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神级奶爸-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此刻他是主公,他的下属,颜良文丑,许攸荀谌沮授审配,有的建议他马上撤退,返回邺城,有的建议他和曹操拼了。
袁绍心乱如麻,头昏脑涨,完全下不了决定。
时间一拖,就过去了一天。
虽然军中的粮草还能够支撑两天,但是昨天乌巢粮仓被烧的消息,已经传遍三军。
袁绍的军心已经彻底乱了,下面的士兵就怕没有饭吃,每一餐都要问是不是他们的最后一餐了,问什么时候可以撤退,问为什么还不撤退。
等袁绍了解到大军士气后,终于有了决定,但这个时间点,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袁绍决定趁着晚上在撤退。
曹操这边,时刻关注袁绍的动静,心中奇怪,袁绍粮草被烧,为什么还没有动作。
同时还有一件事情,让曹操很是心烦。
关羽和于禁归来后,关羽马上向曹操提出了辞呈,要去寻找刘备。
曹操虽然可以强行留下关羽,但是他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
杀关羽?曹操更不忍,见关羽坚持,只好同意。
关羽先是回到许都,接上刘备的妻子,将曹操此前赏赐给他的东西,全都留下,带着刘备的女人直接前往荆州。
而曹操在等了两天,不见袁绍有动作,第二天夜晚,就在袁绍准备撤退的时候,带着大军向袁绍的军营发起了进攻。
袁绍大军军心混乱,而且每个人都在想着回去,曹操突袭之下,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各个将领,也是各自为战,士兵乱臣一团,连主公袁绍在哪里都不知道,只是像北方撤退。
……
身在扶风的赵畅,在战斗结束后的第十天,就收到了暗影写的战报。
他知道,袁绍完了。
虽然袁绍现在还是坐拥四州之地,手中还有五十万兵马。
但是袁绍自身不行了,他没有曹操刘备那样坚强的意志。
2/5 2:48:13|50056679
第382章 袁家完了
郭嘉贾诩向赵畅分析现在的天下大势,袁绍败在曹操手中,如今能够作为赵畅的敌手的,也就只有曹操了。
赵畅选择坐看曹操袁绍拼个两败俱伤,但是现在袁绍战败,曹操到了收获的时节,赵畅肯定也要出来分一杯羹的。
袁绍四州之地,赵畅不求全部纳入囊中,但是拿下并州幽州应该没有问题。
现在赵畅就等袁绍病死了。
没错,回到邺城的袁绍,已经卧床不起了。
袁绍不是没打过败仗,之前和公孙瓒交战的时候,也被公孙瓒打败几次,但是那些袁绍都可以承受。
可这一次,百万大军,被他看不上眼的曹操所败,加上之前帐下诸多谋士反对,袁绍无法承受这样打击。
现在袁绍名下的四州,分别在三个儿子,以及外甥高干手中。
病重的袁绍,并未吸取上一次教训,他还是优柔寡断,没能下决心,把自己的位子传给谁。
主要就是传给大儿子袁谭还是小儿子袁尚,袁绍一直下不了决心。
而且他帐下的文臣武将,也是各有各的选择。
如果袁绍这个时候,拿出自己的魄力,不管是选择袁尚,还是选择袁谭,只要选一个,然后将另外一支的力量收回来,他这几年的基业,绝不至于因为几个儿子的内乱,被曹操夺取了自己的基业。
但很是可惜,袁绍一直摇摆不定,直到死亡。
审配逢纪马上拥立一直被袁绍待带在身边的袁尚,继承了袁绍的基业,袁绍留下的大多兵马全都归为袁尚统治。
但是被袁绍封为青州刺史的袁谭,得知后哪里肯甘心,直接自封为车骑将军,要和袁尚对着干。
袁绍一死,曹操马上就挥师北上了,要谋夺袁绍留下的地盘。
赵畅同样亲自统帅大军出发,直指并州高干。
袁绍留下的四州之地,并州现在袁绍的外甥高干掌控,冀州为袁尚拥有,青州是长子袁谭,幽州是次子袁熙。
袁绍当初如此选择,就已经为今天的结果埋下了种子。
三个儿子,一个外甥,都是袁绍的至亲,如果袁绍在,四人不会有问题,但是袁绍一死,而且不是把基业交到长子袁谭手中,马上就上演了一番兄弟相残的戏码。
不过在面对曹操这个大敌,袁氏兄弟虽然恨不得对方去死,但还是暂时联手抵挡曹操。
只是他们的父亲都不是曹操的对手,就更不要说他们几个面和心不和的兄弟了。
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袁谭所在的青州,首先被曹操攻破,袁谭只得逃到冀州。
另一边,赵畅也是乘势拿下了并州,并州刺史高干逃去了幽州,和袁熙一起。
因为要和赵畅抢时间,曹操也没有休息,并未选择退兵,让袁谭袁尚自相残杀,在收了青州后,马不停蹄的转向冀州。
赵畅同样带着大军杀进幽州,袁熙被袁绍放在幽州,本身就不被重视。
而且袁绍留下的文臣武将,大多都是选择袁谭或者袁尚,并没有人选择袁熙,三兄弟中,袁熙的力量最为弱小。
而且袁熙这人,也没有什么野心,在赵畅兵临城下,假模假样的抵挡了一下后,马上就向赵畅投降了。
失去了袁绍,赵畅攻取并州幽州,几乎没花什么力气。
而曹操在冀州,还是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袁绍虽然死了,但是他当初招募的人才都还在。
特别是颜良文丑未死,这两猛将,现在都跟着袁尚。
加上沮授许攸等人,曹操并优势。
在得知赵畅已经拿下幽州后,曹操暂时放弃了,选择退兵。
袁绍已经死了,曹操现在要面对将是比袁绍更加强大,更加难缠的赵畅。
袁谭和袁尚合并,曹操觉得是个比较难啃的骨头,曹操不想在两人这里消耗太多的力量。
所以曹操撤兵,袁谭袁尚不和,曹操撤兵后,兄弟两人没有了外在威胁,肯定是要内讧的,到时候曹操在出手将两人一锅端了,更加轻松省力。
只是曹操没有想过,他撤兵了,赵畅的大军可还是在幽州。
或许曹操想到了,只是曹操认为赵畅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去攻打袁尚袁谭。
亦或者曹操就是要看赵畅和袁氏兄弟拼个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从冀州撤兵后,赵畅马上就带着大军直接从幽州南下,从北面攻打袁尚袁谭。
袁氏兄弟两手,帐下也是人才济济,确实不好攻打。
但是赵畅原来就在袁绍帐下做过事情,而且当初可是送出去很多人情,袁绍帐下的那些文臣武将,几乎每个人都和赵畅有关联,收过赵畅的好处。
赵畅大军压境,作为如今第一诸侯,赵畅给袁谭袁尚以及其他人的压力,更胜于曹操。
赵畅每天只是佯攻,并未真正的攻打邺城。
另外,私底下每天都有暗影和城内的人联系。
袁谭袁尚内部被赵畅轻松瓦解,很多人已经有意投降赵畅,有的甚至已经跟着暗影悄悄出了城,来到赵畅的军营中。
城内,颜良的府邸。
“又是你,你这次来又有何事?”
站在颜良身前的,是前次提醒颜良要小心关羽的暗影六号。
“主公希望能够和将军一起建功立业。”暗影六号道:“这是主公亲笔书信。”
颜良伸手拿过信纸,当着暗影的面拆开看了起来。脸色阴晴不定。
赵畅在信上写的委婉,但就是一个内容,希望颜良能够投奔自己。
有着之前的关系,颜良对于投奔赵畅,心中并无抵触,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身为河北第一猛将,就这样抛下袁绍的儿子,转身投奔赵畅,颜良下不了决心。
袁绍之前对他不薄,他不想落井下石,袁绍才死,就转身来对付袁绍的儿子。
“你回去告诉你家主公,我三天后给他答复。”颜良道。
暗影六号离开,颜良马上就去找文丑商议了,在这袁绍帐下,颜良和文丑实力最是接近,两人关系也是最好的。
颜良并未隐瞒,告诉文丑赵畅要招募自己。
兄弟两人商议了一番,就有了决断。
2/6 0:00:54|50099829
第383章 半壁江山
邺城,袁尚袁谭看着空荡荡的大厅,心灰意冷。
短短半月时间,原本济济一堂的人,现在在所剩无几。
将近一半的人,此刻都已经跑到城外,赵畅的大营中。
不是剩下的人有多么的忠诚,而是因为他们多犹豫了几天,袁尚袁谭有了反应,将他们的家眷给看管起来,他们想走也走不了,除非他们能够狠心抛弃家人。
除了袁尚袁谭兄弟二人的声音外,其他人都默不作声,很多人都想投降赵畅,但是这个时间点,明显袁家兄弟很愤怒,即使投降是最明智的选择,第一个开口的人,难免会被袁家兄弟杀了泄愤。
“这群不忠不义之徒,昔日父亲对他们不薄,父亲尸骨未寒,他们就投敌了,明天是不是就要把长枪刺进我的心脏?”袁谭很是愤怒。
之前跟着他的郭图辛毗都已经弃他而去,被赵畅收买了。
现在邺城的人心已经完全散了,之前还是两方人互相夺权,现在如果不是袁谭袁尚手中还有兵马,谁还会鸟他们。
“大公子,三公子,二公子送来书信。”
袁谭袁尚几乎同时喊道:“把信给我。”
张主簿愣在那里,不知道该将书信递给谁。
袁绍已经死了,但是他对袁谭袁尚的称呼却没有改变。
“给我。”两人还是同时喊道,眼神看向对方,毫不退让。
许攸道:“两位公子,要不由我来念?”
他并没有离开邺城,主要是因为他的家人还在城中,但是许攸家中现在就放着赵畅送来的百两黄金。
袁谭袁尚没有说话,张主簿将书信递给了许攸。
和许攸猜测的内容几乎一样,二公子袁熙这封书信,就是来劝降袁谭袁尚的。
在场的人不好开口,担心被袁家兄弟拿去开刀,但是已经投降的袁熙,却是最好不过。
身份地位对等,而且能让袁谭袁尚看到袁熙投降后的生活。
投降赵畅,他们不会失去生命,以后的富贵也不会少,只是没了权利。
“大哥,三弟,我如今已经去了长安,长安城……赵公子实乃天下明主……”
随着许攸的声音娓娓道来,袁谭袁尚的脸色都很不好看,这封由袁熙写的劝降信,从许攸口中念出来,不仅是他们听到,在场的人都听到了。
虽然很是无奈,但是袁谭袁尚如今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
就连颜良文丑昨日也都悄悄离开了,他们现在就算有心继续坚守城池,城内的将士们,又有几个是和他们一心的?
相比有着屠城前科的曹操,冀州的百姓更希望统治这片土地人是赵畅。
赵畅当初在林城,原本只是一座小县城的林城,成了冀州最为繁华的城池,至今林城的百姓,没有人会忘记赵畅。
袁熙这一封信,先是说了长安如何如何好,接着又说他现在的生活,虽然手中无兵,但是每天过的比以前更加快活。
最后又对赵畅歌功颂德,特别是赵畅的人品,他在长安还看到了马腾刘璋,两人在长安也是非常享受,完全不用担心生命危险,也不会被虐待。
听着许攸念完书信,即使袁谭袁尚心中很是不甘,但是能在长安做个富家翁,怎么也都比和邺城一起覆灭要好,他们都不想死。
“各位觉得如何?”袁谭问道。
许攸道:“如今我军军心涣散,确实难以抵挡赵畅,二公子的书信还是比较在理。”
随着许攸声音落下,其他人也是纷纷附和,只有两个人未吭声。
一个是审配,一个沮授。
审配虽然之前支持的袁尚,但是他本身也是为了袁家,他宁愿和邺城一起覆灭,也不想投降其他人。
袁绍就是他的主公,一身不事二主,这是审配的坚持。
他不想投降,但也知道,如今投降赵畅,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他没有开口拒绝。
沮授同样对袁绍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对于投降也很反感。
不管是审配,还是沮授,都有宁死不折的情怀。
死亡,对他们来时候,并不会让他们恐惧。
袁谭袁尚其实今日把人叫来,心中就已经有投降的念头了。
“既然如此,明日开城。”袁谭道。
听到袁谭的话,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大厅中,除了袁家兄弟外,其他人都收过赵畅的东西,即使是审配,在几年前也是收了赵畅的一些好处。
当然,这次暗影在审配这里却是吃了闭门羹。
毕竟现在双方敌对,审配绝对不可能被收买。
当天晚上,就有人主动将消息传给赵畅,想要在未来主公面前,先混个脸熟。
等到第二天,赵畅带着人马来到城下。
袁谭袁尚也没想着使诈,直接打开门,兄弟两带着其他人亲自迎了出来。
不过有一个人没有出来,审配站在城墙上,看着赵畅。
心道:“如果我在这里,射出一箭,一定能射中他。”
只是审配并没有将想法付之行动,他可是知道赵畅有复活术的,就算他射中了赵畅又能如何,赵畅不会死,反而会激怒赵畅,最后把袁尚害死。
看着袁谭袁尚跪在赵畅身前,审配双眼被泪水浸湿。
“主公!我愧对于你啊。”
审配从十丈高的城墙上跳了下去。
“噗!”
袁谭袁尚下了一跳,审配的尸体正好落在两人身后。
赵畅朝审配的尸体用了一个复活术,但是审配摔下来的时候,是头朝地的,瞬间就已经死了,赵畅的复活术失效。并不能让审配复活。
虽然审配的头已经认不出来,但是袁谭袁尚一眼就看出了审配的身份,其他人也都反应过来。
虽然一直以来,就知道审配刚烈,却没有人想到,审配刚烈到这种程度,即使身为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都投降了,他还是宁死不降。
其中最有感触的是沮授,沮授虽然反感投降,但是却没有就此选择一死了之。
如果是单独被抓,沮授也会选择宁死不降,但是现在是袁谭袁尚带着他投降,沮授不是死脑筋。
随着袁谭袁尚投降,冀州正式落入赵畅手中,放眼天下,赵畅已让手握半壁江山。
2/7 1:43:08|50160744
第384章 周瑜
许都,曹操没了往日的沉稳。
他撤兵,本想坐看赵畅和袁家兄弟互相消耗,万没想到,最后的结果会是如此,赵畅轻而易举的得到了邺城,占据了冀州。
早知如此,曹操就是拼个两败俱伤,也不会撤兵,将冀州让出去。
他在官渡打败袁绍,现在到收获的时候,结果袁绍四州之地,他仅得到青州,最为重要冀州却落入赵畅手中。
赵畅已然占据半壁江山,实力比原来的袁绍更加雄厚。
面对袁绍的时候,曹操就已经信心不足,还是荀彧五胜五败给了他信心。
现在面对庞然大物的赵畅,曹操的心掉到谷底。
没有后悔药吃,曹操只能咬着牙忍住,并且派遣使者恭喜赵畅,更是将原本落在袁绍头上的大将军一职,送给了赵畅。
虽然是曹操的用意,但是封命确是实打实的由刘协发出。
这是获得朝廷认可的,很多了就是为了这个认可,而依附曹操。
只是不知道在曹迫下,封赵畅为大将军的刘协,心中是和感想。
赵畅自然看出了曹操的用意,不会像袁绍那样,被一个职位蒙住眼。
不管是三公,还是大将军,赵畅都不在意。
赵畅不会因为大将军,而有所改变。
赵畅也没有拒绝,但是随着赵畅势力的急剧扩张,又是攻伐刘璋袁绍得来的地盘,很快就出现了一些自诩清流的人,看赵畅不爽,说赵畅是反贼。
但是这些人终究只是少数,对赵畅够不成威胁。
就像现在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有很多人说他是奸贼,把持朝政,软禁皇帝,但是终究无法对曹操形成影响。
而且赵畅和袁绍不同,赵畅虽然出生卑微,完全无法和袁绍的身份相比,但是赵畅现在的功绩却不是袁绍能比的。
杀董卓,平羌胡,发展农耕,建造学堂,每一项都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
不管别人如何说,在赵畅的地盘,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对赵畅绝对都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因为在这里,他们只要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会因为要到收获的时候,祸从天降。
而不用担心,一年甚至几年十几年的成果在一夜之间全都被人抢走。
占据了冀州后,赵畅并未在冀州留下太多的兵马。
相对其他诸侯的地盘来说,赵畅的兵力是在不成比例。
即使赵畅现在占据了大汉的半壁江山,手中的兵力也就和现在的曹操相等,远远少于此前的袁绍。
袁绍占据四州,兵力就高达了百万,赵畅现在的兵力也就堪堪四十万,如果加上吕布手中的十万,也就只有五十万而已。
而曹操现在的兵力也拥有五十万。
除此之外,刘表三十万,孙策在灭了刘瑶后,也是坐拥二十万兵马。
虽然赵畅的兵力只有五十万,但是曹操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即使赵畅在冀州并州留守的兵力不过十万,曹操也没想去攻打。
赵畅返回扶风后,终于还是将大本营迁到了长安。
扶风虽然在他的治理下,现在发展势头很好,但是终究因为地理位置,比不上长安。
相同时间的发展,长安肯定是要比扶风要好。
拿下冀州并州幽州后,赵畅每日能够获得声望再次翻倍。
现在赵畅终于有种不用怕声望不够的感觉了。
极品的东西,本来需求就少,赵畅兑换的也少。
赵畅安心发展,曹操也不会主动来攻打赵畅,现在的曹操面对赵畅的时候,完全没有信心。
之前和袁绍开战,那也是袁绍主动挑事的,曹操属于被迫应战。
曹操和赵畅不动,大汉的天下现在就孙策和刘表在战了。
孙策在灭了刘瑶后,一心都用在了为父报仇上,早已发誓一定要杀了黄祖。
不过有长江横在中间,孙策攻打刘表并不顺利。
让赵畅没有想到的是,孙策竟然派周瑜来到长安。
现在的周瑜比赵畅还年轻,但是却很沉稳,智珠在握。
对于周瑜这个牛人,赵畅也想见一见,因此周瑜一求见,赵畅就答应了。
“周公子此番来长安所谓何事?”赵畅看着周瑜,心中想着能不能收为己用。
周瑜和孙策也是已经相识有好几年,两人感情深厚,孙策更是经常带着周瑜去拜见自己的母亲,虽然没有像刘关张那样结拜,但是感情却不会比刘关张三兄弟来的低。
周瑜的来意,在这之前,郭嘉贾诩就已经猜到了,无非就是来游说赵畅,让赵畅一起攻打刘表。
周瑜道:“昔日,孙伯父与大将军一同讨伐董贼,归来后,对大将军称赞不已,说您乃是天下少有的英雄人物,我对大将军钦慕已久。”
比起诸葛亮的口落悬河,舌战群儒,周瑜这个骄傲的美少年,现在的马屁功夫很不到家。
赵畅打断道:“周公子这次来,莫非是要我助孙策一臂之力,攻打荆州刘表?”
周瑜脸上带着尴尬,点了点有说:“如果大将军愿意相处,周瑜感激不尽。”
赵畅摇头道:“刘表乃是汉室宗亲,在荆州施仁政于百姓,荆州百姓安家乐业,并无失德之处,岂可说伐就伐?”
周瑜心中冷笑,但是脸上却没有变化。
年轻骄傲的他,只是不会巴结人而已,但是作为智力在第一梯队的人物,即使现在还年轻,也不是赵畅一句话能够哄骗的。
赵畅平静的看着周瑜,心里也知道自己这借口很烂,毕竟之前自己可是攻打了同样是汉室宗亲的刘璋,现在刘璋还在长安城内。
益州的刘璋,同样没有什么过错,还不是丢了地盘。
赵畅也不怕被周瑜看出来,明明白白告诉周瑜,这就是个借口,想要自己出兵相助,就得拿出能够打动自己的东西来。
周瑜道:“将军不知,刘表虽然有仁义之名,但是将士残暴,黄祖在江夏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被其打杀的百姓不计其数。”
“而且将军若是能够得到荆州,天下三分,将军一人就占二分,曹操就算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奈何不得将军,到时候都要主动将天子送回长安。”
第385章 联手
“若是能杀了黄祖,江东二十万甲士,尽归大将军。”周瑜道。
这是来的时候,孙策说的,一定要周瑜请来赵畅相助。
“区区一个黄祖,难道还能难倒你和孙策”赵畅道。原因赵畅已经知道了,暗影早就将消息传回来。
刘备去了荆州,路上和张飞相遇,而后关羽也追到了荆州,三兄弟如今都在江夏。
区区一个黄祖,自然不是孙策的对手,但是换成刘关张,孙策一时半会也无计可施。
至于为什么来求赵畅,而不是去找曹操。
自然是因为如今天下赵畅的实力最为强大。
孙策现在只想为父报仇,心中没有争霸天下之心,如果赵畅能够替他干掉黄祖,孙策臣服赵畅也是可以的。
天下大乱,才有争霸天下之心。
赵畅如今大势已成,如果在得了荆州,三分之二的天下都被赵畅掌控,孙策也就没了争霸天下的雄心。
孙策现在反而担心,如果刘表先降了赵畅,他以后还能报仇吗
如果刘表投了赵畅,他想报仇,就只能投奔曹操,但是现在这种局面,孙策对曹操也是毫无信心。
这才有了周瑜亲自来长安的事情。
得到孙策的效忠,赵畅还是很有兴趣。
不说孙策本身就是赵畅比较喜欢的名将,得到孙策的效忠,周瑜还能逃出自己的掌心吗
除了孙策周瑜,江东可是还有很多实力不俗的牛人。
鲁肃张昭都是名士,后面还有吕蒙甘宁等人。
杀个黄祖,而收获这么一群人,这个买卖还是很值的。
只是曹操还看着自己击败刘表吗?
不过这个时候,赵畅不会再畏首畏尾了,他现在实力最为强大,如果他不主动出击,曹操也不会出手。
天下就会一直分裂下去,几十年后,曹操把地盘交给曹丕,刘表把地盘交给自己的儿子。
虽然刘表在荆州有贤名,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容不得赵畅讲这些东西了,该出手的时候就要出手。
既然周瑜给了自己满意的答案,赵畅没什么不好意思拒绝的,点头答应了周瑜,一定会出兵攻打刘表,配合孙策。
周瑜没有在长安多逗留,赵畅一答应,他马上就赶回江东。
面对刘关张三兄弟,孙策周瑜的日子并不好过。
刘备到了荆州后,因为孙策正好在攻打荆州,作为同族的刘备,现在很得刘表的信任,刘表给了刘备很大的权利,而不是像历史那样,把刘备打发到新野。
刘备荆州,更是让陈到训练出了一支新的精兵,这是一支比陶谦之前的丹阳精兵更加强悍的军队,被刘备称为白耳精兵。
刘表虽然一直都不扩张,属于老好人,但是荆州这些年在他的治理下,很是富足。
刘备拥有充足的资源,来打造他的白耳精兵。
这是刘备名义上,第一支完完全全属于他自己的精兵,刘备很是上心。
所有的装备武器用的都是最好的,白耳精兵的福利待遇也是最好的,比曹操的虎豹骑的待遇还要好,都快赶得上赵畅的战狼大队了。
面对白耳精兵,孙策是束手无策,感觉这战是越来越难打。
赵畅这次并没有亲自领兵出征。
一个刘表,还是和孙策联手,赵畅只是派了马超、黄忠率领五万士兵出征。
不过这次,除了赵畅这里的五万精兵外,赵畅也从吕布那里要来了五万士兵,由高顺和张辽统领。
张辽高顺已经跟随吕布多年,早在吕布还在丁原帐下的时候,两人就是吕布的亲兵。
不管吕布做了什么事情,两人也是一直跟随吕布。
赵畅一直都知道两人在吕布帐下,不过并没有像吕布要这两人。
但是因为吕布这些年,基本都不动了,两人空有一身本事,却无从施展。赵畅看着很是可惜,于是这次就像吕布建议,让两人领兵,一起攻打刘表。
吕布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赵畅的请求。
吕布本来是想亲自去的,赵畅不和他说,他不觉得有什么,但是一说,吕布也是有些心痒,作为一名战将,即使这些年消沉了,但是心中还是渴望继续在战场上战斗的。
只是被赵畅劝住了,赵畅没有亲自领兵对付刘表,就是为了防备曹操。
赵畅绝对不相信,曹操会坐看刘表被自己和孙策联手搞掉。
毕竟,如果刘表被干掉,孙策又归顺了赵畅,那么这中原大地上,就只有赵畅曹操两人争雄了,以那个时候的赵畅的力量,曹操如何是对手?
就算来三次官渡大战那样的胜利,曹操也还是无法打败赵畅。
现在如果要对付赵畅,最好的方法就是曹操刘表孙策三人联手抵抗赵畅。
但是孙策和黄祖有杀父之仇,孙策宁愿放弃争霸天下机会,也不会放过黄祖。
荆州刘表听闻赵畅已经派遣十万大军前来,大惊失色。
连忙派遣使者前往许都,向曹操求救。
如今,刘表也只能向曹操求救了。
曹操不是袁绍,既然该来的已经来了,他会坚定的去面对,而不是摇摆不定。
曹操首先以刘协的名义,给赵畅送去了圣旨,要赵畅马上收兵,不要共伐刘表。
这封圣旨很快就送到了赵畅手中,但是赵畅又怎么可能会因为这圣旨就收兵。
圣旨有用,岂不是天下都是他曹操的了。
曹操自然也知道圣旨对赵畅不会用有,这封圣旨的目的,在于让天下知道,是赵畅目无天子,他曹操是代替天子征伐乱臣。
是用来占据大义的。
只是,现在赵畅地盘上的百姓,都是安居乐业,他们才不管赵畅有没有抗旨,他们只知道,是赵畅让他们有了现在这样的生活。
赵畅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至于你曹操是谁?他们根本不关心,就是天子刘协,在三辅之地的百姓心中,也没有赵畅重要。
曹操在圣旨发出后,也是马上点兵,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支援刘表。
他并没有选择去攻打冀州,或者攻击长安。
既然赵畅现在还坐镇长安,曹操就明白,他就算去了,也会被赵畅挡住,然后荆州被赵畅占据的消息,就会传到他耳边。
第386章 军粮
在官渡之战,袁绍虽然大败亏输,但是人才并没有损失多少。
现在大部分都被赵畅接收了,加上赵畅原来的,现在赵畅帐下的人才并不会比曹操少。
不管曹操兵分几路,赵畅都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将领可用。
像郭图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