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大帝无双-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卓领兵郊游至阳城,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

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

一张张纸条,触目惊心的记录着董卓的恶行,董卓一天比一天变本加厉,之前只是yinluan宫中,现在是到处屠杀生灵。

看到最后一条,刘协怒极而起,拔剑劈掉案几一角,才平静下来激动的心情。

刘协坐在龙案前,一张张的仔细的看着王越所呈报的董卓的恶迹,两眼冒火。

正怒火间,李逸飞气喘吁吁的闯了进来。

“启禀陛下,接宫内密报,董贼因弘农王怨望作诗,欲杀弘农王及何后。现李儒等人已往永安宫而去。”

来了,这一天终于来了。

刘辩自被废后,和何太后以及唐妃被董卓锁在永安宫,派人守住。衣食自然也不如当皇帝的时候了。刘辩心里日益愤恨。

尤其是想起那个以前那个可怜兮兮的胞弟,竟然兴高采烈的抢了自己的位置,心里就藏了条毒蛇,愤恨难平。

一日,看见两只燕子飞于庭中,遂吟诗一首:“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就这首诗,在历史上要了他一家三口的命!

董卓自立刘协为帝之后,知道原何进旧部一直在暗中蠢蠢欲动。虽然袁隗主动投诚,亲解刘辩的玉玺奉给刘协,但是他心里仍旧是不安。一心想干掉刘辩,这样刘协就是唯一的皇室嫡子了。

接到密报,正愁没有借口,立即派去李儒去杀刘辩。

刘协脸上杀机陡起:“起驾到永安宫。”

王越和李逸飞等飞龙卫却呆立不动。

刘协满脸怒色的盯着众人:“你等何意?”

李逸飞啪的跪倒在地道:“董贼势大,应暂避其锋芒,不可与之强抗!”

“哦,还有呢?”刘协淡淡的问道。

“一山不容二虎,一朝岂容二帝?陛下念兄弟之情,然当日是谁派人刺杀皇上?”

刘协脸上浮出一丝嘲讽的笑容:“你们就这点心思?他今日能杀我皇兄,日后亦能杀朕。随朕来,不得多言。”

经过半年的训练,刘协的自信已达到昔日巅峰状态。敢辱我者死!大不了一刀杀了李儒然后亡命江湖。憋屈了几个月,老子今天就是要发飙,就是要干人。

李逸飞只好道:“陛下稍等,臣这就去备车驾来!”

刘协喝道:“备什么车驾,牵我马来!”

逍遥马,全身雪白没有一根杂毛的大宛名驹,高贵而雄骏。

刘协轻轻的一跃按住马脖子,纵身跨上马鞍。

这时候的马还没有马镫,要干的活太多,来不及研究这东西。

王越和李逸飞带着众飞龙卫打马紧紧跟随。

刘协赶到永安宫看到刘辩时,刘辩正在悲悲戚戚的高歌与太后作别。

刘协叹了口气,墨迹也有墨迹的好处,这傻鸟哥哥要不是墨迹这一下估计早挂了。

那刘辩刚唱完什么“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唐妃又凄凄惨惨的来唱“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速兮心中悲!”

唱得李儒都快抓狂了。这有完没完?

刘协不等他抓狂,便一声暴喝:“李儒在此何干?”

李儒一看,坏事了,这小祖宗怎么来了。连忙说道:“弘农王前日派人刺杀陛下,现在又作反诗,罪孽深重,特奉丞相之命诛杀此反王。”

刘协冷冷的说道:“大汉亲王,能治其罪者唯朕一人而已。丞相焉能诛杀皇族宗室?”

李儒一听,心里怒道:你一个傀儡皇帝还蹬鼻子上脸了,真以为自己是说一不二的雄主了。

于是也冷冷的说道:“我等奉丞相之命行事,如就此放过,丞相面前无法交代。”

刘协怒极,一字一字厉声道:“抗旨者,凌迟处死,诛九族。”

字字杀机浓浓,声声寒气深深,李儒不禁打了个寒战。

旋即猛的惊觉:一个傀儡的小皇帝,乳臭未干,有什么可怕的。哈哈一笑道:“陛下莫忘了,董丞相也在臣的九族之中。难道连丞相一起诛了?臣怎么看不出陛下有这个本事。”

极尽嘲讽,嚣张得不可一世。

站在边上的王越大怒,拔剑而出,指向李儒。其他飞龙卫也全部拔剑指向李儒。

李儒本只带了十几个铁甲士兵,人数上明显占劣势。而且他们面对的又是当今皇上,李儒又并没叫他们动手,那些士兵们都战战兢兢的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个拔出武器的。

刘协拔剑抽身向前,举剑架在李儒脖子上,用一种寒彻至骨的声音道:“朕数三下,他们不滚你就得——死!”

时值腊月,那个死字仿佛从冰窖里蹦出,冰冷的剑锋寒气透过李儒脖颈上的皮肤,死神触手可及。豆大的冷汗哗哗的从李儒额头上滚了下来。

“一!”刘协从牙缝里冰冷的吐出一个字。

“陛下难道不怕惹怒董丞相?董丞相对陛下恩重如山,且掌控京城之兵势,陛下上须慎重考虑啊。”李儒仍不甘心,负隅顽抗。

“二!”刘协又冷冷的更大声的吐出一个字,手中一动,一缕鲜血从他脖子上流了出来。

李儒感觉到鲜血顺着脖子缓缓流下,吓得魂飞魄散——这小毛孩一根筋啊,真动了杀机。

李儒彻底崩溃了,大声喊道:“撤!快撤!给我撤出永安宫!”

那些李儒带来的武士如蒙大赦,立即灰溜溜的撒腿就跑,眨眼间溜个干净。

刘协撤下架在李儒脖颈上的利剑,冷冷的说了一声:“配合不错,你可以滚了。”

剑锋一撤,寒气顿消。

李儒顿觉刚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这才感觉到全身已经湿透。

一阵冷风吹来,李儒打了一个寒战,战战兢兢的走下楼来。

临走前回头咬着牙正待说几句狠话,却又看到那两道杀气腾腾的寒光,到喉咙的话又强压了回去。

只好强打精神“哼”的一声甩袖走了。直向走到宫门口,待和宫外的士兵汇合。

突然背后一声冷喝:“站住!”

李儒惊怒的回头:“又待如何?”

刘协用一种勾魂夺魄的眼光直勾勾的望着他,突然邪邪的笑了。这几个月的窝囊气受够了,重新恢复状态的感觉真好。谁让我不爽,我就弄谁,大不了不当这个尴尬的破皇帝。

快意恩仇,逍遥江湖!

李儒被他看得发毛:“陛下有何吩咐?”

刘协收敛住笑容,对李逸飞问道:“这逆臣多次在朕面前胡言乱语,该当何罪?”

李逸飞被问懵了,不知其意,沉吟半响想了一个最合适的回答:“此事可大可小,全凭陛下处置。”

刘协哈哈笑道:“那把他的一只耳朵割下来,做个纪念,免得他下次又忘记了谁是陛下?”

李儒又惊又怒,这小毛孩是不是疯了。

气的全身发抖,怒指着刘协:“陛下做事不要太过分,否则……”

刘协一声怒喝打断他的话:“否则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来人,把这个罪臣的耳朵给朕割下来!”

李儒翻了一下白眼,做了一个最佳选择——撒腿就跑。这一根筋的熊孩子是彻底疯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先逃再说。

可怜李儒自为官以来,从来没这么狼狈过。堂堂大汉的郎中令,九卿之一,提着官袍撒腿亡命逃窜。

刘协哈哈大笑。众侍卫也跟着哈哈大笑,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刘协沉下脸怒喝道:“笑什么?还不快追!李儒要跑掉了,就割你们的耳朵!”

众人嘎然止住笑声,一脸惊讶的望着刘协。

李逸飞支支吾吾的问道:“真割?”

刘协脸上露出春暖花开般的笑容:“君无戏言!割是要割,不过不一定今天割,但是必须得给我追。朕最喜欢看猫追老鼠了。”

李逸飞也笑了,陛下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趣了?

一挥手:“追!”

众侍卫明白过来了,立即嘻嘻哈哈的追了过去。

王越怔怔的看了刘协几秒钟,嘴角抽了一下,转身扭过头去。堂堂天山剑客,当世大侠难道也要去玩这种小孩子游戏?

“追啊,别让李儒跑了!”

“留下耳朵再走!”

李儒才跑了二十几步,突然听到身后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喊声。回头一看,不禁脸色煞白——那群红衣侍卫居然杀气腾腾的追来了。

天哪,我这是在做梦还是那熊孩子吃错了药?什么都别想了,拼命的跑吧,跑到宫门口上了马直奔丞相府就安全了,他娘的老子怎么才生两条腿啊。

放假归来,今天努力争取更三章,目前新人榜第14,各位亲们把你们的推荐票投过来吧,新人需要鼓励啊。

第十二章怒闯相府(二更求收藏推荐点击)

李儒一阵拼了老命的狂跑,耳朵边只闻到呼呼的风声。眼看要到宫门口,突然从路边的假山丛中窜出一个蒙面人,捂住他的嘴,扣住他的手腕顺手往假山后中一拽,他便跌倒在假山后面。

又一道寒气透骨的剑刃架在他脖子上。

李儒全身打摆子一样的抖了起来:“你是何人?”

那人忙用手指按住他的嘴唇。

众飞龙卫大呼小叫的从假山旁边跑过,往宫门口追去。

蒙面人松了一口气,收回手指。冷声道:“不要紧张,把耳朵给我竖起来,听我说几句话就放了你。”

李儒双腿发软,抖个不停:“壮士请讲。”

蒙面人杀机毕露,用一种寒气透骨的声音阴森森的说道:“首先,你要感谢陛下救了你的老命,刚才你若加害弘农王,此刻必已成为我剑底游魂。其次,朝中有人叫我提醒你,上次温明园之会前,你西凉铁甲兵护卫森严,原本劫诏者难以得手,但是故意将先皇遗诏让给劫诏者,虽然不知你何居心,但是此事若让董丞相知道,恐怕你也人头难保。故弘农王若活,你则活,弘农王若亡,你则必死。”

李儒面色变得更苍白了,全身抖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蒙面人望着他那副窝囊样,露出讥诮的笑容,不无鄙夷的说道:“听闻郎中令大人曾随董贼征战多年,久经沙场,想不到如此怕死。”

话音刚落,连人带剑已消失在宫墙之外。

这次李儒的全身彻底湿透,像从水底捞出一样,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声喘着粗气。

良久才喘过气来。他擦了一把额头,望着蒙面人消失之处,脸上浮出一丝狠毒的冷笑:“袁家叔侄,自寻死路!”

爬起身来,趴在假山后做贼一样的东张西望了一会,才跑往永安宫门口。

众飞龙卫追到门口,未看到李儒,又嘻嘻哈哈的跑了回来。

刘辩一家三口站在亭中看得目瞪口呆,一头雾水。

何太后和唐妃忙向前来拜谢。

“承蒙陛下不计前嫌,救得我等性命,我等末齿难忘。”

何太后与儿子死里逃生,是发自肺腑的真心感谢。

刘协淡淡一笑,轻轻将她们两人扶起,柔声说道:“不必多礼。”

刘辩却昂着头,两眼望着空中,轻蔑的冷笑道:“这是你欠我的,理当要偿还。迟早有一天,你欠我的会全部偿还过来。”

王越和众飞龙卫听到刘辩如此无礼,又全部锵锵的将剑拔出来指向刘辩。

刘协怜悯的看着刘辩,摇了摇头,喝道:“撤!”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一个根本不配做对手的人,说什么他都不会在意的。

“朕要去丞相府。”刘协对着跟上来的飞龙卫道。

“什么?”王越大惊问道。心想是不是早上给他泡的药水配错了,居然要直闯虎穴。

“敢犯朕天威者,虽强必诛。”刘协淡淡的说道。

“董贼势大,恐怕……”李逸飞小心翼翼的说道。

刘协冷冷笑道“怕什么?大不了朕一剑杀了他。”

李逸飞胆战心惊的道:“陛下息怒,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刘协暗暗捏了一下身上暗藏的飞刀、毒钉、天蚕丝绳抓和**弹以及套在里面的天蚕软甲。飞刀和毒钉是叫李逸飞在宫外找名匠打制的,天蚕丝绳是从**库房里找的天蚕丝自己编的

哼,从长计议,今天注定本大帝。要是能带上前世的高科技装备,我能让你们明天就看不到丞相府。某国首相府,一堆的现代化安全设备外加荷枪实弹的卫兵,我都来去自如的把那小首相给灭了,还搞不定靠一堆冷兵器守护的董卓。

“走!”

一音落下,不再言语,纵上永安宫门口逍遥马,打马就走。

众人哪敢再言语,纷纷上马追了过去。

丞相府门口,几个守卫正在门口打瞌睡。

突然一阵暴烈的马嘶声,随后又是一连串此起彼伏的马嘶声。

几个守卫愠怒的抬起头来。谁敢如此在丞相府前喧哗,不想活了!

正待喝问,对面一个红衣人一声大喝:“陛下驾到!”

黄……陛下驾到?!开什么玩笑?陛下出宫亲临丞相府,不坐车驾而是骑马来?

众守卫目瞪口呆的盯着他们,一时全部凌乱了。

人群中闪出一人来。

众守卫呆呆的看着他,然后互相对视一眼,立即扑通跪倒在地:“陛下万岁!”

那雪白的高头大马,那一身上舞金龙下绣凤凰的的紫衣,那飘逸绝伦的绝代风华,那不到十岁的稚嫩面容,不是当今小陛下又会是谁?

刘协冷冷一哼,突然一提缰绳,双腿一夹马腹,那逍遥马一声长嘶,呼的一声跃上门前台阶,直直的闯了进去。

后面二十几匹马毫不犹豫跟着群嘶而起,鱼贯闯进府中。

几个守卫你看我,我看你,呆得说不出话来,这可是相府啊,啥时候成了跑马场了?呆了许久才如梦初醒般的跟着跑了进去。

董卓身材肥大,像座肉山般横卧席上,挨在正为他采耳的美女怀内,另有两女则细心为他修磨指脚甲,那种派头排场,别说刘协比不上,纵使历代帝皇恐怕亦只如是。

“丞相!丞相!”董府管家董礼惊慌失措、连滚带爬的闯了进来。

董卓大怒,翻坐起来大喝:“混账东西。何事如此惊慌?”

董礼上气不接下气的禀报:“陛下纵马闯进来了……”

董卓呆了半响,猛地勃然大怒,蹦下床上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领,扇了两个耳光骂道:“混账,你说什么?你是不是发疯了?”

不等那可怜的老管家回答,远远传来一声高叫:“陛下驾到!”

接着就是一阵巨大的喧哗。

又有一个下人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报大人,陛下率飞龙卫纵马硬闯相府,已被本府家将拦住,眼看就要杀起来了。”

董卓又是一呆,脸上剧烈的抽动了一下,这才发现自己光着脚,连忙跑到床边匆匆穿好鞋子,怒气冲冲的跑了出去。

寝居门口的卫兵随即紧紧跟上。

小祖宗,你这搞的哪一出啊?

走出十几步,看到几十号人聚集在一起,分成两队,各执着兵器在对峙,剑拔弩张,杀气腾腾。

李逸飞长剑指着对面的家将们喝道:“陛下在此,你等不行礼接驾,反而阻挡圣驾,不怕被诛九族吗?”

领头的家将也不甘示弱,长枪一挺,也指着李逸飞冷冷笑道:“我等只听董丞相号令,敢在丞相府捣乱者,杀无赦!”

“放屁!”

一声响雷般的怒喝,董卓大步走来。众家将和卫兵纷纷让开一条路来。

夕阳照在刘协的脸上,闪着淡淡的斜晖,董卓看着那张让他怜爱得心疼的稚嫩的小脸,一腔怒气突然烟消云散。

推金山,倒玉柱,纳头就拜:“老臣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罪该万死,还望陛下饶恕。”

其他家将和卫兵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谁先反应过来,扑通扑通的跪倒了一地,纷纷高呼万岁。

刘协嘴角微微扯动了一下,露出一丝冷笑,哼了一声,然后厉声喝道:“董卓你可知罪?”

董卓懵了一下,随即说道:“臣知罪!”

刘协冷冷笑道:“知罪就好。朕今天过来就是让你知道,这天下是朕做主不是你做主。弘农王处置不处置是朕说了算,不是你说了算。敢谋害皇室者,诛九族,杀无赦。”

董卓的脸又由晴转阴,变成猪肝色,强忍着怒气说道:“弘农王怨望作诗,谋图不轨,老臣是为陛下着想,还望陛下体谅老臣一片苦心。”

刘协又哼了一声,冷冷笑道:“承蒙丞相好意,朕心领了,但是谁敢谋害朕的兄长,如同叛逆,立诛不赦。丞相一向对朕忠心耿耿,想必不会抗旨不遵。”

说完不等董卓反应过来,又喝了一声:“起驾回宫!”

衣袖一甩,扬长而去。

李逸飞戏谑的看了一下满地跪着的家将,哼的一声带着众飞龙卫呼啦啦的跟随刘协而去。

董卓站起身来,脸上阴晴不定。时而怒不可遏,杀气腾腾;时而满面微笑,轻轻摇头。

就这样呆呆的站了半天,才苦笑道:“起驾回宫?车驾未来起什么驾,当叫打马回宫。”

说完自顾自的往寝居而去。留下一群发呆的家将家丁。

远远的有一人也怔怔的望着,等到董卓的背影消失了,脸上慢慢浮现出一丝狠毒的神色。

恨恨的道:“他不是你的源儿,你的源儿早在十年前就夭折了。”

相府外,王越打马紧紧跟随刘协。

“是否太过了?”王越缓缓的望着远处的如血的残阳问道。

“朕是天子,他是臣下,有何过不过的?”刘协心情一片畅快,也咪着眼睛欣赏着那红光万道的夕阳。

纯自然无污染的夕阳就是美。尤其是冬天里难得一见的夕阳。

王越望着他那满面的霞光,如仙如神,不觉脸上划过一丝疼爱,轻轻问道:“陛下势孤力单,若惹怒老贼当如何处之?”

刘协深深的吸了口气,微微笑道:“那就杀了他,纵不济也能逃出京城,宣告天下,起兵讨贼。他们困不住朕!”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日一泄心中怨气,他心情极好,说这话的时候就像在说晚上要吃什么菜一样淡定平和。

王越双眼迷蒙起来。这,就是帝王霸气么?

第十三章皇纲初振(怒更三章求推荐收藏)

二月里的雒阳,寒气浓浓。

深受兵灾的雒阳百姓脸上总算有了一丝喜色。快开春了,播种的季节快到了,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就要开始了。

而上完朝回来的百官似乎脸上也带了点笑容,走出朝堂时虽然只是相互对视几眼,那眼中却也明显带着一点笑意。

不可一世的郎中令李儒欲杀弘农王被陛下拦下还差点割掉他的耳朵,陛下率飞龙卫纵马闯相府当面训斥董卓。这个消息忽如一夜春风般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里传了开来,各种版本都有,成了草民和大臣们酒后茶余津津乐道的话题。

自董卓入京以来,每次对董卓暴政的抗争都是以失败结束,以致这次小小的胜利竟然让百官惊喜不已,更何况这还是皇权的小小胜利。

城西司徒府,密室。

**个官员围桌而坐。

当中坐一人,瘦脸长须,目光炯炯有神,姓王名允,字子师,大汉司徒,三公之一。以平叛黄巾、勇斗阉党、刚直不阿而闻名天下。

后面分列两边的均是当朝要员:太傅袁隗、司空张温、光禄大夫杨彪、司隶校尉黄婉、太仆袁基、尚书卢植、光禄大夫种拂、议郎郑泰。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党人。他们几个也是东汉后期党人的主要领袖。

桓、灵时期,宦官专权残害大臣,鱼肉百姓。士大夫一党联合外戚对宦官集团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史称党人。当时代表人物有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之称。时人以他们为君子,朝中大臣自公卿以下,皆畏惧他们指责贬损,均登门造访拜于其门下。

然而桓、灵二帝对宦官极度宠信,故先后发生两次激烈斗争都以宦官集团诛杀士大夫一党几尽而结束,史称党锢之祸。

自何进与宦官同归于尽,在董卓的乱政之下,党人又重组。昔日的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大都成为古人,残存的如刘表、张邈等人又远离朝廷,故重组后的党人基本以朝中公卿及朝政要员为主要领袖。

王允清了清喉咙道:“我想诸位都听闻了京中传言。此消息虽然传自宫中,但是相信诸位已派人验证确信无误。当今圣上英武之资,远胜弘农王,如此我等是否需要调整策略?董卓暴虐,迟早死无葬身之地,但是天子若变来换去,也必为天下人所不齿。”

话音刚落,袁隗脸露怒容,高声激辩:“荒唐!陈留王是董贼篡逆所立,若日后诛杀董卓之后当仍拥立陈留王,岂不是承认董贼的篡逆之举是对的?弘农王因董贼而失位,必在董贼被诛后而复位,否则如何面对天下人,如何面对已故的先帝?”

未等王允开口,卢植当即反驳道:“先帝并未有传位遗诏传位于辩皇子,我倒听闻先帝本来有传位协皇子的遗诏在蹇硕之处,只因蹇硕被杀致遗诏下落不明。协皇子聪颖好学、风采绝伦,而辩皇子行止轻浮、胆怯懦弱,不如就此将错就错,辅佐当今圣上成为一代明主,造福苍生。”

砰,袁隗一拍桌子,怒气勃发的站了起来,手指着卢植气的语不成声:“你……你简直大逆不道,形同篡逆!辩皇子乃先帝嫡子,自古立长不立幼,岂可拿空穴来风的遗诏说事?一个连早朝都不上的天子如何能安天下?”

卢植哈哈一笑,反唇相讥道:“董卓行废立为篡逆,你行废立就不为篡逆了?况且诸公不要忘记,昨日若非陛下亲往永安宫救下弘农王,今日我等则不需要在此为难了。如今天下纷乱,非强主不可收拾,两个皇子孰强孰弱,你们扪心自问之。”

说完也不等袁隗再次争辩,拂袖扬长而去。

严格来说,卢植不是个正宗的党人,他是在董卓进京后才被拉入新党人的组织的。以前的党人跟何进打得火热,他独独对这个专权的外戚不感冒。现在成为半路出家的党人,同样对袁隗也不感冒。

望着卢植远去的背影,太尉杨彪也站起对着大家一抱拳:“此等大事,须慢慢从长计议,且不可伤了我等党人的和气。况且董卓还没打垮呢,我等反而先在此内讧了。告辞!”

众人纷纷起来告辞。

袁隗愤愤的看了王允一眼,哼了一声也一甩衣袖而去。

留下王允呆坐在密室内独自沉吟,脸上阴晴不定。

次日早朝,百官三三两两的往朝堂门口跑。

上朝已成了一种形式。董卓监国,小皇帝连朝都不上,朝堂成了李儒的一言堂。虽然那帮党人每次都会据理竞争,争辩得脸红口赤的,最终还是照样以李儒胜利而告终。

百官齐齐的按次站在朝堂两边,等待着董卓和李儒等人。

离早朝时辰还有一刻,董卓在吕布和铁甲马军的护卫下昂扬而来,后面紧紧跟着李儒。

董卓虽然不敢坐上龙椅,却在龙椅靠左一步处,摆上刘协亲赐的太师椅,端坐于朝堂之上。

李儒和吕布分立阶下左右两边,铁甲卫士也分立两旁。

刚刚各就各位,朝堂口突然一声高叫:“陛下驾到!”

整个朝堂上下一震,纷纷惊讶的朝朝堂门口望去。

一个美少年头顶冕冠身穿冕服昂然而来,风采绝伦、虎步龙姿、霸气十足。身后紧紧跟着一群红衣侍卫,排列得整整齐齐。踏着奇怪的步子,左脚高抬右脚落,右脚高抬左脚落,整齐划一,同起同落,落地有声,响亮清脆。

所有人都被这种整齐划一的后世军队的正步震撼了,呆呆的望着他们随着整齐的踏步声旁若无人的直奔殿上而去。

李逸飞和王越恭恭敬敬的将刘协扶上龙座。然后整整齐齐的分立两侧,两个宫女举着障扇分立在身后。

刘协大马金刀的往龙座上一坐,朝李逸飞一摆手。

李逸飞立刻大喊:“上朝!”

率先反应过来的是卢植,高呼一声“陛下万岁!”就地拜倒。

文武百官纷纷拜倒高呼万岁!呼声不绝于耳。

李儒和吕布呆住了,朝董卓看了一下,未见他有什么反应,只好也跪倒三呼万岁。

刘协冷冷的不做声,任百官跪拜在地上。

百官跪了一阵仍未听到刘协喊平身,偷偷的抬起头来往上看。只见刘协虽正襟危坐,却不时冷眼瞄着董卓,立即反应过来,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

卢植看了一眼刘协,脸上露出一丝欣慰和赞赏的笑容。

王允紧紧的盯着刘协,脸色凝重,若有所思。

董卓也等了半天没等到刘协喊平身,抬起头来发现文武百官的视线都集中到自己身上,心里一震,偏过头来刚好撞上刘协冷眼瞟来。

董卓心中恍然明了。脸上涨的一阵青一阵白,手脚微微发抖。

他一咬牙,从太师椅上翻落下来,大呼一声:“陛下万岁!”跪在地上全身微颤。

刘协微微一笑,大声道:“诸位爱卿平身!”

众人这才呼一声“谢陛下!”拜谢而起。除董卓等人外,人人脸露喜色,嘴角带笑。

董卓站在太师椅,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只好挨着太师椅站着。

刘协微微一笑,柔声对他道:“太师请坐。”

董卓这才一脸猪肝色的缓缓坐下。

刘协气运丹田,不紧不慢的说道:“朕因身体不适,许久不能上朝,委托丞相监国,处理政务。有劳丞相年近花甲,尚要为国操劳,朕心实愧。今朕身体已康复,不敢懈怠,当尽天子之责,重拾朝政。从明日开始,丞相不必再监国而操劳,仍执丞相之职,立丞相之位。”

声音随着内息透出在朝堂中扩散开来,整个朝堂都充盈着他的声音。

“执丞相之职,立丞相之位”,就是给我把椅子搬回家,乖乖的站到台下去,别在台上给老子丢人现眼。

文武百官震惊的抬起头来,这次抢先禀奏的是王允:“陛下圣明!”

文武百官立即随声附和:“陛下圣明!”

李儒看了一下董卓,张口想说什么,却无言以对。

董卓抓着太师椅双手直抖,许久才冷静下来:“遵旨!”

刘协微微笑道:“诸位爱卿,有本请奏,无事退朝!”

李儒起身奏道:“臣有本要奏!”

“奏!”

李儒从袖中掏出一张蔡侯纸道:“自陛下即位以后,弘农王心生怨愤,意欲谋反,图谋陛下,现有反诗一首为证。臣奏请陛下下旨诛杀弘农王,以儆效尤!”

李逸飞下殿接过纸递给刘协。

众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刘协随意瞄了一下,勃然大怒道:“大胆刘辩,竟敢犯上作乱。来人,宣朕旨意:削除弘农王王爵,永久幽禁于永安宫,没有朕的旨意,永世不得出宫。其母何氏,其妻唐氏,皆贬为宫女,随刘辩一并幽禁于永安宫。”

众人松了口气,弘农王一家三口的爵位早就名存实亡,一直被董卓幽禁在永安宫,现在只不过让幽禁变成名正言顺而已。

李儒啪的跪倒在地,朗声道:“犯上作乱,按汉律当斩。臣奏请陛下斩弘农王,以正我大汉律法!”

刘协冷冷一笑:“李儒,这朝堂上是你做主,还是朕做主?朕乃天子,大汉律法有规定天子不能赦免自己的兄长吗?”

李儒就地磕起头来:“弘农王不死,天下难安啊。臣奏请陛下下旨立斩弘农王,否则臣愿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