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大帝无双-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图怒斥道:“你此乃让明公在天下人面前失去大义。其心当诛!”

两人一阵唇枪舌剑,又引得两派人争斗,吵得袁绍一个头两个大。

正烦恼之间,突然后营一阵骚乱。

回头望去,只见远处涌来一群军队,直奔袁军后营而来。

袁绍大惊,急忙令全军戒备,打马与诸将疾奔后营。

来军越来越近。军中的大旗已逐渐隐隐可见。

一个斗大“文”字展现在袁绍面前,他脸色剧变:“是文丑。范阳被攻陷了。”

文丑一马当先,奔到近前,翻身落马,扔下虎牙枪,快步向前跪倒在袁绍面前哭道:“范阳失守,请明公恕罪。”

袁绍气得全身直哆嗦,指着他怒道:“公孙瓒不过四万兵马,你有一万五部曲,居然连一天都没守住,却是为何?”

文丑羞愧的说道:“末将该死,不慎被幽州军中的奸细混入城中,于半夜偷开了城门,故此得败。”

身后的逢纪冷笑道:“我早料到城中必有奸细,可惜有人故意混淆视听,才令文将军误中奸计,落得如此惨败。”

郭图脸色尴尬至极,正要出言驳斥。

一骑斥候飞马来报。

“报!公孙瓒占领范阳城之后,马不停蹄,只留五千人守城,率得三万五千兵马朝我军攻来,如今已在十里之外。”

袁绍狂怒至极,厉声吼道:“公孙瓒小儿,袁某今日就在此地与你决一死战。传令三军,结阵迎敌!”

郭图大惊道:“主公,如今我军新败,士气低落,而敌军挟乘胜之师而来,必难取胜。况且赵云尚在城中,如此我军则腹背受敌,若被敌军两面夹攻则危也,明公志在天下,何必为一小城而血拼。”

这次连逢纪也极力附和,事关生死大局,倒也不敢唱反调。

袁绍思虑了良久,脸色黑得难看,终于长叹一声,长剑一指:“全军撤回渤海!”

数万大军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北新城,退回渤海。

北新城楼上,响起一阵胜利的欢呼声。

随后公孙瓒与刘协率三万多大军奔来,两军在城下会师,欢呼声再一次响起,震动云霄。

公孙瓒眼中闪动着激动的泪花,恍然如梦。

幽州之战,暂时告一段落。

***************************************************************************

袁绍怏怏不乐的率军退回南皮,整日愁眉不展。

这一战时长六个月,耗尽了渤海郡的大半粮草,损失了近两万士兵,最后却空手而回,怎能不叫他郁闷。

最令他郁闷的是,公孙瓒明明已成瓮中之鳖,束手待擒,幽州也眼看成了囊中之物,却半路上杀出一只诡异的骑兵,不过一千骑兵杀得他五万大军溃逃,不但救出了公孙瓒,还就此扭转局势,令公孙瓒反败为胜,一路高歌,将他逐出幽州。

那只诡异的骑兵到底来自何方?为何会有那么多良将,短短数招就杀高览,败文丑,而且似乎还有精于算计的谋士,令一向有勇无谋的公孙瓒有如神助,连连大败自己。

他回头看着恭候在身边的沮授,叹了口气道:“此战若带得公与在身边。必不至如此一败涂地。”

沮授心中一阵无言。这次大战幽州,他自愿留在渤海不是没有道理的,袁绍手下两班谋士勾心斗角。互不相让,他实在不愿掺合其中。

袁绍又问道:“公与认为那只援军来自何方?”

沮授微蹙起眉头,缓缓的说道:“恐怕只有一人耳。”

袁绍思索了一阵,惊问道:“曹孟德?”

沮授脸色凝重的说道:“幽州之南与青州交界,于地理位置甚是相合。曹孟德近年来韬光隐晦,暗中积蓄力量,又收伏了十万青州黄巾。如今兵力已达十五万。且身边猛将如云,像许褚、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人皆世之虎将。如今若明公攻取下幽州,与渤海连成一块。则对青州形成半包围之势,曹孟德不得不防,也是情理之中。”

沮授虽然在那个时代也算顶级的谋士,但是终究不是神仙。只能按照常理推算如此。

袁绍怒道:“好你个曹孟德。我与你不共戴天!”

这时一个下人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见到沮授欲言又止。

袁绍笑道:“公与不是外人,有话尽管说。“

那下人道:“灵蟒求见。”

袁绍道:“传。”

灵蟒,“金蛇”死士中的首脑,也是“金蛇”中的第一高手,擅长使剑,号称冀州第一快剑。

只见一个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模样的人走了进来,手中摇着一把羽扇。身上的那柄长剑似乎像是装饰用的,因为你在他身上看到的只有儒雅。而毫无武人的凶戾之气。

然而那柄长剑却实实在在的是一柄杀人的快剑,这位翩翩公子就是“金蛇”第一号人物——灵蟒。

灵蟒见到袁绍,立即神色一凛,将手中一封密信交道:“幽州金蛇急报,请明公过目。”

袁绍狐疑的接过信拆开,随即满脸震惊和不敢相信的神色,呆愣了半天无语,许久才问道:“此消息可属实?”

灵蟒恭声道:“幽州金蛇,乃公孙瓒极其信任之人,此次诱敌入彀也是幽州金蛇之功,其亲眼所见,必无虚假。”

袁绍将信递给沮授:“公与且看看。”

沮授读完信也是充满震惊,呆呆的说道:“看来我也失算了,居然是他。民间传言三年之后他将回归帝位的消息果然非空穴来风。”

袁绍仰头大笑:“如此则有好戏看了,这世道越来越乱了。”

笑声刚歇他便转头问沮授:“若趁他与雒阳方面相争,双方无暇东顾,我等趁机攻下兖州如何?”

沮授大惊,连连摇头道:“万万不可,如此则明公将危在旦夕也。冲武皇帝已借机收服公孙瓒,而青州的曹操历来与冲武皇帝交好,隐然成为明公两面之敌。若明公攻兖州,公孙瓒和曹孟德不管于公于私都会趁机来攻渤海,而徐州的陶谦也会趁火打劫,明公将四面楚歌,陷于万劫不复之地也。”

袁绍惊得满头大汗,急忙问道:“愿听公与高见。”

沮授冷笑道:“明公虽取了半个兖州,但是却与渤海不接壤,若想成就大业,必须取得整个冀州。韩馥是袁氏门生,冀州刺史之位就是太傅大人赐予的,如今不过物归原主而已。若取得整个冀州膏腴之地,又与兖州北面之地接壤,则拥有一个半州的膏腴之地,再趁机招兵买马,便可拥有天下争雄的实力。况且韩馥素来与他人过从甚疏,夺其之地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

袁绍迟疑的说道:“他一向极其拥护我,近年来粮米钱财资助无数,若取之恐不义。”

沮授怒道:“明公既欲得天下,何存妇人之人,须知行大事者当不拘小节。”

袁绍凝神半响,终于说道:“好,就依公与之见。”

沮授笑道:“下月就是韩馥的五十大寿,明公可借贺寿之际,趁机取事。”

袁绍道:“全凭公与安排。”

又对灵蟒说道:“所有金蛇之士,当全力配合公与先生行事,不得有误。”

历史上的取冀州那一幕,推迟了数年终究还是发生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神秘的幽州军

ps:感谢“羽化_成魔”、“天高云淡925”、“苏恋恋”三位书友的打赏,感谢各位订阅支持的书友。

196年10月中,秋风瑟瑟,大雁南飞。

一只神秘的幽州军惊动了冀州地界。

这只幽州约有万余人,打着公孙瓒的旗号,在公孙瓒部将赵云的率领下,一路从北新城南下,经过安平国、巨鹿郡,再进入魏郡边界。

冀州各城主将人人自危,关紧城门,严阵以待,并急报冀州刺史韩馥增援。

令众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只军队只是路过打个酱油而已,一路绕城而走,急急往南方奔去。

凡已经过的城池,守将都如释重负,吁了一口气。没有人去追查,更别说追击了。一万多人的军马,可算是一只劲旅了,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明哲保身才是正道,只要打的不是自己,管他要去打谁。

当幽州军行出阴安县地界时,韩馥的驰援的大军于路返回,他们似乎已猜出这只幽州军的目的。

兖州北部基本都是袁绍的地界,袁绍攻幽州,公孙瓒派兵攻击兖州北部,那也是理所当然。至于一万多人想攻下整个兖州北部数郡合理不合理,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兖州北部的袁遗同样一阵慌乱,一边派人急报袁绍,一边聚集大军准备迎战。

然而他们失望了,幽州军在兖州北部地界同样没有停留,竟然直奔袁氏与孔融的交界处的县城——虞县而去。

难道公孙瓒竟然要攻打孔融。这是唱的哪一出,得到消息的袁遗彻底凌乱了。这个战略也太荒唐了。

当初袁绍跨郡攻兖州,那是因为冀州刺史韩馥是他的盟友。如今公孙瓒派一万多军队横跨整个冀州。又跨半个兖州之地来攻兖州南部,是不是脑袋进水了?姑且不说一万多军队能不能打下半个兖州,就算打下来了,还不是被袁绍坐收渔翁之利?而且还有刘备在旁,随时派军增援孔融。

就在众人大惑不解的时候,一万多幽州军已经开往虞县城下。

当斥候急报幽州军来犯时,胡车儿呆愣了许久才破口大骂道:“公孙瓒小儿。岂敢如此欺我,必让你有来无回!”

刘协率着一千多龙骑卫走在幽州军前面,心中激动不已。

幽州之战结束后。公孙瓒很慷慨的给了小皇帝一万兵马,令刘协十分感动。要知道整个幽州的军队也不过十余万,既要防备南边的袁绍再次攻击,还要北御鲜卑。再加各城守兵。能派出作战的也不过七八万人,经过这次与袁绍大战,也伤亡了一两万人,如今手里可用的不过五六万兵马而已。

感动虽感动,临走前刘协还是很不厚道的将赵云要了过来。而公孙瓒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原因很简单,赵云是个外来的和尚,在最近的几次战斗中表现过于出色,令幽州本土的将士心中自然很不舒服。逐渐有排挤赵云的迹象。

既然刘协开口索要,公孙瓒乐得送个顺水人情。姑且不论其他将士的反应,光是赵云挂着“天子的师兄”这个名头便令他对使用赵云感觉为难。

而刘协则又喜得一猛将。白马银枪赵子龙,那可是他心目中的偶像。

赵云历来对这位大名鼎鼎的大德仁君崇拜有加,又听刘协说得自己还是皇帝的师兄,心中更是喜悦不已。

***************************************************************************

虞县城高大的城墙远远出现在众人面前。

城上的士兵个个盔甲鲜明,龙精虎猛,杀气腾腾,一张张大弓架上了城墙,更令人生畏的是大半墙垛上架满了连弩。

这只军队大半都是原来随刘协一起讨伐西凉的西征军,其中包括硕果仅存的一千多近卫营骑兵。

虽然刘备对他们放心不下,在其中掺杂了一部分新军,又收走了大半连弩,降低其战斗力,避免胡车儿率众叛乱。但是胡车儿莽汉一个,刘备虽有提防,倒也不是完全担心。

但是这只军队仍然是大汉军中的精锐之师,他们的装备依然是汉军中的顶尖级装备,更重要的是,他们大部分都是经历过战场考验的士兵。

一个膀阔腰圆的猛将手执六七十斤的独脚铜人槊,威风凛凛的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来的幽州军,眼中露出肃杀和鄙夷的神色。

昔日西征军横扫西凉无敌,想不到虎落平阳被犬欺,公孙瓒居然横跨冀州前来攻打他们的城池,大概已将他们当做病猫了。

对面的来敌越来越近,胡车儿大吼了一声道:“兄弟们,给我打起精神来,让公孙瓒那厮看看我们昔日西征军的厉害。”

城楼上一阵雷鸣般的响应。

行到一箭之地外,刘协一挥手,众军立即停了下来。

刘协望着城楼上那员熟悉的猛将,心中激潮澎湃,眼中闪出了泪花。

三年了,我的兄弟们,你们可还好?

王越和李逸飞纵马窜到他身旁,轻声道:“陛下,且让我两人前去告知胡将军,让其打开城门亲迎陛下。”

刘协决然的摇头道:“不,朕和你们同去!”

王越迟疑道:“胡将军历来莽撞,就怕不分青红皂白先来一通乱箭,若是普通弓箭也就罢了,那连弩的威力太大,恐伤了陛下。”

刘协激动的说道:“胡将军虽然莽撞,但是粗中有细,绝不会乱来。我三年未见昔日的将士了。就让我亲往吧。”

两人见他满脸激动之色,心中也是一阵激动,不再阻拦。

三人纵马缓缓的朝城下奔来。

城上的士兵正要放箭。胡车儿瞄了一眼,喝道:“只有三人,先莫放箭,且让我问个明白。”

只见三人纵骑奔来,停在城楼下。

胡车儿大声喝道:“来者何人,勿要再靠近,否则放箭了。”

王越对城楼上喊道:“胡将军。多年不见,难道不记得燕山王越了?”

李逸飞也喊道:“胡将军,李逸飞在此。”

胡车儿全身剧震。仔细打量了两人许久,才激动的喊道:“王大人,李大人,多年不见。想死胡车儿了。只是你等两人为何投奔了公孙瓒?”

王越激动的高声大喊:“胡将军。陛下回来啦!”

“什么?!”胡车儿惊吼一声,声音都走调了。

城楼上哗然凌乱了。

刘协缓缓的将青铜面具摘下,眼中微微淌泪,全身激动不已。

阳光照在他那白皙而俊美的脸上,熠熠生辉,虽然不能细细看清面容,但是那风华绝代的神态,那睥睨天下的气势。依然是那么熟悉。

城楼上的士兵们怔住了。

刹那间,天地之间一片宁静。

嘉陵江边一别。一晃三年。这三年之间,他们由荣耀无限的大汉天子的亲卫军,成为一只被世人遗忘,被主政者视为麻烦的军队,昔日的骄傲已成昨日黄花,昔日的热血已换成颓废和低沉,因为他们的魂魄已坠入嘉陵江水之中。

现在他们的魂魄回来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帝王就站在他们面前,一切恍然如梦,似梦非梦。

城楼上的将士呆呆的望着城下,胡车儿的嘴巴张开成了一个o型,傻傻的望着城楼下那个风华绝代的少年。

城上城下的人互相对视着,久久无语。

许久,刘协才强忍住心头的颤抖,高声喊道:“诸位爱卿,朕—回—来—啦!”

城楼上依然鸦雀无声,仿佛依旧在梦中,惊疑不信的望着刘协。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跨潼关兮,逐逆贼。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一阵熟悉而陌生的歌声响起,先是城楼下唱,慢慢的蔓延到了城楼上。

城上城下的人激动不已,一群征战沙场多年、流血不流泪、看透了生死的铁血将士,流着眼泪,齐声跟着城楼下的人唱了起来。

歌声深情而豪迈,就连后面的赵云和幽州将士也感染了,唏嘘不已。

一曲歌罢,久久无声。

终于,胡车儿激声大吼:“快开城门,迎接陛下入城!”

城楼上哗的一阵大乱,士兵们纷纷扔下兵器,一窝蜂的朝城楼下跑去。

城门大开,胡车儿一马当先,身后一群将士蜂拥而出,犹如一团乱军,轰闹的奔来。

胡车儿回头大吼:“列队!成何体统?”

诸将士这才反应过来,立即整齐的排列好队伍,分列两边,只是有的将士手中的武器早已扔在了城楼上,只能两手空空。

胡车儿下马缓缓的向刘协走去,刘协和王越、李逸飞也下了马,向他迎了上去。

胡车儿啪的一声跪倒在地,泣声喊道:“近卫营骑都尉胡车儿拜见陛下!”

身后轰隆隆的跪倒一片。

“近卫营拜见陛下!”

“御林军拜见陛下!”

……

刘协喉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张了张口道:“诸位爱卿辛苦了……”

话音刚落,胡车儿已奔向前来,三人将胡车儿拥住。

四人涕泪交流,激动了许久才平静下来。

一万多幽州军浩浩荡荡的开进虞县城。

当晚四人把酒言欢,细细叙说离别之情,一直到深夜才睡。

次日,两军合并在一起,共有两万五千军。

近卫营和龙骑卫仍保留之前编制,其余马步军编为御林军。

胡车儿晋升为近卫营中郎将,赵云迁为近卫营骑都尉,风逸迁为龙骑卫骑都尉。

御林军暂留刘协亲自统领,徐庶迁为军师将军,典韦和张郃迁为左、右统领,花皓和墨小染迁为都尉。

大军在虞县城歇息了三天,经过梁国,仍然是绕城而走,直奔陈留郡而去。

消息传来,一骑飞报雒阳。

与此同时,一只数万人的军队紧紧跟随御林军背后杀来。

第一百五十五章威逼京师

ps:不好意思,昨晚忘记设置定时发稿了,请大家见谅!

**************************

大军顺利进入陈留郡,这都得多亏地方官员的明哲保身。时局混乱,谁也不愿意派兵去追击一只神秘而对自己没有恶意的军队。

刘协依旧带着青铜面具,率着众军一路疾行。

背后一名斥候飞马来报。

“报~背后有追兵杀来!”

刘协一愣,他一路秋毫无犯,居然还有人前来追杀,总算遇到个负责点的将领了。

“来者何人?”

“兖州刺史孔融率两万大军来袭。”

刘协若有所思的说道:“哦,是孔融么。”

身后的徐庶立即令全军停下,准备迎战。

刘协对徐庶道:“或许不用一战。孔文举是个识大体的臣子,待朕去会会他。”

说完对王越道:“全体隐龙卫随朕去见孔兖州。”

徐庶迟疑了一下,终究是没有阻拦。

一行人调转马头,众骑迎向追兵。

远处尘头大起,孔融率着两万兵马,一路急行而来。

他与刘备关系一向很好,而且刘备也很关照他。虽然被袁绍打下半个兖州,但是他知道若非刘备的援助,恐怕整个兖州都要易主了。他是个文学造诣极高,但是缺乏武略的人,兵家之事确非他所长。但是如今公孙瓒的军队和胡车儿的军队合在了一起,直奔陈留而去。是傻子也知道进攻的目的地多半是雒阳。

天下看刘备笑话的很多,但是绝不包括他孔文举。所以他要拼力拦下这队兵马,即便不能击败。能够阻上一阻也是好的。

一行骑兵出现在他眼前。当先一人戴青铜面具,白衣银马,飘然而来,身后跟着数十个佩剑带弩的骑兵。

他令大军停下,静静的望着奔来的骑兵。

那队骑兵停在五十步之外。

孔融高声喝道:“来者何人?”

王越窜上前去,大声道:“孔兖州可还认得燕山王越?”

孔融上前几步细看了一下,脸色惊讶的拱手道:“原来是王大人。听闻王大人自陈仓道之战后,因陛下遇害,故挂印请辞。重新流落江湖,不知为何出现在此地?”

王越正要答话,刘协却将手中的画戟交给他,纵马又向前了十步。对孔融说道:“文举向前十步说话。”

孔融犹疑了一下。还是带着两名侍卫策马向前走了十步,对刘协一拱手道:“请问先生高姓大名,可否揭下面具让孔某一睹真容。”

刘协冷声道:“我是谁不重要,今日前来不过是想与文举论道。”

孔融惊讶的问道:“论道?”

刘协笑了笑道:“我曾闻先生四岁让梨,至此美名传遍天下,可曾有事?”

孔融傲然说道:“确有此事,先生有何疑问?”

刘协笑道:“我的疑问是,若先生手中的不是犁。而是兖州,先生愿意让出去给你的兄弟吗?”

孔融脸色一变:“兖州是朝廷的。不是孔某个人的,自不能相让。”

刘协笑道:“兖州是朝廷的,而天下则是黎民苍生的。若有人曾拥得天下,却因故不慎而遗失,而落入兄弟手中,自此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文举觉得此人是否需仿效让梨之举?”

孔融呆住了,想了半天才震惊的望着眼前人。

“一春一春又一春,一帝一帝还一帝。三年之期已到,难道是他……”

孔融呆了半响,才对刘协道:“先生酷似孔某所认识的一位故人,孔某对此位故人思慕已久,能否请先生揭开面具让孔某一观?”

青铜面具被缓缓揭开,露出一张风华绝代的面容。

孔融仔细看了许久,再无疑虑,啪的翻身落马,跪地拜倒:“臣兖州刺史孔融拜见陛下。”

刘协也下了马,向前将他扶起:“孔爱卿请起。”

孔融满脸激动,又细细的打量了刘协许久,才叹道:“天下纷乱,民不聊生,非陛下不能收拾,臣恭贺陛下安然回归。只是当年陛下身居其位,臣当全力支持,而如今坐在朝堂上的是另一位陛下,请恕臣不便参与朝廷纷争,还望陛下见谅。”

刘协笑了笑道:“文举高风亮节,朕铭记在怀,文举只管归去,朕必不责怪。”

孔融又跪地拜谢,这才率军沿路返回,不顾而去。

***************************************************************************

一纸急报飞到雒阳丞相府。

刘备的眉头紧蹙,凝成一个川字。

近来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袁术被诸葛亮烧死万余军队之后,只是休息了一个多月又卷土重来,这次纠集了六万军队,在纪灵、杨弘和阎象(袁术之谋士,非阎行死去的儿子)迅速席卷了大半个豫州,连豫州刺史孔怞也被杀死。

刘备不得不派诸葛亮率张飞、徐晃、陈到三将再征豫州,与袁术在颍川之地激战。

诸葛亮年方十五岁,远远还不及历史上那般智计百出,如同妖魔,虽然刚出山时出了几次奇谋,但是行军打仗并非仅靠几个奇谋就能决定战局。

奇谋只是在对手露出破绽的时候才能奏效,行军打仗最终靠的还是实力。

令刘备痛苦的是,雒阳总共只有十万大军。两万大军在张辽手中,在刘辩的庇护下,根本无法调动。因为这是刘辩的唯一底牌,动了张辽无疑是告诉刘辩,我要动你了。反过来,刘辩防着刘备,刘备同样防着刘辩。张辽有两万大军在手,他就必须在城中驻有两万以上的军队才能确保刘辩不会发动兵变,把他给弄了。所以他京中留有三万自己能完全掌控的军队,否则张辽的两万久经沙场的西征军可不是吃素的。如此一来,他能调动在外的就只有五万军队,而在虞县又分了一万多兵马防止袁遗南下,这样他能派出征讨袁术的就只有四万军队不到。

而袁术打下半个豫州之后,军队也扩充到七万人,以四万不到的军队征讨七万军队,还是多亏了张飞、徐晃和陈到的神勇以及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才打个势均力敌,在颍川僵持不下。

如今雪上加霜的是,公孙瓒居然派出一万多军队跨过冀州前来讨伐自己,而且虞县的胡车儿居然投了敌。

他实在搞不明白,胡车儿这种粗莽之人居然会投效公孙瓒。这种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实实在在的发生在他面前,不得令他不信。

刘备一直静坐到了深夜,愁白了头,才咬牙做出了个艰难的决定。

他急令调回徐晃,从京中调出一万军队奔往兖州,协助孔融一同御敌。为了保险起见,他又派了心腹之将简雍一同前往。

就在徐晃率领大军刚刚走出虎牢关时,又一封急信飞报而来。

胡车儿和幽州的叛军与孔融的军队互相避而不战,敌军已经行到河内地界。

刘备再一次震惊了,一丝诡异的气息涌上他的心头。

就在此时,正在与袁术大战的诸葛亮终于得知了整个事情经过。这位天才瞬间就推算出了事情的真相。

又是一纸急信飞回雒阳,诸葛亮并请求放弃颍川,撤兵回救雒阳。

这时的徐晃和简雍已经率兵奔往开封。

谍报飞来,敌军经过河内地界,大败河内部队,直奔河南尹而来。

徐晃急忙率军急急赶到开封,布置城防。

开封一丢,敌军必然长驱直入,杀往虎牢关,则雒阳危在旦夕。

就在徐晃刚刚布置好城防,正准备回府用餐的时候,城楼上的卫兵突然高声急喊:“敌军杀来了。”

抬眼望去,一片巨大的黑影缓缓的向开封城下奔来。

城楼上一张张弓搭箭上弦,虚势待发,其中还有不少连弩也装箭上匣,瞄准了敌人。

自从冲武皇帝陛下驾崩以后,马钧父子就不知所终,连同制造连弩的一些关键技术工匠也不见去向,军中的连弩便再无产出,每只军队配发的数量都很是有限的。

敌军缓缓的停在了城楼下半里之外。

一个膀阔腰圆的猛将,手持六七十斤的独脚铜人槊纵马奔来,对着城楼上高声喊道:“公明别来无恙!”

徐晃一见此人就气不打一处来,怒声喝道:“胡车儿,你这个逆贼,还敢前来见我?”

胡车儿哈哈大笑道:“徐公明,听说你武艺最近落下不少,可敢与我一战?”

徐晃怒极而笑:“你那两招三脚猫的武艺,从未在我手下讨过好,什么时候胆敢挑战我了?莫非有诈不成?”

胡车儿笑道:“我说公明,我军尚在背后半里之地以外,我又是刚到城下,还能有诈?你要是个娘们,不敢出战,就滚回去奶儿子去。”

这句话骂得太狠了,徐晃只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再加之胡车儿不但历来粗莽不知用计,而且他说的也是事实,刚到城下能有什么埋伏。

想到这里,他冷哼一声,不顾简雍的劝阻,立即走下城楼。

披挂上马,打开城门,提起金背宣花斧纵马而出,直奔胡车儿。

第一百五十六章却是故人来

咚咚咚!城上战鼓响动。

徐晃催马如箭,舞起金背宣花大斧,在空中划过一道寒光,直奔胡车儿。

胡车儿不慌不忙的举起槊一挡,哈哈一笑,往后退了一步。徐晃举斧再逼,胡车儿再退。

一连战了十几招,胡车儿只退不进。两人一战一退,很快就退到了离城外百步之遥。

徐晃眼中露出疑惑之色,收起大斧冷笑道:“好你个胡车儿,居然也会使诡计了,想把我引到前面去?”

胡车儿眼见距离差不多了,城上的人难以听到他们说话,便收起独脚铜人槊喝道:“徐晃你这逆贼,还不速速投降!”

徐晃差点被他气乐了:“你这蛮子,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伶牙俐齿了,你临阵倒戈投了公孙瓒,率众来袭京师,反骂起我逆贼了。”

胡车儿抬起巨槊指着他怒道:“你行叛逆之举居然尚不自知。如今陛下已经驾临城下,你不但不开城门迎接,还敢率兵来战,不是叛逆又是如何?”

徐晃被这莽汉弄得大脑不好使了:“陛下驾临城下?”

胡车儿沉声道:“昔日你我同在嘉陵江边搜寻陛下,仙翁左慈亲口说的三年之期,难道你已忘记?如今陛下就在大军之中,你尚敢如此叫嚣?”

徐晃双眼圆瞪,震惊的望着他,许久才嘶声道:“你说什么?陛下已驾临,你此话可当真?”

胡车儿冷笑道:“你我相识多年,别人不了解我。难道你也不了解?除了陛下,谁能令我倒戈相向?我胡车儿会投奔公孙瓒?”

见两人停下不战,似是话起了家常。城楼上的鼓兵不知所措,不觉早将鼓声停了下来。

城楼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