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降贞观-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君将来前途无量,若妾身阻止你娶别的女子进门,一来,妾身要背上善妒的名声;二来,别人也看不起夫君。这世间,苦的都是我们女人”
赵云泽不知该说什么了。
秦茉儿叹了口气,又道:“母亲还拿前隋文帝的例子来说服我。独孤皇后就是因为善妒,逼得文帝赌气出走”
“啊杨坚还做出过这么幼稚的事情”赵云泽的八卦之心一下起来了。
“什么杨坚,那是隋文帝。连陛下都不直呼其名的”秦茉儿横了赵云泽一眼,说道。
“对对对,隋文帝。你刚才说的,是什么趣闻呀”赵云泽问道。
“夫君真的不知道”秦茉儿讶然道。
“那个,我不是一直随我师父隐居嘛,这些野史之事,师父不对我讲,我自然不知道了。”赵云泽扯了个理由解释道。
秦茉儿道:“这桩事,却不是野史,而是前隋文帝的起居录上明确记载的。”
“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夫人快些说与我听。”赵云泽急不可耐道。
于是,秦茉儿便把隋文帝杨坚的这桩糗事告诉了赵云泽。
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氏,这个女子很厉害,杨坚能在当时北周的朝争之中活下命来,并最终登上皇位,取周立隋,得独孤氏之助多矣。独孤氏在大隋朝野的地位也相当的高,朝中以“二圣”,将独孤氏和杨坚并称。独孤氏千好万好,就有一样不好,善妒史载,杨坚对独孤皇后非常“宠惮”,就是又宠爱又忌惮。
杨坚为什么忌惮独孤皇后呢一来,独孤皇后有能力;二来,也是更大的原因,是因为独孤皇后对杨坚管的太严了。严到什么程度呢她派后宫的宦官盯着杨坚,不准杨坚与她之外的任何女子接触。
说白了,独孤氏就是把杨坚当贼一样看着。
可千防万防,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杨坚逮到一个机会,把朝中一个叫尉迟迥的大臣的孙女给宠幸了。
独孤氏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处理的呢独孤女侠很直接,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的,就把姓尉迟的那个“小狐狸精”给杀了。
杨坚好不容易找了个小三,正是千宠万宠的时候,大房夫人却把小三给杀了。可把杨坚给气坏了。
常言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是杨坚这位天子此番这一怒却与众不同。他直接丢下一句话,“这日子没法过了”,然后,就骑上马出了都城。用史书上的话来说,就是“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
杨坚这是离家出走了呀,看样子连皇帝都不想干了。这下,可把文武大臣给吓坏了,呼啦啦一大帮子人也跟着出了城,就是一通追呀。好不容易追上了杨坚,朝中两个重臣高颖和杨素,拽着杨坚的马缰一个劲苦劝。
杨坚仰天长叹:“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据说,这就是“自由”一词的最早出处。高颖和杨素劝了半天,总算把杨坚劝回了皇宫。
独孤皇后也知道自己做的过火了,就主动给杨坚认错,然后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可怜那位姓尉迟的美女,算是白死了。
赵云泽听完秦茉儿的讲述,实在不知该怎么评价杨坚和独孤皇后了。
秦茉儿又道:“母亲说,独孤皇后一生贤名,可是却也因善妒的名声,在史书中留下了一桩笑谈。连文帝都跟着受后人莞尔。妾身思来想去,也只好自己咽下这杯苦水,成全夫君了。”
秦茉儿说完这话,已经泪水涟涟了。
赵云泽一把抱住秦茉儿,动情道:“夫人,我不娶灵儿姑娘了便是。今后,就我与夫人,厮守一生。”
“夫君万万不可”秦茉儿惊声道。“若夫君拒绝了灵儿姑娘这门亲事,不但伤了灵儿姑娘和孙道长之心,而且,妾身今后,不但会背上善妒之名,连夫君也会为朝中同僚耻笑。还有,你此番若将就了妾身的感受,那今后,妾身对夫君心存愧疚,夫君再做任何事,妾身也也硬不起腰杆儿干涉了。倒不如随了夫君的心意,那以后,妾身在夫君面前也还能硬气一些。”
这唉,这女子的心思,果然不好猜呀
第500章赵家喜事(下)
既然秦茉儿同意了赵云泽娶孙灵儿过门,那接下来的事情就一切水到渠成了。
无媒不成亲,就算是两情相悦,可该走的过场还得走。
赵云泽委托房遗直去向孙思邈提亲。房遗直一听赵云泽要娶孙灵儿,喜不自胜,满口子答应了。
赵云泽娶亲,房遗直高兴个什么劲儿因为小房同学太耿直了。当时,他与赵云泽在上任途中遇上孙思邈时,几个人说起孙灵儿到了该嫁人的年龄了,赵云泽开玩笑说让房遗直娶孙灵儿。房遗直一直担着心呢。
也怪房遗直太忙了,赵云泽定好的一切计划,真正实行时,基本上都是房遗直负责。这一忙,房遗直就顾不上别的事情了,孙灵儿对赵云泽生情之事,连李魁李班头那个粗汉子都看出来了,小房同学居然一直没留意到。
听说赵云泽要娶孙灵儿,房遗直终于不再担心赵云泽给他保媒了。反过来,他却成了赵云泽的媒人。
挑了个好日子,房遗直就去提亲了。
这天正好是沐休之日,赵云泽自从来到石城县后,一直忙这忙那的,他还没真真正正的休息一天呢。如今,自己的一切计划也都步入正轨了,老婆孩子也来了石城县,这天的沐休,赵云泽也总算给自己放了大假了。
房遗直走后,赵云泽在后宅就站不住坐不住了。
“夫君,你能不能安安静静的坐一会儿你与灵儿姑娘这桩亲事,都已经板上钉钉了,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秦茉儿虽然是在劝赵云泽,可她说这话时,却也满含醋意。那意思好像在说,当年你向我义父家提亲,也没见你如此紧张过。
这倒是冤枉赵云泽了。他去向秦琼提亲时是没紧张。可他去跟李世民说自己与秦茉儿的亲事时,却是紧张的不要不要的。
“我这不是怕孙道长又反悔嘛”赵云泽说道。
秦茉儿刚想再说话,就在这时,萧氏在两个侍女的陪伴下进了堂屋
不待赵云泽和秦茉儿上前见礼,萧氏就直接问道:“房县丞可已去孙道长那里”
赵云泽道:“已经去了有一会儿了。”
萧氏眉头一皱,道:“糟了,有件事情,我们都忽略了。”
赵云泽和秦茉儿对视一眼,一起问萧氏:“是何事”
萧氏道:“就是灵儿姑娘的名分啊。”
“啊什么名分”赵云泽茫然道。
秦茉儿被萧氏一提醒,一下就明白了,她一拍额头,道:“是呀,如此重要的事情,我们居然都忽略了。”
说完,她又冲赵云泽一瞪眼,道:“笨蛋,就是灵儿姑娘过门之后,到底是妻还是妾。”
“这”赵云泽也傻眼了。随即,他就弱弱的问秦茉儿:“夫人,既然你是妻,那灵儿自然是妾了。”
秦茉儿翻了个白眼,道:“灵儿姑娘虽然是平民之女,可耐不住孙道长名声大啊,你让灵儿做妾,孙道长会乐意吗”
“那难道是平妻”赵云泽问道。
别看他来大唐已经快三年了,可是现在,你让他说大唐的朝廷规制和律例,他或许能说的头头是道。可要是让他说说民间礼仪,他就未必知道的那么清楚了。这娶妻娶妾的事情,他也同样不知所以然。只因为,小赵同学以前也从未想过再当新郎,便没去关心这些事情。
“这就要看夫君的意思了。”秦茉儿说道。
其实所谓的平妻,只是民间的一种叫法,在大唐正式礼法中,只有妻和妾的区别。所谓平妻,在礼法上仍然是妾。只不过,若称之为平妻,在家庭地位上,比妾要高一些罢了。迎娶时的礼节,也比纳妾繁琐些。但平妻所生子女,依然是庶出。
正因为礼法上没有平妻这个称谓,所以,萧氏才忽略了这一块儿。毕竟,人家萧娘娘以前可是皇后,民间的那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她也没留意。而秦茉儿和赵云泽,二人却都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就更没留意了。
就在这时,房遗直回来了。
“房兄,孙道长可答应这门亲事了”赵云泽也顾不上决定孙灵儿是平妻还是妾了,急忙问房遗直。
房遗直一脸灿烂的笑容,道:“自然是答应了。孙道长说,让赵兄择个良辰吉日,迎娶灵儿姑娘过门。”
赵云泽一听这话,顿时松了一口气。
萧氏却疑问道:“房县丞,孙道长没说别的”
房遗直想了想,道:“哦,孙道长还说了,聘礼之事,鹏羽也不必大费周章。只要鹏羽以后善待灵儿姑娘,孙道长是方外之人,要那么多财物也无用。”
“这么说,孙道长的意思,是让灵儿给鹏羽做妾了”萧氏又问道。
房遗直一愣,疑惑道:“难道,鹏羽不是娶妾”
娶妻需要三书六礼,娶妾却不用这么麻烦。既然孙思邈没提三书六礼之事,那定是想让孙灵儿给赵云泽做妾了。
萧氏、赵云泽、秦茉儿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萧氏笑着说道:“孙道长果然淡泊名利啊。我们看重他的名望,可他却只把自己当成了道士。”
一听萧氏这话,赵云泽和秦茉儿也明白了。在大唐,道士、和尚、尼姑、女冠,都属于杂民之列。地位还不如普通百姓。正因如此,孙思邈和孙灵儿,在孙灵儿的名分上,才都不做他想。
赵云泽又问萧氏:“母亲,那灵儿姑娘的名分一事”
萧氏道:“虽然孙道长和灵儿姑娘自谦,可孙道长毕竟名声在外,咱们却不能慢待了人家。”
“哦,我明白了。”赵云泽点了点头,又对房遗直说道:“劳烦房兄再跑一趟,告诉孙道长,赵家以平妻之礼,迎娶灵儿姑娘。”
“好,我这就再去医馆一趟。”房遗直就又出了门,去往医馆了。
注:从正史来看,唐时没有平妻一说。所谓“三妻四妾”,也只是泛指。文中如此处理平妻和妾的地位区别,也是因为情节需要。作者君比较喜欢灵儿这个角色,不忍心让她给小赵同学做妾。反正,这个处理,也不影响故事情节。
分割线
赵云泽迎娶孙灵儿过门的日子,定在五月初八这天。
这时,去往辽东的人马,也都返回了石城县。这一次去的人,并没有特别任务,只是与靺鞨部和契丹部交接粮食。另外,就是范亭举的生意了。这也是赵云泽答应过靺鞨部和契丹部,大唐与他们直接通商。范亭举此去,正是履行这一承诺。
虽然,范亭举的茶叶烧毁了一些,可他带往辽东的其他商品,也很受靺鞨部和契丹部的欢迎。回来时,范亭举又收购了一些药材、皮货、山珍之类的辽东特产,他这一趟生意,也没亏本。
对于这一趟辽东之行,赵云泽别的不担心,就是怕商队经过突利可汗的地盘时,会受到突利可汗的干预。为此,他还特意给突利可汗写了一封信,向突利可汗述说利害关系,请突利不要为难商队。
这封信,赵云泽交给了带队的黎仁。让他在遇到情况时将此信交给突利。
黎仁担任护卫队的领队,同时也是赵云泽的特使。据黎仁回来后说,他们经过突利可汗的地盘时,突厥人一开始是阻挠他们去辽东的,后来,黎仁去了一趟突利的牙庭,向突利出示了赵云泽的信件。突利就放行了。
由此一事,赵云泽也明白了,突利此时,怕也已经生出投靠大唐的心思了。
黎仁回来后,向赵云泽转交了耶律真哥和乌施蒙联名写给赵云泽信件。信中,这两位辽东部落首领对赵云泽履行承诺的行为大加赞赏。他们表示,之前与赵云泽密议的一切计划,他们都会认真遵守。
特勤署的执事冯霄,以及几名特勤署的官吏,留在了契丹部。名义上,他们是充当联络员的角色,实际上,他们却要在辽东建立情报站。
去往辽东的人马,返回石城县没几天,就到了赵云泽迎亲之日了。一下多了这么多人庆贺,赵云泽的婚礼也办的更加热闹了。
虽然,孙思邈和孙灵儿就住在县衙,可迎亲之时,赵云泽却是从医馆接走的孙灵儿。实际上,自从这门亲事定下后,孙思邈和孙灵儿就搬去医馆居住了。为的,就是不在成亲前,让孙灵儿和赵云泽见面。
不过,等完成一系列礼节之后,孙思邈还是要搬回县衙住的。
赵云泽的婚宴,是由崔懿的饭庄承办的。虽然婚宴的地点是在县衙内,但做菜的厨子和跑堂的服务人员,却都是崔懿的饭庄派来的。至于婚宴用酒,自然是出自崔敬的酒庄了。
这也算是借着赵云泽的这次婚宴,给刚开业不久的崔懿的饭庄和崔敬的酒庄,打了一个极好的广告。
洞房花烛之夜,赵云泽这只禽兽,付出了很大的勇气,才与孙灵儿这个小萝莉共赴巫山。他也尝了一次老牛吃嫩草的滋味。
第二日一早,孙灵儿洗漱完毕,便给萧氏和秦茉儿奉茶。至此,她便正式成为了老赵家的一员。
第501章石城大开发
炎热的六月到来了。往年,本就冷清的石城县城,一进入六月这大热天,白天城里的大街上就更看不到几个人了。只有到了傍晚十分,暑气消退一些后,人们才会出现在户外,坐着蒲团摇着蒲扇吹牛打屁。
可是今年的六月,石城县却变得热闹无比。即使是白天,大街上也是人来人往。
石城县人气暴涨,一切,只因为城东多了一个娱乐广场。
招商会结束两个月后,娱乐广场租出去的那些店铺,都已经开业了。旅馆、饭馆、茶馆、杂货店这些都是唐朝百姓已经司空见惯的行业。球厅、棋牌厅、博彩馆,这却是第一次在大唐出现。
这些新出现的行业,虽然也是本地的商人在经营,但这却都是出于赵云泽的创意。那些项目,也都是赵云泽手把手教会那些商人如何经营的。
球厅里,经营保龄球和台球;棋牌厅里,不但有传统的围棋、象棋、双陆棋,更有赵云泽新加上的麻将、扑克等各种玩法。
至于博彩馆,却不是赌馆,而是彩票。彩票的玩法也多种多样,有十二生肖的选三组合,这个玩法中奖的数额不算大;也有天干地支的六组随意排列组合,这个玩法的中奖数额,如果六组全中,那绝对能让人一夜暴富,跻身石城县土豪的行列。
这种排列组合的彩票,都是由博彩厅的人员先行收钱,并以实名登记彩民们投注的排列组合方式,还会对每一注购买彩票的彩民,写上简单的特征描述,登记家庭住址。以防止有同名的人。每天傍晚,博彩厅都在县衙吏员的监督下,从一个大箱子里抽取相应的小木球,公布当日中奖结果。然后,在三日之内,兑现奖金。超过三日,彩票作废。
也有密封的奖票,花两文钱买一个蜡丸,捏碎蜡丸,里面就有一张小纸片,纸片若是空白的,那两文钱就打水漂了。可若是上面写有中奖的数额,那就可以当场兑现。
石城县的百姓是穷,可那彩票便宜啊,两文钱就买一注,要是能中奖,最少也是五文钱呢。要是能中头等大奖,那可就是两千贯。普通老百姓,几辈子都赚不来这么多钱呀。
于是,有点闲钱的百姓,都会凑个热闹,买上一注两注的彩票。即使手头紧的百姓,也有不少想撞撞运气的,偶尔买上一两注。
如果说,博彩厅是全民娱乐,那球厅和棋牌厅,就是有钱人的娱乐场所了。因为这地方实行的是会员制,先花钱购买会员卡,然后才能入内玩耍。
石城县的有钱人不多,可别的地方的有钱人多呀。在赵云泽的授意下,租下石城娱乐广场内商铺的那些商人,安排了大量人手,前往石城县的邻县,以及更远的地方,给石城娱乐广场做宣传。
再加上人们的口口相传,跑到石城县来凑热闹的有钱人,就越来越多了。再加上石城县取消了入城税等一系列苛捐杂税,到石城县做小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石城县的人气,自然也暴涨了。
要说是石城县北赵云泽这么一搞,便是浮华之气,却也不尽然。因为,娱乐广场之内,还有书社。这里不光卖书,也是文人士子高谈阔论的场所。再加上隔上那么三五日,马球场内还有精彩的话剧和其他歌舞、小品、相声、魔术等雅俗共赏的表演项目,石城娱乐广场也算名至实归了。
据说,赵县令已经在筹划秋后组织一场马球联赛了。据消息灵通人士透漏,马球联赛的参赛队,不光有石城县及其周边五个县的官方队伍,很多商人和乡绅,也要组建队伍参赛。好像光是博陵崔氏,就组建了三支马球队呢。
这么多队伍一起比赛,那定是热闹非凡了。难怪要用“联赛”这个新鲜的字眼呢。虽然不知具体的比赛规则,可光从这个名称就能猜出来,这是一场耗时长久的大赛。
不光那些租出去的商铺都开业了。有眼光的商人,已经开始购买城东的那些空闲之地,打算建房立业了。
往更东的地方去,石城工业区内,崔敦诚的玻璃厂也已经开始了建设。当时,赵云泽说也要建玻璃厂,可他最终还是选择与崔敦诚联营。崔敦诚也比较乐意跟赵云泽合作。因为,如今整个大唐,就赵云泽的玻璃烧的最好。
有崔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撑,又有赵云泽的技术帮扶,这个还未建成的玻璃厂,将来极有可能会成为大唐最大最好的玻璃厂。
另外,崔敦诚还承揽了娱乐广场剧场的建设。将来,这剧场就成崔敦诚的私人产业了。赵云泽培训处的那些演员,也会成为剧场的员工。老百姓要想再进剧场看节目,那就要买票了。崔敦诚的确善于经商,他一眼就看到了剧场的前景。
除了玻璃厂,工业区同时上马的,还有家具厂、纺织厂、锻造厂等项目。这些项目,都是比较有眼光、有魄力的商人,在看到石城县爆发出的活力之后,决定建立的。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赵云泽的鼓动。
这个时代,工业落后,民间的工业,都是小作坊式生产。赵云泽的目的,就是想改变这种小作坊生产,尝试建立新型工业。他的流水线标准化作业,以及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就是说服投资商的最好利器。
这个时代,虽然生产设备简陋,但劳动力成本低廉。又有赵云泽推销的新式生产管理方法,就更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了。那些商人不动心都难。
不过,这些商人新建立的工厂依然很小,他们也很谨慎,只是想做一下尝试。但赵云泽卖给他们用于建厂的土地面积却很大。赵云泽相信,今后,这些人一定会扩大经营规模的。
卖地,石城县衙应该赚了不少钱吧非也县衙一分钱都没赚到。因为,赵云泽是用以工代资的方式,与这些商人完成的交易。赵云泽让他们合伙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石城县要发展,尤其是要进行工业发展,那修路就是关键。不修路,将来工业区生产出的货物,运输都不便利。
修路,与那些商人的利益也息息相关,因此,他们满口子答应了赵云泽的交易条件。
这个时代修路也简单,只需把原有的道路拓宽、平整就行了。然后,主要就是经常性的养护了。而养路护路的员工,由县衙雇请,酬劳就从收取的综合管理费里出。
先期进驻石城县娱乐广场和工业区的商人,得到了最大的政策优惠。不过,以后再有人想来石城县发财,可就没有这么好的优惠条件了。反正就一句话,手快有,手慢无。
赵云泽也不怕没人再来石城县投资,要知道,这可是大唐的第一个开发区,商人们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这个开发区的潜力来。台子搭好了,还怕没有唱戏的而且,这还是全大唐目前唯一的一个台子。
石城开发区,也该石城县当地的百姓提供了就业岗位。县城内没事闲逛、扎堆聊天的人少了,到商铺或工业区帮工的人多了。连乡下的百姓,也挤出时间,跑到县城中,出卖力气赚钱了。
正在投资的商人,暂时还看不到回头钱。但是县衙那边,却已经开始受益了。如今,靠着收取低廉的摊位费,以及娱乐城的综合管理费,县衙的规费收入就已经比以往涨了一倍了。相应的,县衙内那些官吏的例钱也都增加了不少。他们干起活来,也更卖力气了。
整个石城县,大开发进行的如火如荼。
第502章火器营
七月初十,赵云泽带领特战队,离开石城县,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程。
石城县的一切事务,赵云泽全部交给了房遗直打理。该铺的路子,他都已经铺好了,剩下的事务虽然依然很多很杂,可只要房遗直按照赵云泽的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就可以了。以房遗直的能力,赵云泽也没有什么担心的。
另外,赵云泽还在石城开发区成立了一个商会,由崔敦诚担任会长。这个商会,实际上近似于开发区管委会,其职责是对开发区内的业主实行常态化管理,协助县衙统筹安排开发区的行政事务。
有了这个商会的存在,石城县衙的官吏,工作量也减轻了不少。
赵云泽很放心的离开了石城县。他这次回长安,是参加讲武堂第二期学员的毕业典礼。为什么是第二期呢因为,第一期学员被定义为了显德殿实验班的那一批。
第一期学员,结业以后,都在讲武堂担任了相应的职务。但这第二期学员,除了少数一部分会留在讲武堂,承担教学和管理工作外,大多数学员,都是要分配到十六卫当中,担任低级武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期学员才是真正检验讲武堂教学水平的试金石。
赵云泽此次回长安城,闲杂人等一个没带,随行的,只有皇剑特战队一百多队员。他们全是骑马而行,走的又是陆路,如此一来,赵云泽一行赶路的速度非常快,仅仅用了十二天时间,在七月二十二日下午,回到了长安。
因为在渭南县时,赵云泽就派出了信使,赶在前面回长安,向吏部和兵部通报了自己的行程。他回到长安时,已经有人在城门外迎接他了。
此次,赵云泽并非是像前两次一样,身具钦差的身份,所以,来迎接他的人也并非朝中重臣。
前来迎接赵云泽的有两人,一个是崔余庆,另外一个,倒是让赵云泽颇为惊讶,却是苏烈。
“赵大人,咱们又见面了。”崔余庆一脸微笑的对着赵云泽拱手道。
“劳崔大人久候了。”赵云泽下了马,还礼说道。
崔余庆又道:“陛下让特战队先行回原先的驻地,赵大人即刻进宫。”
“臣遵旨。”
赵云泽向特战队传达完李世民的旨意,特战队便向讲武堂开拔。赵云泽则随崔余庆和苏烈进了城。
“苏兄今日怎么有时间迎接某”三人都骑着马,并辔而行走在城内大街上,赵云泽向苏烈问道。
“十日前,朝廷在卫尉寺之下,设了一支五百人的火器营。某迁任火器营校尉,已经离开武库别署了。”苏烈满面红光的答道。
“噢,原来如此。陛下的动作更快的。”赵云泽恍然大悟。“苏兄任火器营校尉,却是最合适不过了。”
崔余庆笑了笑,说道:“赵大人,苏校尉方才之言,却是自谦了。他可不是平级迁任,而是升迁。如今,苏兄可是从七品上的散衔了。”
“哦,原来苏兄如今是翊麾校尉了,可喜可贺呀”赵云泽在马上朝苏烈拱手道。
苏烈还礼,说道:“某能有今日,全靠赵大人的栽培。”
“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这一切,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与某何干”赵云泽摆了摆手说道。
不待苏烈继续磨叽,他就又问道:“火器营如今可开始训练了”
苏烈道:“尚未开始训练。火器营的主要士卒,乃以前武库别署内卫团之人。但也有近半士卒,是从其他军营抽调的。如今,也只是刚完成组建,而且,大多数正职军官还未到位。陛下的意思,是等讲武堂毕业后,分配一部分学员至火器营,担任各级正职军官。另外,陛下也等着听取赵大人对于火器营的意见。某今日,就是随赵大人一起进宫,与陛下一起商讨火器营后续的训练、管理事宜的。”
听完苏烈这番话,赵云泽心中就叹起气来了:李二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就是要我帮着训练火器营啊。看来,一时半会儿是回不了石城县了。这火器营是十天之前才组建的,极有可能,就是李世民收到我要回长安的消息后,才决定组建的火器营。一切,只等着我回来呢
“那武库别署内卫团,现在又是什么情况”赵云泽又问苏烈。
苏烈道:“秦怀玉兼任了内卫团的校尉,又从尉迟宝林的外围卫队,抽调了部分人手,充实进了内卫团。外围卫队,也从其他军营抽调人手补入。”
“哦,怀玉以前就分管火器的试验,由他兼领内卫团校尉,却是再合适不过了。”赵云泽点点头,说道。
武库别署内卫团,除了担任武库别署内部的警卫职责,还是火器试验的实际操作者。他们,是大唐最早接触火器的军人。也难怪李世民会以武库别署内卫团为基础,组建火器营了。
“那分配到火器营的各级军官名单,是否已经定下”赵云泽又问苏定方。
苏定方点头道:“讲武堂第二批学员的分配去向,都已经定下了。进入火器营的,是器械科的部分学员。哦,对了,赵大人的徒弟程处默,将要出任火器营的副尉,并主管训练之事。”
“这小子倒是得了个好差事啊,火器营副尉,想来品级也不低。”赵云泽笑着说道。
“处默授了正八品上的宣节校尉散衔,不过,火器营的副尉,陛下给定的却是正七品上的职事。”苏烈说道。
对于李世民的这个安排,赵云泽也能猜出些大概意思,定是程处默还太年轻,李世民才给他定了个低一级的散衔。
“这小子,油滑的很。苏兄以后千万别顾及我的面子,尽管修理这小子就是了。”
苏烈笑了笑,说道:“处默可是讲武堂出来的,论对火器的使用,想来定比某强的多。某以后,应该多向处默请教才是。”
咦,这个苏定方如今说起话来,也是有板有眼的了啊比起两年前的耿直来,他倒是成熟了不少。
“处默也就是专业知识多了点,可是对火器的实际操作,比起苏兄的经验来,就差得远了。以后,苏兄还要多上心呀,可不能由着处默胡来”赵云泽说道。
苏定方点头道:“某自然省的”
三个人边走边聊,不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太极宫外。
第503章热气球(上)
李世民在两仪殿召见了赵云泽。
崔余庆向李世民交旨后,便离开了两仪殿,回门下省继续当值了。两仪殿内,除了那些内侍、宫女,就只剩下了李世民、赵云泽和苏定方三人。
“鹏羽回来的挺快呀朕还一直担心,怕你无法在讲武堂毕业典礼那一日赶回长安呢。”李世民端着茶杯,一边喝着茶,一边对赵云泽说道。
“石城县那边,如今一切步入了正轨,有房遗直看着,臣便脱身回长安了。”赵云泽说道,“近半年时间未见,陛下的风采更胜往昔啊”
“哈哈哈,你赵鹏羽出任地方官还不到半年时间,别的本事朕不知增长没,这嘴皮子功夫倒是见涨啊”李世民大笑道。
赵云泽道:“臣别的本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