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于这种情况下的战术,神机雱的著作很早就有过论述:即不指挥或有限指挥。这依靠的是各作战单位的自动率和信念。我所指的准备,不是进攻或者撤退,而是要现在开始进行合理的整编,组成适合于这一形势的独立作战单位,且告诉各纵队指挥官们、大辽即将面临的战争形势是什么。”
“若继续保持现在的骄兵思维,仍旧象早期欺负游击队那样盲目横冲直撞,于此种超大型的层层包围和反包围圈中、一个作战单位的消亡太容易发生。至少我认为讲战争自动率的话,辽军万万不如现在的宋军。这期间,大魔王一直在培养宋军的自动率、也就是生存自力更生的能力。”
卓洛兰担心的同时也很兴奋很激动,作为军事统帅、即将参与这史上绝无仅有的超大型会战,那很燃,所以她也及时的把全部的见解和所学、倾倒了出来,毫无保留。
老萧苦笑道:“不要以为只有你会打仗,不要以为只有你阅读大魔王著作。问题在于,有些东西他可以做到而我们不能,他能在汴京打掉一百多军老虎我行吗?有种你回去让没蔵讹庞这么操作试试看,西夏不分裂算我输!这特么就是差距,这世界人比人真能气死人。”
……
第621章 初心
“听说了吗,我皇家海军即将和霸权辽国的海军决战!”
“真的……这一天终于来了吗!北方陆地两国上百万陆军集结尚未交锋,海军要提前决战了?”
“多难兴邦,希望陈大将军撑起太平洋战争的局面。听说现在舒州号维修后离港了,我皇家海军新服役的更多战舰,也先后出港了,将以州胡岛为中心,分别在那马台、以及伽罗海域进行围追堵截。阻止辽人、女真人、高丽人对本州岛输出。”
“形势千钧一发!辽国体量太大,其奴隶制也有着动员成本上的天然优势。比工艺他们万万不及我大宋比,但能以数量弥补。最新消息,自辽国来州,锦州、辰州、苏州,他们一边开足马力生产、一边不计代价的征用了全部民船参与改装,组织了近两百艘战船,持续朝州胡岛海域部署,这是对我皇家海军的致命压力!”
“是的基本确定了,州胡岛海战就是太平洋战争的中心和高潮,几乎决定日本的生死!一但我皇家海军战败,有辽国的全面介入,丧尸军团对日本的登陆就再也无法被阻挡。”
“妈的你说点好听的不行啊,大宋皇家海军不可能战败的,打不过还以跑嘛!他们的战舰是东海上最快的船!”
“然而并不是。理论上如果船型适合,处于特定风力的顺风形势下,比我海军护卫舰航速大的船不是没有,听说辽国工匠专门针对此而改装。”
“我皇家海军的压力非常大,必须等候战列舰服役。第一次出云岛海战的结果漂亮,那是因为高丽人是骄兵、没有准备,此外他们只有二十多艘战船配备了火炮,且火炮数量捉急,但现在,辽国针对性介入就不是开玩笑了。他们的火炮质量虽差,但全部船都有火炮。”
无风不起浪,民间嘴炮们的议论不是空穴来风。
事实上现在除了是陆地生死存亡时刻,也是海军压力最大的时候。汇总了各方面消息后,州胡岛海战已经获得枢府授权,必须要打了。
仓促下,大魔王不指望皇家海军全面扛住州胡岛一线,但必须利用战术和航速,形成牵制辽国海军的土壤环境,尽量减缓他们对日本诸岛输出,拖延日本沦陷的速度,尽量避免以后宋军登陆作战的规模。
与此同时,大魔王之所以在不利情况下授权了州胡岛战役,是在战略上把那地方作为泄洪的蓄水池。拖延在那个地方拉锯,总好过大宋沿海重镇受到辽国海军骚扰。
辽国就算不以海军为主,但体量摆在哪,若沿海几大重镇被他们骚扰,还真会感觉痛的,绝不是广西似的挠痒。
除了授权皇家海军参与州胡岛海战,大魔王派特使至苏州、明州、海州、登州、以及北京大名府,于五个造船厂再次注入鸡血,要求加速赶工生产,以十二分力量,进入全面大海战的生产动员,为太平洋战争的决战做准备。
其中,北京造船厂和海州造船厂承建的第一代重型战列舰可以缓一些,但曹集和叶无双的造船厂接到的还是护卫舰订单,这些订单需要最快产出。
关于护卫舰。
以他们两家现在的制造体量和设计实力,其实他们各自的造船厂都有自己的方案,因为是后发、且有海军数据参考,他们的方案甚至比国企造船厂的还要好。这不是技术而是后发优势。
但没获得工业司批准。大魔王自来的规矩,方案和技术不是越新越好,新的方案在生产上必然带来延迟,在老版方案算得上稳定耐草的现在,流程是固定的,可以做到快速流水线作业,还可以从国企老厂借调技术员提供支持,以便爆产能。
所以叶无双和曹集的新版护卫舰方案只作为技术储备留下,但没获得订单。大魔王只在各厂分别下单了若干艘护卫舰,让他们最快的分批拿出来。
并且这些战舰是他们自带贷款承建的。
这让两大奸商很无奈。但就算不把这看做政治任务也必须上。因为哪怕是常规的商业操作,他们也已经有许多这么干的例子,总不能因为国家的钱好赚,就在关键时刻趁火打劫吧。
于是这场军备谈判中,曹皇后牵头,专门把她弟弟叫后宫去揪着耳朵几巴掌,规定他必须同意,小舅爷就妥协了。
既然小舅爷叛变了“商人立场”,那叶无双只有跟进,否则她不跟进、就等于被曹集吃下全部的海军军备蛋糕,这代表叶家出局,于造船业上再也追不上曹集。
事后,曹集专门到中枢求见大魔王吐槽“你这坑货么真的也是够了,把煤场集团坑死以后、好似你有好处似的,还是你那煤场的五成股权已被你神不知鬼不觉的卖了”?
大魔王微微摇头:“股权还在,没质押也没变更。但如你所愿,这些股权我打算放弃,捐赠给三司作为国有股份。”
当时曹集不禁一口茶水喷了出来,激动的起身道:“你放弃股权毫无问题,但谁不好给你给我啊?”
大魔王嘿嘿笑道:“你洗白等着吧。你是我儿子还是我基友?我吃饱撑了给你?”
“只要你给,或者低价转让给我,我叫你干爹毫无问题。”当时曹集是这么回答的。
当然这只是笑话,真这么干她铁定被她姐查水表致死。
小曹也理解,大魔王这不是大方,他的追求早就不在这些上了,否则当年他不会放弃经营权。关于金钱,以大魔王的生活起居而言,其实现在一个大型私企的中级技术员工资就够大魔王的花费。
何况大魔王基本不会有需要花钱的时候,大魔王的工资那是十年不去户部领取。他一家四口基本都啃老、吃王安石的。这样的情况下作为顶级政治家,为了他的名声和政治需要,曹集也觉得,他已经不适合再拥有这样的身家。
积攒这样的身家只是他享受这过程,并不是他需要这些金钱。譬如一起打牌时、哪怕赌注只是一文钱,大魔王他也想丧心病狂的拿到同花顺。
“你的用心我懂,但我觉得这么操作后,你会被你妈抽死,留着给儿子王小白不行啊?”当时曹集这么劝说。
大魔王微微摇头说“留给王小白的东西一定会有的,但他不需要这么多钱,这是为他好。我的仕途拉了太多仇恨,作为我儿子、他没我的刚毅和手段,没我这么厚的政治护甲,所以他将来以傻逼青年姿态、继续持有国家战略命脉工业的大量股权,那是会出事的。人贵有自知之明,有多大能力才能匹配多大高度,他如果是我,我会把这些股权留给她,但他不是。他拥有这些战略命脉的股权,等于三岁孩子登基做皇帝,那会发生什么历史已经有很多例子”。
曹集只得认可了他的理论。
且曹集也在考虑自己。当时听到这些话时难免感觉有些苍凉意味,但大魔王从来不做无效部署,这些是真有这些隐患的。
把大魔王的苦心回味了许久,曹集也预感到了问题严峻:依照大魔王这样洒脱的姿态,某个时候他必然还政于赵宗实,而更具赵宗实年幼时候被曹集的欺负程度而言,也不知道自己皇后姐姐能否活到地老天荒?
于是曹集真的看懂了大魔王的节奏。
就此曹集也忍痛割爱,跟随大魔王的脚步,以煤场股权形势,于国难时刻对朝廷三司捐款一千万贯作为表态。这除了是取悦国战总指挥大魔王,换取他以后的照顾,同时也等于对赵宗实道歉。
曹集非常清楚,在赵宗实不得势时道歉、与等他得势后在道歉,代价和效果是决然不同的。
大魔王已经用自身的行动点名“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他在变着法的保护老朋友了,如果再看不懂,将来政局有变那要出事。
至此曹集真的心服口服,感觉这一千万花费的很值。口头上没明说,但这是曹集第一次发自内心的感激大魔王,觉得他真担当起“义气雱”三字。
这就是大宋面临困难时的那些事,不为其他更多人所知。
在前三排圈子里,赵宗实对此感觉很嘘嘘,很佩服大魔王的胸襟,同时也感觉放心。因为幕僚私下对赵宗实说:“殿下无忧也,如此洒脱的大魔王,他这等于宣告:会在适当时候还政于您。”
除了来自皇后和太子认可,吴琼老妈终于哭晕在厕所。这是她从未见过的大败家行为。
但却获得了王安石和赵顼(赵宗实儿子)的高度评价,他们也承认在一些问题上大魔王不妥,但不论如何,大魔王对大宋所做的已经足够足够。
是的毫不意外,王雱是临时集权于一身的国相兼太师,于是在赵顼本就比较崇拜王安石的情况下,太子赵宗实亲自登门三顾茅庐说动王安石,让赵顼拜王安石为师,接受熏陶。
赵宗实这样有两个目的,第一当然是取悦王家人。别看大魔王和王安石分歧有时很大,但毕竟是父子。
另外,王安石其人的确是这时代少有的学问和行为的典范,说泰斗也不为过。作为父亲,没人不想为儿子请个这样的老师。
历史自有其轨迹,对这些事么大魔王无力吐槽。他大老王和下任皇帝赵顼的际遇终于还是开始了。不久的将来,王安石的时代必然来临。大魔王不想阻止这样的进程,也阻止不了。
因为要想阻止一件正确的事,你就必须做“错事”。大魔王自诩除了年少轻狂时候有少许瑕疵外,此生为大宋征战几万里,无数次出阵全是忠义之战。末了不想违背初心。
“由他去吧,我对大宋的服役很快就会完成。”
徐乐最近经常在夜深人静时听到大魔王这么自语,便打算把大魔王的言行记录下来,将来写本回忆录重塑伟人形象。
因为徐乐有预感,将来他会遭遇非常多的非议和不理解。
甚至带头否定大魔王的可能会是王安石和吕惠卿之流,这就是政治。
到此徐乐不禁觉得果然是傻逼青年快乐多,大魔王专门刻意交代将来他不在中枢了,一定不能议论吕惠卿的事,像是大魔王已经看到了二十年后的政局风云,那是他对傻逼青年的保护。
就此徐乐非常感动。对大魔王的崇拜到达了巅峰。现在徐乐不懂战略,但已经看到了大宋于这场世界大战中的曙光,因为徐乐知道,如同自己一样崇拜大魔王的人太多,全国各地到处是,举着大魔王的名誉基本没有办不成的事,这就是凝聚力,有这凝聚力就不会输掉战争……
第623章 新的成果
患难见真情,海军陆军已相继用行动交出了对大宋的答卷,所以这一时期的民间,是大宋最好的时期,没有之一。
京畿地区实际没有军队了,但凡能用的力量都被大魔王投入北方了。但几乎夜不闭户,偶尔有些“梁山好汉路过”,那真会被百姓扭送官府。
除了这些,在九月初期大宋最危机时,陆军学院和海军学院正式挂牌。第一批学员来自工厂工人和民间学子。
老家伙们么,大魔王是不指望的,小娃却还有救,尤其非儒家学派的工业党人,以及那些还没被儒学熏陶的穷家孩子。
民间预备役在紧张的生产种田之余,集中训练的频次也提高很多。
中小毕业的学子,高考考不上太热门院校的,现在多了军校的路线。他们会在军校中接受大魔王的全套思想著作培训,同时也有军事素质训练,这就是下一阶段的基层指挥官主流。
至于大宋朝廷的所谓“武举”选拔,还没停止但也基本算是歇菜,他们谁爱搞谁搞,反正文人自来不重视那事,搞了以后大魔王也不要那些军官。
大魔王发文兵部:你要搞武举就搞,反正“中举”也要继续参加政审,继续走军校培训,他们愿意么当然没问题,不愿意就拉倒。
就此一来,兵部正式边缘化。
武举事宜在之前就是薛向负责的,这个工作一向是兵部侍郎业务。然而现在,兵部主官和次官都被大魔王调走,后续就没了安排,许多业务也面临和工业司重组,所以整个兵部基本歇菜。
大魔王没砍这个建制、没全面停止武举考试,是因为大宋国法不允许这些消失。于是就留着但业务剥离,主官次官调离,剩下几个部门官僚看他们能有多大的折腾余地,下一任爱咋整就咋整,反正大魔王治下他们已经凉了,停发所有绩效奖就是证据,官报宣传口几乎不提及“兵部”了就是证据,都堂也基本没兵部发言席位了也是证据。
汗,这不是大魔王违反体制,是因为他们没主官了,成为了没有人疼的熊孩子。
东海的滔天巨浪小日本急也没用。东北会战没稳定之前,就算会有陆续的新军服役,但也真不可能在今年部署登陆作战,有额外的军队肯定也是增援东北主战场。
但越是这期间,大魔王越清闲,越不想过问东北战场。
把那些军队训练出来,生产出那些装备来,培养出那些指挥官来,就是大魔王所能做的。
大魔王认为:马金偲全柏林他们打不赢的话,那么我去也打不赢。
这么大的战区,密密麻麻的包围圈和反包围圈,大雱去了一样的两眼抹黑。除了把水搅浑不停试错、保持信念外,其实谁也无法具体指挥这样的战争。除非是人工智能指挥下的克隆人战争,否则最好不指挥,交给国力和战争自动率、以及政治统帅力去解决。
譬如人体生病的时候,就基本没人可以指挥体内免疫军作战。
这时候眼看至少不会输了,所以大魔王认为该放手,不指挥就是最正确的决策,也是对属下的尊重。
没人可以把全部事务做完,包括广南,也已经全权放手,交给两广安抚使吕惠卿。
于是现在大魔王以亲民形象到处装逼,到处视察,唯独不过问前线战事。
包括但不限于:视察农交行新成果,新的农业改良基地。视察多所军校。
还在某示范农场里开了一把拖拉机,一大群随行官员和媒体人员傻兮兮的样子。
大魔王发动拖拉机后开了一百米,他们如同评价民族英雄一样竖起大拇指说“高啊,实在是高”。
汗,当众大魔王也不想骂他们,这就是手痒了玩乐一把,这样就“高”的话,那么基层拖拉机手恐怕已经把火星都征服了有没有?
视察刚剪彩不久的汴京飞机制造厂时,很遗憾急也没用,大魔王帮不了他们的忙,于是只能以鼓励为主,说了些万金油话。
到现在看来,第一代战略轰炸机方案都有两个了,工程院分为两个团队,分别驻扎两个飞机制造厂。但不论如何短时期之内,战略轰炸机无法参与东北会战了。航程和载弹量不达标!
因为早前并没有成熟的战略轰炸机参与测试,于是两个方案,两个团队谁也无法说服谁。
其中,东京飞机制造厂最牛逼,大魔王看亲眼看他们的绝密图纸的时候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这特么的造型就像后世的B2好不好,采用的无垂尾布局。
他们搞这个布局不是为了隐形,而是为了减小空阻,减轻总机重量。但没有推力矢量技术则飞控是个超大难点。
这些大魔王真不懂,也真不是大魔王的建议。现在看,至现在大宋的各方面基础科学真的有些积累了。而实际上,最早沈括用大风筝飞的时候,就是这个无垂危布局,所以飞的轻松,但非常难以控制。
如果真能解决飞控问题,又不要求大航速,那么在现有发动机推力下,这个所谓的B2布局还真是解决大宋第一代战略轰炸机技术难题的方案。
但是内行就不指挥内行了,所以他们问北京和东京哪个方案好的时候,大魔王也两眼抹黑摇头说:别问我。
好消息是:战术机方案定型,五百斤栽弹量、一百六十节航速的数据可以接受。不过就是腿短,从东京基地起飞,可以轻松到北京,若从北京空军基地起飞,可以拥有辐射部分东北会战战区的航程。
如此也行,两个飞机制造厂一边研发战略轰炸机的同时,正式进入了战术机的量产。
这意味着海军仍旧艰难,空军暂时不具备对太平洋海战的支援能力,但陆军在战术空军支持下,会逐步扭转局面。
“分为北京和东京两地,已在大量培训飞行员。相公勿要对此操心,一月内,首批战术空军就能对东北战区提供支援。”
工业司以及军方的许多陪同人员都这么发誓。
王雱多的没再说,微微点头:“东北是其次,数量不够的战术空援是挠痒,没空军他们也能扛得住。但西南战区和西北战区,如果有战术空军支援,扭转局面就会很快。拜托诸位了,战术空军投入西北西南战区所需的基地和机场,现在就必须考虑。”
全体立正!
相比而言,几个空军基地的协调建设,在现在的氛围下轻松的一逼,完全和战略轰炸机的制造不在一个量级。大魔王想要机场么,三十天内就能遍地出现。真以为这一年多来扩建的一千多水泥厂是摆设啊。
沈括很自大的这么想着。
视察完飞机制造厂,大魔王伸个懒腰,很累想要歇菜休息了。
然而不行,随行的工业司官员,以及小舅爷都一个劲扯着大魔王走,都分别想把大魔王带自己厂里去。
就此大魔王只得又打起精神,知道他们分别都有某个领域的新成果要邀功。
“相公不累的话去军工厂,还有一些新东西让您过目。”沈括提出了要求。
曹集当仁不让的道:“先去我的兵工厂吧,我也有新的成果给明府看。”
“你靠后,我先说的。”
“然而先说不算,后说才定调。”
就此曹集和沈括争吵了起来。基本上曹集也牛逼了,除了只怕大魔王外,鉴于其体量和重要性,一般官员小曹都不买账的。
大魔王也不想冷他们的心。不是想挺曹集,但鉴于从这里去的确是曹集的工厂近,为了节约时间便道:“先去曹集工厂看看吧。”
就此,去了曹集设立于城外的军工厂一个车间。
原本已经很累打着哈欠的大魔王,在车间里一看就来了精神,惊呼道:“卧槽这是定装子弹吗?”
沈括看见这个东西的时候,顿时一脸黑线!因为工业司的成果也是这东西。撞车不说,同一东西竟然被小舅爷抢先,那么往后大魔王兴趣就大减了。
曹集除了得意,也对大魔王说辞愕然,这个东西研发出来后,小曹的厂里不叫“定装弹”,而叫其他。不过他会拍马屁,当即道:“明府学问高深,一语中的,很显然这东西还没名字,从此就叫定装弹吧。”
王雱走近,拿起了一颗子弹进行观察,这的确是自带底火的定装弹。
有定装弹就会有后膛枪,那么作战效率自然能够得到很大提高。
负责的说,自南宋汉人制造了第一支火器后,火器使用价值真正大幅超越冷兵器,是从后膛枪才开始。
否则如果不讲成本等等因素,神臂弓是真强于燧发枪的。
后膛枪的制造和思路并不是难点,既然有了燧发枪,那坑爹的东西对使用环境要求太高,装药装弹效率太低,且匍匐在地时候几乎无法进行,必须是人站立时候才行。
另外要提高效率必须要用火药纸包,但那最大问题在于如果气温太低或空气的湿度太大,作战效率就几何式降低。所以在大宋已经尝试过无数的实际战争之中,火器并不能真的对蛮族弓箭形成优势。
只因神臂弓成本太高产出太慢,而普通弓箭手的训练成本太、高宋军不具备土壤,不得已才用燧发枪代替。而蛮族从小涉足渔猎,基本在马背上依托弓箭长大,所以这方面的功底他们有天然性优势。
但从后膛枪开始,上述缺点就几乎都克服了。
汉人只要土壤环境适合,尤其宋朝是最不缺乏创新的。这方面大魔王也都没给过建议,由他们自己去攀升,于是他们根据军队实际作战中的种种弊端,最终就想到了后膛枪和定装弹初形。
以大宋的制造实力而言,后膛枪本身早就不是问题。难的在于定装弹,因为底火的设计需要很多化学等元素基础科学支撑,直到现在才解决的。
第624章 王家三少的崛起
具体一问,提出定装弹思路的不是别人,而是在京城号称侠之大者的、大名鼎鼎王家三少!
回忆了下,当时三少在家里搞实验还险些被家丁围攻。当时他就大智若愚的说“只要限制了火药点燃时的空间就会爆”,这么说的时候,他甚至不知道爆竹原理。
当时大魔王给他几巴掌说“爆竹就是这样的”。于是,王家三少那比较清奇的思路就开始设想:那为何要把火药和子弹分开,结合在一起像个爆竹一样、为毛不可以?
鉴于三少和曹集关系最好,他一受伤基本都找小舅爷带他看病,于是这个思路,就被曹集获知了。
最终曹集的思路又被工业司获知,于是两边的定装弹几乎在同一时间出来。
听他们絮絮叨叨解说到这里,大魔王也不知道这事是否该表扬三少同学?表扬么,他是大魔王的弟弟有点不好,而实际搞出成果来的人当然不是三少,而是工厂师傅、以及学院派研究人员。
于是大魔王干脆不说破,继续装傻的拿着定装弹观察。
被曹集抢了先功,沈括已经忍无可忍了,他也拿起曹集工厂的定装弹观察后道:“相公,他们私营资本家的尿性么我真是忍无可忍了,您看看,他偷工减料到什么程度?弹壳竟然是纸造的!他这是偷了我工业司思路,侵犯我们设计方案。”
曹集不禁掐着沈括的脖子使劲摇晃:“龟儿子你倒是恶人先告状了?兵部的人一直说想把你拖去人少的地方活埋、是有原因的,你们整天借助着相爷的威风作威作福。天地良心,这定装弹是明府的弟弟提出的想法,我厂最先进行设计,我才是被你们窃取方案!”
“喂喂两位,勿要伤了和气。”大家纷纷把他们给分开。
沈括道:“休要占据是皇亲国戚就胡说八道,你说是你的研发和设计,专利文件呢?”
曹集脸如锅底的道:“说起这事我才是气,妈的裁判是,球员也是你。你敢不敢更无耻些,因为你工业司的亲儿子工厂也在设计这子弹,于是我提交的申请就被你工业司刻意压制,等你们自己的工厂搞出来后,你就是这幅占便宜脸嘴,是可忍孰不可忍!”
到此沈括也有些微微脸红。
看到这形势大魔王心理清楚,恐怕沈括在这事上还真的没一碗水端平。曹集这小子说“他们先出来”估计也有些水份,应该是差不多一起出来,见方案差不多,于是沈括放水给国企,而不是曹集的工厂。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任务,自从大魔王上台后,明面政策没说要打压资本,但要求工业司不要太过放纵叶无双和曹集全面掌握工业命脉。
到此就有些尴尬,沈括不方便把大魔王的潜规则指示在明面上说出来,而曹集也是聪明人,知道这肯定是大魔王的默认政策,否则沈括不敢这么干。如果不是从上层就有类似指导,以曹集的渠道人脉,私下就把工业司相关官僚给公关搞定了。
于是曹集也适时的打住了,没继续捅。
迟疑了少顷,沈括还是感觉放不下面子就道:“相公明见,曹集说他们先出来不够客观。固然球员和裁判都是我,但当时这官司我敢这样裁决,是有依据的。据我所知两方面的申请是同时提交。于是我当然倾向于国企,因为国企更需要,国企也在特殊时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那么无明显偏颇时,把好处给付出更大责任和义务的国企,这在道理上并无毛病。鉴于当时两厂的方案一样,现在我们面前这个蛮肚子坏水的皇亲国戚、他就涉及了侵犯技术,理应给予处罚,请相公裁决。”
看小舅爷无比委屈,又介于他前期很配合,捐赠了朝廷一千万贯股权是实实在在的,也要给些照顾,于是大魔王刻意问小舅爷道:“你有什么辩解么?”
曹集这才胸有成竹的道:“明府,其实我的方案和他不同,他是用铜设计,而我的是纸。”
沈括道:“这仍旧是擦边球。且用纸制造你也敢?你知道有多大弊端?”
到此王雱还真相信是三少和曹集的思路。爆竹就是用纸制造的,三少提出这初始观点后,曹集作为资本家以使用和快捷思路为主,就有了这个方案。
事实上定装弹固然用铜更好,但别说,弹壳用纸它照样是一种折中方案。因为处于枪管中爆发时,纸弹壳并不需要承载强度,只起到固定底火及密封的作用,于是制造更简单快捷,成本更低不说,它还解决了大宋缺铜的危机。
否则现在的通货政策下,大宋打不起把铜变为大量消耗品的战争。
就此,大魔王不想参与他们的官司纠结,“暂时搁置争议。这么看,曹集的定装弹方案的确不同于工业司,纸和铜的差别很大。工业司方案留作技术储备,但现有条件下只能采购曹集的定装弹。先拉扯着打赢这场国战再说。”
就此曹集和沈括都有些不服气,却都不在说了。
大魔王又道:“有定装枪弹,就能有定装炮弹。现在各厂要配合新的换装方案,全面转向生产后膛枪和后膛炮。如果来不及陆军可暂缓,但海军的改装和供应必须最快提上日程,这样在我护卫舰数量暂时有限情况下,能进一步提高海军安全性和作战效率。”
工业司的相关官员道:“雱相放心,我司局也是这样考虑的,已经进入日程安排,提前发出通知后海军都很振奋,说如果能分批次改装后膛炮和定装弹,除了能保证海战时候更快射速,也能大幅解决海军的安全性,弹药分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