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大帝无双-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一愣,随即又笑道:“一切尽在公与掌握之中,孤有公与,何愁天下不定!”
第二百一十九章血旨
曹操惊闻父亲曹嵩被杀之后,立即将大军撤出泰山郡境内,派大将夏侯惇、夏侯渊率三万青州军为前部,自率诸将及七万大军为中军,令于禁统领两万军队在后押运粮草和辎重,浩浩荡荡的杀向徐州琅邪国境内。
袁绍在曹操撤军之后,连夜派文丑率四万大军驰援岌岌可危的延津,派马延率两万军队奔赴白马相助颜良,兖州之危暂时解除。
陶谦得知曹操进攻徐州的消息,急忙从沛国撤军急救琅邪国。解除后顾之忧的袁术令纪灵率三万大军驰援袁耀,顶住徐晃、典韦和赵云的攻击。
中原之战况,因曹嵩之死而风云突变。
十二万曹军一路势如破竹,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攻下大半个琅邪国,直逼琅邪国开阳城。
开阳城终究是琅邪国治所,城墙自然比琅邪境内其他诸城坚固了许多。三天前,阳都告破,陶谦部将曹宏遂率三千残兵退守开阳,恰逢陶谦亲率三万大军驰援开阳,其中包括三千丹阳精兵。曹军十万大军虽猛攻三日,却始终难以撼动城池分毫。
“杀~~”
绵绵不息的喊杀声中,黑蚁似的曹军再次汹涌而来,倏忽之间一架架云梯已经架到了堡墙上,数千名青州悍卒口衔钢刀、手脚并用顺着云梯爬了上来,这些嚣张的青州兵。大部分为青州黄巾军改编,悍不畏死,竟然连盾牌都懒得举了。似乎根本就不惧怕守军的弓箭。
可惜他们遇到的是丹阳精兵,“自古精兵出丹阳”,丹阳精兵的勇悍闻名天下,又岂惧青州兵。
“杀~”
一名丹阳兵怒吼一声,手中长刀毒蛇般砍出,恶狠狠地砍在一名青州兵的肩头,青州兵的身形猛地一顿。手中腰刀咣当落地,双手无力地捧住鲜血喷涌的肩头,凄厉地哀嚎起来~~
“嗖~”
丹阳兵还没来得及抽回长刀。一支锋利的狼牙箭已经闪电般攒射而至,冰冷地射进了他的左眼,蛛丝般的冰寒顷刻间从中箭的左眼漫延开来,丹阳兵感到自己的身躯陡然间变得无比沉重。
只见他挥起快刀削掉插在眼中的箭身。独眼闪烁出噬人的光芒。只见一名青州小校正于十步之外张弓搭箭,又一支锋利的狼牙箭绰于弦上,瞄准了又一名徐州兵士~~
“哇呀呀~~”
那名丹阳兵仰天凄厉地长嗥一声,恶虎扑食般抢上前来,倏忽之间奔过了十步之遥,突然腾身而起,人在空中,长刀如泰山压顶般劈了下来~~
“嚓!”那名青州小校竟然被劈成两半。掉落于城下。
那名丹阳兵没有停止住冲势,而是顺势向前。手中的长刀顺手一挥,又是一名刚刚登上城头的青州兵被劈落城下。
这只是一名最普通的丹阳兵卒,城头上的丹阳兵势如疯虎,以一当十,勇不可挡,杀得青州兵心中胆寒。
就连城下的观战的曹操都不得不摇头赞叹:“丹阳精兵,竟然勇悍如斯!”
城楼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将,身穿连环铠,花白的须发在风中飘舞,满脸凄厉和愤恨之色,只见他举刀撩空,凄厉地嘶吼起来:“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坚守在城楼上的徐州兵跟着陶谦竭斯底里地怒吼起来。
陶谦手中的长刀乍收又起。再次苍凉而悲愤的长嚎:“死战~~”
“死战~”
“死战~”
“死战~”
凛冽的杀意在城楼上激荡、翻滚,曹操肃然的望着城楼上疯狂呐喊的陶谦和徐州军将士,眸子里已是一片寒凉,这个老家伙都大半截入土了,居然会如此勇悍!还能激发出部众如此高昂的斗志!
……
“报~~”
进攻再次受挫,曹操眼中的神色越来越凝重,正欲派虎痴许褚亲自率五千精兵进攻时,忽有一名小校飞马奔来。
曹操目光阴冷,厉声道:“何事?”
“雒阳来旨。”
“你说什么?”
曹操勃然色变,汉帝来旨必然是劝和,接还是不接?
“随本官前去接旨!”曹操吼道。
一行十数骑身着红衣的飞龙卫飞马奔来。
“青州刺史曹大人接旨!”
曹操率众将恭恭敬敬的迎接圣旨。
“……卿之令尊仙逝,朕甚感悲痛,然元凶不明,真相未解,擅动兵戈岂非令亲者痛仇者快?曹卿与陶卿,均为朕之臂膀,股肱之臣,若自相残杀,则将伤朕之心肺,还望就此休兵,待朕查的真相再做定夺,此前相攻之事,既往不咎。钦此!”
曹操一言不发的接过圣旨,冷冷的注视着绝尘而去的飞龙卫,眼中依然杀气腾腾。
“主公,如今何以处之,战还是不战?”全身披挂停当,斗志昂扬的许褚问道。
曹操仰望着苍天,沉吟不语。
身后的诸将鸦雀无声,等候着曹操的决断和指令。
许久,曹操对着高空长啸一声,而后厉声喝道:“战!”
“战!”
“战!”
“战!”
身后响起雷鸣般的响应。
……
又是一天激战过去,许褚率领的五千精兵伤亡三千多,许褚肩头也受了轻伤,而徐州方面的代价是损失了四百多丹阳精兵和一千普通徐州军。
曹操望着城楼上下的累累尸骨。眉头皱得越来越紧。
他缓缓的转过头来,问向身后的荀彧、郭嘉、程昱、戏志才等谋臣:“公等有何妙计可速破此城?”
众人沉吟不语。
郭嘉突然哈哈笑道:“臣倒有两计可破开阳,就怕主公不愿为之。”
曹操眼中一亮:“奉孝且细细道来。”
郭嘉笑道:“第一计。陶谦素以爱民著称,若将开阳城周的百姓尽皆抓来,威逼陶谦献城,否则就地诛杀城周百姓,其必然就范。”
曹操摇头道:“此计太过狠毒,不可!”
正要开口辩驳的荀彧心中暗暗嘘了一口气。
“第二计,堵沂河之水。倒灌城墙,不出半月则城池不攻自破也。”
话音刚落,荀彧已怒声呵斥:“此计万万不可。若河水决堤,则城周百姓皆为鱼虾,与第一计又有何区别?”
曹操眼中寒光闪动,沉吟半响。对荀彧厉声道:“若是文若再无其他妙计。就依奉孝之言。只要破了开阳,则陶谦成了瓮中之鳖,整个徐州之战也将再无悬念,如此可以少死多少将士和百姓?何惜开阳城周些许百姓。”
荀彧见他满眼凶光,杀气腾腾,心中一寒,不再说话。
“报~~”曹操正要下令派人堵塞沂水时,又一名小校飞奔而来。大声报道,“大人。雒阳再次来旨,传旨者乃飞龙卫中郎将李大人!”
曹操心中一凛,冷声道:“速速接旨!”
飞龙卫中郎将李逸飞亲率十数骑飞马而来。
一个锦匣呈现在曹操面前。
锦匣中是张闓的人头和一枚金蛇令。
“……真相已大白,杀令尊者乃袁绍之部曲‘金蛇’,卿当继续攻伐袁贼,为卿之令尊复仇,不可再攻击徐州……”
“臣接旨!”曹操恭恭敬敬的接过了圣旨。
李逸飞笑道:“如今杀人凶手已伏罪,元凶已明。还望刺史大人深明大义,李某代徐州百姓谢过。”
曹操微微一笑道:“中郎将大人还请放心,曹某当遵旨而行。”
李逸飞满意的点了点头,带着身后的飞龙卫迅速离开。
曹操望着李逸飞的背影,又迟疑了半响,心中一横:“妙才何在?”
夏侯渊纵身而出:“末将在!”
“你率三千兵马,依奉孝之言,去堵沂河上流之水。”
“是!”
荀彧目光闪动,嘴巴动了动想说什么,终究还是闭嘴不言。
……
三天过去了,开阳城下的进攻不再像前几天那样激烈,但是沂水上流的河水却涨得越来越高了。
此时的河水水量很大,再过五日,即可破堤决水,淹没开阳,则满城军民将成为鱼虾,束手就擒。
曹操冷冷的望着开阳城楼,脸色阴晴不定,心中也是莫名的惴惴不安。
开阳城破,则是他与汉帝刘协决裂的时候,从此他将成为叛贼,要么席卷天下,成为九五之尊,要么身败名裂,满门俱灭。
赌,还是不赌。他心中没有一点底。
“报~~”小校的喊声将他从沉思中唤醒,惊得他在绝影背上差点摔落下来。
曹操大怒:“何事禀报?”
“雒阳来旨!”
曹操眉头一皱:“不接!”
“是!”
那小校正要打马而去,曹操又喝住他问道:“何人传旨?”
“奋武将军、飞龙卫统领王越大人。”
曹操心中一阵战栗,急忙喝道:“速速随朕接旨!”
身后的诸将也是一阵大惊,许褚、夏侯惇、夏侯渊、蔡阳等人急忙跟在曹操身后,不敢离开寸步。
只听马蹄声疾,天下第一剑客王越率数十骑昂然奔来:“青州刺史曹孟德接旨!”
曹操急忙躬身相迎。
王越并未宣读旨意,而是将圣旨直接递了过来。
曹操狐疑的结果圣旨,缓缓的打开,陡然脸色大变,惊得连退了两步。
圣旨上只有几行大字:“卿欲为能臣乎?卿欲为叛贼乎?卿莫非欺朕之利剑不利乎?”
字迹依然凝结,呈黑褐色,在阳光下显得是那么触目惊心。
因为这是一道血旨,汉帝陛下刘协用自己的指血书写的一道圣旨,字行里间充满决然和必杀之气,令曹操不寒而栗。
王越斜眼鄙夷的扫了一眼曹操身边的诸将,冷然喝道:“刺史大人,请速速下决断,在下还等着向陛下复旨。”
“放肆!”许褚怒声而出。
王越轻蔑的一笑,眼中杀气凛冽,右手轻轻一挥。
唰唰唰!
数十把连弩恶狠狠的瞄准了曹操等人,一触即发。
曹军诸将大惊失色,急忙纷纷挺身而出,将曹操团团围在中间。
“让开!”曹操厉声喝了一声,缓缓的排众而出,冷笑道,“王大人尊为奋武将军,过于鲁莽了。
王越赞赏的点了点头,右手一摆,众飞龙卫将连弩缓缓收起。
曹操目光如刀,狠狠的盯了王越半响,这才厉声喝道:“全军撤退!”
二百二十章突袭南阳
在汉帝刘协的三道圣旨的威压之下,曹操终于屈服,将十二万大军撤回荆州,暂时退出中原之战。而袁绍没有了后顾之忧,分别在白马和延津两地聚集五万大军坚守,又派文丑率五万大军驰援冀州中山国顶住公孙瓒的攻势,稳住了兖州、冀州两地的局势。
刘协经过与贾诩、庞统和徐庶三人的商议之后,决定暂缓进攻袁绍,集中优势兵力,全力攻击袁术。
而徐州的陶谦因为曹操的影响,不敢再分兵进攻豫州,而是将大部分兵力屯集在琅邪国,以防止曹操出尔反尔,再次突袭徐州。
蔡瑁和魏延两人所率的荆州军,原本不过是奉刘表之命袭扰南阳,在纪灵和阎象两人率三万军奔杀而来之前,已经退回襄阳。
这样袁术解决了南面和东面之患后,也集中优势兵力坚守定颖,抵御汉军东进。虽然袁术数月前的席卷天下的雄心受到遏制,但是自保的信心还是有的。
定颖城内,足足有五万陈军,而城外也有七万大军安营扎寨,筑起了高高的土墙与城墙连接在一起,使北面的城墙延伸了两倍的长度,同时也隔断了汉军攻击其他三门的路线。
城下,聚集了五万汉军,其中铁骑达三万,加上连弩的威力。这只军队如果是在中原野战,几乎可横扫无敌。所以袁术一开始就没打算与汉军打对冲的攻击战,汉军的骑兵数量过于恐怖。他只能选择打防御战,这样骑兵的优势就荡然无存。
即便袁术在定颖搭筑了铜墙铁壁,但是汉军似乎仍然对定颖势在必得,源源不断的汉军仍然往定颖城下涌来,平均每天增加两三千兵力。据探子来报,汉帝刘协也即将亲率大军御驾亲征,坐镇定颖之战。
袁术和袁耀等人不禁暗自冷笑。定颖城墙和延伸出来的外墙越修越厚。城墙里面又修瓮城,再加上投石机、蹶张弩等大型守城器械也搬上了城头。汉军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攻破定颖。
唯一令他们担心的是南阳郡,汉军若攻破鲁阳攻入南阳郡。再与刘表南北夹击,则南阳的纪灵和阎象将腹背受敌,岌岌可危。
不过从目前的情势来看,汉军只是源源不断的往定颖增兵。似乎根本无心攻击鲁阳。不过即便如此。袁家父子还是不放心,在鲁阳派驻了一万多大军坚守,防止汉军偷袭,同时令驻扎在宛城的纪灵和阎象两人密切注视鲁阳城动向。
此时的定颖城上下大军云集,大战一触即发,而数百里之外的宛城却是一片安静。
纪灵正在与阎象饮酒一起狎妓作乐。两人一个是袁术手下第一猛将,一个是袁术手下两大谋士之一。纪灵武艺高强,作战勇猛深得袁术喜爱。但是袁耀深恐其与自己争功,故向父亲推荐其坐镇南阳。而阎象自来与首席谋士杨弘不和。也被袁耀推往了南阳。两人倒是性格相和,如今宛城无战事,定颖虽然大战在即,但是他们却插不上手,倒也落个自在。
大堂之内正一片莺歌燕舞之时,一名探子急入,叫道:“将军,鲁阳急报,汉军马超、贾诩已攻破鲁阳,望雉县、博望两城而来。”
纪灵大惊而起,厉声问道:“我听闻汉军主力都在定颖城下,岂会有兵力速破鲁阳?”
那探子战战兢兢的说道:“汉军的主力是在定颖,他等只派了八千骑兵,一天就破了鲁阳城。”
纪灵怒喝道:“放屁,攻城之战,骑兵与步兵又有何异?八千骑兵居然一天之内破了鲁阳,莫非有人通敌。”
那探子无奈的说道:“汉军趁夜用神雷炸毁了城门,八千骑兵夜袭鲁阳城,鲁阳城内只有一万多步兵,又在慌乱之下,如何是汉军的对手,只能弃城而逃。”
阎象叹了口气道:“我亦曾听说汉军的神雷,当初太子殿下的十三万大军就是被这种神雷轰得大败而逃,损失惨重。看来汉军是明攻定颖,暗袭南阳啊。”
纪灵惊道:“如此奈何?神雷自非人力可阻挡,难道我等就此束手就擒?”
阎象笑道:“我倒有一计,准叫汉军有来无回。”
纪灵大喜,急忙笑道:“阎将军速速道来,我等若灭了这只汉军,必当得到陛下的重赏。”
阎象冷冷笑道:“幸亏只是八千大军,灭了他们也与太子争不了功,若是八万汉军被我等灭了,我等风头盖过太子殿下,反而岌岌可危。”
纪灵笑道:“说的也是,请速道妙计。”
阎象阴测测的笑道:“汉军取鲁阳,必先破雉县,再攻博望,然后直奔宛城而来。则其于路必经博望坡,我要让那博望坡成为汉军的埋骨之所。”
……
博望坡,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地势险要,为古襄汉隘道之通衢,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新官上任三把火”,说的就是诸葛亮出道以来烧的三把火。第一把火烧的就是博望坡,然后是新野和赤壁。
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是个放火的高手,只是如今这个放火的高手已经远走西蜀,博望坡这把火他是烧不起来了。
但是诸葛亮虽然是放火的高手,并非只有他一人会放火,如今又有一人在博望坡要完成他因历史偏差而未完成的壮举——火烧博望坡。
此时已是秋季,草木枯黄,正是绝佳放火时节,若是山道两旁的草丛内再加上硫磺和硝石等引火之物,就会烧得更旺了。大火过后,两万多伏兵再出,则八千汉骑将死无葬身之地。
为了这次埋伏,阎象已经准备了三天。三天之前,两万多大军就已经进入山道两旁的埋伏地带。既然要放火,当然要先砍开防火隔离带,否则大火烧起来万一风势不对,烧了自己就是玩火**了。只是两万人这一折腾,山里的飞禽走兽就遭殃了,被折腾得鸟飞兽跳的,不得不逃之夭夭,另找山头栖息。
一阵急剧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远远的看到尘土飞扬,数千铁骑飞驰而来,气势逼人。
“停!”
眼看行到山道口,一个白胖的中年文士急忙喝令叫停。
领头的一名白衣白甲的青年将领,生得猿臂豹腰,剑眉星目,英气逼人,手中那把重达五六十斤的虎头湛金枪更是令人胆寒。
只见那名青年将领不满的回过头来,问道:“军师将军,为何叫停?兵贵神速,我等如今已攻下雉县,当疾攻博望,直捣宛城才是。”
那中年文士微微一笑道:“马将军,此处林深草密,山道狭隘,恐有埋伏。如今秋高气爽,天干物燥,叶黄枝枯,正宜放火,我等不得不防啊。”
原来那领头的正是马超,而中年文士则是贾诩。
马超皱眉道:“如此奈何?此处是通往宛城的必经之道,总不能就此停步不前吧。”
贾诩微微一笑道:“我等先派十数骑前往试一试。”
马超疑惑的问道:“如何试?”
贾诩笑道:“我军十数骑若一路大声呼喝冲到尽头,无鸟雀惊起,无走兽奔走,则必有埋伏,若有埋伏,则他等返程之时,必有追兵掩杀而来,引诱将军孤军深入。”
马超沉吟了一会道:“若确有伏兵,又当如何?”
贾诩道:“若确有伏兵,只望将军不要逞勇负气而强追敌将,则贾某自有妙计破敌。”
马超笑道:“马某虽然年纪不大,倒也久经沙场,岂会为叛军小儿所惑,军师只管便宜从事。”
其实以马超的年龄和他的个性,原本是不会这么温顺的,但是自从收到从张氏马场送来的那个香囊之后,一向鲁莽冲动的马超近来变得十分温顺和冷静,刘协要他凡事与贾诩商量,他还真唯贾诩的意见是听。
虽然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爱情有时会暂时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十数名精悍的骑兵一路大声吆喝着冲进山道入口,奔腾而去。
两边一路寂静无声,眼看就要冲到出口,突然听到一阵锣响,谷外一队军马发出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无数兵士向他们杀来。
那十余名探路的精骑大惊失色,急忙打马回头就跑,后面的追兵哪里肯舍,跟在后面紧紧的追来。
当先一人,膀阔腰圆,手持两刃三尖刀,骑黑鬃骏马,杀气腾腾的冲杀而来,正是纪灵。
敌军约三千兵马,以步兵为主,怎追得上汉军十余名精骑的速度,很快就被甩在屁股后面。
汉军骑探大惊失色的飞马奔向贾诩和马超。
“马将军,军师,有敌军杀来!”
贾诩冷冷问道:“路上可曾有飞鸟和走兽惊起?”
“未曾见得。”
贾诩微微一笑,叫来一名都尉,吩咐道:“速速准备五百个火把。”
话音刚落,只听迎面喊杀声震天,纪灵率着三千精兵气势汹汹的扑了过来。
只见纪灵手中的两刃三尖刀一抖,指着马超喝道:“马超小儿,还不速速下马受死!”
马超勃然大怒:“跳梁小丑,吃我一枪!”
ps:,今天刚回家,陪了老婆小孩一整天,两更是更不了,请大家见谅。
二百二十一章火烧博望坡
千里神驹沙里飞如同闪电般冲出战阵,向纪灵奔去。
纪灵一拍黑鬃马,哈哈笑道:“黄口小儿,看刀!”
手中的两刃三尖刀如同狂风一般攻向马超。
“土鸡瓦狗之徒,也敢挡我之路!”马超暴喝一声,手臂青筋爆涨,千百道枪影如电光般荡出。
哐!
山崩地裂般的巨鸣声中,虎头譫金枪与两刃三尖刀两柄重兵器,生生撞击在了一起。
交手瞬间,纪灵只觉无尽的大力,汹涌的灌入他的身体,只搅得他五脏六脏震动欲碎。虎口处,竟也瞬间被震裂,绽出丝丝血迹。
“好强的力道……”
纪灵暗自惊叹,这种神力他只有十年前大战张飞时遇到过,这十年之内从未遇到敌手,想不到马家之子年纪不过二十几岁,竟然如此神勇。
他不敢怠慢,深吸一口气,抖擞起精神再战。
紧接着;马超却不给他留一丝空隙,快枪如风,第二枪已当胸刺来。
纪灵不及多想,急是再举两刃三尖刀,尽起生平之力相扛。
吭~~
又是一声金属烈鸣,火星飞溅中,纪灵的双臂被压弯下来,那虎枪的锋刃,几乎已压触到他的盔顶。
与此同时,这泰山压顶般的重击之下,纪灵只觉气血震荡如涛,刚刚修复的内脏,转眼又被震伤,虎口也再度迸裂。
“这马家之子天生神力。乃是以力取胜,正好克制我的两刃三尖刀!”
两招的交手,纪灵便被马超的神力所震慑。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马超恨他无礼,决意以力致胜,并未使出伏波枪法中的精髓。
马超那柄虎头譫金枪,其重量绝对不逊于他的两刃三尖刀,甚至,还可能多出几斤。
而马超本身的力量,又超乎常人的强悍。两强叠加,所发挥出的力道,绝不比他十年前遇到的张飞逊色。
神思未及时。马超的第三枪,已破风而至,长枪的虎头吞金刃如车轮般荡出,向着纪灵的腰间生生斩来。
纪灵不暇思索。急是竖刀再挡。硬生生的接下这第三枪。
三枪下来,纪灵的额头,已是浸出一层冷汗,内脏受创,嘴角竟也浸出了一丝鲜血。
马超却气息平静如水,沉静如冰的威势,四面八方的弥漫开来,那凛烈的杀机。将纪灵紧紧包裹其中。
紧接着,马超手中的虎头譫金枪。更是毫不留情,一枪猛似一枪,狂攻而至。
转眼七八枪攻过,纪灵已被逼得刀法凌乱,破绽重重。纪灵便手脚发软,无力再战,不过他的任务原本就是诱敌,倒也不丢脸,虚晃一刀,掉头就跑。
“撤!”
三千陈军早就做好逃跑的准备,立即撒腿就跑,如同潮水一般往山谷内退了下去。
“哪里逃!”马超一声怒吼。
千里神驹沙里飞风驰电掣般的追了上去,虎头譫金枪如同毒蛇一般刺向纪灵。
亡命逃奔的纪灵听到背后风声响动,知道是马超追来,急忙拼尽全力,回头迎向马超的大枪。
砰!
刀枪相交,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巨力涌入纪灵的双臂和身躯,他哇的吐出一大口鲜血,随着那受惊的黑鬃马继续狂奔。
“马将军,穷寇莫追!”
贾诩在背后高声喊道,正要打马继续追杀的马超急忙硬生生的勒住马脚。
回头头来,只见背后火光熊熊,数百精兵手持着巨大的火把整整齐齐的站在山道口两旁的草木边。
“烧!”
贾诩一声令下。
山道两旁的草木立即被点燃了起来。最后无数火把被扔了出去,从天而降掉在了更远的茅草之中。
起风了,而且越来越大。
博望很少在秋天出现这么大的风,摇曳山中的枯藤杂草沙沙作响一拍荒凉景象。
风助火势,越烧越大,烈焰滔天,如同一条火龙一般迅速蔓延了下去。
谁也想不到的是,火烧博望坡的不是诸葛亮,不是阎象,而是贾诩。
纪灵率着三千陈军拼了老命的在山道中狂奔,生怕马超快马杀到取了他的头颅。
“将军!汉军没有追来!”
背后一个都尉气喘吁吁的喊道。
纪灵这才回过神来,急忙勒住马脚,诧异的回过头来,果然背后都是自家的将士,并未见到汉军追来。
诱敌之计失败了,他不觉心头一阵失望。
“随我退出山道,等到火光一起再杀进来。阎将军说的对,此道是通往宛城的必经之道,不怕他等不打此过。”
说完,一挥马鞭率众驰出了山道。
博望坡山道两旁茂密的草木之中,两万陈国士兵正严阵以待。只等汉军进入全部进入山道,点燃前方的草木,待汉军烧得大乱,再冲杀出去。
为了这场伏击,他们已在山中埋伏了三天,这三天餐风露宿,喝泉水啃干粮,早已等得不耐烦了。
适才纪灵率军退下来时,众军士都激动万分,热血沸腾,以为汉军必然紧随而来,然而巨大的希望之后便是巨大的失望,三千逃兵后面空空如也,汉军根本就没追下来。
阎象眉头紧蹙,脸上露出狰狞之色,暗自想道:“汉军之中也有高人,不过老子不信你不走这博望坡,除非你不想攻打宛城。”
正自沉吟时,一股浓烈的气味涌入他的鼻口之中,他猛的咳嗽了几声,惊得纵身而起。
“火,火……”
有人惊叫起来。
“混账,谁放的火!”阎象勃然大怒。
很快他就闭住了嘴。双眼瞪得铜铃一般,嘴巴大张形成一个o型,都能塞进去一个馒头了。
火。满山遍野的火,烈焰滔天,整个天空都烧红了。
那火铺天盖地而来,显然不是自己的军士点燃的,而是从山道入口处蔓延了过来。
这火,居然是汉军点的!
漫山遍野都是火龙群舞,浓烟滚滚。很快就烧到了陈军的埋伏区,他们撒在草木中的硫磺、硝石经烈焰一点,轰然爆发。火苗窜得老高,如同爆炸一般。
虽然已砍开了大面积的隔火带,但是那浓烈的热气和滚滚的浓烟依然令两万陈军惊慌失措,大呼小叫起来。
这场大火比他们预定的火要大得多。因为他们原订只是烧掉隔火带前面的草木。而这场火将他们前前后后的草木都点燃了起来,这样他们便被大火包围在隔火带之间,虽然不至于被烧死烧伤,但是那巨大的热浪也熏得的众军士汗流浃背,呼吸困难,如同被蒸笼烘烤一般。
“完了,完了……”阎象望着这漫天的烈火,一阵气闷。居然晕了过去。
“阎将军……”身边的士兵一阵慌乱,有人急忙拿起水壶对他灌了几口水。
阎象悠悠醒转。急忙嘶声吼道:“全部打湿衣袖,捂住口鼻,速速撤出博望坡!”
……
正在山道口等待的纪灵,突然听到身旁的士兵惊喜的喊道:“将军,起火了,起火了……”
纪灵抬头一望,果然见山道之中,烈焰腾空,浓烟滚滚,不禁哈哈大笑:“兄弟们,汉军已被火困,随我杀去。”
说完一拍黑鬃马,纵骑朝山道中奔去。
背后的三千精兵,刚刚承受失利的憋屈,此时精神大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纷纷大声呼喝着冲向山道。
“击杀汉贼,生擒马超!”
“击杀汉贼,生擒马超!”
……
迎面果然有一群乱军急哄哄的奔来,一个个丢盔弃甲,亡命逃窜,只恨爹娘少了两条腿。
纪灵不及细看,挺起长枪大吼:“杀!”
乱箭腾空,倾泻向来敌。
三千精兵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恶狠狠的冲杀了过去。
随着一片惨叫声,有人怒吼:“混账,我们是自己人!”
纪灵大惊,急忙喝道:“停!”
然而还是有稀稀疏疏的乱箭不断的射向迎面而来的陈军。
密密麻麻的陈军如同潮水一般向纪灵及其部曲涌来,而纪灵部下不过三千之兵,如何能抵挡。
正在惊疑之间,只听满脸烟灰的阎象嘶声喊道:“纪将军,我等中了汉军的火计,速速撤退,不然我军必将自相践踏。”
纪灵惊呆了,一时转不过弯来,身后的部曲却已经明白了过来,急忙撒腿就跑。
两万多乱军挟裹着纪灵匆匆往后奔逃。
就在此时,背后突然想起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和震耳欲聋的马蹄声。
八千汉骑从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