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周郎(草牛)-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周瑜又没有抢先出场,而是负手静观别人的表现。
这时,正在场中舞剑的人是法正,他选择了第一个出场。莫以为文士不会舞剑,单看法正舞剑时的身姿轻快敏捷,便知他是一个剑术高手。
周瑜认真地看着法正舞剑,见他的剑法绵柔,似山洞里的水滴,看似弱小,实则可水滴石穿,正是一套以柔克刚的剑法。从剑法中便可看出法正此人心机极深,用好了便是运筹帷幄的栋梁之才,用得不好只怕反被其制。
在法正舞剑之时,黄承彦肃然端坐,庞泰则半跪在他身旁,不时在黄承彦耳边轻语几句,想是在对法正的剑术加以点评。
法正舞罢,面色轻松地走回座位,看他的神色,对自己的发挥应是比较满意。在文人中,法正的剑术应是一流高手,但在周瑜、孙策、张任等人的眼中,破绽就很多了。
接着是庞统出场,前面两场比赛都没能拿到铜牌,这让心高气傲的庞统受了些打击,他也憋了一口气,想在剑术比赛中挽回些颜面。
周瑜仔细观看,庞统的剑法和法正走的是同一个路子,都是细致缜密、以柔克刚的风格,若论防守,即使面对世间一流的高手,也可以支撑个三十回合,但是反击力度不足,这就限制了自己,先把自己立于不胜之地,何谈战胜敌手?
不过,无论是身形转换,还是出剑的速度,庞统的剑术较之法正要略高一筹。但见场中的庞统如蛟龙入海,剑光穗影,凤舞龙翔,令观客有一种高品位的享受。随着庞统的精妙剑法展现出来,场中不时地响起赞赏的声音。
周瑜知道,在汉朝发展起了以骑兵为主力的军队。骑兵交战中以砍斫为主,很少有刺的动作。于是,环柄刀代替了剑,使得剑在战场上的使用价值大大下降。到了东汉末年,环柄刀几乎完全取代了剑,成为军中主要的短兵器。剑在战场上地位的下降反而使击剑的风气在社会上风行开来,人人喜欢击剑,喜欢佩带宝剑,剑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许多文人与剑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如司马迁的祖上在赵地就是以传授剑术而驰名,东方朔十五岁便开始学习击剑,司马相如不仅喜爱读书,也喜爱练习剑术。“安平之世刀剑不离于身”,汉武帝时,渤海郡博学多文的儒士隽不疑,应邀去见一个大官,看门人要他解下佩剑,隽不疑十分坚决地回答道,剑是君子用以自卫的武备,不能解。
因此,对于法正、庞统今天所展示出的高明剑术,周瑜丝毫不觉得奇怪。能有胆量来参加才子英雄大会的,无论文韬武略还是实战格击,都应是一流的。
轮到张仍上场了,张任先是一招“白鹤亮翅”,算是向众人打了个招呼,随即开始了舞剑。张任的剑法与他人明显不同,之前数人的剑法俱是身形灵动,讲究的是姿态和仪容,要心到、眼到、手到,表演的成分更多一些,看上去更加地好看。
而张任却是非常接近实战的剑法,招式非常质朴实用,无论是跨左击、跨右击,翼左击,还是逆鳞刺、坦腹刺、双明刺、旋风格、御车格、风头洗,一招一势,端端式式,形健骨遒,端庄势整。
剑舞到飞快时,只见场中有一团闪闪的银光将张任包裹着,并随着他的步伐而前后左右地滚动,单看那密不透风的剑幕,便是绝顶高手前来,也很难破其而入。
小乔取来一个锦墩,半躺在锦榻之上,以手支头,用最舒服的姿势观看着场内的剑术表演。当她看到张任的表演时,不禁轻轻击掌道:“姐姐~~姐姐,快些来看,这个人的剑舞得真是好看”
大乔正端了一杯水要喝,闻言忙透过珠帘仔细观看,也不由得赞道:“他的剑舞得快,就像是一堵墙将自己的身体护住,这个不光是好看,还很实用。要知道,千破万破,唯快不破。剑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快字。”
小乔轻声娇笑道:“知道姐姐的剑术不错,小妹自叹不如。姐姐看此人怎样?可适合做郎君否?”
大乔顿时觉得牙痒痒的,忙用手在小乔的胳膊上掐了一把,嗔道:“不许调戏你姐姐……快些看,你的心上人出场了”
小乔的心跳立刻加快了不少,她表面上装作不在意地往场里一瞥,正想说几句牙疼话回敬大乔,正看见周瑜那潇洒俊逸的身影,她的眼神就像是被黏住了一样,再也抽不回来了。
周瑜以一式“童子拜佛”开场亮相,剑尖朝下,双手合十,以示对众人的尊重,随即身形展开,疾似惊鸿,翩若蛟龙,手中的宝剑化为道道青光,飘忽不定。
周瑜今日使的这套剑法名为行龙剑法,是在王越所授剑法的基础加以改进炼成的。行龙剑法分劈、撩、斩、抹、崩、托、钩、挂、提、刺、扎共十一种招式。舞剑时右臂多平推平起,右腕摇腕生花,剑柄不甚动,而剑尖则回环上下,左右前后圆转,如风驰电掣,而无丝毫濡滞之势。
周瑜舞剑时气发尾闾,劲贯剑尖。合伸缩为进退之法,以回环分顺逆之势,有抑有扬,无断无间,似开而复合,或挡后而迎前。明中有暗,暗中有明。意先剑后,神寄剑身,随其形以变化,顺其势而飞腾。剑与身法步法相连,剑即是手,手即是剑,不知手中之有剑矣。
庞泰在黄承彦耳旁轻语道:“周公瑾的剑法,流畅无滞,挥攉潇洒,忽往复收,行多停少,已是一流高手之境。”
黄承彦听罢微微点头,神色如常,继续观看周瑜的剑术表演。但他放在案几上的右手食指,却在轻轻地叩击着木质桌面,随着周瑜招式的变化而略有轻重的不同。
周瑜对这套剑法自然是非常熟悉,舞得流畅灵动,意即是气,气即是意,绝无板笨之形。甚至会随性地创造出一个姿势,恰到好处地展现出龙行虎步的威猛和权势。
乌龙摆尾……凤凰穿梭……青龙探爪……猛虎归山……待周瑜将行龙剑法舞到结束,方气定神闲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第三百零四章 小女月英

黄承彦是襄阳沔南名士,文采出众,青年时曾得高人指点,练得一手的好剑法,只因他隐居于白水之畔,不愿展露所学,故很少有人知道他除了满腹经纶外,还是一个剑术高手。
参加才子英雄大会的年轻人一个接着一个地上场,竭其所能地展示自己的剑术,身形突起缓落、剑光霍霍,煞是好看。这些人的剑术确实不错,但在黄承彦眼里看来,真正能称得上高手的只有寥寥数人。
周瑜施展的那套剑法,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身形飘洒轻快,矫健优美,让黄承彦心中暗暗赞赏。
孙策是最后一个出场的,黄承彦抬眼望去,见孙策双手持剑,剑身长,并且动作古朴,剑法迥异,力苍劲而浑厚,使人耳目一新。孙策舞得兴起,刺、点、崩、格、劈、撩、拦、绞、截、斩每一式都蕴含着内力,招招相连、一环套一环、势势相扣、结构严紧,显得勇猛异常。
大乔和乔二人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孙策舞剑,一个身材窈窕的女孩轻步走了过来,悄悄地靠近了她们俩。
大乔突觉有异,猛地一回头,看见一个年约十三四岁的姑娘面带微笑站在她们身后,“哎呀,月英妹妹,你想要吓死我们呀”大乔娇呼一声。
那姑娘正是黄承彦的爱女黄月英,自幼聪慧,伶俐可爱,被称为才女,只是她长相丑陋,黄色的头、黑黑的皮肤,虽然身姿优美,却令人惋惜。
黄月英忽闪着一双大眼睛,黑白分明,单看双眼绝对是个美人胚子,嘻嘻笑道:“两位姐姐,今日这么热闹的大会,怎么也不喊我一起?害得我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这才匆匆赶来。”
乔眼波流转,俏声道:“你个妮子,是不是想来找个如意郎君啊?来来来,我帮你挑一个”
说罢,乔拉着黄月英的手,伸出白玉般的手指点着场中的孙策道:“你看这人,浑身的阳刚之气,有男子气概吧?如何?”
黄月英的双颊不禁微微有些红,只是她的面皮较黑,大乔和乔也看不出来什么。黄月英忙摆手道:“妹只是前来看热闹罢了,两位姐姐都是天仙般的人物,现在我最想看到的就是哪个少年英雄可以俘获你们的芳心。”
看着黄月英那调皮的神色,大乔忍不住伸出粉拳在她身上轻轻地捶了一拳,嗔道:“月英妹子,你就盼着我们俩出嫁是不是?你个没良心的。”
大乔作势再击,黄月英忙用手去挡,那边乔也加入了战斗,珠帘之后,三人嘻嘻哈哈地闹成一团。
这时,场中孙策的剑术已经表演结束。庞泰情不自禁地赞道:“这个孙伯符就像个老虎一样,浑身都是劲啊,一套螳螂剑法经他这么一改,雄浑了很多,攻击力也大了许多,用于实战的话效果肯定是十分好的。”
黄承彦闻言点了点头,问庞泰道:“你觉得今日剑术之赛,谁可为魁?”
庞泰谦恭地回道:“泰能力有限,只能做简陋之评。愿听承彦公的高见。”
黄承彦声音低沉地嗯了一声,对庞泰的态度极为满意。他用右手轻抚颌下的花白胡须,沉吟了片刻,说道:“以实战的角度看,张君忠和孙伯符的剑术都很不错,不过孙伯符的内力略胜一筹。若从剑术的形和意来看,能做到剑与身合,身与气合,气与神合,则是周公瑾为最好,庞士元次之。”
黄月英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突然自珠帘后挑帘而出,碎步走到黄承彦身旁,柔声说道:“爹爹,英儿听闻剑为兵器之神,当有君子之风。一昧地好勇斗狠,血溅五步,非剑术之道。还请爹爹多多考虑这个方面。”
黄承彦心中暗暗点头,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总不能以一个女孩的意见来做主,便脸色一沉,不怒自威,道:“英儿,此等大事,岂容你一个丫头插嘴?还不退下。”
黄月英抬眼见对面的众多少年英杰都在睁大眼睛看着自己,不由得有些害羞起来,也顾不得黄承彦的叱责,忙转身回屋里去了。
这时,乔公呵呵笑道:“承彦,英儿的眼光越来越独到了,可喜可贺啊。老夫觉得她的话倒是很有道理呢。”
孙策等人突见一个身材窈窕的少女自屋中走出,以为是大乔或是乔出来了,无不伸长了脖子仔细观看,看到的却是一个面容黑黑的丑陋女孩,不禁大失所望。
周瑜心中一动,看见那女孩正在和黄承彦说话,暗想,此女莫非便是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她虽然相貌丑陋,但在历史上她可是上通天文,下察地理,韬略近于诸书无所不晓,尤其擅长机械制作方面,据说名震天下的木牛流马就是诸葛亮根据黄月英的提示做成的。
片刻之后,庞泰过来大声宣布道:“剑术比赛,第三名吴郡孙伯符,第二名襄阳庞士元,第一名庐江周公瑾”
又是周瑜第一孙策看着周瑜面前案几上的八块铜牌,很是羡慕。单论剑术的话,孙策也是颇为不服的。他与周瑜曾练习交手多次,基本上都是以平局告终,他知道自己的剑法和周瑜就在伯仲之间,今日不知为何那个姓黄的老头就是喜欢那种姿势潇洒俊逸的,不喜欢自己这种实战性很强的剑法。
周瑜心中却有些不安,少年心性,他自然也喜欢和别人争抢第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不愿把自己暴露在别人的枪口之下。而且作为拥有江东六郡的一方大员来说,个人的勇武才艺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识人的眼光、用人的胆略以及对宏图霸业的决心。
最后一场,比的乃是琴艺,由水镜先生司马微负责。琴艺本就是周瑜所长,再次拿个第一应该不是难事,但此时周瑜已经决定故意犯几个错误,不再进入前三名。

第三百零五章 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司马徽扬了扬手,命人抬来一具古琴。
世人皆知司马徽腹有安邦定国之才,但他却已看破世俗,不愿施展才能为时所用。司马徽缄默固守,甘愿隐居在阳翟故里,躬耕度日。司马徽平时从不讨论别人,如有人向他求问,他也不品评高下,总是说好、好、好。人送外号“好好先生”。
周瑜仔细一看,司马徽的这具古琴长约七尺,上有七弦,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琴漆有断纹,状如梅花。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周瑜心中一动,有梅花断的古琴,世间并不多见,难道这具琴便是司马相如使用过的绿绮?
周瑜忙暗运内功,增强眼力,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具古琴通体黑色,隐隐泛着幽绿,有如绿色藤蔓缠绕于古木之上,由此周瑜断定,此琴必是绿绮。昔日司马相如就是以此琴向卓文君弹奏了一曲《凤求凰》,深深打动了卓文君。卓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自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
众人见司马徽亮出了古琴,以为这最后一场比试的便是弹琴。孙策不由得长叹一声,不时地用眼睛瞟着周瑜。“曲有误,周郎顾”,周瑜精通音律,弹奏古琴更是信手拈来,这场比试必然又是他第一了。
司马徽缓步走到古琴前,正了正衣冠,肃然坐下,伸出右手在琴弦上轻轻划过,“铮铮铮”几声清越的琴声响起,司马徽停止了动作,朗声道:“诸位又是骑射、又是作文、又是舞剑,想必是辛苦了。老夫突然改变了主意,这一场不考琴艺,先弹奏一曲,让各位放松一下。”
说罢,司马徽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开始弹奏。周瑜见他神态从容,手法飘逸,琴音悦耳,便知司马徽是琴艺高手。俗话说外行的看热闹,内行的看门道,孙策和张任二人不通琴律,只是觉得好听,很难体会其中的内容。他们二人见司马徽的双手在琴弦上快移动,右手使出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轮、拨刺、撮、滚拂的手法,左手使出吟、猱,绰、注、撞、进复、退复、起的手法,纷繁复杂,就像是在跳舞一般。
一个个清越的音符不断地从琴弦上飞出,涌入周瑜的耳中。周瑜闭目细听,感觉到自己已经置身于桃红柳绿、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艳阳高照,自己纵马于岸堤之上,暖风柔柔地吹着,烂漫的野花和浅浅的草都还未长高,遮盖不住马蹄……
周瑜听出来了,司马徽弹奏的曲目是《阳春》,以缜密细致的曲音描绘了一幅大好的江南春色。但司马徽在弹奏中加入了自己对曲目的一些理解,把自己对乱世的一些忧虑也表达在其中,听起来更多了一分无奈,两分忧思。
琴声淙淙,周瑜的情绪也随着琴音而波动,听到兴起时,周瑜忽有所得,他快地抓起案几上尚未收掉的笔,蘸着墨汁,下笔如飞,片刻之后,一词跃然纸上。
这时,司马徽也弹奏完毕,他方才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了周瑜的动作,心里大奇,不知道这个长相英俊的年轻人在做什么。司马徽站起身来,缓步走到周瑜身边,拿起案几上的纸张,轻声读道:“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司马徽越读越觉得这诗贴切自己的心意,读完之后不禁大声叫起好来。司马徽突然转身,目光炽热,牢牢地抓住了周瑜的手道:“听过我弹琴的不下千人,却只有公瑾你最懂得我的心啊”
周瑜自是一番谦让,司马徽低头细细一想,忽然惊呼道:“你莫非就是民间流传所说‘曲有误,周郎顾’里的那个周郎?”周瑜微笑点头。
司马徽突然遇见琴艺上的知己,自是情难自制,兴奋非常,拉着周瑜的手正要准备好好地聊一聊,却看见庞泰那催促的眼神,忙打了个哈哈道:“哎呀老夫今日过于高兴了,差点忘了正事。公瑾,我代表乔公挽留你住两日,你可一定不要走哦。”
说罢,司马徽命下人抱了一块扁扁的石板和两个瓦罐出来,放在案几之上,孙策定睛一看,顿时欢喜得要跳了起来,原来这是一块石制的围棋棋盘,棋盘呈正方形,盘下有四足,局面纵横各有十七道,那两个瓦罐里装的自然就是黑白两色棋子了。
世间文人皆爱琴棋书画,而孙策只对下围棋做过颇为刻苦的研究,也有些天分,所以他身边的人基本上都下不过他。
司马徽见众人都围拢了过来,便大声道:“此谓弈枰,亦名围棋,局方而静,棋圆而动,以法天地,自立此戏,世无解者。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昔日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今日,大家就将这棋盘当做是战场,领着自己的士兵放手厮杀吧。”
于是,庞泰叫人准备好了几副棋盘和棋子,又安排众人以抓阄的方法来决定对手,众人便纷纷落座,开始了捉对厮杀。
周瑜盘的对手是蒋琬,别看蒋琬的文韬武略甚是厉害,棋艺却是一般,周瑜下得很是轻松,偶尔还跟蒋琬谈笑几句。蒋琬眼见自己在中腹的一条大龙被困得奄奄一息,几经挣扎也没有足够的气可以存活,便干脆投子认输了。
周瑜微笑着拱手道:“公琰,承让了。”

第三百零六章 黑白世界

蒋琬略带愧色地回道:“棋局如战场,琬棋艺不精,当努力学习迎头赶上,否则,连一盘棋都下不好,何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周瑜呵呵一笑,拉着蒋琬的手道:“公琰家住零陵,也算是我的邻居,方便时到秣陵一游,秣陵城边的藏书楼已经建成多日,有各类古籍、孤本数千册,目前康成先生、伯喈先生、孔柚先生都在那里开馆讲学,千慕名而来,可是热闹得很。”
蒋琬的眼中流露出羡慕之色,喜道:“三位先生都是当世的大儒,是琬向来敬仰的人物。好今年中秋之前,我一定前来叨扰”
周瑜胜了蒋琬后,对手是战胜了张任的法正。法正的棋艺果然如其人,细致缜密,滴水不漏,基本不给周瑜以可趁之机。周瑜精神一振,打起精神来认真应对,终于寻找到法正的一处破绽,果断将他的一大块棋分割为两半。
正当周瑜分配棋局中的兵力,要各个歼灭的时候,周瑜突见法正的眼中闪过几丝痛楚之色,知道他已经意识到了失败的结局。联想到法正那高傲的性格,居然在前三场比赛中没有拿到一块铜牌,周瑜知道这对他是个重重的打击。
周瑜转念一想,方才自己已经想好了要隐藏实力,不再继续做出头鸟,于是他故意沉思了半响,走出了一步看似精妙,实则后患无穷的棋。
法正见了眼中精光闪烁,怕周瑜看出来,忙低头假作沉思。这哪能瞒得过周瑜的眼睛,周瑜心中暗暗发笑,脸色却是一片肃然。法正果断地拍出了一枚棋子,位置正如周瑜所料,一下子局势逆转。
周瑜的脸色一下子沉重起来,他装作着急的样子,手中拿着一枚棋子,左放不合适,右放也不合适。长考半晌,周瑜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道:“孝直,我输了。你的这一大块棋已经活了,而我被围的那块却是死了。即使我使出硬手,跟你胡搅蛮缠一气,局面上也还是落后了。恭喜你。”
法正哈哈大笑,心中直呼侥幸,口里却回道:“想不到公瑾的棋艺也是如此高超,承让了。如有机会,还请公瑾到扶风一游,由于成国渠的浇灌,扶风有良田千顷,风光不逊于江南。”
周瑜笑道:“有机会一定登门拜访。久闻玄德先生之名,我亦想得睹真容呢,不知他身体可好?”
法正微微一怔,自己的祖父法真是当世名士,人称“玄德先生”,在西北一带自是人皆尽知,但想不到偏在江南的周瑜居然也知道。法正也面带笑容回道:“敝祖父身体尚好,他平素最喜胸怀锦绣的年轻人,公瑾如去,他一定是非常开心的了。”
周瑜趁着下棋的机会,好好地拉拢了蒋琬和法正一下,不过周瑜也知道,如果不该变历史的轨迹,他们俩迟早还会投到刘表和刘璋的帐下。但是由于自己的穿越,小小蝴蝶翅膀的扇动,必然会给历史带来不同的影响。期待后面有机会收服他们吧。
围棋的决赛最终在法正和孙策之间展开。
决赛不同于前面的比赛,胜者为王,负者则前面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因此法正和孙策二人都比较慎重,每落一子都思忖了半天。棋盘上,黑白两个军团渐渐成形,各自占据了有力地形,开始了相互的厮杀。众人皆围在他们俩人周围,一语不发地观看着。
周瑜既然已经放弃了争冠,心里轻松无比,索性也不看孙策和法正的棋局,负着双手,悠闲地在场边逛着。此刻,夕阳即将落下,成片的晚霞将天边染得红彤彤的,在天空的东边,有一轮月牙已经悄悄地升起,那淡淡的金色彷佛在告诉人们,它无意与太阳争辉,只是想着提前过来看看人间而已。
珠帘之后,小乔手托香腮,目不转睛地在盯着周瑜看,目光中充满了柔情。大乔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见一袭白衣的周瑜玉树临风般正在场边漫步,不由得心里也是一动,暗道:“妹妹的眼光真是不错,周公瑾不仅人长得英俊、举止洒脱,又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深合吾意。”
大乔微转螓首,看见小乔那副如痴如醉的神色,心中不免一痛,“难道我要和妹妹争夺同一个人为夫婿么?不妹妹是我们家族里最受宠爱的人,自小我也爱她,我怎么舍得让她伤心流泪?”
大乔心里颇为纠结,眼睛不觉又转到周瑜身上,越看越觉得周瑜的男性魅力无法抵挡,耳边又传来小乔那轻微的呼吸声,想到小乔,再看看周瑜,大乔的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甜苦辣咸倒没觉着什么,那种酸酸涩涩的感觉却最是持久……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也消失在天边时,孙策和法正的棋赛终于下完,棋盘上,黑白两色棋子各自分为十余个小块,犬牙交错,看起来竟是谁也没有占着便宜。司马徽亲自数棋,结果孙策执黑以一个子的优势获胜。
法正的脸色突然间变得十分苍白,这场棋赛耗费了他无数的精力。尤其是对孙策这一局,两人棋逢对手,谁也无法完胜对方。法正就把这盘棋看做是两军对阵,二人分别指挥着千军万马进行决战,想不到殚精竭虑之后,自己还是输了。
孙策也感受到了法正传递过来的巨大压力,在棋局的中盘,他一度有些落后,面对法正滴水不漏的防守,鬼魅般的进攻,孙策毫无对策,甚至想放弃了。但是他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自己布局的每一块地盘,都顽强地活着。
待司马徽宣布最终的获胜者是自己时,孙策心头的一块巨石放落了地。重担卸去之后,却有一种淡淡的空虚感袭来,人生有时候是离不开对手的,孙策遂以平静的眼神注视着法正,法正回视的目光里却依然带着一丝敌意,彷佛他们俩真正在战场上厮杀了一番似的。

第三百零七章 各怀心事

这时,有数名长相清秀的婢女将围棋比赛获胜者的铜牌送了上来,孙策得到了三块,法正得到了两块,周瑜和刘巴并列第三,各自得到了一块。
一名账房先生模样的人匆匆走来,手持纸笔,将每个人获得的铜牌总数记录下来,然后将记录交给了乔公。
就着夕阳的余晖,乔公拿起记录,浏览了一遍之后,他那浑厚的声音清楚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天色已晚,请各位在客房中歇息一夜,晚饭会安排送到各人房中,明日公布结果。”
众人的目光不由得越过乔公那高大的身影,望向他身后的珠帘深处。天色渐晚,已看不清楚佳人是否还在。微风吹过,珠帘轻轻晃动,众人的心绪也随之摇动起来。
乔公说罢,向着众人拱了拱手,领着四名好友缓步离去。方才送铜牌的数名清秀婢女现身场内,手持红烛,引导周瑜等人到客房休息。
周瑜和孙策同住一间,进得房来,周瑜展目一看,房间宽敞素雅,设施简洁,却俱用上好的木料制成,在侧面的墙壁上张贴着一幅画,画中是两个绝色佳人,都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两人皆高髻,一持扇坐榻上,一坐杌子,手指几上书卷,似在对语。榻上陈置古尊,插牡丹一枝,旁有笼、箧、垆、砚、水盂、印盒等文房用具。真可谓是“曳红采之流离兮,颺翠气之宛延。”
孙策也是第一眼就现了这幅画,他快步走到画前仔细端详,忽然咧开大嘴笑道:“这两人肯定是大乔和乔,今日离得太远看不清楚,只觉得是个天仙一般的人物,看这幅画中所绘,那真是比天仙还要漂亮。”
想了一想,孙策又说道:“公瑾,我算过了,这几场比赛下来,你拿了八块铜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我呢,也拿了七块铜牌,排名第二。如果按照排名分配的话,大乔归你,乔归我,如何?”
看着孙策那眉开眼笑一副美人即将在怀的样子,周瑜心中暗暗笑,忙泼了一盆冷水,问道:“伯符,你看今日参会的那些青年英杰如何?”
孙策闻言一愣,想了想后答道:“张任的武功和冷静,刘巴、蒋琬的文章,庞统、法正的运筹帷幄之术,都是一流。其余的人也都是文武双全的人物,堪称是少年英雄。”
周瑜正色道:“那就是了。四场比试只不过是让大家展示自己的能力而已,大家姐选婿,自然是要精挑细选的。如果她们看不上你,就算你场场拿第那也是无用。”
孙策顿时傻了眼,用手猛地一拍脑袋道:“唉呀公瑾言之有理啊。你我的形象怎么样?可能讨得二乔的欢心?”
说罢,孙策好衣衫,做昂挺胸状,郑重地问道:“公瑾,你看我这形象……是不是很男人?”
周瑜哈哈大笑,一口茶水含在嘴里,差点喷了出来,忙伸出大拇指道:“伯符,乃真男人也”
“我知道没有你帅”孙策的眼神中闪过几丝嫉妒,“不过,你别忘了,你和鱼儿可是有婚约的,即使二乔姐妹有一人看上了你,你也没有资格娶她,除非除非她愿意为妾。”
“这……”这下子轮到周瑜挠头了,是啊,自己与鱼儿青梅竹马,感情甚笃,母亲又极喜欢她,今年内肯定就要完婚了。可面对二乔这样的天下绝色,要说自己不动心,那绝对是假话。但是……她们愿意做妾么?毕竟正妻只能有一人啊。
周瑜轻叹一声,道:“伯符,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有负鱼儿的……”
孙策这时反倒安慰周瑜道:“公瑾,男子汉大丈夫,自当驰骋疆场,杀伐决断,坐拥美色。我看,明天有机会的话,你就跟乔公明说了吧,以你扬州牧的身份,就算是做妾,也不委屈了他女儿。”
过了片刻,乔庄的仆人将晚饭送来,周瑜、孙策二人吃完后,只在庭院中转悠了一会,就各怀心事地睡下了。
夜里,居然下起了雨。待周瑜和孙策起床,仍有淅淅沥沥的雨声从屋外传来,周瑜走到窗前,伸手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周瑜向远处眺望,林木郁郁葱葱,那是乔庄之侧的一座山,是三祖山的余脉,山势平缓,林间各种颜色的杜鹃花开得正艳,压满了整整一面山坡。
“真是不错的杜鹃花,居然开得这么旺盛”孙策也走到窗前,欣赏着外面的美景。他的心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