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神级奶爸-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华佗根本没有做这些赵畅认为该做的消毒准备。
不过最终,赵畅并没有说话,主要还是担心影响到华佗,反正他已经给黄安释放了复活术,不用担心黄安的性命。
消毒的事情,还是等华佗这次手术做完之后,在和他讨论。
华佗的手艺非常好,如此血腥的事情,在华佗手中就像是一个艺术的创造。
这是赵畅第一次如此清楚的看到人的体内。
胸骨,五脏,都很清楚的出现在赵畅面前,也不知道华佗是用了什么手法,黄安的身体没有流太多的鲜血。
赵畅看到了黄安的心脏,虽然这也是赵畅第一次见过真正的心脏,但是也看出来了,黄安的心脏,长的普通人的不一样。
最直观的就是黄安的心脏比常人的小了许多。
一般人的心脏,差不多都是自己拳头大小,但是黄安的心脏,还是犹如婴儿的拳头。
如此的小的心脏,想要供应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自然是非常有难度。
小小的心脏,每天几乎都处于高负荷工作,如果黄安在修炼武技,这颗心脏,绝对负担不起。
看到这颗心脏,赵畅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是也基本知道黄安为什么不能修炼武技了。
华佗手中的小刀,已经变成了一根银针。
赵畅只看着华佗用银针,在这颗小心脏上点点刺刺。
最后更是弄出了一包药粉,往心脏上抹。
弄了大概半个小时,这才将东西收起来,最后用针线,将黄安的胸口缝合起来。
“呼,成功了。”华佗呼出一口气。
“这是治好了?”赵畅道。
赵畅可想不明白,黄安那么小的一颗心脏,只是刺了几针,在用药粉抹了一遍,就能变得和常人一样?
在赵畅想来,最好应该是要给黄安换一个正常的心脏。
华佗道:“应该没问题了,只是接下来还需要静养半年,半年后就无事了。”
第343章 医术传承
房间外,黄忠搓着手,来回走动,一会看着紧闭的房门,一会看着外面的天色,心中一团乱麻,如果不是知道就算失败了,黄安也不会死,他现在早已冲进去了。
“怎么还没有出来。”
不仅是黄安想变的和黄忠一样厉害,黄忠同样希望自己的一身本事能够传授给黄安。
“咔!”
屋门被推开,黄忠瞬间看过去。
“怎么样了?”黄忠紧张的看着华佗。
赵畅道:“黄伯,一切都好,小安在修养半年,以后就能修炼武技了。”
这一刻,黄忠再没能忍住泪水:“这是真的吗?”
华佗点头,道:“这次的治疗,很顺利。”
华佗的声音有些疲惫,虽然治疗过程很顺利,但是对他的精神消耗却是巨大的,这种手术,每一秒华佗都要聚精会神,不敢有一点分心,特别是在给黄安心脏用针的时候。
不要看只是插几针,每一针华佗都用了他特有的手法,稍微有一点舒服,黄安的心脏就会因为受到太大的刺激,然后爆炸开。
虽然整个治疗过程,华佗做起来看着很简单,但是其中的凶险,也只有华佗才知道。
真正的只要有一点疏忽,就会让人死亡。
华佗这次能够如此顺畅,也是心中少了负担,他不用担心会因为自己的疏忽,而让黄安因此死亡。
因此这次治疗的时间,比他以前要快了很多。
“黄伯,还是先让华先生去休息吧。”赵畅道。
虽然赵畅此刻,也有很多话想和华佗说,但还是克制住了。
被赵畅一提醒,黄忠也反应过来,马上给华佗赔罪,亲自带华佗到静室休息。
不过黄忠很快又回来了,看着床上的黄安道:“他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赵畅也不知道华佗的麻沸散的具体时效,只能安慰黄忠道:“应该快了。”
事实赵畅还是太低估了华佗的麻沸散效果,黄安到晚上都没有醒来,最后还是休息好的华佗出来,告诉黄忠,黄安要明天才能醒过来。
手术完毕,黄安的的一切状况都非常好,不过华佗暂时还是留在黄忠家,以免有什么突发情况。
赵畅每天都会来黄忠家,问华佗一些医术上的问题。
并不是赵畅想学医了,只是赵畅想弄明白,华佗的医术理论,为什么不用消毒,华佗的医术,到底是如何救人的。
经过了解,赵畅才明白,华佗并非没有给手术银针消毒,而是他用他的医术,给银针消毒的,这医术不是普通的名词,而是如同武将的武技。
对于用银针刺进黄安的心脏,以及涂抹在心脏上的药粉,都是为了刺激心脏,可以让黄安的心脏在接下的半年里,再次发生成长,让黄安的心脏变的强大起来。
心脏畸形,这是黄安的不能修炼武技的症结,如果黄安的心脏真的能够恢复过来,自然这病就治愈了。
这些问题问完之后,赵畅也是适时提出,希望华佗能够传下医术。
这几天,和华佗的交流中,赵畅更加熟悉华佗的为人,知道华佗绝对不是那种敝帚自珍的人。
所以才会提出这个请求,如果是对传承看的无比重要,就怕被别人给学了的人,赵畅真要当面提出来,双方再好的交情也都没了,甚至会成为仇人。
华佗不一样,他本就希望自己的医术能够有更多人的学会。
对于赵畅提出的建议,他欣然答应了,就是赵畅不说,过几天华佗自己也会提出来。
另外一个要求,赵畅就没有提出来了,因为他知道华佗不会答应。
对于华佗的医术,赵畅非常佩服,很希望华佗能够留下来。
但是赵畅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华佗并不愿意待在一个地方,给专门权贵治病,他更想走遍天下,为自己看到的每一个病人治病。
知道华佗的性子,赵畅即使很想,也没有提出这个要求。
黄安醒来的,除了胸口那一条伤口外,并没有什么变化。
只是黄安自己能感受到,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他相信,半年后的他,一定可以开始修炼武技。
黄安现在虽然被黄忠看的更严了,但即使每天都待在家中。他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虽然暂时还不能修炼武技,但是每天都在看各种秘籍,在自己的脑海中演练。
华佗走了,但是他留下了自己的医术秘籍。
黄忠带着黄安在扶风安家落户,并没有离开的意思。
他没什么能帮助华佗的,原本黄忠也对华佗提过,为感谢华佗救黄安的恩情,愿意给华佗当贴身保镖。
但是被华佗一口拒绝了,先不说华佗在救治病人上,从来就不求回报。
另外,华佗虽然只是个医者,但是他本身的武力值并不低。
他自创的五禽戏,也是一流功法,华佗本身的实力,也是一流水准的,一般人根本威胁不到他。
能威胁到华佗的,就算加上黄忠,也没有用。
华佗这边不需要黄忠的报答,黄忠也就想卖命给赵畅了。
毕竟,除了他的一身武艺外,黄忠拿不出其他可以报答恩情的东西。
对此,赵畅自然不会拒绝,他本来已经瞄上了黄忠。
虽然黄忠已经有五十岁了,但是黄忠老当益壮,在战个十年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赵畅暂时没有给黄忠安排事情,就算在现在让黄忠做事,估计他也没不能安心。
现在的黄忠,每天大半的时间都陪在黄安身边,就怕自己不在的时候,黄安会忍不住悄悄开始修炼武技。
这半年内,黄忠是绝对不允许黄安修炼武技的。
黄安虽然还小,但是也知道事情的轻重,更何况这关乎他自己的未来。
因此每天都能感受到身体的好转,恨不得马上就开始修炼武技,但是他还是忍住了。
华佗留下的秘籍,赵畅没有私藏,而是开始挑选学员,准备让他们学习。
不过这个学员并不好找,华佗这么多年来,都没能找到一个真正的传人,虽然教了很多人,但是都只是记名弟子,医术不过学了华佗的一点皮毛。
1/15 22:21:07|49034889
第344章 想要娃
令赵畅意外的是,李芳对华佗留下的医术,非常感兴趣,直接要了一份,这几天一直挑灯夜读,让赵畅很是扫兴。
想和李芳造努力造人,都被李芳给拒绝了。
李芳学习医术,除了想要帮助别人外,也是为了自己,她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一直都不能怀孩子。
赵畅也很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还是觉得顺其自然就好。赵畅觉得他和李芳都还年轻。
虽然在很多人眼中,他们已经不算年轻了,毕竟很多十七八岁的女孩就已经有了娃娃。
但是赵畅却是觉得,自己和李芳都没到三十岁呢,根本不用急,完全可以等到四十岁的时候在说。
但是李芳却不这么认为,现在每天都在研究华佗留下的医书,汲取每一分知识,希望能够早一点有自己的孩子。
现在看到别人的家的孩子,总是非常羡慕。
李芳也是属于天赋好的,不仅在武技修炼远远甩过耗子裴元绍,在医书她的天赋也不弱。
这几天和赵畅说起来,是头头是道,说什么应该要吃什么,身体要如何调整,就连以前她一直不愿意提及的各种动作,现在也是如数家珍。
听的赵畅心痒难耐,恨不得马就来一次实战演练,但是勾起他浴火的李芳,又是严词拒绝他,说时间不对。
弄得赵畅这几天心情是极度的差,心中将华佗骂了不知多少遍。
华佗几乎将他这一身的医术都留了下来。
可谓是包罗万象,各种疑难杂症都有记录。
不过想想,李芳看了之后,以后的晚的生活会更加精彩,赵畅决定暂时还是先忍了。
赵畅在扶风弄着忙着医术医书的时候,长安方面,已经和匈奴单于达成了第一次交易。
先不说平等不平等,这次的交易在刘协看来,还是皆大欢喜的,他平白得了一万头的战马牛羊。
刘协恨不得这样的生意能够多来几次,只要在来一次,他就能让羽林军全都骑战马了。
说来可怜,作为大汉的象征羽林军,如今的装备却是完全不能对得起他的名声。
不要说和战狼大队相比,连袁绍的大戟军都比不。
羽林军现在的武器装备,也就和袁绍曹操帐下普通士兵的水准。
连全身甲都没有,也就只有一把武器好看一点。
刘协现在最想的,也是要将自己的羽林军打造出来。
幻想着以后他的五千羽林军,也能一战灭掉敌人三十万大军,到时候他就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把那些不听话的诸侯,全都剿灭了。
对于刘协要打造羽林军,在刘协请赵畅训练羽林军的时候,赵畅就已经知道了。
但是只要刘协不要给自己找事,赵畅并不会特意去阻止刘协要做的事情。
不管怎么样,赵畅都不觉得刘协会是自己的威胁。
赵畅不会去挑衅刘协的权威,并不想过多的和刘协见面。
现在还是人心向汉的时代,赵畅要是挑战刘协的权威,马就会背负和董卓一样的名声,对他的声望是巨大的打击。
所以没有特殊的事情,赵畅基本都是待在扶风,就算有事情要去长安,也是悄悄的过去,悄悄的回来。不和刘协照面,除非是刘协点名要见赵畅,赵畅才会去。
以现在赵畅的身份,如果经常和刘协碰面的话,要么有一番低下头,要么就肯定要碰撞。
这次和匈奴的交易,刘协之后也是派了两千羽林军,按照约定护送匈奴单于的人回去。
这么多的物资,很容易被右贤王左贤王的人给抢走。
这是赵畅和刘协都不想看到的。
物资如果落到右贤王手中,那这次的交易,等于是再度削弱了匈奴单于的力量,并且让右贤王的实力加强。
如果大汉还不出兵干预的话,那么匈奴单于基本不大可能挺到下次交易的时候了。
而且刘协也明白,羽林军就算训练的在强,没有过战场,也只是摆设,真正需要用到的时候,不一定能承担他的希望。
不过刘协也没有勇气,将五千羽林军全都放出去,第一次只选择了两千人。
毕竟是去匈奴的腹地,危险不言而喻。
除了要防备左贤王右贤王的人,匈奴单于的人一样不能完全相信。
……
扬州!
刘瑶和孙坚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随着刘瑶接管了袁术的兵马,实力现在越来越强大,孙坚已经坐不住了。
这几年,孙坚主要的工作,基本都是在练兵,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他这头江东猛虎。
刘瑶的实力在不断的壮大,孙坚也想体验一下,他这几年训练的成果。
双方的战斗,已经在所有人遇见中。
除非是一方臣服,不然这场战争就无法避免。
刘瑶是大汉的名士,就连给说曹操是乱世奸雄的许邵,现在都是刘瑶的幕僚团之一。
刘瑶目前谋士军队都不缺,唯独缺能够领兵的大将。
刘瑶自己虽然是名士,但是在领兵作战这方面并不强。
他的能力,更多的也是在如何治理城池,而不是战争。
但是在现在这个乱世,不会打战的诸侯,哪里能存活下去。
不过刘瑶也是有他的运气,就在和孙坚干的时候,北海的一个老朋友来投奔他了。
来投奔刘瑶的,正是当初在北海救过孔融的太史慈。
太史慈的武艺自然是不用多说,能和孙策打个平手,也是名将水准,距离顶级的猛将也就一步之遥。
但是非常可惜,太史慈到了刘瑶帐下后,刘瑶虽然对他很是客气,但是却没有重用太史慈。
不是刘瑶不想重用太史慈,而是刘瑶请了许邵给太史慈看了一面。
许邵的面相之术,可谓是三国第一人,就没有他看错的人。
曹操当初为了能够得到许邵的评语,更是耍了无赖。
因此,许邵的话,刘瑶非常重视。
许邵也是名士,而且门阀观念非常强,他当初不想评论曹操,就是因为曹操的身份。
连曹操的身份,许邵都看不,更不要说是平民出身的太史慈了。
第345章 太史慈
“勇则勇矣,然比死于江。”
这句话是许邵给太史慈的评价。
对于许邵的面相之术,基本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话。
数十年来,他评价过的人,就没有出错的。
许邵如此评价太史慈,让刘瑶很是为难。
一是担心老朋友太史慈真的战死于江,而也是怕被许邵嘲笑,他手中无人可用。
而像刘瑶袁绍这类人,都是热衷于名士的,像太史慈这样出身的人,本身在他们眼中,就会低人一等,如果不是太史慈在北海救过孔融,并且和刘瑶是老乡,有这一个关系在,太史慈甚至连刘瑶的面都见不到。
如今天下诸侯中,也就只有曹操孙坚赵畅三人,不会在意人才的身份,不会看人才的出身,只要是真的有本事,有能力,就会得到重用。
但是像袁绍,刘瑶,刘表这类人,他们更看重的是士人的身份。
也是因此,刘瑶虽然已经是扬州牧了,帐下的名士不少,但是能打的武将没几个,毕竟大多武将都是出身卑微的。
刘瑶并不是真的找不到一个实力强大的武将,只是他不愿意招募像太史慈这样的人才。
因此,刘瑶只是给了一个完全不符合太史慈能力的职位,流星探马小队长。
对于太史慈来说,完全是屈才了,当初如果他救下孔融,接受孔融的挽留,如今怎么也是一个将军。
只是太史慈虽是一介草民,但是眼光着实不低,在救下孔融的时候,就已经看出孔融并非明主。
现在来投奔刘瑶,见刘瑶只是给了自己个小队长,太史慈并不在意,反正他现在也不知道该去哪里,就现在刘瑶手中干着了,混口饭吃。
虽然在刘瑶这里,和自己的预期差距很大,但是太史慈也是尽心尽职,每天带着自己的小队出去打探消息,对于刘瑶的安排,并无怨言。
太史慈相信,以他的能力,终究有一天可以成为一方大将的。
“是谁?”
这一天,太史慈带着自己的小队,像往常一样,前往与孙坚势力交汇的地方,但是却看到了一个鬼鬼祟祟的影子。
当下太史慈就带着人追了下去。
不过几个黑影的速度很快,太史慈要想追,就必须提升速度。
但是跟着太史慈的其他斥候,实力平平,太史慈的速度一提,很快就和他手下的斥候脱离了。
但是在太史慈加快速度后,前方的几个黑影的速度也是跟着提升,非常明显要将太史慈引走。
不过太史慈也是艺高人胆大,并不在意前面黑影有什么目的,埋头苦追。
一追一跑间,很快就过了半个小时。
太史慈已经远离刘瑶的势力范围,跟着他的那十几个斥候,更是早已不见踪影。
前面的黑影终于停了下来。
“你们是谁?”
太史慈提着长枪,在距离黑影二十米外停下。
太史慈并非无脑的莽夫,一路追来的同时,也在观察周围的环境,只要发现有危险,他马就会后撤。
当然在追的过程中,太史慈也很是心惊,他自己是什么实力?
前面跑的几个黑影又是什么实力?竟然让他追了这么久,而且现在看来,如果不是对方主动停下,他还不一定能追。
“难道南边的牛人如此之多?”太史慈暗自心惊。
他也是才来扬州不久,如果不是想着先立下点功劳,他也不会追这么远。
毕竟追击这么远,还和自己人脱离了,这可是大忌,就算太史慈实力强,也不是一点危险都没有。
“想知道我的身份,那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个实力。”
声音落下,一颗人头大的流星锤就从二十米外,朝太史慈轰了过来。
将太史慈引出来的,正是赵畅帐下的武安国。
比起当初被吕布斩掉双手时的他,现在的武安国实力也更强了,已经稳稳的踏进一流武将行列,只不过和太史慈这等一流名将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武安国是你。”
武安国当初就是孔融帐下的第一武将,太史慈自然是认得的。
特别是这一手流星锤,整个大汉几乎就找不到第二人了。
“哟,没想到还记得你武大爷。”武安国道。
太史慈一枪挡住流星催,道:“武安国,你难道归附了孙坚?”
自从武安国跟随孔融去征讨董卓后,太史慈就失去了武安国的消息。
太史慈又是孤身一人,没有消息渠道,虽然武安国之后跟随了赵畅,他却没能知道了。
“孙坚哪值得我效忠。”
武安国的流星锤带着凌冽的破空声,在太史慈周身呼啸而过。
“那你这是什么意思,何不和我一起回去,刘太守若是知道你来,肯定会重用你的。”太史慈道。
武安国笑道:“哈哈,我还没说,你反倒要拉拢我。”
武安国虽然是在笑,但是手中的流星锤可没有停下。
他这次来扬州,就是领了赵畅的命令,要将太史慈带回去的。
太史慈在刘瑶这里不得志,赵畅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把握,让太史慈跟随自己。
但是扶风和扬州距离太过遥远,赵畅自己却是没有这个时间亲自过来,只能派和太史慈还能粘一点关系的武安国过来。
不过武安国却是有些不服太史慈的实力,因此来了之后,故意将太史慈引出来,要先和太史慈打一场。
“武安国,你的实力怎么强大了这么多?”
说实话,虽然当初武安国是孔融帐下第一武将,但是太史慈并未把武安国放在眼里。
毕竟当时的武安国还是二流武将的水准,和太史慈差了两个境界。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武安国的实力稳稳的跨进一流武将行列,手中的武器也是赵畅赐给他的玄阶武器。
太史慈虽然自身实力很强,但是毕竟这之前,没有跟随过好的老大,武器装备和武安国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自然是因为我现在的主公。”
虽然赵畅不在这里,但是武安国心中只要想到赵畅,脸的神情就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如果没有赵畅,他现在就是个废人,尸骨都不知道烂了没烂。
第346章 道义与梦想
武安国的实力,还有武安国提到他家主公时,表现出来的尊敬,成功引起了太史慈的好奇心。
“你家主公何许人也?”
“孙坚?”太史慈摇头:“你刚刚已经否认了,难道是曹操?”
比起大多武将,太史慈更愿意去思考,去分析。
武安国和太史慈一样,原本都只是一介草民,他们这类人,想要得到重用,是非常困难的,更不要说帮助他们提升实力。
就像太史慈本身,即使有一身非凡的本领,来到刘瑶这里,也只是一个斥候队长的职位。
“你赢了我,我就告诉你我家主公是谁。”武安国道。
当初太史慈看不上武安国,武安国对于孔融大力挽留太史慈,心中也是有一点吃味的。
太史慈也是打的兴起,身体几个起落,避开武安国的流星锤,拉近距离。
赵畅给武安国的流星催,最远能打到二十米开外的敌人。
人头大铁锤,不要说人,就是战马挨一下,都会成为一滩肉泥。
小的县城的城门,十几下就能将城门给砸烂。
就是太史慈挡起来,也有些吃力。
武安国一惊,没想到如此轻易就被太史慈靠近了。
不过他并没有慌乱,手中流星锤一紧,也是收了起来,他的流星锤可远可近,就算被太史慈靠近了,也同样可以使用。
砰!
轰!
太史慈再次躲过一击,铁锤狠狠的撞在边上的树干上,直接将这颗人腰身粗的大树给砸断了。
武安国占着装备上的优势,却是和太史慈打的有来有去。
主要也是双方都没有使用武技,毕竟不是生死厮杀,不管是武安国,还是太史慈,都没有想要对方的命。
不过两人战了五十回合后,还是太史慈渐渐占据了上风。
虽然武安国的武器装备要好,但是在自身实力上,他和太史慈还有一定的差距。
五十回合后,武安国就显得很吃力了,体力下降非常严重,动作不复之前利落。
铿!
太史慈手中的长枪,擦着流星锤,滑到锁链上,然后逆着流星催的旋转,长枪被锁链缠了好几圈。
接着太史慈手中发力,长枪一扯,就将流星锤给夺了过来。
“还要在打吗?”太史慈道。
武安国摆了摆手道:“不打了。”
这一战,武安国是彻底服气了,这几年,他进步很大,武器明显比太史慈要好,结果还是打不过太史慈,要是前几年,在孔融帐下的时候,他更加不是太史慈的对手,败在太史慈手中,他无话可说。
太史慈将流星锤还给武安国,虽然他很想要一把属于自己的玄阶武器。
“可以告诉我,你家主公是谁了吧。”太史慈对于武安国的主公很是好奇。
武安国这次来扬州,目的就是要带太史慈回去,自然不会遮遮掩掩,道:“我家主公就是扶风太守赵畅。”
相比现在其他诸侯,不是州牧,就是侯爷的,赵畅这个太守现在听起来,又弱了一个名头。
“原来是他。”太史慈也是关注天下大势的,对于赵畅也是听闻。
从老家东莱郡出发,太史慈就想过要去投奔谁,赵畅当时也在他的考虑范围。
只是因为不熟,加之没有人推荐,太史慈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的老乡刘瑶。
像他这样的,没有人引荐,是很难见到袁绍曹操这样的诸侯。
曹操还好一点,只要下面的人不为难太史慈,正常汇报给曹操,曹操在确定太史慈确实有能力后,基本都会接见,并且委以重任。
但是袁绍就不行了,不是名士,袁绍根本不见,想要跟随我?当然可以。袁绍会随便给前来投奔的人一个小职位。
因此,最终太史慈还是选择了和他有老乡之情的刘瑶。
虽然和刘瑶有老乡之情,但结果还是让太史慈有些失望,虽然他嘴上没说,也一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一身本事,无从施展,这种郁闷之情,一直都被他压在心中,无法发泄。
“既然你也听过我家主公的名声,我也就多说了,我这次来扬州,就是奉了主公之名,来请你去扶风的。”武安国道。
太史慈怔住,道:“为什么要我?”
武安国道:“自然是因为你的实力了,一般的小猫小狗,难道还要我来请吗?”
“这……”太史慈是有些动心的,赵畅能派武安国来请他,显然是对他的重视,去了扶风,待遇什么的肯定不是刘瑶这里能比的。
但是就这样离开刘瑶,太史慈也做不到。
并非是对刘瑶的感情,大家只是同乡,出门在外有困难相互扶持一把,也就是了。
主要还是太史慈觉得做人就该要有始有终。
刘瑶虽有没有重用他,但是终归是收留了他,太史慈觉得如果自己就这样不声不响的离开,在道义上,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但是太史慈心中,也是有一颗要建功立业的心。
生于乱世,当以三尺之剑建不世之功。
这是太史慈心中的梦想,至死他都在想着要建功立业。
但是刘瑶这里,他显然没有立足之地,就算给刘瑶立下大功,刘瑶会封赏他吗?
一边是道义,一边是梦想,让太史慈心里很是纠结。
如果此刻换来郭嘉或者贾诩,肯定三两下,就能说服太史慈,弃刘瑶,转投赵畅。
但是这次来的是武安国,武安国可没有郭嘉他们那么好的口才。
说了半天,也没能让太史慈下定决心,又过了一会,之前和太史慈脱离的斥候小队终于追了上来。
太史慈道:“容我考虑两天。”
眼见马上就要被追来的斥候小队看见,武安国只能暂时退走。
这种挖人的事情,肯定是不能让刘瑶知道的。
不管是武安国还是太史慈,都不能保证跟来的十几个斥候,要是知道后,会不会告诉刘瑶。
如果太史慈拒绝了武安国,自然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但是太史慈现在还在犹豫中,这要是让刘瑶知道了,肯定没有他的好果子吃。
本就不能融进刘瑶的名士圈子,太史慈肯定要低调一点。
第347章 通敌之罪
“大人,发生什么事情了?”
十几个斥候追上来,看着被狼藉的场景问道。
太史慈和武安国的战斗,可是弄到了好几颗大树,他们能找过来,也是听到了这边的动静。
太史慈道:“我追上那几个人了,和他们打了一场,可惜没能把人留下。”
太史慈没有给这些人解释太清楚,只是大概的说了一下,作为他们的队长,他自然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