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降贞观-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卿有心了。那这便出宫吧。”
那些文官当即告辞,出了大殿。
杨政道忽然一屁股坐倒在地,额头上汗珠立即如泉水喷涌了。
“孤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赵大人,接下来看你的了。”杨政道浑身无力的说道。
“隋王放心吧,我还是那句话,你的命,我保定了。”
说完,赵云泽就转身对黎仁和索超下令道:“黎仁,立即带领特战队,去支援阮芳,攻打城中突厥人的军营。索超,率领宫中侍卫,全力保护隋王和家眷的安全。”
“诺!”黎仁和索超领命。
第535章大火拼(下)
王平安今年三十二岁,是定襄城的一名小地主。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太富裕,可比起定襄城内的底层百姓来说,王平安也算是个小中产阶级了。
家中,有一个两进的院子。还有一妻一妾,两儿一女。小日子过得也算滋润。
可王平安的幸福生活,在半个月前全部破坏了。
原先,定襄城中虽然有那么几百个突厥人,可这些突厥人还算规矩。顶多干些买东西不给钱,或者顺手牵羊,把谁家门口刨食的大公鸡给抱走之类的龌龊事。
半个月前,突厥将领康苏密又带着三千突厥兵进城后,王平安家就遭了秧了。不仅家中值钱的财物被突厥兵抢走了,连家中的房屋,也被拆毁了大半。房梁全被运走。要不是他那个女儿年幼,恐怕也会被突厥人给糟蹋了。
王平安自己,也被突厥人逼着当了五天的民夫,加固城墙、运送物资魔尊来袭:废柴狂妄法则师
。
如今,王平安家里,完整的房屋就只剩下一间卧室一个厨房了。一家人只能挤在一个屋子里睡觉。
古人夜里活动少,天一擦黑,王平安就跟家人睡下了。临睡前,王平安又像往日一样,先把突厥人大骂了一阵。
就在王平安迷迷糊糊似睡非睡之时,城中突然发出一声打雷一般的爆响,紧接着,一连串的雷声响了起来。
“老天爷这是咋了?大冬天的打雷?”王平安一下被惊醒了。
“当家的,不对劲,好像打起来了。”王平安的老婆也醒了过来,她竖起耳朵听了一阵儿,对王平安说道。
此时,整座定襄城似乎一下被雷声惊醒,喊杀声、马蹄声、刀枪碰撞声四面乍起,也听不出哪里在交战。或者,处处都在交战。
“难道是唐军打来了?”王平安猜测道,“唐军打破定襄正好,杀光那些突厥兵和杨政道那帮软蛋,咱们的好日子就不远了。”
王平安边说着,就起了床,点亮了油灯。
“当家的,你做什么?”王平安的老婆问道。
“我悄悄出去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平安一边穿着衣服,一边说道。
“你不要命了,兵荒马乱的!”王平安的老婆惊然道。
“没事儿,我就打开一条门缝瞅瞅外面。”王平安说道。
就在这时,他家门前的胡同里忽然响起了锣声,紧接着,一个人大喊:“隋王有旨,今夜定襄全体军民,共杀突厥人了——”
“什么?我没听错吧?隋王让咱们和官军一起杀突厥人?”王平安愣愣的问他老婆。
胡同里,锣声在继续,那个人的喊叫声也在继续。
“没错,那人是这么喊的。”王平安的老婆说道。
王平安连忙穿好衣服,跑了出去。
只一会儿,他就又回到卧室,兴奋的喊道:“是坊里的武侯喊的,准没错了。他娘,你看好家,我去杀突厥人了。”
说完,王平安就又急匆匆跑了出去。
“哎,你当心点!”王平安的老婆见来不及阻止自家丈夫了,只好叮嘱了一声。
——分——割——线——
今夜定襄城汉军与突厥军的火拼之战,是以特战队的霹雳弹爆炸声为信号打响的。
黎仁带着特战队,加入了兵部尚书阮芳的队伍。
阮芳今晚的目标,是城中突厥人的军营。
突厥人来了三千人,平日里,只有一千人上城墙值守,其余两千人轮班在军营休息。
突厥人的军营,设在城西。今夜中层以上军官都去参加杨政道的晚宴了,军营中留守的突厥兵,也放松了下来凤凰于飞
。他们早早就睡下了。
阮芳带领城中仅有的一千汉军骑兵,会同黎仁带领的特战队攻打这处军营。他们这边战斗一打响,四个城门也会立即响应,突袭守城的突厥人。
马蹄声踏碎了夜晚的宁静。军营中的突厥人,有些睡觉警醒的,也被马蹄声惊醒了。
可是,还没等他们弄明白发生了何事,军营门口,特战队就发动攻击了。
特战队位于阮芳所部战斗队形的最前方,他们提起马速,直接冲到军营辕门前,丢出了霹雳弹。
警卫辕门的突厥兵力,还没等反应过是怎么一回事来,就被霹雳弹炸死炸伤了。
特战队丢出霹雳弹后,立即向辕门两边散开。紧跟在他们后方的一小队定襄骑兵,在马上两手抱紧一根胳膊粗细的木头,排成一排借着马速,用木头撞向了辕门。
辕门一下被撞倒,那队骑兵也借势冲了进去。
“杀——”阮芳一扬手中长剑,大喊一声。他所率领的骑兵,冲进了军营。阮芳带领的骑兵,事先得到赵云泽叮嘱,都用布团塞住了马耳,是以,霹雳弹的爆炸对他们影响轻微。即使有马受惊,也很快就被主人安抚住了。
而此时,军营中的突厥人才刚刚被霹雳弹的爆炸声惊醒,动作快的,钻出了军营,动作慢的,连刀枪都还没找到呢。
骑兵对付没有结成阵型的步兵,本来就占优势,这次又是突袭,突厥人毫无准备,军营中,立刻呈现一面倒的屠杀了。
霹雳弹爆炸的声音,就是开战的信号。四个汉军城门校尉,可是记的清清的。赵云泽布置任务时,只说听到城西响起打雷般的巨响,就是行动的信号。当时,参与议事的定襄军官,还有些狐疑。不知道赵云泽怎么制造这种打雷般的巨响声。
可是,这种响声果然来了。信号一发出,四个城门的汉军士兵,也对突厥兵立即发难。
不过,他们的战斗就艰苦一些了。虽然,突厥兵的中高层军官今夜都不在位,可城墙和城门处的突厥兵,都是当值的,他们的警惕性要比军营中的突厥兵高的多。再者,防守城池,突厥兵都比较分散,有小军官的指挥就足够了。
四个城门处,汉军一对突厥兵发难,开始还占到了一点便宜。可很快,他们就都陷入苦战了。
不过,战斗打响的同时,城中那些文官的护院、家仆、以及城中的百姓,就被发动起来了。
最多半个小时后,整座定襄城都乱了。大街上,各坊武侯带领着百姓,手拿菜刀、铁楸、锄头等物,扑向了四个城门和各道城墙。
这会儿,百姓们也不骂定襄城的官兵了,而是与他们同仇敌忾,向突厥兵发动了攻击。突厥兵立刻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等攻打突厥军营的骑兵结束战斗,四分奔赴至四个城门支援汉军作战时,他们发现,他们已经无法插手了。城门处,城墙上,乌乌泱泱的全是人。
战斗又持续了约半个小时。各处战场,喧嚣声渐渐止息。
一个小时后,各处战场的战果和己方伤亡情况就报到了杨政道处。
城中的突厥人被全歼荆棘传
。当然,也不排除有漏网之鱼,但即使有,也很少,他们已经兴不起风浪了。能逃得性命就不错了。
己方,骑兵没有亡损,只有数十个受伤的。两千步兵,牺牲六百余人,未牺牲的,也几乎人人带伤。特战队倒是毫发未伤。
百姓的损伤也不小。四百多百姓战死,受伤的无算。由于是夜战,百姓又缺乏军事素养,一拥而上之下,有所伤亡也在所难免。
不过,总体战果还是喜人的,以一千人的牺牲,歼灭了三千多突厥兵。这也就是占了突袭的便宜。如果是正面战场的对攻,就算唐军,取的这个战果,也算大胜了。
杨政道看完战报,终于长松了一口气。
“赵大人,孤这算是立功了吧?”杨政道问赵云泽。这会儿,他是一脸的淡定与从容,再不见任何怂包的模样了。
赵云泽微微一笑,道:“隋王岂止是立功,而且是大功。相信,皇帝陛下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功劳的。”
“那……大唐皇帝能封孤一个什么官位呢?”杨政道又问。
“侄儿,你不是说,今后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带着妻儿,与我义母团聚,安度余生吗?”
杨政道尴尬的一笑,道:“此一时彼一时嘛。能有荣华富贵,谁愿抛弃?”
赵云泽点点头,道:“皇帝陛下会如何封赏你,我哪里知道?不过,你主动献城,又歼灭了三千突厥兵,这份功劳,想来最少也要封个侯爵吧。”
“才侯爵啊!”杨政道面现失望之色了。
赵云泽连忙安慰他道:“这也只是我妄自揣测而已。难不成,你还想继续当王爷啊。”
说到这里,赵云泽又压低声音道:“你可别忘了,如今大唐朝中,可还有很多前隋遗臣,陛下若封你王爵,一来,你这份功劳还不够;二来,要是有前隋遗臣起了异心,怂恿于你,陛下能不担心吗?”
听了此话,杨政道叹了一口气,又道:“你考虑的很对,听你这么一说,就算大唐皇帝真封我为王,我也得拒绝了。”
“聪明!”赵云泽朝杨政道竖起了大拇指,“这会儿没外人,我劝你一句,今后还是学学蜀汉的刘禅,乐不思蜀做个混吃等死的富贵爵爷吧。别看后人都骂刘禅,其实,人家刘禅才是有大智慧之人。他当时已然亡国,要不做出乐不思蜀之态,魏王曹髦能留他活命?”
“嗯!你这是为我考虑的肺腑之言,我听你的。”杨政道点头道。“那我接下来该做什么?”
“先出份安民告示,告诉城中百姓,你打算归顺大唐了。另外,就是写一份降表了。明日天一亮,我便派人将你的降表和今晚的战报送至李靖处。”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今晚将士们和百姓都损伤了那么多,我要不要出宫安抚一下他们?”
“你都要乐不思蜀了,还做这些干什么?还想着收买人心当定襄王不成?”
“对对对,我这会儿,什么都不做,只等着李靖来接管城池,才是最好的做法。”杨政道忙不迭的点头。
第536章捷报
代州马邑县,李靖中路大军屯军之处。
中军帐内,李靖正与副将尉迟恭,参军苏定方盯着作战地图议事。
“这里是恶阳岭,定襄驻军只有三百。我带三千骑兵夜袭,瞬息可破。随后,直扑定襄城……”
李靖说到这里一顿,又道:“就是不知道鹏羽他们是否已混入城,如果他们已混入城中,即使说降不了杨政道,有特战队一中队的里应外合,那也能一战破定襄。”
尉迟恭道:“按说,鹏羽他们昨日上午就应该抵达定襄城了。依着特战队的作战风格,应该会在昨夜潜入城中。然后,就看鹏羽怎么能见到杨政道了。”
“敬德,你似乎一点都不担心鹏羽他们无法潜入定襄城啊。”李靖微微一笑道。
尉迟恭把脸一板,道:“药师兄莫非忘了,某可是‘死’在特战队手上一次了。当时,长安城的城防也算严密吧,特战队还不是照样潜进去了。小小的定襄,更不在其话下了。”
李靖摇摇头,道:“打仗,几乎没有相同情势,一点小意外,都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制定作战计划也是一样,未虑胜,先虑败,必须制定出好几套不同的作战方案,随时应对突发状况霸者无敌
。”
“某受教了!”尉迟恭对着李靖一拱手。
李靖摆摆手一笑,又道:“距离发起进攻的时日还早,赵云泽还未派人回来联络。咱们这会儿,也只是先琢磨一下如何用兵罢了。具体的行动方案,还要等赵云泽传回消息才能制定啊!”
就在这时,一名卫兵入帐,向李靖禀报道:“大总管,赵云泽长史派三名特战队员回报。他们已在帐外等候。”
“哈哈,有消息了。”李靖一笑,就对那卫兵说道:“让他们入帐!”
“诺!”
那卫兵退出中军帐,随即,三名特战队员进入帐中。
“皇剑特战队一中队队正盖勇,携队员洪立、陆顺,拜见大总管。”
“免礼!”李靖手捋胡须一笑,“可是赵长史有军情回报?”
“禀大总管,赵大人昨日上午混入定襄城,顺利说降杨政道。是夜,定襄城汉军在赵大人指挥下,全歼定襄城中三千突厥兵。伪隋王杨政道,携定襄城全体官民,归顺大唐。”盖勇难掩骄傲与兴奋之色,对李靖禀报。
“什么!定襄城克复了!”李靖大吃一惊。
尉迟恭和苏定方同样惊讶。尉迟恭满脸不可置信道:“赵鹏羽搞什么?我们还没出兵呢,定襄城就并入大唐版图了?”
盖勇从怀中拿出一个红布包,又道:“职下带来了伪隋王杨政道的降表,还有赵大人写的战报,大总管一看便知。”
“快快呈上来!”李靖急不可耐道。
盖勇打开那红布包,将两本小册子交给了李靖。
李靖不去看杨政道的降表,先看赵云泽的战报。尉迟恭则拿过那份降表,看了起来。
李靖与尉迟恭看完各自手中文书,又互相交换。
等二人把两份文书看完,又一起递给了苏定方。
“这个赵云泽,还真是……还真是……搅屎棍!”李靖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赵云泽了,最后只好用了“搅屎棍”这个恶俗的说法。不过,他脸上的兴奋之色却是显而易见的。
“气死我了!”尉迟恭却一拍大腿,大怒道,“好不容易盼来一场大战,被赵云泽这一搅合,某的宝剑又见不到血了。”
李靖笑着摇了摇头,也叹气道:“三年前,赵鹏羽一人谋朔方。去年出使突厥,又引得突利攻打颉利。这次更干脆,直接夺了定襄城。要是大唐再多几个赵云泽,咱们这班老弟兄,还真是无用武之地了。”
苏定方这时也看完了战报,他微微一笑道:“赵大人颇有前隋长孙晟公的风采啊!”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赵云泽此次,却是谋、交、兵、城共伐,借敌势,用敌兵,取敌城。攻心伐谋用兵之策,使得出神入化,某自叹不如啊!”李靖大赞道。
“得了,你也不用夸这小子了三国之无限召唤
。咱们也不用制定作战方案了。还是想想怎么接管定襄城吧。”尉迟恭这会儿也不铁着脸怄气了,而是笑呵呵的说道。
盖勇这时又说道:“大总管,定襄城的礼部尚书邹泽,已经从定襄城出发,前来马邑与大总管商讨受降事宜。最迟,明日中午便至。”
李靖道:“那我们便在马邑等着这位定襄使节吧。”
——分——割——线——
四日之后,李靖大军开拔至定襄城外。杨政道带领定襄城文武官员,手捧顺表、以及隋王印信、调兵兵符等物,在李靖大军前跪迎。
因为定襄城还未与唐军交战,杨政道就主动归顺大唐,还歼灭了三千突厥兵。经过定襄使节邹泽和李靖的商议,决定改“降表”为“顺表”。一字之差,意义却完全不同。
李靖接过杨政道的献城物件,并双手将杨政道搀起,好言安抚。
随即,李靖率中军两千人入城。其余军队,则在城外驻扎。
定襄城中,百姓夹道欢迎大唐天军。从他们的表情上来看,似乎不是被强迫的,而是真心欢迎唐军入城。
——分——割——线——
十月二十九,长安城太极宫。
武德殿中,李世民看了一会儿奏折,忽然抬头望向北方。
“再过一日,就进十一月了。李靖的中路军,定在十一月上旬打响定襄之战,也不知道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李世民自言自语道。
一旁侍立的黄德海说道:“陛下,李大将军半个月前就已到代州,尉迟大将军更是早已至代州训练兵马。如今,他们定然准备充分了。”
“但愿如此吧。”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定襄之战是此次大战的第一战。李靖能打赢这一仗,那是一点都不用质疑的。朕担心的是,中路军能不能迅速克复定襄,取得大胜。这一仗打好了,对其他各路大军将士们的鼓舞意义,非同寻常啊!”
就在这时,殿外一名内侍入殿,向李世民禀报道:“陛下,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有战报至。”
“战报?难道李靖提早发动了?”李世民一皱眉,“宣!”
一名满身风尘的士兵进入了大殿。
不待那名士兵行礼,李世民就急不可耐道:“把李靖的战报呈上来!”
“遵旨!”
那士兵将一个竹筒交给了黄德海。黄德海验看了一下竹筒的火漆封印,打开竹筒,交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把竹筒一倒,两本卷在一起的小册子掉了出来。李世民先拿起一本封皮华美的小册子,打开一看题头,就惊然道:“杨政道的顺表?这怎么回事?”
他立即看起了顺表的内容。看完顺表,他又立刻看另一本小册子。这是李靖的战报。
“哈哈哈哈……赵云泽不负朕望啊!又立大功了!”
等李世民看完了李靖的战报,大笑起来邪帝霸爱:腹黑嚣张妻
。
黄德海连忙凑趣道:“陛下,莫非赵大人又像三年前谋取朔方时那样,刺杀了杨政道?”黄德海作为李世民的贴身总管太监,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儿,他也是见李世民兴奋,才想凑个趣,让李世民的喜悦,有可分享之人。
“那倒不是。要是他刺杀了杨政道,就没有杨政道的这份顺表了。”李世民这会儿正是兴奋的劲头,也不计较黄德海打听这种军国大事了,拿起杨政道那份顺表,对黄德海说道。
“赵云泽混入定襄城,说降了杨政道,又指挥杨政道的兵马,全歼定襄城中突厥兵。定襄城,克复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黄德海连忙向李世民道贺。
殿中其余的太监、宫女们,也立即学着黄德海的样子,向李世民道贺。
“哈哈哈哈……这可不是朕一人之喜,而是大唐之喜。”李世民大笑道。
说完,他又对那名送信的士兵说道:“你一路赶回长安,辛苦了。朕有重赏!”
“多谢陛下!”那士兵连忙跪地叩拜。
李世民又吩咐黄德海:“带这名军士去内务省领两贯钱币,安排他好好休息。另外,再派人通知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前来武德殿!”
“遵旨!”
小半个时辰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就来至武德殿。他们三人,是大唐此次灭突厥之战的朝中总调度负责人。
李世民将李靖的战报和杨政道的顺表,交给这三人传阅。
房玄龄等人看完战报和顺表,也都极为兴奋。
“陛下,既然定襄已经克复,臣认为,可以命令其他各路大军,对突厥发动进攻了!”杜如晦说道。说完,他就剧烈咳嗽起来。
“克明,你身子没事吧?”李世民关心的问道。
杜如晦咳了一阵,道:“多谢陛下关心。臣还顶得住。”
“克明啊,你都染病半个多月了。要不是大战还未打响,朕实在不好再让你如此辛劳了。你可要多注意休息啊。”李世民又对杜如晦说道。
杜如晦微微一笑,道:“臣这是旧疾了,一到冬天,就咳的厉害。等春暖了,自然也就好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对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道:“克明的提议,玄龄和辅机意下如何?”
房玄龄道:“此次大战,大唐准备充分,突厥却是忙于应对。既然定襄已经克复,那就宜从速进兵,打突厥个措手不及。臣也认为,各路大军可以出兵了。”
长孙无忌也道:“是时候发动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道:“那朕便下旨,通知各路大军出兵。另外,杨政道既已归顺大唐,对于定襄城的善后事宜,你们也尽快议出方案。李靖还有战事,不能在定襄久驻啊。”
臣等遵旨!
第537章势如破竹
十一月初八,长安派出的钦差到达定襄。
这次的钦差团队,任务有两个,一是安抚杨政道君臣,将他们接至长安;二是留下一部分人手,接管定襄城。
当日,李靖、杨政道及二人部下官员,在“王宫”听钦差宣读了李世民的圣旨。
圣旨中,李世民对杨政道弃暗投明,主动归顺大唐的行为大加赞赏,称他深明大义,于国有大功。李世民封杨政道为定襄郡公,食邑八百户。定襄城文武官员,也各有封赏。
圣旨中言明,由杨政道和李靖协商,除留下部分原定襄城的文武官员,继续协助长安派至定襄的官员治理定襄外,其余文武官员,则跟随杨政道赴长安。
同时,李世民对于李靖中路军和平克复定襄城的功绩,也给予了肯定。言明,待大战结束后,一并封赏。
又过三日,杨政道率领部分属下官员,跟随钦差离开定襄城,赶赴长安。隔一日,李靖大军也离开长安,继续向北方进军。
定襄克复后,其余五路大军,很快就收到了李世民的旨意,按照各自任务,对突厥发动了进攻。
十一月十五,大通道行军主管李道宗,率部与突厥军队战于灵州,突厥大败。
十七,通汉道行军总管李绩,兵出并州,北击突厥边境守军,一战,歼敌三千,俘虏两千,军械兵马无算。
同日,金河道行军总管柴绍,副总管秦琼,率部沿黄河向北进军,与三千突厥军遭遇,双方大战,唐军大败突厥兵。
十一月十八,畅武道行军总管薛万彻,不听副将段志玄苦劝,只率五十名亲卫,至突利可汗牙帐,与突利可汗谈判。段志玄率兵五千,逼近突利可汗牙帐,策应薛万彻。
两日后,薛万彻满脸喜色的离开突利牙帐,突利率部下送出十多里。又隔一日,突利可汗通过薛万彻,向长安城的李世民发去顺表。
十二月初二,突利的顺表送至李世民手中。李世民对大臣们说:“以前,太上皇为了大唐百姓的利益,忍辱向突厥称臣。朕常为此事感到痛心,如今,突利已归顺朝廷,这多少可以洗去前耻了。”
大唐各路大军,势如破竹,打的部署到边境迎战唐军的突厥军不停的收缩后撤。
定襄城杨政道的突然反水,就把颉利气的吐血三升了。谁知,大唐各路大军一齐发动进攻后,突厥颉利收到的战报,更是一个好消息都没有,全是失利、败退的消息。颉利的心情更是雪上加霜了。
大唐与突厥的这场战事,不仅牵动着交战双方军民的心,连大唐周边的一些异族,也在观望这场战事的进展。
很快,唐军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威风,就收到连锁效应了。
十二月十二,原先依附突厥的部落郁射部归顺大唐电影世界冒险王
。
十二月二十四,南方的蛮族东谢酋长谢元深、南谢酋长谢强来朝。表示愿意归顺大唐。
闰十二月初二,柯酋长谢能羽及充州蛮入贡;党项酋长细封步赖来降。
据户部的统计,从大唐对突厥宣战后,主动归顺、投降大唐的人口,三个月内就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之众。
很快就要过年了,前线战事顺利,捷报不断,后方的官民,也个个喜气洋洋。朝廷各衙门,已经开始的年终的扫尾工作。大唐皇帝李世民,今年也格外舒心。祈盼着新年的到来。
后方可以放松,但前线,战事却仍在继续。
颉利本来还将牙帐挪至距边境不远之地,亲自督战。可是,突厥军队的接连失利,尤其是定襄城这座桥头堡的丢失,让他胆寒了。慌慌忙忙的,颉利把牙帐撤至碛口。
然而,唐军的推进速度太快了,颉利至碛口最多半个月,碛口眼看又要变成前线了。同时,颉利也知道了突利归顺大唐的事情。这次,他却是连生气的心情都没有了。自己尚顾不过来,他哪里还管突利的事?
如今的颉利,早已没了跃马扬鞭亲自冲杀的胆气了,他只好将牙帐再次后撤。撤往哪儿呢?自然是他的阴山老巢了。
别看颉利跑的快,唐军进军的速度,也不比他逃跑的速度慢。闰十二月初五,颉利撤退至浑河边上时,被柴绍和秦琼的金河军追上。双方大战一场,颉利丢下一千多具尸体,仓皇北逃。
刚跑两天,颉利又在白道遇上了兵出云中的李绩、张公瑾、高甑生率领的通汉道大军的截击。颉利又吃了一场败仗,继续北逃。
闰十二月十一,颉利逃至铁山,唐军一时半会儿也没有追上来的,他总算是可以踹口气了。
颉利驻屯铁山,收拢各方残兵败卒后一清点,自己只有四万兵马了。大战刚开始时,他可是集结了十二万大军迎战唐军的。这才短短两个月,十二万大军,连折损带逃跑的,再加主动投降大唐的,竟然去了近七成。
颉利自知无法与大唐对抗了,便派执失思力为特使,赶赴长安向李世民请罪,表示愿举国内附。
执失思力先至云中,拜见了唐军大元帅李靖。
李靖听执失思力说颉利要归顺大唐后,当即传令各路大军,暂停对突厥的进攻。
至此,战事暂告一段落。
颉利真心想归顺大唐吗?答案是否定的。颉利真正的目的,只是想先稳住大唐,好给他留出转移阵地的时间。他真正的想法,是想撤往漠北,期待东山再起。
这个目的,作为颉利特使的执失思力自然知道。要不然,他也没法到长安周旋。不过,也不知执失思力出于什么目的,在他会见李靖时,他拐弯抹角的将颉利的真正目的,透漏了那么一丝给李靖。
李靖多聪明啊,就算执失思力不向他透漏消息,他也不会相信颉利是真心归顺大唐。不过,既然人家颉利已经举手投降了,不管他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这仗是不能再打下去了。于是,李靖叫停了各路大军的进军步伐,等待朝廷的旨意。
第538章夜袭阴山(上)
颉利既已表态投降,唐军也暂停了进攻,各自驻屯休整。连续两个多月大战,唐军将士也确实都累坏了。
颉利趁此时机,撤回阴山大营。
到达阴山后,颉利当即发布命令,让各部落向阴山迁徙。对唐军的声明中,颉利言称此举是为了等候朝廷的诏令,举族内附。实际上,他是在为举族逃亡做准备。
此时,李靖的中军已驻扎云中城。
云中城名义上叫做城,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点的土围子,连城墙都没有。这里,是以前突厥各部落交易物资的一个场所,所以就有了一点城镇的样子。
离李靖所部最近的唐军,就是李绩的通汉道大军了。李绩现在驻屯白道。
腊月二十五,李绩受李靖邀请,至云中议事。
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唐后方州府,将一些酒肉等物送至各路大军驻屯之地,犒慰三军将士。
时值正午,中军帐中,李靖、尉迟恭、李绩、赵云泽、苏定方、张公瑾六人,围着李靖的帅案,边吃喝边议事。帅案上,摆放着两个大盆三个小碟,一盆牛肉、一盆羊肉,一碟咸水煮黄豆,一碟水煮菘菜,一碟炖萝卜。
行军打仗,一切简陋,能吃上肉不算稀奇,稀奇的,恰恰是那菘菜和萝卜被隔壁直男看上怎么办
。几个人坐下后没多久,装着菘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