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周郎(草牛)-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名同样身穿短衣的精悍汉子大步从船楼内走出,海上风大浪急,即便是如锦帆军主舰这般大的楼船航行起来也无法做到四平八稳,左右的摇晃颠簸是常有的事,但此二人健步如飞,显然对海上的波浪早已适应。
“甘大都督”甘宁听得呼唤之声,快速回头,笑道:“原来是丁将军和张将军,军中禁酒,可莫要再拉我咯。”来人正是锦帆军中大将丁奉和张虎,甘宁虽被封为后将军,但他常年担任水军大都督,故此锦帆军中将士皆以大都督之名称呼。
此次北上,甘宁从锦帆军中精心挑选了两万精锐,几乎全部都是经历过阵战的老兵,还有不少得力将校都是从昔日的巢湖八百水军中一直跟随到现在的,将领之中,凌操坐镇南海,不可轻动,江陵与秣陵、柴桑、夷陵皆为长江上之重镇,庇护江南,更需有得力之人驻守。故甘宁留张允守江陵、袭肃守夷陵、陈生守柴桑、蒋钦守秣陵,自己带了骁勇的小将丁奉和水战经验丰富的张虎出征。
两万锦帆军将士,加上祖郎的山越营五千人、潘璋的东郡营五千人,共计三万人马,分乘百艘战船,列为三个纵队前行。甘宁自率锦帆军主力居中,东郡营、山越营及部分锦帆军将士分列左右。
长途行军,又在海上,眼睛里除了碧海白浪就是寥寥的水鸟,甚是无趣。丁奉倒也罢了,张虎常年在江上为寇,行为散漫,喜食酒肉,尽管加入锦帆军之后收敛了很多,在私底下仍有忍不住的时候。前几日,张虎偷偷喝酒,被甘宁发觉责罚了一番。故此听了甘宁的话,张虎咧嘴一笑,道:“大都督可莫错怪人,是潘将军传来旗语,今日浪大了些,他们那里躺倒了两三百人!”
甘宁眉头轻轻一皱,旋即展开,轻松地回道:“东郡营将士不似山越营那些,没经历过海上的行军,整日只在陆上,风浪大些,自是适应不了……你们可都有些可以应付的法子吧,赶紧告诉潘将军。他们船上也有随军郎中,不会出什么大碍……此战过后,他们东郡营也算是经历过海上行军了,这等经历足够荣耀,其余部队想有这等机会也难得!”
张虎笑嘻嘻地应了声,却对一旁神色冷肃的丁奉道:“承渊将军,别整天那么严肃,主公可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物,咱们只管听令行动就行!”
丁奉神色略微舒展了些,望了甘宁几眼,拱手道:“大都督,非奉多虑。我锦帆水军名震天下,袁绍不会不知。交州一战,我军奇兵突起,袭占吉鱼岛,袁绍也定然知晓。如今两军大战,他不会没有防备,但我见全军上下皆有轻敌之态,一旦遇险,恐难以获胜哪。”
“承渊临战谨慎,多思方能不败,是个领兵之才!”甘宁厚重的手掌重重地拍在了丁奉的肩膀上,“在吾看来,袁绍野心勃勃,自恃兵强马壮,将士上下骄横,若说骄兵,他们才是!然凡事须防其变,其靡下智谋之士甚多,袁绍在碣石等地,未必没有安排!我等既然北上,开弓没有回头箭,便只有向前!我军善战,装备精良,却还能怕了那些河北大头兵不成?不过,谨慎起见,到了碣石附近,就请承渊先领几艘战船去试探敌情吧。”
甘宁此番话,打消了丁奉心中的疑虑,脸色也开朗起来,慨然应声道:“谨遵大都督之命!”
张虎拉着丁奉的手,返身疾走,嬉笑道:“承渊,看看,还是大都督厉害吧,一番话就能让你开颜!走走走,咱俩去喝些酒,庆贺一下!”
甘宁重重的一声咳嗽让张虎心中一凛,忙改口道:“俺喝水喝水还不成么?娘的,这些天都吃了些什么,口中都淡出鸟来了!”
甘宁嘴角挂出几丝淡笑,遥望西方,心中暗道:“大哥,袁军势大,又有胡人铁骑相助,你可千万要小心,一定不能败于其手啊!”
甘宁的目光,越过千余里,就在官渡停留了下来。
此刻,两支大军的对战才刚刚开始!
在济水之南的一大块平地上,两军的先锋部队针锋相对,列好了阵型,战旗猎猎,枪戟如林,刀锋晃眼,一股浓烈的杀气冲天而起,惊飞了无数野鸟。
这次,袁绍派帐下大将张郃为正印先锋,吴敦、孙观为副先锋,张郃本部人马与吴敦、孙观部的青州兵合兵一处,共计五万人,正浩浩荡荡地经由搭建在济水之上的浮桥踏上了济水南岸。
张郃乃河北名将,勇武过人,昔日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屡立战功,死在他枪下的敌人也不知有多少。在投奔袁绍之后,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北方,张郃在攻打公孙瓒的历次战斗中表现出色,被升为宁国中郎将,深得袁绍欣赏。
多年的行武生涯让张郃有了足够多的经验,指挥作战也有了更多的手段,虽然在白马营寨之中其所部人马被鲁肃设计火烧,折损了一些,却并没有动摇根本,在袁军一路势如破竹的气势鼓舞之下,其部士气益发地高昂起来。

第五百二十八章 前锋初战

身为大军之前锋,自是该身处杀敌第一线,斩敌将、夺敌旗、杀敌兵、破敌阵、挫敌锐气,面对河面并不宽阔的济水,张郃经过精心的调查和准备,调遣了河北军中的工兵部队,在天色蒙蒙亮之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搭了浮桥,同时以两千弓箭手压阵,全部用的是强弓硬弩,羽箭的范围足可抵达南岸以南数十步,以防止周军的突袭。
待周军发觉袁军的动向,却已来不及派兵出营逆袭去拆毁浮桥了,便只能一面以斥候轻骑监视袁军,一面赶紧集结士卒,准备出营厮杀。大队的袁军士卒手持兵刃,快速通过济水上的浮桥,在南岸列好了阵型,而周军已经打开寨门,顶盔挂甲的锐士自营内源源不断地涌出。
半个时辰之后,两军列阵完毕。河北、江东两支大军之间第一场面对面的正式战斗,即将打响。
这一天,是汉天佑元年六月初一,数万健儿的厮杀只为了各自主公一统华夏的雄心。
为便于指挥这十余万大军,周瑜将驻扎在官渡的大军各营分为三部。中军自是周瑜大帐所在,主力军队有信义营、豫州营、皖城营、亲卫队等约六万人。
左军则由鲁肃统领,各部皆为从白马撤回的人马,计有东城营、牛渚营、辎重营、飓风营、斥候营等近四万人,其中有骑兵五千,其余的四千骑兵则由臧霸、赵云、薛兰、李封四将率领着在袁军的后方袭扰其粮道。骑兵主将不在,周瑜暂委军中小将吕蒙统领,以校尉袁雄为副。
吕蒙虽出生于江东,舟船精熟,马上的功夫却也颇为了得,在白马驻防期间,吕蒙便时常与飓风营、斥候营的将士们同练,其对战马的操控、马上骑射功夫也令营中精锐骑士刮目相看。尤其是吕蒙近八尺的身高,雄壮的体格,正适合代替赵云统领飓风营的重骑兵。
中军居中,左军列西,刘备的营寨则位于中军和右军之间,张郃所部前锋选择搭建浮桥的地点,渡河而来后,直接面对的正是周瑜大军的右军。
周军右军,实力也是不容小视,计有陷阵营、忠义营、长沙营、南昌营等部五万余人。营中悍将,高顺自不必说,便是黄忠、魏延、董袭、朱治等将,也俱有万夫不当之勇。
高顺治军整肃,不苟言笑,旗下陷阵营凭借着“将众整齐,每攻必克”的陷阵之志,早已名扬华夏,尤其是其中最为能战的八百勇士,屡屡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给敌军以沉重一击。
黄忠凭借着掌中一把大刀,加之为人忠义,在荆州一带闯下了好大的名声。在周瑜率军攻打江夏的战斗中,却屡屡战败,还被周瑜生擒,又被黄祖猜忌,夺去兵权。后被刘表重新启用,在荆南与周瑜作战,与周瑜部将太史慈、高顺血战多日,却被统帅韩玄猜忌,打入大牢,至此黄忠方幡然醒悟,以亲卫打开城门迎周军入城,正式投入周瑜靡下。周瑜精选五千荆州兵,编为忠义营,交由黄忠率领,驻守荆南。
为示恩宠,周瑜将夺自黄祖的宝刀“赤影”赠与黄忠。此刀为战国时楚国大将项燕所铸,刀锋极其锋利,削铁如泥,后来,秦将王翦大破楚军,秦军攻到蕲南时,项燕战败自杀。自杀时,项燕的一腔碧血喷涂在“赤影”宝刀上,令此刀更加锋利无匹。
黄忠极爱“赤影”,此番北上官渡,黄忠对刀立誓,不饮袁军五员大将之血,愧对此刀。
长沙营统领魏延字文长,年轻有为,骁勇善战,本为长沙太守韩玄之部将,在周军攻打长沙时,率部死战,城破后方投降。周瑜爱惜其勇,选长沙降兵五千组建长沙营,交由魏延统领,驻守长沙。
魏延统兵的本事较之黄忠犹有过之,在历史上,他曾被刘备寄以重任,提拔为都督一职,封为镇远将军,镇守汉中要地。当时大出众人意料,众人本皆以为张飞堪当此任。事实证明了刘备用人之准,就在刘备大军在夷陵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之时,巴蜀震动,曹魏趁虚来攻,魏延治军有方,守卫得当,使得曹魏不敢轻举妄动,长期难以窥视汉中。
董袭现为陷阵营之副将,身长八尺,面方口阔,武力过人,他昔日曾在痉邑山落草,周瑜率军渡江南下、席卷江东时,董袭为高顺收服,自此在周瑜帐下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治字君理,丹阳故鄣人,始作县吏,继为州从事。时值汉室名存实亡,群雄纷起,遂投孙坚麾下,以谋前程。孙坚、孙策相继去世后,孙权领部曲投奔周瑜,朱治与程普、黄盖、韩当等将领也一同南下,初时统一编入豫州营中,后朱治被周瑜调任屯军校尉,在南昌附近募兵两万屯田,边种田边训练,武艺精熟者被补充进入江东各军,空缺多了再招募新兵,如此反复。
此次官渡之战,周瑜将朱治的南昌营屯田兵两万人和陈武的皖城营三万人调动到了前线,一来是作为后备队,充实军力,二来则是让这些长期屯田的士卒们参加正式的战斗,经历残酷的厮杀,见一见血,以期其快速成长。
得到袁军来攻的报告,高顺立即下令全军迎敌,留董袭、朱治率部守卫营寨,自率黄忠、魏延出营。
两军列好了阵式之后,高顺骑马立于主将旗下,远远见袁军列出了“雁行阵”,主将居中,两翼斜向张开,一旦开战,可以自两侧包抄己军,正是一个进攻的阵形。
人上一万,无边无际,近五万袁军集结为阵,那气势自是熏人。袁军全披铜甲,远望过去黄澄澄一片,此时朝阳初起,阳光斜射在袁军将士的铜甲上,熠熠生辉。
高顺目光冷厉,环顾左右,见己军秩序井然,已经结成了“梅花阵”,自己作为主将身在中间,由一众亲卫保护着,五部人马分出在外,这是典型的防守阵形。

第五百二十九章 长沙魏延

最靠近袁军方向的两部统领,正是黄忠和魏延,另三部统兵将领分别是荆州战将郝普、朱光以及陷阵营校尉马忠。两军阵形,一攻一守,皆以步卒为主,各有少量轻骑配置在侧翼。两军攻伐,以步卒为主,只在最关键的时刻,这些轻骑兵们才会加入战阵。
袁军阵中,“张”字将旗下,张郃颇为满意地看着己军颇为严整的阵形,本部人马在他的多次训练之下布阵自是精熟,想不到青州兵在这方面的素养也不低,看来大公子经营青州,真是花费了不少的心血。
将为兵之胆,冷兵器时代两军对战,往往以双方主将的单挑来决定胜负。胜者,士气高昂,催鼓奋进,趁势掩杀,可获大胜。败者,士气瞬时滑落,唯有尽快撤退到安全地带,保住性命才是正理。
随着历史的发展,越往后这种单挑的事情就越少了,毕竟,作为两军主将,怎么能把一场战斗的胜负就决定在自己或是部将的个人武力上呢?五代十国之后,宋太宗赵光义首创了参谋本部,以文官加上武将团体对战事进行战略决策和战术布置,那时,武将的个人武勇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只在冲锋陷阵之时,披荆斩棘,取敌将首领于乱军之中,可以丧敌胆。那时,已经没有武将凭借武力进行单挑了,若有人做,只会被敌人笑话。
而此刻,正是汉末乱世,战役的指挥取决于主帅,临阵厮杀之前,还是要先进行武将单挑的。
张郃环视左右,十余名河北军中偏将、裨将围绕在自己身侧,“敌军军容甚盛,可有人敢上前挑战,挫敌锐气?”
张郃话音未落,便有一员战将策马奔出,呼喝之声远远传回,“待末将来立首功!”张郃闪目一望,正是营中裨将沙虎,此人乃胡人与汉女混血所生,身材不高,却力大无穷,目光中始终有一股子凶悍的杀气,令人胆寒。
周军阵中,高顺远远望见一员敌将奔驰而出,气势甚是嚣张,高顺面容不变,朗声道:“哪位将军前去迎敌?”
“末将愿往!”答话的却是长沙营统领魏延,在长沙驻扎日久,荆南的山贼土寇皆被他剿了个干干净净,这些日子正憋得发慌,再不上阵,掌中的点钢枪可就要生锈了!
魏延催动胯下黑马,握起横放在马鞍上的点钢枪,如风驰电掣一般就冲了出去,他身穿黑色的铁甲,披着黑色的战袍,远远望去,就如同一团乌云,席卷而去。
沙虎见魏延策马杀出,体内的热血顿时沸腾起来,作为张郃手下的一员悍将,每次冲杀他都在最前头,身上累累的疤痕,就是他立下战功的见证。
二人都开始加速,战马没命地狂奔,四蹄如密集的鼓点敲响在官渡的土地上,风声呼呼从耳旁扇过,脚下的土地如潮水一般退去。片刻之后,二马交汇,只听得“嘡啷”一声,魏延的点钢枪和沙虎的狼牙棒狠狠地撞击在一起,高顺似乎还看见了这两件兵刃因剧烈碰击而爆出的火花。
二骑交错而过,二人各自勒转马头,沙虎只觉得自己的胳膊隐隐发麻,心中暗惊于对方强横的力量,不过这却激发了他更多的勇气,沙虎怪叫一声,纵马扑上。
方才一击,魏延也感觉到了沙虎的蛮横,若论蛮力此人定在自己之上,看着沙虎那狰狞的面容,魏延微微一笑,举枪迎上,老虎再凶猛也有致命之处,今日就让我废了你!
枪来棒往,二人眨眼间已杀了十余个回合。沙虎的狼牙棒大开大合,虎虎生风,招招致命,魏延的点钢枪却如游龙戏水,招式轻盈,只往沙虎必救之处攻去,往往不待招式用老,枪尖又转换了方向,令沙虎再度自救。
沙虎心头恼怒,从魏延噙着冷笑的神色中看出了他对自己的蔑视,不禁更是火大。沙虎暴喝一声,再次策马而上,他决定不顾魏延的攻击,只管抡着狼牙棒砸在他的头上,哪怕是两败俱伤也无所谓!首战,自己败不得!
沙虎势若疯虎的架势看得观战的周军将士们心中一沉,高顺、黄忠等人的眼睛却亮了起来,沙虎此种求死的打法破绽太多,只要应对得当,杀敌便在此一刻!
面对沙虎狂暴的攻击,魏延凝神静气,目光死死地盯着沙虎的身形,掌中的点钢枪被攥得铁紧,随时准备刺出,这一刺,将是致命的一刺!
沙虎打马杀到,双目赤红,狼牙棒卷起漫天的风尘,势大力沉,急速砸向魏延的身体,而魏延端坐马上,竟然是纹丝不动。就在狼牙棒堪堪就要砸在魏延的胸部,将他砸成肉泥之际,魏延的身体突然一动,电光石火之间,狼牙棒呼啸着落空。沙虎还未看清魏延是怎么样做就躲过了自己这拼尽全力的一击,一股冰凉的感觉从他的右腹部传来,自己全身的力量源源不断地自伤口处涌出,一泄而空。
攸忽之间,沙虎的双眼凸出,他怎么也不相信自己就会这样地死去,急伸右手试图抓住魏延的钢枪,魏延眼中精光爆射,大吼一声,将点钢枪又往前刺入了几尺,锋利的枪尖从沙虎身体的左侧冒了出来,几滴鲜血旋转着自闪亮的枪刃间滑落……
“噗通”一声闷响,沙虎手中的狼牙棒摔落于地,沙虎的身体已经软倒,趴伏在马背之上。魏延手腕使个巧力,轻轻松松地将点钢枪自沙虎体内抽出,随即向着袁军的方向高高举起,口中发出几声清啸。
魏延阵斩河北悍将沙虎,袁军上下震动。张郃表面上神色未变,实则心中暗叹,江东军中哪来如此多的勇将?赵云、高顺、太史慈等人早已名震天下,对面那将自己却从未听闻过,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斩了自己靡下最为悍勇的战将。
江东军中,藏龙卧虎,两军会战,可有胜算?这个疑问刚刚在张郃的心中冒出,便被他强自压了下去。临战怯敌,岂是我张儁乂之作风?
魏延横枪于马鞍上,在场中哈哈大笑,道:“袁绍帐下尚有能战之人否?长沙魏延在此!”
“兀那厮休得猖狂!河间张郃来也!”张郃暴喝一声,催动胯下白马,挺枪上前,化作一团旋风,直奔魏延而去。

第五百三十章 中军大帐

官渡,周军中军大帐。iiL
今晨袁军前锋突然来攻,略出周军上下的意料,现在各部均已整装完毕,只待主帅周瑜的将令,便可率部出营厮杀。然周瑜除了令右军高顺部领军出战外,其余各部只令牢守营寨,加强戒备,不可轻出。
远处,战鼓不断地擂响,咚咚咚的节奏燃烧着周军将士们的血液,有些性子急的将领便上了箭楼,舒目远望,果然见两军的阵形一守一攻,均较为严整,在两军阵前,有两员战将正厮杀得厉害,马蹄踏起的烟尘无数,渐渐地要将他们俩笼罩住。
一名目力极好的偏将喝了一声彩,击掌道:“我却识得相斗的二人,一人是袁绍帐下大将张郃,另一人却是长沙营的统领魏文长!”
那人身旁的另一员将领也赞道:“正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张郃的名声凭地响亮,号称河北四虎之一,却也胜不了我军一营之统领!看来我等却是小视了魏文长,听闻此人还通兵法,文武双全,正是主公欣赏之人,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也!”
先前那人看得目眩神迷,口中道:“二人都使枪,张郃之枪法凶悍,而文长之枪法诡异,一时间难分上下……好好!文长这一枪攻敌之所必救,迫得张郃回枪自守……哎呀!张郃那厮力量真大,差点把文长的铁枪顶飞……”
箭楼里众人看得热闹,整个营寨里全军戒备,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中军帐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一具上好的古琴放置在帅案之上,周瑜一身白色轻衣,峨冠博带,端坐在帅案之后,那身形说不出的英俊潇洒。“铮铮”,几声清脆的琴音自周瑜的指尖飞出,与帐中四角香炉中燃起的檀香交织在一处,韵韵瑥瑥,让帐中众人耳中所听、鼻中所闻,都是那么地舒泰。
刘备方才得到警讯,匆匆赶来,当他挑开门帘时,一阵悦耳的琴音扑面而来,琴音暗藏秋日流水之意,抚人心脾,顿时将刘备那有些紧张的心情舒缓了下来。
周瑜手上不停,向着刘备微微颔首示意,用眼神传递自己的问候,帐中众人则纷纷起身,轻轻地向着刘备行礼,刘备拱手一一还礼,随即在周瑜的左侧坐下。众人都在细听琴乐,他也不便扰了大家的雅兴,便也凝神静听。
每临大战,必焚香弹琴,越是战事激烈处,越是显得轻松自然,彷佛举手投足之间,强敌便会灰飞烟灭。这,便是周瑜给天下人的印象,太多的灵逸潇洒,太多的悠然自得。
众人却不知,在表面轻松的背后,是周瑜与帐下众谋士、主将们秉烛夜谈、紧张筹划,是提前数月甚至一年的战事准备。唯有武器装备、粮草辎重、将士训练均准备得当,加之对敌军情报的准确收集、快速传递,在一众杰出谋士的辅佐下,方能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不是么?
此等道理,作为经历了太多世事沉浮的刘备,自然懂得。尽管他心中有一百个不情愿,对于周瑜的表现,刘备不得不暗赞数声,好一个俊逸潇洒的江东周郎!
片刻之后,周瑜指法突变,变舒缓为迅捷,一连串短促而密集的琴音夹杂着战场上的喧嚣直入众人耳中,下一刻,琴音中的杀气越来越浓,金戈铁马,就如千军万马厮杀在一起,甚至还可听到隐隐的悲呼之声,那是负伤的士卒在急切地呼叫救援。
刘备听得心中悸动,官渡之战不似赤壁大战,那时有长江天险为依托,以地利可大胜曹操,如今面对二十余万河北精兵,还有胡人的铁骑助阵,而袁绍靡下猛将、谋士如云,确比曹操更难对付。没有“地利”的优势,“天时”上略占上风,毕竟是师出有名,有新立的天子为他们撑腰。最终决定胜负,还在“人和”。
从周瑜的琴音变化中,刘备听出了几丝味道,听出了战场凶险,更听出了周瑜的心声。如此规模的大战,若是联军内部不和,军心不定,怎会获胜?莫不要重演昔日关东联军讨董卓的闹剧!
在最高昂处,琴音戛然而止,周瑜微笑着环顾左右,道:“劳诸位神了,琴音可堪入耳?”
刘备忙回道:“吴侯音律天下无双,乃天籁之音,备愿常闻耳!”
周瑜哈哈一笑,右手的羽扇轻摇了几下,“能得玄德公之赞,瑜心愿足矣。今晨袁军突然来攻,时辰之早,倒也颇出我意料之外。袁本初靡下精兵强将,我等绝不可小视,自古以来,骄兵必败!方才弹奏之曲,乃是吾随性所发,心中想到什么,便在琴曲中表现出来罢了……毕竟是数十万大军的会战,谁也马虎不得,轻视不得!更兼两家联军,须得同心协力,了无间隙,方有破敌之机!”
昨晚刘备还在牵挂着三弟张飞,他领着一万人马渡河北上已有十余日了,也不知情况如何了。虽说袁绍将大批的人马都调到了官渡一带,冀州空虚,但袁绍也是当世之英雄,不可能完全没有防备,以冀州之富庶,兵力之强大,一旦行迹败露,遭敌围攻,结局便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军覆没。
周瑜的话让刘备心中顿时一凛,该不是他发觉了什么吧?既然破敌需得同心协力,那自己秘密派张飞渡河一事,便属于破坏盟约之举了。看着周瑜那似笑非笑的神情,刘备咬了咬牙,此事便是打死也不能说!
“哈哈”,刘备朗声大笑,“备岂是背盟之人?手头那些兵马,吴侯想要怎么调遣,吾绝无二话!冲锋杀敌,吾也赶在前头!不光是为了朝廷讨伐逆贼,不瞒吴侯,冀州和幽州的风土人情,备实在是仰慕了许久了……”
真是老狐狸,事已至此还要瞒着我……也罢,就看你能瞒到几时?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丧失你家结拜兄弟以及部下们的性命!周瑜心念急转,口中也笑道:“冀青幽并,河北四州,土地人口自是富庶,没得说的,足足为袁本初贡献了数十万大军出来!玄德公且放心,逐走袁本初之后,为朝廷镇守冀州、幽州的,只能是你家兄弟!”
*

第五百三十一章 欲收张合

就在周瑜与刘备、鲁肃等人在中军大帐内议论军情时,河北大军与江东大军的前锋张郃部与高顺部的战事情报源源不断地传递了回来。“魏延将军阵斩敌军悍将沙虎!”
“魏延将军与敌军主将张郃单挑一百回合,未分胜负!然看情形,已落下风!”
“高顺将军出马!再战张郃,已战一百五十回合,正是棋逢对手,高下难分!”
“袁军一将欲偷袭高顺将军,被黄忠将军一箭射落马下!”
“高顺将军与敌将张郃难分胜负,人马皆乏,已各自归阵!”
“袁军列雁行阵,正稳步展开进攻!高顺将军布下梅花阵形,五部在外,中军在内,严阵以防!”
“在我军密集的弓矢攒射之下,袁军折损了千人,初攻受挫!但其阵形未乱,仍以两翼包抄之势攻来!”
“我军梅花阵六部结阵固守,以巨盾筑墙,相互应援,郝普将军、马忠将军、黄忠将军三阵正挡敌锋,敌军如巢水扑来,我军巍然不动!”
刘备在帐中听到这些最为新鲜的战报如流水般送来,往来的斥候川流不息,绕是他久经战阵,却也感觉到了两军战场上的那股肃杀之气,就在这短短的战报之间,至少也有近千人的伤亡!
刘备眼光四转,见鲁肃、贾诩等人神色自若,偶尔相互交头接耳一番,再看周瑜,更是一副胜券在握的神态,嘴角噙着微笑,手中羽扇轻轻摇动,端的是洒脱非常。
“以梅花之阵对敌军的雁行阵,首先便立于不败之地!”鲁肃见刘备神色间有些无聊,便对着他笑了笑,“梅花之阵,六部外紧内连,左右两部随时可以应援,中军更保无虞,以强弓硬弩大量伤敌。且一旦敌军攻势受挫,阵形可快速变换,后方两部可直接攻击敌军侧翼,破其阵,溃其兵,则全军六部展开,追击敌军,可获全胜!”
鲁肃分析得头头是道,刘备频频颔首,心中却是有喜有忧,喜的是两军初战,联军可获大胜,则士气上扬,有利于后续作战。不过鲁肃的学识让刘备感到了深深的失落感,自从徐庶去后,庞统也未寻着,听说他在荆州加入了周瑜的阵营,自己身旁除了关羽张飞糜芳,便是简雍糜竺,像鲁子敬这般能文能武的大将之才,却向哪里寻去!
刘备眼中的忧色一闪而过,哈哈一笑,道:“子敬所言极是,此战河北军必败!高顺将军不久之后当转守为攻,立下首功!可叹张郃也算是河北军中一等一的猛将,单挑不能胜,进攻又受挫,只恐其名声受损,河北军军心亦波动矣!”
贾诩在一旁暗暗点头,这刘玄德到底是从枪林箭雨中杀出来的,当年死在他们兄弟手上的黄巾军何止数千?其看人之准,眼光之老辣,确实不可小视。
周瑜含笑击节道:“玄德公之意正合我心!诸位且静坐,一个时辰之内,高顺将军必有捷报传来!”
军大帐之中,谈笑声不绝,众人都抱着轻松的心情,等待着斥候们将一道道的战报传递进来。
鲁肃正拉着刘备畅谈淮南风物时,一名斥候兴高采烈地跑入大帐,面向周瑜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朗声道:“禀主公!敌军屡次进攻受挫,阵形开始散乱,魏延、朱光二位将军领本部逆袭敌军两侧翼,兵之所至,敌军莫不敢挡!高顺将军趁势挥军全线反击,梅花阵之六部互相呼应,将敌军的雁行阵冲了个七零八落!敌军见势不对,意欲鸣金收兵,高顺将军岂容其轻易脱离?率大军直直追了上去,一场厮杀,大获全胜!”
刘备在一旁忍不住问道:“我军获胜,杀伤敌军多少?”
那斥候向着刘备亦是抱拳道:“尚未统计,粗略估算,敌军伤亡总在三千人上下!战果本可更大,然敌军主将张郃领着一群悍勇死士殿后,奋不惜命,阻挡了我军追击主力。”
周瑜闻言点点头,轻叹道:“此皆在我意料之中。张郃不愧为河北大将,有勇有谋,真是个值得钦佩的对手!”
贾诩呵呵笑道:“主公一向爱才,莫非亦想收服此子?河间张郃确乃良将,若入主公靡下,当如虎添翼。诩有一计,可得此子。”
刘备的眼中精光一闪,随即是一阵阵的挫败感袭来,他知道贾诩多谋,用计狠辣,人称“毒士”,他献的计策多半能奏效,若是真让周瑜得了张郃这般猛将,那自己今后欲图霸业就又多了一层障碍!
想到此,刘备忙向着周瑜拱了拱手,道:“吾听闻张郃乃一介武夫耳,论勇猛不及吴侯帐下张辽、徐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