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抗战(贱气)-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做生丝生意,也算是家族企业了。随后因为日本人打了进来,他不得不举家搬迁,随着老蒋的部队先后撤离到了武汉。可在武汉刚刚置办下来的产业,还没多久就因为日本人能下攻伐武汉三镇,又不得不放弃逃命。
还好他知道放弃武汉比较早,相对而言他的损失也比较小。
带着剩下的积蓄来到了重庆,为了生活他不得不继续经营自己的生意。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战斗的继续,重庆的税收是越来越高,即便是他这样的生意人也是举步维艰。
就这样张大福左右为难之际,当初和他关系不错的山西商人,给他透露了一条新的消息。那边是柳成的特区税务低,而且非常鼓励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这里非常的安定,而且人们的消费水平都很强。
得知这一点之后,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一边将重庆的生意交给自己的侄子打理,一边赶来了山西查看山西的市场。当他来到太原的时候,才发现这里的繁华居然不比现在的上海差,如此的繁华程度简直让他瞠目结舌。
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这里的商业,俨然已经具有了西北第一标杆一般的感觉。而且这里的货物非常的齐全,而人们的衣着却很少涉及到生丝。
李大福看着这里商机如此的好,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市场。可当他的丝绸店开张的时候,除了几个朋友来捧场,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买他的东西。最后他决定去工业区的工厂。询问一下工人们。
这才得知这里的棉麻制品才是最为火爆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皮糙肉厚比较耐穿。(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而丝绸制品,自然比较娇贵。
张大福无奈之下只好忍痛抹泪。可看着别人都是喜笑颜开赚大钱,他心里满不是个滋味。便再次找到了自己的那个朋友,这才在这次谈话中得知,原来做货运的朋友。现在居然在做粮食生意,而且这条路居然是特区总司令柳成给指的。
他立刻心思活络起来,或许自己的路走错了,这才决定托关系,看能不能见到柳成。就这么七弯八拐的才找到了小贺。小贺在打听了半天张大福家的资产之后,觉得这样一个商人来了之后能带动特区的建设,这才破例决定亲自引荐一下。
柳司令,这位是重庆来的商人张大福,他的丝绸生意在我们这里遇到了有些困难,希望司令能指一条明路。小贺开口道,张大福也接机接话道:柳司令,就请给指一条明路吧。
柳成看着两人不免笑了。他略微思考了一下。这才道:这样吧!张老板,你先集中你手上的技术人员,把尼龙的配比弄明白。
啊!张大福长大了嘴巴,柳成得意的坏笑起来。好了,我也不为难你,你现在就开始招募一些化学人才。或许你才到这边很多东西不太清楚。不过放心吧,有什么你可以找工商局。胡局长会帮助你们的。
至于配方我可以给你,然后你们制作产品。换上品牌,我们直接销售到外国去。柳成其实早就有这方面的打算了。只不过轻工业虽然见效快,可是一旦自己插足,势必引来无数人跟风,他现在需要的就是像张大福这样的人,做一个领头羊带动一部分就行。
特区的未来,重点依然是重工业。即便是轻工业,未来也需要很强的工业基础,只有那样那些机床,各种各样的设备,才能被制作出来,用于各行各业。
张大福如在云端一般,不知道柳成那句话是真,那句话是假,半天也不知道说什么。柳成看着他这才笑道:我们鼓励你这样的人来特区,自然不会害你们。尼龙配方我可以给你们,让你们立刻进入量产。
但是我也有要求,那就是你必须按照,工商局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叶*子】【悠*悠】第一好好看看商业法,不要到时候闹得大家都不愉快。给个甜枣,还不忘敲一棒子,这才是最好的御下之术。
好了,具体的东西,你和小贺去找胡部长。我会让人给他打招呼的。柳成说完,立刻就开始送客。等两人一个张大嘴巴惊讶无比的走出去,另一个不断安慰着离开的时候,柳成却躲在办公室里偷笑,笑的是前仰后合。
憋了这么久,他也终于放开了一次,虽然有些恶作剧嫌疑,可是谁说领导人不能恶搞了。
咚咚咚…
敲门声再次将柳成的笑打断,当看到进来的是斯密斯的时候,柳成这才没再憋着,继续狂放的在办公室大笑着。斯密斯一脸不解的看着自己的衣着,看了半天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妥,这才问道:指挥官,您这是?
哦,呵呵,没什么,就是刚刚和人开了一个玩笑,我忽然特别喜欢这样的恶作剧了。柳成一边说着问道:有什么事情,你居然亲自过来了?是不是天网出了什么事?作为现在天网的老大,斯密斯的出现让柳成感到不安。
斯密斯这才温和的露出笑容:指挥官,我发现这么做,却是很有趣。柳成差点被他气坏了,这家伙居然学会了恶作剧,也不知道跟谁学的。说吧,来找我到底有什么事?
听到柳成语气里的不耐烦,斯密斯这才郑重的道:我这次来,是代表元首来邀请您,前往德国的。
哦?法国战役结束了?
不不不,还没有结束。不过古德里安军长的装甲师团已经抵达了比利时,将比利时和法国从中间切开了。他们对您提供的iv号,还有一些相关的帮助都很感谢。所以希望您能抵达欧洲,到时候恐怕还有机会一同从凯旋门的门洞里走过去。斯密斯一脸轻松的说着,柳成却是陷入了思考。
希特勒请自己过去,恐怕有着明显的希望把自己拖入轴心国的打算。可是轴心国需要面对的是强大的米帝和苏俄,还有那个打不死的小强一般的英国。
不过对于英国,对于这位鸦片战争的主力,对于这位劫掠中国无数宝贝的强盗,柳成打心底里没有有一点好感。不过德国人却没有那个海军实力对付英国人。想要击溃英国,必须打败英国海军。
要不然,丘吉尔那个矮子,一定会如同跗骨之驱一般,不断的给英吉利海峡的德国占领区进行骚扰。这样的骚扰就如同游击战,看起来消耗并不大,其实对于德国的打击却是深远的。他们会捣毁铁路,破坏工厂。用各种卑鄙的手段。来破坏德国人预料好的一切。
甚至于在北非拦截德国人的原油供应,让两线作战的德国最终被拖垮。如果说苏俄的强大因为他的地域,他的人口,那么英国的强大便是几百年的积累。如此的积累下来的财富,足以让他们得到一个宛如小强一般打不死的存在。
而现在的自己依然还很弱小,即便有积分。吞并了红党,或许自己会增加十几万或者几十万士兵。不过经过训练之后,这些士兵能剩下10w就不错了。
随后自己还得加大训练。不断的培养自己的部队。
而如今的德国人所爆发出的实力,已经远远不是自己能够应对的了。德国进攻法国的时候出动的坦克数量并不多,3000多辆坦克。可是飞机却是已经惊人的多了,虽然自己的飞机超时代一些,可是面对巨大的基数,海量的空军,德军进攻法国一举出动的飞机多达4800多架次,直接让法国500架飞机未起飞就被击毁,直接导致比利时的飞机机场飞行员等全数死亡,让整个比利时能飞起来作战的飞机仅存17架。
或许陆军的坦克还会受到地形的影响,可是空军却不会。除非自己攻击苏俄,不然自己根本就不会受到天气影响。对付日本人自己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可希特勒的想法,自己到底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接受,意味着未来面对超级大国,不接受自己或许立刻就会失去德国人的帮助。现在工业基础刚刚成型,恐怕只要自己反对,那3000名前往德国学习的技工,就会被中途返回。
我知道了,不过告诉希特勒,我想我需要好好处理一下手头的事情,才能抽空过来一趟。柳成口头上这么说,可是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决定。他想等秋之青解决完手头的工作,让他以穿越党副主席及外交部部长的身份前往德国。
而自己和德国人的合作只能在暗地里,而不能形成任何的文件。因为柳成还要顾及一个人,那就是老蒋。国内依然是他说了算,也正是有他顶在前面,自己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就好像比这一次,老蒋已经帮了他很大的忙了。
不过也借此机会老蒋博得了人民心中对他的信心,因为武汉被卫立煌率领的12w军队解放。
时间很快步入了六月五日,这一天法国那边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法比卢奥四国基本被德军完全击溃,战斗眼看着就将结束了。
而位于敦刻尔克的地方,德国装甲集团军群,也即将对这里的英法联军进行最后的进攻。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离,也即将在这里拉开帷幕。可是柳成并不希望英法借助大雾安然离去,他通过他所谓的两个组织,一起对希特勒发起了警告,同时彻底的激怒了,这个战争狂人。
元首,元首,这是来自天网的情报,他们说这是最后一次免费提供情报了。戈林闯进了希特勒所在的车厢,自从战斗开始,希特勒就再次坐上了自己的专车。
天网说什么?
他们说,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准备撤离,他们装备了无数的船只,将在大雾弥漫这里的时候撤退。戈林说着,希特勒陷入了沉思,因为在此之前,希特勒收到了一个准尉送来的火柴。
希特勒打开火柴将里面的字条递给了戈林,戈林看到这个火柴盒子的时候,心中也是咯噔一下,这是‘火种’。
谢谢德国为火种贡献的无数工程师、科学家,没有他们的努力,我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在德国科学家的催促下,我们决定给你一个提示。
敦刻尔克。看到这里,戈林长大了嘴巴,他感觉自己刚刚下达停止前进的命令,简直就是荒唐之极。
立刻进攻,海军、陆军、空军全部出击,一定要将敌人的撤离计划打破。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 敦刻尔克 T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6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
而因为柳成的到来,这次希特勒的进攻也推迟了,而位于敦刻尔克本来应该到来的撤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来按照原来的历史,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行动使英国最终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虽然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英国本土地面防卫发生严重的问题。
可是整体来说,还是为英法赢得了未来战斗的基础。
可是柳成秘密派遣天网和火种的双重信号提醒下,直接导致德军非常重视那些被堵在敦刻尔克无法撤退的英法联军。而希特勒也从对攻克巴黎之后,如何羞辱法国人兴奋中,一下子意识到了一个未来可能面对的问题,英国。
英国是一个岛国,也正因为他是岛国,所以英国人一直都重视海军力量,即便是腐朽的日不落帝国,也一样具备世界前列的海军实力。不管是皇家方舟航母,还是纳尔逊战列舰,都是英国现在海军的实力所在。
或许纳尔逊不是英国最好的,可是英国人的海军力量在欧洲也是非常强大的。
如果让英国人顺利将部队撤离,自己将要面对的便是英国,来自海上的无情打击。随让自己可以用空军去不断的袭扰,可是自从得知了英国人的雷达之后,希特勒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天网的人员为他提供了一些雷达样品之后,他知道拥有雷达的英国人绝对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既然不能一下子击败征服英国,那么完全可以让英国人肉疼一阵,将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全部消灭。可惜,他的想法有些时候还是太过简单了一些。如果是柳成一定会选择收编,或者俘虏的做法。
一旦将士兵逼上绝路,他们的绝地反击也是非常让人头疼的。
只不过此刻占据绝对优势的希特勒。根本就没有看到他们的战斗力,而是单纯的认为那些只是溃军。
当天果然起了大雾,大雾将整个敦刻尔克弥漫了起来。
早在6月19日,英国就预见到失败已成定局。战时内阁指示海军部制定组织远征军撤退的计划,代号发电机行动。(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该行动由多佛尔军港司令海军中将伯特伦?拉姆齐全权指挥,计划从法国沿岸的加莱、布伦和敦刻尔克三个港口,每天撤退一万人,并集中了30艘渡船、12艘扫雷舰。拉姆齐同时建议加强空中掩护力量。但英国空军战斗机司令部司令休?道丁上将表示只有在满足保卫本土的前提下,才能派出战斗机前往敦刻尔克。
6月20日,德军主力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英法联军约40个师被包围在法、比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
此时,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地区三面受敌,一面临海,处境非常危急,唯一的生路就是从海上撤往英国。幸运的是此时古德里安以没有接到命令为由裹足不前。整整休息了两天。直到22日才根据集团军司令部的命令北上攻击沿岸港口。而古德里安在接到希特勒的命令之后,根本就没给了英军以逃出包围圈的机会。
6月22日,英军2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旅在阿腊斯地区对德军进行了反击,这次出其不意的反击重创了快速推进之中的德军。
6月24日,希特勒下令装甲部队继续追击。——这一命令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在二战中第一个明智的命令。关于这个下达这个命令的原因有很多说法。其中一个说法是希特勒从政治考量,可是他真正的真相却是因为火种和天网。
6月24日下达的第13号指令明确指出下一个作战目标是。歼灭在敦刻尔克被困的英法联军士兵,迅速夺占和守卫那里的海岸。
由于22日英军的反击使得集团军司令部产生了误判。主动提出了暂缓攻击的建议。可是希特勒强硬的态度,让古德里安和集团军司令已让发动了对敦刻尔克英法联军的进攻。
十一时三十分。希特勒来到在夏尔维尔的集团军群司令部,根本就不听取集团军群司令部报告,并强烈要求全军压进敦刻尔克。
6月26日晚十八时五十七分,英国海军部下令开始执行发电机行动,此时形势比制定计划时更险恶,原准备使用的法国三个港口只有敦刻尔克可以利用,布伦和加莱分别于23日和27日被德军占领。
30万英法联军唯一的生路,就是敦刻尔克及其附近40公里海岸线,敦刻尔克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堡,自公元9世纪以来一直是法国北部重要港口,1939年以吞吐量计为法国第三大港,拥有7个供大型船只停泊的深水泊位,4个干船坞以及长8公里的码头,港口航道经过疏浚,大型船只能够自由进出,完善的防波堤和凸式码头可以有效抵御英吉利海峡的狂风大浪,如果这些港口设施能够充分利用,30万英法联军完全可以在短短几天之内携带全部装备安全登船,但两个星期以来,该地区一直遭到德军猛烈轰炸,4个船坞全部被毁,8公里长的码头被炸成一片废墟,甚至敦刻尔克大半个市区也在空袭中被夷为平地。(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唯一还可以供船只停泊的只有一条不足1200米长的东堤,而且还是由木桩木板搭起来的,非常简易,宽度最多只能8个人同时并排通行,只有在靠海一面有个混凝土的柱子,设有灯塔,堤岸周围有一些木桩,紧急时也能系泊船只,但是水流较急,船只停靠时有一定危险。
附近海岸线没有港口设施和防波堤。离海岸不远有一条与岸平行的深水航道,和敦刻尔克港区航道相连,但这条航道水流湍急。暗礁密布,航行有相当危险。
从敦刻尔克到英国有三条航线,z航线航程最短,仅40海里。但处在德军炮火封锁下,无法使用;x航线距离稍长,55海里,但英军已在航线上布设了多个水雷区,短时期里难以清除。也无法使用;唯一能够使用的就只有航程最远的y航线,全程近90海里,驶完全程几乎要六小时,虽然没有德军炮火威胁,但德军飞机空中威胁的危险却大大增加了。
拉姆齐组成了一个精干的指挥班子,总共只有16人,来组织这场有史以来最复杂、最危险的海上撤退,拉姆齐负责全面指挥协调。韦克沃尔海军少将负责指挥在英吉利海峡的航行。威廉?坦南特海军上校负责指挥敦刻尔克港和海滩登船事宜,杰克?克劳斯汤海军中校则负责指挥最关键的东堤。
其中坦南特上校特意用香烟盒中的锡纸剪了sno三个字母贴在钢盔上,以表示自己是负责指挥撤退的海军最高军官,他率领12名军官和150名士兵,领导组织30万人的海上撤退。
可惜这位未来成就非凡的人物,却在刚刚靠岸之后不久。便被埋伏在敦刻尔克的德军狙击手,一枪爆头杀掉。
6月26日晚。即发电机行动的第一个晚上,在海军努力下。首批1312人,主要是后勤部队,可是他们的才刚刚登船不久,等在这里的德军立刻发起了猛烈的炮火打击。
可惜因为夜间飞机无法出击,这才导致了英军首批撤离人数达到了300多人。
撤退行动一开始,就遇到了不可预知的危险,加之形势紧急,英国海军部开始在沿海和泰晤士河沿岸征用船只,甚至通过广播呼吁所有拥有船只的人前往敦刻尔克,这些船主非常明白撤出远征军对于英国意味着什么,所以积极响应海军部的呼吁,驳船、拖船、货船、客轮、渔船、汽艇乃至私人游艇,都纷纷出海,驶往敦刻尔克。
先后有693艘英国船只和168艘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船只,共861艘各种船只加入救援行列,他们主要从英国南部的六个港口出发,这六个港口是希尔内斯、马加特、多佛尔、纽黑文、福克斯通和拉姆斯格特,在敦刻尔克接上英法联军官兵后再返回英国。
而希特勒在得知英国人果然如此之后,立刻下令海军调遣舰队前来拦截,并派出了当时德军强力的战列巡洋舰沙霍恩斯特号。
舰种:战列巡洋舰;舰名:沙恩霍斯特号;同级舰:格奈森瑙号;竣工:1939年1月7日(沙恩霍斯特)。
排水量:31,500吨(标准基准),38,900吨(满载);全长:235米;全宽:30米
;吃水:9。93米(37,303吨);动力:12具瓦格纳式锅炉驱动3具蒸气涡轮机,三轴推进;输出功率:125,000匹马力(普通状态),160,050匹马力(最大负荷状态);续航距离:10,100海里(19节)
舰员:1,968人(沙恩霍斯特),1,969人(格奈森瑙);3座三连装280毫米l54。5skc34主炮;共12门单管双联装150毫米副炮;7座双联装105毫米l65高炮;16门37毫米高炮;10门20毫米高炮;6座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主装甲带350毫米;甲板最厚95毫米可搭载舰载机3架阿拉多r1963。
6月27日,德国空军第3航空队和第2航空队大举出动,对敦刻尔克港区和海滩进行了猛烈轰炸,总共投下1。5万枚高爆炸弹和3万枚燃烧弹,敦刻尔克几乎被夷为平地,英国空军从本土起飞200架次战斗机竭尽全力掩护海滩上的登船点和执行运输任务的船只,尽管英机没有能阻止德机对敦刻尔克的空袭,但却给德机以沉重打击,仅德军第2航空队就被击落23架,空勤人员死64人,伤7人,损失超过最近十天的总和!因此这天被德军称为灾难的一天。英机损失11架。
英国海军也全力以赴,抽调1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26其他舰艇前来,这是英国海军自开战以来第一次用军舰来运输人员,满载着官兵的军舰吃水很深,甚至还有几分倾斜,海军官兵凭借着高超的操舰技术,全速通过海浪滔天、弹如雨下的英吉利海峡。
尽管英国海空军竭尽全力,但由于缺乏小型船舶,无法迅速将人员从海滩接到停泊在近海的大型船只,撤退速度很慢,全天只撤出了7669人。
当晚,德国海军潜艇、鱼雷艇和扫雷艇也从刚占领的荷兰和比利时的港口出动,配合沙霍恩斯特号等驱逐舰战舰编队,借助夜色掩护攻击担负撤退的英国船只。希特勒再次督促装甲部队加快前进的命令,令英法联军最为胆战心惊的装甲师投入战斗,立刻就对英法联军照成了严重的打击。
地面上,德国陆军步兵正利用比利时投降的机会,从比军防区直扑敦刻尔克。英法联军眼看已没有部队可以前往阻截,敦刻尔克危在旦夕!英军第3步兵师在师长蒙哥马利的指挥下,以出色的机动巧妙突出德军包围
全师分乘600辆军车,在所有军车的减速器上都涂上一层反光油漆,用隐蔽在后挡泥板下的小灯照亮,后一辆车的司机就利用这点亮光紧跟着前一辆车,整个车队则关闭大灯,实行严格灯火管制,乘着夜色悄然撤出。为防意外,蒙哥马利还在十字路口和容易迷路的拐弯处设置了交通纠察哨,指挥车队行进。
就这样,第3师夜行军60公里,成功跳出了德军合围,并在28日凌晨赶到德军前面,组织起坚固防线,有力保障了敦刻尔克的安全。蒙哥马利也因此显示出优秀军事才干而开始展露头角,在撤回英国后升任第2军军长,从此开始在战争中大展身手,成为二战中英军最著名的将领。
6月28日上午,敦刻尔克地区再次被大雾弥漫,德国空军在戈林的严令下,不顾恶劣天气的影响,出动2个轰炸机大队,到达敦刻尔克之后,终因能见度太差,被迫带弹返航。而英军则利用这一时机,抓紧组织官兵撤退,由于港口损毁严重,海滩的作用越来越大,官兵们每50人一组,每组由1名军官和1名水手带领,以组为单位从海滩下海,涉过逐渐加深的海水,登上小船,再乘小船摆渡到距离海岸较远的大船,撤回英国。
而当天下午,在敦刻尔克不远处的海上,再次爆发了惊人的海战。英军的舰队与德国舰队进行了交锋。双方互相炮击长达三个半个小时,就在双方炮仗激烈进行的时候,德军的潜艇部队组成编队对英国舰队进行合击,仅仅一次围剿导致英国多艘战舰直接被击沉,还有不少战舰招到重创。
而沙霍恩斯特号及其其他德国舰队,在读拉近距离对重创的英国战舰进行最后的致命一击,最终1艘巡洋舰被沙霍恩斯特击中弹药库,导致整船爆炸沉入海底。8艘驱逐舰中的4艘招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最终只有4艘驱逐舰和少量其他军舰顺利撤离。
获得胜利之后的德军不断以3至5架飞机组成的小编队对敦刻尔克实施扰乱性空袭,干扰英军的撤退并打击英军士气。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 交易 T
随着英军舰队被德军击溃,被困守在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顿时乱作一团,各种各样的谣言慢慢的被德军用飞机空投的方式投放到了敦刻尔克海滩边的英法联军驻地。' '
德国人大肆鼓吹投降之后绝不追究,特别提出对法国俘虏优待的政策。这让英法联军内部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作为英**官的蒙哥马利立刻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阴谋,去找当时法军的总指挥,当蒙哥马利将自己的担忧说出来之后,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法国人居然直接将他赶了出去。
蒙哥马利知道,法国人已经靠不住了,他集结手下的士兵,与其他英**官一起,试图对敦刻尔克发起突围。可惜他们多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这让本就心灰意冷的军队,变得越发的涣散。
本来希特勒准备赶尽杀绝的,可是当他身边的胖子戈林提醒他,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的时候,希特勒这才压下了心中的怒火。立刻改变了自己死战的本意,而改为用最小的代价获得胜利。
随着他的话发布出来,古德里安立刻想到了一个办法,便是围堵这些英法联军。他们集团军立刻兵分两路,一路朝着法国巴黎方向前进。直接攻取法国首都,而另一边德国准备在后面的47个预备役师也都投入了战斗,他们将接替集团军,继续围困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
在接手敦刻尔克的第三天,后续集团军中的一位军官就提出了,投放传单劝降,并分化英法联军的战术。他的报告立刻就被提交到了统帅部,统帅部对这名军官的大胆想法给予了肯定。当天就拿着计划去找了希特勒,希特勒看的满心欢喜这才同意计划,也才有了之前的一幕。
而这位提出战略方针的军官的名字,也被希特勒牢牢的记住‘隆美尔’。
蒙哥马利失败之后,最终秘密通讯英国当局。当局最终花重金希望天网能够插手,帮助英军救出被困的英法联军。两方谈判之后。天网开出了一个天价,不过英国人已经别无选择了。如果继续派遣海军,那么本土很可能受到德军威胁。
而英国的其他舰队也都分布在世界各地。一时间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聚齐。【叶*子】【悠*悠】也正是如此,英国人已经无力救助在敦刻尔克的三十万英法联军了。面对天网的天价,他们不得不答应了下来。
在支付完一笔海量的黄金之后,天网终于有了他们的动作。
当天天网就派遣出相关人员与德国当局协商解决敦刻尔克的事情。而出面的人正是多次提醒希特勒的天网人员。当希特勒见到这位多次提醒自己的人居然是一名黄种人的时候,还是不免有些惊讶不已,不过作为一名政客,他很快就控制好了自己惊讶的情绪,换上了热情的笑容:你好我们的朋友。要不是你们的帮助,我们也不可能取得如此优越的成就。
来人与希特勒握了握手,这才道:元首大人您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麻绳逮狼,是天网德国地区代表。说完居然鞠了个躬,这一细节让希特勒明白,眼前这个人是一名日本人。
天网现在的名声已经在外了。所以不管是会见什么人。都是一副平起平坐的架势。而且天网的人员复杂,根本就查不出最后的老大究竟是谁。所以没有一个人回去轻易的招惹天网,因为他们很可能在你某些时候需要他们,就好比现在的英国人。
这次来打扰元首大人也是因为一笔生意,您应该知道我们天网是一个利益团体。而之前给与您的所有免费的情报,都是我们的一种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