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苹果)-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锦见赵祯发话;无奈之下冷冰冰的道:“庞大人;下官口不择言;还望海涵。”

庞籍气的要命;这是道歉还是给脸色看;这样的道歉还不如不要呢;只是在朝堂上又不好不给皇上面子;于是狠狠瞪了苏锦一眼;哼了一声一言不发的归班而立。

杜衍看在眼里气在心头;苏锦数落庞籍吃败仗;其实形同当众抽自己耳光;因为兵败之事自己也要负上责任。

“苏专使;军国大事一堆等着处理;你这功过是非愿不该这么多人来为你浪费时间;你却在此扯东扯西的说个不休;你抗旨之罪认是不认?”

苏锦看了杜衍一眼;冷冷的道:“杜枢密看来是日理万机了;皇上都没催;你倒是催的紧;杜枢密难道比皇上还忙么?”

杜衍没想到苏锦竟然连自己也敢顶撞;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傻愣愣的不会说话了。

赵祯心里简直要乐死了;这小子是吃了火药了;忽然间便逮谁咬谁;看来吕夷简说他抗旨惹怒了他了。

“皇上;微臣和欧阳中丞杀扬州贪官奸商和乱民首恶之事;您是否下过旨意?我和欧阳中丞是不是奉旨处决罪犯的?”

赵祯忍住笑;答道:“朕接到欧阳爱卿的奏折;确实下了就地斩杀的旨意。”

苏锦道:“那我和欧阳中仡旨问斩人犯有何过错?”

赵祯愕然道:“那道圣旨在先;后来朕听两府众爱卿提议;觉得过于草率了些;这才派张美送去第二道圣旨;便是要你等将人犯押解至厩再加审讯定罪。”

苏锦道:“请问皇上;欧阳中丞关于扬州一干人犯的复议奏折所附的案情即证据可有谬误或不当之处?”

赵祯道:“倒也没有;案情清楚;证据确凿。”

苏锦道:“那不就结了么?既然案情已经水落石出;为何偏偏要送往厩呢?既劳力又劳财;何必多此一举。”

吕夷简喝道:“大胆;你是说皇上行为不当是么?皇上要发什么旨意;还要你来同意不成?天子旨意一言九鼎;皇上既然下了第二道旨意;你们便遵旨而行便是;难不成还要讨价还价不成?”

苏锦毫不相让的瞪了回去:“吕相;你身在厩岂能了解扬州城当时的情形;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你若硬是说我抗旨;那我便承认是抗旨;而且是我一人故意抗旨;欧阳大人和宋知府想拦我都没拦住;我就是要在圣旨宣读之前斩了那帮蛀虫;因为这是替皇上着想;替社稷江山着想。”

吕夷简嗤笑道:“你果然是抗旨;既然自行承认了;本相也不跟你多说;这条罪名便是成立了。”

苏锦暗骂一声‘老狐狸’;居然给自己往下解释的机会。

晏殊及时跟进;上前道:“苏专使自承抗旨;却又说是为皇上着想;为大宋社稷着想;想来必有缘故;不妨说说看?”

吕夷简冷声道:“狡辩而已;有什么好说的。”

晏殊漫不经心的道:“他已自承抗旨;罪名已定;但听听理由又有何妨?便是草民犯罪也有申辩的机会;何况苏锦乃是办理粮务的有功之臣;吕相襟怀广阔;却不容三言两语么?”

吕夷简冷哼一声不再说话;众人将目光转向赵祯;就听赵祯轻咳一声道:“那便说说看;朕也想听听为何抗旨倒还是为了朕着想;这倒有趣了。”

第五六一章 大庆殿风云(七)

………………………。。

苏锦早在扬州抗旨杀人之后便已经想好了托辞,此刻更是不假思索,将准备好的说辞滔滔道来。

“皇上难道以为微臣想背上这个杀人的名声么?想微臣过了年才十七岁而已,为了办粮务杀了那么多的人,就算杀的是该杀之人,于我名声似乎也没多大好处;微臣回庐州之后,四乡八邻皆敬而远之,浑不似以前在庐州之时那般亲密,微臣还狠纳闷,后来微臣的娘亲点破了窗户纸,原来众乡邻都说我杀了不少人,身上有股子煞气,都不愿与我交往;微臣原本看上城东李员外家的千金,拟回乡托人求聘,原本是十拿九稳之事,却吃了个憋,人家一口便回绝了;媒人婆子回信说,那家小姐嫌微臣杀戮过重,不愿嫁我。皇上您说,微臣弄得人人敬而远之,媳妇都娶不上为了什么?微臣这不是自讨苦吃么?”

群臣中有人不由自主的笑出声来,晏殊大皱眉头,这小子信口胡诌,也不顾体统,大殿之上拿自家的琐事来说道,真是教人无语。

吕夷简杜衍等人冷眼看着苏锦,心道:看你还能出多少的丑,此事解释不清楚,必不与你干休。

赵祯本板着脸,闻听此言不禁莞尔,忙咳嗽一声掩饰住,肃容道:“这是何道理?苏专使为朝廷办事,铲除贪官本是大快人心之事,百姓当爱戴推崇才是,怎会有此等事发生。”



赵祯安慰道:“苏专使一表人才,别人看不上你是他们没有这个福气,百姓们暂时会有误解,一旦了解真相之后,必会爱戴尊敬于你。”

苏锦拱手道:“多谢皇上夸奖,微臣也不是为此事烦恼,微臣只要能为朝廷为百姓做些事情,哪怕受人误解,一辈子打光棍也无所谓。”

吕夷简终究忍不住,喝道:“苏专使便是因为此事才抗旨?”

苏锦没理他,面朝赵祯继续道:“微臣也曾和欧阳中丞商议过干脆将此案移交刑部审理,落得个无事一身轻;可是当时扬州的形势实在不容乐观,众多官员在押,冯犯的手下门徒甚众,很多官员的私养的护卫和龙虎门的众多弟子皆在城中,可疑情形每日可见,也有人趁乱煽动,散布谣言,百姓们也惊慌失措。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和欧阳中丞才决定向皇上请旨,将犯人在扬州正。法。”

赵祯托着下巴,缓缓道:“你们是想借正。法之际震慑宵小,压服余孽?”

苏锦点头道:“正是作此想法,扬州经历数十天的饥荒动乱,微臣负皇命前往,虽然拿了首恶,惩了墨吏,但若不能让形势平息下来,这差事也只算是办成了一半;微臣可不想做一半留一半,要做便做到位。”

赵祯赞道:“这种态度还是可取的,百姓们自然希望有个安定的生活,光是拿了人,城中的人心不能平复,还是会酿出事端。”

苏锦道:“皇上圣明,加之街头上不知何时传出一股谣言,说这些官员若是押解上京便会无罪释放,有人谣言传的有鼻子有眼,说某官和朝中某大员之间有何种关系,又说可使钱买命,这帮墨吏个个身家巨万,买命钱对他们而言绝对不成问题云云。谣言让百姓们人心惶惶,我等还未请旨,百姓们已经开始自发的联名请愿了,他们聚集在府衙广场上联名写下请愿书递交上来,这才坚定了我和欧阳中丞请旨的决心。”

赵祯道:“那万人联名请愿书朕倒是看到了。”

苏锦道:“是啊,这便是民意,当圣上下达就地正。法的圣旨之后,扬州城中父老奔走相告,终于能亲眼目睹祸害他们数年的祸首被正是他们做梦也想的事情;百姓们也为皇上的圣明所感动,我和欧阳中丞骑马巡街宣布皇上圣意的时候,沿街父老尽皆跪地高呼万岁;那场面简直太感人了,微臣敢说,现在的扬州城中,人人对皇上奉若神明,都说皇上是百姓的贴心人,大救星。还有百姓编了歌谣歌颂皇上呢。”

赵祯双目放光道:谣念来听听。”

苏锦清清嗓子道:“东方红,太阳升,大宋出了个大救星;他为百姓谋福利,他是百姓的大恩人!”

这不伦不类不文不白的歌谣,竟让赵祯感动不已,双目也似乎湿润了,只见他轻敲龙椅扶手,叹息道:“民意啊,民心所向,乃是朕毕生所望,朕登基以来,致力藏富于民,轻徭役减赋税,便是想让百姓们过上安居升平的r姓们虽罹遭饥荒,但朝廷但有片恩,也懂得回报,实在是叫朕汗颜。”

苏锦道:“皇上也不必如此,这都是皇上施仁政的成果,是您应得的。”

赵祯叹道:“朕明白你的苦心了,朕知道你拒不执行第二道圣旨,是怕让百姓失望,怕扬州城重新陷入混乱之中,你考虑的周全,这一项抗旨之罪,朕赦免你了。”

苏锦高呼万岁,跪倒谢恩。

满朝文武眼珠子乱蹦,很多人暗挑大指一个个钻研马屁功,自以为炉火纯青见到高手了,眨眼间连皇上都被弄得差点哭了,连抗旨之罪都免了,这份本事,岂是自己那种只会阿谀溜须的蹩脚马屁功所能比的;马屁拍到最高境界,便是如苏锦这般直拍进皇上的内心之中了。

吕夷简不甘心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忙道:“皇上三思啊,这抗旨之罪岂能就此赦免,若都如此,今后皇上的旨意谁还遵从?岂不是乱了套了么?”

赵祯摆手道:“朕的旨意谁敢不尊?难道不要脑袋不成?苏锦此举乃是从大局着想,确如他所言,他在为朕着想,替朕收拢人心呢;而且朕远在京城,自然不如他了解扬州的情形;若非你们坚持要朕慎重,朕怎会发出第二道旨意,说起来这第二道旨意有些仓促,考虑的不太周全呢。”

吕夷简赶紧闭嘴,再纠缠下去,皇上说不定会把火烧到自己身上,既然圣意已决,该放手便放手,吕夷简可不是个一根筋的人。

吕夷简肚里有气,一言不发退回锦凳上坐下,似乎再没有历数苏锦罪责的兴趣了;杜衍郁闷之极,吕相受挫看样子不打算再说话,自己可不答应;相位的争夺自己也有机会,而晏殊是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打击晏殊的最好办法便是将苏锦治罪。拔出萝卜带出泥,苏锦倒霉,晏殊便跟着倒霉,那才是最佳的结果,所以即便吕相不出手,他也绝不能收手。

“吕爱卿,对苏锦你还有何责询的么?”赵祯问道。

“老臣没有话说了。”吕夷简气呼呼的道,脸上能刮下三斤屎来。

赵祯道:“还有那位爱卿,对苏锦所办粮务之事有所质询的么?若没有的话,便请提出此次嘉奖的方案,让朕斟酌。”

众人纷纷摇头,表示没有,谁都看得出来上是偏袒苏锦了,连抗旨之罪都能赦免,谁还会去找不自在触霉头?吕相的面子都落了,皇上还会在乎其他人的面子么?

赵祯刚要说‘那便开始议功吧’,话没出口,就见杜衍缓步出列,沉声道:“皇上,臣有一疑问想请教苏专使。”

………………………

第五六二章 大庆殿风云(八)

………………………。。



在赵祯的点头默许下,杜衍挪着黑胖的身子,来到苏锦面前,拱手道:“苏专使力挽狂澜,为朝廷粮务打开局面,有勇有谋,老夫甚是欣赏。”

“多谢杜枢密夸奖,为朝廷效力虽万死而不辞。”苏锦抱拳还礼道。

“专使不必过谦,然官员行事,须得考量权衡,以不违朝廷法度为前提,苏专使抗旨不遵之事,即便是皇上赦免了你的罪,但老夫还需提醒你,此事有欠考虑,可一不可二,否则便是为我大宋官员树立了反面的形象。”

苏锦躬身道:“受教了,定将杜枢密金玉良言谨记在心;皇上厚爱,下官岂能不知好歹,定不会再犯。”

杜衍微笑道:“那就好,苏专使能幡然醒悟,也不枉圣上一番爱才惜才之心;但老夫还有一件事要问问专使,还请专使解释清楚。”

苏锦道:“请杜枢密垂询,下官知无不答。”

杜衍习惯捏了捏下巴上肥厚的赘肉,静静的道:“苏专使办差之际,曾率我京城侍卫马军二百随从听用,并由马军副指挥使龙真领带,如今粮务之事已经圆满,马军除捐躯二十六人之外,其余一百七十四人尽数归列,两位马军都头也凯旋而回,但龙真却为何迟迟不见现身呢?龙真是协助苏专使办差的下属,也可以说是苏专使的副手,怎地苏专使对龙真的消失只字不提呢?”

苏锦就知道这件事躲不过去,别人不问,身为枢密使的杜衍肯定要问的,因为他已经从晏殊口中得知,龙真便是杜衍举荐跟随自己办差的,现在一个堂堂马军指挥副使失踪了,杜衍岂能干休。



苏锦只字未提此事,引起诸多人的联想;明白人都知道,龙真是杜衍举荐跟随苏锦办差,实际上便是安插在苏锦身边的暗桩;联系到苏锦是晏殊举荐,而晏殊和杜衍之间半公开化的夺相之争,这里边的弯弯绕可谓是微妙之极;而如今粮务圆满完成,在这件事上也能分一杯羹的龙真却人间蒸发,倒是颇为耐人寻味。

众人看向苏锦,希望苏锦能给个解释,自己的副手消失了,身为其上官,苏锦确实欠缺一个解释。

苏锦显得有些激愤,语气也有些冷漠:“杜枢密,此事下官还想问您呢,他是禁军指挥使,自视甚高,跟随我办差之际便数次违抗我的命令,本人为大局着想,并未于他太过计较;八公山土匪劫粮之时,此人竟然毫不抵抗,任由四百余名乌合之众在他率领的两百骑兵的眼皮子底下将粮食抢走,简直丢尽了我大宋官兵的脸;据称此人乃是杜枢密所举荐,我还想问问杜枢密,为何会举荐这么个脓包来丢皇上的脸丢朝廷的脸呢。”

杜衍冷喝道:“苏专使,说话可要小心些,龙真押运粮食为土匪所劫之事的起因其实在你的身上;若非你决策失误,舍水路而走陆路,怎会有此事发生?”

苏锦冷笑道:“杜枢密这话我听出来了,您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买刀杀人,杀人的没有罪,却是卖刀有罪,这事也只是在朝廷上说说,若是传了出去,岂非让人笑掉大牙么?”

杜衍脸上发烫,也觉得自己这话说的有些强词夺理,好在面庞黝黑,脸红倒也无人觉察,只强辩道:“苏专使这个比方不太妥当,一条是安全的水道,一条是土匪出没的危险陆路,你却偏偏舍弃安全的那一条,选择危险的那一条,这难道不是你的错么?”

苏锦笑道:“杜枢密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也罢,下官不妨解释解释此事,也免得有人说我苏锦办事不按常理;实际的情形是,其一时值隆冬季节,又经历半年大旱,江水回落,河道枯竭,而且全部冰冻上了,即便这些因素可以克服,走水路也要大批船只溯流至庐州城南码头上货,然后沿江而下到达扬州南码头,再沿着运河往北抵达扬州。”

杜衍道:“这不是很顺趟么?”

苏锦嗤笑道:“听起来是很顺趟,但首先,船从何来?其二即便有船,粮食上船要雇大车人力,下船也要雇大车人力,这中间要耽搁多少时间,扬州城中每日都有饥民饿毙有流民啸聚,能耽搁的起么?何况船只根本开不到码头上,两端连接长江的淝水和运河干的像个小河沟,澡盆都浮不起来,难道请海龙王作法呼风唤雨不成?”

杜衍翻翻白眼道:“那也比明知土匪抢。劫却偏偏铤而走险要好。实际上为土匪劫去之后,耽搁的时间反而更长。”

苏锦呵呵笑道:“这正是下官所疑惑的,为何两百马军却敌不过几百装备简陋的乌合之众呢?不是土匪太狡猾,而是龙真无能而已。”

杜衍喝道:“休得诋毁禁军将官,此事早有定论,运粮的时间乃是在天降大雪之后,马军的优势在于马上,雪后道路泥泞,马军的优势如何发挥?你不懂军务,根本就没有指谪的权利;龙真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苏锦笑的打跌,有些肆无忌惮,晏殊皱眉喝道:“苏专使,这是朝堂之上,皇上也在此,注意你的言行举止。”

苏锦满不在乎的道:“皇上,诸位大人,难为你们还能如此镇定,你们不觉的杜枢密说话实在好笑么?”

杜衍喝道:“有何可笑之处?”

苏锦笑道:“请问杜枢密,在你看来,是两百马军在平地上阻击四百土匪容易,还是等土匪上了山寨之后再带人去攻容易呢?您懂军务识战法,不妨替下官解释解释。”

杜衍冷冷的道:“还轮不到你来考究老夫。”

苏锦笑道:“你不屑跟我谈论军务,那我便问别人;请问哪位大人是领军之人,可否帮苏锦解此疑惑?”

众官一个不动,虽也不想在这时候趟浑水,虽然不知道苏锦这么问的用意,但显然是有后招的。

赵祯发话道:“庞爱卿,你在西北久经沙场,对军务捻熟之极,你来给苏专使解惑。”

庞籍转了转眼珠子道:“启奏陛下,老臣大多主管后勤粮草之事,这等具体的战例剖析恐剖析的不够全面,还是请他人回答比较好。”

殿上人人暗骂:形势不明之时,不惜自承无能以求明哲保身,确实是老狐狸一个。

赵祯无奈,在群臣中扫了几眼,指着吏部侍郎范雍道:“范爱卿,你来说吧,你曾出知延州边陲,也数度率兵与敌交手,当能解释的清楚。”

范雍翻翻白眼,只得出列行礼道:“那老臣便站在自己的角度试为剖析一番;苏专使所言两例其实是野战和攻坚战的对比,在臣看来,这二者的难易程度跟很多因素有关,譬如兵力对比,天气,地形,士气,兵戈等等;若想简单的得出结论,却也不太容易。”

赵祯皱眉道:“也没让你长篇大论,苏专使不是已经提的很具体了么?两百马军对四五百土匪在平地作战,另一边是攻击土匪山寨,只比较这二者的难易而已。”

范雍忙道:“是是,若是拿此两例作比较,显然是攻山较为难一些;平地对垒,若是地形适合的话,骑兵可以以一当十,五六十马军足可冲垮装备不数百土匪阵型,或许杀伤不了多少人员,但战而胜之当无虑。”

赵祯道:“雪后呢?雪后有何变数?”

范雍道:“雪后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以两百之数,应该不至于落败,我禁卫马军装备全身都有甲胄,配备长枪、弓箭和短刃,就算是当步兵使,四五百土匪也休想讨了便宜。”

杜衍狠狠的盯着范雍,暗骂这老小子今天干什么分析的这般的实在,这不是在说龙真的马军必胜却怯战么。

范雍视而不见,心道:我也想为你说话,可是满朝文武在此,不乏军事之人,我若睁眼说瞎话,岂非让皇上和众官以为我是脓包一个,什么都不懂么?

“攻击山寨需要的条件便更为苛刻了,不但要数倍于敌的人数,还要有远程攻坚武器,还要付出数倍的死伤方可奏效;若四五百土匪盘踞险要地势,若想攻而破之,起码需要五倍的兵力,还需要看临场运道如何。”

苏锦插口道:“若是以一千兵力对一千呢?”

范雍摇头道:“那可就难于登天了。老夫是做不到的。”

苏锦拱手道:“受教了。”

范雍朝皇上施了一礼,低头钻入人群之中。

苏锦看着杜衍道:“杜枢密,您听到了,对于范大人之言,你有异议么?”

杜衍哼了一声,范雍说的都是实话,自己能有什么异议,军事上的事一是一二是二,因素恒定的情况下,胜负变数极少,自己怎么也不会蠢到硬是强词夺理的说范雍的分析不对。

“并无异议,不过这能说明什么呢?”

苏锦微笑道:“刚才您说雪后马军无法发挥优势,这一点我同意,下官可不是要问能否发挥优势,而是问能否保住粮食战而胜之;范大人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马军装备即便是放弃马匹,也可战而胜之,这说明龙真根本就是怯战而逃,而非其他。”

杜衍道:“便是能胜也是惨胜之局,龙真定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决定退而求其次,时候召集大军再行讨伐也未可知。”

苏锦笑道:“杜枢密真是贴心人,替龙真考虑的那么周到;您怎么就没考虑考虑数十万扬州百姓的生死呢?便是两百马军尽数捐躯跟扬州数十万百姓的想必,跟社稷的稳定相比,孰轻孰重呢?”

杜衍哑口无言。

“更何况情形不至于那般的糟糕,只要龙真敢于交战,土匪们必然会土崩瓦解,伤亡也大不了多少;相较于本人事后被迫只率一千余官兵去攻打千余土匪盘踞的山寨之事,您不觉得龙真当时面对的敌人简直不值一提么?范大人说了,一千官兵对一千土匪的攻坚之战,想打胜难于登天;而我只是您口中的不懂军务之人,尚且能一举荡平贼寇,龙真率两百有什么理由怯战而逃呢?天降大雪,道路泥泞,这也算是失败的借口的话,那我苏锦完全可以找出千万种理由任由土匪逍遥,可是,我们能这么做么?”

苏锦开始义正辞严了。

………………………

第五六三章 大庆殿风云(九)

杜衍哑口无言,苏锦虽有自吹自擂作秀的成分,但人家确确实实只带着千余官兵便将八公山荡平了,这可是事实。与之相比,龙真的临阵脱逃便显得猥琐不堪了许多。

“说的好,苏专使之言掷地有声,龙真确实没有任何借口临阵而逃,他这一跑,丢的是我大宋八十万禁军的气节,丢的是朝廷的体面。”晏殊鼓掌叫好,官员们有的喜欢跟风,不由自主的跟着鼓起掌来,直到吕夷简和杜衍冷冷的目光扫到自己身上,这才惊觉得罪了人,赶紧停下手掌,缩脖子垂首作犯错状。

“苏专使,老夫佩服你有本事,但龙真即便是犯了罪,也该ji毛枢密院处置,大宋军规自会对他进行惩处,该杀该剐也是须得拿了人来;可是此人现在杳无踪迹,你不该解释一下么?”

苏锦微笑道:“下官可不知道他去了何处,他丢了粮食逃回扬州之时,我确实十分的恼火,也曾经命人将他绑在府衙广场的灯柱上抽了几十鞭子;不过他说他是枢密院的人,只是奉命跟着我办差,说我没有权利治他的罪。他的话倒是提醒了我,枢密院杜大人的手下,我一个小小的粮务专使确实无法撼动;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我并未为难他;而是任由扬州宋知府将其ji毛予扬州提刑司沈德章收押。”

杜衍道:“那后来怎地又不见了踪影?”

苏锦摊手道:“你问我我问谁?那沈德章也并未为难他,而是在扬州西城小石桥附近租了一间房舍将其看押在哪里,不过说是看押,其实日子过的比神仙还舒服,我累死累活的跟扬州墨吏jian商以命相搏的时候,这位龙指挥优哉游哉的享清福,还不是招来歌女粉头喝酒取乐,我忙的不可开ji毛,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多眨一下眼有可能便丢了小命,可没功夫去帮你盯着这位爷。”

杜衍怒道:“龙真当真敢如此么?那沈德章现在何处?我要唤他来问话。”

苏锦叹道:“他你是见不到了,要见也只能去掘坟墓看尸首了,沈德章勾结扬州jian商冯敬尧草菅人命打击告状的百姓,收取巨额贿赂,早已在年前被我和欧阳中丞正。法了。”

杜衍愕然道:“那岂非再也不知道龙真的下落了?”

苏锦道:“我拿了冯敬尧的当晚便去小石桥宅院去请龙真,我是怕亂民纷扰害了他的性命,没想到我带着手下赶到之时已经是人去屋空了;看押他的提刑司的衙役们供述说,龙真当天下午便拿钱赏了这些衙役,让他们自去喝酒放假,然后利用这个机会逃之夭夭;可见这一切他早有预谋,或许是怕军法处置,或许是见城中亂民蜂起找个地方躲藏起来,总而言之,我事后花了大量的时间搜遍全城,也没见到他的影子;这件事欧阳中丞当时就在扬州,他全程目睹了此事。”

欧阳修见提到自己,于是上前道:“确有此事,本官曾向苏锦讨要龙真,想调查粮食被劫之事,龙真确实si自逃匿,不知去向;苏专使动用厢兵大肆搜捕,也没寻到他。”

杜衍无语了,他不信龙真会si自逃跑,龙真根本没有理由逃匿,正如他所言,苏锦根本无权治他的罪,他的事总归是要报到枢密院来定夺;而且退一万步讲,即便感到危险而龙真逃匿,也应该回到京城来找自己,自己可是给他打了包票的,许诺事情办砸了定会保住他的安全,他不来找自己其中必有缘由。

不过事实是,龙真确实不见了,死没见尸活没见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自己这诸般疑问若是见不到龙真本人,看来是得不到解答了;杜衍倒是没有怀疑到苏锦的头上,打死他也不会相信,苏锦敢辣手摧花,直接便要了龙真的命。

这世上除了当晚参与的苏锦主仆之外,便只有欧阳修猜的到龙真的结局,苏锦只是告诉他‘这辈子恐怕都见不到龙真了’,只这一句,欧阳修便全明白了。

杜衍想了想,朝赵祯行礼道:“启奏皇上,龙真跟随苏专使去办差,却杳无踪迹,苏专使对龙真的指责之言又无对证,臣建议,龙真的案子暂且放下,待觅得龙真的踪迹之后,在查证清楚,予以定夺;否则仓促定罪,会在禁军将士中产生不满情绪。”

赵祯皱眉思索了一会儿,点头道:“准了,公告各州府提刑司,搜索龙真行踪,将之抓获归案。”

杜衍磕头道谢,缓缓退下。

苏锦暗自赞叹,杜衍不愧是老江湖,他是龙真的举荐者,一旦觉察龙真这件事对自己不利的时候,他立刻便偃旗息鼓,而且迅速的做出保护自己的决定;如果此时赵祯定龙真的罪的话,他也将会落得个识人不明举荐不利之责,所以他便以龙真未归案,一面之辞不可信为理由,甚至不惜夸大其词,拿整个禁军说事,目的便是让这件事暂且搁置下来。

苏锦心道:龙真你们是找不到了,他此刻正躺在扬州西南的老坟中腐烂,除非真的是挖地三尺,否则这辈子龙真去了何处都将是个谜了;本来龙真若活着,或者有机会借此捅杜衍一刀,不过龙真知道的秘密太多,对自己的威胁更大,还是死了踏实。

到了此处,所有对苏锦的指责均已烟消云散,唯一的抗旨之罪还被赵祯亲口赦免了;苏锦浑身轻松,这回自己可尽得全功,也没人来捣亂了,倒要看看皇上会给自己什么好处。

赵祯看了看苏锦得意洋洋的样子,嘴角lu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开口道:“诸位爱卿,请诸位商议一下办理粮务和扬州庐州两地的吏治大案过程中有功之人的封赏事宜,名单你们拿去,两府会同三司既礼部吏部众卿商议一番,给朕个意见。”

内shi将名单从龙案上捧下来,首先ji毛给吕夷简过目,这份请功的名单乃是晏殊根据苏锦的呈报罗列而成,写的极为详细,何人在何事众官起何作用,提何种建议,对事情的后果产生何种影响,都一目了然,有条有理。唯在苏锦的名字后面未置一词,晏殊很明白,对于自己举荐的苏锦,不宜由自己来评判,还是留下空白让皇上和其他人商议为好。

皇上在上监督,众臣的效率果然很高,一番商议之后,很快便达成了共识,最后由吕夷简上前陈述。

苏锦竖起耳朵仔细倾听,自欧阳修开始,直到像潘江潘石屹这样的厢军指挥使,再到几位厢兵和禁军的都头,参与跑腿的衙門小吏都得到不同的封赏。

欧阳修这次算是沾了苏锦的光,但是或许是人员太差,仅仅建议赏赐了个贴职的虚衔‘集英殿直学士’,唯一实在的好处便是官俸加了一级;欧阳修倒也面不改色,他心里的算盘敲得哗啦啦的响,最大的收获不是这次封赏,而是搭上了晏殊的顺风车,后面的机会一大把,又何必在意这时候的得失。

就连潘江也官升一级,被提拔为扬州都巡检使,总领扬州厢军军务自不必说,连协助管理治安的巡检衙門也属于他管辖了。

其他诸如参与扬州粮务的马军赵方二都头,参与捉拿朱世庸的禁军十名纯粹打酱油的都头也都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