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后续停摆了,没有继续投入火药的产能规模。
  最早以前大魔王有过规划要在东京设立火药厂的,然而那时候开封府不批地,说已经有外部产能时,这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产业,不建议设立在人口秘籍的京畿。
  这理由算是合格,当时大魔王不高兴但也不能说他们无理。且麻烦的在于火药的审批权一直在兵部,而不在工业司。
  众所周知,当时因“工业司涉嫌盗窃兵部机密案”,两个部门相互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尤其大魔王在的时期,工业司和兵部几乎是势如水火。兵部作为老牌大部头看不起企事业暴发户工业司,而工业司作为当时除三司外钱最多的部门,也看不起那些老牌衙门,觉得他们全都是一群穷鬼。
  于是两个中央部门、加上一个副国级地方衙门开封府参与的三方拉锯中,这个火药扩产的事就最终没了结果。
  至现在世界大战开启,到处都在要火药。
  三衙就是这时期的三个装备后勤部,为配合京畿地区几十新军整编,就有大量训练需求,于是三衙对兵部火药坊的申请书堆满了一桌子,能让每个兵部官僚每天坐在办公桌后就一脸黑线。
  除了京畿禁军外,最大量的火药申请也来自海州。
  海州是最新的重型船舶产能所在,有消息说他们的五艘新一代护卫舰服役在即,很快艘护卫舰就要开始海试。
  与此同时陈二狗的海军旗舰已经全面撤离渤海地区,因航程不够仅仅只是一艘孤舰,继续部署没什么用了。
  海军的战斗意志在陈二狗的带领下很强,其实他们都不想退。但很无奈大魔王为了保留海军最后火种,下令最后的战舰撤回海州港近海防御。除了曹晴带卫队于陆地上防守外,海上也必须有警戒,否则再出一次登州港事件对大宋或许只是伤,但小日本绝逼药丸。
  宋国海军不成建制就封不住朝鲜海鲜,那么高丽船会持续对日本输出,直至投入能够断掉日本免疫力的兵力于本州岛。
  这很无奈,要说民族体量高丽和日本这个时期差别不大,高丽五百万人口的规模,日本四百万左右。但因这时代日本被高丽人和女真人打怕了,是典型的弱者思维。而高丽人是辽国马仔、不论思维、军事素质、军事装备等等都有霸权国的全方面指导和支持。
  所以打一波流的话、肯定是进攻方高丽人有压倒性优势。若顶不住这趋势导致日本全岛沦陷,初期的确会有强烈反抗,但狠到一定时候虽然没朋友,也就没敌人了,那么日本从精神上也会沦陷。
  若这个老萧的全盘战略有卓洛兰参与顾问,则日本的全方位沦陷速度会大幅加快。
  所以日本现在是大宋的海上生命线,若一但老萧的战略达成、日本死真了,那将来宋军登陆作战的形势会太恶劣,付出的代价会大十倍不止。
  要像抗菌素一样切断高丽对日本输出,成建制的大宋海军就必须最快成型,封死病菌的后续投入。如此一来,大宋无需登陆作战,只要控制住日本的并发症,他们大概率能够通过自身免疫力、把已登陆的女真人和高丽人埋葬。
  于是这个针对老萧战略环节,东海最后的骑士陈二狗部、就必须迅速回防海州。除了是安全警戒外,他将会有更重要的任务是:指挥即将服役的新版护卫舰海试。海试的同时培训大魔王调遣至海州的新军转海军。
  这就是大魔王的海上计划。
  下一个毕业开离京师的军阵就是海军。会最快开至海州,至于他们的海军业务适应有多快大魔王就不管了,那是陈二狗的责任。
  陈大将军的战舰在海上持续作战一年有余,所有该发生的情况都遇过都处理过了,积累出了现在地球上最强最先进的海军经验,所以他那可怜的一船大头兵两百多人,就是现在大宋最宝贵的资源,是深蓝海军的最后火种,也是大魔王亲手扶持下积累出来的结晶。
  大魔王鼓舞人是相当丧心病狂的,只要不谈钱,从来不吝啬发奖状。前阵子亲手签发了一份“军旗奖状”给海军一号舰全体官兵,封他们为“东海上最后的骑士、皇家海军英雄团”。且大魔王承诺,新一代战舰服役、汽油版战舰退役的仪式会亲自去海州观礼。
  听说这消息导致海州造船厂全体、海军的全体官兵一起眼睛发亮,他们对着东京方向敬军礼,这是真实发生的。
  大魔王现在就有这样的影响力和威望,这就是传销的作用。这个进程中传销头目之一的陈二狗作用举足轻重。
  陈二狗之所以这么信任大魔王,源于抚宁县时期大魔王对他那个失足少年的救赎,这种际遇是无法代替的。陈二狗一直没弄明白的是都说大魔王可恶,其实陈二狗发现大魔王的良心并不比其他人少,他只是喜欢隐藏起来而已。
  额扯远了。
  除了海军所需要的大量火药外,几十万火器化陆军即将分批部署,于是火药成为了最关键的战略物资。缺口很大。
  而这个战略物资的敏感和危险性决定了,包括王雱都不支持民企生产,有选择的情况下不想对曹集和叶无双开放授权。
  事实上不是怕他们叛国,而是这些家伙块钱赚习惯了,资本的尿性决定了他们对工艺的追求有限。他们的所有产品都是这个思路。工艺不达标除了会造成作战难题外,也会于生产过程带来非常恶劣的安全事故、导致民间伤害。
  “这些该死的官僚,现在才把这个问题汇报给我?”面临这个新问题,王雱开始大骂了。
  贴身秘书丞是徐乐,这小鲜肉也和王雱有际遇,有点萌,当年王雱在在司农寺改革时候贴身秘书也是他。后来老韩绛的调查组几乎把半个司农寺的人抓了,但这小子没被查出问题,算得上骨骼惊奇,于是现在他又调任枢密秘书丞了。
  “相公,这事也不能全怪他们。这事下官记得,当年就设计了几大部门拉扯,纵使是您,当年也没办成这事,事后就连您自己都忘了想不起来,于是就……”
  徐乐说到这里的时候停住了,自己对自己很无语。这才发现这说辞似乎是得罪大魔王了,便一脸尴尬。
  大魔王也多少有些脸红的,这事的确自己都忘记了没想起来关注,不过想了想,又拍桌子道:“我日理万机,想不起来是正常的。但若这些个官僚也忘记了提醒我,事到临头才把难题交给我,那要他们干什么!”
  徐乐这才松了一口气,大魔王虽然强撑着不认错,好在也没迁怒我徐乐啊。
  紧接着大魔王又道:“告诉我,这事我该找谁来骂!”
  徐乐昏倒,感情大魔王骂了半天,至于到底应该骂谁他也不清楚啊?
  大雱又不怀好意的看着徐乐道:“怎么你也要尸位素餐?我不了解的东西,我不会装做了解的,你在这里的目的不就是告诉我这些吗?赶紧的,把责任人给我找来,否则我把你赶出京,发配你去前线做知县。”
  “好啊。”徐乐感觉去前线指挥其实也不错,但说出后又捂着嘴,感觉说错了,于是又道:“不是,下官是说这就去请人来喝茶。”


第608章 神堂上的大魔王
  少顷,徐乐把如薛向找来了。
  时任兵部侍郎的薛向如履薄冰的样子,倒也没低着头装孙子,而是小心翼翼的看着大魔王。
  以往在京混迹,出入樊楼,大魔王认识薛向的。这家伙总体而言是个吕惠卿似的人,用是真能用,但所谓物以类聚,他也真有不少吕惠卿似的脾气。
  和吕惠卿一样能力很强。但又有所不同,吕惠卿在政治上心机满满,路线上有少许问题,但其自身相当清廉。
  而薛向这家伙就王雱所见,他和王拱辰差不多是个有经济问题的家伙。否则他不是世家子,就他那点俸禄,以他在樊楼的风格,半月就能花光他一年所得。
  同时这家伙会是将来王安石变法中的肱骨。王安石真启用了很多类似的人用于做事,却又对他们驾驭不足。
  不过作为吕惠卿的死党,他当年也立下过汗马功劳,《工业条例》的制定,他出了很大力气。
  思考着,王雱呵斥道:“徐乐你把这家伙叫来干嘛,兵部尚书呢?找个侍郎来顶雷有意思啊?他兵部架子大是吧……惹毛我三日内就把这部门砍掉信不信?”
  徐乐又想昏倒,低声道:“兵部堂官不是您一上台时就被赶走去知广州了吗?您又忘了啊?”
  “哦……想起来了,似乎是这样的。”大魔王说着又喝了一口茶爽爽。
  对此薛向和徐乐面面相视起来。
  大魔王又轻咳一声道:“薛向你是不是皮痒了也想去广州,还是想去广南?为毛大量需要火药,存量将至如此危险境地时才告诉我?还有何说辞,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而你顶头又没有上司,你打算如何缩?打算等着谁给你背锅?”
  薛向急的满头大汗,抱拳道:“相公……卑职,卑职……”
  正当大魔王一脸黑线的等着他找理由时,薛向迟疑了一下又道:“是卑职的错,请相公责罚!”
  “厉害了,不愧是吕惠卿的死党,似乎都知道我的脾气了?”王雱这才容色稍缓,“那就说说,因何而犯错,我要听细节。”
  薛向略微松了一口气道:“根源在于兵部和工业司素来敌对,这情绪仿佛是两部门的血统,纵使您主政的现在也没缓解。私下里两个部门的官员除原本就是好友的,否则一般都不会同桌喝酒,不会说话。”
  “火药最新配方一直是工业司独有的,兵部军器监火药坊自有的火药工艺一直未得到更新,在当年的陈凡事件后,兵部也不可能得到工业司的配方授权。于是兵部只能自产老火药,但这样的火药就算白送三衙也不要、不采购。”
  “而兵部火药坊和工业司火药厂的合拼建议,卑职很早时候就提交过,但当时的堂官因一些政治因素不予批准。且那时您已经不任职工业司,沈括也拒绝接受原有兵部火药访人员。结果导致我兵部堂官大骂说‘感情沈括这龟儿子只要设备、只要老的工艺心得、要营业牌照、要作坊土地,然后来个人滚地留,额,这事就此搁置了下来。”
  “至此双方火药味更浓,开始相互打架。工业司沈括不断提交扩产火药厂的文件,不断被我堂官一言否决。我早在几月前就感觉兵部火药存量紧张,且已经在试图努力,提交了数次申请给工业司,想让他们对兵部开放新火药的工艺,但工业司也如同我兵部一样的作为,数次给予否决,不合作态度。”
  “我也试图说服堂官大人暂时放下成见,好言商量,但是堂官不许。卑职曾想过绕开上官、越级提交朝廷审议,但因那时富弼相公签字基本没人认可,而韩琦相公忙于处理更加紧急的国务,忙于和您打对台。加之越级上报原本就有些问题,于是就只能继续等。”
  “至您上台主政、我兵部堂官调离后,我就再想,现在算是一家人我也说了算了,为了不给您添更多麻烦,我打算自行解决,于是我去了一趟北京和工业司沟通已经达成了共识,打算临时扩产,两部门合作组建两个火药厂进行急供。但又因临时扩产不在计划内,我们需要寻找更多硝石来源,抓瞎了,竟是发现硝石暂时没有足够产能。”
  “我们两部门联合介入,分别在北京东京大量控制的硝石供应后,却又遭遇了另外阻力。因硝石的用量不大,一直开采有限,国有的几个硝石矿管辖权又在工部相关口,而工部相关口自来把这些硝石、定量供应南方烧窑瓷器制造,这是比较稳定的对外贸易利益,这些利益又是南方几个市泊司的,而市泊司的管辖权又在三司口。现在是韩琦相公管辖三司,卑职不敢肯定韩琦公会不会对我们开绿灯,但我当心持续这样下去、就算可以做到,也需要各机构拉锯很长时间,听说数十万军队换做在即,海军的需求也迫在眉睫,于是卑职不敢在试图自己去缓慢解决了,这才提交至您这里。”
  听到这里连大魔王也半张着嘴巴,一个区区的火药,供求关系急切变化后,竟是涉及了这么多弯弯绕绕?
  仔细分析下来,王雱一定程度上是理解他的。他的确是吕惠卿那类人,想表现自己,想尽力的把问题给私下解决掉、不想等着求助上司被贴上无能的标签。但与此同时,预感到就算能解决却要耽搁很久,估算出即将大量需要火药的现在,他不敢拖了,这才来找王雱解决?
  迟疑少顷,王雱看着薛向道:“好吧我承认你有为我解决问题、不想给我找麻烦的用心,这是好的。另外,你提前预估了火药需要量的缺口、且已经开始行动,的确是不同于他人的眼光。所以这个具体事件上我不会强加你的错误。但你知道你最大的问题在哪?”
  薛向抱拳道:“请相公提点?”
  王雱道:“你太执着于人情世故,这必然会导致做事的步伐和心态受阻。既然你在初期已经确认了是隐患问题,就不要怕越级上报,每个人的想法和行为都是很立体的,你不找韩琦试试看,怎么知道他会为了反对我而否决?你怎么能测试出韩琦到底是什么人?包括现在,你预感不能拖延了上报到我这里……”
  说到此处大魔王把文书直接扔他脸上:“但你看看你都提及了什么?你只说了火药存量告急不能拖延,而关于什么原因导致的这问题你却语焉不详遮遮掩掩。你不想指出体制上、以及其他部门的弊端,不想拉他们仇恨,这就是世故心态,而不是实事求是心态。你倒是做了好人,倒是维护的兄弟部门和同僚的面子,但你把国朝利于至于何地?仅仅解决了头疼,造成头疼的病根却被人为的掩盖起来,万一我是个昏官,也跟着你和稀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那万一我王师大反攻之际,潜伏的病根再次发作,导致前线将士没有军资怎么办!”
  至此王雱拍案起身道:“到时候你以为是我杀几个人、摘掉几顶官帽就能解决的!”
  “卑职……错了……”薛向低声道。
  “好吧,既然你自己也认为你有错,那就……去银州历练三年吧。”大魔王神色难明的道。
  “这……”薛向楞了楞,微微有些迟疑。
  “怎么你是要辞官呢,还是要上访?”大魔王不怀好意的道。
  “没……既是朝廷安排,执政需要,再哪效力不太重要。”薛向到此心悦诚服的点头,“谢恩相造就,让学生有机会在‘抚宁校’镀金。”
  所谓抚宁校就是抚宁帮或抚宁党,只不过官场私下叫做抚宁校,为此他们还给大魔王取了另外一个绰号“校长”。
  尽管校长这词听着有些药丸,但大魔王也没封杀这些言论。因为自来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绰号,是封不住别人口的,由他去吧。用陈二狗她娘的话说,取个贱名容易养活,长成后到底贱不贱则看人而不是看名。
  “卧槽可真有老薛的?”
  这么想着徐乐在旁边一口水喷出来,感觉薛向简直脸皮超厚,大魔王这明显是对他降职任用,他还镀金呢。
  大魔王YY完毕后,有些无奈的看着薛向道:“行吧,你要理解为镀金也勉强可以。薛向啊你真的是个人才,就是想的太多太远,而动的太少。”
  薛向顺着杆子往上爬:“恩相说的是。学生在此番具体事件中责任不大,所以您让我去银州历练,除了是信任学生眼光、用于这时期驻守西北国门外,也是因捅出番事件后,学生于京中的关系变得尴尬,不在适合于这时期在京城了。恩相现在不需要政治上的运筹帷幄助手,而需要驻守天涯的守臣。学生理解的。”
  王雱又好气又好笑的道:“好吧想说你就再说说,你还有什么解读?”
  薛向开始卖弄的姿态道:“学生认为,一定是现在广南的抵抗政策出了问题。广南帅臣李师中为人中性、但有自己的心思,而监军吕公弼不但和您有矛盾,当年在路线上就和您背道而驰。所以恩相这个部署,一定代表着广南有隐患,且您已经没耐心等他们调整,根据吕惠卿当年在抚宁县剿匪战略时候打的还行,恩相这时要急招吕惠卿进广南灭火,而银州工业重镇也必须有能用的人守卫?”
  王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微微点头:“好吧你算部分说对了。薛向啊,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西北守臣不是非你莫属,广南也不是非吕惠卿莫属。我真正的用意是,不想你这样的聪明人于这特殊时期,在京城这大染缸里沾染得更五颜六色。导致我该启用你的时候、同时也该把你查水表!相信我,该用你或该废掉你两个选择同时存在时,我更倾向于废掉,因为我知道大宋不依靠一个人转。”
  到此薛向不禁一身冷汗。
  王雱又温声道:“西北风沙很大,气候恶劣但是单纯,去安静的待几年吧,希望西北风把你吹的干净些。少想,多做事。人贵有自知之明,希望你能明白我的意思。”
  “学生受教,校长辛苦啦。”薛向鞠躬。
  “快滚,再敢叫我校长我就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王雱不禁一脸黑线,把薛向骂跑掉了。


第609章 关于广西的决策意向
  “可您就是校长嘛,煤场小学您是名誉校长,工程院您也是院长,西北的学堂是您在草根时候一砖一瓦建设出来的。”嘴巴很快的徐乐说完又发现不妥,便又抬手捂着嘴巴。
  “你也滚,你在这里和没在似的。快滚。”大魔王处于持续咆哮中。
  不过把徐乐骂跑后,发现后续工作有许多不顺手,剩下的秘书都如同愣头青似的,但每人知道的有限,不论大魔王问什么,他们都要交头接耳一番,才能有答案。
  这死不了人但感觉很不爽,于是大魔王只得又厚颜无耻的拍桌子:“徐乐呢,工作时间跑哪去了,这是什么工作态度,让他给我赶紧的来,顺便给予口头警告,再敢有早退行为,就变为行政处分。”
  为此全部人险些昏厥。
  但是很无奈这就是处于战争时期、近乎于神坛上的大魔王的日常起居和德行。
  让人无法诟病的在于他现在吃住都在这里,半夜半夜的扑在他带来的那台老掉牙书桌上。除了指定要吃掉一些作为种子存在的土豆用于炖红烧肉有点奢侈外,其他作风基本当得上标兵。
  徐乐屁颠屁颠的跑回来后,原本以为会得到道歉,然而并没有,大魔王并没有自我批评,而是很无耻的当做刚刚的事没发生。
  对此徐乐一阵郁闷。
  王雱也不管他的心思,说道:“我说口语你斟酌用词:让吕惠卿赶紧的,最快速度返京述职,另有任用。就这样。”
  徐乐迟疑着道:“银州人口不多,但经济和工业规模超大,现在乃是大都督级行政区,这级别的守臣调动需要圣旨……相公是不是……”
  王雱摆手道:“不需要。我带军国平章事衔判枢府,仁明殿会议对我的任用是‘判’而不是‘知’,少拿平时的官僚体制来给我的战争部署扯犊子,我有多少权限是仁明殿会议的共识和定调,而仁明殿会议是这一时期的大宋意志。简不简单?”
  “额好吧,假设您不怕被老夫子们和皇后娘娘戳脊梁骨,那当然可以的。”徐乐发着牢骚去拟定调令了。
  拟定了文绉绉的调令后,送来给大魔王签字盖印,徐乐又感慨道:“聪明人啊,薛相公是个大智慧,还真被他说中了,广南形势是绝密而薛向不知道,他却通过人事部署猜测到了广南结果。厉害了薛大人。”
  “你怎么叽叽歪歪个没完?”大魔王道。
  “好吧,如果您觉得我很烦,我以后就尽量少说话。”徐乐道。
  大魔王想了想又道:“不过听你叽叽歪歪有时也挺有趣,好吧,没正事的时候允许你说半箩筐废话。”
  “谢相公的理解。”
  “对了,你小时候是不是落地响?”
  “咦,相公您怎么知道,我娘就是这么叫我的。”徐乐道。
  就此大魔王一脸黑线。
  不过一想也释然,将门不过三代其实“相门”也一样,若王安石王雱王小白三代都出宰相的话,那必然要坏事的。所谓傻逼青年快乐多,落地响以后做徐乐似的家伙其实也挺不错。
  唯一就是……王小爱那“抢霸”有些麻烦,那真有些像王雱,她可别变为女魔王就好。
  甩甩头,大魔王再次拿起广西文报,皱着眉头。上面说太平和迁隆两地失守了。
  广西军的规模其实不算太小,可惜太久不受到重视没更新,装备和素质太差,厢军则完全不叫军队,全是一群老弱病残劳改犯,更多是低效率做点政府的工程什么的。
  所以在枢府纸面上,广西禁军和厢军相加有六万编制,但实际李师中给大魔王交底了:真正可用的实际军力不足一万,且装备相当老旧。
  就算是可用军队中,年龄结构和身体素质也超级差,完全不是禁军标准,而是所谓的“关系兵”,以及滥竽充数的“纸面数据兵”。
  至于军官更是奇葩,要李师中看的话,都是早该开除或者退役的,但无奈那些人到时间不退,专门花钱从高层买“延迟退役”指标,这是为了继续捞军费、吃空饷。
  此点上要追究起来没完没了,除了那些基本被大魔王干掉的京畿系军头外,没被干掉的责任人还有一群人。譬如上任广西主政王罕,譬如王罕的再上一任,这些都是文官进士。
  又譬如杨文广实际在广西问题上,就是不算死罪,但要说没连带责任是他自己谁都不信的。可惜穆桂英是这一时期的肱骨、大魔王嫡系。他儿子杨怀玉也如火如荼的提着脑袋在东南追缴恐怖分子,于是这让李师中无法在公开文报中提及这些。
  问题更大还有上任枢密使贾昌朝,再上一任,太师庞籍。这些大脑壳更不是李师中能提及的,提及了也没法追究,捅出来只会降低朝廷公信力、而没其他用。
  因为大宋规矩:入朝不死,入相不罪。
  越偏远的地区,官僚越容易维稳隐瞒中央。但谁知道现在就遇到了交趾军入侵导致的国战呢?
  这些消息,李师中是以私信方式呈报给王雱的,而不是官府公文。否则基本就等于踩了政治上的地雷阵。
  那么这样的情况下,目前为止广西的可用兵力只是交趾军的三分之一还不到。在大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太平和迁隆失利是必然的。
  输的不算难看,是因为李师中顶住了监军吕公弼好大喜功的决战提议,开战已经很久至现在没有大失利、保存的了广西军主力。理论说算是及格了,此点李师中没毛病。
  但他的问题诚如王雱所说:他有他的心思。
  到现在为止,王雱观看他的工作日记、以及广西各种会议纪要等,他仍旧没回到正确路线上。虽然不犯大错,但仍旧没把王雱的基层战略展开。
  这些方面李师中没细说,但永平和迁隆是两个民族寨。看文报中广西军于永平和迁隆的部署规模,以及交战时限,他李师中不说王雱也清楚:他们没有民众的支持和参与,否则以交趾军在两寨投入的参战规模看,不可能这么快失守。
  既然要守,就要守出个样子来。否则不如不守,提前疏散少民退往后方才是正道。这是大魔王的下意识。
  但李师中没这样做,就说明他观念存在问题,至少是在吕公弼的精英思维影响下存在问题。
  他们因何没撤离永平和迁隆少民,大魔王理解的话有两个原因:一是诚意不够,他们不想把这些人撤往后方解决人家的吃饭问题。
  二一个,少民有自己的习俗,不愿意离开的情绪一定会有,但这可以解决。遇到难题时候说一次“不走算”谈不上诚意,也就是广西的问题根本:他李师中表面响应大魔王了,但其实心里不认同,问那句“你们走不走”是程序,人家说不走后就拉倒。
  这谈不上顶风作案,但至少代表他们从根子上对大魔王“深入基层”政策不以为然。
  吕公弼这龟儿子么会找他算账的,李师中还有救、还能用,所以王雱暂时不想说他,不想把李师中一竿子打死。
  对这些越想越恼火,明显已经是过期文报,又看了一遍后大魔王仍旧拍案道:“我愣是没看明白,李师中和吕公弼脑壳里是什么,是屎吗?他们要持有大汉族主义我不反对,但要分情况分地区。少民也有温和与不温和之区分,此外少民的差异性,大多是见识和思想不够开放所至,这需要去切实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他们接受同化,接受新的事务。若在其他地区就没问题,但这两龟儿子愣是不明白,广西那地方少民如此扎根,如此多,他真是放弃了少民不管,不帮助解决问题,让他们继续闭塞,能长治久安吗?即便打退了交趾那又怎么样,这样的懒政一刀切思维,广西真能成为大宋的有效行政区吗?”
  “身为地方守臣,不去主动解决这些难题他们想等什么呢?等着国土丢失?还是等着天降惊雷劈死所有少民、从而留下土地?”
  到此再拍桌子道:“简直扯淡。这工作在平时或许有难度,或许需要骨骼惊奇的人譬如我才能镇得住,然而交趾人已经发动了战争,有交趾人轻易拉走了广西少民仇恨,借此机会统一战线,把少民撤往后方保护,关心他们,明显用很少的一点代价就能众望所归,不但拉近少民与汉民关系,还多了一只少民军队,凝结为一体,有了共同敌人,就此打赢广南后全面开放,就是长治久安的局面。”
  “这种一举三得的机会不要,他们装逼耍酷,转过身来就会对我倒苦水说军队不够,张开嘴巴就瞎几把要增援!北方危在旦夕,辽国如此规模的集群来势汹汹,我拿什么给他支援!”
  王雱进行着最后吐槽。
  徐乐觉得大魔王相当啰嗦,类似的吐槽他已经不止一次了,而是十几次次,每次都对此念头不通达。
  “所以您无奈下召吕惠卿紧急回朝述职?”徐乐好奇的道。
  王雱叹息一声微微点头:“吕惠卿也有毛病,但在民族同化统一政策上比他们强五倍,且这小子在我当红时候,执行我的政策不过夜,贼积极,这是市侩但也不能说缺点,正式现在需要作风。此外薛向说的不差,当时抚宁县剿匪战争中他指挥的其实不差,换我上去最多赢的更好看些。所以现在我需要他进广南,为我大宋撑起西南半壁江山。”
  徐乐不太懂这些,崇拜的想:要是这个节骨眼没大魔王在这冷静的运筹帷幄,真不知道大宋已经乱成什么样。
  他是否能决胜千里徐乐认为不重要了,有他坐在这里,许多地方许多人就有了信心,效率也高了不少。
  譬如薛向捅出来的问题,那也不是大魔王主动过问的,事实上若不是大魔王坐在这地方,那种问题甚至会隐忍到造成惨剧后、才出现在相公的桌子上被重视,这种例子大宋简直不要太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