老夫希望你坚守底线不要改制,两广问题虽然解决的不错,却已经处于红线边缘。再有越线就是不归路,希望你以大局为重。否则既然是‘改朝换代’了,那老家伙们也不会再对‘敌军入侵’的概念投鼠忌器了。雱儿,你懂其中的比重吗?”
  “我懂,不要以为我执行力不行,要做我早做了。”大魔王淡淡的道:“我能做的还有很多,但我市侩,我认为我为大宋做的已经够多,所以有些事我可以做,但是不想做了。”
  这话说的很强势也很好听,韩琦楞了许久,看着他的背影慢慢消失……
  “最后时刻终于来临了!”
  “最新的消息,太平洋战争白热化来临。于这天寒地冻的凛冬,各大造船厂的最新一批战舰比预定时间更早完工了。”
  “是的,我家在官府的亲戚也有消息说,临阵磨枪的皇家海军分别从北京港,海州港,明州港,苏州港、登州港起航,大宋全部的现役战舰都参战了。听说有五十五艘护卫舰,六艘重型战列舰。将部署于济州岛、对马岛、出云岛、佐渡岛地区以及黄海地区,和辽国高丽联合海军进行决战!”
  “这场世纪大海战,将决定最后的深蓝霸权归属,大宋皇家海军必胜!”
  “必胜还不好说。辽国高丽那天然低成本的奴隶制动员能力并不弱,太平洋战争拖至现在这时刻,丧尸军团也全面完成了动员集结,超十万海军,四百艘各型战船到处部署。东北起至佐渡岛海域,那是阻止两国水军压垮日本列岛的防线桥头堡。与此同时,西南威胁延伸到我大宋明州港、苏州港、海州港等陆地,如果守不住,我大宋防御薄弱海岸线、原本就不稳定的东南沿海地区,有可能被敌军登陆且犹如无人之境。”
  “是的战火是否烧至东南,全看皇家海军了!总结下来,太平洋战争的复杂程度不低于东北会战,尤其海军通信条件更糟糕,双方的战舰到处部署,到处抓瞎、摸着石头过河,这横跨几千里的海洋战区中同样的:你根本不知道是谁包围谁,到处都是战舰,到处是炮火在对轰。已经没有战术!”
  “卧槽这难道是大魔王的藏剑阶段:无招胜有招?”
  “我表示不服。太平洋海战大宋皇家海军必胜,原本或许势均力敌,但我战术空军在西南大破交趾的现在,辽国老萧若敢把辽国海军战线延伸至大宋近海就是脑抽,大魔王恐怕做梦都会笑醒的。战术空军的飞机航速一百六十节,这样的神器当然会在沿海部署。辽国那顺风也不到三十节的落后帆船,绝对不敢靠近我大宋东南沿海。”
  “哎,至今方知大魔王的厉害,能取得这样的威慑和平衡,皆因我大工业力量崛起,要不此番真的跪了。若辽国这么大规模的海军从沿海登陆,大宋就废了。哪怕是空城计,但大魔王十一年工业之路累积出来的王牌,就让他辽国海军誓死不敢靠近大宋沿海。”
  “吾有一计,可破辽国庞大海军。”
  “汝说来听听。”
  “简单啊,设计更大的船,把战术空军挪动上船后,必然无敌于深蓝。”
  “兄台果然骨骼惊奇,妈的北京造船厂没聘用你为技术顾问,真的是损失啊。”
  “承让承让。”
  “还承让呢,他在讽刺你没听懂啊?”
  “然而,我仍旧认为空军上舰才是无敌的,战列舰是邪恶的蹩脚产物,必将被时代抛弃。”
  “别争执了,总之祈祷我大宋海军赢得太平洋战争吧!”
  民间的消息和议论相对滞些,实际上到处在讨论这事的十二月初,太平洋战争早已经打响多时。
  基本没办法指挥,也如同两国陆军在东北的决战那样,唯有战争自动率和信念支持,没有任何战术。这真是大魔王的重剑无缝破尽天下战略,不需要迂回,交给国力支撑,只有整个庞大战区里的无尽炮火,到处都在轰轰轰,到处在追逐。
  海战比陆战更残酷,陆军打不赢还可以迂回一下靠向友军。但海军的相遇基本如同斗鸡相遇,一见面就轰轰轰,相互咬死了追逐咬死了打,直至被击沉或者弹尽粮绝。
  横跨几千里的洋面上宋国皇家海军拥有优势、但也不是无敌,战列舰的确牛逼但只有六艘,除了战列舰外,护卫舰限于动力、空间等因素,装甲强度有限,被击沉或者重创经常发生。
  至上一场日本海域大战打响至今,已经有一共十艘宋军护卫舰被击沉、十三艘被重创的事出现。当然了,至今辽国和高丽的压力也到了极限,他们的联军战船被击沉多达一百九十艘以上,超三万水手埋骨太平洋了。
  除了战舰对轰外,宋军补给船的损失也非常大。
  只有这个时期才能显示出大魔王的未雨绸缪和牛逼之处。太平洋大战打响初期,辽国高丽联军有把握怼死宋国海军的,宋国的短板是船不够,长崎基地又沦陷了,那么要补给修整,他们认为宋国海军实际在海上作战值班的战舰最多五分之三就是超极限。
  可惜他们错了,大名府至渤海出海口的大运河一通,早前部署于内河的无数运输大船,就能依托平稳的机械动力出海,对海军战舰提供后勤补给。
  当然在配合和衔接中固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但宋国海军正在最快速度磨合适应。因为航速低于十五节又没有自卫能力,大宋运输船的伤亡也很大,但就是源源不断前赴后继,从来没出现过断供时候。
  这种形势下,眼看宋国东南民乱正在平息,且在黑科技战术空军的支援下,传来三百龙骑大破谅山之消息。萧慧有预感:辽国和高丽的联合海军输掉太平洋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辽国高丽联合动员出了这样的海军规模是倾两国之力量了,再也没有多余的储备余量,且已导致了国内怨声载道反弹很大。但看得见的是:宋国仅仅是热身,似乎还没发力?他们的产业工人和造船厂规模越来越大,设备越来越多,工人越来越熟练,爆船越来越快这是事实。
  尽管辽国高丽尽了最大的努力,炸掉了当时的登州造船厂和三艘护卫舰,但就有这么玄幻,在神机雱的部署和带领下,支撑到现在宋国不但没有崩溃,从区区一艘战舰的规模,扩充到了六十艘战舰,且还有六艘永远无法被击沉的巨无霸战列舰?
  妈的要把那玩意干沉,以辽国火炮的威力保守估计要五千发!
  并且天知道宋国到底还有多少黑科技储备余量?有多少工业产能的扩张能力?什么时候他们的空军开始支援东北会战以及太平洋会战,也就是丧尸军团兵败如山倒的时候了!
  “不能再等,必须在输掉太平洋战争前,于凛冬推进南北会战之第二阶段!”
  就此不得已下,老萧做出了加大南北会战烈度的决定。
  基本上其他战场的战败基本成了定局,最后的救命稻草是陆军。唯有赢得南北会战(辽军叫南北会战,宋军叫东北会战),才是辽国喘息的时机。
  希望其他战场勉强支撑到辽国的陆地战场重新夺回主动权吧!
  对此不能说没有信心,但也没有太大把握。因南北会战的战局太过庞大复杂,第一阶段以丢了真定府重镇为标志,辽国吃亏了但宋国占的便宜不算有多大,至现在双方仍旧处于相互的包围圈中,以熟悉水土调兵遣将为主。
  所以第二阶段结果,暂时不好说……


第629章 丧尸围城:黑暗骑士的崛起
  东北会战第一阶段,以辽军耶律阿涟兵团被全歼为结束点,宋军于辽国重兵腹地插入钉子,把包围与反包围圈更加复杂化为标志。
  现在为配合辽国挽救太平洋战场的战术,陆地大会战第二阶段正式开启。
  辽军虽然是骑兵,但鉴于其复杂落后的军事架构,宋军利用辽军统帅部队七大招讨军司的指挥低效,依托耶律合鲁斡为耶律阿涟报仇的心思(两人是亲兄弟),以重镇真定府为吸引力。
  就此,引发了耶律合鲁斡兵团以孤军姿态挺进真定府的计划。
  萧慧的“第二阶段战略”开始推进,但复杂的阵地上根本无法有效指挥,全都是火药桶,若不打就一处都不打,哪怕宋辽两军营地只相隔不到百里,也没人敢轻易打。
  不论宋辽双方的指挥官都不知道怎么打,也不知道到底谁包围谁。一处开打,就有可能引发其他兵团不明情况下到处开打。
  真的没谁想在这个凛冬开战。
  但现在辽军第二阶段推进的命令下达,且有消息:耶律合鲁斡之御帐亲军(皮室部)第三兵团,正急速朝真定府推进。
  于是为了“勤王”概念,为了回收重镇真定府的功劳和荣耀,辽国律属于西北招讨司的两个兵团开始联动响应,分别从孟县与寿阳一代,朝真定府尝试推进。
  然而,并没有谁能完全看懂这复杂战场的情况下,也没有宋军东北统帅部的作战命令,部署于百井一线的宋第八集 团军、指挥官叫宋石醒是个李云龙似的家伙,到底有没有友军支援他也没管,捕捉到辽军两个兵团联动之际,宋石醒兵团就迅速朝西北方推进,以勇猛却不无脑的战术,顶着辽军六万多人开始猛打。 
  双方有一百多万军队部署,许多军队甚至不知道已经有兵团集群参战,而附近的各系军队,也没弄懂宋第八集 团军到底想干什么?难道是世仇?为毛他一个军编制却要顶着两个辽国兵团七万人打? 
  如此一来,牵动了越来越多的兵力投入百井一线战区。至高峰时候,辽国两系招讨司的七个兵团、宋国六个野战集团军,共计十三个兵团稀里糊涂的情况下就投入了百井战役开干了。


第四集 团军都统制距离百井主阵地最近,派人询问宋石醒将军“你干嘛打百井,让他们增援真定府,利用真定府防御力拖住更多辽国兵力不行啊”? 
  宋石醒回答“没太多原因,看到他们行动,就想打他一下试试神马情况,特么的谁知道这一打就等于吹哨子捅马蜂窝,到处都是火药桶,到处的部队都投入进来了”。
  “……”
  这就是百井会战的本质。
  出现了十三个兵团参与的超大型会战,相互把狗脑子打出来了,而宋辽双方指挥部都不知道他们闹哪样,到底为了什么而打……
  宋军帅帐,穆桂英破口大骂道:“他们这是闹哪样,为何到处都在打仗了,而我统帅部却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光头全柏林并不是太担心,迅速带人集中在军事区域图附近观察,判断少顷后道:“什么原因引发已经不重要,实际上形成这局面时,距离大魔王说的胜利已经不远。我知道的,大魔王从始至终最担心的是卓洛兰这个不稳定因素。不知道为毛,自从青塘战役后他总在说他是险胜,还说有生之年不想再和那婆娘较量了。所以到了这局面,卓洛兰也无法有效指挥了,这就是对我军最大的有利。”
  “辣么,到此要不要针对这毫无意义的百井会战继续投入?”马金偲和狄咏提出了质疑。
  前总参谋长全柏林考虑少顷摇头:“不投入,大魔王的终极战法即战争自动率,我东北野战军好不容易冒险穿插,花费几月调兵遣将,形成了复杂的包围和反包围圈,坚决不能让辽军重新集中,不能让他们集中起来被名将卓洛兰和萧慧有效指挥。否则我方人数和机动力处于劣势,让他们集中、被大魔王都害怕的名将统一指挥,那将对我军之东北会战部署极为不利。”
  顿了顿全柏林道:“我建议:立即发电太原府,命第七集 团军北上五台山一代,不用真打,阻止来自雁门一线的辽军第十七兵团增援靠拢就行。各处联动,尝试性参战试错,总之不能以百井为中心让辽军各兵团集结,越分散越乱,越对我军越有利。这应该就是我军第二阶段战略:混乱之治。” 
  ……
  至十二月中。
  因东北战场的复杂化和扩大化,宋辽双方在都无法全面指挥的情况下,四十几个兵团响应投入,但未能如卓洛兰想象的那般集中起来,分别于横跨几千里的地域上形成了多个酷烈战区。
  就此一来,辽军多兵团驰援真定府耶律合鲁斡兵团之计划破产,于凛冬时节战马机动力受限,且被真定府附近两个宋国野战军夹击,轮番拉锯下,孤军冒进的合鲁斡兵团、未能成功靠往北平一线萧阿刺兵团,终被全歼于灵寿地区。
  至此,东北会战之第二阶段胜利属于宋国,第一阶段以耶律阿涟兵团被全歼为标志。第二阶段,耶律合鲁斡兵团被全歼为转折,辽国试图冲出混乱之治重新集结的计划胎死腹中。
  阵亡的两人是辽皇耶律洪基的同胞弟弟,当今辽国太后肚子里钻出来的,他们麾下也是辽国最精锐的皮室军,却都出事了。
  至此辽军士气大幅滑落,东北会战会不会全面失利他们不清楚,但基本肯定:两个亲王和两只精锐兵团的损落,除非萧慧能把大宋灭国,否则他的政治生命已经很悬。
  要是这第二阶段牺牲了合鲁斡兵团后,横跨几千里的地域,多处参战的战场上,哪怕赢得一场战役也好。也算保留了辽国霸权的面子。
  但现实很残酷,这该死的鬼天气极大限制了辽军骑兵的能力,宋国半机械化步军战车并非无敌、机动力在平时略输辽军骑兵,却于这时节相当给力。有过青塘战争经验教训,有生产力支撑,宋人虽然不耐寒,但防寒装备比辽军强大至少一个档次。
  就此一来几乎把所有差距拉平。且随着时间推移,辽军是满血参战的,不会有提高了只会衰弱,但宋军正在从临阵磨枪瑟瑟发抖的状态中,快速调整心态,快速积累野战经验。
  事实上证明:四十多个军团参与的多处局部会战中,宋辽双方的损伤都很大,但没有胜负之分,算是平手。于是合鲁斡兵团就属于白死……
  汴京于这个凛冬时刻已经全面沸腾!帝国光环正式加身了。
  随便一个开裆裤小屁孩现在都会喊“帝国万岁”,且都知道宋帝国正式崛起了。
  除了全歼辽国亲王合鲁斡兵团、至东北会战第二阶段胜利之外。更有消息:西南战术空军支援下,杨小双三百龙骑兵先于大理人前兵临城下,升龙府已于四日前开城投降,大宋广西多民族联军开进城去,多个少民首领一起以带血的手掌、于大宋王旗按下手印后,龙骑兵指挥官杨小双在交趾重镇升龙府城头,升起了大宋王旗!
  至此吕惠卿的诺言兑现。
  随着大理军和宋军会师,眼看体量差距不止百倍,未打后面的战争了,交趾皇帝李日燇宣布战败,成为了丧尸军团中最猥琐最怂、最先投降的国度!
  与之对应的,西北战区种鄂持有五万大军,但一寸土地都没收复。号称稳如狗,西夏大将军卓尔已经哭晕在厕所,于青塘州对持拉锯到现在不但没打垮种鄂部,竟然还被种鄂于青塘州以东,建起了两个卫星城?
  是的种家军号称这时代的筑城之王,他们的战力其实是来自于技术,军队中拥有非常多的工科工建人才,种鄂也尤其重用这些人。这些人被腐儒党司马光们说成是“奇技淫巧老弱病残”,在大宋前期,无数相公包括张方平在内都主张把这些人退役,但老种顶住了压力。
  事实上战争的力量来自方方面面,以大宋这次为国战争为例子,就赢在工匠精神上面。
  种鄂虽然看似没有建树被人诟病,但在大魔王眼睛里,未必胜战才是功劳,老种没把西北战区丢了,在最关键时期作为泄洪的塘子,他把十几万西夏大军拖在青塘内,这就是胜利。
  种鄂此番的光环肯定没有杨小双牛逼,却是大肉盾、无名英雄。
  除此之外,东北会战的第二阶段胜利节点,也是大宋皇家海军的第三阶段性大捷。
  他们高唱着“不以胜利为目的”口号,自诩太平洋的黑暗骑士,至现在这时节,正式宣告太平洋大海战胜利!
  大宋皇家海军损失十三艘护卫舰,三十多艘运输船,牺牲近七千人的情况下,击沉辽国高丽联合海军的战船三百五十七艘,歼敌海军近八万。
  就此宣布守住了日本列岛、以及大宋沿海!
  但暂时仍旧没有针对九州岛的登录作战计划,现在,宋皇家海军击溃了高丽辽国海上力量后,已经全面控制海域,再加上大魔王有几个新的预备役兵团即将毕业转正规军,也打算参与海军的部署。
  他们将在一月后、依托宋国海军的投宋能力,编为海军陆战队登陆燕云地区作战。利用辽国主要军力被拖在局部战场的机会,迅速打垮辽军的后勤线,为东北会战第三阶段的开展,完成强有力的铺垫和助推。
  原计划要三年的病程周期,但统治性赢得西南和太平洋战役后,至嘉佑八年年末的现在,大魔王高调宣布:宋帝国赢得世界大战就在下年,会以狂风扫落叶之姿态,半年内击败西夏和辽国。
  麻烦的在于高丽棒子至今没宣布投降,他们仍旧怀着侥幸心理,仍旧寄托最后的希望在东北会战上,他们前期造孽很多,无法接受爸爸国那近乎无敌的百万骑兵处于战败前夜的事实。
  派去高丽劝降的外交特使如此回复后,大魔王于枢府拍桌子放狠话:“那就成全他高丽。再有三至四个月,我第一代魔王(战略轰炸机)将会正式形成远程打击力,我们为其准备了非常多的糖果和玩具,他不要,那就以魔王的火焰解决问题!”
  ……


第630章 年号治平
  帝国的情绪正在弥漫,这很不好。但亲自点燃了他们鸡血的大魔王也没太好的办法,现实就是如此,也是依托这种形势扭转的危机,总不能现在把全国百姓的嘴给堵住吧。
  媒体倒是相对容易控制,大魔王说查谁的水表就查谁的。然而对大头百姓就很麻烦。
  现在坊巷中,水井口,各大茶坊,各处论坛,荒郊野外赶路的脚夫,可谓是全民热议。
  大家讨论的侧重点不同,但无疑都醉心于现在大宋取得的战略转机,根据大魔王理论:每个人都有用处,一起组成了大宋这台战争机器高效运行,所以大家也都一致认为,自己也是这场战争的功臣。
  地方官也阻止不了大头百姓怎么想怎么说,因为这就是领袖大魔王提出的“主人公精神”,现在的气候基本没有执政官敢否定这些论调。
  除了是个政治家,大魔王还是著名文学家。现在的年轻人,学子、新兵,年轻工人,这一代人几乎是看着大魔王的热血小白文长大的群体。
  这就是大魔王从十年前开始铺垫的政治资本,这也是文人作用。在当时并不明显,大家都认为大雱只是个哄小孩的通俗文学灌水的存在。但正因为通俗接地气,导致了大魔王当时的读者量超越全部老夫子们加起来那么多。
  更丧心病狂的是于这时期大雱编了不少类似《小兵张嘎》的话本全面影响着大家,竖立了无数标兵。
  开局一个名字内容全靠编,但《小兵张嘎》之类的原形也真的有。当然他不叫张嘎,说起来还是个名人,他就是北宋末代名将种师道,不过现在他不叫种师道。仅仅是个十一岁小屁孩,大儒种放的后人,种世衡孙子。当时他叔叔种鄂西进部署时鉴于他太小,不带他。结果他小子不服气,就自带饭盒的“离家出走”,从遥远的京兆府跑去河东占领区、以小游击队员身份参战了。
  他的事迹作为典型、专门报到中枢大魔王手里,一看名字才知道那小民兵就是种世衡的孙子,将来的种师道。
  除了这些事迹,那土到掉渣的军号旋律虽然土,但鉴于打鸡血的效果还不错,现在民间已经有不少评论家说:魔军不土就是战五。
  最让人受不了的,也不知道战术轰炸机以及战列舰造型和涂装是谁设计的,那更是土的不忍直视。但是陈二狗大将军就是依托那些很土冒的战舰,赢得了太平洋战争,击杀近十万辽国和高丽水军的。
  现在,皇家海军全面控制海域之后,已分别开始朝高丽开京、辽国苏州辰州锦州以及天津港挺进了。就算陆战队没有成型不能有效登陆,也必须想抗菌素抑制细菌生长一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