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周郎(草牛)-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射中,好在没有伤到要害。
纪灵忙好言嘉奖陈兰、乐就二人,然后派人四处收拢散兵,最后居然也收拢了三四千人回来。即便如此,在今日的战斗中,纪灵和张勋也损失了一万多人,营寨中尚存的不到四万人了,且很多士卒都带着伤,士气低下,一股悲观情绪在营寨里蔓延着。
纪灵战败的第二天,周瑜反客为主,继续派人到纪灵的营寨前挑战。纪灵对上次的伏击心有余悸,加之身上有伤,便高悬免战牌,严令手下紧闭寨门,不得出战。
实际上,纪灵本是袁术手下排名第一的猛将,连他都不敢出营门应战,其它的将领自然也没有那种勇气了。
就在纪灵躲在大帐里唉声叹气的时候,突听得他的亲兵进账报道:“禀将军,阎象主簿到了。”
“啊~~太好了!快快有请!”纪灵喜道,笑容顿时浮上了他的脸庞。阎象是袁术帐下的第一智囊,经常为袁术出谋划策,深得袁术信任。此刻纪灵新败,正在抓耳挠腮地思考如何能击败周瑜,如能让阎象指点一二,这事就有希望了。
随着一阵清朗的笑声,帐门一挑,阎象快步走入了帐中,向着纪灵施了一礼道:“参见纪将军。”
纪灵忙双手抱拳,口中哈哈笑道:“主簿大人亲来,我老纪可就有了主心骨了。来来来,快快请坐。”
阎象在纪灵的身边坐下后,问道:“我是随着押运粮草辎重的部队过来的,在路上听闻初战不利?”
纪灵神色一变,变成了一张苦瓜脸,说道:“是啊。都怪我贪功,中了敌人的埋伏,身体也受了伤,要不张勋将军领军救我,今天我就看不到你了。”
阎象点头道:“周瑜是个很难对付的人,早在前两年讨伐董卓的战斗中他就大出过风头。这次主公特意派我前来,助将军一臂之力。”
纪灵连连拱手,喜道:“得先生之助,我何惧周瑜!不知先生可有良策破敌?”
阎象回道:“我需得先把敌情探查清楚后方能想到办法。纪将军,请你详细介绍一下吧。”
于是纪灵将目前的战场态势以及周瑜的兵力分布情况细细地向阎象说明,阎象听完后,吃惊地说道:“合肥城、逍遥津、牛岗三处互成犄角之势,相互援助,确实很难攻打。这个周瑜,真不是一般的厉害!”
纪灵听了有些丧气,闷声问道:“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了么?”
“办法嘛,自然是有,只不过需要些时间……”阎象沉吟道,“主公知道周瑜不好对付,已经派人去联络广陵太守张超、会稽太守王朗、吴郡大帅严白虎。周瑜的兵马毕竟有限,我们在这里牢牢拖住他的主力,让他们在侧后方袭击丹阳郡和庐江郡,则周瑜必然退兵。”
纪灵听完心花怒放,连声说道:“这个计策好,不愧是主公啊,这招够狠,釜底抽薪、断敌退路、深谋远虑……嗯,实在是好!”
阎象点头附和,心里却暗笑道,想不到这个纪灵貌似粗猛,却也知道拍马屁。其实这个计策哪里是主公想起来的啊,近期主公正忙于派人四处搜寻自洛阳皇宫内失散的玉玺呢。
就在这时,突听帐外有人急声报道:“将军~~历阳急报!”随后,帐门被人猛地掀开,一个浑身浴血的小校跌跌撞撞地扑到在地上,抱住了纪灵的脚哭号道:“将军~~将军~~历阳丢了啊~~”
阎象的眼中射出冷冷的目光,纪灵见状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一脚将那小校踢开,厉声问道:“到底何事?你说什么……历阳丢了?那里不是有陈纪的五千人马么?”
那名小校身上本就有伤,被纪灵这一脚踢得口中喷出了鲜血,他努力地喘息了几声,勉强回道:“周瑜的锦帆军……走水道……还有敌军秘密潜入了城内……在昨夜……里应外合……历阳丢了……”
纪灵突然觉得全身一个激灵,一股浓浓的寒意从脚部涌起,直接蔓延到了全身。历阳可是非常重要的城池,大量的粮草辎重都囤积在那里,为此,张勋特意派陈纪领五千人马驻扎在历阳。如今历阳丢失,就意味着全军就此失去了后勤保障,而营寨中的粮草只够三五天的用量!
纪灵怒极反笑,咆哮道:“陈纪,你这个废物,五千人马啊,连个历阳都守不住!我要劈了你!”
那名小校喘息两声,低声说道:“陈纪将军……已经以身殉职了……”说罢,他一口气接不上来,就此晕倒。
纪灵急对阎象说道:“阎主簿,历阳丢失,军中的粮草也不多了,你看我们该怎么办?”
阎象眼睛滴溜溜一转,对纪灵说道:“没有了粮草辎重,这里是肯定不能继续呆下去的了。不过我出发之前,主公特意叮嘱,我们此次出兵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打败周瑜,而是夺取九江郡的地盘!”

第二百零一章 纪灵退兵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时已盛夏,夜里的凉爽感觉刚刚过去,便有热气自地下冒了出来,让人的身体微微有些出汗,一个炎热的白昼又慢慢地开始了。
清晨的合肥城沐浴在一层薄雾之中,高大的城墙若隐若现。
周瑜一身白衣,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在书房之中,正在听取斥候的汇报。他的身旁,坐着的中年儒士正是陈宫。
那名斥候报道:“禀大帅,今晨我们去敌军的营寨刺探军情时,发现里面已经空无一人。从营寨中的土灶还留有余温来看,敌军尚未走远。”
周瑜挥手示意那名斥候退下去,陈宫在一旁问道:“公瑾,我们不准备派兵去追么?”
周瑜轻轻摇了摇羽扇,说道:“罢了,自古道穷寇莫追。再说纪灵虽然粗鲁,张勋还是算得上是个领军的人才,他们不会不防我军追击的,说不定还会在某个地方设伏,准备反咬我们一口。反正我们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眼下袁术的实力远超我们,我们还啃不动,就先让他得意一番吧。”
陈宫叹了口气道:“可惜了,加上历阳,我们只占据了九江南部四县,九江的大部都要被袁术占去了……”
周瑜的脸色也微微有些凝重,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眼下群雄争霸,最弱的还是我们江南啊。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会太多,尽管我们新得了丹阳郡和九江四县,还没有完全消化掉……时间不等人,我们还得尽快整军,在一年之内完成统一江东六郡的工作。好在这两年的收成还不错,储备的军粮足够我们使用,我们后顾可以无忧。”
陈宫默默思考了片刻,回道:“我同意你的想法。今后想要争霸中原,没有江东六郡作为根据地,那是很难想象的。据江东而争天下,最不济也可以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只不过,我另外有个建议,这件事也是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做的。”
周瑜羽扇轻摇,说道:“陈叔请讲,瑜洗耳恭听。”
陈宫轻咳一声,正色说道:“这段时间我和子布等人也在讨论,总觉得我们是在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单枪匹马地作战。昔日秦灭六国,统一中华,采用的是远交近攻的策略,如今我们周边强敌环伺,不妨也学学秦国的战略,如何?”
周瑜击节道:“好啊,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正准备这两天召集大家讨论此事呢。我们不仅要远交近攻,还要和长安的朝廷密切地搞好关系。私下里说,汉室这面旗帜我们还是需要举的。不过,具体我们和谁联手,如何联手,这些都需要仔细地讨论,一步错就会步步错。在这方面,宁可走得慢些,也要走得稳些才行。”
陈宫点头称是,然后问道:“公瑾,九江这里战事已告一段落,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周瑜低头沉思片刻,然后抬头看着陈宫说道:“九江南部四县是我庐江北部的屏障,也是未来我们进军中原的基地,非常重要。为了有足够的力量对付袁术,必须有大批的部队在此留守。我拟以合肥为中心构建防御阵地,让丁奉率三千锦帆水军、徐盛率九千牛渚营士兵,加上潘璋的四千东郡营士兵、鲁肃的四千东城营士兵,共计两万人留守,由鲁肃统领全军,你看如何?”
陈宫点头道:“子敬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我见他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此人必将成为我方栋梁之才也。”
周瑜呵呵笑道:“要不是他有过人之才,我也不会巴巴地跑那么远将他请过来。对了,陈叔,瑜尚有一事相托。”
陈宫忙回道:“公瑾请讲。”
周瑜说道:“陈叔还记得去年我们曾从董卓军中“请”了一个人过来吧?”
陈宫恍然大悟道:“对,你说的就是贾诩贾文和吧。当初你说此人深知人性,多谋善断,如继续为西凉军效力便会祸乱中华,故此花了很大的力气方将他自董卓军中掳回。然后将他好生地养在了舒县,又派人接回了他的家眷,经常赏赐金银财物,令他可以舒适地生活。我初时以为你想要收服他,却一直不见你的动静,这是为何?”
周瑜笑道:“贾诩此人,身怀奇谋,胆识过人,阅历繁复,志节深沉。他的品质里有着种种别人难以企及之处,老实说,论到知人识人,你我都不如他。但是我当初是以那种方法对待他的,因此他难免心怀怨恨。即使他为了活命而效力于我,那也只是他的权宜之计而已。如今他在庐江已经生活了一年有余,对于庐江的发展有了切身的体会,对于我,他也会有了重新的认识。我想,对于贾诩来说,只有遇到他心目中的明主,他才会真心投效。”
陈宫点头道:“看来公瑾对于贾诩比较了解啊。你该不是想让我去做个说客,说服他来投吧?”
周瑜拱手道:“正是此意。此时的时机正好。”
陈宫哈哈笑道:“这个任务压力挺大,不过~~我愿意!对了,我们何日返回舒县?”
周瑜回道:“明日即做准备,除了子敬等留守的人员外,其余人等后天即分批返回!”
待陈宫告辞后,一个俏丽的身影自屋门外闪身进来,邓渝那一张娇俏的脸庞出现在周瑜的视线里。
邓渝笑眯眯地问道:“瑜哥哥,我做的这把羽扇还好使吧?”
周瑜闻言不禁又轻轻地摇了摇羽扇,气定神闲地回道:“嗯……还不错。天气这么热,有个扇子总比没有强啊……”
周瑜的话未说完,突觉右脚一痛,邓渝的一只三寸金莲已经踏在了上面,邓渝极力装出一副恶狠狠的模样,嗔道:“哼~~难道我熬了一夜做的这么漂亮的羽扇,就得到你这样的评价?”
周瑜的脸上浮现出痛楚之色,口中说道:“唉哟,你先把脚松开行不行?”
邓渝哼了一声,说道:“不行!除非你叫我一声好听的。”
周瑜只好充满温情地喊了一声:“小鱼儿……”
邓渝娇嗔道:“不行,这个不好听,你换一个!”
周瑜无奈,只得又喊道:“渝妹妹……我的好渝妹妹……”
邓渝的脸部涌上了满意的笑容,她眼珠滴溜溜一转,又说道:“你还得保证一件事……那就是,这把羽扇你必须一直用着!而且不能用坏,要好好爱惜!”
周瑜有些无辜地望着邓渝,口中说道:“好~~我会一直用的,就算是冬天,下雪结冰的天气里,我也会一直用……这下,你满意了么?”

第二百零二章 说降贾诩

寿春,太守府。
周昂在四名彪形大汉的挟持下走出了府门,看他满脸的痛苦之色,便知他的心情。周昂的身后,是一长串的人,有女人、有孩子、还有老人,这些都是周昂的家眷。
在一个时辰之前,周昂还是作为九江郡的太守、寿春城的主人,高高兴兴地将纪灵的大军迎入了城内。一个时辰之后,包括周昂在内,所有的人都成为了纪灵的俘虏。
此刻,周昂的眼神一片暗淡。他知道,这并不是个讲理的世道,谁的拳头硬谁就是对的,谁的实力强谁的话就代表道理。周昂的心中后悔欲死,早在他决定和袁术联手对付周瑜之前,就有他的幕僚劝他,与袁术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小心他的真正目的是富庶的九江郡。
然而,周昂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找到了袁术,最终可谓是引狼入室。袁术没怎么和周瑜打,倒是反过身来,把他的九江郡给占了。
太守府的大门外,密密麻麻地都是人,这里面大多数是周昂的下属,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怜悯和悲凉。大树底下好乘凉,如今周昂这棵大树倒了,他们又得寻找新的庇护所了。
周昂觉得自己无颜面对众人,便一直低垂着头走路,即便在众人的声声呼唤中,也死活不愿把头抬起来。就在方才,为了保全他们全家三十六口人的性命,周昂无奈写下了降书,表示愿意率九江郡十四县的文官武将共降汉后将军袁术。
其实周昂也知道,他和袁术名义上都是汉室的臣子,并不是一国之君主,这样的降书写得不伦不类。袁术要降书,不过是给自己接收寿春之外的各县一个貌似堂堂正正的借口罢了。
当周昂的脚步迈出寿春的城门时,他不由得回头深深凝望了这个城池一眼,这里装载着他多少的前尘往事……周昂的眼里禁不住涌出了两行泪水,滴落在他的衣襟之上。
自此,周昂归隐山林,他始终没有放下心事,一年之后,郁郁而亡。
纪灵和张勋分兵,拿着周昂的“降书”,迅速招降了其余的县城,九江郡除了南部四县外,都落入了袁术的势力范围。
周瑜在安排好了合肥等四县的军政要务后,正式委托鲁肃统领留守的两万人马,以潘璋、徐盛、丁奉为副职,共同镇守九江南部四县。
临行前,周瑜留给鲁肃一个锦囊,嘱咐待他走后再看。到了晚间,鲁肃打开锦囊一看,里面是关于治理九江南部四县的战略纲领:“修水利、兴农桑、扩屯田、向北蚕食。”
鲁肃心领神会,其实关于这样的话题,他已是和周瑜多次讨论过的,只是实施的细节还待和众部下商讨。
按照周瑜的部署以及留守众人的齐心协力,九江南部四县被鲁肃治理得井井有条,荒芜的土地皆被开垦出来,民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军事实力也进一步加强。一年之内,留守的部队从最初的两万人发展到了三万人,还有一万的屯田兵,平日里种田,战时可上战场。
就在这一年之内,面对袁术所部的不断骚扰,鲁肃沉着应对,不仅将来犯的小股敌人悉数消灭,还不断地采用“蚕食”策略,从袁术的手中将邻近合肥的钟离、成德两县夺到了手中。
而袁术的心思这段时间也没有放在九江郡,他一方面极力拉拢占据着大半个豫州的孙坚和孙策,一方面急于搜寻散落在民间的传国玉玺。在袁术的心中,有一股潜在的欲望正在逐渐地开始膨胀起来……
陈宫先周瑜两天回到舒县,在家中稍作休息,他便急匆匆地来到了贾诩的住处。待来到贾诩的家门前,陈宫见这里的院落虽然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清爽,院内种了几棵枇杷树,长得枝繁叶茂。
贾诩正站在院落的一角,手持锄头,将翻开的大块泥土细细敲碎,午后的阳光特别刺眼,贾诩本就不大的眼睛正眯缝着,就看到了陈宫。
二人寒暄一番,贾诩从屋中拿出两块草席,放在阴凉之处,二人各自坐下。陈宫环视四周,感叹道:“文和兄这日子过得真是悠闲舒适啊,种点菜、读读书、喝喝酒,将这纷繁的世事关在门外,我看就是神仙也不过如此吧。”
贾诩眼睛一眯,笑道:“在下确实好喝点小酒,这日子嘛,也就是凑乎着过过吧。哪里像你,德高望重,又是周公瑾的左膀右臂,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陈宫露出几丝苦笑,说道:“哪里哪里~~文和兄说笑了。我资质鲁钝,不及文和兄的万一,每日里唯有以勤补拙罢了。”
贾诩笑笑不语。
陈宫接着说道:“我知道文和兄对我家主公仍然心有嫌隙,当初他将你自西北请来,也是深有苦衷啊。”
贾诩眉头轻皱,回道:“诩至今也不知,为何他会单单找到我,论智谋论能力,我西凉军中比我强的人多得是呢。”
陈宫笑道:“这正说明我家主公是格外地看重文和兄啊。文和兄在庐江一载有余,亲眼看到这里的气象于外地不同是吧?”
贾诩点头道:“此言不虚。周公瑾在庐江推行的新政果然不同凡响,如今可谓是政通人和、百业繁荣,我在凉州看到很多百姓都是流离失所、面有菜色、骨瘦如柴,而庐江的百姓却都是安居乐业、面带笑容、体格健壮。说实话,看到这番迥然不同的景象,我也甚为震动。”
陈宫拍手笑道:“文和兄所言极是。我家主公志向高远,他还想让更多的百姓能够过上稳定富裕的生活,让整个民族远离战乱。”
“志向高远?”贾诩心中一动,问陈宫道,“昔日陈胜贫苦时,犹自胸怀梦想,曾对他的同伴们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今日的周公瑾,他的志向是……”
陈宫迎着贾诩询问的目光,笑道:“文和兄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我家主公的所作所为,你可是一直在暗中关注的。此刻又何必多此一问?”
贾诩的目光一缩,自我解嘲道:“我一介闲人,远离故乡,只想着能早日回归凉州,归隐山林罢了。”
陈宫问道:“如今这乱纷纷的世道,哪里还有清净的地方可让你归隐?只怕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呢。文和兄,以我对你的了解,你绝不是个想要置身事外的人,更何况,难道你不想生活在一个四海升平、繁荣昌盛的国家里么?”
贾诩突然淡淡地说道:“怎么~~陈兄是来做说客的?诩手无缚鸡之力,胸无定国安邦之策,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陈宫见贾诩态度比较坚决,便只得告辞离去。
陈宫走后,贾诩神色间颇为落寞,信步走到桂花树下,仰望天空,长久不语。
此后陈宫又连续来了几次,虽未当场说动贾诩,却也感觉贾诩已有了一些动摇,只是因为前面周瑜对待他的态度而心存芥蒂,需要一个台阶下而已。
周瑜回到庐江的当日,不顾满身的风尘,便与陈宫二人一起再次拜访了贾诩。在周瑜那充满诚意的目光下,听着他那恳切的话语,贾诩终于做出了决定。

第二百零三章 平定吴郡(一)

初平三年秋,正是秋高气爽草儿长的时节,经过数月的休整,周瑜所属各部兵强马壮,加之粮草储备充足,在陈宫、贾诩、张纮等人的谋划下,周瑜决定出兵吴郡。
吴郡辖有吴县、娄县、无锡、毗陵、曲阿、丹徒、阳羡、乌程、由拳、海盐、余杭、钱唐、富春等十三县,郡治在吴县。
自从两年前吴郡人严白虎在乌程聚众作乱起,吴郡就成为江东六郡里最为混乱的一个郡。严白虎本是山贼,领着数千部众啸聚山林之间,官府军屡战不胜,严白虎的日子过得倒也逍遥。后严白虎的弟弟严舆下山办事,被乌程县令抓获。严白虎救弟心切,便率众攻打乌程县城,居然一攻而下。严白虎便占据了乌程县城,自称“东吴德王”,大肆招兵买马。
从此严白虎的野心膨胀,势力也迅速增长,他的部众很快便发展到了三万余人。在严白虎兄弟的率领下,这三万人马横扫了大半个吴郡。然后,严白虎将基地放在了吴县,把太守府改造为“德王府”,开始了他统治吴郡的日子。
刘繇上任扬州刺史后,曾数次派兵进剿,因严白虎、严舆兄弟勇武过人,均被严白虎所败。后来刘繇有心招降严白虎,却碍着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面子,迟迟没有行动。等到周瑜率兵渡江南下,刘繇就更加没有心思了,严白虎可以继续在吴军逍遥。
周瑜占据了丹阳郡后,也曾想趁热打铁,挥兵东向,却因为丹阳郡系新得的地盘,需要加强巩固以及应付九江太守周昂对庐江的进攻,周瑜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攻打吴郡的想法。
此刻,丹阳郡已经完全纳入了周瑜的势力范围,周瑜自庐江调来大批官吏,将庐江施行的新政推广到了丹阳,获得了丹阳百姓的拥护,丹阳本地的世家大族虽有些怨言,但见庐江的那些世家大族生活得也是好好的,加之见周瑜本身也是世家大族的出身,想必也不会从根本上损伤自身的利益,便也作罢了。
周瑜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大将高顺统领,率驻守丹阳的五千陷阵营士兵,自秣陵出兵,经过溧阳,向阳羡、乌程进发。同时周瑜令潘虎自丹阳的一万五千名屯田兵中挑选五千人,归入高顺帐下,听从高顺的指挥。
周瑜自领大军由舒县出发,在皖口港乘坐锦帆军的楼船,沿着长江直下江南,在丹徒登陆后,经过曲阿,一路向着吴县的方向进攻。周瑜的大军包括董袭的陷阵营一部五千人、臧霸的斥候营三千人、赵云的飓风营四百人、甘宁的锦帆军一部两千人、女兵营及亲卫队共一千余人,总共一万两千余人。
周瑜的两路大军一路上旌旗招展、攻城拔寨势若破竹,接连攻占了阳羡、丹徒、毗陵等县。消息传到吴县,严白虎不由得慌张起来,急忙召集部下商议。
严白虎本是山贼出身,没有士人愿意投靠他,因此他靡下皆是武将,没有可以出谋划策的人,这一番乱哄哄地讨论下来,严白虎觉得自己的脑袋都要炸了,却没有听到一条好的退敌之策。
“啪~~”严白虎猛地一拍帅案,将那些正在争论得面红耳赤的粗武汉子们吓了一跳,立刻闭上了嘴巴。严白虎的眼珠有些发红,粗声道:“你们这些人,平素里就要你们多看些兵书,多想些作战方略,你们倒好,就知道整天喝酒打猎,真是改不了山贼的习气!”
一名严白虎的心腹武将笑道:“主公,当山贼有什么不好?周瑜来攻我们,我们躲到山里不就完了?继续过我们的逍遥日子去!这城里的日子我过得嘴巴里都淡出鸟来了。”
严白虎有些哭笑不得,只得吩咐身后的亲兵道:“快~~去请顾雍先生过来商议大事。”
那名亲兵领命而去,片刻之后,一名年约二十五六岁的儒生走了进来。严白虎忙上前迎接,口中说道:“元叹先生,今日有劳你了。请坐~~请坐~~”
顾雍默默地席地而坐,只问了些前线的军情,听完了就在那闭目沉思,也不多发一言。
这顾雍,字元叹,是吴郡吴县人。顾氏是江南望族,顾雍自小便聪明伶俐,幼时拜蔡邕为师,学习弹琴和书法。他才思敏捷,心静专一,艺业日进,深受蔡邕喜爱,赠之以名。故顾雍与老师同名。又因受到老师称赞,故字元叹。
严白虎攻占吴县后,苦于没有文人相佐,便以顾家人的性命来要挟顾雍,逼他出任吴县县令。无奈之下,顾雍只得相从。不过因为顾雍的缘故,吴县的吏治倒也清明,百姓的日子也算过得去。严白虎虽然出身自山贼,对顾雍这个比自己年纪小不少的文人,却也颇为尊重。
顾雍沉思片刻之后,向严白虎拱手说道:“周瑜两路大军来袭,大王觉得以大王的实力足以对抗否?”
严白虎眉头紧皱,沉声回道:“久闻周瑜能征惯战,靡下谋臣、猛将颇多,士卒皆为久战之精兵。扬州刺史刘繇、丹阳太守吴景、九江太守周昂都不能敌,就连实力强大的后将军袁术也奈何周瑜不得。以我手头上的兵力,确实不是他的对手……”
“不对!”一名身材粗壮的武将腾地站起身来,大着嗓门说道,“我军有三万多士卒,周瑜的两路人马加在一起也就两万人而已,而且我们还可以集中兵力攻其一路,以三万对一万,胜算很大!”
顾雍抬眼一看,那人就是严白虎的弟弟严舆,此人一身的蛮力过人,性格却也粗鲁得很。顾雍不急不慢地回道:“严将军此言差矣。两军对阵,不仅看双方的兵力,更重要的是主帅的统兵能力、谋臣的策划、战将的武力、士卒的攻击力,以及后勤补给的能力。请问,和周瑜相比,你们在哪方面能胜得过?”
“找死~~”严舆一声暴喝,抢过身边侍卫腰间佩戴的腰刀,刀刃出鞘,眨眼间,冰凉的刀锋已抵到了顾雍的脖下。
顾雍的神色却是丝毫不变,他那清澈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严白虎见状暴喝一声,斥退了严舆,忙安慰顾雍道:“舍弟无礼之极,待会我定会严惩他,还望元叹先生海涵~~海涵。”
顾雍摆了摆手,淡淡地回道:“罢了,我没事。”
严白虎急迫地问道:“元叹先生可有退敌之策?”
顾雍摇了摇头,回道:“我一介书生,又没有作战的经验,哪里谈得上退敌?不过~~久闻周瑜的贤名,他为人磊落,胸襟宽广,为今之计,大王还是率众归降为上策。”
严白虎终于忍耐不住,脸色猛然一变,长笑道:“投降周瑜?他就是个黄口小儿罢了,仗着家族的势力四处攻打别人,抢别人的地盘,嚣张如斯,我就是战死也不会投降他的!”
说罢,严白虎用冷冷的眼神看着顾雍,阴测测地说道:“你~~该不会是来当周瑜的说客来了吧,你到底得了他什么好处?”
顾雍见严白虎如此说,索性也不答话,双手抱胸,闭目休息。严白虎怒道:“来人啊,将这个狂妄自大的人给我绑了!打入囚牢!”

第二百零四章 平定吴郡(二)

周瑜大军过了毗陵,一路浩浩荡荡地向着吴县进军。
周瑜一身白色轻袍,骑在自己心爱的白马之上,单手持缰,另一手则牢牢地抓着那把邓渝精心制作的羽扇,待马速慢下来时,周瑜便摇上那么几摇,姿态优雅,风流倜傥,惹得女兵营的那些姑娘们内心中不由得发出一阵阵尖叫。邓渝骑在马上,不时偷偷用眼打量着轻摇羽扇的周瑜,眉眼含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一路行军到了中午,众人便见到在道路的右侧,出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湖泊,一望无际的湖水消失在天边,碧波荡漾,较之巢湖不知大了多少倍!
周瑜策马扬鞭,赶上了前面的一辆马车,对着车里的人说道:“文和先生,你看,这个大湖便是震泽。”
贾诩时已四十六岁,虽然身体依然健朗,但周瑜为了让贾诩减少些征战之苦,便让马钧特意定制了这辆马车给贾诩用。这辆马车车体宽敞,车厢里铺设了厚厚的毛垫,四个车轮外圈均裹上了厚实的牛皮,以减轻道路上的颠簸。人坐在里面,可躺可坐,还是相当舒适的。
贾诩闻言在车厢内坐了起来,举目一看,果然看见一个缥缈无边的大湖,不由兴奋地说道:“久闻天下有三大湖泊,震泽排名第三,仅次于彭泽和云梦泽。我记得《尚书之禹贡》里记载道,淮海惟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虽未明确三江所指,但其意已说明三江为震泽尾闾排泄入海之道,这三条水道畅通了,震泽就不致有壅塞之害。如今到了震泽之前,烟波浩渺,哪里去寻那三江呢?哈哈。”
这时正巧臧霸领着一名胡须斑白的向导到了马车近前,听得贾诩此话,那名向导忙躬身回道:“回大人,小民自小便在此居住,听人说连接震泽的三条大江名为娄江、松江和东江,皆为直通大海的航道。”
周瑜感叹道:“这么大的一片水域,就是称之为海洋也不为过。未来我们将要建立海军舰队,远征重洋,扬我中华国威。依我看,就在这里训练水军最为方便。”
贾诩闻言眼里流露出一片惊异之色,随即便是深深的钦佩,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