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神级奶爸-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要蔡邕。”
  “没问题。”
  蔡邕是自己的舅父,赵畅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我要太尉杨彪。”
  “你要他干嘛。他可不会认同我们的律法。”
  天下还不是赵畅说的算,他要郭嘉弄的律法,现在也就只能在他自己的地盘使用。
  太尉杨彪的杨家,比袁家还要显赫三分,只不过杨家没有袁绍袁术这样的野心分子,一直都是效忠于汉室。
  不然杨家的人出去,也能轻松成为一方诸侯。
  只是杨家的人,此前一直跟着皇帝,也就一直受制于董卓。
  想让杨彪,来修订一部完全不给皇家特权的律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汉家天下,刘氏皇族,已经根深蒂固。
  如果不是自己和蔡邕有那么一层关系,赵畅连蔡邕都没有把握。
  虽然赵畅觉得不可能,但还亲自前往长安,邀请杨彪。
  赵畅先去找的蔡邕。
  蔡邕还在编撰他的汉书,这同样是浩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花时间上不会比一部律法要少。
  蔡邕从被董卓征召后,就已经开始编撰,但是几年过去,也不过只完成了三分之一。
  “你要编写新的律法?”蔡邕听闻后,大吃一惊。
  律法,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碰的,没有皇帝的金口,谁敢胡乱编撰,只要透露到皇帝耳中,一个谋逆是躲不掉的。
  蔡邕没想到,一直安分的赵畅,胆子也如此大。
  “你疯了吗?”
  蔡邕已然把赵畅当做自己的亲人。
  “舅父,我没疯,现在的律法太过简单,而且对百姓完全没有公平可言,我就是要制定一部,可以让人人平等的律法,让王子犯法真正的能与庶民同罪,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的悬殊,而逃过制裁。”赵畅道。
  蔡邕道:“你要是要来真的?”
  赵畅:“当然是真的。我需要舅父的帮助,郭嘉一人无法顾及到方方面面。”
  “我帮不了你。”蔡邕拒绝,他不想赵畅步入董卓的后尘。
  现在大汉的法律,在蔡邕看来,没什么不好的。
  他们心中,君权神授,毫无人人平等的概念。
  “舅父。”赵畅喊道:“还请你跟我去扶风看一下,在做决定。”
  “现在大汉的律法,是在是太过粗糙,很多东西,都是以情来论定。但法不容情。”
  “舅父,只要你跟我扶风,看过我现在修订的律法,还不得到的您的认可,我绝不在烦你,还会找人来帮你编撰汉书。”
  既然赵畅如此说,蔡邕也就答应了。
  一是要决了赵畅的念想,二是蔡邕已经六十岁,编撰汉书已经有些力不从心,确实想要找一些人帮忙。
  郭嘉就很不错。
  蔡邕想的是,等到了扶风,自己在否定了赵畅编撰的律法,然后让赵畅把郭嘉借给他。
  赵畅不知道蔡邕的想法,但是赵畅相信,只要蔡邕看了郭嘉现在勾勒的几条律法,他就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之后赵畅又去拜见了太尉杨彪。
  面对杨彪,赵畅就不能直截了当的提出修订律法了。
  第一次来拜见杨彪,赵畅什么都没说,想要看看杨彪的态度。
  随后,赵畅去见了王通。
  王通忠于汉室,但是心中更想安邦定国。
  已经是京兆伊的王通,对赵畅很了解。
  听了赵畅的新律法后,大为心动,他本就是一心为民的好官。
  既然新的律法,可以让平民获得他们本该拥有的权利,王通就不会拒绝。
  “按你说的,这样的律法下,那些庶民将不会任由富绅官吏欺压了。”王通双眼放光。
  赵畅道:“这是自然的。”
  王通激动道:“我想辞去京兆伊,跟你去扶风。”
  官职对于王通来说,只是用来造福百姓的,他本身对权力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但是听了赵畅的新律法,王通感觉一个京兆伊,所做的贡献,完全无法和亲自参与新律法的修订有成就感。
  京兆伊,顶多就是造福这一块土地上的百姓。
  但是新律法,真的完成,将是全国百姓的福音。
  王通想想,就浑身颤抖。
  他和蔡邕杨彪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行。”赵畅拒绝。
  王通顿时急了,这种丰功伟业,赵畅怎能不让自己参与。
  “你什么意思,我不够资格吗?”王通怒道。
  赵畅解释道:“不是的,这里还需要你,刘协好不容易让你坐上这个位置,你可不能拍拍屁股就走了。”


第288章 法院
  赵畅道:“这新律法,你想做,在哪里都可以做,并非一定要去扶风。”
  长安里扶风也不过百里,即使分隔两地,还是可以每天通信。
  “我想要太尉杨彪,还需要你帮忙。”
  王通道:“这怎么说?”
  赵畅:“我要是直接和他说,他肯定会觉得我包藏祸心,肯定不会同意,还会在刘协面前参我一本。”
  王通已经习惯赵畅在他面前,直呼皇上刘协的名字。
  他知道赵畅对汉室没有什么敬畏之心。
  但王通更清楚,赵畅和他有一样的梦想,那就是让天下百姓过的更好。
  如果是其他人,在他面前直呼皇上的名字,王通会和他拼命。
  但是赵畅直呼刘协名字,王通心中却觉得很正常。
  如果赵畅哪一天,在他面前喊刘协为皇上,王通才觉得奇怪。
  以前,赵畅还会有所顾忌,但是现在兵强马壮的他,在天下诸侯中,他的力量也是拔尖的那一批。
  如果想要做董卓,想要控制刘协,现在的长安,根本没有人能阻止他。
  赵畅很在意自己的声望,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做出有损皇家颜面的事情。
  如果他做出携天子以令不臣的事情,很难说他的声望是升还是降。
  所以在李傕死后,赵畅一直都没有碰刘协。
  赵畅现在每天都能有几万的声望入账,并不想用这个来赌。
  王通道:“你要我怎么帮你?”
  赵畅道:“我要你去和刘协说,现在大汉的律法有很多漏洞,要重新修订。”
  “刘协同意后,你就去邀请杨彪一起,你和杨彪在长安主持,我和郭嘉在扶风,每天书信互通。”
  王通点头:“那就如此。”
  他并不知道,赵畅修订的律法中,就连皇帝刘协,都没有特权。
  赵畅并没有告诉,人人平等也包括了皇上。
  就是皇上犯了罪,贪了钱,也是要被送到法庭审判的。
  没错,就是法庭。
  赵畅准备回到扶风,马上就成立法庭,取代原来的衙门。
  大汉的军政法是一体的,赵畅现在就要将之分开。
  县令什么的,今后将只管治下的民政问题。
  军和法将都不归县令。
  另外在成立单独的法院和警局。
  和王通分开,赵畅第二天又去见了吕布。
  来到长安,谁都可以不见,唯独不能不见吕布。
  吕布并无变化,见到赵畅的时候,还是很亲热。
  唯一有变化的就是,吕家中多了几个女人,都是吕布这段时间纳的小妾。
  在觉得貂蝉没有希望后,吕布就放弃了,转而开始寻找其他女人。
  他的这几个小妾,姿色都是一流的。
  赵畅看着,估计要不了多久,吕布的家中,就要在多增加几个人了。
  吕布现在只有一个女儿,现在也只有十岁,没有儿子,是吕布的一大遗憾。
  他这一身的武艺,却没有传人。
  赵畅在吕布家中的时候,王通已经进入皇宫,和刘协谈起了制定新律法的事情。
  刘协现在对王通非常的信任和倚重。
  只要是王通提出来的,刘协基本都不会拒绝。
  现在王通就是提出,自己想当丞相,刘协也会点头答应。
  刘协虽然答应了,但是也问了新律法的一些相关事情。
  王通也简单的和看刘协说了。
  这段时间以来,王通就是刘协的老师,王通一心为民,和刘协在一起的时候,谈的最多的就是百姓的事情。
  刘协虽然一直深处宫中,但是对待百姓的看法,也有了根本上的改变。
  有利于民的事情,他就不会拒绝。
  “爱卿说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既然有利于百姓,爱卿尽管去做。”刘协道。
  “皇上,这话可不是臣说的,是荀子所言。”王通道。
  “另外臣,恳请皇上,让太尉大人与臣一起修行这新的律法。”
  “准。”
  王通拿着刘协的手令,就去见了太尉杨彪。
  杨彪得知是刘协的指令,自然是接旨听命,开始和王通一起修订新的律法。
  赵畅提出来,杨彪会认为赵畅是包藏祸心。
  但是刘协的命令,却是让杨彪很是开心,认为刘协已经长大,而且将是一位明主,大汉有望再兴。
  因此,在修订新律法的事情上,也是非常的积极,不顾年迈的身体,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赵畅带着蔡邕离开了。
  吕布的府邸中,贾诩沉思。
  他已经对新律法有所耳闻。
  赵畅前脚才来,王通后脚就通过刘协,开始修订新律法。
  贾诩可是很清楚,赵畅和王通的关系。
  要说这不是赵畅主意,贾诩绝对不信。
  只是这新律法,到底怎样,贾诩还不清楚。
  不过想知道,对他来说并不难。
  他自己不出面,让律吕布去打听就可以了。
  吕布也不用全部打听,只要打听到只言片语,贾诩自认就能猜出来。
  赵畅带着蔡邕回到扶风后,马上就开始建立法院和警局。
  他自己暂时兼任法院的第一法官,郭嘉为第二法官,蔡邕为第三法官。
  扶风郡今后的一切案子,将不在由县衙和太守府审理,而是转交到法院来审判。
  当然,这是只那些已经无法协商解决的事情。
  民事纠纷,能协商解决的,还是协商解决,不通过法院审判。
  另外刑事事件,则一定要通过法院来审判。
  赵畅亲自担任法官,谁也别想徇私舞弊。
  赵畅也不管蔡邕想不想做这个第三法官,反正他直接就公布了。
  法院的建造,赵畅也按后世的格局来建造,有陪审团,有旁听席。
  一切都是公开的,绝对禁止在暗中审判。
  对于赵畅突然的任命,蔡邕好几天没给赵畅好脸色。
  原本说好的看郭嘉目前修订出来的几条新律法,也被蔡邕抛之脑后去了。
  但是在李芳和蔡文姬两女的软磨硬泡之下,几日后,蔡邕还是看了已经写好的几条新律法。
  有李芳和蔡文姬,赵畅就不怕治不了蔡邕这个老人。
  失去妹妹半辈子,蔡邕现在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
  这一看之下,蔡邕的眼睛就没移开过。
  大汉的律法,蔡邕可以默写出来。
  但是和眼前这几条一笔,简直就是狗屁不是。
  有这样的律法,以后还有什么是不能定罪的?


第289章 秋收后的战争
  聚贤楼来了一批人,没有几个是世家大族的人。
  世家子弟,想要功名,有的是门路,完全不用来聚贤楼。
  会来聚贤楼的,都是没什么身份地位的。
  但是在这这里,赵畅不看他们原来的身份,只要是有本事的,就能得到重用。
  随着消息传出去,且被很多人确定是真的后。
  许多其他州郡的没有门路的才杰,纷纷赶来扶风。
  这些人,有的被郭嘉要去,有的去帮助蔡邕编撰汉书。
  更多的成为扶风郡个个地方的基层官吏。
  赵畅不要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没有政绩的官吏,会随时被其他人取代。
  赵畅在治理城池上不如王通,但是他亲自抓廉洁公正四个字,一扫扶风郡官场的**之风。
  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敢顶风作案。
  个别胆大包天的,只要贪了钱,很快就会被暗影查到,然后被送到法院由赵畅亲自审判
  扶风郡现在的官吏,绝对是大汉朝最廉洁的。
  虽然个个衙门的权利被分摊了,但是换来的是赵畅的权利更大了。
  赵畅是扶风郡太守,同时是第一法院第一法官。也是公安局局长。
  三个月后,骑兵初见成效。
  徐旻也已经将境内的山贼扫荡一空。
  在扶风,山贼土匪,已经成为最高危的职业。
  加上在赵畅的治理下,虽然暂时还不能说人人都可以吃饱饭。
  但是也不至于把人饿死。
  那些原本活不下去的难民,也都绝了去当山贼的念头。
  现在这样虽然吃不饱,但总比去当山贼送死要好。
  山贼少了,官吏也不敢在抢百姓的东西。
  百姓的生命财产都有了保障,生活就有了奔头。
  他们会用自己双手,一点一滴的累积自己财富。
  每天数着这些财富,看着它们越来越多,再也不用担心他们会突然被人抢走。
  耕种自己的土地,收获自己的粮食。
  虽然要上交一部分作为税收,但赵畅这里的税收,比其他地方低了很多。
  也没有各种明目的杂税。
  这一年秋天,扶风郡是一个丰收年。
  勤劳的百姓,在收获粮食后,扣掉要上交给官府的,剩下的粮食,已经足够他们度过明年一整年。
  稍微差一年的,也可能等到明年的秋收。
  在次一等,明年夏天就要再次找食物了。秋收后,赵畅的粮仓也堆满了粮食。
  这一年,粮仓的粮食几次被搬空,拿去赈济灾民。
  现在终于有了汇报,粮仓的粮食,是以前的两倍。
  如果赵畅之前守着粮食,看着那些灾民饿死,大片的土地没人耕种,这次秋收,他也收不到粮食。
  秋收之后,粮草充足,正是开战的时候。
  冀州袁绍,已经平静了许久。
  这次秋收后,终于露出獠牙,开始对公孙瓒用兵。
  公孙瓒这两年,豪气已经完全被消磨光。
  不仅没有发展自己力量,反而将许多一直跟着他的人才给逼走了。
  自己更是过起独居的生活。
  下令单独建造了一座小城,城高十丈,然后在城内屯积了够他以及他的后宫生活三十年的食物。
  每天就在这温柔乡中得过且过,完全不管外面的事情。
  那些没有离开他的将领,想要和他说句话,还要在城外大声喊叫,公孙瓒早已将城门焊死,任何人都无法进出。
  从暗影处得到消息,赵畅是实在不知道公孙瓒的脑子是怎么想的。
  养精蓄锐多年的袁绍,选在兵强马壮。
  公孙瓒这几年的实力却退步了。
  在袁绍亲自率领大军,杀进幽州时。
  公孙瓒毫无反应,即使听着手下士兵汇报,今天又丢了几座城,袁绍明天就会杀到哪里。
  他也一点都不着急,前线士兵战死,他也毫不关心。
  如此主公,安能让士卒给他笑死命。
  公孙瓒的士卒,一批一批的投降袁绍。
  除了最开始几座城池外,袁绍这一路过来,就像是走在自家的后花园。
  偌大的一个幽州,公孙瓒几乎是拱手相让。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袁绍已经带着大军,来到公孙瓒所筑的小城。
  知道此刻,看着面前黑压压的五十万大军,公孙瓒心中才感到恐惧。
  不过他的心,还觉得有希望。
  城高十丈,袁绍攻不破。
  城内粮草够他吃上三十年,他就不信袁绍可以在城外守三十年。
  就算袁绍真派人在外面守三十年,他今年已经四十了,三十年后就是七十岁,还有什么好怕的,那时候死就死了。
  “早就听说公孙瓒的乌龟壳了,没想到是如此的。”城外的袁绍笑了。
  虽然城内还有公孙瓒最为精锐的白马义从。
  但是被困在城内的白马义从,就是失去了爪子的老虎。
  赵畅不知道公孙瓒是怎么想的,袁绍也不知道公孙瓒为何会选择这样的一个方式。
  现在,公孙瓒就是想跑,也跑不掉了。
  看着十丈高的城墙,袁绍心中大定。
  这几年,他虽然没有大动作,但是青州并州没有什么牛人盘踞,现在也都落入他手中。
  只要在杀了公孙瓒,他袁绍将雄踞四州之地。天下将任他驰骋。
  到了这个地步,袁绍一点都不着急。
  命令士兵挖地道,进入城内。
  公孙瓒弄出十丈高的城墙,但袁绍就没想从这地面上进去。
  半个月后,士兵挖通地道,袁绍大军从地道进入杀进城内。
  这只是一座小城,城内士兵不足一万。
  最强的白马义从,他们的战马在狭小的城中,根本跑不起来。
  城破。
  白马义从,这支曾经让鲜卑人胆寒的部队,最后全灭。
  公孙瓒的人头被割下,被送去长安。
  在袁绍对付公孙瓒的时候,曹操也在抓紧攻打徐州。去年,因缺少粮草,曹操在大好的形式下,不得不退兵,让徐州有了残喘的机会。
  今年,曹操卷土从来。
  这一年曹操的屯兵制大获成功仅仅只凭借兖州一地,曹操的所获得的粮草,就堪比袁绍冀州加上青州,两州所得。
  曹操的屯兵制分兵屯和民屯。
  民屯,曹操给他们提供耕牛,农民在收成时,上交六成给曹操。
  因此曹操的粮仓,比赵畅的粮仓要更多,更大。


第290章 丹阳精兵
  原本,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打的是吕布,并且在白门楼杀了吕布。
  但是因为赵畅的原因,吕布现在还在长安。
  曹操打的还是陶谦的徐州。
  杀父之仇,曹操是不会忘记的。
  去年粮草不足曹操只能暂时罢兵。
  但是这一年,屯兵制的成功,加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在各地发掘坟墓,曹操的军资非常充足,足以让也发起一场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争。
  在袁绍开始攻打公孙瓒的时候,曹操几乎是同一时间,率军再次攻打徐州。
  此时的徐州,还是陶谦的,他还未病死。
  但是身体已经差不多快不行了。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都在徐州曹家。
  这也是陶谦现在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了。
  徐州的其他人,在听说曹操大军杀来,已经慌乱不安,想要他们去抵挡曹操,毫无胜算。
  因此,陶谦将一切都压在了刘备三兄弟身。
  去年,曹操因父亲被杀,愤怒之下,在徐州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行动,让他的名声有了污点。
  同时也让徐州百姓万众一心,共同抵抗曹操。
  徐州百姓皆认为,曹操这次再次攻打徐州,还会做出屠城的恶行,他们不想城破之后被屠杀,就只能在城没破之前,以最大的力量,来帮助守军。共同抵抗曹操。
  这确实给曹操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袁绍攻打公孙瓒的难度如果是一,那么曹操攻打徐州的难度,就是三。
  陶谦虽然没有那的出手的武将,但是找来刘备,就附带关羽张飞两个超级猛将。
  另外陶谦的丹阳精兵,作为盾兵,他们功高防高。如果刘备三兄弟统帅这支部队,绝对可以让曹操睡不着觉。
  陶谦原本也有这个打算。
  但是终归人算不如天算,在曹操率军到达徐州的时候,陶谦还是死了。
  陶谦一死,徐州无主,人心涣散。
  即使陶谦有遗命,让刘备当徐州牧。
  但是刘备终究是外来的,就算刘备在收买人心,非常擅长,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对他有好感。
  陶谦没死,陶谦要重用刘备,那些人还忍着。
  但是陶谦一死,这些人可就不打算听命刘备了。
  面对很有可能屠城的曹操,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想直接投降曹操。
  曹操的父亲是陶谦派人杀的,和他们没有关系。
  原本陶谦要交给刘备的丹阳精兵,现在也不在刘备手中。
  还是糜竺站出来,力挺刘备,让刘备稍微站住了脚跟。
  当初营救糜莉,张飞也是一起跟着去的,糜竺也念刘备一丝恩情。
  但是徐州的力量本就弱于曹操,现在还无法精诚团结,即使有糜竺支持,刘备也不是曹操的对手。
  在个人能力,刘备就弱曹操很多。兵不如曹操,将没有曹操多,谋士更是没几个。
  人心还不齐刘备拿什么和曹操打。
  陶谦的两个儿子是草包,却又不想将徐州让给刘备。
  另一方面,他们和曹操又有血海深仇,即使陶谦死了,曹操也不会放过他们兄弟。
  不仅是他们两人,陶家的所有亲戚,都不会被曹操放过。
  曹操可不是赵畅,连屠城的事情都做的出来,可见他的心是有多么的硬。
  但是这两兄弟又将丹阳精兵牢牢握在手中,不给刘备。
  陶谦要将徐州让给刘备,不是没有道理的。
  曹操一日间就连破三城,或许是吸取了次的教训,也或许是因为时间过去了一年,曹操的怒火小了许多,曹操并未在做出屠城的举动。
  如此一来,徐州的百姓,就有很多人不愿在帮助守军守城了。
  战局在不断朝曹操有利的方向发展。
  刘备虽然不能完全掌控徐州,但是他不像公孙瓒,毫无斗志。
  刘备的心,是坚定的,即使屡战屡败,他还要屡败屡战。
  他的人生中,没有放弃这两个字。
  一座一座城池被攻破,无数士兵战死,还有一部分逃到沛县。
  沛县是徐州的制所,刘备已然做好在这里和曹操一绝死战的准备。
  刘备亲自去见陶谦留下的两个儿子。
  “两位公子,曹操来势汹汹,备手中兵力不足,恐无法抵挡,请两位公子,暂将丹阳精兵归我指挥,以应对曹操。”
  这个时候,更加显现出陶谦的儿子,和刘备的差距。
  即使曹操马就要兵临城下,但是刘备始终没有一点慌乱。
  而陶谦的两个儿子,此刻脑子都是混乱的,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虽然心中不想将徐州让给刘备,但是此刻他们也只能依靠刘备,刘备说怎么做,他们全都点头答应,根本不去想这样做,到底有没有用,对谁更有利。
  刘备要来丹阳精兵,就没有再去管陶谦的两个儿子。
  陶谦将徐州让给他,刘备感谢陶谦,如果可以他会保护陶谦的血脉,但是却不想与之多接触。
  “陈到,丹阳精兵,现有多少人。”
  比起陶谦两个草包儿子刘备更看重眼前的陈到。
  陈到三十岁,面目清秀,却孔武有力,单比力量,不输张飞。
  只是在武技略有欠缺,不是张飞关羽的对手,但也能站在一流武将行列。
  不过相比陈到的武力,刘备更看重陈到的练兵能力。
  陶谦手中的丹阳精兵,就是陈到一手练出来的。
  陈到对刘备也很有好感,道:“有兵九千八百七十六人。”
  这是丹阳精兵目前拥有的数量。
  陈到的声音很响,对于自己练出来的这支精兵,感到自豪。
  丹阳精兵是重步兵,每人一面大盾和一把战刀,身披重甲。
  虽是步兵,却可以成为骑兵的克星。
  这一万丹阳精兵,可以当做十万大军来用。
  与赵畅的战狼大队比,虽然丹阳精兵只是重步兵,没有战狼大队多才多艺,个体的实力,也不如战狼大队,但是他们胜在数量。
  一千战狼,与一万丹阳精兵相遇,就算胜了,也绝对是一场惨胜。
  不过现在要面对他们的,不是赵畅的战狼,而是曹操的虎豹骑。
  有了一万丹阳精兵,刘备信心十足,准备要在沛县城下,给曹操来一下狠的,让徐州所有不满自己的人全都闭嘴。


第291章 攻打西凉
  袁绍曹操在攻打幽州徐州的时候,赵畅在关注他们的同时,自己也是开始着手平定羌胡。要收下凉州雍州。
  凉州雍州,现在掌控在韩遂和马腾手中。
  马腾原本也只是雍州的一个小民,因为有一点武力,从军后,立了一些军功,获得了一官半职,在雍州立足。
  北宫玉叛乱被剿灭后,马腾和韩遂获利最大,两人联手把控了大汉朝的西部。
  而且两人都是久居西凉,虽然是汉人,但是和羌人胡人已经分不开。
  因此马腾和韩遂手中,有一支非常强大的羌人骑兵。
  这次用兵,赵畅也是亲自出征。
  步兵弓兵骑兵的训练都已经初见成效。
  家中只留了一万人步兵,赵畅带着两万骑兵三万步兵已经两万弓兵,合计七万兵马。
  他的兵马在数量上,现在远远少于袁绍和曹操。
  毕竟赵畅没有向曹操袁绍那样压榨百姓的粮食。
  袁绍在征讨公孙瓒之前,已经掌控三州之地,曹操也是掌控这个兖州。
  赵畅目前也就只有一个扶风郡,虽然扶风郡的面积较大,但也比不上一个州。
  扶风郡的百姓,赵畅开的是十收一。
  而曹操在民屯百姓身上,用的是十收六,足足比赵畅多了五成。
  袁绍没有用屯兵制,今年他治下的百姓收获,都比不上曹操和赵畅。
  但是他胜在人口说,即使是十收四,袁绍的粮草也远远超过曹操。
  之后东面要面对曹操和袁绍,赵畅必须趁着袁绍和曹操还没平定幽州和徐州前,拿下雍州和西凉。
  雍州好说,面积小,大部分都已经并入司隶。
  只是习惯上还叫雍州,但是实际上原来雍州的地盘,现在要么归为司隶,要么归为凉州。
  只不过在马腾和韩遂占据西凉后,两兄弟一人领凉州刺史,一人领雍州刺史。
  凉州一共有十个郡,八十一坐城池。
  赵畅的大军,行进速度非常快。
  这是赵畅第一率领大军,进行攻城略地。
  为此,赵畅将积攒的声望又消耗了一波,用来加强自己的实力。
  早在战狼大队被羌人杀掉一百五十人时,赵畅就想率军攻打羌胡西凉了。
  这几个月下来,赵畅每天都能有几万点的声望入账,已经积攒了四百多万的声望点。
  他没有在耗子他们兑换武技。
  现在耗子他们的武技已经足够了。
  赵云华雄等人的武技也都可以相互交流。
  就算赵畅在给他们武技,他们的体力就是现在这个水平,学的多了,能用的也就几个有效的。
  同等阶的武技,他们就算学了,也很能在增加力量。
  在高阶的武技,以他们的天赋,已经不可能学会。
  这四百万点的声望,赵畅几乎都是用来增强自己的。
  缓慢愈合一级两万点声望,赵畅之前已经加到了十级,这次又加到了二十级。
  效果也从原来的千米,扩大了五倍。
  武器祝福,力量祝福的等级,皆是被赵畅提升道二十级。
  这几个技能,都是可以同时作用到大范围的士兵身上。
  同时,赵畅也将自己的属性点提升了一大截,保证自己的魔力精神可以更得上消耗。
  赵畅足足花了一百五十万点的声望,用来购买属性点。
  智力和精神都已经突破两百。
  一路急行军。
  此前的训练效果完全展现出来。
  不管是步兵还是弓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