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跃马西凉(朝盖)-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
部将噎了下,尴尬地道:“末将给忘了。”
“蠢货,给本帅滚出去!”
滇零气的脸色铁青,吼了一嗓子,直接将那部将给踹出帐外。
其余众将你眼望我眼,个个耷拉着脑袋,大气也不敢出。
滇零烦躁的踱来踱去,喃喃道:“罗征诡计多端,麾下尚有不下三万军队,连马腾将军都被打败了,本帅纵然能打败罗征,也会损失惨重,得不偿失。”
众将一听滇零生了退意,顿时个个大惊。
有部将急忙道:“大帅使不得呐,罗征虽有数万大军,但如何是我族大军之敌。如今我军已经打到临羌,一旦退兵,岂不是要白白让出打下的土地,使不得呐!”
其余众将也纷纷劝阻,不愿退兵。
“给本帅闭嘴!”
滇零勃然大怒,厉声大喝。
众将机灵灵打了个寒颤,连忙闭上嘴巴,再无人敢说半句废话。
滇零心下冷笑,马腾想要把自己当枪使,哪有那么容易。
罗征可不是什么善人,滇零虽然远在西羌,但罗征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眼下马腾大军已然兵败撤走,自己就算与罗征拼个两败俱伤,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第136章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西海羌兵拔营而起,迅速撤走。
高顺站在城头瞧的分明,却并未出城追击。
事实上十余天恶战下来,高顺带来的八千精兵已经伤亡过半。就算想要出城追击,也是有心无力。况且八千大军皆为步卒,就算追击也难以留下羌兵。
及时中午时分,赵云率领后续大军终于赶到。
临羌东门,高顺率十余将校迎出城外。
“高顺将军!”
赵云勒住战马,于马背上向高顺遥遥拱手。
高顺也拱手回了一礼,“见过赵云将军。”
赵云道:“此番击退三万羌兵,全赖将军之功。”
高顺答道:“分内事耳,岂敢居功。”
赵云点点头,道:“不知羌兵何时退走,将军可曾率军追击?”
高顺答道:“羌兵退走不过一个多时辰,顺麾下军卒伤亡过重,且皆为步卒,兵力更不及西海羌兵,故不曾出城追击。将军所部皆为骑兵,何不率军追击,必可建功。”
赵云苦笑道:“高顺将军有所不知,眼下我军虽然打退了数路来犯之敌,然眼下府库几无余粮,且金城郡治下人心未稳,羌胡部落尚在观望,实不宜再动干戈。”
高顺默然,知道赵云说的是实情。
当下赵云命大军在城外扎营,只带数十亲兵随高顺入城。
两日后,罗征亲率六千骑兵赶到。
高顺、赵云带着数十将校出城十里迎接。
“参见主公!”
“参见将军!”
罗征催马上前,数十将校齐上前施礼。
“子龙免礼,伯平免礼!”
罗征抬了抬手,随即翻下马背。
早有亲兵奔上前,接过马缰将战马牵到一边。
罗征上前重重拍了下高顺肩头,毫不讳言的赞道:“此番能迫退三万西海羌兵,伯平居功至伟,实乃大将之才也。能有伯平为臂膀,何愁大事不成。”
“将军过誉了,末将愧不敢当!”
高顺面无喜色,平静的道,只是眸子里却掠过一道不易察觉的暖流。
罗征沉声道:“当得,怎么不敢当。八千降军新降未久,其心未附,伯平能令这些降卒在兵力处于绝对的弱势之下,还能效死命杀敌,便足以担当重任。换了许褚,冲锋陷阵固然无人能敌,但若统领这支降卒,只怕未战军心就先散了,安能退敌。”
高顺惜字如金,沉默不语,并不居功。
许褚则抓了抓大脑袋,干笑了两声没有吭声。
赵云则暗自点头,对高顺刮目相看,更有些佩服。
不管如何,高顺能带着八千新降未久的降卒,以弱势兵力守住临羌十余日,令三万西海羌兵不得寸进,都足以让人刮目相看,甚至是敬重了。
别人看到的是功绩,然而有心人看到的却是高顺的能力。
正如罗征所言,不是谁都能像高顺一样,令八千降卒归心,效死命杀敌的。
至少许褚就不行,没那个本事在短短数月之内,将一支降卒**成一支精兵。
西海羌兵既退,金城之战总算是结束了。
罗征在临羌驻军十日,直到确定三万羌兵退回了西海,方才班师回允吾。
消息传到洛阳,董卓急召一众心腹文武商议。
洛阳北宫,嘉德殿。
董卓两道浓眉紧紧蹙在一起,环顾堂下心腹文武,凝声道:“罗升平能征善战,委实大出吾意料之外。此番数路大军合攻金城,马腾又邀西海烧当王部出兵袭其侧后,不想竟全都羽杀而归,被罗征各个击破。如此大将,竟脑后生有反骨,实是可惜。”
李儒、李肃、牛辅、郭汜、李傕等文武你眼望我眼,尽皆无言。
马腾约西海烧当王部出兵,固然大出众的意料之外。
但罗征在四面楚歌的绝境中绝地反击,大破马腾、皇甫坚寿、张猛、盖勋等数路大军却着实让众人心惊,甚至连三万西海羌兵,也被生生迫退了。
此人如此能征善战,若任其坐大,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李儒第一个道:“主公,罗征此贼大逆不道,若不将之扫灭,则朝廷威信尽失,天下群寇必争相效仿。今彼虽击退马腾等数路大军,但金城新下,人心未稳,主公只需再谴一员上将,领精兵两万,必可一举扫灭罗征,平定凉州指日可待。”
牛辅、李傕等希望罗征早死的将领也纷纷附议,极力赞同出兵。
郭汜、樊稠、段煨、徐荣等将则默然不语。
董卓沉声道:“可是,眼下我军正在休养生息,如何出兵?况且朝廷无粮,秋粮又未曾下地,此前借粮于马腾,眼下怕是连两万大军三月之粮也拿不出来。”
李儒胸有成竹道:“三月之粮足够!”
董卓眼神就是一凝,休养生息是李儒主张定下的策略。
可眼下李儒又极力赞同出兵凉州,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文优以为,何人可出兵凉州?”
董卓不动声色地问道。
李儒瞥了一眼立于董卓身后的吕布,拱手道:“吕布将军能征善战,不输罗征。主公何不以吕布将军为主将,率两万并州精锐西出凉州,必可一举讨灭罗征。”
“这……”
董卓略一沉吟,便明白过来。
李儒这是在驱虎吞狼啊,正可谓一箭双雕。
自从打退关东联军后,董卓就逐步对麾下军队进行整编。
将五千北军精锐塞给罗征,就是若化中央官军的一个手段。
吕布手下还有两万并州精兵,董卓早就想将其踢出凉州军系,以实现对麾下军队的高度控制,然而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和借口,未能轻动。
此前吕布一直想领兵出征,董卓都未允准,将其牢牢绑在身边,免得放虎归山。
可眼下罗征击退马腾等数路大军,在凉州逐有坐大之势,可谓成了心腹大患。
让吕布去凉州,到是驱虎吞狼的不二妙法。
罗征是狼,吕布是虎,两强相争,必有一伤。
吕布不是善人,罗征同样不是什么易予之辈。
让吕布去凉州,董卓也不用担心罗征轻易就会被吕布弄死。董卓认为,吕布也同样不会轻易被罗征弄死,让这对虎狼斗个两败俱伤,才最符合董卓的利益。
第137章吕布出凉州
董卓心念电转,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勾当,当时就转头问吕布,“吾儿意下如何?”
吕布眼里有骇人的精光掠过,铿然拱手道:“但凭义父所谴!”
董卓抚掌笑道:“甚好,奉先吾儿果真深明大义。”
堂下众将暗中交换眼神,各自心照不宣。
次日早朝,天子临朝,百官议政。
董卓上奏天子,表奋武将军吕布为安定太守。
天子无有不允,当即下诏,加封吕布为安定太守,领安定、北地二郡。
司徒王允乍闻此讯,顿时暗暗心惊。
待早朝结束,回府后便迅速谴人去打听。
西凉军阀混乱乃董卓一手挑起,马腾、张猛、皇甫坚寿、盖勋等出兵金城,乃是董卓密令所致,并非是朝廷下令,无论胜败,都不能搬到朝堂之上。
王允不知胜负如何,故尔见董卓将吕布扔到凉州,有些不明所以。
待打听到消息后,才恍然大悟,急命人过府相请黄琬商议。
不多时,黄琬翩然而至。
待叙过礼,两人分宾主入座。
黄琬问道:“不知子师使人相召,有何要事?”
王允道:“子琰可知,董卓以吕布为安定太守,是何缘故?”
黄琬道:“吾也正纳闷,董卓对吕布防范甚严,始终不曾令其领军出征,为何今次竟将吕布派往凉州,莫非是马腾、盖勋等数路大军合攻金城有变?”
王允点头道:“刚刚探得消息,马腾、张猛等数路大军合攻金城,已被罗征击破,除马腾兵败退往狄道外,张猛、皇甫坚寿、盖勋皆全军覆没。甚至马腾邀西海烧当羌部三万羌兵出兵金城,也被罗征迫退,凉州战事已经结束了。”
“什么?”
黄琬愕然道:“竟然如此之快!”
王允喟然道:“是啊,吾也没料到罗征此子竟如此能征善战,金城新下未久,数合大军合攻竟被其生生击退。如此将才,竟不能为朝廷所用,实是可惜。”
黄琬凝眉道:“子师的意思是……”
王允道:“董卓把吕布派到凉州,分明就是不安好意。此驱虎吞狼之计,安能瞒得过吾之双眼。我等与罗征暗中结盟,自不好坐视,子琰以为如何?”
黄琬连连点头道:“应当如此,罗征与董卓反目,我等引之为外援,为除董贼,自当极力结好罗征。回头吾便命人星夜前往金城,将朝中之事告之。”
王允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目露忧色。
黄琬问道:“子师何事烦忧?”
王允叹道:“奸妄弄权,皇纲失统,董贼一日不死,大汉社稷难扶啊!吾本意以貂蝉设计诛杀董卓,然貂蝉为罗征强纳,吕布又将出凉州,西凉军团最大的矛盾已经被董贼解决的差不多了,我等想要诛杀董贼,扶顾汉室,谈何容易。”
黄琬闻言眉头也皱了起来,一阵长吁短叹。
允吾,平狄将军府。
罗征召集麾下一众文武,正在商议大小诸事。
此番虽然打退了数路来犯之敌,但金城治下也已经不堪负重。
凉州人口本来就少,又一直处于战乱状态,底子十分薄弱。
罗征初占金城,还没来得及治理,就掀起了连绵战火,及至打退来犯之敌,府库中本就不多的钱粮更是已经消耗殆尽,数万大军几无隔日之粮。
就连甘倩、任妍等内眷,也不得不节衣缩食,减少开支。
若非如此,罗征又岂会让马腾、西海羌兵安然退走。
罗征目光落在荀彧身上,问道:“羌胡各部粮草可曾送到?”
荀彧道:“月氏胡送来三万只羊,其余各部尚未有粮草或牛羊送到。”
罗征点点头,道:“抓紧催办,告诉那些羌胡部落,这次打退数路来犯之敌,他们的功劳本将军心里有数。待本将军平定凉州,将来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在下遵命。”
荀彧拱手应命。
罗征把手一挥,道:“好了,具体情况就是这样,现在议一下我军的下一步计划,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说,说的不对也没关系。文若,你先说。”
荀彧当仁不让,道:“主公,彧以为当务之急,是尽快还兵于民。金城人口本来就不到十万,连年战乱后人口更是锐减,官府在册户数尚不足万,口不足三万,而主公麾下军队却超过四万,严重失衡。虽有羌胡部落支撑,也非是长久之计。”
罗征目露沉思,道:“文若继续说。”
荀彧清了清嗓子,继续道:“由于缺乏青壮劳力,金城治下各县多有农田荒废,彧以为最少三年之内,我军应当采取与民休养的的策略,与百姓休养之机,不能妄动刀兵。”
罗征点了点头,道:“如何休养生息?”
荀彧道:“主公可依法屯田之法,除了留下必要的守备兵力之外,其余军队全部兴建屯田大营,开荒耕地,同时鼓励农耕、牧养,以充实府库。”
罗征默然,半晌才道:“文若之见,固然是最正确的思路。然天下局势变化之快,委实难以预料。眼下本将军只有金城一郡,就算再加上武威,也不过两郡之地,治下百姓尚不足十万,一旦天下局势有变,本将军又当如何应对!”
“这……”
荀彧抚须不语,陷入沉思。
罗征道:“三年太久,时不我待,本将军只争朝夕。文若的思路没有错,与民休养之计可以安排进行,部分军队也可以卸甲归田,屯田养兵,唯有策略方面,本将军以为要稍微变动一下。战术上我军可以采取收缩防守策略,但战略上却绝不能被动。”
荀彧道:“主公的意思是……”
罗征沉声道:“人口钱粮是根本,既然凉州缺人缺粮,那就要想办法。凉州底子远不及关中、河洛厚实,如果等到本将军治下的百姓富起来,府库充实起来,只怕董卓早就一统天下了。纵然不是董卓,也必然会有人一统中原,本将军还拿什么去争。”
荀彧道:“可是,人口不足乃是硬伤,唯有将地方治理好了,让百姓生活富足,能够吃的饱、穿的暖,才能吸引逃难的百姓,舍此之外,还有何法可扩充治下人口?”
罗征奸笑道:“办法肯定有,只是文若没想到罢了。”
荀彧虚心求教道:“彧驽钝,还请主公赐教。”
其余众文武也瞪大了眼睛,侧耳细听。
————————————————————
明天继续三更补欠
第138章休养生息
罗征微笑道:“若果文若驽钝,这天下也没有聪明人了。本将军的法子说来简单,只是文若正人君子,不惯用强盗思维考虑问题罢了,不足为怪。”
荀彧不解道:“何为强盗思维?”
罗征阴笑道:“强盗思维,就是山贼匪寇考虑问题的方式。很简单,没有粮草,那就去抢劫;人口没有,同样可以去抢。文若的理政安民之策略固然是正确的,但本将军却等不了那么久,只能去抢了。唯有如此,才能缩短我军休养生息的时间。”
“原来如此!”
荀彧恍然,同时又有些啼笑皆非。
其余众文武也是个个侧目,忍不住暗自腹诽。
这可真是够狠的,连人口都要抢,果真是不折不扣的强盗思维。
荀彧迟疑道:“然关凉之地人口本就稀少,司隶、关东又路途遥远,主公纵然亲率大军前往,就算抢到粮草人口,也无法返回金城,又当如何?”
罗征胸有成竹道:“这个文若大可不必担心,本将军自有妙计。”
荀彧拱手道:“既然如此,在下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罗征点点头,又议了一些结节,正准备结束军议,忽有小校奔了进来。
“主公,洛阳急报!”
小校径自奔上前,将一封火漆密信交于罗征。
“洛阳急报?”
罗征怔了下,连忙接过密令拆开视之。
只扫了一眼,脸色就瞬间阴沉了下来。
堂下众文武你眼望我眼,都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荀彧最先开声道:“主公,可是王司徒谴人送来的加急密信?”
“正是!”
罗征随手将信递给荀彧,道:“文件一看便知。”
荀彧忙以手接过,一目十行的扫过,脸色瞬间也变的严肃起来,凝声道:“董卓竟以吕布为安定太守,领安定、北地二郡,此乃驱虎吞狼之计呐!”
堂下众将闻言,无不勃然变色。
许褚怒声道:“董卓老贼实在欺人太甚,一计不成,又生毒计。”
李蒙、王方等将也纷纷骂了几句,难抑心中火气。
罗征把手一挥,沉声道:“好了,没用的废话少说。既然吕布要来凉州已成事实,本将军接着便是。不过吕布麾下尚有两万并州军,这可是一支真正的精锐,战斗力尚在马腾的羌胡杂兵之上。眼下金城初定,若吕布有心进犯,则恐狼烟又起。”
荀彧肃然道:“文公本就与吕布有隙,若董卓再加以利用,许以重利,吕布肯定会举兵进犯金城。如此一来,我军休养生息的计划怕是要搁浅了。”
成英道:“眼下我军急需休整,实不宜再动干戈。”
吴懿、赵云、高顺的纷纷点头附议,金城府库空虚,实无力再动刀兵。
罗征蹙眉道:“实际情况谁都知道,可问题是,如果吕布一旦举兵来犯,本将军总不能直接让出金城。光说困难有什么用,如何应付吕布的两万并州大军才是正经。”
荀彧道:“此事也并非全无办法,董卓一直不信任吕布,故尔才将吕布绑在身边,极少令其统兵出征。眼下却派吕布出凉州,很明显是驱虎吞狼之计,吕布想必心中有数。待吕布至凉州,主公可谴人与其结盟,先看看吕布的态度,再行定计。”
罗征道:“若吕布甘为董卓所用,又当如何?”
荀彧道:“吕布又岂会甘为董卓所驱使,不过主公所虑也有道理,安定、北地二郡比之金城郡还要不如,根本无法养活吕布的两万并州大军。若董卓以粮草要挟,吕布如果不想让两万大军饿死,就不得不供董卓驱策,此计可谓毒辣之极。”
罗征‘嗯’了声,道:“如此说来,吕布多半会举兵来攻打金城了?”
荀彧道:“十有**如此,不过吕布此番西出凉州,必不甘再受董卓驱策,这个可以利用一下。马腾占据的陇西、汉阳、武都三郡相对富庶,主公何不将祸水东引,挑起吕布与马腾相争,则我军可坐山观虎斗。甚至两人拼个两败俱伤,还可坐收渔利!”
罗征精神一振,道:“计将安出?”
荀彧道:“要促使吕布与马腾相争,还要具备一个条件!”
罗征沉声问道:“什么条件?”
荀彧成竹在胸道:“挫其锐气,令吕布不敢犯我金城!”
罗征眼神一凝,略一思忖,就明白过来。
再凶猛的野兽,也有畏惧之心。
野兽虽然凶猛,却也不敢去啃比铁还硬的骨头。
只要把吕布打怕了,自然再不敢轻易来犯。
这个道理很朴素,也很实用。
罗征当时就奋然击节道:“此计大善,就依文若之言。”
荀彧笑道:“只要令吕布不敢来犯,届时主公再谴人从中游说,与之结盟。吕布得不到董卓的钱粮支援,如果不想麾下两万大军饿死,就不能不答应与主公结盟。”
罗征欣然道:“此计甚妥,就等吕布前来凉州再说,不过……”
说此顿了下,复又沉声道:“如今姑臧虽下,张猛虽死,但武威十三县除姑臧外其余诸县皆不为本将军所有。趁吕布尚未到凉州前,本将军要彻底平定武威。”
众将齐声道:“理当如此,请主公下令。”
罗征大声道:“好,李蒙、王方听令!”
二将急出列立于堂下,齐拱手道:“末将在。”
罗征道:“各率三千兵马,旬月之内,攻占武威各县,不得有误。”
“末将遵命。”
李蒙、王方铿然领命,各自接了将令,自去点兵。
罗征把手一挥,起身道:“高顺留下,其余诸将解散。”
众将连忙起身,鱼贯而出。
高顺心有不解,却不多问,起身跟着罗征进了后堂。
六月天,西北大地已经酷热难挡。
内堂的窗户全都开着,空气中依旧充斥着灼人的躁热。
罗征在上首落座,示意高顺入座。
高顺拱了拱手,才转入下首落座。
罗征喟然道:“天下纷乱,皇纲失统,吾虽有意为国家效力,奈何朝廷被董卓老贼皆一干奸妄把持,以致社稷倾覆。伯平大将之才,不知可愿助吾?”
高顺慨然道:“将军但有所命,末将无有不从!”
罗征不悦道:“本将军从未视伯平如下属,然则伯平却尚有保留,不知却是何故?”
“这……”
高顺面露不解,不知罗征这话所为何指。
不过转瞬一想,就明白过来,这是要逼自己表态啊!
高顺略一犹豫,就铿然拜道:“末将参见主公!”
罗征大喜,“伯平快快请起……”
第139章高顺守榆中
初平二年,六月。
罗征趁吕布尚未到凉州之机,命李蒙、王方各领一军,旬月之内攻占武威全境。至此罗征在凉州已踞有两郡之地,并彻底在凉州站稳了脚跟,羌胡各部无有不服。
马腾三万大军折损近半,粮秣辎重皆失陷,再无力对外用兵。
大挥撤到狄道后,因征集不到足够的军粮,不得不继续杀马允饥。
及至回到陇县,一万匹战马已宰杀过半,可谓受创不轻。
罗征一边调兵谴将,一边抓紧时间理清治下两军的军政要军。
又上表朝廷,以伍习为武威太守,坐镇姑臧。
复以高顺为将,领军八千镇守榆中,以阻马腾和即将到凉州的吕布。
麾下军队除了三千旧部和三千月氏胡骑,以及高顺率领的八千精兵,伍习镇守武威率领的三千步卒,余者全部卸甲归田,置屯田大营,由李蒙、王方、梁兴等将率屯田养兵。
高顺率领的八千大军,由北军和韩遂降卒整编而来。
除了五千北军精锐,剩下的兵卒全都是曾追随高顺镇守临羌的百战老兵。
这八千精兵,乃是罗征麾下最为精锐的一支步卒。
罗征一直信奉一个道理,好钢要用在好刀上。
五千北军乃是真正的百战精锐,却始终缺乏一员真正的百战宿将。
伍习才能一般,并非良将之才。
五千北军精锐在伍习手中,实在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罗征早就将为五千北军将士换将,然则一来手下并无能征善战之将,二来也不好让非北军出身之将统领这支百战精锐,否则很容易挫伤北军将士的积极性。
高顺的出现,可以说是适逢其会。
一来高顺出身北军,令其统领五千北军精锐,不会引起北军将士的不满。
二来高顺逐渐显露出过硬的军事素养,可以说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这次对麾下军队进行整编,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然伍习颇有资历,在军中的资历比罗征还老。
如果不给安排个合适的位置,则无法安抚北军出身的将领。
思来想去,只好表奏伍习为武威太守。
如此一来,才有了借口对五千北军精锐进行整编。
六月的大西北,晴空万里,热浪袭人。
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农夫们正在挥汗如雨,细心的呵护庄稼。
罗征回到内堂,甘倩立刻放下手中活计,上前替他解下披风。
任妍则领着两名丫鬟端了清水,捧着毛巾上前,伺候罗征洗去风仆。
真保这女人则提着柄宝剑站在一边,瞪圆了杏眼上下打量罗征。
丫鬟们偶尔望向真保的眼神中,都会不自禁的流露出一丝畏惧。
罗征用冷水洗了把脸,径自进了内堂。
真保第一个抢了进去,不待罗征坐定,便大声道:“我的族人们把所有的粮食和牛羊都给了你,如果秋粮欠收,我的部族甚至连新生的小孩都养不活,怎么办?”
罗征转身,目光灼灼的盯着真保。
直到盯的真保目光躲闪,再不敢和他对视,才露出一线笑容。
罗征转身入座,拍了拍身边,“到我身边来!”
真保轻轻哼了一声,大步走了过去,在罗征左侧坐下。
甘倩和任妍也走了进来,两妇对视一眼,只好走了过去侍立罗征左右。
罗征伸手将真保女王拉进怀里,单手托起真保瘦削的下巴,仔细审视了真保绝美的容颜好一阵,才微笑道:“这次打退数路来犯之敌,月氏胡不遗余力的支持本将军,不用你说本将军都记在心里。暂时的困难不算什么,你的族人付出了多少,就会收获多少!”
真保忽然就软弱下来,垂泪道:“可是,族人们的牛羊还剩下不到一半,如果再继续宰杀的话,就会影响繁殖。听说现在已经有族人连肚子都吃不饱了。”
罗征拍了拍她胸蛋,说道:“放心吧,不会让你的族人饿死的。”
真保道:“你可要说话算数,多分给我的族人一些草场和田地。”
罗征‘嗯’了一声,随即扭头问甘倩,“吴家小姐呢?”
甘倩怔了下,道:“吴贞小姐最近深居闺房,极少出来活动!”
罗征‘哦’了一声,想要说什么,却有些难以启齿。
甘倩聪敏慧敏,见状不由嫣然笑道:“夫君可是有意纳吴家小娘子入房?”
“嘿嘿!”
罗征干笑了几声,道:“还是小倩最了解为夫!”
任妍撇了撇小嘴,却没有说什么。
真保则轻轻哼了哼,不以为然道:“那种娇滴滴的女人,比花儿还要脆弱,上不得马下不得厨,吃不得苦受不得惊,要来有什么用,比我们月氏女人差多了!”
罗征在她丰臀上拍了一巴掌,蹙眉道:“不得争宠吃醋!”
真保不屑地道:“本女王才懒得和她争宠吃醋。”
甘倩款步上前,一边替罗征拿捏颈部,一边笑道:“夫君即有此意,待明日,妾身便去探探吴家小娘子的口风。只是女子婚嫁乃大事,需得吴贞小姐兄长同意才成!”
罗征大手一挥,霸道地道:“不用这么麻烦,吴家小娘子嫁谁,吴懿说了不错,本将军说了才算。今晚本将军就去把生米煮成熟饭,一切繁文缛节都免了。”
“生米煮成熟饭?”
甘倩仔细品了品,笑的有些接不上气来,“夫君每有惊人之语,令妾身耳目一新。这个比喻可真是,真是够生动的,和木已成舟有异曲同工之妙!”
任妍小声道:“偷香窃玉,也有说的这么动听!”
“哈哈哈!”
罗征大笑,难得的心情不错,遂一把拉过任妍,不理这美人儿的娇呼和真保女王的一脸不满,只手探进了罗衫里面,手口并用,将任妍摸的娇喘连连,玉颊如烧。
正兽性大发,与妻妾们胡天胡地时,竟有亲兵来报,吴懿求见。
“他妈的,真是扫兴!”
罗征忍不住破口大骂,亲兵吓的屁滚尿流。
“夫君,正是要紧!”
甘倩娇喘吁吁,罗衫半解,酥胸半露,却忍不住出声提醒。
任妍也连忙拉过衣衫盖住裸露的胸脯,喘息道:“夫君切勿误了大事!”
唯有真保女王像条水蛇一样,缠在罗征胯间,热情奔放。
“罢了!”
罗征只得强下了欲火,心下感慨,做个英明的君主,果真很不容易。
也难怪历史上那些昏君都有相同的特质,爱美人更爱江山。
有如此红粉佳人相伴,谁还有那个心情去面对那些烦人的公务。
若天下人人都能视红粉如骷髅,那历史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昏君了。
罗征收拾心情,待甘倩、任妍为其整理好衣衫好,才去了偏厅见吴懿去了。
第140章生米煮成熟饭
平狄将军府,偏厅。
罗征身穿素服,红光满面,大步而入。
吴懿早等候多时,见罗征进来,忙上前拱手作礼,“见过主公。”
罗征摆了摆手,笑呵呵地道:“子远免礼!”
吴懿又拱手一揖,这才站直了身子。
罗征径自入上首座落,才问道:“不知子远来见本将军,可有要事?”
吴懿一揖倒地,道:“在下有一事相请,还望主公允准!”
罗征肃了肃神色,肃手道:“子远且说来听听,若是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