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方平左右看看围着很多人,便感觉有这么个门生很丢人,但也不想当众抽他,于是摆手道:“都散了,别围着,怎么都不用做事吗?”
  交待完就把大雱拖了进去,关上了门。
  “流氓,强盗!”小苏和其他那群官吏一脸黑线的嘀咕着……
  进来厅堂坐下,张方平也没招待王雱喝茶,吩咐两个护卫道:“把这小子捉了提着脚,倒过来抖抖看,难说会掉出些什么,难说他从我这里偷了什么东西?”
  卧槽。王雱稀里糊涂下被他们倒了过来提着脚抖啊抖,突,调出来一本小册子。
  老张拿起来看看略微放心,这不是他从老夫这里偷的古籍,而是他针对现在的李谅祚和唃厮啰撕逼的事,写的《西方策》。
  关于这些消息老张收到的比王雱更早,也比较关心,于是转身上坐,开始阅读了起来。
  时而皱眉,时而又觉得有道理。
  最终看完了之后,张方平也得佩服这小子那杰出的脑洞及节操。
  这临时写的《西方策》上,把整个过程和前后因果都写明了。包括最早在二月末王雱通过各方消息,判断了这事,从而去中书门下陈述,想在那时外交介入,但失败了。
  富弼同意他小子的思路,却不同意让他及时介入。理由是:他在西夏前科累累,让人无法信任。
  其后富弼虽然采纳了意见,但官僚集团么,一个重大国策的决定不是一时半会,现在他们都还在中书争吵不休,是否援助唃厮啰都没办法确定,是否和西夏“会师”一起瓜分河潢地区,也没确定。
  看完之后张方平便久久不语,进入了慎重的思考中。
  大雱在西方策中表达了一个思路:让张方平出手周旋,从而促成“大宋志愿军进河潢地区”事宜。
  妈的这真的是一个相当杰出的脑洞。
  直接卖燧发枪给吐蕃不行,临阵磨枪打不成,关于燧发枪的战法训练等等那完全是零,破坏规则得罪西夏不说,难说送入吐蕃的燧发枪最终成为西夏的战利品,那就是赔了夫人还折兵。
  鉴于当时王雱在抚宁县剿匪,西夏边军的确以志愿者的身份入场,所以这是他们开的先例。政治外交上,此点是无瑕疵。
  坦白说张方平作为前任经济大臣,当然知道和唃厮啰政权的贸易意味着什么。加上这同时也是富弼的思路,富弼现在毕竟是首相,所以张方平真有可能推动王雱的《西方策》。
  但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是:何人为将,万一打不赢怎么办?
  皱着眉头考虑许久,张方平道:“你这上面说的,关于大宋志愿军开进河潢地区作战,有可能达成,如果老夫愿意推动有七成把握。还有关于你提及志愿军介入,加上唃厮啰政权的亲汉思维,正式在吐蕃地区展开宣传,是拉近双方民众亲近程度之机会,此点老夫也深以为然。”
  顿了顿凝重的道:“但何人可为将?一但志愿军介入却打不赢,真的丢了河潢地区,而唃厮啰政权退往青海湖以西,西夏实力得到大幅增加,咱们拉了仇恨还损兵折将,士气重伤,那时候情况就很严重?”
  王雱抱拳道:“要有利润,就一定有风险。若真能在唃厮啰政权最危机时刻,面对残暴的西夏骑兵兵临城下,我大宋志愿军投入河潢地区,一但守住,那小子断言往后西方形势会大变,我大宋会真正在天下竖立‘负责任大国之威望’。总之风险多大,利润就有多大。如果这个政策能推动,下官愿意挂帅进吐蕃维稳……”
  却是被后脑勺一巴掌。
  张方平指着鼻子道:“你想的美!想送死还轮不到你,你级别太低,年纪太小,于内部口碑太坏得不到文人信任,于外部,派你这么一黄口小儿去,唃厮啰会认为是儿戏。且我北京之工业建设三年计划不能没有你,所以你给老夫安分待在这里就行。不要一天就想着乱窜。”
  大雱一阵郁闷,捂着脑壳道:“那可咋办?”
  张方平想了想道:“这么办吧,要老夫推动志愿军计划可以,但左右权衡,军事上老夫只信任狄青,若狄青能挂帅入河潢地区作战老夫就认可。否则我宁愿装孙子,任由唃厮啰丢失河潢地区,也不想去得罪西夏人。”
  王雱也倒不敢讲狄青打不成,只是说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又设计了许多政治和外交问题,狄青是个纯粹的人,兴许有些隐患。
  何况,这竖立威望捞取功劳的机会大雱真想要,所谓富贵险中求,大雱的节操就这点。
  张方平再道:“在文人群体中,狄青的口碑不是太好,抬举他的人少。包括韩大脑壳都有这思维,所以要想志愿军出兵,关于狄青的任用上除了老夫推动,你必须写信给你父亲和韩琦,让他们一起支持狄青出阵。你记住,若不是狄青出阵,我张方平绝对反对志愿军进河潢作战之计划。”
  王雱道:“他们觉得我是小屁孩,这应该您写信给韩琦和我父亲的。”
  张方平摇头道:“你错了,韩大脑壳或许会听几句我的,但你父亲王安石的固执一般人不了解,最近因为一些政策的事老夫和你爹有些不对付。说起来,真正的大事上你爹只信你,尤其军事问题,你资历和成绩已有,你父亲会信你。而狄青当时在广南表现出色,你父亲也喜欢他。”
  “然而,狄青身体不好,年纪大了,最好还是下官进吐蕃维稳。”王雱再次毛遂自荐道。
  “想也别想。”张方平道:“我要留你在这里搞工业,若非如此,相信我,我直接能搅了这个志愿军计划。”
  “好吧相公威武,只有这样了。我这便去给家父写信,希望最快时间促成志愿军计划,否则我大宋西面形势堪忧。”
  王雱一阵郁闷,走都走了,又被老张抓了回来指着鼻子道:“再次警告你,不许欺负小清新,你当老夫说话是废话啊?否则欧阳修真能整死你,你以为假的。”
  “哦。”王雱弱弱的点头,却寻思难道他们随意开群嘲,我念头能通达啊……


第454章 卓洛兰的《河潢征伐策》
  潢州沦陷!
  遍地的尸体,男女老幼,横七竖八。
  街道中一个不足十一岁的小姑娘死法奇特,不是被砍死,脑袋都陷进去了不少,显然是兵荒马乱时被人推倒后踩死的。
  不过一场大雨冲淡了这种时候的血腥气,经雨冲刷,潢州的血色淡化了许多。
  吐蕃人的城池甚至就不叫城池,城墙低矮落魄。鉴于吐蕃人的骁勇善战,从没人想过潢州会这么快失守。
  西夏大将卓洛兰认为,这除了是董毡太过废材外,还因燧发枪战法太过独特。吐蕃人骁勇善战是真,但是无脑也不假,燧发枪虽然有优势,不过卓洛兰坚定的认为若是对阵西夏铁骑,就没有这种效果。
  因为吐蕃人那缺乏远程打击的骑兵、又喜欢卯足了力的横冲直撞,那对怂蛋部队会非常具有杀伤力,但在有经验又有士气的精锐火枪部队面前就是送铜。
  背着西夏版神臂弩,骑在马上和漫咩一起进城的卓洛兰、虽然见惯了血腥场面,却不曾想过会是这样的情景?死的人实在太多,虽然达不到屠城,却已经近似血洗。
  无奈湟水岔口战役西夏军有一定损失,潢州攻防战因吐蕃人的凶悍也较为惨烈,为了震慑住,随后赶到参战的大将军漫咩下达了近乎屠城的命令。
  现在看,好不容易被建设得有点城池模样的潢州,就在这一战被打的七零八落,城池也被漫咩下令拆除。
  漫咩是此番行军大总管,对此卓洛兰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犯错。
  卓洛兰不敢讲药丸,但这样的血腥政策真会结成世仇,对往后的征服极为不利。
  如果抱有短期利益,想抢一把就走,这样似乎也勉强可行?然而却完全没必要拉政治外交上的仇恨、没必要大张旗鼓的开启国战。
  若真想趁这机会一口气拿下河潢地区,保持军事存在,成为西夏往后的长远利益,要长治久安,那么显然漫咩的军事策略就绝对错误,这就是卓洛兰的认识。
  据早前传言,没蔵太师和没蔵太后都不支持出兵吐蕃,就算现在勉强出兵了,以太后心性不可能允许漫咩展开这样的政策。所以根据现在兴庆府的暧昧政治,又是跃跃欲试的小皇帝下令征伐,卓洛兰有理由认为:漫咩此番接受的是西夏小皇帝的血腥政策指令。
  骑着战马,大军一路进城,时而还能听到有些地方传来惨叫声。这不可避免,潢州陷落了,但仍旧会有凶悍不服输的吐蕃人打巷战抵抗。
  早在湟水岔口战役大捷,董毡惨败士气低落之际,那时漫咩仅仅过了腾格里沙漠,当时卓洛兰可以快速推进、提前展开潢州战役,但故意慢了一步,就是不想发生过大伤亡,不想杀太多人为以后留下隐患。
  宋国神童有个著名的策略堵不如疏,当时卓洛兰想采用慢速逼近的方法,逼迫董毡主动放弃潢州,以减少流血的姿态拿下潢州进行修整。
  事实上董毡也的确开始撤退了,可惜神鬼莫测的漫咩七千精骑出现在了董毡撤退队伍后方阻击,被吓到的董毡部放弃了撤退,重新据守在潢州这几乎不算城池的城池里进行血腥抵抗。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样的局面,为此卓洛兰还被漫咩训斥了一顿。
  继续听着巷战带来的惨叫声,卓洛兰漫咩带着一群将军进入了军帐内。
  “大将军。”卓洛兰起身见礼,“末将认为可暂时放慢推进步伐,潢州战役我方对吐蕃人之威慑已经足够。随着雨季来临,燧发枪战法的效率会发生颠覆性变化,末将认为可固守潢州地区休整,与此同时顺便积累粮草,以供往后征伐之用。”
  漫咩摆手呵斥道:“本将身带皇命,没那么多的时间让你耽搁。所谓兵贵神速,潢州攻防战大捷、歼灭董毡部一半力量,正是依托本将的行军速度,于不可能的时间出贺兰山,过腾格里,唃厮啰又过度谨慎,董毡又蠢,否则此战代价会不堪设想。”
  顿了顿漫咩再道:“你修整的同时,吐蕃人也在修整。宋国内部局势存在变数,如今富弼执宰,他一向支持唃厮啰,若被宋国这时候介入要出更大的问题,三山七寨的剿匪战役中可以看出,今时今日的宋军战力已经有别于其他时期。拖延下去越久越对我方不利,必须最快速度打服吐蕃人,在各国外交政客介入前,形成有效占领河潢地区之事实,这就是我西夏皇帝陛下的意志。”
  除卓洛兰系的和南军司将领外,其他将军快速起身喊道:“西夏军永不言败放弃,誓死等跟随大将军推进!”
  两次战役大捷,加受到这个形势鼓舞,许多中级军官也打算要跟着呐喊。
  卓洛兰急忙抬手打住道:“且慢。”
  漫咩眯起眼睛道:“你又想说什么?边军系一向是没蔵太师打理,阳奉阴违。卓洛兰,你是不是受了什么人指示,故意拖我西夏王师后腿?”
  卓洛兰一阵尴尬,依照政治形势,边军系的确最大程度受到没蔵影响,这是公认的。但皇帝诏书已经下达,出征对外作战之际,没蔵讹庞还至于敢下达拖后腿的命令,所以这真是冤枉了。
  卓洛兰急忙道:“大将军息怒,这并非是卓洛兰拖后腿。而是军事上分析,此番我军之目的是有效控制河潢地区,不是抢一把就走,这造成出征之人数过多,现在两部会师已近四万众,加上正在南下的甘肃军司、以及仁多部族,看得见的将来会到七万众……”
  漫咩打断道:“人数多相反让你当心了?”
  卓洛兰摇头道:“末将不是这个意思,但人数多有人数多的弊端。雨季基本来临,除了燧发枪使用不便外,也给我军后勤线供应带来极大压力。现在是国战,以控制占领为目的,末将建议稳扎稳打,观察各方形势后逐步推进,缓出兵,多积粮。”
  漫咩虽然和李谅祚一个性格、比较暴虐却不蠢,也不禁楞了楞道:“接着讲。”
  卓洛兰道:“看得见的将来,与甘肃军司会师后,我军形成庞大军阵,且骑兵为主。粗略计算,七万骑兵每日所需之粮草至少在二十五万斤以上。而这个时期,不论草料还是粮食基本处于青黄不接。且供应这每日二十五万斤粮草的后勤线太远,至少要耗费近十万辅兵民力。”
  说到此处,女将卓洛兰英姿勃勃的走至旁边,指着军事区域图道:“我军往北、往东的后背,是大片无人区,在已经拿走牧民战马的现在,他们耗费不起,无法形成稳定的供应线。于是只有西北面,济桑,西凉府一线勉强可以供应,但效率也太低,几乎会抓空他们的民力和粮草。此外,唃厮啰手里的西宁州一天不拿下,又是骑兵,则我军来自西凉府的补给线就面临极大威胁。”
  漫咩淡淡的道:“你说的是对,本将已有考虑。正因我军拖不起,皇帝陛下才下达速战速决的快战命令。”
  卓洛兰急忙道:“速战速决根本不可能做到,军事上或许没太大压力,但后勤供应是致命的,没有安全的来源。末将建议,等至河潢地区的夏粮和草料丰足,修整军伍,安抚潢州平民为我所用,等雨季过后再逐步推进?”
  漫咩起身摆手道:“太慢了,不利益我皇帝陛下之威望,粮草当然是个问题,但我大军所过之处就地征粮,不服者斩。必须最快拿下西宁州,以确保我军来自西凉府后勤线之安全。”
  卓洛兰不禁色变道:“千万不可!”
  漫咩眯起眼睛道:“你到底受了什么人命令,是何居心?又不可?”
  卓洛兰急的想哭,辩解道:“大将军息怒,河潢地区民间的确会有存粮,但他们比宋人穷。我部是骑兵,作战过程就地征粮,假设安全且有效的征粮辐射半径是五十里,又假设河潢地区人口丰足,但顶了天,这百里的圈子也就不足一万人,在这个青黄不接时期,他们顶了天每人会有三十斤存粮。那也就是说,我大军每日所需之二十五万斤粮草要取自他们的身上,近乎等于三光。这样的政策必然带来滔天怨气以及流血。这不利于我西夏在河潢地区的军事存在。大将军不妨详细观察宋国王雱的核心策略,他打赢三山七寨的核心,就是依托民心。在唃厮啰做的并不差时,我军若在这地区采取血腥推进政策,卓洛兰断言于此,此番之征伐、必败!”
  漫咩不禁铁青着脸起身。
  或许这个该死的娘们说的有些道理,但现在漫咩很怕听到王雱这名字,那小子蛊惑了太后公主不说,两面三刀游走于太师和太后间,最没面子是,当时三山七寨剿匪战役中,漫咩亲自带铁鹞子志愿者参与指挥,算是和王雱的第一次较量,却最终在绝对优势兵力下输给了抚宁军。
  为此漫咩被太后一定程度疏远,不服输的性格加上切肤之痛,导致漫咩这时候听卓洛兰把敌国纨绔子弟抬出来做例子,就恼火了。
  啪——
  漫咩走下来狠狠给卓洛兰一个耳光。
  卓洛兰就算不是弱不禁风,也被打了转圈,嘴边留出血来。
  边军一向受不了铁鹞子的优越感,更讨厌侍卫军这些人傻钱多的纨绔子弟军,于是许多和南军司系将领起身怒视着。
  “你们要造反吗!”漫咩眯起眼睛,周围铁鹞子亲卫的神臂弓纷纷抬了起来。
  不想闹的过于僵化,于是卓洛兰抬手止住了属下族人的冲动行为。
  漫咩虽然暴虐却不傻,也及时抬手打住了属下铁鹞子亲卫的行为,于是剑拔弩张的气氛才逐步缓和了下来。
  漫咩又道:“速度进兵之策略不变,必须最快拿下西宁州,把唃厮啰部赶回青海湖一线。只有坐拥西凉州,才能确保我大军来自西凉府的后勤线安全。那么在这个战略下,卓洛兰将军有什么好的战法?”
  卓洛兰根本不想跟着他发疯,在这样一个打不赢战术之下去断送族人性命,于是淡淡的道:“末将无话可说,既然大将军无所不能,该怎么打那就是你大将军的责任了。”
  “哈哈哈。”
  卓洛兰麾下的几个心腹将领哄堂大笑起来,如此又导致侍卫军将领和铁鹞子将领怒视着。
  漫咩也不禁脸颊微微抽搐,思考少顷摆手道:“行,你们出去吧,该怎么打,接受本将指挥就行。”
  卓洛兰一言不发,带着心腹系将领恼火的离开了军帐。
  漫咩眯起眼睛喃喃道:“将来乱天下者必是此贼娘们。”
  同样,出来的卓洛兰也回头远远的看了帅帐一眼道:“将来乱天下者,必是漫咩。这龟儿子根本不会打仗,他将破坏了太师的军政大计。”
  说这么说,但卓洛兰毫无办法,现在兴庆府政治形势大变,原本太师和太后斗了个旗鼓相当,但现在小皇帝忽然有了心思试图亲政。没蔵太师自然极力反对,但没蔵太后则陷入了两难。
  看形势,太后暂时不想小皇帝亲政,但也不忍心站在太师一边打压皇帝,那毕竟是她儿子。于是现在真的很乱,希望此番的大军出征,不会因政治不统一而被坑了,否则兄弟们就哭瞎了。
  雨一直下。
  走在雨中的卓洛兰被大雨淋得非常清醒,隐隐约约的觉得,喜欢做生意的宋人、必然不会坐视河潢地区落入西夏之手,于是王安石有一定影响力的现在,很大可能王雱会介入,那样一来就麻烦了。
  想到此处卓洛兰也得承认,漫咩咬死了要打快战、不想拖延,也有他的道理。
  有道理也仅仅是有道理,做不做得到才是实际。卓洛兰认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算宋国王雱介入卓洛兰也不害怕,相反跃跃欲试的想和神童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以便秤一下他到底有几两骨头。
  但任何事情一但着急,肯定有漏洞和幺蛾子的。而那个传说中的小屁孩,他最擅于阴险的潜伏着找别人的漏洞,他有名言:真正的高手对抗不是比谁厉害,而是看谁放的错误少……


第455章 格局将变,人心惶惶
  西宁州是近乎咽喉的位置,雄才大略的唃厮啰认为,只要扼守西宁州,就能节制住西夏军现在唯一靠谱的后勤供应线——西凉府粮道。
  只要来自西凉府的后勤线理论上在吐蕃骑兵辐射范围,那就能限制住西夏军主力的行动范围,他们无法无尽拉长战线。
  但若西凉州沦陷,除了河潢地区的主要粮食落到西夏的手里外,也等于被西夏军全面打通后勤战略通道。那时候西夏军的机动范围会丧心病狂的扩张五倍以上。所以一但东部重镇西宁州丢失,唃厮啰认为,就算退往青海湖以西也不安全了。
  就是这原因,湟水岔口战役三儿子董毡失利后,眼看潢州告急,但唃厮啰不能出兵救援潢州,因为那个时候神出鬼没的漫咩部没有浮出水面,分兵的话,兴许救援部队会被伏击。
  现在潢州丢了虽然损失惨重,但还不会死。唃厮啰深知,守住西宁州,就算河潢东区落入西夏手里,宋国的援助仍旧是可以勉强可以从廊州运送进来的,虽然丢了潢州导致绕路,但毕竟可以。
  若真的连西宁州也丢了,基本完全切断唃厮啰政权控制区和宋国的接壤地界,需要从下方,经过一些割据部落辖区过境援助,那就有出事可能。
  若在和平时候那些部落不敢乱来。但现在唃厮啰面临“亡国”风险,西夏七万大军压境,于是南方那些部落,有可能在这个时候蠢蠢欲动。这叫棒打落水狗。
  基于此严峻形势,早在潢州沦陷前,唃厮啰派出使者进汴京,除请求更多的援助外,更是直接请大宋朝廷军事介入。
  但形势变化太快,董毡太蠢太废材,大宋朝廷尚未正式回复,在所有人预想不到的时间里,潢州已经陷落于漫咩部和卓洛兰部之残酷夹击、被血洗了。
  就此天下震惊,格局将变……
  看得见的天下动弹正在接近,一边是吐蕃使者血泪控诉,请求救援。另一边,大宋朝廷内部反战派、恐夏派开始拉锯。
  援助没问题,但关于军事介入富弼也在迟疑,大宋看得见的建设机会来临了,这个时候没多少人想打仗,不想得罪西夏人。
  甚至关于援助问题,恐夏派都不同意,说有可能惹恼西夏,导致西夏直接攻击大宋边境。
  左右为难的富弼、还是决定给予唃厮啰粮食支援,急发政令给秦凤路廊州和积石军,组织两万石首期粮食过黄河,送达西宁州。但不同意军事介入的富弼,也急发命令给积石军后撤三十里,责令不能和西夏远征军发生任何形势的冲突。
  现在大宋朝廷就凌乱了。
  因为韩大脑壳为边境安全,害怕战火烧到宋境,强势下令积石军过黄河驻防,前推十里,这在军事已经有点趁机侵占吐蕃领土的意味,但政治上却等于“表示严正关注”。于是富弼中书以及韩琦枢密院的命令又冲突了起来。
  河潢地区不能落入西夏之手是肯定的。但是是否军事介入,韩琦也拿捏不定。
  现在韩琦在考虑新的东西,因富弼的政策存在,唃厮啰政权是大宋的盟友,所以从义气角度上讲,河潢地区若在唃厮啰手里,大宋不好意思占领,但若是现在严正关注,等西夏人打下河潢地区,损兵折将又疲惫时,大宋出手黑吃黑,这就不存在不好意思了。
  这是韩琦的初步想法。
  然而恐夏派的存在,注定了韩大脑壳这样的想法照样会有很大的抵触。
  诚然,现在是赵祯当政以来财政形势最好的时候,且广南战役被狄青打的漂亮,淮西舒州,西北抚宁县剿匪之战被王雱打的非常漂亮,所以哪怕军队没有真正的改组过,但现在的军心士气,也是赵祯当政以来最好的时候。
  但保守派认为,借助这个好形势自保,发展自身可以,切忌好大喜功现在介入战争,或许真有那么一两只的能战精锐存在,譬如狄青的嫡系部队,神机雱的嫡系抚宁军。这些都是几经考验的精锐。
  但是精锐还是太少,这就是大家担心的地方,主流观点认为,大宋仍不具备外出军事干涉的实力。
  就在这个大家吵闹不休,迟迟没决定时刻,药丸的消息接连而来:董毡部损兵过半后残部逃跑,潢州沦陷被血洗。
  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紧跟着于六月初,北京张方平的建议书到达朝廷,王雱也同一时间以家书形势说服了王安石。
  加之吐蕃使者连续性的血泪控诉,自来有些侠心、又想保住以往外交成果的富弼,终于决定推动审议张方平关于《大宋志愿军入河潢作战的若干建议》……
  六月中旬。
  志愿军出兵细则尚在讨论中,来自西面的文报铺天盖地,说是漫咩部集四万兵力强行于雨季进兵,到处征伐粮草,导致河潢地区血泪处处,许多人强势涌入宋国廊州避难。
  也有来自吐蕃的文书:再次哭诉西宁州告急,为避免河潢地区全部落入西夏之手而至唇亡齿寒、唃厮啰请求宗主国大宋务必负责任、最快速度军事介入。
  同一时间,进行最后外交努力的司马光也死心了,宋国礼部派人至西夏找多吃己沟通,要求西夏“立即撤军、停止在河潢地区的非人道行为”建议、被西夏冷处理不回应,导致宋国礼部官员现在还滞留在兴庆府无所事事。
  于这火急火燎的时刻,无奈之下,志愿军进河潢作战正式定为了非公开国策。
  帅臣任用成了难题,韩琦主张启用王雱去指挥,理由是西北剿匪战役打的极其漂亮,小屁孩已具备了指挥战争减少伤亡的能力。
  但反对者众多,理由王雱年纪太小,级别太低,虽然简历来看算得上骁勇善战,但经过的考验并不多。
  就连皇帝也反对,没有理由,赵祯身体越发不好的现在,他舍不得把神童放到形势难明的战场上去。
  就此一来根据王安石和张方平推荐,不得已下,为国征战数十阵的狄青,再次于伤痛中付出。
  “此番没有军事番号,为了人道和正义,我等将远赴河潢地区作战。出发!”
  大雨滂沱,汴京军校场上接过了韩琦授予的节符,近五十岁的老将狄青把长剑一挥舞,带一千五百精锐出发了。
  狄青部将最快速度赶至西部边境积石军,整编积石军后抽调人手,再以志愿者的身份进入西凉州。
  彼时汴河码头河水暴涨,一团混乱。
  除各商号船只把河道塞满造成堵塞外,已经开始人心惶惶,因为看得见的现在,已有多地水患告急。
  那场之前神机雱预言的水灾可能性变的越来越大。
  火急火燎在码头等着军方船运的狄青,所看到的是抱怨,哭泣,骂娘的人。他们在质问为什么当时王雱的福康渠计划要被叫停?
  也因为这样,之前援助吐蕃力度不大,迟迟不能决定军事介入。因为早在六月初来看,那场王雱预言的大水就有了六成的可能。
  王拱辰司马光现在已成了被集火对象,当时反对王雱韩琦福康渠计划的,就是这两人声音最大。
  司马光为人还算老实,勉强算得公正,于是雨越来越大的现在脸红不说话了,闭门不出,被人骂了也不回嘴。
  但王拱辰可没那么乖,王拱辰转移矛盾开始职责王安石和张方平的《志愿军计划》是乱弹琴,自己军事实力不足,粮食累积不足之际,还敢干涉吐蕃蛮子的人权问题?
  “这是自找的,会破坏我大宋风水,遭遇神罚。”王拱辰的大抵意思就是这个,这是麾下的道士幕僚交给他的辩解词。
  等船运的现在想着这些,一向谨小慎微的狄青只能苦笑。政治不关狄青什么事,但如果真的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宋因水灾爆发粮食危机,还要勒紧裤腰带援助吐蕃、供应志愿军作战需求。
  所以这场王雱在背后推动的战争,在军事统帅狄青的眼睛里看来,真没什么可乐观的。
  “都特么退开,枢密院船运来了,老子们赶时间进行远征。”
  大雨里思考的狄青,恍惚听到麾下军官用鞭子驱赶码头工人和商船,但是过问不了,在这潮湿的天气中,狄青身上几十处旧伤发作,周身疼的死去活来。
  在混乱中骂人驱赶,好不容易可以登船,士兵们忽然大叫“狄帅您怎么了”?
  随后只见狄青甚至站立不稳,倒在了地上。
  韩琦的军令已发,不能拖延,于是拉扯着把狄青抬上船,迅速装运军需物资,而后顺江出征。
  此番一路西行,鉴于狄青在士大夫群体之中名声太差,到底会受到多少为难,军需物资补充又是否顺利?对于这些远征将士心中没底,但没办法,这就是嘉佑三年下半年开局。
  当时神机雱的预言没人信,传世工程福康渠被冷藏,且诸事并发。这注定了大灾大难的大宋,要在这屋漏恰逢连夜雨的时节,帮助唃厮啰政守住西宁州,狄青年老多病之际也要带伤出阵……
  西北抚宁军。
  得知父亲在年老多病时挂帅出阵,将会投入河潢战区,狄咏早就坐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